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一、提出课例研究的背景

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普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跟进;课程的理念必须让教师内化,才会转化为实际行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应是自觉的研究者。

二、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经验总结,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指导、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研究人员的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实现设定的目标。

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其意义十分明显。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什么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四、课例研究成果表述研究主题。完成一项课例研究后,会留下很多素材。研究者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取舍的依据首先是主题的突现。一个课例研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但这不是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

研究过程的展示。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反思。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把教学实录转写成课例,不仅有主题、选材的问题,还有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开展课例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的基础是教师自觉的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又往往依赖于理性精神、批判精神。

附表:课例研究与教学研究(公开课)的区别

附: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发表于《教育发展研究》2008 年第8 期,72-75)

课例研究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教师教学研究的话语系统中。然而,学界对于课例研究的看法不尽相同,导致了实践中教师对于课例研究的模糊认识,使大家对于课例与案例、课例与教案、课例与课堂实录、课例与经验论文之间的区别不加思考而混用。本文的研究旨在廓清模糊认识,加深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提供帮助。

一、什么是课例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1 、课例与教案、课堂实录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预设的文本计划,而课例是一个实际发生的教学实例,这是根本的不同。但课例在“讲述故事”时有可能运用教案来说明为何这样授课的思路和想法。

课堂实录是对实际发生的课堂进行逐字逐句地录制并记录为文本,它的确是实际发生的教学实例的文本,但课堂实录本身是客观的记录,从它当中我们不能直接看出为何这样教学的思路和想法,如果看出了也只是推测。原来授课的老师和研究人员“背后的故事”并不能包含在其中。而且,课堂实录的文本量比较大,一般而言,45 分钟的课堂需要大约1 万字以上才可能真实地记录和刻画。

2、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课例和案例的混用最为常见,也反映了从案例到课例的认识的清晰化经历了一个过程。案例在教育以外领域(如法律、医学、工程等)的运用由来已久,应用到教育领域,则是源于职业培训的困惑——如何沟通理论与实践。20 世纪90 年代,教育研究出现三个新的动向:第一,开始注重“自下而上”的定性研究方法;第二,研究人员开始走进课堂和教师一起研究教学问题;第三,培训过程与研究过程逐渐合为一体。在这个背景下,案例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国际上运用案例进行培训最闻名的是哈佛工商学院,而Shulman(1993)将其运用

到教师培训,她认为,“教师所写的、其他教师可能会面临的现实世界问题的案例是对实践反思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它们有助于教师从他人的现实故事中学会预测和解释问题”[1。] 我们来看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03 年左右指导过的一些课例的标题: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从告诉事实到组织观察——小学自然《淀粉》;设计“铺垫”引导探究——中学数学《勾股定理》;在“变式”体验中建构原理——中学物

理《杠杆》;从已有概念出发演绎新知识——中学数学活动课“由正多边形引发的⋯⋯”;老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比较含磷洗衣粉与无磷洗衣粉对水体影响的实验设计;“水雷”揭秘与金属钠—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一次尝试;不同理念影响下的“课堂互动”比较研究——基于《正方形的性质》教学分析;体验“做数学”——“测量学校绿地面积”的项目学习。

从上述这些课例标题可以看出,课例聚焦的是有学科内容的课堂教学,而非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如处理学生作弊的教育案例)。所以课例与案例的最大不同在于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如课例①、②、③、④、⑧都是以课本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课例⑤、⑥、⑦、⑨是以

课本扩展的学科内容为载体。但课例和案例一样,均有一个研究的“主题”。由此可见,课例是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具有某个研究主题的教学实例。其中“主题”正是课例所要表达的灵魂(研究的成分),“载体”正是课例表达观点和思想的媒介。课例与案例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集合关系表达:

从上面这个集合图可以看出,教育案例不过是案例中的一类,案例的范围最大、在各个领域都有;而课例又包含于教育案例当中,只有那些以学科教学内容为载体、具有一个研究主题的教育案例才专称为课例。对课例定义的窄化,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和教师一起聚焦于课堂教学研究,而非一般的教育问题(如班主任处理学生作弊、校长项目化管理学校的案例等)。2003 年以后,教育界更多地使用“课例”一词,其实质正是专指这种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案例,但在实际表述和运用中仍然有不少混用,概念的清晰化也是把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象征。

