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情表教案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一等奖

【篇一: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1

2

3

4

5

【篇二:陈情表】

01《陈情表》历代汇评

02《陈情表》:撼动天颜的四大理由

03《陈情表》注释商榷

04“母孙二人”的情感认同——解读《陈情表》的奶孙情感

05从“同文异教”两岸四地看语文教学的异同

06大学老师讲《陈情表》

07《陈情表》两人教.语文教学通讯,2006(1)

08贾铖虎.我教《陈情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 (1)

09 两课时教学设计

10《陈情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11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12课堂实录吴泓

13《陈情表》课堂实录2007年第四届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

14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陈情表》教学反思

15《陈情表》课堂实录

16收获感动——我教《陈情表》最后一课时

01《陈情表》历代汇评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世通云。(〔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

按令伯之表,反复谆笃,出于真诚。至今读之,犹足使人感动,况

当时之君乎!(〔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十)

按韵书:“表、明也,标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三代

以前,谓之敷奏。秦改曰表。汉因之。窃尝考之,汉晋皆尚散文,

盖用陈答情事,若孔明《前后出师》、李令伯《陈情》之类是也。

唐宋以后,多尚四六。(〔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

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清〕林云铭《古文

析义》卷十

历叙情节,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

情真则文真,真则至。何处著一字粉饰?(〔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四十一

层次说来,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读者须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苦心,而得此文之益。若徒随人道好,何以读

为!(〔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言外尚有沉忧。情挚,

语出自然,遂以千古文事,殊弱汉人,浑穆之气尽。(〔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卷十六)

02《陈情表》:撼动天颜的四大理由

苏轼曾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此言

虽不无偏颇,但也可谓一语中的:他认为贯穿全文的是一个“孝”字,动人心魄的也是一个“孝”字。而在我看来,《陈情表》的最成功之

处乃是它异乎寻常的语言技巧,面对一国之君的屡次征召,冒着藐

视新朝的巨大嫌疑,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改变初衷,而答应了他

奉养祖母的请求的呢

一、感皇恩浩荡,敬之以词。

《陈情表》全文475字,从“臣密言”到“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共用了29个“臣”字,其中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荣”中的两个“臣”字是指朝臣外,其余27个“臣”字均是李密自称,平均

每18字称一“臣”字,可谓口口称臣,完全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的

口吻,何等诚惶诚恐卑微谦恭之致。

另外,文中还大量使用敬词和谦词,前者如“侍奉圣朝,沐浴清

化”“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无不表达了他

对晋武帝大加厚爱的感激涕零、受宠若惊之情;后者如“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臣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等则是尽量把自己压低以衬托国恩之高,可谓用

心良苦。

二、述祖孙相依,动之以情。

李密力图向晋武帝透露这样一个信息:并非不愿为官,实在是割舍

不下对年迈祖母的殷殷之情。为此,李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①

李密无祖母不能长大成人,“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未解人语而失

其父,一不幸也;“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本来以为尚有慈母可以

依靠,不料母亲又改嫁而去,二不幸也;“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由于体弱多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三不幸也。

幸亏有祖母的悉心照顾,李密才得有今日。“乌鸟私情”,不能不报。

②祖母无李密不能终其余年,“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由于多年为

孙子操劳,祖母已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没有李密的照顾是不行的,此其一也;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没有亲近的人可以替他来

照顾祖母,此其二也;李密“门衰祚薄”,经济条件也限制了他去请

一个可供使唤的小僮,此其三也。所以必须事事亲躬,不能有片刻

远离,祖孙相依之情可见一斑,诚可谓“万世撼人心”,不由得武帝

不为之动情。

三、赞行孝之德,以释其疑。

新朝初建,作为旧朝臣子的李密拒不接受新朝皇帝的任命,他有自

己的打算:①尚有怀旧情结,对蜀汉后主刘禅的统治较为认可,对

晋灭蜀汉不太服气。②对司马氏父子为建立自己的政权而采取的阴

谋和屠杀早有耳闻,此时出仕,是福是祸尚难定论,祖母老无所养

正好可以作为不接受任命的借口。但李密也深知司马昭未必不会想

到这些,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的处境就万分危险了。为了打消晋

武帝的疑虑,他首先自述“少仕为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表明

自己并无心为旧朝守节;1

又陈述自己以“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而“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表明

对新朝宠幸的感恩戴德;然后盛赞武帝之德:“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热切称颂朝庭褒扬孝行的政策。晋灭蜀汉之后,东吴尚居江左,天下未定,司马氏集团为了收笼民心,便承继

