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通货紧缩及对策

西方经济学--通货紧缩及对策

西方经济学--通货紧缩及对策
西方经济学--通货紧缩及对策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通货紧缩一般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

我们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两点: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

答: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政府投资、税收、公债,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体现为数量上的简单增减,还体现为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我们分别研究各种财政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er),是

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如果以G K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变化

量,△G Y 表示△G 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化量,则其定义公式为:

G K =G

Y G ?? 假定政府购买支出G 不影响利率,即I 为常数,则有:

G K =)

1(11t b -- 二、转移支付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transfer payment multiplier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如果以TR K 表示转移支付乘数,△TR 表示转移支付的变动量,R Y ?表示由△TR 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其定义公式为:

TR K =TR

Y TR ?? 假定I 和G 为常量,以TR 为自变量,得:

TR K =)

1(1t b b -- 三、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tax multiplier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

量变的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其定义公式为:

T K =T

Y T ?? 假定TR,I 和G 为常量,以T 为自变量,求全微分得:

T K =b

b --1 四、平衡预算乘数

这种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就是平衡预算乘数(balanced budget multiplier )。

假设上述各乘数均不考虑初始税率,则各乘数可改写成:

G K =b

-11

T K =b

b --1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这是对货币政策的一般概述,对此我们至少应该有如下两点解释:

(1)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再贴现率

通常市场经济国家吧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3)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三、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

答:(1)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应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扩张性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所谓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增长量。

(2)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所谓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税收征的局限性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在税收方面表现为:为防止通货膨胀而增加税收,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上涨。但是如果对企业利润增加课税,企业为了保持原有利润,会抬高商品价格;如果对商品增加课税,

税收就要加在商品价格上。因此,通过税收负担的转嫁过程,增税必然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限制税收政策用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2.财政支出政策的局限性

财政支出政策的局限性在支出方面表现为:在经济膨胀时期,政府要减少对商品的购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因此会遇到很大阻力;政府要消减转移支付,将直接减少人们的收入,甚至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因此会遭到公众的反对。

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可采取扩张性措施,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以促使商业银行扩大放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尽管中央银行可采取措施提高利率,但企业会认为此时有利可图,从而置较高利率于不顾,一味增加借款,从而部分地抵消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商业银行、企业掌握有大量短期有价证卷,只要有需要,它们就会随时出售这些短期有价证卷以换取现金。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抵消。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还受到时间滞后的限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措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得效果,这种因时间的滞后限制政策措施作用的现象叫“政策时滞”。实际经济上呢干活中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识别时滞,即在经济发生变化与认识这种变化之间存在的时间迟误

(2)行动时滞,即认识到经济的变化与制定执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的事件迟误。

(3)反应时滞,即在政策措施开始执行与这些措施产生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的时间迟误。

各种政策时滞的存在,使财政措施往往因时过境迁而不能发挥预期作用,特别是各种乘数作用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人们对反经济周期财政措施效果进行预期的难度。

四、 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经济过热是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导致市场出现失衡状态。

经济过热是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导致市场出现失衡状态。判断依据是通过潜在的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距来衡量总供给与总需求,潜在GDP是指所有的经济要素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造成的产出,如果实际GDP高于这个水平,说明很多产品是在工人加班加点、设备开足马力超负荷亢奋状态下生产出来的,而这部分多余的产出便没有对应的市场去消化。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

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资项目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没有预期的市场需求,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第二,投资规模铺开的过大,以至于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于财力负担的过度。我国的经济过热,最大的感触是房地产方面,从03年以后,房价疯狂猛涨,数年来,连翻了好几倍,就拿南宁市的房价来说,03年每平米2000多元,到现在每平米近一万元,甚至于一万多,其它的物价也是随之增长。政俯为了抑制这种现象的上涨,曾几次提高贷款利率,多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总需求的同时,引起利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却使利率提高,从而抑制企业投资。

双紧政策相配合,将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但这种政策不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

双紧政策的适用条件有三:第一,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第二,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第三,经济秩序混乱。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自 1997 年10 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 1998 年 4 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 1998 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进入 1999 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3 、 2%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1 、 8% ,可见,我国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 90% 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 10% 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