3 、课例与思辨或经验论文的区别

在基础教育刊物上,也可以看到不少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文章,它们算不算课例呢?我们试图做一区分,以凸显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第一类,纯粹理论思辨的不算是课例。尽管有的论文本身是指向课堂教学研究的,但它们并非以一节或几节课的教学实例为基础展开某个主题的讨论,这些论文的作者常常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写的,容易甄别。

第二类,使用了部分课堂教学片段的思辨型文章。这类文章有一个论述的主题,而且很有可能用到了大量的课堂片段,但是这些片段往往来自不同的授课实录、甚至是不同学科的各种小

片段。旁征博引的大量片段不过是为了说明作者阐述的一系列观点。这种文章的作者可能是大

学或专业研究人员所写、也可能是一线教师所写,它们也不是我们所指的课例。

第三类,课堂实录片段配以点评类型的文章。这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对一节课的不同片段分别做出点评,或是对于不同的课堂片段分别做出点评。对同一节课的不同片段做出点评时,往

往对每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评析,如果全盘而看,发现这类文章分析课堂的视野比较宽

泛、点评比较发散。还有的文章是具有一个大的研究观点,但选取了不同的课堂片段每次从一个更小的视角加以剖析,但就每个片段而言,读者无法了解这个片段对应的原课究竟具有怎样

的一个整体授课思路。这类文章中的课堂实录片段来自一线教师的授课、点评往往是专家教师

或者专业研究人员给出的。

第四类,围绕一节或几节课的教学漫笔类文章。这类文章的作者一线教师居多,往往是针对一节课的课后反思,或观察了一类课之后有感而发。这类教学漫笔往往比较生动、情感化、吸引人,但缺乏围绕一个主题的深入提炼、缺乏理论角度的诠释。

当然,上述四类文章不乏优秀之作,之所以指出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这四类文章不是课例,主要是想进一步凸显课例的根本特征:以课堂教学的学科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

题,讲述的是一个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实例背后的故事;而且,教学实例的整体思路相对完整,可以看出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授课过程或如何改进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样上课或者改进课堂

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当然也会有理性的提升和概括。

4、课例与课例研究的区别

课例与课例研究的区别,好比教案与教案设计的区别。前者指最后产生的成果形式是一个“课例”,后者把形成这个成果的过程称为“课例研究”;前者是静态的结果表达,后者是一个研究的动态过程。所以通常我们说“课例研究”往往指的是“做课例”的过程,说到“课例”往往

指的是成果表达形式。

二、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

前面谈到了与课例相关的一些常用的词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实际上是从“课例不是什么” 的角度刻画了其外延范围。接下来将从正面回答“课例应该是什么样”。参照Merseth (2001), Stein 等(2001)教学案例的撰写框架以及在上海开展课例研究的长期经验[2][3] ,我们认为,

一个课例应该由以下四方面要素构成。

1 、主题与背景

主题与背景是课例的第一要素。因为课堂教学是复杂的,通常的听课评课往往对一节课从各个角度提出各种改进意见。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研究的主题最好从课例的题目就能看出、或者开门见山地交代,这样别人可以直接地知道这个课例探讨什么方面的问题,而不要读了洋洋洒洒几千字还不知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

主题从哪里来、为何选择这个主题研究?这就需要交代该课例产生的背景。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题是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惑、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扰难点、来自课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践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整个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助读者理解课例中改进课堂教学的背景和条件等。

2、情境与描述

课例的载体是学科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情境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不等同于把大篇的课堂实录直接摆进课例报告里。课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来源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及其改进教学的研究过程,但其情节可以经适当的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现讨论的焦点问起。各个课堂情境的选择要环绕课例研究的主题,有时为了凸显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甚至对片段中的语言也可做适当剪裁(如用省略号略去一些无关的话语、删去一些口头禅等)。除了使用第一手的直接的实录描述,也可以用作者讲述的方法对实录片段进行第二手的描写,包括作者本人当时的想法、感觉等都可以写入课例。围绕主题的情境描述要追求准确、精简、引人入胜。

3 、问题与讨论

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因此在课例描述中必然包含着提出的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后续讨论。因为课例反映的是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交代产生这个课例的过程中的问题线索,使读者知道研究教学进展过程的来龙去脉,否则读者只是感觉到描述了一节“好课”,却不知产生这个“好课”的过程是怎样的。对读者来说,把研究授课的问题及其讨论梳理出来、展现过程,可能更具启发价值。

