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组织理论学派讲稿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组织理论学派讲稿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组织理论学派讲稿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组织理论学派讲稿

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组织理论学派

(一)主讲部分

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界定,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了行动学

派和组织理论学派两大流派。尽管他们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和侧

面对政策执行进行了描述,但我们小组更倾向于组织理论学派的观点。

以下是对组织理论学派的介绍以及本小组赞成该学派理论观点

的原因。

1.组织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1)代表人物:J-佛瑞斯特、艾利森、唐斯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J-佛瑞斯特则提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

策规划者应该通过先行的分析,改变以往的顺应行为,

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应当加强预期分析能力。

因为顺应行为强调对政策目标和政策规定的遵从,依法

行政,基本不要求政策执行机关及其人员面对实际情况

而对政策进行灵活性的发挥,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预见

分析、审查检视能力。这在瞬息万变、危机四伏的现代

社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至少是低效率的,提高了产生

公共政策执行“虚脱”的可能性,降低了可能取得的政

策效果。所谓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预期分析能力,是

在危机事件或事态发生之前预感并相应采取步骤和程序

加以有效对付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政策执行是否成功。

J-佛瑞斯特认为,预期分析能力包括三个成梯次的阶段:

能过想像政策执行后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特

征;能过预备和管理诸多方案的论证;能过准确和有效

地提出自己关于最终方案和替代方案的正式分析。但这

种能力不是任意的推断和想象,它是基于组织行为、规

范、文化而作出的综合判断,而是建立在组织人员的创

造力基础之上的。

(2)其主要观点包括三个方面:

a.组织是政策执行的主体,执行的行动环节主要由组织来完成,

研究执行必须充分了解组织的运作。故此,C-P-斯诺和特里林曾

说道:“只有了解组织是怎么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也才能知道他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b.组织的设置、特点、运作、沟通和内部结构等都影响政策的有

效执行,而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与非正式的属性也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目标的能力。

c.组织的研究可以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反映公共政策的过程和特点,要想通过执行研究更广泛、深入地反映生活,就必须研究执行组织,研究官僚机构。

总之,组织理论学派强调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作用,认为任何政策都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得以实施的。没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依托,没有一定的组织原则作保证,任何政策目标都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政策构想阶段。因此,该理论认为,尽管政策执行不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组织问题是其中恒定的关键原因之一。同时,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要看能否理解和领会政策。能否具有执行的积极性,客观上要看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是否拥有足够的执行能力。

2.就政策执行的组织理论而言,本小组有四种考察视角:

(1)系统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非常关注组织自身建设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追求组织目标的最大化,依据组织的层级体制

和职能分工来完成政策执行。

(2)官僚过程模式:政策执行是官僚组织在行使例行规范和自由裁量权的过程实现的组织职能。

(3)组织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打破系统模式和官僚模式的僵化和节制,力图通过对组织成员需求的满足来增强他们

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政策执行

的效果。

(4)冲突与议价模式:组织内部存在多样的利益需求和各种矛盾冲突,政策执行是否成功取决于不同的冲突主体在冲突

中获得益处的可能性。

3.本小组赞成组织理论学派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将官僚制运作、组织发展和组织冲突列入到政策执行的研究中,可以使我们对政策执行的认识更加全面;

(2)强调执行者对政策执行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不只是机械的执行和顺从,已有分析、预测、调节、创新的能

力,这也更符合事实。

(3)依托组织完成公共政策执行,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a.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是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的有机运动,

组织通过科学、、高效、合理的配置这些要素,使

其在组织的管理调度下为达到政策目标而最大限度

地发挥能量,以高效率地完成政策执行过程。

b.组织可以给予执行人员发挥智力、才能的空间,有

效地将不同能力的人员组织在一起,整合人员集体

智慧,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服务。

c.公共政策执行组织的机构和人员具有预期分析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和危机,大大提高了公共政策的可操作性。

d.组织原则(是组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集中体现,不同的原则可以适应不同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机构(根据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分配权力,决定适用

集权还是分权)、运作方式(可以是依靠权威、命令

的单方面沟通,也可以是建立共识的双向互动,就

现代政府的公共政策而言,建立共识,双向互动更

能降低公共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的灵活

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公共政策,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