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同

时用孝道来维持君臣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启用李密也正是这种

怀柔政策的体现。而李密也恰恰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对武帝推行

孝道的赞扬,委婉地指出自己的行为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最好拥护。四、乞先孝后忠,以安其心。

李密先向武帝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忠孝不能两全的二难境地:一者,

皇恩浩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二者,祖母病笃,弃之为官有违

人伦。欲报武帝知遇之恩,则祖母无所养;欲报祖母养育之恩,则

有违抗君命之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然后,李密找到了个两

全之策:先尽孝后尽忠,为此他给武帝算了一笔账:“臣密今年四十

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近百岁而卧床不起的刘氏可谓时日不多,

可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而李密正当壮年,为国出力的时间还

长着呢!武帝不会算不清这笔账。如此一来,从晋武帝这方面来讲,

一者数番征召已表现出自己的求贤若渴,二者可以树立李密这一典范,用以表明自己以孝治国的恩德,三者准许李密的请求也显示自

己的体察民情,宽容大度,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更何况李密已经

作出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保证,还怕他日后不来做官吗?何不

顺水推舟送个人情呢?

至此,李密凭借着自己纯熟的说服技巧,既消除了武帝的嫌疑而避

免了杀身之祸,又为已灭亡的蜀汉尽了守节之道,而且更为自己赢

得了忠孝双全的千古美名,让人不能不佩服其文章功力之深也。

03《陈情表》注释商榷

笔者在执教和研读《陈情表》这篇课文时(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月第2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发现课文的几处注释不够

准确,现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一、强近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的“强近”,课文注释说:“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这与王力《古代汉语》中注释:“强近,

勉强接近”基本相同,这个注释不能令人满意。上句有“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可见门庭衰落,亲族亲戚不多。结合上下文,“外无期

功强近之亲”其意思应该为:“家外没有非常亲近的亲族”。“强”在古

文中有“甚”的意思,表示超过限度,引申为“非常”。这在古文中不

乏其例。如:《全梁文》卷五十一王僧孺《与何炯书》:“家贫,无

苞苴可以事朋类,恶其乡原,耻彼戚施,何以从人?何以徇物?外无

奔走之友,内乏强近之亲,是以构市之徒,随相媒蘖,及一朝捐弃,以快怨者之心,吁可悲矣。”“强近”在《全唐文》中出现较多,且一

提到“强近”,基本上说自己没有强近之亲,势单力薄,没有依靠,

比较孤苦。“强近”是指“非常亲近”或“表示关系非常亲近的亲族”之义。

二、应门

三、废离和废远

04“母孙二人”的情感认同——解读《陈情表》的奶孙情感

“母子二人”“奶孙二人”听说过,“母孙二人”你听说过吗?课文里还

真有此一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每每读

到这里,细心的同学总要疑问:老师,是不是书印错了?或是作者

写错了吧?亲爱的同学们,老师我宁可相信没错,人还是“奶孙二人”,而叫“母孙二人”来得更具人情味。

李密打小可怜。只半岁就没了老爸,死了,无疑是塌了半边天。可

是祸不单行,到四岁又没了老妈,走了,在那该死的舅舅干预下改

嫁了,这不整个天都塌了。才多大的孩子呀,也就跟我们今天上幼

儿园小班的孩子差不多,死别更兼生离,好可怜。2

又没兄弟姐妹、家庭伯叔;亲妈亲舅都不管了,还能指望什么亲戚

朋友?

唯一可依赖的人只有奶奶,而此时也是一把年纪了。从原文可以推

算得出,五十六啦,差不多是我们今天的职业女性退休的年纪。你

看这养的,九岁还走不大稳当,体弱多病;生儿育女也晚。这不都

是家里难呗。不过好歹还混了个一官半职的,前朝“历职郎署”,当

朝“除臣洗马”。这在当时,哪是那些家庭健全的人所能及的呢。可

以想见,奶奶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把我像亲

儿子一样拉扯,比我亲娘老子还亲,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忍心把

您当奶,我当亲妈孝敬都来不及呀。还能不叫“母孙二人”吗?

