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明进士登科录

大明进士登科录

大明进士登科录

出处进士年份姓名甲次名次籍贯字年龄生日祖祖任官

1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升第三甲第七名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仲高

2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素第三甲第四十三名山西潞州壶关县

3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初第三甲第四十四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寓惠州府)

4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秉彝第二甲第三十三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好德二十八二月二十七日玑

5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惠第二甲第三十八名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廷吉三十七九月十五日文

6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观第二甲第四十三名直隶保定府唐县用宾二十八三月十四日庚

7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钧第二甲第四十七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许国四十三五月二十五日天佑

8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毓第二甲第七十三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廷秀三十三十一月十六日子敬

9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瓛第三甲第二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世望二十八二月二十二日宗海

10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烨第三甲第五十一名山东兖州府沂州宗文二十六正月二十三日士能

11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牧第三甲第五十三名广东肇庆府四会县克治二十九十月二十九日则诚

12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胜第三甲第五十七名直隶永平卫惟吉三十二八月二十八日虎永平卫指挥佥事13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直第三甲第六十六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行斐三十四四月初三日献赠兵部主事14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宏第三甲第七十二名直隶保定府蠡县有容三十二十月二十三日执中

15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衍第三甲第七十七名直隶隆庆州文盛三十一十二月初七日均美

16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人仪第三甲第一百名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士杰三十五七月初一日世用

1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清第二甲第十名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希献二十一五月十六日珙

1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芳第二甲第四十五名广西柳州府融县本春三十九月二十八日伯高

1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曰良第二甲第八十三名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朝佐三十五十月二十五日文安

2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宗学第二甲第一百零二名山东兖州府峄县致用三十八正月二十三日希荣

21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木第二甲第一百二十四名山东兖州府曹州曹县时升三十五二月二十八日文贵工部主事22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敏第二甲第一百二十八名河南开封府襄城县公勉三十九九月十五日克政

23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褒第三甲第六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济美三十六四月二十一日以和

24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益第三甲第十四名陕西西安府长安县景贤三十三月初三日财甫赠通政司通政使25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瓘第三甲第五十六名河南河南府沔池县叔玉三十一三月十八日原道

26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常第三甲第六十七名广西浔州府桂平县亨常三十三三月十八日如琛

2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溥第三甲第六十九名直隶大名府长垣县大济三十三二月二十三日士原

2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稷第三甲第七十五名四川重庆府合州廷贵三十十月三十日太和

2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巽第三甲第七十七名顺天府宛平县用经三十五月初六日嘉礼部左侍郎3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

景孟第三甲第八十六名浙江嘉兴府海塩县宗浩三十四八月初五日彦珹31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田第三甲第一百零五名湖广武昌府嘉鱼县舜耕二十七十月初八日奂巡检

32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麟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山东兖州府巨野县文瑞二十九九月初四日均美

33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裕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咨德三十一十一月二十四日仲止

34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嗣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克承二十九七月初四日定远

35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玙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廷瑞三十二十二月十九日钊

36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岳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直隶大名府长垣县世瞻二十五十一月二十二日敬恒正科

3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述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继之二十七六月十二日玉琪

3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昂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文举二十一十月十二日纹中

3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文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名直隶永平府迁安县载道二十六正月十二日谦

4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志纲第三甲第二百零二名四川成都府内江县振纪四十一四月二十五日国彦

41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庆第二甲第八名浙江绍兴府新昌县宗善三十二正月初五日仲高

42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佐第二甲第四十二名彭城卫廷相二十八十一月初七日玉

43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璲第二甲第九十四名浙江台州府黄岩县崇信三十二八月二十日存仁知县

44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澄第三甲第十二名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希范三十六九月初六日珙

45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纲第三甲第七十二名山东济南府

长清县廷张三十三十一月二十二日德源

46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祥第三甲第七十九名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廷瑞四十正月初十日恩恭医学正科47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炯然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山东青州府蒙阴县汉章三十七月十七日升监察御史48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端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八名湖广郴州兴宁县宗正三十六九月二十三日厥衡

49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森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时茂三十九月初五日好德

50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赞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四川重庆府合州尚忠三十四正月二十三日干理问

51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翔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四川重庆府大足县鹏远三十三闰七月十五日仲仁

52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麟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顺天府怀柔县文祥二十一十二月初一日毓秀

53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和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本中三十七十一月二十九日仲文

54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永通第一甲第二名四川叙州府长宁县贯道三十六八月二十四日贵

55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温第二甲第二十三名顺天府通州漷县景和二十七十月二十二日太赠昭信校尉56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谔第二甲第四十四名浙江温州府乐清县尚默三十九三月二十一日毂

57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宗羡第三甲第九名直隶常州府武进县齐贤三十一七月十六日泂

58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廷美第三甲第三十六名福建福州府闽县廷美二十四十一月二十五日岳

59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雄第三甲第五十二名河南开封府许州文伟三十一十一月十二日成

60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临安第三甲第七十七名四川成都府内江县邦治三十十一月初六日观教谕封给事中61天顺四年进士登科

录1460李锐第三甲第九十六名江西新淦县文盛三十六闰七月十五日仲庸

62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东阳第二甲第一名湖广茶陵县宾之十八六月初九日允兴

63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汝嘉第二甲第十一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士美二十八九月二十二日原贞

64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冕第二甲第二十五名四川保宁府剑州文中三十五闰十二月二十七日福寿

65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迪第二甲第五十名河南开封府扶沟县用吉三十二九月二十日永福锦衣卫典史66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进第三甲第二名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廷用三十四十一月二十二日守中

67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勋第三甲第二十六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茂烈二十九三月二十八日友直

68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宗达第三甲第五十九名福建福州府闽县时望三十四十月十五日琦

69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衍第三甲第六十八名直隶真定府武强县尚文三十七十二月初一日士能

70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芳第三甲第九十四名湖广荆州府公安县时芳三十六五月十九日友仁

71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琮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浙江景宁县义方二十三七月十六日信

72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鸣凤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直隶保定府定兴县时阳二十五十二月初六日福山西佥事7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杰第二甲第二十五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世贤二十四八月初五日公济

7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锦第二甲第四十三名陕西西安府泾阳县尚絅三十四十一月二十七日秉中

75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瑢第二甲第五十四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廷章二十八四月二十日遵武赠右侍郎76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

1466李元第二甲第八十一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修德二十八正月十六日存纪

77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观第三甲第二十五名浙江温州府永嘉县时容四十三月初八日景新

78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绅第三甲第四十一名直隶徐州沛县缙卿二十三五月初五日毅

79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斆第三甲第五十七名江西饶州府浮梁县克成三十五二月二十三日文德

80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钊第三甲第七十六名浙江台州府临海县勉之四十二正月二十三日伯厚

81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纪第三甲第八十九名直隶扬州府江都县用修二十二三月初六日茂卿

82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冲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腾霄三十七四月二十三日仕达

8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珪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陕西同州廷器三十六八月十二日宽

8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廷章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直隶池州府石埭县子纯三十二四月十一日用质

85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显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道彰二十八三月初四日茂盐运司副使86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敬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成学二十八十月二十日公正

87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昱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河南南阳府邓州内乡县孟晹二十六正月初五日实赠通判

88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辙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湖广辰州府沅陵县由道三十三正月二十五日郁

89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芳第三甲第二百零四名山东济南府滨州利津县德馨三十二九月初九日益左参政

90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文中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五名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宗道二十八三月二十八日渊县丞

91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聪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广东广州府顺德县士达二十九六月二十七日和璧

92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珊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广东番禺县廷珍三十二五月二十七日宗伯

9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士实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五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若虚二十四八月十六日希懋

