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征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征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征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征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征研究

一、视觉传达设计基本文化特征

所谓“设计”是按照一定的设想以及计划,带着目的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可以把任何活动中的计划过程以及对技术的有意识的使用理解成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一词,翻译来自英文“Graphic Design”,据说德维金斯是第一个是使用这一术语的,但这一术语在当时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被设计界所采纳。直至20世纪70年代艺术设计的大发展之后,“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才逐渐成为国际设计界的通用术语。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来向消费者传达各种信息,简言之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等。

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有,商业性文化特征、社会性文化特征、艺术性文化特征以及地域性文化特征。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将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的设计门类,在当前社会中难免受到当下市场经济的影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有着与经济密不可分的独特的商业本质,经济层面对视觉传达设计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市场经济可谓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土壤,视觉传达设计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断繁荣发展,这是一种理性的客观,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性特征根植于深处无法将它独立剥离出来。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

文化是人创造的,也等同于是人留下的历史痕迹不断对人们产生着深远影响。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不论是设计者本身还是欣赏者,他们全然在一类特定的文化领域中生存成长。每一个设计者抑或是欣赏者的独特的文化记忆,也都是现代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的所要研究的重要对象。当代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传播载体,利用信息图形化语言从而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理念,独具文化性特征。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一件设计作品而言,它所面对的接受者不同对作品涵义的解读就会存在异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较高的可读性,在文化性上取得一种适当的平衡,通过对不同阶级群体特性的研究,寻求文化的共通之处进行再设计从而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与反思。

民族地域性文化特征是一种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涵盖着万物生灵的一种精神性特征。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必然会将自身所蕴含的民族地域文化倾注到设计作品中,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印盖上设计者所在民族独有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长久形成的生活习俗。例如我曾经看过一件有关于“门神”的作品,门神文化在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从远古慢慢走来在历史长河中洗涤了灵魂,在社会动荡中铸造了肉体,最后终于确立了门神在民众心中的神祗地位。这时就需要一种极具现代化色彩,又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门神形象来代替古老的门神形象,从而更好的传承这种宝贵中国民族文化。视

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视觉传达设计(Visuc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Graphic Design,又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扩展与延伸。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络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 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其内容包括: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即公共生活空间的标志及公共环境的色彩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 又称装潢设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概念名称,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就现阶段的设计状况分析,其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 一般专业人士习惯称之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两者所包含的设计范畴

(完整版)饮料包装设计的特点

饮料包装设计的特点 蔡博文 一、包装色彩的设计 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使具有明显视觉特征与其他产品不同,货物,以吸引更多富裕的消费者,魅力,刺激和引导消费者,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内存,你不能没有的设计和颜色使用。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消费者的刺激色彩的使用,但也要注意识别颜色的指导作用。在与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不同的产品及其包装也反映在不同的颜色。 首先,以符合通信产品和消费模式的概念。例如,人们最喜欢喝可口可乐,芬达和雪碧,其包装的颜色是完全从主可口可乐不同的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红色,但以橘色芬达,雪碧但随着冷色翡翠绿,虽然他们所有的饮料,但它们所体现的概念是不同的。可口可乐,促进他们的青春和活力的激情。雪碧和芬达说从品牌的角度来看是可口可乐的产品延伸。可口可乐公司有一个类似的目标市场和目标群体,因此都还年轻,继承可乐本身的动力产品概念的热情。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也是非可乐市场。雪碧使用蓝绿色的旋律,再加上突出了新的活力,其基调相当匹配。芬达是果味汽水线去。果汁和水果可以对他们的产品的消费者的喜爱和偏好做出选择。橙色的颜色是橙汁的表现,使人的视觉体验。这是形成一个固定的类型,人们的头脑中迅速的参考,而不是想红可乐雪碧认为蓝色和绿色,如果我们设计了新包装的颜色会明显地影响消费者的开支,但必须采取长时间来寻找产品名称。 其次,产品包装设计产品本身的固有色一致的颜色。包装设计是产品的第二个颜色推销员,因此在包装设计必须符合商品的自然色彩的颜色在可口可乐红色