课例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在后续讨论中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但都可以呈现出来。甚至写作者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思维的后续问题或两难问题,留下一个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对于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筛选和梳理,最好问题的线索能够环环相扣,这样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那种没有问题的课例描述,或者说只是一节“好课”的展示,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在这里所倡导的。

4 、诠释与研究

对课例本身加以解读,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就需要对课例作出诠释、增加一些研究的成分,这是课例的另一要素。不过这种诠释应该是归纳型的、内容紧紧扣在描述的课堂教学和讨论过程上,不宜夸大和跳得太高,否则极易沦为空谈,使得课例前面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后面是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很多经验性论文就是这样的类型。

对课例的诠释实际上就是交代对于课例研究中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处理的、

包括课堂教学为何如此改进等的原因,也就是要讲出课堂教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的理由,使读者明白这“背后的故事”。诠释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解读、尽可能回归教学的基本层面而不要脱离课堂教学。对课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一节课的改进和研究过程,究竟获得了哪些理性的认识或者初步结论,需要一些概括和提炼。这些“研究成分”使得课例不仅仅是对研究一节课的描述,而且对老师们在日后课堂教学中考虑一类课的改进有启发。

三、课例的类型及其撰写

1 、课例的几种类型

对课例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下的划分是根据课例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作用来区分的,它们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严格并列关系,相互有所交叉,但主要是根据课例的侧重面对教

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而言。

(1)问题呈现型

这种课例主要来自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主题往往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它关注到了理论与实践关系,但偏重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课例设法找到理论来解释并协助解决实践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唤起教师的深刻反思以及随后的反省行动,问题通常是开放型的,没有相对统一的共识。

(2)经验分享型

这种课例主要来自教师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及其随后的教学改进过程。表达的手法通常会以“故事”的形式来叙事,这种利用“叙述体”的知识极易在教师之间取得沟通。课例本身是教师用于查找他人同一内容载体如何教学的重要文献资料,是一般的理论性文献资料无法取代的知识。如前文利用“心灵游戏”上作文课的课例就属于这一类。

(3)理论验证型

这类课例的出发点往往是推崇某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价值,认为教学就是将这种思想或理论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结果。课例往往成从各个角度印证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鲜活实例。

这种课例暗含的结构是演绎型的,就是从理论观点出发、按照理论设计和改进课堂教学,最终再用该理论来解释教学或课例从某个角度丰富了该理论。本书的所倡导的“本原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即一种教学理念,下文中的许多课例属于这一类。

(4)知识产生型

这种课例比较少见,但其价值较高。这里的知识产生包括课例所反映的新的教学思想、理论视点等,也包括课例研究中对学科内容产生的新发现、获得的新知识。在我们做过的“勾股定理”的课例就是这样一例,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个“有条件的数学结论”:“2ab+n2=c2,当a-b =n 时”。这种课例可以丰富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上述划分并非严格,实际上当我们阅读一个课例时,它很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类型课例的特

征,只不过在其中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2 、如何撰写一个课例

很多经验教师和优秀教师经历过不少“磨课”的过程,在头脑中有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实例。如果能够把它们进行理性梳理和加工,凝炼出一个焦点主题,并赋予一定的背景意义,很可能就形成了一个课例。如何把这样的教学经验转化为一个课例呢?

(1)第一阶段:琢磨典型的课例

如果从来没有写过课例,在前期准备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课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可以重点领会如下几个方面:课例作者如何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研究的主题和产生的主要问题?如何处理课例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主题如何与选择的课堂教学情境或内容相关联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体会课例的几个要素。

(2)第二阶段:回溯教学实例的产生过程可以回想自己头脑中认为精彩的教学实例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如下方面:当时有哪些人参与教学研究过程,哪些人在哪个阶段的观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教学实例产生前后上过几轮课?教研活动是如何展开的?在不同阶段授课老师的心理感受、遇到的问题是怎样的?不同阶段的每个参与者的观点是如何发生改变或逐步深入的?这些问题的回溯性思考是为了引发当时的经历和感受,目的是抓住精彩教学实例产生的前因后果和重要细节。