9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能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直隶大名府内黄县时举三十五五月初四日荣

9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秉衷第二甲第五名直隶徐州丰县德夫三十三正月初四日文通赠南京钦天监副9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延第二甲第十五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与龄三十六月初四日南坡9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蕙第二甲第二十八名直隶太平府当涂县德馨三十二十月二十六日顺刑部主事9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元镇第二甲第四十九名福见兴化府莆田县元镇三十三正月二十五日旸童

9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介第二甲第六十一名山东莱州府胶州高密县守贞二十五二月二十八日逊理问100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经第三甲第二名山西泽州阳城县大经二十七十月初一日华训导101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琎第三甲第九名直隶安庆府怀宁县纯夫三十二十二月初五日良良医正102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仑第三甲第十八名陕西西安府临潼县世瞻二十六九月十二日思忠103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晟第三甲第三十七名山东东昌府濮州孔旸三十四三月二十四日彦名

104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景繁第三甲第三十九名河南开封府仪封县邦泰三十二十一月十一日原

10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茂第三甲第四十一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世荣三十九十月十五日立武序班10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鉴第三甲第六十名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孔昭三十三月十四日祥赠锦衣卫经历10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谦第三甲第六十一名山东兖州府滋阳县吉甫三十九九月初一日显能

10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昊第三甲第六十五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志远三十七七月十五日构

10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延寿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山东济南府新城县宗仁二十七正月初七日从亮赠知县110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恭第三甲第七十一名直隶永平府昌黎县思敬三十七八月二十日士中

111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良第三甲第八十四名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尧臣三十五五月十五日英

112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钊第三甲第一百零二名河南河南府洛阳县孟远三十二十二月十三日让

113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恭第三甲第一百零四名河南卫辉府淇县致敬四十九月二十五日彦才

114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镜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文明三十三二月十一日崇素

11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俊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陜西凤翔府岐山县子英三十九七月二十日智

11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鸾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河南汝宁府确山县廷仪三十一十月初五日荣训导11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进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时勉三十一五月初三日思诚

11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浚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名直隶常州府武进县德深三十三月初三日彦亨

11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士清三十五十一月初二日瑗封户部□事120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仁杰第一甲第三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士奂四十一十二月二十六日馨

121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繸第二甲第十一名河南彰德府汤阴县时器二十六七月十九日健

122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孟旸第二甲第二十五名河南开封府睢州时雍四十十月十七日郁

123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震第二甲第五十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时亨三十七闰六月初一日允迪

124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序第二甲第七十二名广西柳州府融县大伦二十八十二月初二日子赞封知州125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寅第三甲第九名直隶河间府兴济县敬之三十七八月初九日景岩126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烨第三甲第十二名福建福州府闽县文晖三十二五月十八日燧明

127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翰章第三甲第二十五名山东兖州府滋阳县文卿二十九正月二十九日溥教谕128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瑛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廷辉三十六十月初六日成

129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珉第三甲第七十六名河南卫辉府淇县美中三十八七月二十日英监察御史130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勤第三甲第九十三名直隶保定府易州时勉三十六十一月初八日甫山131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谅第三甲第九十四名山西泽州友信三十四二月二十三日振

132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瀛第三甲第一百零六名顺天府宛平县宗泽二十四十月二十七日栗赠兵部右侍郎133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孟晊第三甲第一百零八名河南开封府雎州时泰二十七十月十六日郁

134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复贞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四川泸州明实二十九六月十一日斌

135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隆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山西平阳府蒲州河津县世昌三十三十二月初七日钦

136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暹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顺天府大兴县伯旸三十七七月初四日净然

137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名江西袁州府分宜县载章四十二十二月二十四日怀端

138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宽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陕西临洮府兰县克宽三十二闰十一月十二日亨

139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哲第二甲第三十七名浙江宁波府鄞县彦明三十六十二月二十六日文英

140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云第二甲第四十二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时望三十一七月二十四日迪

141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第三甲第七名直隶滁州源洁二十七三月二十日仲珍

142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兴第三甲第二十六名河南河南府嵩县伯起三十二十二月初六日和

143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楫第三甲第六十七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时济四十九月初七日胜保

144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思明第三甲第八十三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原晦二十四九月二十一日敬先

145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行第三甲第九十名江西临江府新喻县遵化四十一九月初五日政子

146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旻第三甲第九十一名直隶真定府赵州仁甫三十一十月二十八日福盛

147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琨第三甲第一百零五名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德嘉四十六月十三日如本

148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尚达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福建福州府闽县尚达三十八十二月二十一日安

149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德恢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顺天府东安县叔恢三十二月二十七日东人司司副赠太仆少150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毓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山东武定州钟秀三十五四月二十三日子仪

151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辉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永灿二十八正月初九日承烈

152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逊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山东济南府武定州阳信县敬之三十五十二月十三日显

153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参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宿卿三十七七月二十七日仲庸

154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智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直隶真定府赵州栢乡县宗哲四十三三月初四日均美

155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魁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士元二十八十二月二十七日碧

156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德美第二甲第五十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克美二十九十一月三十日廷明

157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韶第二甲第五十七名四川叙州府富顺县克谐三十四正月二十四日仲颜

158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泰第二甲第六十九名江西建昌府新城县叔通四十三十一月十一日维亮

159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祥第二甲第一百零三名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善二十八六月初六日□

160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楘第三甲第二十名直隶河间府任丘县□宾三十六九月十七日荣

161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华第三甲第二十七名山东莒州子实四十七月十三日源

162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德仁第三甲第四十名顺天府东安县季仁二十四四月二十八日东人司副使赠太仆寺少163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政第三甲第四十四名河南南阳府裕州叶县以德二十四五月初八日隆

164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经第三甲第八十五名直隶临淮县士常三十六三月十一日庸都指挥佥事165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俨第三甲第八十九名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仲威四十一正月二十九日进

166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瓒第三甲第九十九名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廷玉三十五十一月初□日从善

167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暹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名江西吉安府□县□□二十七二月二十四日得裕赠员外郎

168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善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陕西凤翔府陇州宗元三十五四月初六日升按察司副使169成化十四年进士

登科录1478李增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直隶保定府□□县廷重二十六五月二十四日友百户

170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瑞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河南卫辉府汲县世祥四十一六月初三日琰

171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时新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八名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节之四十二五月初六日厚

172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贯第一甲第三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子学三十四岁六月十五日本立

173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敬第二甲第十五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仲寅三十一岁二月初四日贤佐

174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时第二甲第二十六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宜中二十七岁九月二十日均受

175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敦第三甲第一名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处厚三十二岁正月二十九日恩

176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瑀第三甲第二十七名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从善三十五岁十二月二十九日安甫

177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寅第三甲第四十二名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克敬二十八岁十二月二十二日伯宁

178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谦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山西平阳府绛州稷山县子让三十六岁二月二十六日受轻

179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泰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山东济南府齐东县安然三十岁八月初九日惟中

180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旦第二甲第二十五名直隶河间府献县启东三十二十二月二十一日温

181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思仁第二甲第二十七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尚德三十九五月十六日景春

182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棨第三甲第十五名广西梧州府苍梧县廷信四十五正月二十六日文聪

183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澄第三甲第二十一名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天暎三十三八月初一日整

184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第三甲第二十九名陕西西宁卫德贞三十一十月二十八日英会宁伯

185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锐第三甲第三十五名河南开封府归德州廷钺四十二十月二十五日亨

186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端第三甲第四十一名湖广襄阳府枣阳县表正四十七月十七日忠

187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芳第三甲第五十四名四川叙州府宜宾县资元四十三正月二十九日贵