或许你们要问,孝敬妈妈也是孝敬,孝敬奶奶也是孝敬,莫不是孝

敬妈妈、奶奶还有讲究不成?还真说对了。

常言道:都是人生父母养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是他们

应尽的义务。一般来说,做爹奶的,包括外公外婆,祖辈不必养育

孙辈。他们的义务是养育他们的儿女,也就是我们的父母。每一代

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义务。至于祖辈对我们好,那是他们超常付出,

算是“法”外开恩,道义上不必。同样,我们回过头来赡养父母,也

是尽为人子女的义务,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般也不必赡养祖辈,否则也是超常付出,“法”外开恩。

或许你们认为我这话说得有些冷血,但是实情,事实总是叫人一时

不好接受。人都尽义务就不错了,“法”外开恩更是叫人感动不已。

比方我的嫂子,把我像儿子一样养大,所以我总亲切地叫她“嫂娘”。不必养而养,难道还不是“法”外开恩而崇高吗?多少年来,李密陈

情叫人感动,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感动在这“法”外开恩上面:隔代开恩,奶奶把孙子像儿子一样养,孙子把奶奶像老娘一样养。

05从“同文异教”两岸四地看语文教学的异同

两岸四地“同文异教”交流会在澳门濠江中学举行。会议由澳门中学

语文课程研究会主办,由澳门濠江中学、香港教育学院和澳门中国

语文学会协办,珠海市中语会承办。

海峡两岸共同展示了七堂语文现场教学课:一篇是初中的现代文

《背影》,分别由澳门培正中学杨珮欣、濠江中学黄晓韵、珠海拱

北中学黄瑾执教;一篇是高中的文言文《陈情表》,分别由深圳新

安中学吴泓、香港佛教茂峰法师纪念中学袁国明和蔡凤诗、东莞东

华中学秦茵、台湾台南科技大学彭易璟执教。

每半天的课堂教学之后,由专家点评课例。这次语文交流会,为我

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海峡两岸语文教学的窗口,也使我对中国语文如

何教学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目前仍处于“震荡”期的中国

语文教学多了一些现实的思考。

纵观七堂课,从“同文异教”现场,可以发现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诸

多差异。

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差异

一、课文承载着什么

文以载道,从古至今一直提倡。课文是个例子,它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文化、语言等内容,海峡两岸对于课文所承载的信息,语文课

堂应该传承的内容,两岸四地有不同的理解。港、澳、台三地教师

执教时,依据课文向学生渗透一些传统文化与思想,这一点与大陆

教师明显不同。比如,澳门培正中学的杨珮欣老师在教学《背影》时,在第一个环节里要求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关于亲情的文章,提

到母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伟大而且备受欢迎的,相反,

对父亲的爱却显得含蓄,为什么?教师给学生讲解两个概念“父权世界”“三纲五常”。这堂课的末尾,教师给同学们配乐展示一组自己学

生写过的亲情文章,最后,留给学生一句古训与之共勉:“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香港中学袁国明、蔡凤诗两位教师

运用现代语境理论教学《陈情表》,强调语言的交际功用,围绕李

密跟皇帝说话时所考虑的交际因素“委婉、谦卑、尊重,以理动人”

展开分析。台南科技大学彭易璟老师则几乎是把《陈情表》当作一

堂忠孝教育课,整堂课只教学课文第一段,围绕一个“苦”字大做文章,引导学生朗读开头至“形影相吊”处,然后要求思考:在这种情

况下,你会不会留在祖母身边?接着,让学生听读《哭竹生笋》: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教师给学生讲述孟宗尽孝的故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

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

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

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然后,教师引用《论语》里的句子,告诉学生什么是孝。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二、目标教学的自觉意识养成与否

从会议展示的七堂语文课中可以看出,港、澳、台三地在实施课堂

教学时,每堂课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一堂课开始时就告诉学生本堂

课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比如,澳门培正中学杨珮欣老师教学《背影》在介绍作者之后告诉学生:“这堂课,我只有四个问题,问完就下课。”香港中学的袁国明、蔡凤诗老师教学《陈情表》时,开头就告

诉学生,本堂课运用交际语境理论来解读文章,先介绍交际语境理

论的因素,提出一些与文本理解和交际训练的要求,然后分组讨论

和学习课文,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任务目标与分工非常明确。台南

科技大学的彭易璟在教学《陈情表》时,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她的授

课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第一段课文;第二部分讲述历史

上孝者,中国古代有24个人(二十四孝子)像李密一样的尽孝者,

我们一起评一评;第三部分大家一起观看《水蜜桃阿嬷》的片子,

从这里获得启迪。然后,教师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环节

都非常明晰。相比之下,大陆教师在目标教学上还不能做到自觉的

无意识的地步。

曾有幸聆听美国教师的教育学课程,老师就告诫我们,每堂课必须

有明确的目标,课前提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课堂结束

时要检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三、课堂容量的大小有别

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多少东西?是不是一定要把一篇文章教学完

整了,才算完成任务?两岸四地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给我们做

出了不同的回答。初中的《背影》一文比较简短,易于一节课内完

成教学任务,而高中的《陈情表》一课,文章较长,而且又是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囿于港、澳两地的国语水平局限,所以,一节课内不可能完成全文的学习任务。台湾教师的教学只完成

