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

课标要求: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水的组成。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通过探究水的循环、组成,水分子的变化、结构,学生能够认识物质的转化和组成,能够建立物质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对于教材设计的内容载体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认知,但停于表面;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但受知识基础少和微观思维弱限制。

学习建议:(参考《助学》之“一周纲要”栏目)

1. 通过网络等学习媒介了解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

2. 用心观察生活,体会水的三态变化。例如:水烧开后,掀开锅盖的景象;冰雪融化的情景。

3. 自制或拆组水分子的模型。

4. 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常用信息。

学习目标:

1. 单元目标,整体展示(例如以知识树的形式,见后)

2.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是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及其三态变化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分子的特征。二是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通过学习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①水分子的特征;②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水天然循环的意义。重点是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难点是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准备:多媒体;量筒,烧杯,滴管,品红,酒精,水。

[投影]课中检测(可以参考使用《助学》之“课中练习”栏目)

1.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2.如图,加热时水变成水蒸气,对这一变化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水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受热后,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D.受热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3.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用给出的化学知识点解释下列现象(只填序号):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②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逐渐鼓起来;③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④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氮气用作保护气。

答案:1.D 2.D 3.B C A D

教学反思: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认识水分子运动,在编排的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分子的特点。二、本节课学生初步接触微粒,难以实现认识

上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微粒观的建立仍需时日。三、建议再突出

重点,围绕微粒观的建立实施活动教学。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篇一: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第一单元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化学真奇妙》中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指导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通 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从物质的宏观世界跨进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特征,对于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解 释宏观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材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两部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作为构成物质基本 微粒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于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层面有了较强 的学习欲望,学习热情高,实验探究欲望强。他们已知道了物质能 发生三态变化及其变化的条件,但缺乏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 质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思考。通过学生的分析、总结,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运动过程以及分子的 特点。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以及分工合 作精神;并在其中把化学知识与人生哲理紧密联系,使学生形成虚 怀若谷的良好学习心态。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分子基本特征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 构成和变化,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二)过 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的联系,学会利用生活经验联系教材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体会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学会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角度认识物质构成的方法。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运动的水分子 初中化学 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在分子运动的状态与物质的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起形象的联系,学会“现象—本质—现象”的分析方法,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至于水的天然循环,应让学生熟记教材上的图解和多媒体画面,从宏观角度思考,进行自主描述和解释。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子的特点,并学会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 1.复习初中物理中有关物质三态变化的知识。 2.预习化学教材28~31页的知识 老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仪器和药品。 50mL烧杯8个,小烧杯8个,胶头滴管8支,红墨水1瓶,注射器8支,水等。 【教学设计】 新知导入 1.多媒体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美丽的、蓝色的,水球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从而导出本节主题“水分子的运动”。 2.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思考为什么江河、湖泊存在大量的水,联系身边的事物点出水是无处不在的,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提出问题:江河、湖泊中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 还有那些物体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总结: 云、雾、露、霜、雪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他们怎样变化而来的?为什么水分子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是皑皑白雪呢? 教师肯定学生思维的辽阔与敏捷,引导学生对水的多种变化和不同形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水分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3. 能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教学难点: 1. 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 2.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冰块、加热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酒精灯、玻璃棒、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对水分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吗?请思考一下。 探究活动: 1. 实验1: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a. 将一杯水倒入容器中。