和棕色的颜色,有类似的,在这方面使用红色发号施令也与天然产物一致的颜色;芬达同去,因为它是橙色的水果系列,天然橙色是橙色;雪碧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冰的缩影,冷色调的颜色。因此,现代包装设计的设计起到了主要的颜色识别性能。 二、包装图案的设计 可识别包装设计包装设计也是在装修和包装装潢设计体现,是使图像更加突出的商品和迷人的,并具有视觉图像效果来吸引消费者消费。它可分为具体的和抽象的类型。具象绘画是写实或摄影技术。像和不像之间抽象之间的一个简单而微妙和象征性的特点,是人们的思想塑造成的。包装设计,色彩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具有两种反应。 第一,图案反应形象特征。 认识到这一点已没有任何解释的直接影响。例如,在奥兰治过的包装,除了自然橙色的,除了跨部门调剖橙,明确。芬达是果味饮料系列去,每个有作为图形的芬达口味,使得在货架上的选择毫不费力。本来喝即时消费品,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解渴,或冷静和消费,对装饰设计的响应特征的形象,改善了包装设计鉴定。 第二,装饰图案反应个性特征。 现代社会是社会人格的追求在饮料包装设计,并没有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包装,设计流程中使用异常,是一种线性,运动促进了激情和活力的年轻的字母组合的感觉。这造成了消费者认知的公式。直线运动的组合构成了可口可乐的个性。 三、包装文字的设计 关于包装设计的设计文本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设计是眼睛,没

