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讲作者由邻居小姑娘青青在院子里摆弄小蜗牛,勾起了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先讲作者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再讲作者看了蜗牛爬墙的经过,开始敬佩了,最后讲作者要好好地看蜗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和行为特点,并学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

教学建议分析:

学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主动探究事物。这样获取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鲜明、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是终身难忘的。所以,我认为在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遵循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和歌曲录音《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情感,本课教学设计着力引导儿童在朗读课文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蜗牛。(教师出示图片,和课题)

师:对,是小蜗牛。为了了解这位新朋友,课下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蜗牛的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课下收集整理有关蜗牛的资料,并说说自己收集的资料。)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关于蜗牛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出示课件)

过渡:通过这些资料,大家对这位新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蜗牛更多的故事呢?今天我继续学习第六课《蜗牛》。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蜗牛,让学生对蜗牛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接受,从而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记忆能力与观察能力。)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体会蜗牛的“胆小”。

1、请同学打开书,边读边思考这道练习题,老师看看谁最会读书。

作者小时侯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蜗牛,观察它们的动静,开始小作者认为蜗牛是个 !最后,蜗牛爬上了垂直的墙壁,作者开始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个整体认知,通过习题又清晰地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2、那么,从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了它是一个胆小鬼?

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①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

②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

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

“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会立即把头缩回去。

理解“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等词语。

3、体会作者感受:

所以作者才怎样想?(出示课件:嘿,真是个胆小鬼!)

齐读这一句,读出蜗牛的胆小。

4、这只小蜗牛真胆小呀,谁来演一演。(师配读,学生演)

(此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想象、表演、比较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

三、研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

过渡:如此胆小的蜗牛,作者怎么会敬佩它了呢?老师看谁最会发现问题,快读读课文,去找找原因吧!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

(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

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毫不畏惧,一步一步努力地向上爬,经过了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让作者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句子。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哪!”这句话的意思。

7、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蜗牛朋友的敬佩之情来欣赏一首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设计意图:读懂了文章后让学生朗读重点句子,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深对朗读训练的认识,注重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去写事物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写作中!)

五、板书设计:

蜗牛我

不怕难——垂直向上不耐烦

不怕重——壳重担心摔坏

不怕摔——掉下再上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小蜗牛》名师教案

《小蜗牛》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重点学会“对”和“妈”,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打一动物)。是什么呀?对,小蜗牛。(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借助连环画和拼音读课文,读不通的句子用线画出来。 2.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找一找: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三、生字学习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动动小手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①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试着认读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词语。 ②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③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及去掉拼音的生字。 生读,师指导。师生共同学习生字。学习“王字旁”。 指名读,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2.书写指导。 (1)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2)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3)学写“全”“回”两个生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全”“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回”的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3.整体感知。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四、巩固训练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好久”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反复”表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识记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模仿运用故事中的“反复”表达。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PPT出示谜语)“没 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PPT出示小蜗牛图片)。 2.板书课题《小蜗牛》 师板书“小牛”(出示蜗牛图片)看图识字“蜗”(口述:一只……的小虫子(写“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写“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写“内”)读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今天,我们就和小蜗牛一起去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 1.阅读《小蜗牛》绘本 (一)自学 2.过渡:同学们,想和蜗牛一起玩吗?那就跟随蜗牛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 3.圈画生字词

(二)自学检测 1.明确自然段(小组长快速检查小组成员标注情况) 2.个别生接力读课文(师相机纠正,引导) 3.齐读(注意停顿) (三)群学 过渡: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蜗牛带我们走了那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小蜗牛还要给同学们介绍新的生字朋友,同学们想交朋友吗?那现在就和蜗牛一起去认识吧!同学们看群学要求:(PPT出示要求) 1.组长抽生领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领读文中生字词 3.对学互考生字,给自己认错的生字做上标记,再请人教读几遍。 (四)群学检测 1.自读带音生字,数出自己能认读的个数。 2.小组展示读带音生字 3.齐读带音生字 4.生生提醒(学生自己提醒所认生字当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5.去音齐读 6.个别生挑战读 7.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巩固 (五)拓展巩固迁移 1.认读生字词语 ①齐读词语 ②选自己最喜欢词说话 ③走迷宫游戏巩固 2.选词填空“孩子玩具回来” 3.认识新偏旁“子”“王” 4.看图识字(课后练习题)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全班齐读课文。