188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厚第三甲第七十二名直隶顺德府任县弘载三十七十一月二十一日素县丞

189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咨第三甲第八十六名直隶河间府故城县汝弼三十二二月二十三日显清

190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瀚第三甲第一百零三名山西泽州沁水县叔渊二十九三月二十六日勋

191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宗泗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四川成都府彭县希颜三十三九月十四日海

192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时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四川都司成都中卫维中四十一三月十七日志广

193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振纲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名河南开封府封丘县廷宪三十闰九月初七日整

194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濙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宗禹三十三六月初一日荣封监察御史195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朝阳第二甲第二十六名四川叙南卫鸣凤三十八七月二十二日茂冠带总旗

196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汉第二甲第五十六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充昭三十五八月十四日彦国子生

197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文祥第二甲第五十七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天瑞二十四八月初八日正芳右布政使进阶通奉大198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端澄第二甲第七十七名河南怀庆府武陟县学溥三十六五月十六日镇

199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堂第二甲第九十名浙江宁波府鄞县时升二十六六月十一日伯儒

200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鸾第二甲第九十一名顺天府固安县天瑞三十八九月二十七日忠

201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裕中第三甲第二十一名四川成都府资阳县容正三十一十二月初六日郁

202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珍第三甲第三十名直隶真定府赵州高邑县相儒四十七八月十三日荣

203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瀚第三甲第四十九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文博三十二九月十一日敬

204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逊学第三甲第五十七名河南汝宁府上蔡县希贤三十二八月二十九日明道

205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葵第三甲第六十六名河南都司颍川卫朝阳三十四十二月二十日贵

206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溥第三甲第七十二名直隶真定府定州宗大三十八三月二十八日荣

207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充嗣第三甲第八十五名四川成都府内江县士修二十六正月十八日蕃兵科给事中208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良第三甲第一百零三名山东齐河县遂之三十二十月二十日震百户

209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鉴第三甲第一百零七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晦之四十二十二月十八日真

210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埜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五名四川夔州府东乡县茂林三十八十二月二十日彰巡检

211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玺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德贵三十五十一月二十日宗贤遇例冠带

212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岱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名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宗岳四十三四月二十八日季忠遇例冠带213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隆第三甲第二百名山西辽州榆林县世昌三十二正月初六日彦弘

214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1487李性明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直隶徐州萧县诚夫二十一十二月十三日秩

215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昆第二甲第七名山东莱州府胶州高密县承裕二十四月十八日杰授赠都察院左佥都御

216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承祖第二甲第十七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继宗三十六七月三十日睿按察司副使217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宗商第二甲第四十七名直隶永平府滦州乐亭县尚质三十四七月初二日升赠知县

218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禄第二甲第八十八名河南彰德府汤阴县宗学三十三三月初六日晟

219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承芳第三甲第二名湖广武昌府嘉鱼县茂卿四十一七月十六日善教谕赠右副都御史220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琳第三甲第二十二名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廷贡二十八七月二十三日恭

221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廷仪第三甲第五十五名福建福州府闽县鸣凤三十八十月十九日岳

222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鲸第三甲第五十八名四川叙州府长宁县腾海四十二四月十六日仲真赠编修

223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应和第三甲第五十九名四川顺庆府广安州大竹县纯元三十七三月二十一日斌

224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瓒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山西太原府代州崞县重器四十六月初五日瑄

225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聪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敏德三十九十月二十二日泽

226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杰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英四十一三月十八日勉

227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师儒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九名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宗正三十二十一月初四日甫荣赠主事

228弘治三年进士登科录1490李敷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湖广永州府道州宁远县春敷四十十月初八日俊常

229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梦阳第二甲第十七名河南扶沟县天赐二十二十二月初七日忠

230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麟第二甲第三十五名浙江宁波府鄞县仁仲三十六三月初三日伯儒

231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宽第二甲第四十名江西广信府玉山县敬敷三十八五月十一日希哲

232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实第三甲第六名四川保宁府巴县若虚四十五十二月十六日海罗次县知县233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元第三甲第九名直隶真定府真定县德元三十三十一月十二日时知府234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允第三甲第三十八名四川重庆府忠州信之四十二四月二十一日铭夏华知县235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鏊第三甲第三十九名陕西巩昌府通渭县时济三十一四月初九日宏

236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情第三甲第六十三名河南河南府陕州灵宝县宗善三十四八月初四日馥

237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举第三甲第六十四名太原府河曲县大聘三十六三月三十日荣

238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承勋第三甲第八十五名湖广武昌府县嘉鱼县立卿二十三四月初八日善教谕赠右副都御史239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玑第三甲第八十七名四川保宁府南部县舜在三十六十二月初三日毅

240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雍第三甲第九十六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钦让四十二十月十五日思敬

241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仪第三甲第一百零一名应天府上元县公着三十四正月十二日惟善

242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梦龙第三甲第一百零八名山东青州府蒙阴县应灵四十二七月二十九日柰陕西参议243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瑾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绍兴府山阴县德美三十六四月十二日谷成

244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钦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山东滨

州元肃二十九七月二十日敏百户

245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直隶永平府迁安县宗干三十三十一月初二日林

246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天赋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山西太原府交城县凝道三十四九月二十六日德胜

247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希颜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原复三十四月十四日萱贡士

248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岳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直隶凤阳府五河县维嵩四十正月十九日通

249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浚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直隶凤阳府凤阳县文渊四十二月十二日诚

250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祚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光世四十五七月十三日应庚府赠中议大夫赞治251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哲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希先三十八九月初十日文寿

252弘治六年进士登科录1493李世亨第三甲第二百零三名直隶保定府容城县雍行三十九八月二十九日敬赠卫经历253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永敷第二甲第一名湖广郴州永兴县贻教三十五十二月二十一日思宽

254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瓒第二甲第二名山东濮州人宗器三十七闰十一月十八日俊

255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嘉祥第二甲第三十五名直隶池州府贵池县时凤二十五七月十二日彦达

256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珪第二甲第五十六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用献三十四五月初五日郁义官

257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诚第二甲第七十五名湖广黄州府黄陂县则明三十二五月初六日二

258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源第二甲第七十八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宗一四十四八月十三日荣封御史

259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钺第二甲第八十五名河南开封府

祥符县处甫三十二十月初一日通

260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达第二甲第九十二名顺天府固安县士行三十一十月十一日忠

261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玺第三甲第二十名陕西凤翔府凤翔县朝信四十四二月十九日宽赠经历

262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高第三甲第五十四名河南开封府归德州虞城县自早三十六四月初十日贞

263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熙第三甲第七十二名直隶昆山县人师文三十二八月二十四日彦辉□检讨

264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翔第三甲第八十六名湖广宁远卫凤仪三十六月初三日隆

265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恕第三甲第一百零四名陕西西安府耀州富平县道夫三十八正月初二日让

266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廷光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河南河南府陕州灵宝县德华三十二三月二十二日郁

267弘治九年进士登科录1496李天衢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行之二十三三月二十九日宁封给事中268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廷相第一甲第三名山东濮州梦弼二十二五月二十二日贤义官封刑部主事269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璋第二甲第五名浙江景宁县德方三十六九月二十二日信赠忠显校尉锦衣卫百270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时第二甲第十一名直隶河间府任丘县宗易三十二三月十一日溥教授赠光禄寺寺丞271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津第二甲第二十七名广东肇庆府四会县济之四十十一月三十日充

272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贯第二甲第三十七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志道二十七二月二十一日璠

273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元吉第三甲第十六名山东东昌府堂邑县守正三十二四月十五日福

274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学曾第三甲第三十三名广东高州府茂名县宗鲁二十九闰六月初十日克由贡士

