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水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水分子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

1.活动:观察下列实验,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敞口放置的一杯水,长时间后会看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②加热针筒中的水,观察的现象是 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10mL水和10mL酒精混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2.小结:通过上述分析,由此说明:

①水分子总在不停地,水分子之间有。当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实质上是水分子发生变化。

②物理变化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不同状态的水其分子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1.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固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

②液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③气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2.小结:①在任何状态下,水分子都在不停地。

②在固态时,水分子排列,而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排列。

③状态不同,分子之间的间隙,分子之间间隙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预习诊断:

1.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说明水分子()

A.本身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

2、“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这句诗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3、水结成冰时()

A、水分子停止运动

B、水分子无序排列

C、水分子有序排列

D、水分子吸收热量

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二、反思拓展: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什么呢?

1.活动:解释下列现象,并思考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①夏日雨后路面的水渍一会就消失了:原因是。

②热水锅盖上有许多水滴:原因。

2.小结:①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是。

②能量越高,分子运动越,分子间的间隔越。

③影响物质状态变化的因素,实质是_________ __ 。

④通过以上预习尝试说出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实现天然循环的?

三、系统总结:

①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很小,分子在不停地,分子之间有。

②物质状态不同,分子排列方式,分子之间的间隔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③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是,能量越高分子运动越,分子间的间隔越。

四、限时作业: 10分(达标率:)

1、(4分)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1)构成水的微粒是;

(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2、(1分)分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分裂成原子

B、分子很大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1分)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个物理变化

B、这是个化学变化

C、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

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

4、(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 、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5、解释下列现象

①湿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的快。(1分)

②天然水经过蒸发形成空中云雾,再通过降雨返回地面,实现水的天然循环。(2分)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

2、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如何将河水净化为饮用水?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25第2、3自然段,说说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为什么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

学生活动2、阅读P26《实验探究》中“净化天然水”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每一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③是,其作用是;

④是,其作用是。

(2)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

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其内容和作用分别是:

一贴:是,其作用是。

二低: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三靠: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③是,其作用是。

(3)在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小结:

(1)过滤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

⑵过滤操作要注意。

问题2:如何将饮用水净化为蒸馏水?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27页,回答:

1、蒸发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

2、蒸馏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蒸馏既可除去液体中的固体,又可除去沸点不同的液体。

学习活动2:阅读教材P27页,学会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由称为混合物。例如、。

2、由称为纯净物。例如、、。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等净化操作,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二次污染,所以要后再饮用。

预习诊断

1.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属于纯净水的是 ( )

A.雨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

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

B.吸附

C.取水

D.消毒

3.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

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二、反思拓展:

1、某同学对黄泥水进行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如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三、系统总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使用于哪类混合物?

①方法一:,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②方法二:,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③方法三:,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四、限时作业:每空1分共计10分(达标率:)

1、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发

C、蒸馏。请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

(1)食盐和泥沙(2)酒精和水( 3)海水中

获取食盐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 B.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

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

B 、

C 、 D

4、某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

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的教案 【篇一: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第一单元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化学真奇妙》中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指导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通 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从物质的宏观世界跨进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特征,对于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解 释宏观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材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两部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作为构成物质基本 微粒的特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于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层面有了较强 的学习欲望,学习热情高,实验探究欲望强。他们已知道了物质能 发生三态变化及其变化的条件,但缺乏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 质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思考。通过学生的分析、总结,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运动过程以及分子的 特点。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以及分工合 作精神;并在其中把化学知识与人生哲理紧密联系,使学生形成虚 怀若谷的良好学习心态。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分子基本特征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 构成和变化,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二)过 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的联系,学会利用生活经验联系教材理来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体会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学会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角度认识物质构成的方法。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3. 能够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教学难点: 1. 解释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 2. 实验材料:水、容器、温度计、冰块、加热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酒精灯、玻璃棒、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对水分子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吗?请思考一下。 探究活动: 1. 实验1: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a. 将一杯水倒入容器中。

b. 用显微镜观察水分子的运动情况。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运动方式。 2. 实验2:探究水分子的相互作用 a. 将一杯水分成两份,分别加热和冷却。 b. 观察加热和冷却后水分子的状态变化。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d. 教师解释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状态变化。 拓展活动: 1. 小组活动: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分子的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c.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归纳总结: 1. 教师总结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分子运动特性和运动方式的小论文。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水分子运动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观点。教学反思: 1.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进行评估。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油田十中