第一段的朗读与理解,由此延伸到课外,进行孝道教育。香港教师

教学《陈情表》时,只抓住李密与皇帝说话时的交际语境因素,分

组学习课文,每两组学习一段课文,这样学生的压力显得小多了。

相比之下,大陆的两位教师吴泓和秦茵都是一堂课内完成整篇课文

的教学,相对说来,课堂容量很大,学生学得很累,老师教得也不

轻松。港、澳、台的课堂教学不贪多、不求全,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针对同一篇课文,为什么两岸四地的教师在确定教学任务的时候会

有如此的取舍呢?台南科技大学何三本先生告诉大家,台湾语文教

学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单元2~3课,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设计,一篇课文活动设计,总目标,每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一节课不可能

教完一课,所以必须找准切入点。这些切点有:专讲主题,专讲内容,专门讨论文体、结构,或者写作技巧、情意探讨;写作技巧讲

解之后有习作。单元活动设计包括对象,比如学生和来听课的专家,抓住要讲的目标,让听众明确你要讲的内容,根据目标,确定活动

过程,师生互动。每一个过程后面都有一个评讲,有小测试,执教

者准备小奖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何先生还

告诉我们,两岸语文教材有很大的差异,课文篇数与文本长度上,

大陆都比台湾要多要长,难度也大得多;在台湾,光是注音符号的

教学就要花费十周的时间;台湾每周4~5节语文课。由于教材内容

多少不同,港、澳、台教师处理教学内容时比大陆教师要灵活得多。香港教育学院何文胜先生曾对香港、台湾与大陆教科书的所含信息

进行过比较,无论是课文篇数,还是教科书包含的单字数目,以及

词语数量,大陆都比港台两地多得多。

教材的编写特点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所含信息量的

多少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因此,港台教师的课堂教学

容量不大,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把网络资讯纳入课堂,使学生放眼教材之外,获得更多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启迪。

四、课堂以谁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七堂课的教学给我

们展示了海峡两岸的不同理念。三地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考虑学生的

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需求,比如澳门培正中学的杨珮欣老师在课

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时,告诉他们“我的课是自由的”。台湾教师

彭易璟也在开始时就告诉学生,“有不了解的问题,随时举手发言”。香港袁国明、蔡凤诗的课堂上也是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比之下,大陆三位教师的课堂上缺少这些细节关怀与提示,因为

教学任务重,内容多,而且大陆班级人数多,往往很容易忽略每个

学生的个体需要或差异。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研究会专家告诉我们,香港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这

样的:教师要有教学理念,要求手脑喉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重视模式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注重读写听说品德能力

训练,坚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坐在教室里知道学什么,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建立学习风格。他们认为,一堂有效的课应该让学

生获得多方面的平衡发展。以上四点是两岸四地语文教学存在的差异。七堂课的教学在给我们展示两岸四地语文课堂风貌的同时,也

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我的点滴思考

一、哪种教法才是中国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

大陆语文课程改革历经沧桑,从过去的工具性为主转到现在的人文

性工具性并重,既重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训练,又重视文本思想

内涵的吸纳与传承,两者不可偏废。因此,语文教师似乎是戴着镣

铐跳舞,没有自主处理文本的自由。加上课程标准与统一考试的要求,课堂教学只能以文本为重,以教学为主,灌输给学生应该且必

须掌握的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大陆教师重视文本理解,夯实

语文基础,因此课堂容易沉闷;港、澳、台课堂注重形式,讲求实用,开展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容易活跃,但是,从某种意

义上说,却丢失了语文的基础。到底哪种教学方式更有效,有待进

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二、七堂课是否真正代表两岸四地的语文教学水平?

这次活动展示的七堂课,执教者身份有些不同,他们的教学是否真

正代表各自区域的教学水平?七堂课中,大陆三节(高中两节,初

中一节)澳门两节(初中)都由一线教师执教,他们的教学行为教

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陆和澳门的教学现状,而香港的一

节高中语文课是由大学教授亲自指导的,运用现代语境理论进行课

文教学,台湾的一节高中语文课则是由大学通识教师执教的,这两

节课是否代表来自香港和台湾教学第一线的声音,是否真正代表两

地的教学水平?颇费思量。

三、课例展示时,学生与教师应该使用何种教材版本?

