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重点章节

毛概重点章节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实立

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毫不动摇的稳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2、公有制经济的实质核心和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表达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异。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因此,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5、股份制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①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①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异,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表达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达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表达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意义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过去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否认,是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②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

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有者所取得的利润等;

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鼓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先富的条件:依靠老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②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都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紧密联系,因而为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效率:在经济活动中人们获得的劳动成果与所消耗劳动量的比率;公平:在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或权利分配的合理化〕〔相关政策P198、199〕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收入差距并扩大的客观必然性

①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

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3、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①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②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5、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6、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社会的保障方式

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保障方式:国家法定的基本保障、补充保险、商业保险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因

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

2、相关知识点

2006年中央经济会议,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把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十七大强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及意义

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

①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4、建设创造型国家的核心

①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②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稳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5、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①自主创新: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②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③支撑发展: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

④引领未来: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未来是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

6、自主创新的意义和相关定义

意义: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原始创新:独立自主的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

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三、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除涵盖前者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2、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4、什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表达

①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②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④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表达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

6、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紧急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大力培育能耗低、前景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

7、“三个转变”基本内容和现实依据

基本内容: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三次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现实依据:转变①针对今年类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转变②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转变③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不大的问题提出。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三农问题的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①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②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③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的反映,表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尺度。

④村容整洁: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实现人与环境科协发展的必然要求。

⑤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力的尊重和维护。

五、统筹区域发展

1、区域经济的定义、意义和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意义: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陆的关系。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3、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4、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西部包括:

①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②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意义和原因

意义: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原因:人口、资源、环境,P214

3、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定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4、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215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6、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穿,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深刻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目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层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问题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

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条件〕

2、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表达。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3、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4、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标准的问题。〔依托〕

2、荣辱观和八荣八耻

荣辱观: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老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只能是空想的原因

①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②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思想的实现要有相应的物质、生产、思想文化等支撑。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依据。

①从国内看,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

要求;

②从国际看,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③从党的使命看,这是稳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和谐社会的定义

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注意点

①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②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这四者是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后三者为前者提供坚实基础;前者为后三者提供重要条件。

③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强调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前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后者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有利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向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②经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具备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物质保证;

③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提供社会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稳固,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思想文化保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P283

党的十七大P283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建设重点的社会建设

1、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①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表达了广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表达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建设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具体展开

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事业。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标准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壁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各类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设想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设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详见P299—301〕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将“一国两制”载入宪法。

1983年6月,邓小平发表“邓六条”,使“一国两制”更完备、充实、具体化、系统化。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一国两制”确立为邓小平思想的内容之一。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的基本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预台湾问题;

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的重要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设想。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表达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表达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防止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设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香港回归及意义

1984年,中英双方达成协议,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随后开始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这标志着“一国两制”设想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为香港回归后的繁荣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2、澳门回归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和澳人治澳。1993年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及意义

时代主题: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

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意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前提。

2、毛泽东的两点论

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认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3、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这给中国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供积极的作用。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战略。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这对我国发展外交关系,改善国际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4、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1985年,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防止,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表达;

③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仍需各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

6、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

①发展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振兴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②南北关系现状;

③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7、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

①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

③世界经济的高度国际化和一体化〔物质基础〕;

④核武器的消灭世界的战争观形成的恐惧感,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8、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和平与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有力保障。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的定义

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必然性

①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②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3、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军事力量是关键因素。同时,经济技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6、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增长速度,促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

②新兴产业的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时机和条件;

③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实际

本质:资本的跨国流动,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

实际: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2、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在近代史上,中国屡遭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

2、群众路线的形成、内容和定位

形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群众路线。

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定位: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群众路线的意义

①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③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

4、如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良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5、腐败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①党长期执政,党内一些人产生了脱离群众、固步自封等倾向;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许多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

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侵蚀党的队伍;

④有的地方和部门治党不严;

⑤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受不住考验。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1、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需正确把握的基本原则

①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必然要求。

②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充分反映和表达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打牢执政的社会基础,稳固执政地位。

③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

3、为真正代表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重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①正确处理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

②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自觉做到以大局为重,局部服从大局;

③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义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表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才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尊重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要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它落实到党的一切执政活动和各项工作中去。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衡量标准。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经,原则和方法。一个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在延安整风期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得到了确立。 九:《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概》各章重点

毛概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一大~四大先后提出最终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还缘于中国革命进取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5.怎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联系。

7.两者的关系 毛泽东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9.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11.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版课本allin没有最全只有更全!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版课本-al l-in-没有最全-只有更全!

