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中培优卷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中培优卷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中培优卷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中培优卷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四年级下册期中培优卷1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公30分)

1、2015年“五一”小长假,山西省共接待旅游者15335200人次,这个数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万人次;共实现旅游总收入六十九亿六千九百万元,这个数写作,它里面有个亿和个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元。

2、6个亿,7个一百万,3个十万,5个一组成的数是。

3、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10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4、1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照这样计算,1000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百万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米,1亿枚5分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千米。

5、354×□7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能填,276×□6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能填。

6、有一个九位数872361985,从中划去4个数字(剩下的数字顺序不变),组成一个五位数,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用计算器计算,按键 2 8 × 2 5 CE 2 4 = ,显示的计算结果。

8、用0、2、3、5、7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要使组成的两个数乘积的末尾有0,这两个数可以是和。

9、A、B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8,A数比B数大6。A、B分别是、。

10、在○里填“>”“<”或“=”。

45×1200○450×12 340×60○34×6000 650亿○5600000000

140×90○900×14 8×150○120×100 7000023800○7000021800

11、时针从9:00到12:00,旋转了( )°。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旋转了( )°

12、已知A ×B=400,如果A 扩大到原来的4倍,B 不变,积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万位上“5”表示“五万”,亿位上的“5”表示“五亿”。 ( )

2、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 。 ( )

3、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

4、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 )

5、一个数的近似数一定比它本身小。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14×90=1260,那么下面算式中, =1260。

A.(14÷2)×(90÷2)

B.(14×2)×(90×2)

C.(14÷2)×(45×2)

D.(14×5)×(90÷5)

2、如果232=??O ,那么()()1010÷???O 的积是 。

A 、2320

B 、23200

C 、232

3、一个两位数,交换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后,比原数小9,这个数是 。

A 、96

B 、97

C 、98

D 、99

4、

5、在26×15的积的后面补( )个0就和260×15的积相同。 ①1 ②2 ③3

四、计算(共20分)

1、列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319×24 208×45 49×570 58×419

2、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25×13×8 856+79+44

60000-725×82 3570÷35+4306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一个电影院,楼下有704个座位,楼上有542个座位,电影票的单价为28元/张。

2、学校有一个长方形花圃,把它的宽增加5米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时花圃的面积增加100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四(1)班和四(2)班共有学生82人,如果四(1)班调4名学生到四(2)班,这两个班的人数就一样多了。原来这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4、车棚里放的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轮子一共有26个,自行车有4辆,三轮车有多少辆?

5、胡军骑摩托车从家出发去县城,行驶的速度是700米/分,30分钟到达,办完事后按原路返回,用了35分钟到家,他返回时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小学四年级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时间如梭,转眼间,新学期又到了。同学们又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之中,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好学生的引路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的学习是两极分化,特别是学困生,基础较差,本班后进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遗忘性差,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等等综合因素。这部分学生大多有共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2、作业完成得较差,怕受批评又学会了撒谎,上课发言也不积极;3、因为完成作业的难度较大或者习惯不好,经常没有完成作业。本学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中我们继续开展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二、制定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积极组织相关学生参与活动,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3、培养优生自主自觉学习,主动拓宽知识面的学习习惯,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 4、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成绩,让他们向优生发展。 5、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克服自卑的心理。

6、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他们打下牢固的语文学习基础。 7、在班级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8、通过“培优转差”活动,力争使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定内容: 培优工作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散文化倾向方面,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话水平,定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辅差的工作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写话至少能写得出,可先布置他们摘抄。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每个差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训练差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让差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培优补差名单 培优对象: 补差对象: 五、主要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培优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培优题 1、草长莺飞春来到,快乐踏青好逍遥。瞧,村长慢羊羊正组织大家去春游呢,96只小羊乘坐“羊羊1号”和“羊羊2号”两辆车就要出发了。2号车上有点拥挤,需要下来8只小羊去坐1号车,这样两辆车上的小羊就同样多了,如果不去数,能知道两辆车上原来各有多少只羊吗? 2、赵新同学不小心把自己期末成绩中的语文和外语的成绩用墨水弄污了一部分,你能算出来吗? 3、你能算出下面加法的得数吗?试一试。 2 + 4 + 6 + 8 + 10 + … + 96 + 98 + 100 4、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30×(○+3)错算成30×○+3,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5、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育才小学举行大型表演,其中有9人唱同一首歌,99人伴奏,999人又多3人伴舞,参加这次大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用简便算法)

