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例研究

一、课例描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1页。

教学目标:(1)探究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体会分数、小数及除法间的联系,实现新知纳入旧知的建构过程;(2)在探究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学研究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3)发展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情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片段描述:

1、游戏引入,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找相等"的游戏(出示2)。

师(出示集合圈):你能找到与2相等的小数吗?根据是什么?

生:2.0=2.00=2.000(回忆小数的性质)。

师:哪些除法算式与2相等?怎么找到的?

生:2 1=4 2=20 10 (回忆商不变的规律)。

师:哪些分数与2相等?为什么?

生: = (回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分数与小数有关系吗?

生: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以此类推。

师:看来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

设计意图:一个"找相等"的游戏,既让学生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为建构模型提供了研究思路。

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能够关注学生体现出的真实背景经验,并对学生从知识经验中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提炼出具有较多共性的线索,学生才能够很好地从教师提供的线索中回忆起相关的旧知,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教学的起点及生成点,展开深入探索与学习。

(2)提出问题:

师:小数中有小数的性质,让小数位数变,而大小不变;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让被除数和除数变,而商不变。那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又和分数的什么有关?(分数的分子、分母。)

引出课题,板书:分数?性质

2、自选途径,寻找素材

(1)运用旧知,找到相等。

(2)汇报交流,确定素材。

途径一:生说,师用课件演示折、涂的方法。

师:这一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生: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变了,单位"1"和阴影部分不变,使得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的大小不变。

途径二: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得到了相等的分数。

途径三:真是了不起,能够利用小数的性质和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找到相等的分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自己选择的途径去寻找一组相等的分数,不仅体现了研究材料的真实性、随机性,更主要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已经沟通了分数、除法以及小数之间的联系,并渗透了建构模型的策略,可谓润物细无声。

学情分析:从多次试教的情况来看,每次学生在三种途径中选择第一种途径的都最多,选择第三种途径的最少,甚至没有。选择前两种途径后,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展开研究。

这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多数学生需要借助于形象直观展开学习,有一少部分学生能够借助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推理演绎发现规律。同时也能够看到,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没有方法和思路提示的情况下,很多孩子束手无策。在教学中,当没有学生选择途径三时,我们采用了分派给一组然后适当提示的方式,试图达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等多角度建构知识的双重目的。

课题思考:研究意识与研究方法是学生主动建构模型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力的弱项。针对"找相等分数"设计的三条途径可谓用意深刻:展开研究之前,教师既提供了一些方法,防止学生无路可走(途径1、途径2),又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其它途径)以及自主探究的机会。这不仅兼顾了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更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观察规律,得出结论

(1)各组利用自己找的素材,继续合作研究报告单上的后2个问题:

(2)组织汇报,得出结论。

生:先选,从左往右看,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等于;

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

师:老师把他说的变化过程用这样的算式记录下来。

师:其他组的同学有补充吗?你们得到了哪些结论?

各组汇报研究结论。

师:从大家的汇报中发现,每一组分数的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分子分母怎样变化,引起分数大小不变呢?

生1小结: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结论: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学情分析:在教学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多数学生能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概括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甚至有个别像生2那样的学生,能用符号来概括这一规律,这样的学生不仅自身具有了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更能够把这种数学的思考方式带入课堂,在班级学习中具有引领作用。

课题思考:抽象是从许多数学实例或数学现象中发现其共同的本质特点;而概括则是把抽象出来的共同点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这都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

这一环节中,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了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了概括。学生在探索、获得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也同时获得了建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提高了数学语言能力。而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其意义远大于仅仅获得某些数学知识。

(3)逆向验证。

师:我们得出的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分数吗?一起来验证。

师(出示):运用规律可以写出那些分数?请任写2个,并用旧知识证明它们相等。

学生在交流中得出了这几个分数相等。

师:请你用这个办法再举出一些分数进行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论正确。

(4)总结性质。

课题思考:建构数学模型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验证,得出结论之后再进行有效的应用。这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启示与思考

1、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与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学生的知识经验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规律,根据学生知识经验与学习材料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准课堂教学的起点。