效率。

总之,考察政策执行过程首先要考察负责执行的组织。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也才知道他在实际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二)补充部分

1.行动学派的政策学家包括琼斯、爱德华兹和霍恩等人,他们皆认为政策执行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是一种活动

或行动的过程。

2.行动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代表人物琼斯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要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霍恩认为:“政策执行指公私人民或团体为了致力于先前政策

决定所设立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各项行动,这些行动包括,一是讲政策转化成为可以运作的努力;二是为实现政策所

确定的目标而做出持续的努力。”由此可见:

(1)行动学派关注政策作为行动指南的指导性作用,强调政策执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策执行机关如何采取政策行动。

(2)强调只要政策行动坚强有力、行动方法切实可行,就可以较为顺利地实行政策目标,合理的政策执行活动甚至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弥补政策决定的局限和无能。

(3)强调唯有通过行动,抽象的价值规范才能转化为具体的社会现实。

(4)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就是要说明这些行动的性质和特点,要理解行动的权威性、目的性、组织性、持续性和创造性等内容。

3.行动学派的研究存在的缺陷:

(1)行动视角的研究忽视了政策执行过程的动态性,因为执行不仅仅是不同组织机构的活动,还需要考察行动过程中不同组织之间的

相互影响和激励。

(2)行动学派视角忽视了政策目的与手段之间的交互影响,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必然地与政策目标相一致。何况政策环境在不断变迁,政策目标亦可能因情势而变动。

(3)政策执行的研究不只是一种变迁的研究,研究其如何被引发和如何发生,而且也是对政治生活结构的一种微观研究,即研究政治

系统内在、外在的组织如何推行他们的事务及彼此间的交叉影响。

(4)行动学派忽略了行动学派忽视了对行为主体的研究,其所持有的政策执行机构及人员必然会严格顺应政策目标的假定未必能够成立。

(注:实际上,政策执行包括行动与组织双重含义,行动是组织的行动,组织是行动的组织。缺少任何一个,政策执行都难以完成。)

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公共管理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是作品题(固定答案已附),本人对任务1和2给出了二套题答案(01任务_0001、01任务_0002、02任务_0001、02任务_0002)。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2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公共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 2. 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3. 新公共服务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4. 政策问题的结构反映的是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5. 公共政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6. 政府失效或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况。 7. 20世纪40至60年代,可以说是对早期公共行政学的批评与该学科的转变时期,这种批评与转变的结果则是新公共行政学与政策科学的出现。 8. 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9. 2003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政府职能的重点确立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说明了我国政府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的转变。 10. 根据公共事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管制性公共事务、基础性公共事务、服务性公共事务和保障性公共事务。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马克斯·韦伯 B. 古德诺 C. 法约尔 D. 赫伯特·西蒙 2.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缺位 B. 越位 C. 错位 D. 不到位 3.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019年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附全答案

2019年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 业试题附全答案 100%通过 2018春期电大把《公共行政学》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考核说明:本课程共有5个形考任务,完整标准答案,一次通过。 形成性考核 30% + 终结性考试 70% = 课程总成绩100% 形考任务一 考核内容:围绕“征收公交卡磨损费是否合法”为题进行讨论。 答案: 以我来看,公交卡收所谓的磨损费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提供刷卡服务,虽然你们付出了代价,但是人力成本你们却下降了,至少不用配备售票员,仅此就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况且《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中早有明文规定,推广使用IC卡所需费用,通过对用户的服务价格补偿,不得向用户单独收取费用,可见,南京收取公交卡磨损费的做法毫无法律依据,难以服众。 形考任务二 考核形式:案例分析 考核内容: 案例:我国多数城市开展“公厕革命”试点工作,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宗旨,如广州市天河区试点“公厕革命”,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但和上海、北京、苏州等地一些实施免费手纸的公厕一样,出现了手纸浪费和偷盗的现象。“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为1.6米”,造成极大浪费。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寻因“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为何如此步履艰难,从而寻找良策。 考核要求:三个问题均需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多只能得到60分。 请结合前11章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5分) 答案: 显然不是发达国家国民素质比中国人高。而是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了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10分) 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 第一,“公厕使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 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公共管理灵活性不足,没有做好事前调研和反复论证,应从市民使用习惯入手,人性化管理,创新管理手段。