275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鉴第三甲第九十一名直隶永平府滦州孔昭三十六二月二十五日贵

276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淳第三甲第一百零三名直隶安庆府太湖县原朴四十二十一月初八日德富

277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春芳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广东潮州府海阳县资元二十七二月二十八日孔雍

278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伸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平凉县道甫三十一七月十五日英义官

279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奎昭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名江西临江府新喻县文振三十九九月初四日德建

280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锡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七名顺天府东安县天爵三十三十一月十四日文振

281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深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金吾右卫渊之三十三十二月初五日英

282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际可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直隶河间府景州故城县公遇二十一五月十七日荣赠知县

283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铎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孔教二十五十一月初十日凯

284弘治十五年进士登科录1502李阳春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四川顺庆府广安州渠县宗元三十七二月十六日允中

285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汛第二甲第十四名□□□四月初四日育□

286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寅第二甲第二十四名浙江处州府缙云县教之三十七十二月初四日棨义官

287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志刚第二甲第五十七名陕西泾阳县近□五十八三月初八日元

288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绯第二甲第六十二名河南汝宁府光州廷章三十四六月十六日瑄

289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源第二甲第七十四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士达三十七八月初四日应祯

290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珏第三甲第三十名直隶大名府开州廷重二十五三月初十日敬

291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茂元第三甲第五十三名河南开封府□□本□□□十一月初八日□

292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坚第三甲第六十二名福建汀州府长乐县鱼夫□□五月初二日琚□□正

293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旸第三甲第六十八名直隶真定府冀州枣强县乂修三十一二月二十七日大亮

294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艾第三甲第八十一名江西广信上饶县子若四十二月初四日信春

295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培龄第三甲第八十九名□二□二十九七月初二日□□

296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淳第三甲第一百名顺天府密云县德厚三十七八月初九日鉴封光禄寺典簿297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仕清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名四川叙州府长宁县希献三十六五月十五日桂业

298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玠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七名浙江处州府缙云县朝信二十二四月十一日僶监生

299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时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五名顺天府□三十二月初五日□

300弘治十八年进士登科录1505李楫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八名直隶安庆府怀宁县济之二十八四月初二日升赠医正和赠太仆寺丞301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1511李重第二甲第十八名直隶江都县元任三十七□月二十二日敬

302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1511李献可第二甲第二十七名直隶河间府景州故城县公从三十三十一月二十九日荣赠知县

303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1511李文华第二甲第三十八名江西广信府□惟顺□□月二十四日义□

304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1511李楫第二甲第九十二名浙江义乌县大济三十九正月十一日谦副千户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作者:龚延明邱进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3期 [摘要]进土统计是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种文献对明代进入录取人数记载不一,现在学者对此又缺乏必要的考证,以致不能得出统一而确切的统计数据。充分利用明代登科录、明实录、各种题名泛等第一手资科,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在考证中,必须注意会试录取和殿试录取人数的不同,而进入统计必须以殿试录取为准。依此标准,明代共取进士89科,实际总数为24595人。 [关键词]明代;进士;统计;殿试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42X(2006)03-0069—10 有明一代(1368—1644),二百七十余年间,一共产生了多少进土?历来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吴宣德曾对此作过综述。他说:“如何炳棣先生(Mr.PmgHo)TArLaddrr。SUCCeSyerialChina(《明清社会史论》)统计为24 594人;萧源锦《状元史话》统计为24 610人;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土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为24 866人;沈登苗《明清全国进上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为24 814人;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为24 452人。”由此他认为,统计数据的不统一,“实在让入怀疑建立在这样的统计结果上的论点的可信性”。但是,吴宣德本人对明代进士的统计数据同样不统一:他在《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中统计为24 861人,在《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中作24 878人,在最近发表的《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中又作。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统计技术上可能存在的误差外,更在于我们对参考文献缺乏必要的考证:从上述学者的著作中,我们看不到相关的考证,有的甚至连数据的出处都没有注明?由此可见,有些学者在作统计时,十分随意,缺乏科学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求得明代进士总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进行《中国历代登科总录》子课题《明登科录》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对相关科举文献进行了整理比照:首先对明代进士的榜数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进而再考证明代进士的总数,最后得出了明代登科进士较为确切的数据。 一、明代进士的榜数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摘要:本文首先对王毓铨关于明代“贯”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同时认为朱保炯、谢沛霖把找不到户籍籍别记载的明代进士归类为“仅有乡贯”者的做法不当。明代没有纯粹的乡贯。既有户籍(现籍),又有乡贯(祖籍)的明代进士是“双籍进士”。通过对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占进士总数十分之一强的双籍进士的历朝和地区分布的统计,以及这些进士祖籍的流动分析,有助于我们拓展进士空间流动和移民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科举、人才、人口政策,以及这些举措在巩固边防,稳定全国政治,促进京城和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明代进士户籍·籍别·乡贯移民史 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 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1]。王毓铨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2],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贴”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3]。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 的划分[4],或称封建役籍[5]。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我与王毓铨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当然,如上所述,对当时多数人来讲,祖居地可能也是其出生地、居住地,但从《索引》数以万计的明代进士的籍贯分析,凡有户籍的必有其役籍;有役籍的也必有其户籍(史料缺载者除外)。反之,止有乡贯的,就找不到役籍。至于户籍、乡贯并有者,其役籍必与户籍并列,而与乡贯不沾边。故“户役役籍所在地”应该是户籍籍贯所在地,不能解读为乡贯籍贯所在地。王先生曾举例永乐十年民籍进士——云南太和县的杨荣和江西泰和县的王嗣先,他把这里的太和与泰和分别当作他们的乡贯[6]。其实,太和及泰和应该分别是杨氏和王氏的户籍(现籍)籍贯(见《索引》第1713、311页),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明人籍贯所在地。 《索引》作者又在“编例”中说明,明代部分进士“仅有乡贯”,并举洪武二十一年进士、