《小蜗牛》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4.小蜗牛 14.小蜗牛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导入法:(谈话导入)出示蜗牛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样子? 2.引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学习新偏旁。

4.巩固字词。 (1)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2)游戏:开火车找朋友。 三、指导书写,学习汉字 1.出示生字卡片“对、妈、全、回”。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学生临摹。 4.指导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四、布置作业 1.每个生字练习书写3遍。 2.练习给生字组词或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14.小蜗牛 对妈全回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小蜗牛带给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导入法:(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孩子发芽去玩吧爬呀爬好久回来 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齐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3)你想象一下,小蜗牛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3.学习第3、4、5自然段。 (1)当小蜗牛回来时已经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蜗牛妈妈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小蜗牛摘回草莓了吗?为什么? (4)齐读第4、5自然段。 4.学习最后3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3个自然段。 (2)小蜗牛采回蘑菇了吗?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交流升华

14.小蜗牛(教案)

14.小蜗牛(教案) 14小蜗牛(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1. 认识“住、孩”等12 个生字和王字旁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 个字。 2.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必备品格力格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认识四季。【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重点) 2.对照图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 1.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一次都没能完成妈妈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板书课题:14小蜗牛)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居住住房孩子小孩玩耍玩球走吧去吧发生发现发芽嫩芽爬行爬上来呀走呀永久许久回家回来全国全部变化变色(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玩全变”,翘舌音“住”等。)②学习禾木旁1 个偏旁“王”,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王”的字多与(1-3)(4-16)“玉”有关。指导写王字旁1 个偏旁:注意:本课要求认识的王字旁,是以前学过的“王”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如“王”变成王字旁后,长横变成了提。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④多元识字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例如: A.给已学字加偏旁:巴—吧、爬;牙—呀、芽。 B.与已学的形近字做比较:金—全;田—回。(2)学习多音字:发(fā fà)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小树发芽了。这里的加点字“发”读一声“fā”,意思是“产生,出现”,还有一个读音是“fà”,意思是“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分别如下:发fā(发现)(发生)fà(白发)(理发)②读一读:我发(fā)现妈妈的头上有白发(fà)了。【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学习,从字音到组词再到句子,层层推进,完成对多音字系统学习,使学生学会鉴别多音字的方法。】(3)摘苹果游戏。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4)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发芽由上而下地遮掩。许多很多。盖种子的胚胎发育长大,突破种皮而出。(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 对妈全回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全”:“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揭题: 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儿?(生描述)就这样儿——「展示课件第一屏」(播放有关蜗牛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蜗牛。(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具体的动物形象最能打动孩子们,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情感朗读,感悟: (一)、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小蜗牛对话。 1、师: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2、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别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读这些描写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带给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读文) (二)、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完读给我们听听。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读中生疑,读中自悟,只有当该“出手时”再“出手”。 三、回顾学法,识字: 1、师:在学习《山雀》一课的生字时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了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展示课件第二屏」出示生字的学法 2、好的学习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学生字。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师重点讲解、范写“袋、继、熟”三字。

2 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设计

第二课观察蜗牛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长短不同的2对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蜗牛对不同气味有嗅觉反应。蜗牛对声音变化无明显反应。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蜗牛,初步形成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对观察小动物充满兴趣,认真细致、乐于记录;乐于将发现的动物反应主动与他人分享;乐于饲养小动物。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蜗牛,棉棒2支,小玻璃瓶2个,分别装少量白醋和糖水; 透明长尺子、棉线绳、木头铅笔;放大镜。 学生准备材料:课前寻找并饲养的蜗牛。 教师准备材料:蜗牛身体组成部分的PPT;饲养蜗牛塑料盒(内放湿沙子、 菜叶、黄瓜,放养多只蜗牛)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新课学习 1.认识蜗牛 (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