(3 )第三阶段:撰写课例初稿

如果对于该教学实例的整个前后过程非常清晰,而且当时研究的主题和问题也很清楚,包括它的背景、价值、意义都很清楚,那么可以立即从课例的几个要素着手开始写作。很多情况下,教师面临的问题是,教学实例觉得很精彩,但对研究过程和主要观点、主题及主要问题感觉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首先回想整个教学实例研究过程中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具有冲突性的事件片段,而这往往是课例中最重要的关键事件。然后对这个关键事件如何

产生的回想下去、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这个关键事件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如何处理的、后来得到什么结论?这个办法其实是从最重要的事件入手,追因索果,是个比较有效的技巧,教师容易着手写作。

(4)第四阶段:斟酌和修改课例

写好初稿后,首先可以用课例的几个要素来衡量,看看是否具备课例的基本条件,缺什么补什么,累赘的可以删去。自己感觉基本满意后,可以请没有参与过这个课例研究的人阅读,听听他们看后是否读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写作课例的人头脑中有很多潜在的细节,很多时候自以为都交代清楚了、明白无误,可是没有参与过的人一无所知,就不一定理解。所以听取“局外人”的意见,进行反思、斟酌,甚至重写,也是一个有效的技巧。

(5)第五阶段:凸显课例的价值和意义

在课例基本完成后,考虑一下所写课例的类型,也就是整体考虑课例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个阶段可以重新考虑修改标题、用比较贴切的主题词汇突出该课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其实课例的写作本无定法的,上述过程是给没有撰写课例经验老师的一个参照过程。精彩的课例没有什么固定的套路,甚至没有数字序号标记的段落划分,但是仔细研读,会发现课例的几个要素一一具备。如果再配以优美的语言和吸引读者的文风,就象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一样令人享受而意犹未尽。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明确课例研究的主题2.点明进行该项课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选课——研究观察载体的确定2.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三、教学设计

1.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及执教者对本课的理解展开有效的教学设计?2.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3.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手段。

四、教学基本情况

1.执教教师基本情况2.承担学校、班级基本情况3.教学变量控制与观察授课计划时间实际使用时间

提前备课、试教

观察与记录

五、研究课例样本

教学过程实录,即把课例作为研究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根据研究的主题,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在记录与叙述中要注意有价值的问题背景及细节描述(如执教者的教学细节处理,学生的思维火花等)。

六、课堂教学情况分析1.观察用表统计与分析2.听课教师的评价与讨论3.评课专家点

4.指导老师的点评

七、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同上

八、执教者反思通过课例研究的集体讨论与分析,执教教师认真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与

基本环节,形成一份有价值的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的教学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课例研究的行为跟进与管理。

九、课例研究的成果与结论

围绕研究主题,针对课例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明确后续研究跟进措施与要求。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6篇(最新)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3篇】 1、听课教师使用执教教师反思后的教学设计进上课。 2、组织听课教师围绕“在操作中体验学问的生成”这一绽开辩论,形成策略。 3、由执教教师仔细反思小专题讨论的问题是否解决,通过课例讨论把形成的策略进展概括、总结、提炼。 4、教师总结提升。课例讨论完毕后,由担当教师写出课例讨论报告。假如不准时的总结,这种收获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相反准时总结,或是一篇反思,或是一篇论文,或是一篇讨论报告,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就会成为自己今后成长的一面镜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活动因操作而精彩。 5、主持人小结,明确专题讨论成果。 实施过程详细安排:篇二 (一)酝酿阶段(发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开学初,教务处召开数学教研组会议,会议上争论并打算了本学期开展以动手操作为核心的课例教研活动,分工明确,初步讨论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安排同课异构教学的执教教师和教学内容,确定研讨中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操作中体验学问的生成”。因此,数学教研组规划实施课例讨论,以“在操作中体验学问的