(1)2 + 4 + 6+ … + 18 + 20 (2)20-19+18-17+…+4-3+2-1 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66×21+19×21+85×19 (2)36×111+888×8 (3)99×99+199 8、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48.甲数是多少? 9、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10一位会计在结账时发现账面上多了10元3角5分,经检查,是把一笔钱数的小数点错了一位。记错了的这笔钱实际是多少钱?

11、小马虎在计算时2.53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18。正确的得数应当是多少? 12、两个加数的和是98,一个加数增加7.36,另一个加数减少5.5,改变后的和是多少? 13、小明和小华去超市买文具。小明买了1枝钢笔和2枝自动铅笔共用去14.6元,小华买了同样的1枝钢笔和4枝自动铅笔共用去18.6元。这种钢笔和自动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4、一位老人在公路上散步,从第1根电线杆走到第12根电线杆处共用了22分钟。这位老人走了40分钟,这是他走到第几根电线杆处? 15、王涛坐在小汽车里看外面的路灯杆,从第1根到第16根共花了30秒钟。如果小汽车时速为72千米/时,每两根路灯杆相隔多少米?(每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都相等) 16、有58辆彩车排成一列,每辆彩车长4米,彩车之间相隔5米,这列彩车队共长多少米?

四年级语文培优一

四年级语文综合知识试题一 一、填空题。 1、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2、“鼎”共画,第六画是,第十二画是。 3、“凹”字的结构是,笔顺是。 4、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千里之行,。天网恢恢,。 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6、三国演义中用计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是。 7、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 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后来被打败。 二、按要求完成题目。 1、成语填空。 ()足鼎立()子野心()目混珠()()呈祥 ()心()肺()心()胆()毛()角 ()()相争()()当道 风卷残()()柯一梦万古长()()阔天空,2、下面的一些俗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能写出来吗。 飞蛾扑火——()小葱拌豆腐——() 小和尚念经——()擀面杖吹火——()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3、下面这些名人各是什么家。 陶行知钱学森鲁迅华罗庚4、下列诗句描述的分别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哪一个。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生查子》)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3)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宋苏轼《守岁》) 三、选择题 1、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医学、中国烹饪和()被誉为中国的“四大

国粹”。 A印刷术B国画C书法 2、“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哪一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A尧B舜C启D禹 3、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是我国的()省。 A四川B湖南C浙江D云南 4、地动浑天仪的发明者是() A祖冲之B张衡 C 沈括 5、与西方人交谈时可以谈论()。 A对方年龄B对方婚姻C天气情况 6、当你离开朋友家,请主人不要送的时候应说() A留步B失陪C拜访 7、汽车轮胎上有许多凹凸的花纹。这是为了 A装饰作用B增加摩擦力C减小摩擦力 8、我国许多名山都有一个雅称,“五岳独尊”指的是 A黄山B泰山C九华山D普陀山。 四、判断题 1、鲸鱼经常喷出水柱是因为鲸鱼在呼吸。() 2、指南针在南极会失灵。() 3、为了防止被雷电击中,高层建筑上安有避雷针,他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4、《三国演义》中的三个国家是魏、蜀、吴,在当时他们成并立鼎足之势。() 5、写完一篇日记,后面要署上自己的名字。() 6、寓言故事中保护狼躲过猎人追击的是南郭先生。() 7、我国象棋中,兵在过河后一次只准走一步。() 8、《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百家姓。()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四则运算》培优题 人教版

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里应该填多少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两个数的和是58,差是2,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36=80 2) 68+□÷5=124 3、把下面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2)□-△=☆ ▼+▲=■●÷▲=★ □×▲=☆☆+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除数的24倍,是商的15倍,被除数是多少? 5、一个乘法算式中,如果第一个乘数增加2,积就增加24;如果第二个乘数减少3,积就减少48。原来的积是多少?