2、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理解、把握的过程。

这节课,教师利用模型之间的关系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类比与映射等数学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模型。在建构模型的同时,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渗透了"运用旧模型建构新模型"的建构策略,为学生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教师试图抓住本课的特点,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帮助学生不断地将新知纳入旧知当中,不断完善、构建知识体系,养成建构的习惯,渗透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形成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态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模型间的关系,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4、困惑: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执教本课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教材的挖掘比较深,使得课的容量大,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模型的应用,即练习。

但从课后测评的结果来看,由于学生充分经历了模型的建构过程,对模型的理解比较深刻,测评结果很好。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模型的应用与学生深度的思考和亲身经历都很重要。当二者不能兼顾时,我们选择了后者,我们认为这种过程的体验对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的终身发展更有价值。

怎样能把一节有厚度、有内涵的课上得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值得我们继续思考。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例研修报告

2012-09-03

作业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例研修报告

研修背景: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公开课教学中亮相率极高的一个内容,是分数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回苏教版对此知识点的编排与原人教版基本相同,只是更重视了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对教材分析后,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理念对此课进行预设。大致思路从“激趣导入——猜想——验证——应用——拓展”这些环节展开。先从猜一个数以及与它密切联系的一个除法算式入手,根据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蕴涵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展开合理的猜想:分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性质呢?再引导学生探究验证猜想。本课的重、难点也从验证猜想而展开。

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了材料,作好了铺垫,也为后面沟通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打下了基础。在新知的引入,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折纸、涂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先进的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讨论新知,自己归纳出分数变化的规律,这样让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环节: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

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

出示课件,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比较大小,并观察1\4,2\8,4\16 ; 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2\3=()\186\21=2\()等这样的题,进行练习。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和涂色表示分数,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指定分子或分母的分数。。如:5/8=20/( ),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等

3.拓展提高: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是呢?

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难度由浅入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研修心得:

一、一则Flash动画故事引入: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村长慢羊羊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懒羊羊吃,还没给,美羊羊就叫开了。美羊羊说:“我要一块!”懒羊羊说:“我要两块!”喜羊羊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村长慢羊羊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美羊羊;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懒羊羊;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喜羊羊,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美羊羊、懒羊羊、喜羊羊谁吃的多吗?---教师播放这则时下小学生最喜欢的动画故事为学生提供“猜想”素材。“猜想、验证”不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

的数学学习方法。由此我联想到“性质”的学习过程是否也可以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主动生成。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学习。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课堂上给学生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多给学生开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画引入开课,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打开了学生思维;把问题交给学生来解决,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会有不同的发展。关注了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了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晕曳⒄沟男枰?

二、学生动手操作,用事实说明,作好新知铺垫:在解题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纸、涂色,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为“验证”“性质”作好铺垫。

三、得出结论后,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揭示“性质”后,教师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验证“猜想”到底美羊羊、懒羊羊、喜羊羊谁吃的多,从形式上看美羊羊吃的多,但比较的事实说明吃的一样多。再一次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四、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以“猜想--判断--观察--验证--概括--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五、猜想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开启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学习。

六、教学中取舍教材、取舍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既运用了信息技术,又把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让资源充分、有效地发发挥作用,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设计应体现了规划性、前瞻性、创造性。教学设计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都做了一个规划。如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并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应,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拟出操作蓝图。教学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了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新颖独特,极具创造性。

八、在课例研修的教学尝试中虽有一定的收获,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课例研修安排两课时,时间上很仓促。

(2)许多教师对课例研修,缺少经验又缺少参考资料,对新教师的指导不够具体,效果欠佳。

总之,我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我亦会在自己的课堂内外去尝试、实践、反思……

研修感悟:

在这次培训学习中,让我深刻理解到教学过程真正的亮点应该是学生课堂中生成的东西,而不是教师所设计的教案,这也是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能力的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堂的生成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对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发展,尤其是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本课学生在成功与喜悦中,自主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数学原来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地存在于生活与游戏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数学的互相学习、交流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践、思、惑——《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例研讨记

