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归纳

道教

道教创始人:张陵(张道陵或张天师)

经典:《老子五千文》,张鲁(张陵孙子)奉老子(李耳)为教主,

原始道教:张凌倡导“五斗米道”、张角创“太平道”

理论化代表: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

两大派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金初)

经典:《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

《孝经》(儒经)。

修行方法: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丘处机(长春子)开创龙门派势力最大。

正一道:创始人:张盛(元代)

经典:《正一经》

修炼方法: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

流行于台湾、江南。

道教教义:殷周(鬼神崇拜)、先秦(道家学派)、战国后(神仙方术信仰)、西汉初期(黄老学说(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

修炼方法:内养,外养,房中术。目的:追求长生不老

经典:唐代《道藏》(中国现存最早)、北宋《大宋天宫宝藏》、

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主,

将其《老子》一书改名:《道德真经》又名《道德经》

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德显现、

“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

标志:八卦太极图

尊神

三清: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子玉清宫)

上清灵宝天尊(禹余天之上清宫)

太清道德天尊(大赤天之太清宫)

四御:辅助三清的四位天帝

紫薇北极大地(紫薇中天北极太皇大帝)

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

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总执天道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主持人间兵革命之事

三官(三元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福神(福) 员外郎(禄) 南极仙翁(寿)

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

神仙:老而不死曰仙

真武大帝:水神(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有防止火灾之威力) (净乐国太子) 道场:武当山

真武庙:(北宋)广东佛山祖庙,(清初)云南昆明太和宫(铜瓦寺,全国最大铜寺) 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文昌帝君:文曲星,四川梓潼七曲山张亚子,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读书人崇拜寺庙: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文昌庙的祖庙) 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

魁星: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读书人崇拜

形象: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

八仙(山东蓬莱阁):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荷花(何仙姑)、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林默(福建莆田湄洲岛升仙)

我国三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护法神将

关圣帝君:(关羽或关云长)儒家称“武圣人” 、佛家称“伽蓝神”,道家称“关圣帝君”。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最为壮观,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 河南洛阳的关林,为埋葬关羽头颅之处。

王灵官:王善(宋朝萨真人萨守坚的弟子) 镇守道馆山门,镇妖压魔。相当于佛教的韦驮。明代起低威开始显赫。

宫观

武当山(全真道)

:(6宫2观)湖北丹江口,紫霄宫为武当山规模最大的道观 金殿(金顶)是铜铸仿木建筑

平都山:重庆丰都,酆都大帝祖庙和鬼国都城, 山上有阴间天子殿、钟馗殿、奈何桥、孟婆茶楼

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前身为张亚子祠),全国第一座文昌庙,也是全国文昌庙的祖庙 湄洲岛妈祖庙: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升天)

芮城永乐宫:山西芮城,吕洞宾故里和祖庙。 全真道将吕洞宾列为北五祖之一。 永乐宫以960平方米元代道教壁画著称于世,有道教艺术宝库之誉。

全真道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钟南山,芮城永乐宫

北京白云观:全真道第一丛林,龙门派别祖庭,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邱祖殿下埋有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遗骨

崂山:山东青岛,全真道第二丛林,全真道随山派祖庭。 主要宫观:太清宫,太平宫 成都青羊宫:成都最大、最古老的道观。老子圣迹

苏州玄妙观:(正一道的主要道观)江苏苏州,建于西晋,南宋重建, 三清殿为江南一带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

沈阳太清宫:建于清康熙2年,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道观,全真龙门派十方丛林之一。

广州三元宫:葛洪妻子鲍姑在越秀山结庐修道行医,是岭南香火最盛、信众最多的道观清代全真道丛林之一

武汉长春观:建于元代,丘处机在此修道,全真道著名丛林之一

五岳

道教发祥地

青城山: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于四川都江堰传五斗米道,故为道教发祥地之一

主要道观:常道观,祖师殿,上清宫。

终南山:陕西西安,中国第一座道观——草楼观,

老子在说经台上为之口授第一部道教经典《道德经》,有道观之祖的美誉,终南山下为王重阳的埋骨处。

符箓派三名山

龙虎山:江西贵溪,正一道祖庭。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最早修道炼丹之地

閤皂山:江西樟树,灵宝派祖庭

茅山:江苏句容,上清派祖庭。

西汉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先后至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修炼得道成仙(合称三茅真君)丹鼎派名山:以炼丹(外丹)求长生不老