1、计算下面各题 162-125÷(18+7) 182÷(36-23)×7 288-(26-14)×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00 ÷〔840÷(180-□)〕=20 2)〔58-(□+18)〕×40=320 3、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发现红红抄算式时丢了括号,但结果是正确的,请你给 红红的算式填上括号。 4 + 28 ÷ 4 – 2 × 3 - 1 4、加上适当的括号,使算式成立。 6 × 8 + 24 ÷ 4 – 2 = 36 6 × 8 + 24 ÷ 4 – 2 = 46 6 × 8 + 24 ÷ 4 – 2 = 60 6 × 8 + 24 ÷ 4 – 2 = 72 5、根据运算顺序给算式24 ×800-600÷25填上括号,然后计算。 1)先除再减最后乘。 2)先减再除最后乘。

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每分钟行200米,15分钟到校,到校后发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他马上以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的速度返回家,他几分钟后到家? 2、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 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纸箱里装有许多质量相同的小包装饼干。已知12袋饼干连纸箱重7000克, 而7袋饼干连纸箱重4500克。每袋饼干和纸箱各重多少克? 4、甲和乙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千米,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一只狗和自己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后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提优100题

四年级数学提优100题 一、填空题 1、算式3□6÷36的商如果是两位数,□中的数最小是()。 2、超市运来600千克糖,每58千克装一大袋,要用()袋来装。 3、10个()是1亿。 4、是()个亿和()个万组成的。 5、八十亿零八百万写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6、 a 左图中,直线a和直线()互相平行, b 直线a和直线()相交。 c 7、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600平方米,如果它的长是50米,那么宽是()米。 8、5升=()毫升 3000毫升=()升 9、在()里填上“升”或“毫升”。 小明一次约喝水300()小花浇水用水约3() 10、8的因数有(), 50以内12的倍数有() 12、学校买来A张桌子和15把椅子,每张桌子20元,每把椅子B元。买桌子和椅子共()元,15B-20A表示()。 1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底600米,高400米,它的面积是()公顷。 14、一块三角形的地的面积是780平方米,它的高是30米,底是()米。 15、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 16、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o,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o 18、在计算36-6×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计算(36-6)×5,则先算(),再算(),结果是()。 19、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7×4×25 = ×(×)4×a+a×5=(+)×a 36+859+64=36++ 56+72+44=(56+ )+

20、数一数: )个三角形(2)左图有()个角 有()个平行四边形 有()个梯形 21、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度是3厘米,8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22、在()里填上“<、>或=”。 36×7()37×6 25×(8+7)()25×8+7 12×39+12()12×40 50×34()50×4+50×30 23、9000除以800的商是11,余数是( ) 24、在□中填上最大的数,使2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中应该填写( )。 20厘米 25、从右边的四条线段中选择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的 10厘米 是()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10厘米 8厘米 27、小红、小丽、小军、小强在儿童节的时候,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次,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张。 28、四年级同学做操,男生站5排,女生站3排,每排有a人,做操的学生一共有()人,当a=8时,男生比女生多()人。 29、51能被()、()、()和()整除。 30、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将这两个数同时乘10后,这时两数相除的商是()。 31、三角形具有( )性,平行四边形则容易()。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试试吧。 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 1 B. 2 C. 3 D. 4 2、723÷□3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小是()。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培优练习