b. 用显微镜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2. 实验2:探究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a. 将一杯水分成两份,分别加热和冷却。 b. 观察加热和冷却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拓展活动: 1. 小组活动: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归纳总结: 1. 教师总结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分子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的小论文。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水分子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观点。教学反思: 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2-1《运动的水分子》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共1课时) 第1课时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 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问题导学: 1.水的三态变化:观察:课本上的三态图片,可以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_紧密排列有序,分子都在_固定_位置上_振动_。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__不紧密排列,在一定体积内__一定程度自由运动。分子运动_较慢_,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_排列疏松无序,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__完全自由运动。分子运动的__较快,分子间隔_较大。 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数目和_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间隔和分子的_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_物理变化。水分子_吸收能量,运动_加快,分子间间隔__变大(液态→气态);水分子_释放能量,运动_减慢,分子间间隔_变小(气态→液态)。 2.分子的特征①_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_相互之间有间隔③_在不断运动 三、学情诊断: 【诊断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A 【解析】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由气态变为液态,正确. C、不同的花儿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其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故选A 【诊断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运动的水分子 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2. 掌握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2. 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1. 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2. 探究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杯、冰块、热水、温水、温度计等; 2. 实验材料:水分子结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等; 3. 教学辅助工具:PPT、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水分子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水分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有哪些特点?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 1. 通过PPT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2. 解释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相对位置和键合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是如何形成氢键的?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 1. 实验1: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a. 将一杯温水倒入玻璃杯中; b. 将一块冰块放入另一杯中; c. 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杯中的温度; d. 让学生观察两杯中的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e.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温水会变成冰块?冰块又为什么会融化? 2. 实验2: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a. 将一杯热水倒入玻璃杯中; b. 让学生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并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中的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Step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的结构和特性如何影响水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Step 5:拓展应用(10分钟) 1.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水的密度最大时是在4℃?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他液体的三态变化。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水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水分子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 1.活动:观察下列实验,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敞口放置的一杯水,长时间后会看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②加热针筒中的水,观察的现象是 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10mL水和10mL酒精混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2.小结:通过上述分析,由此说明: ①水分子总在不停地,水分子之间有。当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实质上是水分子发生变化。 ②物理变化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不同状态的水其分子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1.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固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 ②液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③气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2.小结:①在任何状态下,水分子都在不停地。 ②在固态时,水分子排列,而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排列。 ③状态不同,分子之间的间隙,分子之间间隙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预习诊断: 1.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说明水分子() A.本身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 2、“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这句诗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3、水结成冰时() A、水分子停止运动 B、水分子无序排列 C、水分子有序排列 D、水分子吸收热量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课时1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难点:1、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2、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准备: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 学习过程:

化? 下面我们来分析同学们的猜想哪些正确? 加以巡视,指导 【板书】: 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1、不变 分子的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2、改变 分子的间隔 【投影】: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图片 【问题】 1、路边的斑斑水渍为什么会消失? 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了? 4、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 筒的另一端了? 小组内交流、学生分析原 因 得出结论:水由液态变为 气态,体积增大,是由于 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 排列的方式变了;而水分 子的大小、数目并没有发 生改变。 结合物理变化与化学变 化的区别进行讨论。 观察思考、讨论:在固态、 液态、气态的水中水分子 是怎样存在的,有何异 同? 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试着从微观的角度 题,善于思考,在已有 知识下大胆猜想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认识 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 结论,更有利于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获 取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逐

3、是什么引起了水的状态的改变? 【投影相关的问题图片】 【问题】以水分子为例,总结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二、分子 【演示实验1】: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演示实验2】: 热水、冷水中分别滴加红墨水 【板书】: 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间有间隔 3、分子在不停运动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来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学习【活动天地2-1】 【小结】:水分子的运 动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 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 运动加快,分子音质间隔 增大,水由液态就了气 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 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 自主领悟,小组讨论 1、分子很小 观察、思考、结论: 2、分子间有间隔 观察、思考、结论: 3、分子不停的运动,温 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步养成微观思维。 利用图片对宏观物质 存在状态进行解释,形 成直观形象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 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加快分 子运动需要吸收能量 (包括加热、风能等), 分子获得的能量还会 散发给环境。 通过素材和实验培养 学生的分析、观察、思 考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 题的能力 【练习作业】: 1.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习的生活情形和社会实践中感 受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化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关系,逐渐学会剖析课标要求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本质问题。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 2.能用微粒的看法解说某些常有的现象。 本节教材以水分子为例,要点研究了分子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让 学生经过对水的认识,获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内容和学 动的特别视角,培育学生的抽象思想能力。大部分学生还不认识水情剖析 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可以从微观角度去剖析物质的变 化。 本节课学习应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的本质。学习学习建议用微粒的看法解说生活中的某些常有的现象。着重理论联系本质,从生活中学化学,在生活顶用化学。 知识和技术: 1、认识分子的特点。 2、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过程和方法: 学习目标1、剖析水分子的运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 2、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一些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成立微粒观。 2.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作用。 1、认识分子的特点。 2、认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知识点 学习要点:分子的基天性质 学习难点:用分子的性质解说一些现象。 分子间隔演示仪、烧杯、高锰酸钾、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教课器具 试液、热水、冷水、多媒体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企图[ 情形创建 ] 多媒体投放图培育学生读片图、识图的[ 问题 1] 天上的雨和雪来能力。 自哪儿,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导入] 今日我们要经过利用学生的“水的三态变化”来解答已有经验制以上问题。造认知冲[ 板书 ] 一、水的三态变化突,引起学[ 投影 ] 出示目标生的思虑[ 投影 ] 关闭在针筒中的水。 假想把关闭在针筒中的少提升学生学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习兴趣,导为水蒸气,体积会显然增察看图片,思虑、议论、回答,回首旧入课题。大。知。 [ 问题 2] 请大家猜想一下,明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有的放矢生什么变化阅读目标,明确任务激发学生学[ 问题 3] 当冰变为水或许习兴趣,培水变为冰时,水分子又有什养学生的么变化“ 微粒[ 投影 ] 展现分子间隔表示观”。 图 分小组进行议论、表达、沟通。 帮助学生建 【获取结论】必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 立正确的认[ 小结] 水的三态变化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 ______和 ____ 识 不会变化,变化的不过水分子之间的