两天里,我们只看见澳门和大陆的两种教材页面,香港与台湾教材

到底怎样,我们没有看到。往后举行这类活动时,各地教师最好使

用自己区域的版本,这样也让听课者明白执教者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四、文本阅读、交际训练、品德教育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如何

处理这些关系?两岸四地有不同的看法。

从七堂课的展示中可以看出,台湾教师处理教材时有很大的自由,

往往抓住文本的一个焦点,往深处挖掘,重在生“根”,香港则延用

国外教育理论,重视实用,而大陆教师则立足文本,重视读写训练。因此,台湾的注重品德教育,香港的强调交际训练,大陆的注重文

本阅读训练,三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中国语文到底应该以

何种方式作为重点才最符合科学规律?

五、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澳门科技大学教授王小莘女士,竭力主张坚守语文教学的根本,语

文教学要紧紧扣住“教学目的”进行,这个“目的”两岸四地应该大同

小异。她说,语文教改万改不离其宗,即提高掌握语用能力。通过

语言教学,提高书面语、口头语言的运用能力。她认为,现在的课

堂教学在求新求异中,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她还说道,语文课

要教出语文味,文言文要讲出文言的特点,这四堂《陈情表》的教学,对古今异义点得不透,比如“六月生孩”的“孩”应该是小孩的意思,没有教师点到;至于词与词组的区别,教学中也没有提及。学

生学习语言,应该从教材、从教师的口中模仿学习,但是,几堂课

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准备得不够流畅规范。珠海市中语会理事长

容理诚先生也十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

力为主。

六、古音问题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七、如何调动语文学习兴趣?

从香港台湾展示的课例来看,他们运用活动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兴趣有了,扎实的基础训练却丢了。如何处理课堂形

式与内容训练这对矛盾?语文课堂到底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

兴趣?笔者认为,兴趣问题应该理性对待,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如果还凭着兴趣来学语文,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必须把兴趣

与责任和义务结合起来,学习语文是必须的事情,读写能力是学生

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学习,这才是

最重要的。

八、语文课是解决问题还是领会文本?

听课者与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课堂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来

自学生才最好。从七节课的展示来看,绝大部分问题都来自教师,

由教师事先设计,然后提出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课文的过程

变成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课堂教学中注重解决问题,而忽略

了诵读文本,忽略了对文本所含情意的理解,七堂课中,只有深圳

吴泓老师的课堂里还飘荡着琅琅的书声。因此,那篇令作者多处感

动涕零的《背影》根本无法催人泪下,千百年来的至忠至孝第一文

的《陈情表》,也无法触动读者的心灵。东莞的秦茵老师倒是注意

到让学生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倒是提出不少,但是,教师课堂驾驭不力,缺乏对问题的快速分类归纳与提炼。语文课堂

应该是涵养性情、锤炼语言、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场所,因此,

不能把解决问题当作语文教学的手段和目的。

专家的一句话点评

这次会议邀请的十几位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教育岗位,大家从不同

的角度评点七节课,给与会教师很多启发。其中,南山区的唐建新

老师站在坚守六年课改第一线的立场,对于大陆课堂教学返朴归真

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香港台湾的专家分别给我们介绍了两地的语

文教学情况,使我们大开眼界。

最后,听课教师要求点评专家用一句话概括两岸四地语文教学的异同。各位专家评委则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尝试着进行了概括:唐建新:大陆教师按照国家意志、课程标准教学,坚持教师为中心,体现的

是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意志;港澳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自如,

体现的是工商社会的实惠诉求。理想的状态是两者的结合。

马新明:港澳台教师上课开着门,眼睛看外面,大陆教师关着门,

眼睛看书本,因为考试压力大,教师有苦衷,这是一种教育的无奈。何三本:台湾的《背影》没有来。已上课者情感不够丰富,台湾的

课堂海阔天空,选择一个重点自由发挥。王小莘:大陆教法传统,

港台创新,别开生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两岸应该大同小异。张锐:大陆在新课程标准下,求同者多,求异者少。港、台课堂比

较自由。

梁振威:语文的文与道的关系要处理好,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

目的。手段可以有很多种,目的只有一个。教学者必须明确这一点。陈钟梁:台湾重视人情、人性、人味;香港吸取西方精华,课堂方

式活跃,但对文本钻研不足;澳门语文教学很稳定,学生规矩礼貌;大陆的语文教学引用股市语言来形容就是处于“震荡”期,虽然多数

时候是飘红的。

06大学老师讲《陈情表》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掌握李密、《文选》及《表》有关常识2.熟读全文,了解本