第1讲 【积累】 一.有趣的代称 玉兔——月亮杜康——美酒桃李——学生高足——别人的学生 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汗青——史册桑梓——家乡、故乡 二.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字组成词语,再组成成语。 言()谈()头() 奇()积()()食 ()色()蹈()祸 三.谚语填空 泥鳅蚂蚁知了乌龟蜻蜓 1.()搬家,将有雨下。 2.()飞得低,出门带蓑衣。 3.()吐气泡,雨天将要到。 4.()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5.()叫叫停停,连绵阴雨要来临。 【阅读】 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是一首秋天的童话,我们是涂满童话的红泥巴。童话里,我们装满秋天的果实,写满丰收的欢乐。好想用一张彩纸,折出轻快的翅膀,让老师的目光在金秋里与我们一起飞翔。 老师的目光,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是那小溪里欢游的鱼儿。小溪里,我们展示才华,绽放精彩。好想乘上那一叶扁舟,和老师的目光一起飞向那知识的海洋。 老师的目光,是希望之光。每一次的注视,让我们感动;每一次的凝视,让我们感受到渴望,渴望和老师的目光一起,攀登理想的高峰。 老师的目光,是一种爱。她就像一杯清茶,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喜悦中,老师的目光给你赞赏;忧伤中,老师的目光为你排解心头的烦恼;课堂上,老师的目光是那灿烂的朝霞,引发我们无限的幻想,激发我们探究的欲望;放学后,老师的目光,化成一个个幸福的小酒窝,把幸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老师的目光,是一种期待。她把无限的爱,化作柔和的月光,洒进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上。那无声的目光,把真情的话语汇成殷殷的期望。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注视—()反义词:欢乐—()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培优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培优题一 1、小亮用3个星期写了315个毛笔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 笔字? 2、一辆汽车10时3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每小时行36千米。 已知甲、乙两城的路程是180千米,这辆汽车到达乙城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3、学校买来10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可以放48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4、学校图书室买来960本书,放在8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5、同学们从学校到公园春游,每分钟行60米,学校到公园的路程是3600米。 (1)出发15分后,同学们走了多长的路程? (2)同学们从早上8:30分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多少时间? 6、希望小学四年级有四个班,其中一班和二班共有81人,二班和三班共有83人,三班和四班共有86人,一班比四班多2人,一班有多少人? 7、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6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8、哥哥比弟弟多做54道数学题,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的4倍

多9道,两人各做了多少题? 9、在一次校运动会上,甲班参加田赛的有15人,参加径赛的有12人,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7人,没有参加比赛的有21人,那么这个班有多少人? 10、《红楼梦》分为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 1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5000元买票够吗? 12、如果每个箱子装24袋牛奶,135箱能装多少袋牛奶?一个奶站有500袋牛奶,用20个箱子够装吗? 13、中美饭店想买12张桌子和136把椅子,已知每张桌子156元,每把椅子48元,他准备8000元钱够不够? 14、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15、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周测培优卷

升和毫升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在( )里填上“升”或“毫升”。 (1)一个的容量大约是200( )。 (2)一个能盛水1( )。 (3)一个能盛水2( )。 (4)一个能盛水400( )。 2.4000毫升=( )升 3升=( )毫升 9000毫升=( )升 80升=( )毫升 3.一袋醋有200 mL,10袋这样的醋有( )L。 4.将A容器中的水倒2升入B容器后,A.B容器的水同样多。原来A容器比B容器多盛水( )升。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红每天早晨起床先从容量为2( )的水瓶里倒出100( )水,然后吃一块质量为300( )的面包,喝一袋容量为250( )的牛奶,背上4( )的书包,步行15( )去学校上课。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一瓶娃哈哈有20升。( ) 2.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 3.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0毫升。 ( ) 4.把1 L水倒入碗中,水溢出,说明碗的容量比1 L大。( ) 5.医生给病人注射的药水通常用“升”作单位。( )

6.一个易拉罐大约可以盛33毫升饮料。(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这样的纸杯可盛水1( )。 A.升B.毫升C.无法确定 2.将200毫升的水倒入一个容器,大约占这个容器的2 5 ,这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 )。 A.1升B.500毫升C.5升 3.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比乙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 )毫升。 A.500 B.400 C.300 4.升和毫升这两个容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A.10 B.100 C.1000 5.5个人5天喝50升水,照这样计算10个人10天喝( )升水。 A.200 B.100 C.500 四、下面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每题2分,共4分) 5升600毫升30升 50毫升500毫升5升 五、解决问题。(第4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2分) 1.一大瓶牛奶有2升,小明每天喝150毫升,喝了10天,这瓶牛奶喝完了吗?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0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多少毫