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我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黄金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社会发展稳定,综合国力排名不断上升的环境优势下,艺术设计得到了蓬勃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出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过分依赖计算技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底气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探究分析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具体表现在设计队伍逐渐壮大、设计产业迅猛发展、设计观念更新快速、艺术水准全球化等等,笔者主要从整合本土化与全球化、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走向世界、艺术设计将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设计主流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抛砖引玉,旨在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1.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弊端 (1)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 从中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其对于国外某种流行“艺术语言”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这种“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了获得短期的艺术效应,一部分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而沉酒于对形式与技法等视觉刺激的追求,我国相当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追随国际潮流之后,走别人已走过的路而乐此不疲,“照猫画虎”,生硬地设计出一批“国际主义”的刻板面孔,用国际风格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设计师的创造力是现代艺术设计内在的发展动力,而设计师的创造源泉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在信息和文化大背景下接收与转换艺术资源的能力。 (2)计算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它自身还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电脑作为一种表现的工具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凡的贡献,电脑参与设计的最大好处是它为设计者带来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使设计者减少了手工制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对设计者是极大的解放,同时电脑的灵活组合性可以使平常看不到的现象变成可视的画面,对于开发创作思路有了很多好处,这是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是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出现,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都将面临着许多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艺术创作上, 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既深受自身文化传统的浸染和影响而表现出自身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同时也处在国际文化大背景的交互作用当代性之中。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就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同时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创新之作。 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考察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身份时我们注意到许多艺术家已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 因而很难简单地用一种单一地域性来加以界定。当代社会由于交流与移民的日益频繁,许多艺术家在世界各国漫游,如著名当代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等都先后在几个不同的国家长期居住和从事艺术创作。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艺术也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似乎形成一种西方艺术也处于领导国际艺术发展潮流的错觉。亚洲、非洲、拉美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只能尾随其后, 亦步亦趋地模仿或照搬。今天这种局面应该有所改变。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包括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和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已逐渐分化和发展成为以大陆为基地的艺术家和居住在海外的艺术家,长期以来一部分海外中国艺术家已融入西方主流艺术的大军,他们无论在艺术语言上还是在主题上都出于西方主流的话语范畴,唯一保留的只是作为早期文化背景上中国的身份。如蔡国强、谷文达、徐冰和黄永砅等人。他们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关注对文化冲突和权力的思考,特别有关文化权力的斗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发达,中国的大陆艺术家也分化成传统中国画型,学院架上油画型和新媒体和材料型(行为、观念、装置、多媒体等)等各种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而越来越多元化。从艺术生态和社会赞助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由于艺术的展示方式、渠道、策划方式,赞助来源的多样化使今天的中国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态。海外中国艺术家由于所处的国际文化背景中,因此,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和思考更加广泛、深入的艺术问题,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种族、历史和文化权利斗争的主题与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具有更大的国际性。 关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当代艺术第一要强调中国的当代性,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与变革,同时也交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性之间。因此如何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重合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问题与特点。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后现代文化)并不完全等同,当代中国同时具有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交织并存的状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社会形态不断变革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中国当下社会与文化的问题。如人性与价值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民族与地域问题、生存与权利问题等。从而构成中国艺术的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 发表时间:2014-10-11T09:57:32.78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赵卫洁[导读] 随着商品经济与商业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反映得异常明显。 赵卫洁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 434023 摘要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其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让观者通过欣赏与设计者的审美体验相沟通,以此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关键词视觉传达视觉经验视觉心理 一.引言 随着商品经济与商业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反映得异常明显。意大利设计师吉奥·庞蒂曾经说过,本土传统的设计语汇将成为一个国家设计的重要纬度。如今,民族文化显示出了它对当代设计发展的巨大作用。它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语义和美学内涵,更能成为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 二.视知觉与视觉体验 视知觉有时会受到视觉生理机能和生活文化经验积淀的同时作用。人的感觉并非先天固有的功能,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可能无法感受到,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可能使某种感觉功能格外发达。我们能从以频闪式样制造的霓虹灯广告牌上看到字母、图案、花边等不停地移动,但实际上仅仅是灯光的时亮时灭,它们自身并没有运动。由于灯光迅速地相继在相距不太远的位置上出现时,会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产生某种生理短路,神经兴奋就从一个点迅速传向另一个点,与这样一个生理过程相对应的心理经验就是我们看到的同一个光点的位移。因此,在视知觉的能动反应中,有着生理机能基础,虽有智性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理性判断。由于感知与经验上的相通,这种“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密不可分。人的感觉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功能,也有一部分来自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不同的阅历和体验会导致感觉上的差异,专业素质的差别也会影响艺术感受。人们在观看理解物体时,并不满足于把看到的东西“组织”成一种视觉意象,还要进一步把这个直接看到的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联系起来。由于很多视象都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式样对其加以组织,所以在生活中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专家和外行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专家从中看到的东西也不相同。能否在视觉的“完结效应”中正确地“填补空白”是与观者的阅历、感悟、想象有关系的。大量事实表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能力会随着观看者所在的物种、文化集团和受训练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说,一个集团能理解的,另一个集团的成员就可能无法理解、把握、比较和记住它们。观者对对象越熟悉,填补的空白就越准确。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由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见到的事物总是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所以视觉的节省也就越来越增加了。”在视觉传达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日本,莲花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祭奠的象征。基于这一点,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观者所属集团的文化背景,在设计内容和对象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否则将导致观者视觉经验的认识混乱。 三.视觉传达设计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这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改革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根本途径,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开放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必由之路。 四、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对设计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有效的信息。传播有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是设计信息传播的首要法则,它是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传播的对象是人和人群结构而成的受众群体。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表现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中来感染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做一个比较。由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所以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心理结构与审美心理,这种差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相同的视觉符号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只有当知道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特定阶段里使用的普通平凡的习俗化的程式时,人们才能把视觉符号的信息译释出来。如十字图形,在宗教中象征着上帝,在医疗中表示看护和更深层次的人类救护之爱,在数字中则理解为数据运用的加号。因此,设计者在为国际流通的商品设计时,要注意各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切忌把本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强加给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以免造成沟通障碍。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民族化、地域化的图形语言是人们了解和熟悉的,不需要任何解释,便于直接解读。 五.结语 总之,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设计师可用一种同构的思维方式,将图形语言折射到另一种与其有着某种联系的相通之处的事物上,并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引导人们去联想、想象。心理预设因素显示,人的理解活动发生之前,存在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它事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心理定势常常在审视符号时将理解重心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广告基础知识》2009年6月梁中正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2~2013(一)课程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欣赏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西藏组画辞职清华一个外行者的话(——艺术艺术创作什么是艺术)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 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 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