文的写作背景并能复述文章内容3.掌握本文以情字经纬的作文手

法4.明确其表情的特点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内容概要

1.文章的写作背景。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

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

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

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身世坎坷,父早亡,母改嫁,

靠祖母抚养成人。他一方面因祖母年高,无人奉养,要竭尽孝心,

不肯应命;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

顾虑多多。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借祖母病老,无人奉养

为由,婉言要求暂缓赴任。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

密才出仕晋朝。

2.文章主旨。它通过解说辞官的缘由以达到愿乞终养、辞不就职

的写作目的,真挚地表达了李密与祖母更相为命的感情。全文以情

字经纬,深婉感人,文笔简明流畅,语言精美,极具生命力。

3.文章特色:

(1)本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也只略选综集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因而本文虽

标明为表类文体,但其情感的表达,辞采的铺陈,却不能不让人感

受到极强的文学作品感染力。

(2)以孝字为本,以情字纬文。全文脉络贯通,情理相融。

(3)其情真来自天然,其意切来自肺腑,感人至深。

(4)以情感人,以语动人,本文重在写情,其语言也因情而生采:一是语言有整齐之美;二是语言有抑扬之美;三是语言有参差之美;四是语言形象比喻之美。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武阳(今四川

省彭山县东)

3.表,属上奏类文书,是臣下对皇上有所陈述、有所请求时所使用的文体。

【篇三:2015年下学期公开课竞赛方案】

衡阳市职业中专

2015年下学期公开课竞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鼓励教师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增强业务素质,提高理

论和实践教学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由学校工会、教务科联合组

织开展公开课竞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练基本功,赛基本功,强基本功,展示教师风采,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教师队伍”。

三、参赛对象及形式

各教研组推选的参赛教师,本次公开课竞赛为课堂教学形式,分公共

文化课(含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德育组、体育音乐组参赛课)与专业课(含各专业教研组参赛课)两大类别进行比赛。

四、时间安排

第12周各组完成参赛教师推荐,参赛教师填写参赛报名表,提交

电子教案和课件;教务科编排参赛课程安排表。

第13、14周参赛教师按统一安排参赛。

五、评分细则

1

六、评比与奖励办法

分公共文化课(含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德育组、体育音乐组

参赛课)与专业课(含各专业教研组参赛课)两大类别进行比赛。

由评委会成员进行现场听课、打分,每个大类按每位老师的平均得

分从高到低进行评奖,获奖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按评分结果确定,得分不得低于70分,并颁发荣誉证书。七、评委会成员组成

评委会主任:黄建国

副主任:刘秀文王乃千

评委会成员:王大生胡燕周理德何志勇

全金华戴金文吴昌松李建荣唐连三

廖晓玲汪涛

2

八、公开课竞赛安排表

3

校工会、教务科

2015年11月13日

4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汇编九篇 《陈情表》教案篇1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二、解题 1、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2、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 “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内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体研习1~2段 ①自由诵读第1段。 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抓住本段的纲)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解说:把握作者陈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记忆) 提示: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陈情表》教案15篇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情表》教案1 本教案将通过《陈情表》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古人“至孝”行为的理解,唤醒他们对亲情的珍惜。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情节,检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 2.通过阅读对祖孙之情的描写,具体体会“孝”这一中华美德。 3.引导学生赏析李密说情的艺术以及至真至诚的说情语言。 教学流程(3课时):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声激情 充满真情的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进我们设置的情境里,于是我在课前选择了满文军的一首《懂你》,把整个课堂引入深情的氛围,然后导入: 读《出师表》不泪下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泪下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泪下者,必不友。今天,让我们走进李密的陈情表,去体会一个孝子面对恩重如山的祖母和皇帝诏命时无奈的述说吧! 二、涵咏功夫兴味长,以读诉情 阅读能体味文本思想的多姿多彩,深化作品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语言形象是任何影视表演永远取代不了的东西,所以,品读语言,感受形象是教学的必备环节。我在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有层次梯度地三读了,即:第一读,读正确音;第二读,读准字词轻重;第三读,把握感情。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伴着舒缓忧郁的节奏朗读时,他们已经把李密的感情处理得十分到位了。