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

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 原文地址:存世明代进士题名录汇总表(上)作者:古文獻學習_王紅序号名录年份版本馆藏地1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明洪武刻本天一阁、《艺海珠尘》本2洪武四年会试纪录1371明洪武刻本天一阁3洪武十八年会试录1385钞本,版本年代不明,不同于一般的会试录摘录自《汇编》的《皇明进士登科考》4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明陈迪等编,明乌丝栏本国图、《汇编》(清钞本)、上图(清钞本)5建文二年会试录"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2px; font-family: Verdana, 宋体, sans-serif; line-height: 18px; border-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width: 1pt; border-bottom-style: solid; width: 150pt; border-right-width: 1pt; border-right-style: soli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建文二年会试录1400清钞本国图、《汇编》6永乐九年进士登科录1411明刻本上图7永乐十年进士登科录1412明永乐刻本《汇编》、南图8永乐十三年会试录1415明嘉靖十一年礼部刻本上图9宣德五年进士登科录1430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0宣德五年进士会试录1430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1宣德八年进士登科录1433明宣德刻本天一阁、国图(清黄宗彝跋)、《中国科举录汇编》12宣德八年会试录1433明宣德刻本天一阁13正统元年进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研究资料,对明代全国的进士家族进行了初步统计,得出全国一门三进士以上家族的地域分布状况:浙江以82户为全国之冠,南直隶78户紧随其后,第三为福建39,第四为江西36户,湖广31户排第五,山东29户列第六,北直隶22户列第七,四川21户列第八,以下依次为山西19户,河南18户,陕西18户,广东4户,广西和云南各1户,贵州为0,全国合计399户。其中,一门三代以上中进士者全国合计189户,依次为浙江51户,南直隶32户,江西20户,福建16户,山东15户,山西13户,湖广11户,四川11户,北直隶10户,陕西5户,河南3户,广西、广东、云南各1户,贵州无。这样一个排位,与全国进士总体分布规律基本相符。进士家族有以下几个规律:地域集中,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构成高级官员的主体,对明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进士家族形成的主要原因:重视家庭教育,拥有足够的家族经济实力。 关键词:进士科举家族明代文化 唐宋以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进士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明代尤其如此,“今之高官要职,非进士不畀”1,而“进士一旦居要地,遂过数十年之财主;迨至九卿,不可言也”2。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明代士人纷纷走上了科举这条独木桥,为博取一介功名,不惜皓首穷经。然而进士录取的名额有限,考生无穷,“从生员考试,到成为进士,只有三千分之一的机会”3!一家能出一个进士,就足以光宗耀祖了。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大背景下,有些家族却能数人、数代十余人考中进士,甚至数代鼎甲,一门高官,为时人所歆羡,而流芳于史册。对这些家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明代的科举制度、政治格局、地方文化乃至家庭教育等等诸多方面,获得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于科举家族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吴仁安就长三角地区,深入研究了各家族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存在状况,但涉及的明代进士家族数量有限4。曹国庆以铅山费氏为切入点,对江西的科举世家崛起过程及其在地方的作用做了探讨5。总体而言,这类文章和专著尚不多见,应该说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研究领域,值得我们深入展开。在开展深入研究之前,对明代全国的进士家族的分布及其特点的调查,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课题。当然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涉及的人物实在太多,资料实在太丰富。本文在《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课题之明代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对明代全国进士家族做了一个初步调查,统计出了其在各地的分布,各家族进士数量、甲第、任官等诸多情况,并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正如前面讲到的,本课题涉及人物及资料太多,而某些人物的关键资料又缺失,使得本文在

合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更新)

合州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战国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即秦惠文王后元11年,秦在原巴国地建垫江县,(治所在今合川)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代升垫江县置东宕渠郡,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556)改东宕渠郡为合州,(因涪江与嘉陵江在城区合流而得名)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598)更合州为涪州,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607)更涪州为涪陵郡,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复名为合州,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又改合州为巴川郡,唐肃宗李亨乾元(758)再复名为合州,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将石镜县更名为石照县,宋理宗赵昀淳佑三年(1243)为抗蒙兵,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钓鱼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治所迁回原址。明代合州属重庆府,仅辖铜梁、定远二县;清世宗胤禛雍正六年(1728)后合州成单州,不辖县。1913年民国改合州为合川县。1949年12月3日合川县解放,1952年划出合川县城关区设合川县级市,县、市并存,1958年1月又撤销合川市改为合川县城关镇,1992年8月撤销合川县设合川市,属重庆市,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川市设重庆市合川区。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找,得出:嘉定州在明朝有文科进士35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8名。现将这45名文科进士科年、甲第摘录出来,供有兴趣者参考。 合州明朝文科进士名录 李实明正统7/3/27《索》1255《碑》211曾昂明正统7/3/49《索》2319《碑》212 李英明正统13/2/48《索》1286《碑》225王璧明正统13/3/55《索》312《碑》228 伍善明景泰2/3/13《索》653《碑》236费广明景泰5/2/56《索》1856《碑》246 李稷明景泰5/3/175《索》1244《碑》253赵杰明天顺1/3/58《索》1772《碑》269 李赞明天顺1/3/165《索》1241《碑》274刘仁明天顺8/3/63《索》1980《碑》294 罗九鼎明成化8/3/137《索》1902《碑》346黄钟明成化14/3/13《索》1570《碑》371 何悌明成化14/3/58《索》688《碑》373王玺明成化23/2/2《索》197《碑》415 邹智明成化23/3/63《索》933《碑》424卢仪明弘治6/2/84《索》657《碑》453 田瑛明弘治9/3/4《索》1870《碑》470朱璠明正德6/2/64《索》765《碑》550 赵官明正德6/3/1《索》1776《碑》553王俊民明正德9/2/12《索》229《碑》566 赵章明正德16/3/34《索》1761《碑》612王嘉宾明嘉靖5/3/9《索》278《碑》650 文方明嘉靖23/3/14《索》74《碑》张仲懽明隆庆2/2/41《索》446《碑》895 李作舟明万历20/2/25《索》1247《碑》1042李作舟明万历26/2/59《索》1247《碑》【注】胡世赏明万历29/2/14《索》1742《碑》1090康新民明万历35/3/225《索》56《碑》1135 欧阳调律明万历38/3/98《索》2268《碑》1145王祚昌明万历41/3/41《索》266《碑》1159 王大受明万历41/3/215《索》270《碑》1167王任杰明万历44/3/105《索》270《碑》1180何凉明天启2/3/52《索》674《碑》1214程宇龙明天启2/3/106《索》882《碑》1216 朱耀先明崇祯16/3/210《索》797《碑》1359 【注】: 《索》第2580页【注1】:本科二甲碑及《登科录》均为五十七名。但《碑录》末尾注有:“查登科录则三十一名潘阳春下,尚有黄炜、李作舟、穆深山、杨逢时四人,共六十一名。”现并存之。

古代科举考试详解

中举的过程 科举制度并非自明朝起,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你可不要以为都是小孩来考,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现在你已经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你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长大人可以不下跪。但你并不是官,还差得远呢。 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是为了当官,同志们还要继续奋斗!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你可千万别误会,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请注意,乡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能包你一定当官的,也就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 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 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参加某位官员的追悼会,看到某些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要不是和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举人。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范进同志考中举人后会发疯吧,换了你也可能会疯的。 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好了,你已经考中举人了,终于走出了省城,现在向京城出发,为了当官,向前冲! 现在你已经是举人了,那么请你打好包袱,准备好笔墨纸砚,明年二月你将要迎接人生的真正考验——会试。 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可能有变动),但要注意,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要想当进士,你还要再过一关。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在说下一关之前,我们要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考场,当时的考场可不是今天光线明亮的教室,还有一大堆家长在外面抱着西瓜等你。明代考试的考场叫做贡院,其实从其结构环境来看,可以称其为牢房。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大家可以估计一下录取率),都是单间,有人可能觉得单间很好,别忙,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单间,这种单间叫做号房,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大家估量一下就可以感觉到,这几乎就是一个笼子。考生在进去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和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但由于房间太小,考生只能蜷缩着睡觉,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在那盏孤灯下,在难以忍受的孤寂中,我们的先人满怀着报国的理想,用坚强的毅力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文章,实在值得我们尊敬。 每一个经历过这场考试的人都应该获得我们的掌声,不仅是那些成功者,也包括那些失败者。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而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如果到了这里,你还榜上有名,那么恭喜你,你将会被派任官职。不过不要期望过高,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这么多苦难,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而已,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 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 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 这种人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个,此

明朝会试与殿试简介

明朝会试录与进士登科录 一、结构简介 1.明朝会试录包括“会试录序”“考务人员安排”“考试题目”“中式举人名单”“范文及评语”“会试后序”六部分。 2.明代进士登科录包括“玉音”、“恩荣次第”、“进士家状”、“制策”和“进士对策”五部分,其格式虽然严整,但各部分的字体大小及字数多少各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占进士登科录相当篇幅的“进士对策”部分通常是每行20字。 二、会试录格式 (一)会试录序 开宗明义说明会试目的简要介绍会务主要人员。会试录序一般由会试主考署名作序。进士登科录并无序,成册后一般由大宗伯(礼部尚书)署名。 考务人员安排 (二)考务人员安排 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知贡举官:循例两名,一般为大宗伯和少宗伯即礼部尚书和礼部侍郎,侍郎左右均可。挂名组织整体考试,保障会试举行,监督考试过程,不直接参与命题、阅卷、评定等具体细节。考试官:循例两名,一般在会试前一个月由皇帝指定或内阁轮班,一人为主一人为辅,负责会试具体技术细