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 多元化是视觉传达设计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催化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是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形式,其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已不是传统设计意义的“语言”,而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一种多元艺术,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全新表达。本文说明了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多元表现形式。 标签: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表现 1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 1.1多元视觉下回归传统的人性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且起着沟通企业一商品一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立足传统,让视觉表现出现出当代人对传统重新产生的兴趣,他们能真正的摆脱没有历史感”,使设计视觉既具有视觉艺术特征,透过一种建构在虚拟空间里的角色扮演。 1.2体现设计者对美的理解和时尚的追求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审美创造活动,在商品社会中,设计必须强调作用先于审美,功能信息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具备不同方面的表现内容。如: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所表达的主题有所不同,或严肃紧张,或轻松幽默,或华丽典雅,或粗犷朴实;设计者用文字对画面进行点缀,不但起到了图形、图案的作用,同时还起到了说明性功能可见,把握特定设计个性化的意象品格,视觉设计的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融合,彰显其设计魅力,这也是创意的主要目的。 1.3视觉传达设计的动态化 视觉形象设计从静态向动态形式的转变不是笱单随意的变化,而是需要深入地对研究视觉形象的表现方式。如:二维动态的变化方式以动态播放的形式出现在二维空间中,给形象设计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旋转,图形连续的旋转可增加视觉元素的活力和运动感。在动态形式中扩大动态形式的美感;变化,图形角度、节奏和光影上的变化打破了重复的单一性,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体现了设计的鲜明特点和时代内涵,逐渐解构了固有的符号现象。 1.4多层面复合的综合性特征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在进入高度发达和文明的今天,大众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已不是人肉眼范围所能见的形态,而是包括心理学、物理学以至哲学的的真正形态。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基本是信息环境,如:商业与贸易中,

论日本包装设计的特色

一、日本市场包装设计的“第一印象” 1. “洋”、“和”两式包装各显风采 此行途经东京、富士宫、京都、奈良、大阪、名古屋以及爱知世博会等地,一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走过街头小店、纪念品店、专卖店、超市、百货公司、大型商城。第一印象是日本是一个供大于需的社会,商品琳琅满目。从包装设计的角度来审视,大致可以将其风格归纳为两大类别,一类是现代的“洋”式,另一类是传统的“和”式;尽管还可以分出综合形态,但是“和”、“洋”两类还是主要类型。就像日本街头的少女,有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身着夸张开放的时尚服饰的形象,也有穿着传统的和服、木屐,踩着细小碎步,典雅矜持的形象。这两类风格交相呼应,引人注目,让人感到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时髦和谐共存。 “洋”式包装彰显日本当今都市生活主流民众的消费心态——追逐时尚、开放和崇洋;而“和”式包装则是反映了日本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依恋的情结。 日本今天的“和”包装之所以为笔者关注,首先是因为设计师在发扬民族风格特色的同时,还力求使作品具有时代性,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时尚风格;其次是因为它的东方精神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日本已经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日本化的气息和现代时尚的语境,走出令人们赞叹的日本包装艺术风格的新道路。 2. 传统出新的材料、精致的工艺和精心的设计 日本的产品包装透出的品质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包装的表面看:不仅从图形创造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显示出深度,更可见设计师从选材和工艺上精益求精的那份用心。图形和色彩主要围绕着传统的审美和民族文化,而材料的选择则从自然入手,通过现代的工艺使之变得实用美观,形成有明显日本特色的包装形象,充分显示出素以工作严谨著称的日本人在包装艺术上的才智。 这种才智还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与包装相关的材料工业、加工工艺及其系统发展得相当完备,诸如和纸、漆艺、木作等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时尚化;其二,图形设计和方法的相关研究、传统手工艺的深化研究以及商业情报工作都做得比较扎实。这些都为设计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日本商店中很难找到粗制滥造的东西,从最小的牙签,到日常生活用品;从单一的个体产品,到系列化的产品组合;从机器生产到手工制作,件件都精雕细琢,引人入胜。 3. 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和制作中处处体现 日本是个岛国,地少人多,内在的资源危机使他们形成了很强的环保意识。这种环保意识是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教育和民众意识觉悟的结果。它反映在日本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自觉地考虑到环保因素,成为他们常态的思维方式。在设计实践中对材料的选择和开发上,均以不污染环境,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为首选。 二、解读设计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了较大地满足,处在新媒体时代,设计的观念以及表达形式都受其影响,各种视觉传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不断出现符合社会精神需求的创新性的创作。本文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如何在设计创新的同时把握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标签: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1.基于多媒体条件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状 1.1 传达媒介的特性 从人类的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新的媒介出现时,都会使用旧的媒介作为本身的内容。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中过多的沿用了已经使用数千年的版面设计,书本、纸张等平面媒介的设计习惯过多的影响了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设计者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最后却是效果一般,而今天的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就是在于视覺符号的丰富性、创造性以及即时性,如果仍沿用老的设计理念,既达不到设计效果,也浪费人力物力。 1.2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的基本工具,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人们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所运用的信息由实物向数字信息媒介转移。处理图形的软件的发展逐渐发展渐趋成熟,同时电脑技术使得对于设计的标准越来越高,使得设计具有创新性,在较为真实的表达一定客观实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产生一定的预期影响作用,并且还可把表现形式从二维空间的平面,上扩展到三维立体空间等,提高受众的视觉享受。 1.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经济以及文化的全球化速度加快,信息的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地域、时间以及空间,信息的载体也打破了原本的局限性。网络空间容纳了各国人民在虚拟的空间里传播一定的信息,并且实现信息的全球共享。网络空间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技术的飞跃,带给人类的是信息的交互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实现信息的网络收集。 1.4 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 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于文字、字母、数字、图形以及色彩的多种处理,实现了图片与文字表达的一体化、视觉与听觉的一体化等等,更加全面地对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 一个既然提出就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 高岭 2009年7月6日—8月9日我在去年底《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喜爱当代艺术——也谈建构当代中国艺术的核心价值观问题》[①]一文中,首次对近一年来国内艺术界一些学者在访谈或着述中每每提及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价值观和内容上的特征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担忧。为此,我在该文中专门用一定的篇幅探讨了“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名词概念和一种艺术实践,在中国最近二十年来生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境,指出描述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观和内容特征,不能不首先考虑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事实和语境,任何艺术批评不能脱离艺术实践的历史语境,任何价值观的梳理不能不面对既有的事实实践。在最近完成的为2009年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图录撰写的《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多元化叙事方式》论文中[②],我又具体从话语叙事方式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中写实风格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抽象观念风格的形式主义叙事手法,都是艺术家主体在意识和观念的层面上建构自己与现实生存环境的想象性关系的努力。我特别在论文的结尾部分强调:“对艺术叙事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与这种工作在中国具体社会背景下被理解和