三、润物无声潜人心,细节析情(课堂实录片段) 在分析文本时,好的问题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采用的创设情境法,不单停留在对课本的文字的解说上,更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构筑画面,我设置的问题如下:幻灯显示1:从第一段中,有几个数字,“六月、四岁、九岁”,这几个时期李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故?你能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李密的童年遭遇吗? 生:李密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四岁母亲也嫁人了,九岁还不会走路,他的童年非常悲苦。 师引导:一般小孩子13个月就会走路了,为什么李密九岁还不会走路? 生:他营养不够,缺钙。 生:他没人带,也没人教他走路。 师引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哪里会看到类似的小孩? 生:步行街,那些衣服破烂、全身肮脏、到处讨饭的小孩。 师引导:对,李密的童年和他们很相似,我们可以推测他还会有哪些遭遇呢? 生:受人歧视,没钱读书,没有同伴,没有玩具,性格孤僻,自卑至极…… 幻灯显示2:李密说自己险衅,有哪些句子可以抒发他命运悲苦的情怀呢? 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师引导:为什么李密会“晚有儿息”呢? 生:家里穷,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师:是一般的穷吗?古代穷人可多了。 生:穷得看不到希望,家里人都快死光了,感觉这种家庭快灭绝了! 师引导:那么李密结婚后呢,他应该不再孤单,为何还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生:莫非他的妻子不是他的真爱,不能理解他。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有关《陈情表》教案4篇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所陈之情,欣赏陈情艺术。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3.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李密,不是瓦岗寨的李密。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二、背景分析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起武帝的怜悯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李密的《陈情表》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可见此文感染力之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2)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四、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译本段文字。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 导语:孝敬父母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习陈情表,理解忠孝的含义。为大家整理几篇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领会作者的诚挚的感情,理解这篇文章的积极意义,从而树立孝敬父母的正确伦理观。 2.学习作者巧妙立意,抒发感慨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3.学习这篇课文情理交融的技巧,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点 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闵、期、举、庶、见、相、以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 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 因为本文属魏晋时期的散文,年代久远,学生对文中所抒发的情感难以领悟,理解的难度较大,所以应将课文讲深、讲透。 作者表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忠”“孝”问题颇为复杂,因与现实有很大距离,故较难理解。

教学设想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用先让学生自学,自己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小结的教学方法。 采用反复诵读的办法,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梳理《陈情表》故事情节导入。 二.(初读课文)师生接力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教师小评学生朗读 三.(精读)学生放声、快速朗读。 学生在阅读当中把无法理解的语句圈点勾划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四.(默读)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李密为什么要向皇上陈情?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问题2:李密陈的情可以分为哪几种情?用最精练的语句进行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总结。) (明确)问题1:“愿乞终养”“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问题:两种情,一是对祖母的亲情、孝情、私情;一是对皇上的

《陈情表》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陈情表》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共3篇 《陈情表》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 《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篇文学作品,它既具有历史性的价值,也具有文学性的价值。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陈情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围绕《陈情表》的教案教学设计实录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陈情表》的背景、作者及时代背景。 2.理解《陈情表》的主旨和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本内容。 3.通过《陈情表》的阅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陈情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着文本内容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文本赏析:通过精读文本,了解《陈情表》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并辨析文本中的重点难点。

2.历史背景分析:通过课堂讲解,了解《陈情表》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氛围,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 3.阅读策略培养:通过开设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陈情表》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书法展示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陈情表》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美感。通过书法展示,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2.分组讨论 在课堂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文本难点展开研讨和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精神。 3.语言表演 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设计

第一步:导入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如果他们是庞统,会如何书写一份陈情表。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讲解背景 通过简单的历史讲解,介绍《陈情表》的作者、背景及相关时代背景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第三步:文本赏析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讲解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的思想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陈情表》的文本特点和重点难点。 第四步:教学互动 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可以在小组之间展开研讨和讨论。 第五步:课堂表演 课堂的最后,可以进行以《陈情表》为主题的表演活动。这样,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集锦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3.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用导入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读感知 1、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考查学情,调

整教学对策) 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 【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2、板书强调重点读音。(确保读准字音) 险衅(xìn) 闵(mǐn)凶门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应(yìng)门 茕茕(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 猥(wěi)以微贱陨(yǔn)首逋(bū)慢伏渥(wò) 刘病日笃(dǔ) 犹蒙矜(jīn)育拔擢(zhuó) 气息奄奄(yǎn)(yǎn) 盘桓(huán) 更(gēng)相为命 三、再读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巡回辅导并通过提问检查落实预习情况。(要求积累的文言词句,老师帮助学生在书中标示出来) ①实词 险衅陨首东宫伏惟伏渥区区 ②古今异义同形词 成立告诉区区不行沐浴无主上报辛苦 ③成语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④单音文言实词 夙鲜息吊婴逮拜寻除矜听闻 ⑤通假字 闵——悯蓐——褥有(同)又 ⑥重点文言虚词