生成”为中心,围绕“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总结——行为”的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方式来进展开展校本教研。详细分工如下:教研活动主持部门:教务处 教研活动主要成员:教育处、各年级数学教研组组长、数学教师。 课例执教教师:焦如琴、裴小雨 结果分析篇三 (1)教师缺乏在操作过程中对操作难度的调控的技巧,调控力量有待加强。 (2)教师无视了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时间的调控。课堂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操作混乱,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 (3)教师不能全面有效的调控操作过程,致使学生操作没有方向,思维没有目标,不能精确全面地熟悉和把握新知。 (4)学生对操作的流程、方法生疏,操作水平和力量参差不齐,造成在操作上的主次不分、目标不明、兴趣转移、手脑不能并用等现象。 因此,我校数学教研组针对以上问题确定以“在操作中体验学问的生成”为小专题的讨论,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课例开展了同课异构小专题讨论活动。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小学数学课例讨论报告》,盼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有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一、选题背景 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高效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课业学习,更是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内涵发展、增长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 本篇报告选取的阅读课时设计,基于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以《野火集》中的《草原》一文为阅读对象,旨在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多元的阅读体验、全方位的语文素养提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2.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野火集》中吕思勉的《草原》为阅读素材,主要涉及到如下教学内容:

1. 帮助学生了解《草原》的背景和作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展开阅读,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升阅读深度和广度。 3.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 1.导入环节: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并放映图片,展示草原大自然 的景色和生态文化,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先用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意和美感。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先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走在草原上的草,你会怎么感受?进而带领学生展开感知细节的讨论,充分利用学生自身认知和生活经验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3.个人阅读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监控学生的阅读进程, 配以一定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章。 4.团体阅读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体阅读,师生互动, 导师还将鼓励学生在团队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知。 5.思考答辩环节:对小组表现最佳的学生进行思考题目提问, 并期待他们在口头回答中充分发挥对文本深度的感悟,并分享

工作报告之历史课例研究报告

历史课例研究报告 【篇一:弋阳县方志敏中学历史组课例研究报告】 弋阳县方志敏中学历史组课例研究报告 主题: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激发学习兴趣的探究课 上课:刘晓庆(原始课)刘晓庆(改进课) 中心发言人:汪根英、杨文英、毛炯、纪秀仙、占祝红 总负责人:管江风 一.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1、主题的确立 在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下,历史教学越来越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 观念,真正将课改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改标准所倡导 的自主探究就是要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搞好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主要的 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变以往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探究时,学生自己提出探 究的问题,确定探究的对象,设计探究的程序,收集所许信息,检查自身 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简言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各种探究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 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及提示相关信息,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 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为学生 提供了更好地发挥创造性的机会,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更直接,印象 也更深刻。 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长期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为了 应付考试,将历史学科简单地认为是记忆的学科,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生不能“温故而知新”,不能以史为鉴,不能读史明志,不能用历 史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脱离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历史教学成为空 洞的说教。当学生遇到社会生活问题,需要历史学科知识分析的时 候就不知所措。而且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学强调课程体系,教学用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都是天下一统,按照传统模式 培养出的人才几乎千篇一律,有个性或特长鲜明的学生早被传统的 教学模式所淘退。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历史组决定开展以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初中历 史教学为主题的课例研究。、 2.课文的选择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课例研究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注重各种技术与学生整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 (一)、学生方面: 1、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同丰富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运用不同生活中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去感悟书本,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不断建构新知识体系。 2、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3、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适应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例研究,引领教师重视平时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完善技能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2、通过比较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与学科整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学习机制,开成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队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内容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资料方面: 通过本课例的研究,初步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课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研究内容 1、在新的学期,一如既往地进行课例研究。