节。同考试官:不定员,一般由翰林院选派,也有六科都给事中、六部各司主事和郎中,是主要阅卷人员,主官由官阶高者的翰林或左右春坊官领衔。监试官:循例两名,一般为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监督考试。提调官:循例两名,一般为六部各司主事、郎中和员外郎充任。掌理试场帘外一切事务,封闭内外门户,凡送卷、供应物料、弥封、誊录等事,皆跟随点检查封。此外,殿试亦设,用礼部尚书或侍郎。印卷官:如名,负责试卷的印刷,循例两名,一般为六部各司主事、郎中和员外郎充任。收掌试卷官:循例两名,无固定限制,多用中书舍人和大理寺官员。考试时负责收纳掌管试卷的官员。分为内收掌和外收掌,分别隶内、外收掌所。试卷誊录及对读完毕之后,将朱、墨卷套在一起,送交外收掌所。外收掌核对朱、墨卷红号无误,再把朱、墨卷分开,墨卷留外收掌所保管;朱卷分包分批送至提调堂挂批,由监临挨包盖印,装箱送交内收掌所。内收掌按房官人数将试卷分为若干束,由正、副主考官抽签,送诸房官评阅。受卷官:循例四人,也可增加,一般由地方官充任,知府(绯袍四品)以下皆可,知州、通判、推官、知县。负责收取考生试卷,属外帘官。考生答完试卷后,要自行交给受卷官,受卷官检验后发给考生一牌,允许其离开考场。待全场考卷收齐后,受卷官要在考生卷面上盖上有自己衔名的戳记,每十卷为一封,送到弥封所,由弥封官处理。弥封官:人员同要求同上。把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表

附表2 明代徽州双籍进士表 姓名字号年号及第年份原籍户籍所在地双籍类型任亨泰古雍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休宁襄阳移籍于外郑道同好问洪武二十四年辛未歙县扬州寄籍两淮汪善存初永乐四年丙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杨宁彦谧宣德五年庚戌钱塘歙县移籍徽州 吴宁永清宣德五年庚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方贵文本忠正统元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程信彦实正统七年壬戌休宁河间寄籍于外 许仕达廷佐正统十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杨宜彦理正统十三年戊辰钱塘歙县移籍徽州 程景云时望景泰五年甲戌休宁陕西宁夏卫寄籍于外吴真秉诚天顺元年丁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江弘济本深成化二年丙戌歙县桐城寄籍两淮 程敏政克勤成化二年丙戌休宁河间寄籍于外 叶亨叔通成化五年己丑休宁闽县寄籍于外

吴宪肃清成化八年壬辰歙县钱塘寄籍两浙 洪远克毅成化十四年戊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黄华实夫成化十七年辛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吴瀚容之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程玠文玉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曹祥应麟成化二十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汪侃仲和成化二十三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汪渊深仲弘治三年庚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程材良用弘治九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汪大章一夔弘治十二年己未休宁贵州普定卫寄籍于外曹深文渊正德三年戊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王宠仲锡正德三年戊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汪玄锡天启正德六年辛未婺源休宁内部寄籍 吴继隆栋卿正德九年甲戌歙县休宁寄居两淮 林时懋易正德十二年丁丑休宁汝阳寄籍于外 鲍说希傅正德十六年辛巳歙县大兴寄籍于外 查应兆瑞徵正德十六年辛巳休宁长洲寄籍于外

程旦孟明嘉靖二年癸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许琯伯和嘉靖二年癸未歙县当涂寄籍于外 查懋光允谦嘉靖五年丙戌休宁长洲(太医院)寄籍于外 程烈惟光嘉靖八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黄训学古嘉靖八年己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王献芝德仁嘉靖十一年壬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 余光晦之嘉靖十一年壬辰祁门江宁移籍于外 吴应奎干宿嘉靖十四年乙未休宁钱塘寄籍于外 1 汪伊汝衡嘉靖十七年戊戌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查秉彝性甫嘉靖十七年戊戌婺源海宁寄籍于外汪一中正叔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江珍民朴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查懋昌允言嘉靖二十三年甲辰休宁长洲(太医院)寄籍于外汪道昆伯玉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嗣功汝懋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郑绮汝文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金德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方良曙子宾嘉靖三十二年癸丑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程大宾汝见嘉靖三十五年丙辰歙县歙县寄居两淮尹校原学嘉靖三十五年丙辰歙县顺天府锦衣卫寄籍于外程道东震伯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王天爵子修嘉靖三十八年己未歙县吴县寄籍两淮许国维祯嘉靖四十四年乙丑歙县歙县寄居常州李汝节道亨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嘉定嘉定移籍于外张一桂穉圭隆庆二年戊辰歙县祥符寄籍两淮郭庄子蒞隆庆二年戊辰歙县陕西巩昌卫寄籍于外黄金色鍊之隆庆二年戊辰休宁钱塘寄籍两浙吴自新伯恒隆庆二年戊辰祁门江宁寄籍于外方扬思善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曹楼世登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寄居两淮罗应鹤德鸣隆庆五年辛未歙县歙县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 展开全文 涉及到明清科举的计量研究,都会碰到进士的籍贯归属问题。而籍贯归属的处理规则有差异,则会导致进士地理分布上的计量差异。由于籍贯记载歧异的原因比较多,所以不同的研究者在进行计量时,结果都不会完全一致。故执其一端,是此而非彼,均非良策。而追求籍贯归属上的绝对准确,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一、籍贯归属歧异的基本情形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上之所以发生歧异,根本的原因是史料记载上存在歧异。归纳一下,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形: 其一、史料错误。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这种情形了,因为如果缺乏旁证资料,这类错误有时根本无法发现,更别谈纠正了。例如:永乐二年进士朱光才,明俞宪《明登科考》作广西柳州人;张朝瑞《明贡举考》卷二永乐二年会试题名作广西柳州府,但注云"或曰湖广郴州"。《万历广西通志》卷一四选举志二本科进士题名:"朱光才,柳州府人。"下注:"二人乡试不知何科。"(按:另一人为文彬,礼部侍郎,柳城人。)《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二《选举》本科进士题名作柳州人。 粗看之下,这条记载并无多大问题,《明登科考》、《明贡举考》都是专门的进士题名著作,而《万历广西通志》更是明代成书的,三种书记载的可信度很高。但是,我们在明黄佐《南雍志》卷一五《储养考·进士题名》中,却发现朱光才的籍贯作湖广郴州人。张朝瑞的注,也可能因此而来。进一步查《万历郴州志》卷四《科贡表》本科进士题名,有朱光才,注"见传",且同卷举人表朱光才乡举科年在洪武壬午;卷一六《人物传》的传文虽然简略,但毕竟算是立传了。再检《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二,永乐十五年八月"戊午,升……户部郎中朱光才为陕西布政司左参政"。据此线索,继续检《康熙陕西通志》卷一七陕西布政司左参政题名,正作:朱光才,湖广郴州人。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的“异体字”研究