教学设计: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1)通过举例、实验、想象、图片展示,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基本的仪器使用方法,学会观察实验,记录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并初步学会设计和优化实验。 (3)能说出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4)学会利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相关的现象。 【教学重点】 掌握了分子的性质,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实验创新能力。【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00ml烧杯2个、250ml烧杯1个、50ml烧杯2个、大试管、培养皿、装有浓氨水的细口瓶、装有酚酞试液的滴瓶、装有水的细口瓶、品红、药匙、滤纸条、滤纸小花;100ml容量瓶、50ml量筒2个、装有水的细口瓶、装有酒精的细口瓶;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提前阅读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

基本特征 分子是不断和运动的 【小组展示】 展示实验报告 【教师演示实验】 1.分别在两根滤纸条上每隔约1厘米滴上一滴酚酞 溶液,将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管中。 2.在玻璃管口分别塞一团棉花,并在棉花团上滴加 少量的白醋。 3.连接装置,固定装置,并将两个玻璃瓶分别放入 盛有不同温度水的烧杯中。 4.分别用两只注射器吸取1mL的浓氨水,同时推动 注射器将浓氨水注入两个玻璃瓶中,观察实验现 象。 【什么现象?】1.两个滤纸上的圆点由下而上依次 变红。2.热水对应的滤纸条上圆点变红的更快。 【解释现象?】1.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越高,氨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 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小组展示】小 组成员介绍实验 现象与结论; 并把现象记录完整。 【仔细观察】 描述现象 解释现象: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 动到了滤纸条上与酚 酞接触,是酚酞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笔记】基本特征二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 速度越快。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水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水分子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 1.活动:观察下列实验,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敞口放置的一杯水,长时间后会看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②加热针筒中的水,观察的现象是 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10mL水和10mL酒精混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2.小结:通过上述分析,由此说明: ①水分子总在不停地,水分子之间有。当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实质上是水分子发生变化。 ②物理变化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不同状态的水其分子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1.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固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 ②液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③气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2.小结:①在任何状态下,水分子都在不停地。 ②在固态时,水分子排列,而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排列。 ③状态不同,分子之间的间隙,分子之间间隙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预习诊断: 1.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说明水分子() A.本身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 2、“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这句诗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3、水结成冰时() A、水分子停止运动 B、水分子无序排列 C、水分子有序排列 D、水分子吸收热量

化学《运动的水分子5》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 导入: 如果同学们的眼睛是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的话,你看一杯水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出 示微观分子图片,让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展示一组惊人的数据: 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1670000000000000000000 个 如果15 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需要数2 万年才能 数完。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mL。0.00000000000000000000003g 从数据上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小。 水的三态变化——三种状态 师:其实水有很多存在形式,状态却只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你是否知道这些形 式分别属于哪一种状态呢?比如,固态有: 师:其实水化作云、雨、雪等形式是水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水的三态变化——大胆猜想 PPT:我们来做一个设想,这是一支封闭的针管,里面放有少量的水,设法把水煮沸,液 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 什么变化?课本上提出了 4 种猜想。 请组长拿出老师发的教具(介绍使用方法:同学们看我这里:这是煮沸前水分子的 状态,那么煮沸后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水分子模型,充分 发挥小组内部的力量,把你们认为正确的猜想贴在箭头的后面) 师:ft掌三下,好同学们停下来,黑板上是几组同学的猜想。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有一种猜想,也贴在这里。老师认为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 水的三态变化——微观解释 师:到底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老师请来了我们石墙中学的一位同学,让她来为大家指 点迷津。(快完时写副板:分子间隔) 师:我们感谢刘曦月同学的精彩讲解。那你现在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了吗?(在正确的猜想上打√号,错误猜想上打×号)结合这四种猜想,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有什么,不变的有什么?这就是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即两变、两不变。 师:老师把错误的猜想撤掉。给组点个赞,奖励一张精彩展示卡。当然其他小组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水的三态变化——大胆猜想 师:实际上,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 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学以致用 我们怎样利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学生念 例子) 师:在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是怎样变化的呢?