结合本组实际及现有成果,开展课例研究。 2、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课、听课、议课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切实从教研入手,不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统一整合。 4、把课例研究与校本培训、公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案例来及时发现总结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 5、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 四、实施措施 1、广泛收集、查阅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 2、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总结调整。从实践活动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篇一:课例研究报告范本 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的一般框架内容 一、阐述研究的主题与内容 1、确定研究主题 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主题)是什么,研究这一主题的意义与价值。 2、选定研究课例 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二、呈现课例研究过程 这部分主要概述课例研究实践的展开过程。课例研究是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需要有多轮的研究课,因此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呈现每节课围绕课例研究主题的设计侧重点,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出现的新问题。 1、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课例研究过程也是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不断深化的过程。课例研究报告中要具体呈现每轮教学设计过程中课例研究团队在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方面的主要变化。学情分析突出对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状态的把握不断具体、准确;教材解读着重展示几轮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学内容选定方面的变化,并给出具体的说明。 2、教学设计的变化(备课的变化) 这部分要避免照搬教案,而是重在阐明每轮的研究课的具体教学流程设计上的明显变化(可通过案例对比并简单解析),具体描述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关注点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3、概要呈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课堂教学实际过程的变化) 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研究团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策略的心路历程。报告中这部分的写作要围绕课例研究的主题,针对各轮研究课的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展开,而不是再现课堂教学实录,呈现针对每节课出现的问题研究改进的过程。比如在该轮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对教学设计做出哪些修改等,可以以主要环节或教学片断的形式呈现,有前后对比、改进并分析。在写作中要注意加入适当的课堂教学案例,将遇到的问题与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案例材料相互印证。 4、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概要介绍课例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在课堂观察方面的总体思路。包括课堂观察指导与要求,研究成员分工,课堂观察展开的维度、具体的观察重点以及采用的观察工具(量表)等。 三、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课堂教学的成效 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效果总结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这部分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而去考察。 (1)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表现(参与状态、思维发展、学习体验等方面),尤其要突出的是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也叫以对学生实施教学后测,根据学生教学后测中的表现以及与前测情况的比较,来推断课堂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 (2)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主要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为主,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集体研讨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课例研究小组应该有意识地总结教学的核心经验,以便指导教师感知其他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能力。 2、课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 一、提出课例研究的背景 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普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跟进;课程的理念必须让教师内化,才会转化为实际行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应是自觉的研究者。 二、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经验总结,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指导、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研究人员的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实现设定的目标。 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其意义十分明显。 三、课例研究的基本操作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什么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四、课例研究成果表述研究主题。完成一项课例研究后,会留下很多素材。研究者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取舍的依据首先是主题的突现。一个课例研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但这不是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 研究过程的展示。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 反思。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 把教学实录转写成课例,不仅有主题、选材的问题,还有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开展课例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的基础是教师自觉的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又往往依赖于理性精神、批判精神。 附表:课例研究与教学研究(公开课)的区别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一、选题背景 教学课例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课例的设计和运用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一节语文课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学课例设计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1.研究不同教学课例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探讨优秀教学课例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1.教学课例设计的对比研究 通过选取两个不同的教学课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其中一个课例设计符合教育部最新教学大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另一个课例设计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结果导向的评价。通过对比学生在两个课例设计下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差异,探讨教学课例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优秀教学课例设计的要点研究