(3)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4)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2.探究蜗牛对气味的反应 (1)明确问题:蜗牛到底有没有鼻子,会不会闻味道? (2)讨论:面对不同气味的食物,怎样让蜗牛在看不见的前提下观察它的行为? (引导学生可迁移上一课的方法:将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黑色袋子中,观察蜗牛的反应。) (3)完善实验方案。例如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用分别蘸取了糖水和醋的两根白色棉棒吸引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蜗牛会爬向蘸取了糖水的棉棒;遇到蘸取了醋的棉棒,蜗牛将身子缩回到硬壳内。) (4)学生实验,实验之后汇报交流。 3.探究蜗牛对声音的反应(可与上一活动分组并行开展) (1)讨论:蜗牛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2)将同一只蜗牛放在桌子上,并依次对它大声喊和鼓掌。 (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一说我们的发现和想法。 4.观察蜗牛的爬行 (1)想一想:蜗牛靠什么行走,怎样行走呢? (2)将蜗牛放在有色透明塑料板上,观察蜗牛行走的方式和轨迹。 (3)提问:蜗牛遇到不同的“路况”,会怎么行进? (4)将蜗牛分别放在细线、木棍和直尺上,观察蜗牛是怎样行进的。 (5)继续观察蜗牛,记录你的新发现。 (三)整理,下课。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2.学生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蜗牛教学设计[国家一等奖]

蜗牛(一)教学设计 一、理论指导: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等多方面,它给教师、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不应局限在学校课堂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课余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研究,也是实施开放式科学探究的必由之路。所以,蜗牛(一)一课的设计中,我打算花两周的时间布置学生先去观察大自然中的蜗牛,并且先尝试着饲养蜗牛,让孩子们课堂以外先去观察蜗牛、饲养蜗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二课,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所以本课观察活动的开展,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特征,逐步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本节课重点在于观察了解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等特点。同时在学生经历的观察中还会发现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教材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蜗牛;第二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第三部分,观察蜗牛的运动;第四部分,饲养蜗牛的方法。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经历有目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活动过程,经历初步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可观察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梳理: 儿童对神奇的生命世界表现出来的好奇和神秘是与生俱来的,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心得以细心呵护,促使他们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认识向本质认识发展,积极引导他们关注生命,关注环境,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因此,教学行为上,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激发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

小学三年级科学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我以“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对蜗牛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蜗牛有一些模糊地认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本课是他们开始观察动物的第一课,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但观察比较随意,缺乏目的性。 三、教材内容 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历经观察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体的特点,经历细心地有目的的观察活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在有序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对蜗牛身体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六、教学难点: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七、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2-3只蜗牛、放大镜、培养皿、观察记录纸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新鲜蔬菜 八、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以“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猜想—合作观察—交流发现—总结”为主线,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九、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 1、课件出示谜题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走,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打一小动物,猜猜看。揭谜底蜗牛 2、你们仔细观察过蜗牛吗?对蜗牛的身体你都知道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察蜗牛,好吗? 揭题观察蜗牛 二、蜗牛身体的观察 1、观察蜗牛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你估计你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怎么解决? (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想观察蜗牛的腹部看不清楚、蜗牛太小看不清楚) 2、现在你准备怎样观察蜗牛的身体?(用放大镜,看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等是怎么样?) 3、观察蜗牛可以从蜗牛软的一部分开始,你打算用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指导学生按头、腹、尾的顺序进行观察,了解有序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得更多,更仔细。) 4、出示观察要求 (1)小组合作,可用放大镜观察 (2)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仔细观察蜗牛的头部有什么? (3)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5、观察要求有了,观察目标有了,我们的观察活动可以开始了。 6、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教师下组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察收获。 7、完成的小组用玻璃盖把蜗牛暂时盖住。 8、汇报交流 (1)、通过观察,蜗牛身体的特征你们发现了没有? (2)、请几个小组上台汇报一下?发现了几条就汇报几条,汇报的时候,我们比哪一组的同学听的最认真。(学生汇报) (3)、别的小组有新的发现继续展示。 三、蜗牛壳的观察 1、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引申出来蜗牛还有一个壳。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8《蜗牛》教案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创设情境 一、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 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 躲进房里头。 2.提问:你是怎样猜出谜底是蜗牛 的? 3.提问: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 学生读谜语、猜谜 语。 学生说说自己的 想法。 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研究 蜗牛的兴趣。 通过谜语初 步了解学生 对蜗牛的认 识。 观察一:蜗牛的外形特征 二、观察蜗牛的外部形态 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蜗牛已经有 很多的认识了,你们能把观察到的蜗牛 的样子画下来吗? 2.提出观察要求 (1)先从整体上观察蜗牛,再观 察蜗牛的各个部分,边观察边画出蜗牛 的样子。 (2)仔细观察,看不清时可以借 学生根据要求和 自己的经验,在记录单 上画出蜗牛的外形。 1.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 巩固观察小 动物的科学