初中化学_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微粒观,初步形成元素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通过一段录像,揭示科学家如何给水分子拍照,使学生能够认识水分子确实存在。并让学生切实感受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态度。 然后学生通过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建立彼此之间合作的精神,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展示给学生一段[阅读材料] 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021个。我这么小,你们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呢。别看我小,我还能再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呢,原子还能再继续分下去呢,所以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和姐妹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水,但我们可不是亲密无间奥,我们之间有一定的作用力,所以我们彼此之间的跑跳是有规矩的。我们经常变化成云,雨,雪,与你们人类玩捉迷藏的游戏,想捉住我,快来微观世界认识我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水分子。 在课堂上主要以合作探究为主,给学生设置了三个探究任务,层次递进,帮助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认识水分子。他们分别是探究第一站:课本22页:设想把封闭在针管中少量的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猜想一: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猜想二: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猜想三: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猜想四:水分子受热,都运动到针管的另一端去了? 你们组认为哪一种猜想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探究第二站:水的三态变化时,水分子是如何变化的?(填写下列表格) 表格一: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在间隔、排列方式、运动形式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着完成下列表格 表格二: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所以,水的三态变化中,不变的是,改变的是 ,所以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的结果,是物理变化。 探究第三站:请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会用许多水滴滴下。 水分子运动的过程中,你能归纳出分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 一、单元课标解读: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社会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对水三态变化实质及水的天然循环的分析,从分子的角度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转化,从而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能用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和净化天然水的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的思想。 3: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初步形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认识。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思维、讨论交流归纳概括出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从分子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认识,初步建立“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 其中重点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出分子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难点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及分子特征的探究,初 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并 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 观世界的联系; 2 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 晴的路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学会从宏观和微观 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四、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案标题: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掌握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 3. 理解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4.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实验材料:水、冰块、加热器、温度计、容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玻璃杯、塑料勺、温度计等。 4. 实验记录表格。 5. 学生参考资料:关于水分子结构、性质和状态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演示文稿展示水分子的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是如何运动的?它的特性和性质有哪些? 探究: 1. 分组进行实验: a. 实验1: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 将一杯水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观察其状态。 - 将一杯水加热至沸腾,观察其状态。 b. 实验2:探究水的分子运动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食盐,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糖,观察其溶解过程。 - 在一杯水中加入一小勺油,观察其溶解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知识讲解: 1. 使用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水分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2. 解释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如极性、溶解性等。 3. 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巩固与拓展: 1.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状态?为什么某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某些物质不行? 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水分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等。 作业: 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水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小论文。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 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 2. 评估学生的小论文,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部编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部编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学 设计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运动的水分子》word教案 (同课异构)2022年鲁教版化学 (4)

运动的水分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分子的特征及利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 资源 课本、伴你学、PPT、导学案 教法与学法小组合作、导练结合、教师点拨 通案内容设计个案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一、目标定向 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 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运用知识解 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 循环现象;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意义。 二、自学尝试 1、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 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2、问题讨论: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 3、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雨后路边的水渍很快变干; 烧开水后,揭开锅盖,会有许多水滴滴下;水放进 冰箱冷冻室里结冰;把冰放在阳光下,很快又会融 化。 4、物质的构成 许多物质都像水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氢气、 氧气、蔗糖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本粒子, 它们都是有原子构成的。 5、总结;分子的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 总在不停的运动。 三、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找出疑难 四、交流展示 课堂展示疑难问题共同交流 五、点拨引领 六、当堂训练 综合习题训练,活学活用 七、反响检测 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一、目标定向 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 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运用知 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 天然循环现象;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意义。 二、自学尝试 1、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 水分子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2、问题讨论: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 3、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雨后路边的水渍很快变 干;烧开水后,揭开锅盖,会有许多水滴滴下; 水放进冰箱冷冻室里结冰;把冰放在阳光下,很 快又会融化。 4、物质的构成 许多物质都像水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如 氢气、氧气、蔗糖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根 本粒子,它们都是有原子构成的。 5、总结;分子的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 间隔;总在不停的运动。 三、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找出疑难 四、交流展示 课堂展示疑难问题共同交流 五、点拨引领 水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发生的改变物理变化的 微观本质 分子的根本性质 六、当堂训练 1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现象 蔗糖溶于水变甜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新课 水的三态变化展示一组惊人的 数据: 一滴水里大约有 多少水分子。 师: 其实水有 很多存在形式, 状态却只有三种 :固态、液态和 气态。你是否知 道这些形式分别 属于哪一种状态 呢?比如,固态 有: 师:其实水化作 云、雨、雪等形 式是水分子的运 动状态发生变化 的结果。水的三 态变化— —大胆猜想 PPT: 我们来做一个 设想 ,这是一支封闭 的针管,里面放 有少量的水,设 法把水煮沸,液 态的水就会变成 水蒸气,体积会 明显增大,你有 没有想过 ,在这个过程 中,水分子发生 了 什么变化? 课本上提出了 学生自读 学生分组实验讨论,组代表回答 问题 出示微观分子图片,让同 学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体会分子的小