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代理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代理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另一方面,企业承包责任人名义上可以由推荐、选举、招投标方式产生,但实际上,企业承包人多数是由主管部门任命产生的(占 81 、 5% , 1999 年数据),这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政府的“附属物”,无法摆脱政府对其生产经营的行政干预,难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得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需求极不适应,市场调节力弱,价格机制呆滞,竞争力较差,奖金周转慢,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等,产不适销,造成生产与需求脱节、效益严重滑坡,产品大量积压。产品积压,生产被迫压缩,这样企业困境的不断加深,是经济收缩持续下去的原因。 第二、经济活动的扩张机制缺陷。 经济活动的扩张,在适应需求的前提下还应建立在提高生产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产权不明确,风险约束机制失效,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使得这些企业为了保持增长,只能依靠大量增加投资来扩大规模,增加产出而置市场的供求状况不顾,

西方经济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 2、显成本 3、隐成本 4、经济利润 5、正常利润 6、短期成本 7、长期成本 8、固定成本 9、变动成本10、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11、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12、成本函数 二、选择题: 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 显成本 B 隐成本 C 经济利润 答案:B 2、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 以递减的速率下降答案:C 3、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A 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B 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C 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答案:C 4、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 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A 直至两曲线相交 B 但决不会相交 答案:B 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A 、AC值最小B、AC=MC C 、M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D、上述各点都对 答案:D 6、在任何产量上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句话: A 总是对的 B 肯定错了 C 有可能对 D 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答案:A 7、当一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时 A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要素收入增加 B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要素收入减少 C要素收入总是增加 D要素收入总是减少 答案:B 8、增加1单位资本使用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是 A资本的边际产量 B资本的边际收益 C资本的边际收益成本 D资本的边际收益产量 答案:B 9、在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时,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正确的 A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量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要素的边际收益乘边际产量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D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答案:B 10、假定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雇佣劳动。如果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大于工资,企业将 A提高工资率 B降低工资率 C增加雇佣的劳动量 D减少雇佣的劳动量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一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B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2.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A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3.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系数(B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4.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 )。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7.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B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8.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 9.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无法确定。 10.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B )项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 B.电影票提价10%; C.电影票降价15%; D.电影票提价15%。 1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C )。 正常物品; B.低档物品; C.吉芬物品; D.必需品。 12.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A )来买这支钢笔。 A.12元;B.36元;C.3元;D.108元。 13.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14.若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X的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 15.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B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通货紧缩及对策

1,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就叫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就叫通货紧缩。2,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的工具: 1.预算政策 2.税收政策 3.公债政策 4.投资政策 5.补贴政策 3,财政政策的优势: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货币政策的优势: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缓和和灵活,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改变总量中的比例和分布; 第二,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干预,因而这种调节作用容易对市场机制形成较大冲击,也难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相结合的过程,政策实施起来灵活性相对较小。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货币政策难以解决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问题; 第二,货币政策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财政政策直接和有效。 4,“双紧”搭配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当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这种政策组合。 “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具体应该采取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空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和。 2.宏观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宏观经济有关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说明国家与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的整体运行。 3.吉芬商品一般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的特点。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____方向变动。 5.由于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市场被划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即、____、和。 6.恩格尔增定律是指随着收入加,用于中的支出在整个货币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 7.洛伦茨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的曲线。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的 之总和 9.中央银行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叫做。 10.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衰退中引起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时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需求的弹性越小。( ) 2、一般来讲,生活必需品的弹性是小于1的,这说明消费者在此类商品低价时的总支出将小于高价时的总支出。( ) 3、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通过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 ) 4、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区别在于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位基础。( ) 5、一种商品在其既定的需求曲线上,需求弹性肯定是相同的。( ) 6、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大于1的商品更适合于薄利多销。( ) 8、某种产品的价格下限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 9、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10.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结果肯定不同。( )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则会( )。 A.增加 B.减少 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上方平行移动2.当消费达到饱和点时,总效用曲线呈(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水平状 D.向左上方弯曲3.当产品A 的价格下降,产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应归结为()A.A和B是替代品B.A和B是互补品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 服装 C .食盐 D .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 .不变 C. 递增 D .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 产量增加 B. 产量减少 C. 产量不变 D .价格提高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10分。) 1.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 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 .厂商之间的合作 C.综合利用 D .行业扶植 E. 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5.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 .投资增加 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 E. 失业严重 三. 名词解释 ( 每小题5分 , 共20分 ) 1 . 供给的变动 2 . 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 20分 ) 1 .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 . 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 .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西方经济学选择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 D.单个商品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资源利用 B.资源配置 C.宏观经济总量 D.国民经济总体 3.实证经济学主要回答国民经济 A.应该如何运行 B.实际如何运行 C.应该是什么 D.应该怎样 4.分析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方法称作( B) A.边际分析法 B.均衡分析法 C.静态分析法 D.动态分析法 5.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马歇尔 B.凯恩斯 C.斯密 D.萨缪尔森 6.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A.政府增征利息税是不公平的 B.政府应尽快建立失业救济制度 C.我国选择发展家用小汽车是不符合本国国情的 D.据预测分析,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达7% 7.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不能确定 8.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贫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9.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10.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如何加强企业管理 B.消费者如何获得最大收入 C.政府如何干预市场 D.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11.下面学科哪个构成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A.政治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国民经济管理学 D.财务管理学 1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 A, B, C都正确 13.需求曲线是 A.商品的价格曲线 B.商品的总收益曲线 C.商品的边际收益曲线 D.商品的供给曲线 14.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15.均衡价格随着