《明代进士登科录》中的“异体字”研究 异体字作为同词异形或同音异体的文字,是汉字字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不断发展的产物。天一阁馆藏《明代进士登科录》是我国明代科举考试登记考生情况最重要的史料,对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明代进士登科录》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现的异体字及其类型进行了简要的叙述,以期对《明代进士登科录》异体字的处理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明代进士登科录异体字 一、引言 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异体字”有不同的命名。在古代,异体字被称为“或体”或“又体”,《说文解字》中称“重文”,清朝段玉裁在概括异体字现象时曾使用“异体”一词。建国以后,随着汉字的整理以及汉字简化工作的陆续展开,“异体字”这一专有名词才被正式用来指代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汉字。章琼在《汉字异体字论》研究中发现:1952年7月,丁劭予在《异体通用字的同一问题》中称“异体字”为“异体通用字”,同年10月,丁西林《对于汉字整理和简化各种意见》和曹伯韩《关于汉字整理和简化的各种意见》则将其称为“异形字、骈枝字”[1]。三人对异体字的称谓中虽有“异体字”的含义,但是均未真正提出“异体字”这一名称。直到1953年,“异体字”才被正式提出,并在1954年《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中推广。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异体字大量出现。异体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当中,历代大型字书都保存有丰富的异体字的字音、字形,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字书并没有收录全部的异体字。天一阁馆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以下简称《登科录》)是我国明代科举考试登记考生简历的珍贵史料,但是其中的地名、人名以及考生答卷中出现的大量异体字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这部史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花费时间去查阅历代字书也是困难重重。因此,本文对《登科录》中出现的异体字进行详细辨析,以期对这部著作的整理有所帮助。 二、《登科录》异体字的基本类别 (一)汉字构件不变,位置不同 汉字中的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组成,构件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汉字,以表示不同意义,如“木”与“口”可以组成“呆”,也可以组成“杏”;“土”与“己”可以组成“岂”,也可以组成“圮”;“力”与“口”可以组成“加”,也可以组成“另”;“天”与“口”可以组成“吴”,也可以组成“吞”。还有一部分汉字,它们的两个构件虽然位置与现在汉字位置有所不同,却仍然具有相同的意义,这就形成了汉字中的异体字。如《明代山东乡试录》和《登科录》中出现了以下异体字: 1.略—畧

丰坊生卒年新考

丰坊生卒年新考 作者:李忠伟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 李忠伟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丰坊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藏书家、经学家,时人及后人由于鄙薄其人品,对他的学 术成就、艺术成就多采取漠视甚至歪曲。对于丰坊基本的生卒年,史志多未记载。根据丰坊著作、亲友著述及相关文献,认真考辩丰坊生卒年说法的讹误得知,丰坊生于弘治甲寅年(1494年),卒于隆庆己巳年(1569年)。 关键词:丰坊;张时彻;《万卷楼遗集》;《芝园定集》;生卒年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045-02 丰坊,明代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人,字存礼、存叔、人叔、人翁,号南禺外史,“晚岁更名道生”,。别署人季、天野人、西郊农长、南禺世史、南禺病史、南禺越客、碧玉 堂下吏、天官考功大夫、天官吏部尚书郎等。他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藏书家、收藏家、鉴赏家,也是经学家。因丰坊造作伪书及狂狷个性,常为时人及后世所诟病。史家多鄙薄其为人, 忽略其生卒年,致使其生卒年迄今无定论。 作为精通金石、书法、经学的学者,并被载人《明史》的丰坊,其准确生卒年不仅于史无征,其明代亲友如张惟静、范钦、陆鈛、范大澈、沈明臣等人著作中也无明示.清人大家如钱 谦益、全祖望、黄宗羲亦无考证。今人说法更是众说纷纭:1492-1563,1493-1566,1494- 1565,1494-1569,1500-1570,?-1576。根据这几种观点,丰坊享年在70至76之间,生年前后则差距有8年,卒年误差达14年。要确定丰坊生卒年,不能凭借孤证,比如书画作品,因这类作品后世伪作很多,要利用丰坊及其亲友著作以及各种可靠相关文献,相互参照,综合判断。 据最为可信的文献,丰坊生于弘治七年(1494年)。丰坊《感知十首·平生》诗自注“余 未第时,三梦子扬已,而果以卯科乡举,竞为癸未同年,又同试政”,丰坊当中嘉靖二年癸未 科进士。《明嘉靖二年进士登科录》记载:“丰坊,字存礼,行三,年三十,正月初五日生。”由嘉靖癸未年( 1523)前推30年,当为明弘治七年甲寅年( 1494)。《进士登科录》为当年所记,很可信。丰坊曾作诗《乙丑除夕三首》 其二云:圣寿周花甲,升平五九年。爆声全撼地,沈火欲烧天。敌国茅堂閟,谁蒙柏酒传。白鹅无处换,映日写春联。 其三云:七秩增三岁,丹房此托踪。时违唯自信,道大岂难容。古树闻春鸟,岩城起曙钟。六经真乐在,佔毕尽残冬。 其二的中“圣寿”,为明世宗皇帝,他生于明正德二年丁卯年,至世宗乙丑年,虚岁59, 除夕后,整60“周花甲”。其三诗中“七秩增三岁”,当为丰坊自己的年龄,即乙丑年(1565),因为除夕作,来年丰坊即73岁。另丰坊《行书孤山观梅诗》,款识:“乙丑岁大雪节,吴山大雪。巳刻开朗,千峰万木,金玉交辉,竹籁风泉,笙簧迭奏,势力恶僧不来,游冶市人绝迹, 境旷神怡,书此以遣兴,效鲁直也。七十二翁南禺老史”。此则落款中的大雪节气,离本年结 束尚有时日,故言72岁,恰与上则文献互证。数则文献充分证明丰坊生于明武宗弘治甲寅年(1494年),因此定丰坊生年为1494年说无疑正确。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八则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八则 黄振材;张宝宁 【摘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期刊名称】《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年(卷),期】2013(031)002 【总页数】3页(P79-81) 【关键词】《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勘;工具书 【作者】黄振材;张宝宁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3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谢沛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以下简称《索引》),是载录明清两朝进士的工具书。该书因其收集的人物完备、检索方便,深受使用者好评。但是由于编书时条件所限,《索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著录亦有误处。笔者在使用该书的过程中,发现《索引》存在一些错误,经过查询资料和认真考证,兹校补如下: (1)谭升:《索引》100页载:“(谭)升云南澜沧卫(湖广攸县)明成化 2/3/85”。《索引·历科进士题名录》2462页亦载“谭升”。

按:谭升当作谭昪。据《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载:“谭昪,贯湖广攸县人,云南澜沧卫,官籍,北胜州学生。”[1]又据《成化二年进士题名碑》载:“谭昪,云南澜沧卫人。”[2]《皇明贡举考》卷之四“成化二年丙戌科”亦载:“谭昪,云南澜沧卫。”[3]另,《类姓登科考》第585页下[4]、《云南通志》卷二 十上《选举·进士·明》[5]也皆载作“谭昪”,俱证“谭升”之误。而《皇明进 士登科考》卷之八“成化二年丙戌科”[6]与《索引》载同,同误。 (2)雷士旃:《索引》382页载:“(雷)士旃福建建安明成化11/2/23”。《索引·历科进士题名录》2468页亦载“雷士旃”。 按:雷士旃当作雷士栴。据《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载:“雷士栴,贯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民籍。”[7]又据《皇明贡举考》卷五“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载:“雷士栴,福建建安县。”[8]《皇明进士登科考》卷之六“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亦载:“雷士栴,福建建安县人。”[9]又《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七载:“庚寅陞监察御史宋德户部主事雷士栴……俱为按察司佥事。”[10]《嘉靖建宁府志》卷之十八《宦达·国朝》[11]皆载作“雷士栴”,俱证“雷士旃”之误。(3)陈榖:《索引》2149页载:“(陈)榖浙江山阴明成化11/3/173”。《索引·历科进士题名录》2470页亦载“陈榖”。 按:陈榖当作陈毂。《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载:“陈毂,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军籍。”[12]《皇明进士登科考》卷之六“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载:“陈毂, 浙江山阴县人。”[13]《皇明贡举考》卷之五“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亦载: “陈毂,浙江山阴县。”[14]《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八载:“癸酉擢……知县……陈毂郭资为各道试监察御史……。”[15]《类姓登科考》载:“陈毂,浙 江山阴县,三甲。”[16]另,《万历绍兴府志》卷之三十三《选举志四·进士·皇明》[17]也皆载作“陈毂”,俱证“陈榖”之误。 (4)况景:《索引》1161页载:“(况)景江西高安明弘治3/3/80”。《索