最新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四年级语文教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教师:张竹梅 皋兰县中窑莆田光彩小学

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在一个班集体中,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会出现一批表现优秀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一批表现较差学习较落后的学生。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知识方面,更多的是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上的差异。 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行为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重视发展人的个性与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出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有所发展的人。所以在班级中进行培优辅差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真正让学生活跃起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是老师们所关心的大问题。因此,特制定本班语文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学生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班集体学习氛围浓厚,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竞争。 3.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使后进的学生成绩提高,并有信心变得更好。 4.形成一套有可行性有针对性的培优辅差工作方法,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具体内容 培优内容: 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牢固掌握,课外知识的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的发展,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以及良好的品德素质。

辅差内容:语文教材上的知识能掌握理解,发展他们的兴趣能力所长,树立自信心。 三、培优辅差对象和形式 对象:王梅英陆柯桦 培优辅差方式: 1.利用课堂课间时间辅导 2.利用午休和放学后时间 3.家校配合 四、具体措施 1.课堂辅导 俗话说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对优等生提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一些基础知识,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用心学习,有学好的自信心。后进生在课堂上无法跟进时,我们应采取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后进生跟上班级的脚步,培养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课余辅导 课后对后进生作业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辅导。同时,在每天对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帮助他们掌握好知识,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大家坚实的基础。 3.家长和老师配合 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对优等生定期进行电话家访,摸清他们的表现情况,作业完成习惯等等。通过与家长的配合使培优辅差工作顺利进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六 运算律培优卷(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8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一、填空。(第1题8分,其余每空2分,共36分) 1. 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4+=31+ 186+203=186+200 N+398 =N +400 345+78+=78+(55) 2. 在里填上“>”“<”或“=”。 197-37+63 197-37-63 570-175-125 570-(175+125) 280+(120+80) (280+120)+80 327-198 327-200-2 278-99 278-100+1 3. 小兰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7+6=2+7。 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99,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和()。 4. 希望学校四年级有188名学生,比五年级少12人,这两个年级共

有()名学生。 5. 把下面三个数的和填在括号里。 6. 如果A+B=600,那么A+(B+78)=()。 7. 下面是一个家具工厂3个月生产家具的数量,算出合计数填在表 里。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7+33+67=27+100() 2. 134-75+25=134-(75+25)() 3. m+n =n+m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4. 850-104=850-100+4() 5.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 1. 56+72+28=56+(72+28)运用了()。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与451-51-49相等的算式是()。 A. 451-(51-49) B. 451-(51+49) C. 451-49+51 3. 用交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应用的运算律是()。 A. 加法交换律 B. 加法结合律 C.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4. 四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44人,二班有47人,三班有46人。3 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下列算式在计算时最为简便的是()。 A. 44+47+46 B. 47+44+46 C. 47+(46+44)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987-(287+135)478-256-144

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最新版)

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最新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最新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主要措施: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6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

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潜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7.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四年级语文培优题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我学作文的小故事 我学作文的“历史”中,曾有这么一件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很调皮,手脚总是闲不住,做什么作业都不认真。特别是三年级开始作文了,更不习惯。一个星期天,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记一件趣事》。一早,我在妈妈的督促下拿纸笔来做作文。心里一边想着玩,一边想着应付检查,总得写几句呀,但是想来想去,有什么趣事好记呢!心里就暗暗埋怨起老师来,你什么题目不好出,偏偏出这个题目——趣事、趣事,一点趣味也没有。想了半天,连一个开头还写不出,就心一横,自言自语说:“对,还是先去玩一会再来写吧!” 于是我避开妈妈,猫着腰,溜到隔壁李明家,隔着门缝,把李明叫出来。 李明问:“你叫我干什么”我说:“我们到小溪里去捉虾好吗”李明一听,乐了,立即回去拿了个瓶子,和我一起向村外小溪跑去。 我们在小溪里捉虾,不一会就捉到好几只小虾。它们在玻璃瓶里东冲西撞,逗得我俩哈哈大笑…… 玩着,玩着,我忽然想作文还没写呢,不禁轻轻喊了声:“糟糕!”就快步向家里跑。弄得李明莫名其妙,他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小溪回家去。 到了家,我一看,“上帝保佑”,还好,妈没醒呢,大概她夜班回来又料理了家务太累了。我赶紧溜到房里,翻开作文本写起作文来。这时,不知怎的我的大脑转动得很灵了——我把在小溪里怎样捉虾,怎样看瓶中小虾惊慌失措、东冲西撞……甚至把李明笑得跌坐在溪水中湿了裤子的狼狈情景,也写进去了。 写好作文,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妈妈被我笑醒了,看了我的作文,直夸我的作文写得好。不知怎的,从此,我不但不感到作文难,好养成了随时把亲自做的、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的习惯。因此,我的作文成绩也一年比一年有了提高,这次毕业考的作文我也感到没有什么困难了。 1、从文中找出五个成语写下来。 ()()()()() 2、作者在“学作文”的小故事时,依次都写了什么 3、第六自然段写了作者“捕虾”很开心,但为什么要略写 4、作者是怎样养成写作的好习惯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专题:第 1 讲 整除(含答案PDF)人教版