葛仙岭和抱朴道院:浙江杭州,葛洪结庐炼丹处。葛洪是中国古代道教理论家和医药学家

经典:《抱朴子》

罗浮山和冲虚古观:广东博罗,葛洪晚年结庐炼丹处,岭南道教圣地

导游基础知识——道教

道教知识 001、[熟悉]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选) 002-、[熟悉]东汉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创立五斗米道。 (选) 003-、[熟悉]五斗米道为早期道教。因后世道教尊张陵为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选) 004-、[熟悉]汉灵帝时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也属早期的道教。(选) 005、[熟悉]道教真正成为教派,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选) 006、[熟悉]金元以来,全国道教形成正一道、全真道两大教派。(选) 007、[熟悉]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选) 008、[熟悉]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选 /判) 009、[熟悉]正一道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选) 010、[熟悉]正一道的道士可不出家、不住宫观,可具有家室,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选/ 判) 011、[熟悉]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由重阳真人王喆创立于金初大定七年。(选) 012、[熟悉]全真道主张道释儒合一。修行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修身养性为正道。013、[熟悉]全真道的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选/判) 014、[了解]张紫阳所传为南宗,王重阳所传为北宗。王重阳七大弟子称全真七子,开创全真道7 个支派。015、[熟悉]长春真人邱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选) 016、[熟悉]道教基本教义,宣扬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选) 017、[熟悉]道教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久视人间。(选/判) 018、[掌握]道教信奉的最高天神是尊神。(选) 019、[掌握]三清是道教最高层次神团: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选) 020、[了解]三清在道教中代表宇宙万物创造的3个阶段,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选)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个人收集整理)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文化--河南仰韶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父系氏族--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zhǔ)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 夏商: 古代园林的圃、囿(yòu)、台出现在殷商时代,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甲骨文、钟鼎文,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 西周:井田制,手工业的分工更细,号称“百工”,谥号,天子的称谓 春秋、战国: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瓦解,都江堰,郑国渠,百家争鸣,《甘石星经》,扁鹊的“四诊法”,蹴鞠。 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量衡,统一货币,小篆,焚书坑儒,开凿灵渠,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文景之治,推恩令,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耦耕法,井渠法(坎儿井),《周髀算经》,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司马迁《史记》,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西汉晚期佛教的传入 东汉:光武中兴,杜诗“水排”,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蔡伦造纸,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二京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允《论衡》,班固《汉书》,《两都赋》,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黄巾军大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南朝范缜《神灭论》,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东晋法显《佛国记》,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代:隋“三省六部制”,赵州桥,僧人一行《大衍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三彩(红、黄、绿),《唐本草》,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陆羽《茶经》,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史学家杜佑的《通典》,唐代诗歌,唐宋八大家(韩愈居首),唐代“传奇”,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鉴真东渡,玄奘《大唐西域记》,莫高窟 五代十国、宋、元: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李诫《营造法式》,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四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米芾、米友仁“米家山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 第二节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第三节中国的宗教政策 第四节佛教 第五节道教 第六节基督教 第七节伊斯兰教 考试大纲要求: 熟悉: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和地理分布;我国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况。掌握: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宗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丰富旅游资源。 一、民族的定义、人口与分布特点 1.什么是民族 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民族是指在特定历史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俄罗斯族等。 广义的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或泛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71亿。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为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3.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点。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宗教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宗教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 A: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禅密]; B:小乘佛教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 (4)基督教:《圣经》;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 (1)佛教:法轮;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有哪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放、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回维哈柯,塔乌塔,东撒保)。 6、中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藏传佛教?

藏蒙裕(固)纳(西)。 7、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 8、佛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9、印度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要点提示:3个600年 (1)初600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原始佛教时期(200年);部派佛教时期(400年):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2)中600年(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大乘佛教时期; (3)后600年(公元7世纪——12世纪):密乘佛教时期。 10、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及教派: (1)以教义划分:大乘佛教(为主)、小乘佛教(为主)、密乘佛教(为主); (2)以传播路线划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3)以经典语言划分: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 (4)传播国家或地区:A、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密乘佛教主要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传播;B、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传播;C、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主要在中国(藏、蒙、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俄罗斯(布里亚特地区)传播; 11、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传佛教的主要区别: (1)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释迦牟尼),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教义重自我解脱; (2)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的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教义弘扬菩萨和“菩萨行”,最终目的在于成佛。 (3)密乘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和世谷信仰为特征。 12、为什么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 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华侨服务社成立。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成立。 1957年4月,中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入境旅游工作从政治接待性质转变为经济性产业。 13.1981年7月,国务院在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第106个成员国。 1985年12月,旅游业首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 1992年起,中国旅游业以主题年的形式对外开展促销活动。