理论课讲稿技战术部分

理论课讲稿技战术部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理论课讲稿(技战术部分) 比赛阵型、队形及球队的人员组合 一战术阵型的演变发展 现代足球发展至今,战术阵型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这是足球特有的攻守矛盾激烈斗争和技能、体能全面提高的必然结果。 1925年英国首先采用WM阵型(图1),该阵型流传全球30多年。 50年代初期,匈牙利采用新型的中锋回撤的四锋制(图2),以其机动多变的进攻型打法,引起了足坛阵型及战术的变革。53年以6:3击败英国,大破了英国主场不败的神话,54年更以7:1大胜经过精心备战欲雪耻而回访匈牙利的英国队。在当年的第五届世界杯上,小组赛中8:3胜联邦德国队,但在决赛中由于过分自信和轻敌2:3失利。 1958年巴西队在第六届世界杯上,吸取了匈牙利四锋制的精髓,采用了崭新的4-2-4阵型(图3),进攻运用两突前中锋的四锋制,在防守上设置左右两中卫封堵要害的禁区,中场看似只有两人,实际有四人,即进攻时两个边后卫压上中场助攻,防守时两边锋回撤中场协防。其最大特点或突破点在于:抓住了攻防关键区(两个禁区)的兵力投入;由原来WM阵型的四条线改为三条线,使攻防衔接更为紧密。 随着人们对足球比赛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控制中场越来越被重视。两个禁区固然重要但如果失去对中场的控制,球队等于被拦腰斩断。进攻时组织不起来,防守时后卫线直接暴露于对方攻击下,毫无防护,难以提高防守质量。因此,现代战术阵型最鲜明的特点是减少锋线人数增加中场人数,出现了4-3-3,4-4-2,4-5-1等阵型。 荷兰着名教练米歇尔斯于70年代创导了整体全攻全守的战术思想,他要求每名队员都具有攻、守双重任务和能力,同时又不失其位置的特点和个性。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 1.组织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合体,该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并且与环 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组织环境是存在于组织的边界之外并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影响的所有要素。 3.环境依赖性,又称资源依赖性,是指组织既要依赖环境,又力争通过控制环境中的资源而减少这种依赖性。 4.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所谓组织规模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以及这些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5.战略(strategy)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6.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组织为了完成组织目标,在管理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7.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进行方案选择,并准备方案实施的活动,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8.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9.危机管理是企业、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 10.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11.组织流程(Organization Process)是指为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活动的有序的集合。 12.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13.组织学习是组织通过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处理来改变组织及其成员认知的综合学习过程,是使组织能力得到循环提升、最终实现组织愿景的过程。 14.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1974年) 15.跨文化沟通(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是指跨文化组织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互相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 16.网络组织是一种由活性节点(节点具有决策能力)及节点之间的立体连接方式与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的整体系统。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3答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形考任务3 不定项选择题30题 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力管理环境 B. 人力战略环境 C. 人力市场环境 D. 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题目2 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B. 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C. 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D. 产权的强外部性 题目3 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B. 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C. 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 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题目4 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B. 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C. 严格绩效考核 D. 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题目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保障机制 B. 契约机制 C. 市场机制

D. 竞争机制 题目6 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B. 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C. 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 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题目7 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B. 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C. 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D. 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题目8 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选择一项或多项:

体育理论课讲稿

体育理论课讲稿第一篇体育概论篇 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自产生以来,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对健康、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中,期待自身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认识体育的概念和组成,探索体育的本质和功能,领悟体育的真谛,以求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力与美,从而对体育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组成 一、体育的概念 1、什么是体育: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 2、体育包括的内容: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的内容。 3、体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体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二、体育的组成: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组成。 (一)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基本组织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 (二)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又叫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生出来的。那么什么是竞技体育呢?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身心潜能,以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克的原则是“公平竞赛”、“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三)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是指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的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又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体育的功能(简要介绍内容) 体育的功能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 “强身健体”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式,通过科学组合的身体锻炼给予各器官、系统以一定量和强度的刺激,促进身体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趋优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一)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骨骼、肌肉的生长,促使身体形态与内脏器官正常发育,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机能状况,使人的“防卫体力”得到提高。另外,系统进行体育锻炼对发展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十分明显的功效。 (二)体育对增进健康的作用 过去人们认为,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新的定义,认为“健康应是在精神上、身体上以及社会上保持健全的状态”。由于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伤害,而是需要身体、精神都能迅速、完全地适应社会环境,亦即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方面内容。 1、身体健康是指正常的生长发育、良好的生理机能、平衡的心理、充沛的精力及承担负荷后的适应反应。实践证明,科学地锻炼身体,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对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延缓有机体适应能力的降低,推迟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功能发生退化性变化都有明显的效果。 2、精神健康实质是指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能力。在健康诊断中,应包括由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并把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讲究精神卫生作为判断精神健康的基础。当然,影响建立这种“基础”的因素很多,但体育锻炼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调节心理能力,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个体在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中获得欢快、轻松活泼,最终达到精神健康的目的。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体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人们高度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作用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学校教育作用的主要使命是在利用身心共同参与其过程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备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要达到此目的,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和发展身体的教育,使他们获得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体育在社会中的教育作用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12.2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水平、组织规模、组织战略匹配程度、文化的认同程度等。 12.2.1环境与组织 组织环境是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潜在或者部分影响的某些方面。每个组织可以分析的环境大致包括10个方面:产业、原材料、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市场、技术、经济环境、政府、社会文化和国际部门。 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组织对环境反应失败的风险。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决定了环境的不确定程度。环境的简单复杂纬度和稳定性变化纬度的结合,使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致分为四种情况:稳定的环境、中低度不确定环境、中高度不确定环境和高度不确定环境。 组织控制和管理方式随环境不确定程度而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结构设计就要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1)增加职位和部门。当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程度增加时,组织就要增加相应的部门,以便更好地应付组织外多种多样的环境因素。 (2)建立缓冲和边界跨越。建立并发挥缓冲部门的作用,例如为了应付原材料供应数量和价格方面的变化,采购部门通过增加、减少库存来实现对生产部门的缓冲。边界跨越主要涉及信息交换,将环境变化的信息引入组织,同时向环境发送组织状态良好的信息,主要通过市场研究、情报、销售和广告等部门来是实现其作用。 (3)部门分化与整合。当环境复杂而且变化迅速时,处理不确定性变成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这就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根据劳伦斯(https://www.doczj.com/doc/c618574188.html,wrence)和洛希(J.Lorsch)的研究,组织分支单位的结构是和他们面对的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相关联的。例如,生产部门面对的是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组织结构可以比较定型化。研究部门面对的是不确定的环境,它的结构不能定型化。假如环境相对稳定,采用机械的组织结构比较有效,注重章程、程序和权威;假如环境不确定,则宜采用有机化结构,注意灵活、分权、协作。 (4)机械模型与有机模型。伯恩斯和(T.Burns)斯托克(G.M.Stalker)对英国的20家工厂进行了研究,结构发现了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关联。当外部环境稳定时,内部结构有更多的规章、程序和明确的权利等级,组织规范化程度高,高度集权。这种类型的组织被称为机械型组织。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规章和程序的约束比较少,员工被赋予了比较大的自主权,书面记录也很少,权利的层次不明确,决策分权化。这种类型的组织被称为有机型组织。美国的强生公司是使用分权的企业典型,其产品线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和诊断技术、个人护理产品三大类,客户遍及全球。 (5)机构性模仿。向成功的同行看齐,是管理者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方法之一。当产品、服务、顾客、主要环境因素都很类似时,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模仿它的结构、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这种模仿可以减少不确定性。然而,模仿的结构是和同行中的企业趋

最新电大《公共关系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公共关系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公共关系学》形考共有4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3是客观题,任务4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3需在考试中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01任务_0001、02任务_0001、03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 任务_0001 一、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15分。) 1. 组织形象 参考答案: 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 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如一个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2. 爱德华?伯尼斯 参考答案: 爱德华?伯奈斯是现代公共关系活动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23年首次在纽约大学讲台上讲授公共关系学,并发表论著《公众舆论之形成》,1928年出版了《舆论》一书,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逐步形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主要是“投公众所好”。由于爱德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 3. 揭丑运动 参考答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入了垄断阶段。以美国为例,占其人口1%的资本家却控制了国关系和社会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这一方面表现为一浪高过一浪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掀起了一场中旷日持久的“揭丑运动”(也称“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4. 公共关系观念 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 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5. 公共关系 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2. 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