通过对多个优秀教学课例的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其设计的共同要点和方法。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合理性、教学活动的真实情境性、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等方面的要点。通过总结和归纳,提出创造优秀教学课例的方法和技巧。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的文献资料,了解教学课例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从中获取研究方法和技巧。 2.案例研究法 选取教学实例,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教学课例设计的实际效果。 3.问卷调查法 设计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他们对不同教学课例设计的看法和评价,以了解其对学习的影响。 五、预期结果 通过对不同教学课例设计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教学课例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优秀教学课例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可以提供给教师创造优秀教学课例的借鉴。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都具有积极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1 一、课例研修背景 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课例研修计划 第一步:每位老师用自己常规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在上课之前,要集体说课、备课,大家一致通过具有可行性,该老师方可上课)。 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法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教研组长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再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第三步: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上完课了之后,组长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集体备一堂阅读课,把这些好方法备进去,最后由一位大家公认的课讲得精彩的老师,再进行试讲,看看教学效果如何。 三、课例研修来源:来自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1课《詹天佑》。 四、课例研修过程

第一步: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不同制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涵咏能力;二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 第二步:我以本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来解析。我选的是《詹天佑》。 第三步:我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詹天佑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竣工、隧道、勘测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 “人”字形的线路图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一、课例研修背景: 参加工作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的教学,特别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很大的困惑。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对朗读有畏惧情绪,,影响朗读的连贯性;学生对自己没信心,总认为读不好,怕丢丑,不爱读书,有时把句子读得支离破碎;学生读书好似“小和尚念经”,脸上没有表情,平铺直叙,节奏呆板,停顿机械,无轻重音,表达不出感情。如此的朗读,导致语文课堂大煞风景。针对这种状况,利用这次国培的机会,我与指导老师确定了一个课例研修主题,那就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期待和基地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共同探讨解决。 二、课例研修计划: 第一步:用自己常规方法,上以读促悟的阅读教学课,一课一反思总结。第二步:每上完课后,大家一起议课,说一说,这节课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推广,哪些方法有待商榷,哪些方法不合适,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第三步:根据交流探讨,多次进行课堂实践,反思交流,研究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三、课例《“红领巾”真好》研修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验,本着“以读为本、以读促悟”的语文教学观,在教《“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一)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谁来说说这一小节写出了小鸟的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3请大家找出描写小鸟快活的句子并划上横线。(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叽叽喳喳”、“一会儿……一会儿……”模仿训练。 5指导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来朗读这一小节。(纠正学生的朗读语气) 6以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的方式进行朗读体悟。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清晨,小鸟们在忙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用双横画出相关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六篇】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六篇】 语文课程(Chinese class),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要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阐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下面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以读为本——“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片段一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乡下人家》的一自然段。谁可以把这一段话读通? 生:(纷纷举手)我可以。 师:不要吹牛,读通的要求是不能出错,我给一点时间,大家再试一遍,确实有把握了,再举手。 (这是第一读,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课文读通,让学生自由读,实际是让他们有充分的准备,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入状态。) 片段二 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来读。 生:(争先恐后)我来读。 师:但我有一个条件,读书的同学必须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答对了才能读。(有学生把手放下了)看来有的学生不够自信,(对举手的学生1),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我要请三个学生来读这一段话? 生1:因为这一段有三句话。 师:恭喜你抓住了机会!这应该感谢你的自信。

(这是第二读,整体感受段落结构,并检查初读的效果,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片段三 师:这么美的文字,老师也想读。(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诵,你有什么感受? 生2:老师读得很美!我好象看到了乡村田园的美丽风光。 师:是的,因为我的语气比较舒缓。 生3:我好象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棚下。 师:那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作者,我就站在瓜棚下呢。下面,请你们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试着用舒缓的语气读一读。 (这是第三读,用范读引路,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的田园,感受读的美好,并在比较中感悟读的要领。) 片段四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二句,想一想,你想向大家传递什么? 生4:“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5:我感觉那“绿绿的叶”很柔嫩。 师:是的,因为她把这里读得很舒缓。(对生4)你还能读出什么感觉?你觉得瓜架上的瓜多还是少? 生4:多。 师:那么,应该怎么读? 生4:……(把“一个个”读得突出了) (这是第四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点拨性的读,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中提升读的品位。) 片段五 师:刚才,我们分三个部分读出了作者对屋前瓜架的喜爱,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把它们连起来读,一定会更加美好!还想读吗?

化学课例研究报告

化学课例研究报告 化学课例研究报告 一、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转化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在高中教育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供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化学课例研究,重点探讨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本次化学课例研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目标如下: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 能够判断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性质; 4.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三、活动设计: 1. 导入环节: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2. 知识讲授: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常见反应类型,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3.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现象,如铁片与酸的反应。 4. 讨论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条件,并解释实验现象。 5. 集体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分组讨论解决一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问题。 6. 小结归纳:对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概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四、评价方式: 本次活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实验记录、讨论过程记录和小组成果评估。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记录: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提出合理解释; 2. 讨论过程记录: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 3. 小组成果评估:学生能否准确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五、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化学课例研究,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并能理性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完成的实验记录和讨论过程记录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小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研究报告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例研究报告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篇幅较长,以优美的语句描写,通过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力求达到学习成果最优化。 2、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 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要点,感受语言文字美,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饶”等11个生字。会写“富”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一张中国地图。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挂图。 3.小黑板三块,或投影片四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 a.指名读,注意正音。b.开火车练读,齐读。c.重点指导难认难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

《水的净化》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是中学化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笔者在探究《水的净化》的两周前,将后续课题4的爱护水资源内容提前,进行上网调查、实地考察、工厂参观、汇报交流等课外研究,扩展学生对科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等科学实践能力,试图在爱护水资源人文精神的大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寻找代替实验室中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的代用品,寻找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的兴趣,发挥其主动参与性,促进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教育。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自订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合作

预习,课堂实际操作教学方法。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促使对其形成感性认识,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育叙事之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教育案例研究报告 [篇一:典型课例研究报告] 《济南的冬天》典型课例研究报告 淡晓霞孙秋侠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1、背景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全国各地就如何实施高效课堂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讨论与研究.我们课题组尝试以导学案为载体,优化课堂结构,研究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已经形成了导学案的编制模式,完成了导学案的编写,初步确立了适合我校的"精学、精讲、精炼〞的教学模式,课题组成员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将这种将这种模式最终确立并进行推广,我们课题组决定以典型课例的形式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2、目标:研究如何使用导学案达到课堂高效,并形成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二、课例研究的模式