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第一个封建制王朝公元前221秦始皇建立秦朝。 曹雪芹《红楼梦》清朝,其他三部明代。 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钱塘潮最佳观潮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中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佛光:光的衍射左右形成。 银杉:植物中的熊猫。 人口最多:壮族。分布最广:回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披星戴月:纳西族。 摆手舞和土家锦是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东方三大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 古代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楼阁式塔:西安大雁塔。 江南三大名石:苏州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的绉云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天津市杨柳青、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 三大烹饪流派:中国烹饪,土耳其烹饪,法国烹饪。 八大菜系:苏闽川粤,浙鲁湘徽。四川菜特点: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陆羽《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 酿酒方法分类,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 ※谥号:古代对于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轻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义或同情的称号。 ※连中三元:如果某人在乡试、会事、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民族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前朝后寝: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台基作用:台基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以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彩画:和玺彩画,是等级最高的彩画。旋子彩画,其次高。苏氏彩画,低于前两种。 ※屋顶,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大乘小乘密宗的区别: 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三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和菩萨行(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中) 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摩尼。教义重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 密宗佛教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特征。 ※藏传佛教四个特色:咒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和宗教与政治的结合。 ※藏传佛教格鲁派为黄教。 ※佛教常用礼仪:合掌,亦称合十。绕佛,顺时针方向行走。五体投地,为佛教最高礼节。 ※封土的沿革:秦汉两代的‘方山’,唐代改为‘以山为陵’,宋代恢复‘方上’的形式但不是简单重复,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形式。※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割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花岗岩高山特点: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如泰山,黄山,华山。 ※花岗岩名丘特点:高度小,起伏和缓,岩石表面受到球状风化作用,浑圆多姿,或具有一定造型。如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海南岛天涯海角。※中国古代园林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型高大。现存的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师外戚、王公官僚、富商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现存著名的有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豫园等。(二)、按所在地域分 1、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占地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候条件所局限,河川湖边、原石和常绿树木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美显得不足。北方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古代洛阳为代表,也应了古诗'天下名园重洛阳'。 2、江南园林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因面积小,故略感局促。南方园林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园林其明显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较高而宽敞。再则由于处于南方海滨,近代以来建筑受西方影响。现存岭南园林著名的有广东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承德避暑山庄,现存最大皇家园林。 ※造景手段:抑景,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框景,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白酒香型及特点: 酱香型:又称茅香型。酱香突出,优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窖香型:又称浓香型。窖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清香型:清香纯正,口味协调,微甜绵长,余味爽净。 米香型:蜜香清雅纯和,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 ※道教两大教派全真道与正一道的区别(金元以来,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和正一道) 正一道和北方全真道在义理和修行方法上都有不同。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1)全真道:创建时间:金末;主要经典有:《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孝经》(主张道、佛、儒三合一);主要特征: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戒规: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传播地区: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及北方地区道教属全真派。(2)正一道:形成时间:元代;主要经典:《正一经》;主要特征: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戒规: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传播地区: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点总结(1) 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 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 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 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 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 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 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 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 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 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 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 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 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 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按业务范围划分,可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24.特级导游人员,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8% 25.导游讲解是地陪的职责 26.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 27.导游人员忌酗酒失态,饮酒不超过自己酒量的1/3 28.导游人员的纪律:a忠于祖国、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带团时不带机密材料和文件。b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不要自作主张。C遵纪守法。d 自尊自爱,不失国格、人格 29.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a忠诚的爱国者;b广博的知识;c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强;d掌握导游业务及相关技能;e身心健康;f文明礼貌、注重仪容仪表 30.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a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导游任务,按照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遵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b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传播中国文化。c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d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会见、座谈等活动。e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31.宦官制度大致产生于奴隶社会晚期 3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 33.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3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邹衍 35.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 (一)原始道教阶段 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遭,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水道”即为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全真道以《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身养性为正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官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云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三山符篆,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策为主的道教三大宗。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教理 (一)“道” “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是神明之本,道气化为“三清”。“道”有最伟大的德行。 (二)“气化宇宙”的学说 老子《道德经》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教的宇宙演化图式为:最初,由“道”在虚无中产生一团“混沌元气”(又称“太 乙真气”“一炁”);然后,这团原始祖气内部分化为阴阳二气;后来,阴阳二气的冲和,产生天、地、水三气;最后,天、地、水三气混合生成万物。 (三)自然无为

导游必备基础知识

导游必备基本常识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四大名桥】 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 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 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 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蓬莱阁〖山东蓬莱〗 【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汇总