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其模型如下: 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调适模型中,有两个方面发生互动,一是政策执行者一方,二是受政策实施影响的一方。在这两方中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

组织理论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其使命和组织目标而制定的综合性长期的行动计划,决定了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组织目标,战略和目标共同决定组织的行动。组织战略氛围四种类型:防御型战略、探索型战略、分析型战略和反应型战略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为实现目标,使组织部分能够在组织的活动中有序分工、有机协调,从而确定关于组织各部分的职能、部门划分、层次、权力、组合方式以及制度设计等的一系列结构体系。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指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建立和调整,以达成目标。特点有:是一个过程、是随机制宜和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是一种连续的或至少说是周期性的活动 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按计划对企业的活动及其生产要素进行的分派和组合。组织职能对于发挥集体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管理学认为,组织职能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所进行的组织过程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信念、惯例以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是组织作为一种标准来传承的精神基础。它并不是用明文加以规定的,但实实在在存在于组织当中,是组织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是指用以将组织的投入(原材料、信息、思想)转换为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各种业务流程、技术、机器和方法。技术是组织的生产过程,是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分为核心技术和非核心技术。 部门:部门是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组织单位,是由某些具有紧密联系的管理业务和人员所构成的集合,它分布在企业管理组织的各个层次上。 部门设计:就是确定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权配置。实质是进行管理业务组合,分别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承担,并授予这些部门从事这些管理业务所必需的各种职权。 环境依赖性: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索取,环境则为组织提供生存必须的资源。是指组织依赖于环境提供的资源,又反过来通过控制环境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职权关系:企业作为一个分工和协作的整体,各部门和主管人员进行业务活动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的关系。 组织横向联系: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合作就是组织的横向联系。通改变原有组织结构,通过增设一些机构或人员来改善组织运行的方式。 组织纵向联系:介于组织高层和基层之间的命令、沟通和信息传递就是组织的纵向联系。用来协调公司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活动。较低层次的雇员应依据上层目标进行工作,上层管理者应该了解下层工作活动的完成情况。

公共组织理论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020170 课程名称公共组织理论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是非题(2分*10=20分) 1.人们之间有意识的结合就是组织。(√) 2.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追求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组织。(×) 3.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现代公共组织理论时期。(√) 4.任何一种组织,其本身就是一个处在各个社会系统之外的社会分系统。(×) 5.彼得是学习型组织之父,他写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6.组织环境主要是指一切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相联系,能够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内外部因素的总和。(√) 7.组织外部环境既是物质的,实体的,可见的,又是精神的、观念的,不可感知的。(×) 8.种群生态理论主要是秉承了戴维的自然选择观点。(×) 9.波特提出了著名的“定位理论”,即企业成败决定于它所选择行业的整体状况和其自身的定位。(√) 10.战略管理是一门关于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 二、单选题(4分*10=40分) 1.从西方公共组织理论发展历史来呓,大体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现代公共组织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A ) A.行为主义时期 B.现实主义时期 C.现代主义时期 D.唯美主义时期 2.公共组织的使命表述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以组织的性质为依托; 社会导向性。( B ) A.目标要统一 B高度的抽象性 C工作专业化 D 集权化 3.组织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6个关键因素,即工作专业化,部门化,,管理幅度,集权化与分权化,正规化。( C ) A 公平化 B效率化 C指挥链 D 法制化