部编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部编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学 设计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运动的水分子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节课 课型: 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水的组成。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通过探究水的循环、组成,水分子的变化、结构,学生能够认识物质的转化和组成,能够建立物质的变化观和微粒观。对于教材设计的内容载体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认知,但停于表面;学生有探究的欲望,但受知识基础少和微观思维弱限制。 学习建议:(参考《助学》之“一周纲要”栏目) 1. 通过网络等学习媒介了解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 2. 用心观察生活,体会水的三态变化。例如:水烧开后,掀开锅盖的景象;冰雪融化的情景。 3. 自制或拆组水分子的模型。 4. 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常用信息。 学习目标: 1. 单元目标,整体展示(例如以知识树的形式,见后) 2.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是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及其三态变化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分子的特征。二是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3.通过学习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知识点(重点、难点): ①水分子的特征;②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水天然循环的意义。重点是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难点是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准备:多媒体;量筒,烧杯,滴管,品红,酒精,水。

理解了分子的特点。二、本节课学生初步接触微粒,难以实现认识上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微粒观的建立仍需时日。三、建议再突出重点,围绕微粒观的建立实施活动教学。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学案(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1课时)学案 自主学习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填“会”或“不会”)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填“会”或“不会”)变化。这样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填“获得”或“失去”)能量时,运动(填“加快”或“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填“增大”或“减小”),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填“获得”或“失去”)能量时,运动(填“加快”或“减慢”),分子之间的间隔(填“增大”或“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的改变造成的。 3、分子的性质: (1);(2);(3)。 二、水的天然循环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为水提供能量,使水分子的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后,便摆脱彼此的束缚,变为,扩散到空气中,升腾到高空中,在高空遇冷凝结成云;云随风迁徙,再遇冷又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汇入江河湖海,渗进山川平地。通过这一过程,即实现水的,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大自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资源。 互动探究 (一)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体积明显增大。你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 2. 3. …… (二)看课本31页中间图示。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 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的能量变化?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一定量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数目的和大小都会变化 C、水存在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由水蒸气分子构成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气体,而后升高温度(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延伸 1.(07河北理综)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刮风时尘土飞扬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2、(07黑龙江哈尔滨)下列事实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 A.蔗糖是白色固体,说明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 B.油菜花旁香味浓郁,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干冰升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3、(08河北)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08平顶山市)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变小了 C.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初中化学_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课课时1)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 学会用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复习重难点】 1.分子的特征。 2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讲课过程】 【新课导入】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新课讲授】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后的变化 加热前 加热后 加热后,针筒体积变大的原因分析: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内的水分 子体积变大。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内水分 子变多。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的水分 子运动到另一侧。 针筒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变大了。 2、微观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冰水水蒸气 加热时,水分子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互相作用减弱,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最终变为气体。 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相互作用增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最终变为固态。 3、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①雨后初晴,路边的水渍消失不见②烧开水后,打开锅盖,锅盖上会有水滴 ①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互相作用减弱,水由液态变为气体 ②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间隔变小,相互作用增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分子的特征 许多物质像水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氢气、氧气和蔗糖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若有10亿人来数这些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要3万年才能数完啊!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 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 ml 2、100ml水+100ml酒精<200ml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学案(一)鲁教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走进实验、体验快乐(友情提示: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先确定试验方案和步骤,然后一人操作,其他成员认真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等量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我们小组的实验现象是: 【我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是 【我证明】通过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 液态的水:水分子 气态的水:水分子 【获得结论】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与有关: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运动,分子间隔(态→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分子运动,分子间隔(态→态)。 所以针管实验中我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二、探索新知、定位提升 实验探究二:(友情提示:①一滴水中含有1021个水分子②合作完成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小组内讨论下列问题) 实验一:放一小块蔗糖于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七嘴八舌】通过观看动画以及实验现象你对分子有哪些新的认识呢?(即分子的特点)