拓展提高 四、拓展提高 1.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蜗牛的 外形特征,蜗牛喜欢吃的食物,还知道 了蜗牛主要靠触角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2.提问: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蚂蚁, 蜗牛和蚂蚁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提问:除了这些,你还想研究蜗 牛的哪些问题? 3.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研 究蜗牛。 学生根据所学内 容,说说蚂蚁和蜗牛的 不同。 预设:身体结构不 同,吃的食物不同,运 动方式不同…… 学生针对蜗牛提 出新的问题。 预设:蜗牛是怎样 运动的?蜗牛喜欢生 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中? 1.引导学生 通过比较发 现二者的不 同之处,从而 培养学生比 较、有序描述 的能力。 2.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课 后继续饲养 研究蜗牛。 板书设计 蜗牛 (教师随着学习进程,补充板画蜗牛) 口:有齿舌 喜欢吃蔬菜水果 触角:感知环境

课文14小蜗牛教案

课文14小蜗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孩、慢”等10个生字。认识偏旁“子(子字旁)、(爪字头)、身(身字旁)。 2.会写“已、经”等6个生字,认识“树林、碧绿”这两个词语。正确读写“孩子、好久、对于、过冬”等词语。 3.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已”与“己”的字形区别;识记由“孩”扩展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蜗牛”图片。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它吗?它是什么东西?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模样?(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对,这是蜗牛。它是一种爬行昆虫。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蜗牛的课,你们想学吗?好谁来读一下课文?(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我来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画出生字好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二、生字学习: Hai 孩——横撇、竖钩、提、点、横、撇折、丿、丿、丶(9画)孩子,小孩 Yi 已——横折、横、竖弯钩(3画)已经、已在、已被、已是 Jing 经——撇折、撇折、提、横撇、捺、横、竖、横(8画)已经、经过、经常 Cai 采——丿丶丶丶横竖丿捺(8画)采取、采用、采访、采花 Xue 雪——横、竖、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折、横、横(11画)雪花、雪人、堆雪、下雪 Ba 吧——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7画)吧台、好吧、走吧、去吧 三、认读生字 1.指名读生字。 2.男女生分别读生字。 3.小组读生字。

《蜗牛》教案1

《蜗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揭题: 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儿?(生描述)就这样儿——「展示课件第一屏」(播放有关蜗牛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蜗牛。(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具体的动物形象最能打动孩子们,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情感朗读,感悟: (一)、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小蜗牛对话。 1、师: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2、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别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读这些描写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带给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读文) (二)、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完读给我们听听。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读中生疑,读中自悟,只有当该“出手时”再“出手”。 三、回顾学法,识字: 1、师:在学习《山雀》一课的生字时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了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出示生字的学法 2、好的学习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们还等什么呢?开始学生字。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师重点讲解、范写“袋、继、熟”三字。 (4)、从这些生字和词语中自选三个以上即兴说几句话或编一个小故事——例如:口袋、继续、成熟 【设计意图】:新增此环节将生字新词故事化,既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字词,又是对构思和表达能力的锻炼。 四、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及时指导。 五、作业设计: (一)、在作业本上写本课生字。 (二)、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六、板书设计: 6 蜗牛 袋继熟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蜗牛公开课教案

6、蜗牛 一、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蜗牛那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使学生养成不怕困难挫折,勇于攀登的好品质。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物的细致。 三、教学难点: ”,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 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放童谣《蜗牛》。 2、师问:同学们会唱这首童谣吗?有机会的话让音乐老师教教你们哦。 在你们心中蜗牛长什么样? 3、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 4、学生齐读课题。 5、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组蜗牛的图片。(出示课件:蜗牛的图片) 二、朗读感悟。 (一)、初读课文。 1、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问题) 问题1: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 到的呢?画出相关语句。 问题2:作者后来为什么又敬佩蜗牛呢?敬佩它的什么?画出相关语句。 问题3:你从作者和蜗牛身上分别学到了什么? (二)、小组讨论。 1、小组讨论。 2、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1。 3、师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句话写出了蜗牛常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句话: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通过重复朗读这句话理解“总是”、“藏”、“不肯”等词。使学生 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 牛的胆小。“圆圆的、螺旋形的”写出了蜗牛的样子。 第3、4、5、6句话写出了作者以为蜗牛胆小的样子。课件出示词语:

“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让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词语从而感受蜗牛的胆小。 4、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段。(师指导:语气轻柔上扬诙谐,语速要慢) 5、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2。 6、分析第四段第二句话中的“坠”字。 7、边分析重点词语边板书情感线索在黑板上。 8、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3. (1)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得生动、具体。 (2)学习蜗牛那种“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精神,要养成不怕 困难挫折,勇于攀登的好品质。 9、分析最后一段中的词语“惆怅”从而分析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结: 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我们敬佩呢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蜗牛 蜗牛我 很努力地爬不耐烦 还在不懈地爬喘了一口气,继续爬担心摔坏,以为畏惧、以为退缩又爬(挪动)开始敬佩 教学反思: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介绍蜗牛,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想象。 2. 会用总分的结构描述蜗牛的特点。 3.用上“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更神奇的是”等连接语连接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题目(板书:蜗牛,书空题目,强调“内”的写法) 2.科学曹老师已经带领我们观察过蜗牛了,考考你,先来看蜗牛有哪几部分组成。(板书)你还了解有关蜗牛的哪些知识? 3.过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看来蜗牛已经是大家的老朋友了,但是就这样把观察的写下来,显得很乱。 二、观察蜗牛的触角 1.我们从“头”开始,先来看它的触角。你能先说说你观察到的。 (生说,板书重点词或好词。特别是有想象部分,板书并给予表扬:是呀,观察日记不光要仔细观察,还要加进自己的想象。) 2.有一位小朋友也写了自己观察到的触角。我们来看看。 出示: 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长长的一对上有眼睛,短短的一对用来闻气味。蜗牛爬行的时候,触角会伸缩,很有意思。 (1)生说,在PPT上加括号。 (2)生写。 (3)交流。(拿2-3个优生和1个差生,师生互评。) 下水文:蜗牛的头上有两对一长一短的触角。长的一对顶端有圆鼓鼓的小黑点,那是蜗牛的眼睛。蜗牛总是睁着它那芝麻大的眼睛,好奇地探寻着世界,好像

有千万个为什么。蜗牛向前爬行的时候,总爱摇着头,晃着两只长着眼睛的触角慢慢前进,仿佛在刺探前方的敌情。要是你用手触碰一下它的触角,它就像触电似的马上缩回它的安全屋——蜗牛壳里,老半天才慢慢地爬出来,谨慎得很!蜗牛的触角可以自由地伸缩,很有意思。像以前最古老的电视机上的天线。短的一对可以感知到气味和味道,嘿,这不就是我们的鼻子嘛! 3.要是给这段文字加上总起句,你会? 这样就是用总分的结构完整地介绍了蜗牛的触角。 三、迁移运用:观察蜗牛的其他部位和活动 1.连接语: 除了蜗牛的触角,你还想说说蜗牛的什么?(生说,师板书) 板书预:观察想象 头触角 嘴巴(进食) 腹腹足(爬行) 壳 尾 吴老师送你一个过渡句: 接下来我观察的是蜗牛的 更神奇(有意思)的是 ()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2.生写 壳:(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一圈一圈螺旋形的;壳比较硬;透明的,在阳光下能看见壳里蜗牛的躯体;跟田螺的壳差不多。)背上背着重重的壳,当遇到危险时,就会钻进壳里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侵害。

14《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2、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蜗牛的图片)我们也听过一首有关蜗牛的歌(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蜗牛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14、小蜗牛(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4、看图猜一猜 下面几幅图里都是什么?你能够在图画的帮助下,猜出下面加点的字是什么字吗?加油,相信你一定能猜出来。(蜗牛、发芽、草莓、蘑菇) 三、研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段,生自己朗读这一段,找出蜗牛家与树林的距离。 2、感知“旁边”,并用“旁边”进行造句练习,感知词义。 ()的旁边坐着的是()。 ()的旁边是()。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妈妈对小蜗牛说的话。 (“孩子,到小树木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2、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文中找出来 3、小树发芽。春天还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自由交流,可做适当提醒。 (冰雪融化、燕子回归、小草发芽……) 4、有感情地读读第二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感悟“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读的时候语速要慢,“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读出小蜗牛的慢。) 2、出示,小蜗牛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