理论课辅导讲稿

内蒙技师班辅导课讲稿 1 元素基础知识 常见的金属阳离子有:Ag+、Hg22+、(Pb2+)、Bi3+、Cu2+、Cd2+、AsⅢ、AsⅤ、SbⅢ、SbⅤ、Hg2+、Sn4+、Sn2+、Zn2+、Ni2+、Co2+、Cr3+、Fe2+、Fe3+、Al3+、Mn2+、Ba2+、Ca2+、Sr2+、K+、Na+、NH4+、Mg2+共23种阳离子,28种阳离子价态。 常见的阴离子有:Cl―、Br―、I―、CO32―、NO3―、NO2―、S2―、SO32―、SO42―、S2O32―、PO43―、SiO32―、Ac―共13种阴离子。 此外还有由这些阴阳离子组成的盐。HgNH2NO3+Hg 1.1 阳离子的组试剂 经典的硫化氢系统的组试剂和两酸两碱系统的组试剂: 硫化氢系统的组试剂:HCl;0.3mol/LHCl、H2S―Na2S(NaOH);pH=9.0H2S、 NH3H2O和NaOH(H2O2);(NH4)2CO3 两酸两碱系统的组试剂:HCl;H2SO4;NaOH(H2O2);NH3H2O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两酸两碱系统的掌握与应用的实例是很多的,如 实例分析: 1.1、下面( )离子的硫化物溶于水。 A.Ag+ B.Cu2+ C.Zn2+ D.Ba2+ 1.2、Pb2+在过量的氢氧化钠中( )。 A.不溶 B.溶解 C.微溶 D.难熔 1.3、能将As2S3和Sb2S3分离试剂是( )。A.NaOH B.Na2CO3 C.NH3H2O D.(NH4)2CO3 1.4、在NH4Cl和NH3?H2O条件下(pH=9) 分离Mg2+和Al3+的原理是( )。 A.利用化合价的不同 B.利用两离子溶解度的不同 C.利用两离子在pH=9生成的氢氧化物溶解度的不同 D.利用氧化还原的不同 1.5、在加热情况下,将HgS溶解试剂是( )。A.王水 B.浓HNO3 C.浓HCl D.浓NaOH 1.6、当Pb2+、Zn2+共存离子溶液各为0.010mol/L时,选择( )试剂可将两种离子分离。 A.1.0mol/LHCl B.0.50mol/LH2SO4 C.0.05mol/LNH3H2O D.2.0mol/LNaOH E.0.02mol/LEDTA F.1.0mol/LHNO3 G.0.50mol/LNa2S 1.7、在Ag+、Al3+共存溶液各为0.010mol/L时,选择( )试剂可将两种离子分离。 A.1.0mol/LHCl B.1.0mol/LNa2S2O3 C.0.50mol/LNH3H2O D.2.0mol/LNaOH E.2.0mol/LNaF F.1.0mol/LHNO3 G.0.10mol/LH2S 1.2 阴离子的组试剂 对于阴离子,一般与阳离子不同,不用组试剂先进行分组,然后再进行分析。一般是先检验某些阳离子是否存在,通过初步判断,可以知道可能有的阴离子。 实例分析: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网上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卷,共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 不得分。) 1.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B )。 2.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3. 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B )。 4.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5.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6.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B )。 7.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众关系学著作是(C )。 8.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D )。 9. 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 )。 10.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 的( C )。 11.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A )。 12. 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13. 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 A )。 14.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15.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C )。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卷,共3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 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企业的标记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两个是(AD )。 2.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BCD )。 3. 把求真务实的原则贯彻到调查工作中应做到(ABCD )。 4.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B E )。 5. 反映组织经营理念的文字形式有(ABC )。 6. 在公共关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分别是( BCD )。 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 共关系公司是(BC )。 8. 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AD )。 9.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10.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 三、判断题(共15 道试卷,共30 分。仅作出判断即可得分。) 1.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X) 2.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X) 3.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4.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5.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X) 6.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 7.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8.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X) 9.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X) 10. 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X) 11. 产品形象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