被使用的方式是存在着重要区别的,因为一旦我们从包括艺术叙事在内的艺术象征形式进入到它的社会运用,那么,我们就必须面临它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被用于建立特定价值观和规范化的社会共识的复杂性。”[③] 现在,我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观问题在进入社会运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实和理论困惑与争议,做进一步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以期比较全面和准确地描述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的全貌,从而表明任何学术命题的提出决非主观愿望和情绪所能左右,必须首先明确该命题的逻辑自恰性。 价值观问题提出的背景分析 正像上面提到的,价值观问题只有在艺术作为一种象征形式被带入到社会运用领域里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换句话说,价值观问题只有在对同一社会内部的不同艺术象征形式之间或者不同社会的艺术象征形式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时候,才会突现出来。单一的艺术象征形式,即单一的艺术作品的视觉符号,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尚未上升到思想观念和原则规范的层面。因此,价值观总是在具体社会这样的背景和语境的运用中形成的。 那么,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观问题是如何被带入到中国的社会背景中的呢? 一.现实背景分析 这首先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最大经济体有关。最近据预测,中国的经济今年年底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

包装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包装的萌芽应该追溯到人类最原始的时代。一些包存食物的容器就可看作是一种包装,例如原始人类所使用的贝壳、竹筒,葫芦瓢、芭蕉叶、野兽皮等等。 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物品的容器和包装这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常并不把物品的容器看作是包装。人们认为,包装通常与商品相联系在一起,—是商品的附属品,.是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所采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包装的产生应从人类社会开始商品交换时算起。事实也是如此,包装的发展也是紧紧与商品流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说来,商品包装的发展可区分为三个阶段。 (一)出现保护商品的大包装阶段 在商品生产的发展初期,商品交换出现后,为了保证商品流通,首先需要的是商品运输和储存,即商品要经受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推移的作用。这样包装就为商品提供保护而产生,发展起来了。这一时期,包装通常是指大包装,即运输包装——箱、篓,筐、桶。做买卖即大批进货零售分销的情况下,最多有时为了保护而出现一些简易的小包装,一般商品包装很少进入消费领域。 (二)不仅有大包装,进而出现起传达美化作用的小包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愈来愈多,不同厂家生产不同质量和不同花色品种。 一开始生产者以商品特征来使消费者区分出本厂的产品,后来逐步以小包装来起传达这种信息的作用。随着竞争的激烈,小包装进而又起到美化和宣传商品的作用。这一时期,大包装仍主要起保护作用,