导致了水的 变化。 ( 2 )水分子 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 ,水由 变成了 。 水分子 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 ,水由 又变回 。 3. 微观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是 变化。 4. 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质量很小 5.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 .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 .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6. 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③微粒间有间隔 (1) 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 21 个水的微粒(水分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离酒厂很远就可闻到酒香气味,说明

初中化学_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与水分子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2、初步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三态变化入手,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化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 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变化。 难点: 初步学会从微观粒子运动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宏观变化,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从微观角度看水的三态变化 结论: 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分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改变的只是水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____________,所以是____________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发生物理变化时,水分子本身________(填“会”“不会”)改变。 探究活动二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1、雨后初晴的夏天,路上的雨水为什么一会儿就消失了? 水分子_____能量, 分子运动速率_____, 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间隔_____,水就由液态变成气态。 2、烧开水时揭开锅盖,为什么锅盖上立刻有许多水滴滴下呢? 水分子____部分能量,分子运动速率____,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彼此靠近,分子之间间隔______,水由气态变会液态。 拓展: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干的更快,为什么?

【小结】 1、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 (1)水分子的和不会发生变化 (2)水分子之间的和发生变化。 (3)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变化。 2、 水分子__________, 运动速率___________, 从而克服了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隔________。 水分子___________, 运动速率_________,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靠近,分子间隔_________。 【当堂达标】 1、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 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B.分子间隔增大 C.分子间隔减小 D.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2、化学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分布类比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固态、气态、液态 3、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A.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酒精吸收人体热量不断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挥发到空气中去了

八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1(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在分子运动的状态与物质的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起形象的联系,学会“现象—本质—现象”的分析方法,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至于水的天然循环,应让学生熟记教材上的图解和多媒体画面,从宏观角度思考,进行自主描述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分子的特点,并学会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 1.复习初中物理中有关物质三态变化的知识。 2.预习化学课本26~38页的知识。 老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仪器和药品。 50ml烧杯8个,小烧杯8个,胶头滴管8支,红墨水1瓶,注射器8支,水等。 教学设计 【新知导入】 1.多媒体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美丽的、蓝色的,水球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从而导出本节的主题“水分子的运动”。 2.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思考为什么江河、湖泊存在大量的水,联系身边的事物指出水是无处不在的,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提出问题:江河、湖泊中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学生思考: 还有那些物体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总结: 云、雾、露、霜、雪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他们怎样变化而来的?为什么水分子有时能换作朵朵白云,有时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是皑皑白雪呢? 教师肯定学生思维的辽阔与敏捷,引导学生对水的多种变化和不同形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水分子奥秘的兴趣。 【探求新知】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水分子在注射器内的变化。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内的少量水加热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示:因为针筒密封性较好,不会有新分子进入,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是不会变化的,大家在猜想一下,最可能的情况是什么? 猜想 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4.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筒另一端去了? 制造悬念 让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观察下面的图片: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示固态的水(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水蒸气)。结合图示,让学生描述每种状态的水分子排列情况与运动情形。讨论 固态的水(冰):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运动范围小,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排列无序,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较自由的运动。 气态的水(水蒸气):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向空间扩散。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大小、分子数目不变,改变的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分子本身没改变,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讲解:水分子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需要以吸收或放出能量为前提。比如教材上的例子,水蒸发时,要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另一个因为低温的锅盖吸收了

初中化学_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课课时1)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 学会用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复习重难点】 1.分子的特征。 2知道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讲课过程】 【新课导入】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水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新课讲授】 一、水的三态变化 1、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后的变化 加热前 加热后 加热后,针筒体积变大的原因分析: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内的水分 子体积变大。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内水分 子变多。 针筒体积变大,不是因为针筒的水分 子运动到另一侧。 针筒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 间隔变大了。 2、微观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冰水水蒸气 加热时,水分子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互相作用减弱,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最终变为气体。 水分子失去能量时,运动速率减慢,分子间隔减小,相互作用增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最终变为固态。 3、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①雨后初晴,路边的水渍消失不见②烧开水后,打开锅盖,锅盖上会有水滴 ①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互相作用减弱,水由液态变为气体 ②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间隔变小,相互作用增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分子的特征 许多物质像水一样。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氢气、氧气和蔗糖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若有10亿人来数这些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要3万年才能数完啊!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3×10-23 g 一个水分子的体积约3×10-23 ml 2、100ml水+100ml酒精<200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