[体育概论课讲稿]1

体育理论课讲稿 第一篇体育概论篇 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自产生以来,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对健康、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中,期待自身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认识体育的概念和组成,探索体育的本质和功能,领悟体育的真谛,以求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力与美,从而对体育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组成 一、体育的概念 1、什么是体育: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 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 2、体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的内容。 3、体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体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二、体育的组成 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组成。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基本组织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 (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叫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生出来的。那么什么是竞技体育呢?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身心潜能,以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克的原则是“公平竞赛”、“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三)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是指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的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又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第11章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重要概念 1.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是指工作任务的分工,管理者将组织的一项任务分解成具有特殊活动的专门工作,活动规定了执行者要做什么。 2.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当一个组织专门化工作的数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一个管理者就不能有效地对工作进行协调。因此,为了创造可管理的工作,各自分离的工作必须组合成模块,即部门化。 3.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是指一个管理者可以有效指导多少名员工,组织中的层次有多少,取决于组织的规模、活动内容的特点以及组织内的管理跨度。 4.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一种连续的权力链条,从组织的最高层延续到最低层。它明确无误地规定谁向谁汇报工作,以及在工作中负责命令监督哪些人。 5.集权与分权(centr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决策权下放到组织较低层次的程度。如果决策由组织上层做出,该组织就是集体化的;如果决策由组织底层做出,该组织就是分权化的。 6.正规化(formalization):又称规范化,是指有关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具体化和条文化的程度。 7.直线结构(line structure)有时也称作“军队式结构”在直线结构的组织形式下,沿着指挥链进行各种作业,每个人只向一个上级负责,必须绝对地服从这一上级的命令。8.职能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的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实行专业分工的管理办法来取代直线结构的全能式管理者。下级既要服从上级主管人员的指挥,也要听从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指挥。 9.直线职能制(line and function system)的特点是,在保证直线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业职能机构的作用。 10.事业部结构(division structure)在这种结构中,各事业部(或分支公司)通常是半自主的利润中心,按产品、区域或商标等来设立。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日常运营决策两项职能分离,分别由总部和利润中心(分支公司)承担。实行事业部制的企业,可按职能机构的设置层次和事业部取得职能部门支持性服务的方式划分为两种类型:产品事业部结构、区域事业部结构。 11.矩阵组织结构(matrix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结合起来,使产品事业部结构和职能式结构可以同时得到实现。 12.扁平化组织结构( fla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相对激进的组织形态,通过消除纵向边界(减少管理层级),增加横向沟通,让组织更加扁平化,增加一线的决策权,通过临时团队,跨越部门调集人力资源,完成各类复杂任务。 13.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设计将促进生成网络化的自组织,但并不意味着绝对无中心,组织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中心,即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以及各自的特点、专长和意愿,去发起和组织各项活动,产生各种价值。 14.柔性化组织结构( sof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有着合理的职权结构,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主要体现为集权化和分权化的合理统一,即在进行分权化的同时,实行必要的权力集中;在实行集权化的同时,给予最灵活的和最大限度的分权。 15.网络化(networked organization)是在信息化时代诞生的组织虚拟化的一种趋势。网络化组织实现了企业间的跨界合作,是一种开放的组织形态,也是一种自组织的契约结构。企业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合作竞争关系,吸纳外界补充资源实现协同创新。 16.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是一种规模较小,但可以发挥主要商业职能的核心组织,虚拟组织决策集中化的程度很高,但部门化程度很低,或根本就不存在。

2018年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1

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一 单选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正确答案是:亚当?斯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的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正确答案是:效率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早出版了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原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是()。正确答案是:怀特和威洛比 按照()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正确答案是:责任的性质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和个人责任。正确答案是:组织责任 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和鼻祖的是()。正确答案是:威尔逊 不属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有具有的特点的是()正确答案是:营利性 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正确答案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正确答案是: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理关系 德国学者______________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正确答案是:马克斯?韦伯 第三部门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正确答案是:非盈利型服务 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正确答案是:马克斯?韦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的是()正确答案是:“新公共管理”运动 非营利组织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重要依据是非营利组织()。正确答案是:是为满足公众需要而成立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正确答案是:第三部门 非营利组织有其内部自主管理的程序,不受任何部门和人员的控制是指非营利组织的()正确答案是:自治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是()。正确答案是: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正确答案是: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途径。正确答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最基本的手段是()。正确答案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正确答案是:经济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正确答案是: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从职能作用的领域来看,公共组织由()。正确答案是:以政治职能为中心,逐渐向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的转变 公用事业组织属于()正确答案是:基本非盈利型服务 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是:凯恩斯 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正确答案是:《行政之研究》 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答案是:政府再造 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中提出()。正确答案是:政治行政二分法 认为政府应该起掌舵而不是划桨作用的是()。正确答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代表国家是()正确答案是:中国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的国家是()。正确答案是:德国 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被称为“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是从()开始的。正确答案是:20世纪80年代 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思想。正确答案是:五权分立我国权力保障性组织不包括()。正确答案是:社会自治组织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正确答案是:全能的政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