而小包装则主要起区别商品,美化和宣传商品的作用。由于有了小包装,商品不必在零售时分销,故小包装亦称销售包装,但商品仍需售货员介绍和推销。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商品包装属于此类。 (三)小包装成为商品的无声推销员阶段 自我服务销售方式的出现把商品包装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商品包装的特点是:小包装已真正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成为谋取附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小包装在生产销售和消费中所起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与此同时,大包装也从单纯的保护转向如何提高运输装卸效率。目前,很多商品包装都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商品包装发展到现阶段,通常称为现代商品包装,一般认为现代商品包装具有二个基本特征;一是从属性,二是商品性。在现代化商品生产中,商品对包装的依附性愈来愈明显,在整个生产,流通、销售乃至消费领域中都需要一个附属品——包装,缺少它就难以形成社会生产的良性循环。所以,虽然现代商品包装的种类增多了,功能增加了,成本比重增加了,包装仍然是内装商品的附属品,而且包装发展会受到商品的制约,内装商品的特点及其变化是影响包装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另外,在现代化的商品生产中,包装本身的商品性也愈来愈明显。这说明商品包装发展至今,虽然商品对包装的依附性增加了,但包装生产对商品生产的依附性降低了,亦即其相对独立性增加了。现代商品包装已是由社会生产的一种特殊产品,包装生产已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它同其他社会必要劳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性,成为部门间的买卖对象.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1、概念:是将要所表达的信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借助媒介 来表现,并传递给行为个人的视觉感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源于平面设计。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欧美等国家在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为平面印刷服务的平面设计师群体(印刷美术设计、图形设计)这就是现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先导设计群体。爱德华·鲍斯·克里保、丹尼尔·巴罗尼。1960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纪设计大会,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拓展到很多领域(互联网、IT 行业、会展事业、环境空间、影视广告、三维动画、商业广告等),形成相关产业链(电脑、电脑设计软件、数码喷绘的硬件及耗材、视频设备与技术、互联网和IT 行业的传送技术等。 2、构成要素。 (1)色彩:色彩非常容易易带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情感等表达的意念。 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色彩是第一信息刺激,视觉 传达信息接受者对色彩的感知和反射时最敏感和 最强烈的。色彩第一人烟刺激的最佳时间时0.7 秒。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时强—弱—强的变化。人

眼对色彩喜厌反应时由满足—不满足—满足,这 是视觉心理因素的反应。要认识和掌握色彩的理 念,充分发挥的的作用。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设 计成败的关键。 (2)图形。 视觉传达设计时一个把概念(理念)视觉化、形 象化、信息化的表达过程,通过视觉形象(图形 语言)设计,传达、刺激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 使视觉传达信息接受者能迅速解读或产生联想来 认知视觉形象(图形语言)所表达的语言信息。 图形就具有语言信息的表达特性:三角形时锐角 ——具有好斗、顽强的感觉。六角形——给人平 静和灵活的感觉。圆形——给人平静的感觉。正 方形——表现出庄重、静止的特征。 图形在视觉传达中的特性: 1、表现性:视觉传达设计所应用的图形或符号应有明确的意思,使视觉传 达信息接受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认知或解读图形信息。 2、功能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所表现的图形语言应充分刺激视觉传达信息 接受者的联想能力和视觉经验。图形语言的创作过程就是视觉形象再思 维的过程。要接受者完全理解所传达的语言信息。 3、象征性:在视觉传达设计时,采用或创作图形语言,应将图形的象征性 作为设计要素进行思考。象征性能使接受者理解和感知信息语言的目的 和效应。 (3)字符。 字符语言的视觉传达更为直接和明确。 中国汉字的基础时象形符号,古代中国人在社会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设计理论的研究已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深入剖析,而应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统观。把包装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观照,也就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能一言蔽之的,其中的内涵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必须探究的。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包装设计文化是否可以说是包括人们的一切行为方式和满足这些行为方式所创造的事 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面所形成的心理观念。一般说来,这些有许多设计文化要素构成的复合整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包装设计的物质层,它是设计文化的表层,主要指包含了设计文化要素的物质载体,它具有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的特征。如各种包装设计部门和包装设计产品,交换商品的场所以及消费者在使用包装产品中的消费行为等; 第二,包装设计组织制度层。这是设计文化的中层,也是设计文化内层的物化。它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连续性:主要包括协调设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规范设计行为并判断、矫正设计的组织制度。世界上包装设计文化比较先进的国家都有自己相应的较为完整的组织制度。而包装设计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组织制度大都不完整。 第三,包装设计的观念层。它是一种文化心理状态,所以也可以认为是设计文化的意识层。它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设计系统各要素一切活动的基础和依据。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进步,带来的对包装设计文化的冲击,主要就表现在生产和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思维观念、审美观念、道德伦理观念、民族心理观念等方面上。它是设计文化结构中最为稳定的部分,也是设计文化的灵魂,它存在于人的内心,并发展变化,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在组织制度层上得到表现。并由此规定自己的发展和规律,吸收、改造或排斥异质文化要素,左右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 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三个方面,彼此相关,形成一个系统,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有机整体。包装设计文化的物质层,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变动活跃,交流方便频繁,同时,包装设计文化的变化发展又总是首先在它的身上得到体现。如我国的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文化与技术,产品的渗入正扮演着这场文化冲击的先导的角色;在市场上,产品包装更新换代.层出不穷。而组织制度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它规定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性质,是设计的群际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纽带,更是包装设计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保障。这一层面由一整套内在的准则系统所构成,从而成为包装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准绳。不同的设计观念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果,认识到新环境所强加于我们的新要求,并掌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摘要: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50-02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艺术完成人: 班级:1231 学制:3年 专业:平面设计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10