幼儿园中班科学《蜗牛》教学设计与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蜗牛》教学设计与反思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2. 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重、难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蜗牛视频、关于蜗牛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见过蜗牛吗?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谁能把你见过的蜗牛画出来,并告诉我它的身体名称吗? 我们先看个小短片,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完不完整。 二、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外形特征。 观看完视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 三、出示ppt《蜗牛》,介绍蜗牛的身体及名称。 关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呢?(蜗牛壳上有旋转的线螺线) 出示蜗牛壳图片,观察(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右旋,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左逆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左旋。)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的头,它有几对触角?它的眼睛在哪里?蜗牛的嘴巴在哪里?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在蜗牛的

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是怎样行动的?(蜗牛利用“足腺”分泌粘液,减少摩擦, 蠕动腹足移动。) 四、分享寻找蜗牛的经验,并讨论蜗牛喜欢居住在什么样的环 境中。 小朋友,你没有有抓过蜗牛?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教师总结:早晨潮湿的树丛中、下雨过后的草丛或墙面、,潮湿的墙角、潮湿的的花盆下都可以找到蜗牛,看来蜗牛待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 最近小朋友有见到蜗牛吗?你一般都是在什么季节见到蜗牛 的?(蜗牛要冬眠和夏眠) 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是怎样冬眠、夏眠的。(蜗牛分泌一种黏膜把壳的开口封起来,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护身体躯体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使蜗牛能够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时,任何水分都很难经此而散失。)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4.《观察蜗牛》 青岛版

14.《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蜗牛》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课以动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为线索,通过探究蜗牛的外形特征,进而将动物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接触和感知环境的。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让学生寻找蜗牛的活动,观察蜗牛的生长环境。通过图示的形式呈现了白醋、蜂蜜、树枝等研究材料,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分两个大活动,活动一是“蜗牛生活在哪里?”通过对比观察蜗牛生活环境的图片,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大都是阴暗潮湿的;活动二是“观察蜗牛的反应,有什么发现?”通过实验分别从蜗牛遇到食物、不同的气味、味道、光线等做出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通过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知道蜗牛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蜗牛,并通过画图、写日记、拍照等方式记录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旨在培养学生乐于研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二年级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用语言初步描述。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学生乐于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探究,从而建立蜗牛的身体特点与感知环境的联系。虽然经常接触,但是科学的观察和描述蜗牛的身体特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感期,通过思维导航或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知道蜗牛可以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珍爱生命,爱护动物。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白醋、豆浆、蜂蜜(90g)、菜叶、树枝、烧杯、盘子、蜗牛、塑料片、蜗牛实验盒(纸质)等。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4个字。 3.认识偏旁:王字旁“王”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了解四季的特点,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学习方法:以读感悟法讨论法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偏旁:王字旁“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 jiǔwō niúwán 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蜗牛教学设计

蜗牛教学设计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教学设计玉溪市易门县龙泉街道小学许辉邮政编码:651100 【科学教育理论反导】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科学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本课让学生围绕“蜗牛”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启发学生巧妙运用身边的小动物来进行探究活动,设计游戏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巩固了对蜗牛的认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想象思维能力。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引导者,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同时在活动中养成学生善于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平等交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蜗牛(一)》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动物单元。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本课是观察蜗牛的第一课时,教材的设计意途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对蜗牛身体、运动的观察,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描述过程,学会按顺序观察、细节观察、动态观察,达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用感官直接感知小动物,借助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进行简单记录的要求。对于蜗牛,三年级的孩子很感兴趣,并从课外书上了解到很多关于蜗牛的知识,同时在植物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观察方法,所以他们对本课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观察基础。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观察方法才刚刚建立,所以观察项目不宜过多,而应重在“少、实、深”。本课将通过学生对蜗牛身体、运动的观察,让他们经历观察、描述的过程,使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才是本课乃至本单元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的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方法——实验验证——交流研究成果——课后延伸。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观察品质尚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尤其是观察的目的性、有序性不强,而且语言概括表达能力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