2009-07-28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五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中亮相率极高的一个内容,这次我们数学组也选此内容作为共同研讨、实践的课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回苏教版对此知识点的编排与原人教版基本相同,只是更重视了知识间的联系。我们对教材分析后,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亲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理念对此课进行预设。大致思路从“激趣导入——猜想——验证——应用——拓展”这些环节展开。先从猜一个数以及与它密切联系的一个除法算式入手,根据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蕴涵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展开合理的猜想:分数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性质呢?再引导学生探究验证猜想。本课的重、难点也从验证猜想而展开。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实验报告:

确定研究的分数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得到的分数

研究对象与得到的分数相等吗

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不成立()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准备先请一位理解能力较强些的学生来示范探索验证的大致过程,再全班四人小组合作完成验证。

设计时我们觉得让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猜想、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穿“新鞋”走“新路”。大家对此课的期望值都很高。

[实践]从导入到猜想都很顺,一切就如预设。到了验证猜想的环节时,四人小组开始合作。可快5分钟过去了,多数小组还在讨论此表的填法,个别小组竟似无从着手……

[分析]对此卡壳环节,我们进行了分析。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验证,可以说愿望是好的: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学习来协同发展,通过动手操作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是这个环节看似放手让学生探究,实则仍是牵着学生走,学生根据此表按部就班进行填充式的操作,充其量只是依葫芦画瓢(不是让学生先来叙述一下过程的吗),没有认真听的小组自然连模仿也发生困难了。

[改进与再次实践]面对“出师不利”的现实,我们对此环节改进如下:(注:括号内为实践情况)

师:“既然同学们都认为分数中也存在与商不变类似的性质,可猜想总归是猜想,是否成立还得用事实说明。这样,老师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设计一份实验方案。你们准备怎样着手研究?”(先确定一个分数)

“按照猜想将这个分数进行变化,你认为分几种情况?(两种: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和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

“得到了新分数后咋办?”(验证新分数与原来的分数是否相等)

“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两个分数相等?”(可以计算、折纸、画图)

“经过这几步相信大家一定能用事实来说话了。那就四人小组合作,先分工再行动吧!”(学生开始探究……)

[再分析]这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猜想后如何去证实的确是一个难点所在。这回老师没有直接出示研究报告单,而是引导学生一起来探讨验证的步骤,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逐步形成此表,这是学生自己共同探讨的结果,自然能理解,操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可以说这堂课学生习得的不仅是对这个猜想的证实,更是学会了运用数学方法来证明猜想,相信这堂课学生收获的何止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呢!

[困惑]这回实践下来虽有如“行云流水”的味道,可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因为这个环节的增添,这次实践足足拖了十来分钟,时间上怎么办?原先的设计虽然有

些生硬,但时间把握的尚可,40分钟刚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数学相对于语文等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一般都是独立的,无法延至下一堂学习。如何割舍,犹如“鸡肋”让人难以取舍。另者,在实验验证、交流实验结果的环节上费时颇多,也削弱了在知识应用上的时间,相对数学技能的形成也会削减。这一矛盾摆在了我们面前,“探索—反思、—实践—改进”的课例研讨成了我们的选择。

[1] [2]下一页

最新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科教学应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这样才可以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课例研究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并且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数学课程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的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维”;发展学生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 一、背景与主题 “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了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了“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的校本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怎么实现;研究如何设计数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研究怎样改革教材资源,让课本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标准》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情境与描述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的案例写作格式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的案例写作格式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的案例写作格式 课题:11.2.1 三角形的内角 课前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教服务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努力做到授人以鱼(提供、展示优质的学习内容)、授人以渔(点拨、启迪、示范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时授人以欲(激励、唤醒和鼓舞,强化学习欲望),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不会”到“学会”,从“不会学”到“会学”转变,养育学生有效的学习信念与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情感态度,实现“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追求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考试考得满意”的现实诉求。 二、设计方法 (一)弄清起点 弄清起点旨在明确新课从哪里来,主要经过摸清学情(备学情)和分析教材(备教材)加以确认。摸清学情主要是明确新课学习的主观起点,分析教材主要是寻找新课程的客观起点。主观起点和客观起点都是新课的生长点,只有找到新课的生长点,新课才有自然生成的可能。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