第1讲 整除 一、整除的定义 如果正整数a b 、满足a 除以b 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则称b 能整除a ,或a 能被b 整除,记作b a (读作b 整除a ).此时,a 为b 的倍数,b 为a 的约数(或因数). 例如:1234÷=,记作312,可以称12能被3整除,或3能整除12. 如果正整数a b 、满足a 除以b 的商不是整数,则称b 不能整除a ,记作b a . 二、常见数的整除判定方法 1.末位法: ①如果一个数的个位能被2或5整除,则此数能被2或5整除; ②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或25整除,则此数能被4或25整除; ③如果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或125整除,则此数能被8或125整除. 2.截断求和法: ①如果一个数各位数码之和能被3或9整除,则此数能被3或9整除; ②如果一个数从右向左每2位截断后,各段之和能被99(11、33)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99(11、33)整除. ③如果一个数从右向左每3位截断后,各段之和能被999(27、37)整除,则这个数就能被999(27、 37)整除. 3.截断求差法: ①若一个数的奇数位数码和与偶数位数码和之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 ②若一个数从右向左每2位分段,奇数段和与偶数段和之差能被10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01整除. ③若一个数从右向左每3位分段,奇数段和与偶数段和之差能被1001(7、11、13)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001(7、 11、13)整除. 三、整除性质 性质1 如果a 和b 都能被c 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c 整除,即如果c ︱a ,c ︱b ,那么c ︱(a ±b ). 性质2 如果a 被b 整除,b 又能被c 整除,那么a 也能被c 整除,即如果b ∣a ,c ∣b ,那么c ∣a . 性质3 如果a 被b 和c 的乘积整除,那么a 能被b 或c 整除,即如果bc ∣a ,那么b ∣a ,c ∣a . 性质4 如果a 被b 整除,也能被c 整除,且b 和c 互质,那么a 就能被b 和c 的乘积整除,即如果b ∣a ,c ∣a ,且(b ,c )=1,那么bc ∣a . 性质5 如果b |a ,那么bm |am (m 为非0整数). 性质6 如果b |a ,且d |c ,那么bd |ac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周测培优卷12

周测培优卷12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等腰梯形 一、填空。(每空2分,共28分) 1. 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2.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4厘米和5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和梯形的高(),底等于()。 3. 经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最多可以画()条高;从梯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 多能画()条高。 4. 等腰梯形中一个角是140°,另一个不同的角是()°,这个等腰梯形的内角 和是()°。 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如果将上底延长2厘米,则梯形 变成一个()形;如果将上底缩短4厘米,则梯形就变成一个()形。 6. 如图,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 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原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 用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梯形,已知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上底的3 倍,则腰长是()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6分)