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及对策

1997—2002年的通货紧缩及对策 1,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就叫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就叫通货紧缩。2,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的工具: 1.预算政策 2.税收政策 3.公债政策 4.投资政策 5.补贴政策 3,财政政策的优势: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货币政策的优势: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缓和和灵活,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改变总量中的比例和分布; 第二,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干预,因而这种调节作用容易对市场机制形成较大冲击,也难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相结合的过程,政策实施起来灵活性相对较小。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货币政策难以解决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问题; 第二,货币政策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财政政策直接和有效。 4,“双紧”搭配类型——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组合 当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这种政策组合。 “松”的政策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减税、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 “紧”的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税、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 具体应该采取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则应该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总需求。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 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___方向变动。 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到最大。 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__________________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____________________价。 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经济增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的关系。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___________比,与最初存款成_________比。 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新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分)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3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选择题

第一章 1、从根本上讲,经济学与()有关。 A.货币B.公司赢利或亏损的决定 C.稀缺资源的配置D.支票簿的平衡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 A. 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 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 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 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4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和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第二章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2、当网球拍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网球的需求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变动情况不能确定。 3.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的需求增加?() A.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B.人口减少了 C.作为互补品的炸薯条的价格上升了 D.消费者收入减少了 4、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如果商品甲和商品乙是替代的,则甲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甲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甲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乙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乙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7.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

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物价水平 2.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3.消费物价指数 4.开放型通货膨胀(公开型)抑制型通货膨胀(隐蔽型) 爬行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5.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6.货币 7.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8.左提高减少 9.大于 10.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11.需求管理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供给政策

12.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13.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14.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 15. 需求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外部输入型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B D C D E C E B C D E C D E C D E B C D E 11 A B C D E E B C D B C D E 四、判断正误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错13.错 14.对 15.对 16.对 17.错 18.错

五、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着的特征。 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5.开放型通货膨胀:又叫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可自由浮动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过多,完全可以通过物价变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6.抑制型通货膨胀:又叫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受到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但不能直接.完全地通过物价反映出来,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被强制减慢下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使物价长期.迂回曲折缓慢上升的通货膨胀。 六.简答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根据物价上涨速度快慢划分:爬行式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试卷及答案(南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1、若一条直线形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 2、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负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不能用横向加总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的方法导出,是因为()。 A. 行业产品的需求会发生变化 B. 厂商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C. 行业产品的价格会因供给变动而变化 D. 其他原因。 4、全部收入用于购买x,y,z三种商品。在x商品价格上升时,对y商品的需求变化表述正确的为()。 A. y与x替代,并且为正常商品时,需求一定增加 B. y与x替代,并且为低档品时,需求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C. y与x互补,并且为奢侈品时,需求一定减少 D. y与x互补,并且为低档品时,需求一定减少 5、有关企业成本的表述,不正确的说法为()。 A. 边际成本是追加生产一单位商品所花费的成本 B. 可变成本加固定成本构成总成本 C. 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其斜率为零 D. 平均成本曲线通过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6、严格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是表示()。 A.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量也增加的现象 B. 收入增量与消费增量之间的关系 C.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量相对减少的现象 D. 收入总量与消费总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7、货币中性是指()。 A. 货币供给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温和的 B. 货币供给量对总产量的影响不大 C. 货币供给量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 D. 货币供给量对总产量没有影响 8、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是()。 A. 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B. 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居民的实际财富增加,他们将增加消费 C. 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居民的实际财富下降,他们将增加消费