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道出了摸清学情成了新课学习起点的源头活水。一般而言,摸清学情主要从学生的情感与意志起点、思维与习惯起点、知识与经验起点三个方面进行。 本节课安排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我教的初二班级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的班级。整体而言本班学生本节课的主观起点为,在情感与意志起点方面,好奇心较强、态度较认真、愿学但意志力不够持久!在思维与习惯起点方面,形象和直觉思维多,抽象和逻辑思维少;喜欢动手操作,弱于言语表示,习惯被动接受,弱于主动分享,因此需要促进学生扬长补短。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有一定的直觉判断,但难以运用数学语言表示和逻辑推理。在知识与经验起点方面,在小学曾有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内角、拼图或折叠三角形的经验,在初一也曾经历用几何语言推理证明平行线性质的初步经验。 客观起点是指知识本身产生的逻辑起点,主要经过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本节课教学安排是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前面内容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后面是《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学习三角形的线段,接着学习三角形的角(内角和外角)及其性质,是对三角形学习的细节刻画,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难点定理的推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

小学语文课例分析报告d 文档 (2)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例分析 国培培训期间,我们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参与《我和祖父的园子》设计工作坊;聆听了步进老师关于教学设计的指导;观摩了同课异构,两位学员上课并互动交流;江苏泰州特级教师沙华中的名师示范。从备课到听课,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特别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分析”的报告。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些反思。 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优秀发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主要写了“我”幼时和祖父在园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体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好奇、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

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 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设想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愉快和对爷爷的怀念、眷恋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环节:与生谈话,引出课题,简介作者课。始可以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课例研究报告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我国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以,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这种愉快的学习方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将合作交流带入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优化教学习过程,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96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区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与说明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四、研究课例样本 一、课前谈话

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docx

“小学品德学科中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发展中必备的一个核心能力是品德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中也明确将“探究学习”作为有效教学活动的方式之一。因而,品德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人的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2.对品德课程教学实效的追求。 然而,反思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其实效性长期被人诟病,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道德说教方式将品德教学变成生活常识、道德规则、史地知识、文化环境等诸多知识拼盘,试图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知识学习与品德养成目标割裂,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缺乏真实地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知行不一。因而转变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品德教学培养模式,重新建构以“让学”理念为核心的品德学习模式将成为必然。 3.拓展学生品德课程学习路径的需要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开放的、有利于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创新学习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认识生活,感知社会、获得认知,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自觉树立道德观念,使良好的品德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让学习自然发生,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课题提出之初围绕“品德课堂中对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与传统的读教材、听老师说相比,学生更愿意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参与、讨论自主获取知识,获得体验,觉得这样的学习更有价值。许多学科骨干教师也尝试引导学生在一些学习环节中使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但这些尝试很多还留于形式,难以深入。对于探究方法的指导、资料搜集整理能力的培养、探究结论的呈现方式等尚未成熟,需要深入地研究形成可复制的策略与模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对探究作了这样的界定:“探究是一种受控制的或有方向的转化活动。它把一个不明确的情境转化为明确的情境。在这明确的情境里,它的组成的区别和关系都是那么明确,从而将原初的情境中的要素统合为一个整体。”可见,探究是一个具有目标性的活动过程。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学习活动。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品德课程,道德教育需要探究吗?其与自然科学的“探究学习”又有何区别呢?根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和学界对探究学习的定义,我们将本课题中品德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界定为:学生从自己的意义世界(生活)出发,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选择和确立主题,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思考,通过搜集证据,整理、分析信息,表达和交流等系列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生活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从而促进道德认识与社会性发展、激发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主动追求意义世界。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国内外学者在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如何?本课题又有怎样的研究价值呢? 探究式学习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到20世纪中期达到第一个研究高潮,发展到现在已经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不可缺少的改革新点。 1.国外研究状况 最早提出探究式教学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主要被应用于科学教育中。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 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说明文是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到这册书,教材采用了文体线索和学生心理特点线索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开始强调文体的概念和文体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用逐项讲解,逐项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但我觉得这样教学效率低下,往往是就文学文,而忽视了文体教学的系统性。 说明文是一种旨在传播知识的文体,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懂”,知识性很鲜明,能力要求明确。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梳理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能力训练点,那么说明文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了解相应的文体知识和文体表达特点,对于说明文,就是如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结构等。 (三)本校实际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文化熏陶、家庭教育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带着混日子的心态踏人校门,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就是老师讲的就学学,不能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系统性,重在指导,促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所以,我们确立了“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过程描述 (一)确定说明文教学内容的明确内容 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下功夫。说明文的学习在教材中编排了两个单元,基本是按说明内容来编排的,一个是事物说明文单元,一个是事理说明文单元,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既要学习课文的相应内容,也要学习说明文的