1. 平行四边形可以被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 2. 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高完全在平行四边形内),得到的两部分一定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 有两条边相等的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 1.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2. 平行四边形的()一定相等。 A. 四个角 B. 对边 C. 四条边 3.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 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720° C.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 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将梯形变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 种画法。 A. 1 B. 2 C. 无数 四、操作题。(共18分) 1. 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6分) 2. 按要求画图。(6分) (1)在下面的梯形中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2020小学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计划(一) 所谓“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一、培养优生的具体措施 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一般说来,“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由于“优生”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阻碍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第二、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第三、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生”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首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测培优卷(5)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5) 一、我会填。(5题5分,其余每题4分,共21分) 1.观察右边的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律。 2.900÷25÷4=900 (____ ____) 3.一台液晶电视机原价3800元,后来降价355元,后来又降价445元,这台液晶电视机现在售价()元。 4.计算893×25×4时,可以先算(),因为它们的积是整百数,这是运用了()律。 5.在里填上“>”“<”或“=”。 136-54-46136-(54-46) 101×85100×85+1 1250÷(125×5)1250÷125×5 86×4+8686×5 32×125125×4+125×8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 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303×5=(300+3)×5=300×5+3。() 3.125×16=125×8×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1.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38×8×25=38×(8×25)

B.136×11-136=136×10 C.32×25=8×(4×25) 2.计算32×125,下面()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A.125×8+125×4 B.125×8×4 C.125×30+125×2 3.576+103的简便算法是()。 A.576+100-3B.576+100 C.576+100+3 4.32×9932×100-1,里应填()。 A.>B.

四年级语文培优题

四年级语文培优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我学作文的小故事 我学作文的“历史”中,曾有这么一件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很调皮,手脚总是闲不住,做什么作业都不认真。特别是三年级开始作文了,更不习惯。一个星期天,老师布置写一篇作文:《记一件趣事》。一早,我在妈妈的督促下拿纸笔来做作文。心里一边想着玩,一边想着应付检查,总得写几句呀,但是想来想去,有什么趣事好记呢!心里就暗暗埋怨起老师来,你什么题目不好出,偏偏出这个题目——趣事、趣事,一点趣味也没有。想了半天,连一个开头还写不出,就心一横,自言自语说:“对,还是先去玩一会再来写吧!” 于是我避开妈妈,猫着腰,溜到隔壁李明家,隔着门缝,把李明叫出来。 李明问:“你叫我干什么?”我说:“我们到小溪里去捉虾好吗?”李明一听,乐了,立即回去拿了个瓶子,和我一起向村外小溪跑去。 我们在小溪里捉虾,不一会就捉到好几只小虾。它们在玻璃瓶里东冲西撞,逗得我俩哈哈大笑…… 玩着,玩着,我忽然想作文还没写呢,不禁轻轻喊了声:“糟糕!”就快步向家里跑。弄得李明莫名其妙,他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小溪回家去。

到了家,我一看,“上帝保佑”,还好,妈没醒呢,大概她夜班回来又料理了家务太累了。我赶紧溜到房里,翻开作文本写起作文来。这时,不知怎的我的大脑转动得很灵了——我把在小溪里怎样捉虾,怎样看瓶中小虾惊慌失措、东冲西撞……甚至把李明笑得跌坐在溪水中湿了裤子的狼狈情景,也写进去了。 写好作文,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妈妈被我笑醒了,看了我的作文,直夸我的作文写得好。不知怎的,从此,我不但不感到作文难,好养成了随时把亲自做的、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的习惯。因此,我的作文成绩也一年比一年有了提高,这次毕业考的作文我也感到没有什么困难了。 1、从文中找出五个成语写下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作者在“学作文”的小故事时,依次都写了什么? 3、第六自然段写了作者“捕虾”很开心,但为什么要略写? 4、作者是怎样养成写作的好习惯的?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训练题 第十三课鹅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周测培优卷(4)含答案

周测培优卷(4) 一、我会填。(7题8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不变;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不变。 2.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3.102×45=______×45+______×45运用了()律。4.467+137+63=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5.472-48-52=472(________) 6.58×36+36×42=(________)____ 7.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能简便。 (1)25×19× (2)175+237+ (3)456-( +82) (4)33×98+×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 1.4×8 ×25×125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345-(145-98)与345-145-98的结果不相同。() 3.99×99+99=99×(99+1)=990。()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9分) 1.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675-179+21=675-(179+21)