嘉靖二十六年李春芳殿试榜首中状元

嘉靖二十六年李春芳殿试榜首中状元 《句容县志》载:“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李春芳,殿试榜首,一甲 进士第一名。县城轿巷口为其立状元牌坊一座。” 李春芳(1510—1585),初名果,字子实,号石鹿,又号华阳洞天主人。祖籍句容,曾祖迁兴化。 据兴化师俭堂(清康熙帝为李春芳第六世孙所题堂名)《李氏族谱》、王锡爵《太师李文定公传》等典籍考定,李春芳“一世祖”李赓由福建邵武原籍迁居无锡,“三世祖”即宋代著名抗金英雄李纲。 据《李氏族谱》记载:“第十四世孙李旺(海)一迁居应天府句容县承先(仙)乡朱壒村(今天王镇朱巷)。十六世李秀迁兴化。”“故邵武、无锡、句容均留有李氏族裔。”李春芳为第十九世,曾祖李秀、祖李旭、父李镗。后来父亲李镗复返句容,李春芳系李镗的长子。 《乾隆句容县志》卷第九载:“李春芳,字子实。始祖海一,世居句曲之朱壒村。公之曾大父始渡江至安宜(扬州宝应),已又从安宜徙兴化。” 李春芳《贻安堂集》卷二《忆昔行,送王近山解官还句曲》有:“我有庐兮三茅畔,十亩榛芜松菊乱。何时一报圣朝恩,与君仍作林皋伴。” 李春芳《贻安堂集》卷五《遥寿二溪杨公六十一序》有:“李子,句曲人。”“世居勾曲之朱壒村。” 《李氏族谱》收录有李春芳之孙李思聪写的《李氏别记》。据《李氏别记》所述,李春芳曾祖李秀因生活贫困,曾到宝应投亲,因情况不好而迁到兴化,当时状况是“流离困苦,茫无生计”。到兴化后,在东门搭个棚子,李秀将亲友赠的金环换成豆子,以磨豆腐谋生,有了一点收入后,又扩大到酿醋,由于李秀一家是苏南方音,当地百姓称其为“醋蛮子”。 李春芳幼年聪明好学,在句容城明德堂读书时,品学兼优。后为诸生(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时,曾经读书于句容崇明寺的藏经院院内月潭僧房玉带楼。《乾隆句容县志》载:“玉带楼在县治东崇明寺藏经院。李文定为诸生时,读书院内月潭僧房。” 一次,在寺庙的墙壁上戏题《留玉带》诗一首: 年年山寺听鸣钟,匹马长安忆远公。 异日定须留玉带,题诗未可著纱笼。 题后,李春芳站在壁下,吟诵起来。寺里的方丈出来说:“恭喜相公,这次定中状元!”李春芳说:“不敢,不敢,师傅这么说,只是让我高兴而已。”方丈说:“那好,你敢不敢答应,中了状元,将玉带送来,留在本寺?” “留玉带”源于北宋年间金山佛印法师曾与苏轼参禅,苏轼赌败,留下玉带永镇山门的故事。想到这个故事,李春芳对方丈说:“可以可以,一言为定。” 嘉靖十年(1531 年),李春芳21 岁以“句容籍”乡试中举,二十六年(1547 年)以“句容籍”再赴会试,得第十名。殿试鼎甲第一,高中丁未科状元。 历史上,句容共有116 人被录取进士,而得一甲进士第一名中状元只有李春芳一人。《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载:“李春芳,贯直隶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民籍,句容县人。”这里“贯”指居住地,“籍”指户籍。

明代遂宁进士考

明代遂宁进士考 胡传淮;陈名扬 【摘要】遂宁市在明代共产生45名进士,其中遂宁县30名,蓬溪县8名,射洪县7名.遂宁扬名高中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探花,席书仕至札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本文据《登科录》《会试录》等相关原典,对明代遂宁(含今辖蓬溪县、射洪县)进士总数及其基础信息作出了较为详实的考证,对深入研究遂宁地区明代社会、文化、家 族等提供了线索. 【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7)001 【总页数】7页(P20-26) 【关键词】进士;明代;遂宁;蓬溪;射洪 【作者】胡传淮;陈名扬 【作者单位】蓬溪县政协,四川蓬溪629100;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遂宁市在明代共产生45名进士。其中遂宁县进士30名,分别是:赵鉴、黄纪、 张赞、俞纪、张伦、徐纲、黄珂、王勤、余本实、席书、王翀、黄伟、杜寀、王完、王宁、席彖、王瑄、席春、陈讲、杨名、黄崋、冯绶、席上珍、徐承嗣、方叔忠、王之杰、张所养、吕大器、李实、吕潜;蓬溪县进士8名,分别是:谭宗泗、张

庠、谭纉、谭訚、谭维、王庭、杨作楫、谭文化;射洪县进士7名,分别是:杨澄、刘贤、杨最、杨仪、刘逈、谢载、谢东山。 民国本《遂宁县志》载明代遂宁县进士28名,未收录黄伟与张所养。本文考《弘治十二年会试录》《皇明贡举考》及雍正本和嘉庆本《四川通志》,增补了黄伟与张所养为明代遂宁县进士的史料。光绪本《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选举志载,正德六年进士王完、王宁为潼川州人,考《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知王完和王宁乃是亲兄弟,两人为同科进士,且都是遂宁县人。又《类姓登科考》载“柳寅东,四川遂宁人,辛未三甲。”查《甲申传信录》和雍正本《四川通志》,知柳寅东非遂宁人,乃是梓潼县人。 乾隆本《蓬溪县志》载明代蓬溪县进士10名,其中多出熊应捷与谭振豪二人。雍正本《四川通志》卷三十四选举亦载,万历丁未科进士“熊应捷,蓬溪县人,历主事。”考《登科录》,熊应捷为荣昌县人,非蓬溪县人,中该科第二甲进士。《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登科录》载“熊应捷,贯四川叙州府隆昌县,军籍。荣昌县人。县学附学生,治诗经。字愚公。行二。年二十四,九月十八日生。曾祖万绪;祖梦之,寿官;父文物。母朱氏。慈侍下。兄:应占,刑部郎中;应攀。弟:应契、应繇、应益、应垂。娶苏氏,继娶喻氏。四川乡试第三十名,会试第一百二名。” 乾隆本《蓬溪县志》卷四选举表载,某年蓬溪县进士“谭振豪,廷试钦赐进士。”《新修潼川府志》卷十五选举志详载谭振豪中进士时间为崇祯十五年(1642)。 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有崇祯十五年壬午科,该科为“赐特用出身”,谭振豪名列其中。又查《崇祯十三年赐特用出身科科年考实——兼谈明代进士题名 碑的立石问题》,知该科本在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秋七月。《新修潼川府志》所载时间乃是沿袭了《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之误。且“这二百六十三人特用举贡,并非进士”,故不将谭振豪列在明代蓬溪县进士之中。 乾隆本《射洪县志》载明代射洪县进士6名,本考根据《嘉靖八年进士登科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