高一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锦瑟》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科目语文 二、研究单位(年、组、人) 三、课例名称《锦瑟》 四、研究班级高一(11)(12)(3)(4)班 第一次研究 研究主题: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材料:诗歌《锦瑟》李商隐的人生经历 活动安排:我们(高秋艳、刘文华、贺海宁)三人认真研究了教材,探讨了备课思路,认真备写了教案,由高秋艳 3月11日在高一(11)班上课,刘文华、贺海宁听课。 成果记录 1、让学生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2、学习抓关键的词和典型的景,分析情景交融的意境。 3、赏析本课的典故的凄美和朦胧的特点。 4、从多角度来探究本诗的主旨。 第一次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牛李党之手”,辛酸的爱情与坎坷 的仕途。(2)起兴与典故的作用。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品味、讨论、点拔。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诗歌之美来自作者内心的情感的纯洁。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塑造。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品出典故的凄美,探讨朦胧诗的多重性。 教学重点:四个典故的重组性和主题的多元性。 教学方法:诵读点拔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对对联引出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二、知人论世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山,出身官僚家庭。”牛李党”之争给他的爱情和仕途蒙上了辛酸艰辛。生活的不幸诗歌兴。从此他的诗风发生变化, 格调沉郁,表达婉转,向纵深发展,体裁广泛,他是“朦胧派”诗的创始人。 三、解题 1、“锦瑟”是一侍婢。 2、“锦瑟”是一物(乐器)。 四、读诗歌、品其调。 学生默读品味情感。 伤心泪惘然梦美 四、参照注释与资料读内容(提问) 四个典故,起兴 庄周梦碟,望帝啼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 五、根据四个典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四个典故组成 一个故事,四幅画。(讨论) 老师分析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典故) 直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既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相思之苦。(典故,解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之时,我的泪如珠,蓝田玉之上,那玉烟缕缕之上升腾,何尝不是我心中飘出的思绪。(典故、传说)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我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 学生:这是一首爱情诗吗? 老师:你认为呢? 学生:我认为是一首伤身之作。因为前面说作者生活在政治漩涡中,可以看出他对仕途的追着与迷恋,就像对爱情一样。 六、展示王蒙对此诗的评价;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爱情,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呤《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这就有点像历来人们看《红楼梦》那样见仁见智。” ------------《王蒙自选集》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一、提出课例研究的背景 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普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跟进;课程的理念必须让教师内化,才会转化为实际行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应是自觉的研究者。 二、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经验总结,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指导、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研究人员的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实现设定的目标。 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其意义十分明显。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什么反思文本? 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四、课例研究成果表述 研究主题。完成一项课例研究后,会留下很多素材。研究者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取舍的依据首先是主题的突现。一个课例研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但这不是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 研究过程的展示。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反思。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把教学实录转写成课例,不仅有主题、选材的问题,还有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 开展课例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的基础是教师自觉的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又往往依赖于理性精神、批判精神。 附表:课例研究与教学研究(公开课)的区别