B .85×23+7=85×(23+7) C .(80+8)×25=80×25+8×25 2.下列各组算式,得数相等的是( )。 A.???155×18155×10×8 B.?????68×215-68×1568×(215-15) C.???9800÷140÷709800÷(140÷70) 3.280÷35与( )的结果相等。 A .280÷7×5 B .280÷7÷5 C .280÷7+280÷5 四、计算挑战。(共50分) 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40×15= 25×40= 125×8= 100÷20= 73+27= 480÷16= 45×20= 456-99= 2.把你认为能简算的算式圈起来。(12分) 125×17×11 125×43×8 246+475-327 576+319-476 43×19+43×81 77×25+25×22

小学四年级下册培优题附加题拓展题专题附答案

附加题专题 1.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31.6 千克,卖出一半后,连桶的质量是16.2 千克。请算一算,油的 质量是多少千克?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 搬运10000 只瓶子,每100 只可得运费30 元,如果损坏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 5 角,某人 共得运费2600 元,问他损坏了几只瓶子? E。、不同的自然数、C D、E 5 个从1--9 , 求A、B C 、D、、C3.AB CDEx4=ED BA , A B、 DC A B E

4× BC E D A : 找规律填空。如图4. )摆一个三角形要用(1)根小棒; 个三角形要用()摆 2 2)根小棒; 个三角形要用()摆3 3 )根小棒; 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15 4)像这样摆下去,摆)根小棒; 根小棒,共摆了(99 5)像这样摆下去,一共用了。)个这样的三角形 1 5.甲、乙两数的和是210.85 ,差是20.85. 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6.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 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 是多少?

(2)、期末考试小东的语文、自然两门共197 分,语文、数学两门共有199 分,数学和自然 共196 分,哪一科的成绩最好,是多少分? 7.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是顶角的倍,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2 8. 一个四位数,在它的十位数字后面点上小数点,2202.2 ,原来再和原来四位数相加和得 分 5 的四位数是多少?( 9. 小明计算一个数加上2.35 时,错算成了减去2.35 ,结果是9.35 ,那么按原题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2 10.一根绳子一半一半地剪,剪了3 次后还剩 4.5 米。这个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11.两个数的和是198,这两个数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辅导与培优1

四年级数学学科培优练习1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第_________批改日期________ 一、填一填 1. 一瓶180毫升口服液用量是“口服每次5-10毫升”,按照这样的用量,这瓶口服液最多可以喝()次,最少可以喝()次。 2.有A、B、C三个杯子,如果把A杯装满水倒入B杯那么A杯中还有剩余;如果把C杯装满水倒入B杯,则不能倒满。三个杯子的容量从大到小是()>()>()。 3. 2升果汁喝完一半后还剩()毫升,再喝完剩下的一半最后还有()毫升。 4. □+□+□+○+○=17升□+□+□+○+○+○+○+○=29升 □代表()升,○代表()升,□+□+□+○=()升 5. 把950毫升水倒入一个容器,到这个容器的一半,这个容器能盛水()毫升,接近()升。 二、选一选 1. 小明喝一杯牛奶,第一次喝了一半后,加满水;第二次又喝了一半后,又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他喝的牛奶与水比较()。A、奶多 B、水多 C、一样多 2. 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1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4倍,乙容器的容量是 ()毫升。 A、150 B、200 C、250 3. 将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慢慢浸没在一个装满水的盆中,盆中的水将()。 A、减少1升 B、减少2升 C、不变 4. 甲容器里盛水8升,乙容器里盛水12升,从乙容器中倒()升水给甲容器,甲、 乙两容器的水同样多。 A、2 B、4 C、6 三、解决实际问题 1. 某超市搞促销活动,小瓶里有牛奶500毫升,每瓶售价3元;大瓶里有牛奶3升,每瓶售价15元。如果你去购买,买哪一种更合算?(请通过计算比较说明) 2.有两桶水,如果从第二桶倒出9升水给第一桶,那么第一桶的水正好是第二桶的5倍。已 知第一桶原有水26升。第二桶水有多少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