06任务_西方经济学选择题判断题

06 任务_0048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W* 1.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 O 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O B.社会投资减少 * C.社会投资增加 'D.利率水平上升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會2.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口 A.增加,利率下降 O B.增加,利率上升 * 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4. 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岀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卫 B.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岀口持续增长 C.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岀水平

ni D.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正确答案:A 满分:2 得分:2 & 5. 投资乘数() O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O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财政政策挤岀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岀增加引起() 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卫 A. I=S B. |+G=S+T C. I+G+X=S+T+M

正确答案:D 满分:2 得分:2 X 10. 正确答案:C 满分:2 得分:2? 11. 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 二I A.国民收入减少 二3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大学生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214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C )。 A.购买欲望 B.购买能力 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D.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 2.供给的变动引起(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3.如果需求的弹性系数为渐格下降时总收益将( A )。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4.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D )。 A.等于O B.等于1 C.降至最小 D.达到最大 5.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B )。 A.产量将保持不变 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C.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D.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6.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 .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B )。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8.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 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予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 9.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A )。 A.制度、资源、技术 B.劳动、资本、资源 C.资本、劳动、制度 D.劳动、资源、技术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 )。 A.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 C.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D.政府支出增加 11.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会引起( A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不变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2.凯恩斯认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因素是( B )。 A.国内生产总值和边际消费倾向 B.预期的未来利润率与利率水平 C.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D.技术进步 13.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C )。 A.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经济学考研: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___ 向变动, 均衡数量________ 向变动。 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 __ 达到最大。 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向右上 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 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 ____________________ 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 者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根据这种

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 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9.经济增长是指 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的线,表示短期

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的关系。 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 准备率成_______________ 比,与最初存款成 __________ 比。 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 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对策(一)

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对策(一) 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迹象日渐显现,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也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通货紧缩的性质、程度和成因,我国理论界虽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与看法,但在认真对待通货紧缩现象,积极解决通货紧缩的不利影响等问题上,却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紧迫感。 无论是从世界各国治理通货紧缩的历史经验,还是从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来看,缓解和消除通货紧缩的措施,既要从相关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以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障碍,又要适时调整政策内容,特别是加大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力度,以收到明显的政策调控效果。 一、调整财政投资政策的内容和方向,尽可能放大财政投资政策的即期扩张效应及中长期的维持与推动效应。 正如买方市场条件下的需求不足,将是今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一样,当前的政府(财政)投资拉动政策,是在我国特定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特殊举措,不可能长此下去。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拉动”和“带动”,而不可能是包办或替代——对民间投资的替代。因此,如何放大财政投资政策的即期乘数效应,并为中长期投资需求的增长奠定基础,就成了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功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适时调整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的方向和内容。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可供考虑的举措主要有三: ——适当缩小国家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全额)投资规模,抽出部分财政投资资金,通过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多种途径,以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一则可收到放大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之利;二则可把近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在必要而合理的规模上;三则还可为国家财政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步缩减,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择机转型创造条件。 ——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去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以及与之配套的1000亿元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推动当年和近期的经济增长,无疑起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过分强调不搞加工工业,特别是不投入技术装备工业和技术改造的做法,将对后续的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把财政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有机结合起来,须对财政投资方向进行适时调整。即除了继续进行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应有选择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对关乎工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加工工业,特别是技术装备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予以更大的财政支持。其中包括通过实行结构性的税收减免、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以定向支持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那些具有旺盛活力与关联、带动效应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基础性的技术装备工业的升级换代,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冲出由于实体经济不发达和低水平所造成的市场疲软、需求约束和通货紧缩陷阱而创造条件。这样做,不仅符合我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方向,而且是缓解乃至消除通货紧缩压力的一项治本之策。 ——发行专项建设国债,一方面减轻国家财政的债务压力,提高投资效果,同时可收到更好更大的政策扩张效应。所谓专项建设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将此类国债的发行,以及项目投资、项目经营和还本付息等活动,建立在运用这些国债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上,并最终以(国有)资产转让和经营收益,作为还本付息的财产基础和资金来源。这种做法,能收到刺激经济、减少财政债务负担、提高投资的资本化(资本金)程度、增加国有资产比重和控制力、优化经济和产业产品结构等多重功效。事实上,除了某些所谓“纯公共产品”之外,现有的许多财政性投资对象(如公路、铁路、机场等),都可考虑和试行这种投资形式。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发行了大量的专项建设国债,用于满足某些公共事业、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