一、旅游活动的基础特征: 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 2.异地性; 3.暂时性;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 二、旅游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旅游;2.国内旅游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1.远程旅游;2.近程旅游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1.团体旅游;2.散客旅游 (四)按旅游目的划分:1.消遣性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专业旅游。2.事务性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三、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四、旅游资源分类: (一)从旅游资源的内容属性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社会旅游资源 (二)从旅游资源再生性分类: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2.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三)从旅游资源利用状态分类:1.现实的旅游资源;2.潜在的旅游资源(四)从旅游资源管理级别分类: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3.省级旅游资源;4.市(县)级旅游资源 五、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数量众多,种类齐全;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3.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在表现特征上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六、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在性质上是一个经济性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七、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一)对目的地经济的作用: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扩大内需,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4.有助于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5.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6.可增加政府税收(二)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推进和谐世界的构建;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三)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1.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增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八、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游客花费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经历所换取的一次旅游活动的经历或体验。 九、汉、唐、元、明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对外关系 (一)汉: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秦汉时期,我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匈奴、越族和西域各族等,在与秦汉政权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二)唐: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鉴真东渡,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 (三)元: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 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下面瑞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导游资格考试宗教知识之道教,欢迎浏览。 一、创立和发展 (一)原始道教 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同时吸收巴蜀地区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为早期道教。因后世道教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故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被拜将封侯,五斗米道获得合法地位而影响日增。汉灵帝时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也属早期的道教。 (二)道教的贵族化 魏晋以后,道教内部逐渐分化,一部分仍然流传民间,另一部分向上层化发展。后者以东晋神仙理论家葛洪、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与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唐代统治者自称是老子后裔,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奉行崇道政策。北宋统治者仿效唐代宗祖老子的做法,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唐宋统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贵族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大,神仙系统也更为庞杂;经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唐朝吕洞宾,北宋的陈抟(tuan)、张紫阳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道教两大派系的形成 道教真正成为教派,当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南宋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道教归纳

道教 道教创始人:张陵(张道陵或张天师) 经典:《老子五千文》,张鲁(张陵孙子)奉老子(李耳)为教主, 原始道教:张凌倡导“五斗米道”、张角创“太平道” 理论化代表: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 两大派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金初) 经典:《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 《孝经》(儒经)。 修行方法: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 丘处机(长春子)开创龙门派势力最大。 正一道:创始人:张盛(元代) 经典:《正一经》 修炼方法: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 流行于台湾、江南。 道教教义:殷周(鬼神崇拜)、先秦(道家学派)、战国后(神仙方术信仰)、西汉初期(黄老学说(认为自己是黄帝子孙) 修炼方法:内养,外养,房中术。目的:追求长生不老 经典:唐代《道藏》(中国现存最早)、北宋《大宋天宫宝藏》、 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道教尊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聃)为教主, 将其《老子》一书改名:《道德真经》又名《道德经》 提出:“道”是“万物之母”、“德”是道德显现、 “道”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德”是道的行动 标志:八卦太极图 尊神

三清: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子玉清宫) 上清灵宝天尊(禹余天之上清宫) 太清道德天尊(大赤天之太清宫) 四御:辅助三清的四位天帝 紫薇北极大地(紫薇中天北极太皇大帝) 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 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总执天道后土皇地祗(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勾陈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主持人间兵革命之事 三官(三元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福神(福) 员外郎(禄) 南极仙翁(寿) 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 神仙:老而不死曰仙 真武大帝:水神(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有防止火灾之威力) (净乐国太子) 道场:武当山 真武庙:(北宋)广东佛山祖庙,(清初)云南昆明太和宫(铜瓦寺,全国最大铜寺) 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文昌帝君:文曲星,四川梓潼七曲山张亚子,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读书人崇拜寺庙:七曲山文昌宫(梓潼大庙,文昌庙的祖庙) 贵州贵阳文昌阁(主楼: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国内罕见) 魁星:北斗七星中组成斗形的前四颗星,读书人崇拜 形象:赤发蓝面鬼(一足立于鳌头之上,一手捧斗,一手执笔) 八仙(山东蓬莱阁):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荷花(何仙姑)、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天妃娘娘:(妈祖,海上保护神):林默(福建莆田湄洲岛升仙) 我国三大妈祖庙:湄洲岛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

全国导游考试必背知识点

全国导游考试必背知识点 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导游考试必背知识点,建议收藏掌握。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户籍警客户佳节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