目录 摘要........................................................ .. (1) 一、概述 (1)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解析 (1)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 (1)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2) 三、色彩的构成 (2) (一)色彩的种类 (2) 1.无彩色系 (2) 2.有色彩系 (2) (二)色彩的属性 (2) 1.色相 (2) 2.明度 (2) 3.纯度 (3) 四、色彩与心理 (3) (一)色彩的情感体验 (3) (二)色彩与心理联想 (4) 五、色彩的对比 (5) (一)色相对比 (5) (二)纯度对比 (5) (三)明度对比 (6) (四)冷暖对比 (7) (五)面积对比 (7) 六、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8)

(一)标志设计与色彩 (8) 1.标志设计与色彩的表现 (8) 2.标志设计与色彩应用 (8) (二)包装设计与色彩 (9) 1.包装设计与色彩的表现 (9) 2.包装设计与色彩应用 (9) (三)广告设计与色彩 (10) 1.广告设计与色彩的表现 (10) 2.包装设计与色彩应用 (11) (四)服装设计与色彩 (11) 1.服装设计与色彩的表现 (11) 2.服装设计与色彩应用 (12) 七、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Abstract................................................... .. (13)

视觉传达系学生毕业设计参考100题目

视觉传达系学生毕业设计参考100题目

视觉传达系2010级毕业设计参考题目(100个) 1.商品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美学意义 2.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视觉传达中的“非语言符号” 4.思想符号的延伸——论文字符号在封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 5.招贴设计中色彩的视觉传达 6.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关系浅释 7.视觉语言与包装设计的信息传达重构 8.论T恤设计中视觉传达的作用与表现 9.谈现代艺术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10.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民间传统造型理念的应用 11.视觉传达中形的语义与传达 12.信息化时代的绿色视觉传达 13.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 14.网页设计视觉传达效率问题研究 15.平面广告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 16.“重组”的力量——60年代视觉传达再设计语言分析 17.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18.版式设计中的视觉走向与信息传达 19.论视觉艺术对集团形象信息的传达 20.分众传播—环境广告媒体的开发与视觉传达设计 21.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传播研究 22.视觉传达中的本土化符号 23.视觉传达设计意境论 24.论视觉传达中的视觉修辞 25.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6.广告创意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策略 27.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28.视觉传达设计与蒙太奇 29.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30.从互动性网络广告谈视觉传达的新形式 31.广告视觉传达中的色彩运用探析 32.浅析网页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33.浅析版面设计要素与视觉传达 34.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 35.网页界面设计中视觉传达的解读 36.文字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与运用 37.广告视觉传达发展趋势探究 38.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影像图形创意 39.基于网络媒介的视觉传达形态初探 40.系统设计方法在视觉传达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41.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与心理学 42.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延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