————————————————————————————————作者:————————————————————————————————日期: ?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重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领导: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4.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1.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2.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四: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四章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验、教训)。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篇一: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实立 1、确立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①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 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 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 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 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 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如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表达有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 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 导作用。 〔2〕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3〕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 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如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1〕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本设施、公用事 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2〕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 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老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公有制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 经济基础〔2〕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决定了只有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按需分配〔3〕按劳分配的直接 依据: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 2、坚持按 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意义?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表达公有 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 主义性质②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能够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 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 裕这一目标前进。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如何深化分配制度 改革?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 ②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毛概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同XXX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毛概知识点整理

三大基本问题: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主义)。不同点:①领导不同。②前途不一样。 1949~1952为过渡时期。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业的三大改造,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年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1957年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五位一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二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有利于生产力,有利于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大题)怎么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斜字+斜字)问题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斜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毛概重点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并结合教材“四个全面”的内容及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 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 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 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实践基础: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形成的。 ①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统一战线的理论 ②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③革命战争的实践——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 论。 ④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 强的实践——党的建设的理论。 总之,没有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主义 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 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概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历史依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现实依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 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 ③遵义会议以后,走向成熟 ④1945,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⑤解放战争时期恶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概课本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5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总之,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毛概重点章节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实立 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毫不动摇的稳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2、公有制经济的实质核心和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表达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异。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4、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联系和区别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因此,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性质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5、股份制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

第七章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 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 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 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 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 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 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 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 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 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 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 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的;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 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 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 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 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 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 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 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 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 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 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 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 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 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 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决定的;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 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8.按生产要素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 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 要素参与分配。 9.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 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 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 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 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 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 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 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 在差距的必然性: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 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 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 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 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 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 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1.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党十四大以来,提出兼顾效 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 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十 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 配的力度。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 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4期末考试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4期末考试毛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思潮和重要人物。下面是2024年期末考试的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 第一章:晚清中国的历史背景 -中外对比,揭示晚清中国的落后状况 -解密中西方的历史背景与差异 -美国工业革命与晚清中国的比较 第二章: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和问题 -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的失败 -甲午战争和庚子拳乱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兴起与成功 -辛亥革命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潮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与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和组织建设 -党的一大和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五四运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起 -四五运动、五卅运动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旧民主主义思想 第五章: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中国社会变革的性质与历史地位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的发展 第六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与斗争 -党的二大与土地革命斗争的开始 -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共产党人的转变 -红军长征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第七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 -解放区和国共关系的变化 -解放战争的阶段、策略和胜利 第八章:中国的和平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和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与探索 以上仅为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具体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新版毛概前六章知识点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社会条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物质基础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 ●理论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形成发展的过程(※选择题) 初步形成: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成熟: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七大写入党章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继续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内的必然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023年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1500字

2023年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1500字 2023年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一、论持久战 1. 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毛泽东认为,持久战是指共产党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坚持 长期战斗,战胜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一种战略战术。 2. 持久战的条件:毛泽东指出,进行持久战需要有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政治、军事、 组织等方面的条件。 3. 持久战的原则:毛泽东提出了三个具体的原则,即防御战、游击战和正规战。 4. 持久战和五个转变:毛泽东指出,在进行持久战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五个转变,包 括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从小范围斗争到大范围斗争的转变、从围剿到反围剿的转变、从消极防御到积极进攻的转变、从军事斗争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二、实践论 1. 实践的含义:毛泽东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在改 造世界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 实践基本规律:毛泽东总结出了实践的基本规律,包括实践的客观性、实践的主体性、实践的一致性、实践的历史性等。 3.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只 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认识和改变世界。 4.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毛泽东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 验和发展理论,才能不断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矛盾论 1. 矛盾的普遍性:毛泽东指出,矛盾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组 成的。

2. 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认为,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其中主要矛盾决定 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 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矛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 矛盾的斗争和发展:毛泽东认为,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只有通过 矛盾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四、革命的两个阶级 1. 革命的对象: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两个阶级是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 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和对立面。 2. 资产阶级的两个阶级: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毛泽 东还强调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两重性。 3. 革命的前提条件:毛泽东认为,进行革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其中包括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存在和壮大。 4. 革命的任务和道路:毛泽东强调,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 级的政权,革命的道路则是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的结合。 五、理论和实践的两个结合 1.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毛泽东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工具,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真理和实践的统一。 2. 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毛泽东指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理论必须通过实 践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也需要理论来指导。 3.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毛泽东强调,理论和实践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理 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以上是2023年毛概重点章节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毛概第1-7章重点

毛概第1-7章重点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单选)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命题。 (单选)七大(1945)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在哪里?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面经验的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值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 (1)社会历史条件:20c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 (4)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简答)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 (1)萌芽(1921-1927 中共建立至大革命失败)——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形成(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成熟(1935-1945)——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形成 (4)进一步发展(1945—1965)——《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选择)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简答)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