导游基础知识

旅游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享受性 按旅游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按出游目的划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 按组织形式划分:团队旅游、散客旅游 现代旅游的三要素: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 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 产品、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 旅游者的外延:按出游地分为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出境游客 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旅游者的类型:消遣型旅游者(季节性强、停留时间长、对价格敏感、行为自由 差旅型旅游者(人数少,出行频繁、选择自由度较小、消费相对较高、对价 格不敏感) 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1、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2、足够的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激励人们产生行为意向、推动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分为:身心方面、文化方面、家庭事务方面和社会方面 旅游资源:作为相对于旅游主体而客观存在的旅游活动对象,是旅游活动能够实现的最基本前提 1、吸引力是认定旅游资源的核心 2、旅游资源所指范围十分广泛 3、对旅游资源加以必要的限定 4、与旅游业有必要的联系 5、旅游资源是开放性资源 旅游资源的特点:1、审美性2、地域性3、易损性4、时间性5、不可转移性6、综合性旅游资源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构成:3大支柱——旅行社部门、交通客运部门、饭店 5大部门——住宿接待部门、游览场所经营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行社部 门、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旅游业的特点:1、综合性2、密集型3、依附性4、敏感性5、带动性6、涉外性 旅行社的作用: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连接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纽带 方便了旅游者,促进了旅游业 旅游饭店的概念:是依托饭店建筑及相关服务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饮食、娱乐、购物及其他服务,并由此取得收入的旅游企业 1、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是旅游创收的基地 3、是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场所 4、在促进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景区的特点:1、专用性2、长久性3、可控性 旅游景区的地位作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是诱导人们外出旅游的先决条件 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支柱之一 国际客流规律:1、旅游流向规律是由近及远,以近距离旅游为主,但远程旅游前景广阔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八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八版 第一章:导游的基本素质要求 导游是旅游行业中的重要角色,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才能胜任这一职业。导游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 熟练运用导游辅助工具的能力 -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导游的职责和义务 作为导游,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保证旅游服务质量。导游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 组织和引导游客参观景点 - 提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 协助解决游客的问题和困难 - 维护景区秩序和安全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导游行为准则 第三章:导游的行为规范 为了规范导游的行为,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导游需要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导游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不得与游客发生利益冲突 - 不得损害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不得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游客 - 不得擅自改变旅游行程 第四章:导游的应急处置能力 导游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利益。导游的应急处置能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快速冷静应对突发事件 - 组织游客疏散和转移 - 协助游客处理意外事件 - 联系相关部门协助处理紧急情况 - 及时向领队或相关机构报告并妥善处理 结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八版对导游的基本素质、职责和义务、行为规范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导游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八版》的简要概述,仅供参考。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三章 中国四大宗教供参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第三章中国四大宗教 宗教:佛教,道教(本土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汉族宗教特点:兼容并蓄,地方化,民族化 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藏传佛教:西藏、青海、内蒙、四川、甘肃等地的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纳西族 大乘佛教:白、壮、布、侗、畲、纳、彝,羌,满、朝佛教 公元6世纪。各宗教中创立时间最早。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 佛祖四大圣迹:出生地-蓝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成道地-菩提伽耶、 初讲佛法地-鹿野苑、涅盘地-拘尸那迦 1.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公元前 6世纪——公元1世纪中叶) 分裂为:上座部佛教(坚持传统)、大众部佛教(主张改革) 2.大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7世纪) 弘扬菩萨行(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果位:罗汉、菩萨、佛(最高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教义:自我解脱达到最高果位:罗汉 3.密乘佛教时期(7世纪——12世纪)特征:咒术、仪轨、世俗信仰 佛教的传播(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北传佛教:古印度(佛教发源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汉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古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东南亚国家(巴利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流传于藏、蒙、裕固、纳西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俄罗斯(藏语系佛教)

佛教传中国的两大事件:永平求法、伊存授经 1.汉族地区佛教 佛教在中国经历译传(两汉)、创造(隋唐)、融合(宋元明清)三阶段 隋唐为鼎盛时期,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 宋元明清,流行禅宗、净土宗。净土宗念“喃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中国化佛教,菩提达摩为初祖,五祖弘忍为实际创始人。创建东山法门,南宗慧能成为禅宗主流,发展成: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合称禅宗五门。 2.云南上座部佛教 西双版纳佛教受泰国佛教影响大,德宏的确佛教受缅甸佛教影响大。 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树等释迦牟尼纪念物 3.藏传佛教 前弘期(7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为藏传佛教形成时期 后宏期(10世纪末叶——15世纪初)为藏传佛教繁荣时期 特色:咒术性,对喇嘛异常的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朱古,神佛化现的肉身 教派:宁玛派(红),萨迦派(花),噶举派(白), 格鲁派(黄)势力最大。当地原始宗教: 苯教(黑) 教义: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和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说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苦谛:全无幸福欢乐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多种苦 集谛:对造成痛苦的分析 灭谛:涅槃(佛教追寻的最高理想目标) 道谛:解脱之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