刘炜伟《欲扬先抑绘人物》课例研究报告

《欲扬先抑绘人物》课例研究报告 雅礼雨花中学刘炜伟 一、选题原因: 1、学生描写人物外貌平淡乏味,千人一面,不能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之美。 2、七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两篇作品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七年级下册《老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外貌描写运用了反讽、素描、渲染等手法,为学生在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描绘人物外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提供了基础支持。因此,此课题适用于八年级下期或者九年级上期。 3、课标要求,八年级学生写作要“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受。此选题,既能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辨能力,也能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观察和情感。 二、文本选择和改编: (一)教材文本: 1、《藤野先生》中“清留学生”和“藤野先生”外貌描写,借以回顾“反讽之法”和“素描之法”,朗读加技法判定。 2、《列夫托尔斯泰》中“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借以回顾“渲染之法”,朗读加技法判定。 3、改编《列夫托尔斯泰》文本,将多个段落的内容,组合到一个段-落中,三个目的:其一,让学生感知“欲扬先抑之法”;其二,引导学生分析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三,找到标志性词语——然而。 (二)其他经典:无 (三)学生作品:两篇学生描写“刘老师”外貌的优秀作品。 1、使用“渲染之法”的习作。 2、使用“欲扬先抑之法”的习作。 目的:通过对比,比较两种手法的不同效果,分析“欲扬先抑之法”描写人物外貌的好处,即抓住特征,由表及里的表现人物的精神之美。 3、抓“初看、再看、深看”等词语。 4、总结相关技法:抑则多点,扬则聚焦。 三、教学过程、学生表现及教师反思: (一)情境引入: 星城实验中学送课:聊天式引入

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黄陂一中陈琪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的一般程序是: ⑴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个性问题,不具代表性的,也可能是一种共性问题。 ⑵设计——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写一个新教案。 ⑶行动——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根据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研讨。(上研讨课) ⑷反思——收集教学反应、调查教学实际效果。 ⑸评议、研讨、进行评估(分析成败的原因) ⑹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行动研究。 做课例要以主题为引领,只有抓住这根线,才能使课例这只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做课例要从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研讨中生

成,在课例中积蓄。只有经过“三实践两反思“的磨砺,才能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最后形成经验,让成长与成果同步。 通过学习,我对课例研修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例研修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这类研修活动与平时的教研活动比较接近,但是要比平时的听课、评课之类的教研活动要更深入、更系统。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是校长和教师经常遇到或亟待解决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课例研修强调的是从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出发,教师集体通过行动研究,借助课堂观察和实录分析的手段,观课、议课教师与执教者一道设计、反思和再设计、再反思,寻找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调整教学行为。”“课例研究”通常意义上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以一节课作为案例的全程或片段进行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制订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提问、怎样制作教具、怎样运用教学具等等。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者,以促进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做好课例研究,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因为,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

初三作文之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初三作文之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篇一:初中英语课例研究报告(正稿)】 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主题:初二英语听说课 教学课目:module7feelings andimpressions unit1 教学年级:初二年级 执教教师:吴鹏程 研究教师:朱妙容庞英邓国云鄔乃禄潘艺娜廖理会蓝华萍党莉 指导老师: 吴凌羽 研究过程: 一、原始课例 回顾我们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又认真观摩了多节新教材的研讨课,我们发现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在speaking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模式的干扰。导致学生在“说”课堂上动口,动脑意识不强。那么教师如何设计“speaking”的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地“动”起来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内容: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印象。 话题背景:本模块以感觉与印象为话题, 内容主要是谈论对食物等的感觉、评论以及对人的印象等。了解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的用法;了解英国女孩sally的情感态度和喜好,很符合学生的兴趣,语言实

践活动比较好开展。学生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会一些描述人长相和性格的表达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词。 教学目的:通过谈论感觉与印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系动词和系表结构,养成正确表达感觉与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使用表感觉和知觉的系动词:sound,sme ll,look, taste, feel; 掌握句子的系表结构:link verb+adj.2. 能够对食物的味道、人的印象等进行评论。 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句型的用法 2、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使学生自由交谈,然后分角色表演。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二、活动设计 活动1:describethings 说明:先选一位同学为主持人,描述出某一物体的特征,其他同学猜。猜正确的那位同学就是下一场比赛的主持人。 活动2:message collection 说明:四人小组活动。第一个同学先想出一样描述的物品,然后用一句话描述出来,第二个同学先重复第一个同学的话,接着再说一句。依次类推。 活动3:挑战解说员 说明:课前教师先准备好写有各种物体名称的小卡片若干,由一位同学上台随机抽选卡片,并将卡片上所写物体用it looks/sou