【活学活用】你能揭示生活景象的原因吗? 1.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2.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3、妈妈在厨房炒菜,你在卧室里就能闻到香味。 4、蔗糖在热水中消失了。 5、气球易被压缩,铅球不易被压缩。 四、当堂检测、反思成长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于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4)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第1节《水分子的运动》第1课时 鲁教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课题1 水的三态变化 课型:新授课主备:苏鲁审核: 班级姓名组名 . [探究目标] 通过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和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来认识分子的性质,学会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建立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 [探索导航] [问题发现]春天我们把花粉放入水中,用特制的显微镜观察,会发现花粉象孩子一样调皮,到处乱跑。花粉为什么会运动呢?原因不是花粉,那又是谁呢? 一.水的三态变化 1.水有、、三种状态。 2.请你画出水的三种状态转化示意图。 [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可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 ……………………… 结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3.水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间隔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根据课本29页图片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固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液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气态水:水分子排列,分子间隔。 [预习心得和疑问] 二.水分子的运动 问题1:洗过的湿衣服,挂在阳光下一段时间,衣服就变干了。你能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吗?请试一试。

问题2:烧水时,水开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来,为什么锅里的水 能跑到锅盖上去呢?你能从分子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结论:水分子的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态变成了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态以变回态。[预习心得和疑问] 三.水分子的大小 问题:用手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观察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分子是如何跑掉的,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解释一下吗? 通过以上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预习心得和疑问] 四.分子的性质 问题:你在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对分子形成了怎样的看法? (温馨提示:可以参照课本第30页中间的内容回答。) ①。 ②。 ③。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同体积混合。 取50mL水和50mL酒精均匀混合,所得液体的体积可能为多少?请说出你的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预习心得和疑问] [盘点收获]本课题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解析版)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1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4·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 【前置作业】 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可以称准到0.1g。称量时,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左物右码(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法码)(物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2、使用方法:量筒的精确度0.1ml。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小,实际大;俯视:读数大,实际小。 3、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4、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呈均匀的水膜。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它们有时能幻做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1:水的三态变化 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一、观察与思考? 1、注射器中的水受热后,活塞向哪移动? 体积变大,活塞向外移动。 2、在这个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二、仔细观察视频,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分子排列方式运动特点

冰有序排列在固定位置上振动 水无序排列一定体积内比较自由运动 水蒸气无序排列向空间自由扩散 2、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数目和分子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分子本身没改变,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三、水的状态变化的实例解释(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组间展示) 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什么缘故?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获得太阳光的能量后,运动加快,挣脱分子间的束缚,离开液体表面,变为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即水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2、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盖上立刻出现许多小水滴呢? 这是水蒸气在锅盖冷凝的结果。烧水时,水分子吸热向锅盖处运动,遇到冷的锅盖后失去部分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彼此靠近,于是聚集在一起凝结成水滴。 【跟踪练习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关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升高,运动减慢 B、能量升高,运动加快 C、能量降低,运动加快 D、能量降低,运动减慢 【答案】D 【解析】水结冰时,水失去能量,运动减慢,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冰,故选D。 2·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水结冰时,是物理变化,但其体积变大,所有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B。 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______(填“变”或“不变”),只是蔗糖分子______(填“获得”或“失去”)能量,蔗糖分子运动______(填“加快”或“减慢”),因而属于______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此时,蔗糖分子本身______(填“变”或“不变”),属于______变化(每空1分)。 【答案】不变。获得;加快;物理。变;化学。 【解析】蔗糖受热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故填: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