1、一课多上:我们课题组成员采用一课多上的形式展开研究,先由一位教师上"独立课〞,小组成员听课观课,课后集体会诊,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反思完善,再由这位教师进行实施,形成典型课例. 2、互助式观课: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观课指导.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我们采取如下步骤:①课题组成员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课堂观察的主题和重点;②观课者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与自己的思考;③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要点,问题一定要具体;④后续行动,上课教师要把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研究过程 课例研究通常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节课中出现的有针对性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循环.我们研究过程如下: 1、小组会谈:研究与准备.课题组成员共同为《济南的冬天》这节"研究课〞做出详细的计划,完成说课稿、教学设计与导学案. 2、研究课一:实施.由郭颖老师讲授这节"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分别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观察评价,观察时有具体的要求和细则,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3、小组会谈:反思与改进.教师团体聚集一起讨论"听课情形〞.授课教师先谈谈自己课堂的得与失,各位教师就自己的观察提出修改意见,大家共同进一步完善各个环节. 4、研究课二:第二次实施.继续由郭颖老师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5、小组会谈:反馈与存档.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体评课,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整理资料,最终确立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6、录制视频.按照已经确立的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由郭颖老师上课,袁磊老师录制视频,并进行剪辑整理,形成典型案列视频.

用手来测量课例研究报告

《用手来测量》课例研究报告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7.3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1~2年级: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18.3 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1~2年级: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背景分析 《用手来测量》是《比较与测量》单元中的第三课时。在本课中,学生们的学习将从比较活动转向测量活动,将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当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一拃”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会领悟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意识到标准的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这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行了比较,比较长度或宽度不同的物体,孩子基本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在第二课,学生使用过纸带替代纸蛙的跳远距离,了解如果遇到不好测量的距离,可以使用纸带来替代它的长度。 四、学习目标 1.知道可以使用我们的身体进行测量活动,但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缺乏准确性。 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能预测物体的相对长度,并使用对齐起点、首尾相连的方式用“拃”进行测量。 3.能以讨论、画画和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4.乐于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并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纸带一条、剪刀一把、油画棒一支、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激趣聚焦,引出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多多小朋友周末去公园玩了,她看到了这么粗的一棵树(出示图片),她想知道这棵树到底有多粗,可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带,你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身体是可以作为和方便的测量工具的) 生:手、脚、双臂等(出示不同方法测量的ppt) 师:原来我们身体的这么多部位都可以帮我们做测量,那老师这里有一张桌子面的图片,要想测量这条边的长度(指出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最合适呢? 生:用手 师:可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手来测量(出示标题) 【设计意图】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使用身体部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测量,聚焦到用手测量,引出课题《用手来测量》。

停课不停学线上课例研究报告

停课不停学线上课例研究报告•相关推荐

严峻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疫情之下,网络之上,初次尝试,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在线授课,高一地理组做了大量的准备。 一、备课:群策群力探索新方式 网络授课是责任,也是一种动力。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意识到,尽管授课形式是新的,但学科的核心素养依旧不变。地理作为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在网络授课中不仅要教课本知识,也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必修二中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观”和武汉疫情地理分析,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利用“钉钉会议”开展头脑风暴,多方面探索网络授课新技术,我们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大家集思广益,找到了许多平时忽略的素材和内容,不仅发挥了网络授课中“单对单”传输内容的优势,也让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上课:挑战中蕴含着机遇 网络授课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在前期大量准备过后,我们欣喜的发现,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 在学校推动“课堂教学五环节”的背景下,尽管受限于环境难以实现,但授课过程中,我们还是精心准备,力求利用互联网,让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更加生动丰富。在1910班的一节课中,原本课堂上利用学案完成学思的部分,将“武汉疫情“这一专题带入,巧妙的与必修二全书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以视频和课件等形式展示,既给学生有了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了自我发挥的空间。不知不觉中,项目学习的意识也悄然扎根在学生心中。 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学会用综合思维分析,培养起区域认知的能力,未来走向真正的地理实践力便是我们所遇到的新课题。我们在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