2018-物理课例研究报告-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物理课例研究报告 篇一:初三物理《摩擦力》课例研究报告 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三物理《摩擦力》 一、研究背景 1、知识基础:《摩擦力》一节是鲁教版八年级教材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所要学习的知识。在初中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摩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从初中教学的要求来说,知识本身的要求并不高。教材中的安排是通过认识滑动摩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和应用。 2、能力基础:虽然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但是初二的学生刚接触科学探究的程序、思路和方法,还不是很完整。用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完成实验,分析总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把有关摩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知道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3、心理基础:本节课利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 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基本完整的探究过程 ,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规律,使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有更强的进取心。 二、研究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 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付诸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的协作意识。 (二)重点 知道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猜想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方法。 (三)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各环节的方法与思路,多方面考虑问题,培养 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四)过程及方法 1、摩擦概念的引入: 自行车在路上滑行时,总会慢慢停下来。为什么? 实验: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到了什么? (2).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或拉,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 动的力? 2、小组合作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⑴提出问题: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 ⑵ 猜想与假设。 问题: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摩擦力? 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讨论实验方法。 如果有学生提出重力是影响因素,可做简单比较加以说明。 对于材料性质这一影响因素,不过多强调,通过事例让学生了解即可,如果有学生感兴趣,可适当安排。 (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科学的猜想与假设,鼓励自主探究。)

小学美术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于年2月底开始在我校正式研究。经过近二年的研究,现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是以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环境、研究媒体等诸多的前提下,有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方法、途径。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将这些方法、途径上升为策略。它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体现课改理念的有效手段和直接保证。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是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途径与方法,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有效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二是教学有效率。高效利用教学时间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认

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学效率应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教学投入是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人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教学产出是指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身心素质的进步、成熟,个性的成长,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学有效益。指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并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 (一)提高了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 1、追求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真谛 有效教学是学校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上。学习成效是检验教师教学最有效的评价指标,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有效时间和课堂效益为观念,以实现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基础。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思想与行为的研究,是推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美术课

观课报告范文900字左右

观课报告范文900字左右 通过观评3位老师的课例,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使我受益匪浅,有助于我的数学教学的提高。下面小编分享观课报告精选,欢迎阅读! 观课报告(一): 《摇篮曲》观课报告 观看了郭老师的唱歌综合课《摇篮曲》,受益匪浅。本节课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目标完成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郭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本节课过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歌曲并能有有感情地演唱。 2,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欣赏、感受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郭老师在本节课中目标设置明确、具体,贴合《课标》理念,贴合音乐学科特点,能联系学生实际,并落实在教学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潜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结合。 二、教学资料丰富多彩。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资料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有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有发声方面的讲解与练习,有富有感情的演唱和动作的模仿,又有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摇篮曲的理解欣赏与分析,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陶冶了学生性情,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与参与的激情,对于改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巩固课堂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忙。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潜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新颖得当。在这节课的设计上,郭老师对学生状况和教学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设计了切实可行,贴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用心有效的教学效果。郭教师能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获得音乐感受和知识。注重了细节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的引导,这些细节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得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潜力,本课中郭老师在听、赏、唱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和特点,较好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准确掌握了歌曲的速度力度及节奏,表现了歌曲的情绪。以多种表现手法,多种形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本课中注重了师生互动,带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和选取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四、学生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节音乐课虽然简单易学,也不是学生喜欢的时尚歌曲,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多次重复演唱,不厌其烦。学生能

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英语课例研究报告 在基地学校宜昌市实验小学的“影子”培训期间,我听取了指导教师李霞老师的多节单词课之后,想想自己学校的学生我发现:我所教的年级中,有大部分的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时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但是到了高年级之后,就渐渐变得不感兴趣,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厌恶学习英语。对此我想求助过我的其他同事,他们都说以前曾对此进行过多种尝试,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指导老师教导我说,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单词的学习不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保持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和保持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到了小学英语的重要性。专家说过:“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怎样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呢?”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和我的指导老师一道,开展了一次以“单词教学活动化,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题的课例研究活动。

