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故选:D。(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题中A项表示阴天,B项表示雷阵雨,C项表示多云,D项表示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中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因此湖南省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据如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A. A地全年高温

B. B地全年降水均匀

C. C地冬季高温少雨

D. D地夏季高温多雨

【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A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降水不均匀,C是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能力,学生要掌握以温定型以水定带的技巧,这样可以迅速判断D应该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5.读亚洲及两个半岛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2)关于b半岛和c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半岛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B. 受地形地势影响,c半岛的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

C. 城市①是本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D. 城市②附近盛产黄麻,煤、铁、锰资源丰富

(3)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B.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

D.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1)B

(2)A

(3)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各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a是阿拉伯半岛,c是中南半岛,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别却很大,自然景观也差别很大因为。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出现在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的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中南半岛海陆差异显著,形成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田连片。故B正确。(2)读图可知:b是印度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故A错误,符合题意;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①是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故正确,C不符合题意;城市②是加尔各答,附近盛产黄麻,煤、铁、锰资源丰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亚洲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故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故B不符合题意;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

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C不符合题意;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因此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A;(3)D。

【点评】(1)本题考查阿拉伯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差异大的原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印度的气候、城市及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6.读下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 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 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 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

D. 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受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分布不均匀,在同一座山上,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故选B。(2)由图分析,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6℃;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故选C。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被风坡降水少,学生主要记住这点即可。

(2)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大,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平时要养成多读图的习惯。

7.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8.2019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巴黎(东经2.2°)进行了友好访问。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和巴黎都是世界文化名城,下列文化遗产与所在城市组合正确的是()

A. ①﹣巴黎,②﹣北京

B. ②﹣北京,③﹣巴黎

C. ③﹣巴黎,④﹣北京

D. ④﹣北京,①﹣巴黎

(2)有关北京和巴黎的位置及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京位于东半球,巴黎位于西半球

B. 北京位于北半球,巴黎位于南半球

C. 1月份,北京寒冷干燥,巴黎温和多雨

D.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巴黎小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天坛位于北京;故选:D。(2)巴黎和北京都属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巴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四季降水均匀,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巴黎;故选:C。

【点评】(1)北京是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如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中华世纪坛等等,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其中一些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代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9.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

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0.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1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12.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不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幅图中,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3.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是68,这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

A. 优

B. 良

C. 轻度污染

D. 严重污染【答案】 B

【解析】【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68,那么该市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

14.图1是“2019 年3 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示意图”, 图2 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019 年3 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

A. 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区最多

B. 全部发生于沿海地区

C. 发生地高纬地区多于低纬地区

D. 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图1中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四地, 与其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气候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甲—②—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冬季

B. 乙—①—全年高温少雨

C. 丙—③—全年温和各月降水均匀

D. 丁—④—全年高温多雨

(3)进入2019 年, 澳大利亚南部连日遭高温热浪侵袭?科学家推测, 30 年后澳大利亚将没有冬天, 秋春相连, 夏季延长, 被称为“新夏天”?“新夏天” 可能是()

A. 10 月-次年3 月

B. 6 月-8 月

C. 5 月-10 月

D. 7 月-9 月【答案】(1)A

(2)C

(3)A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2019 年3 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事件中,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区最多;沿海与内地都有重大灾害天气;发生地低纬地区多于高纬度地区;既

有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发生在发达国家,故答案为:A。(2)图1中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四地,甲是非洲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乙地是西亚地区,属于全年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与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③表示的气候类型;丁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与④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属于夏季多雨型,故答案为:C。(3)由题目可知,30 年后澳大利亚将没有冬天, 秋春相连, 夏季延长, 被称为“新夏天”,“新夏天” 可能是是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气温最高的季节,故答案为:A。

【点评】(1)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15.央视热播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吗?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C.中部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部低

(2)谢公屐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如图),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下图为谢公屐示意图。谢公屐的特别功能与“天姥”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节省体力——东南丘陵

B.防滑防潮——成都平原

C.保暖隔雪——东北平原

D.脱穿便利——珠江三角洲

(3)边塞诗人岑参诗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此景可见于()

A.处暑时节的黄土高原

B.白露时节的新疆地区

C.秋分时节东北三省

D.寒露时节的四川盆地

(4)能表示岑参诗中景象的天气符号()

A.

B.

C.

D.

(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景可见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

【答案】(1)A

(2)A

(3)B

(4)D

(5)B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读图可知,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谢公屐上坡的时候后面高,下坡的时候前面高,这样可以节省体力,主要适应在坡地行走。

(3)根据诗中的描述可知,该天气是在狂风怒吼,卷起黄沙漫漫,飞石满地的景象,描写的是我国秋季新疆地区的冬季风来临的景象。

(4)读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雨夹雪,C表示台风,D表示沙尘暴。诗中描写的是大风挂起沙尘的景象。

(5)“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反映了这里草原广布,地势平坦。地势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故答案为:(1)A;(2)A;(3)B;(4)D;(5)B;

【点评】(1)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该题主要考查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一望无际;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云贵高原气候四季如春,自然环境良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连绵起伏,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产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高低决定了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向海洋。

16.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若山峰A的海拔3600米,气温是6℃,那么山底B海拔500米处的气温是()

A. 24℃

B. 12.6℃

C. 24.6℃

D. -12.6℃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根据在山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出山顶的气温为:(3600-500)÷100×0.6℃=18.6℃,18.6℃+6℃=24.6℃。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17.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典型作物为葡萄、柑橘、柠檬、无花果、油橄榄等。

18.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气候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B

【解析】【分析】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B符合题意。

【点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

19.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6日出现雷雨天气,不适合进行野外地理考察(2)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从图中可以看出,7

日气温日较差最小,是6℃。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山地小于平原。

20.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以下代表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雾;B表示的天气是霾;C表示的天气是冻雨;D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