基地学校英语教研组成员:翟秀菊(英语教研组长) 李霞(指导教师) 余苗杜章凤 (基地学校英语教师)等。 专业引领人员:吕国凤(基地学校教育教学副校长) 杨文军(教育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刘敏(基地学校教务主任)刘德玲(基地学校教科室主任) 1.研究方式:课例研究 课例内容: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第四课时Let’s learn 作课教师:张家菊 2.行动流程。课前研讨→两次备课→课例展示→课后研讨→理论聚焦 12 月 12 日下午,基地学校英语教研组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单词教学活动化,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题的实施事宜。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困惑。如,1.教师如何使枯燥的英语单词教学变得有趣呢?2.应如何利用好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为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服务? 面对我的疑难与困惑,我们利用一周的时间一起交流从网上查到的各种关于“培养和保持学生英语兴趣”的教学资料,分析和比对名师名家优秀教学设计和课例展示。通过学习和讨论,我们把课改的风格定位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建立符号感 ——“用字母表示数”课例研究 “用字母表示数”既是苏科版七年级第三章的起始课,也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基础,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地建立符号感。在本节课中本人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以“小青蛙”为人文主串线,设计了一些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串,在问题求解的讨论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对身边所有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充满着挑战的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表达、推理、归纳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交流,能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潜藏着“符号意识”,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 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理解用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符号意识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校园作贡献;在探索中发现结论,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儿歌——数青蛙(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②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③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教师提问学生:谁能将这首歌继续唱下去?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这位同学唱的既好听,又准确,你知道这里隐含着什么数学道理吗?如果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这首歌又该怎样唱呢?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说明文是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到这册书,教材采用了文体线索和学生心理特点线索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开始强调文体的概念和文体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采用逐项讲解,逐项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的,但我觉得这样教学效率低下,往往是就文学文,而忽视了文体教学的系统性。 说明文是一种旨在传播知识的文体,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懂”,知识性很鲜明,能力要求明确。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梳理知识点,提出明确的能力训练点,那么说明文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了解相应的文体知识和文体表达特点,对于说明文,就是如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结构等。 (三)本校实际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生源素质较低,学生的文化熏陶、家庭教育都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带着混日子的心态踏人校门,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就是老师讲的就学学,不能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内容。是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状态。这就要

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系统性,重在指导,促动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所以,我们确立了“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的研究主题。 二研究过程描述 (一)确定说明文教学内容的明确内容 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研究上下功夫。说明文的学习在教材中编排了两个单元,基本是按说明内容来编排的,一个是事物说明文单元,一个是事理说明文单元,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既要学习课文的相应内容,也要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形成说明的应有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以知识为引导的思想,结合课文学习说明文的知识短文,这在教材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之后有一个明确的知识短文,引导学生学习。在这个短文中,介绍了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的顺序,说明结构等内容。教师可以补充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的内容。也可以分两次把这些内容学习完。这些是说明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当然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如课文中涉及到的其他的说明方法等。 (二)备课组学习理论内容,研究成功的做法 我们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说明文教学的要求及中考中说明文考查的题型和说明文练习中常见的题型等内容,研究了说明文教学中常见的课型等。认识到说明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适应学生心理。要使学生学有所得,感到学得轻松,学得有收获,他们就会有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2015学年) 七 年 级 蓟县出头岭镇景兴春蕾初级中学

授课人春伶 授课时间 2014.09 学科语文 课题 大自然的启示 1、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现状,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家乡,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涵。 2、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明白想改造大自然就必须先要了解大自然,懂得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想当然,往往会事与愿违,还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毁灭。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通过请教长辈和专家等等,了解大自然,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通过本此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 3、多角度,多方法,多层面学习语文,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 4、了解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5、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语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将语文的学习从课堂扩展到课外,以及网络。 2、引爆学生情感触点,鼓足创新动力。 3、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传统的方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发自心的想要得到答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观察体验生活。 2、举办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热情。 3、利用校园文化阵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与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