陈情表教案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一等奖 【篇一: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1 2 3 4 5 【篇二:陈情表】 01《陈情表》历代汇评 02《陈情表》:撼动天颜的四大理由 03《陈情表》注释商榷 04“母孙二人”的情感认同——解读《陈情表》的奶孙情感 05从“同文异教”两岸四地看语文教学的异同 06大学老师讲《陈情表》 07《陈情表》两人教.语文教学通讯,2006(1) 08贾铖虎.我教《陈情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 (1) 09 两课时教学设计 10《陈情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11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12课堂实录吴泓 13《陈情表》课堂实录2007年第四届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 14有意栽花巧预设,无心插柳妙生成——《陈情表》教学反思 15《陈情表》课堂实录 16收获感动——我教《陈情表》最后一课时 01《陈情表》历代汇评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世通云。(〔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

按令伯之表,反复谆笃,出于真诚。至今读之,犹足使人感动,况 当时之君乎!(〔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卷十) 按韵书:“表、明也,标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三代 以前,谓之敷奏。秦改曰表。汉因之。窃尝考之,汉晋皆尚散文, 盖用陈答情事,若孔明《前后出师》、李令伯《陈情》之类是也。 唐宋以后,多尚四六。(〔明〕吴纳《文章辨体序说》) 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清〕林云铭《古文 析义》卷十 历叙情节,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 情真则文真,真则至。何处著一字粉饰?(〔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四十一 层次说来,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读者须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苦心,而得此文之益。若徒随人道好,何以读 为!(〔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言外尚有沉忧。情挚, 语出自然,遂以千古文事,殊弱汉人,浑穆之气尽。(〔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卷十六) 02《陈情表》:撼动天颜的四大理由 苏轼曾说:“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此言 虽不无偏颇,但也可谓一语中的:他认为贯穿全文的是一个“孝”字,动人心魄的也是一个“孝”字。而在我看来,《陈情表》的最成功之 处乃是它异乎寻常的语言技巧,面对一国之君的屡次征召,冒着藐 视新朝的巨大嫌疑,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改变初衷,而答应了他 奉养祖母的请求的呢 一、感皇恩浩荡,敬之以词。 《陈情表》全文475字,从“臣密言”到“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共用了29个“臣”字,其中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荣”中的两个“臣”字是指朝臣外,其余27个“臣”字均是李密自称,平均 每18字称一“臣”字,可谓口口称臣,完全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的 口吻,何等诚惶诚恐卑微谦恭之致。 另外,文中还大量使用敬词和谦词,前者如“侍奉圣朝,沐浴清 化”“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无不表达了他

《陈情表》教案8篇

《陈情表》教案8篇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__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__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__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年寄语:

同学们,我们分开虽不是一年半载,但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的缠绵,但见到你在们倍感亲切!在此要送给大家新年的祝愿: 愿鲜花和祝福属于我的学生! 希望女孩们成为亭亭玉立的超级女生! 愿男孩们成为虎虎生威的绝对男人! 祝你们的亲人朋友一切平安!祝我的楚楚健康成长! 希望你们的胃口好,别再再生病 希望你们面对坏人绝不手软! 面对“诱惑”绝不心跳 新年可不能老想打电子游戏哟 愿你们团结向上,和睦相处! 苏轼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从表字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文体:

章以(感)谢(皇)恩,奏以按劾(检举揭发),表以陈(述自己的请求)情,议以执异(提出不同的见解) ——刘勰《文心雕龙》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当时的蜀汉后主陈述请求的奏章,我们回忆一下,想一想诸葛亮二十一载的岁月流逝,他既要孝忠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道自己的胜算不多,不可为而为之,你可以想象他那时的心情有多复杂,所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在诸葛亮死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却足以和出师表相比,就是《陈情表》千百年来,人们向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 《古文观止》曾有这样的评价: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接下来让我们哲学欣赏这篇至情至性的__ 二、听录音 听读思考 1、谁向谁陈情

陈情表》优秀教案

陈情表》优秀教案 宋代文学巨匠文天祥所写的《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不 可多得的优秀文章,该文以铮铮铁骨的决心表达了忠君爱国的高 尚情操。如何将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让学生在欣赏文 章的同时能够理解其思想内涵并学会运用其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 技巧呢?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一篇《陈情表》的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 1. 理解《陈情表》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 掌握《陈情表》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 3. 学会运用所学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写出自己的情感表达; 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板书和复印资料; 2. 学生自行准备《陈情表》的文本,以便跟随教学内容学习。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 先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对“忠诚”二字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价值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朗读《陈情表》的开头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意图。 2. 阅读 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时,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向学生介绍《陈情表》的作者背景和奉使经历,以及文章在历史上所处的背景和时代特点。

3. 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如对仗、排比、夹叙夹议等等。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风格。 4. 练习 在学生对文章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写作练习,比如让他们模仿《陈情表》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写出自己的情感表达,或者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篇比较难理解的文章,借鉴《陈情表》中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试图加深自己对那篇文章的理解。 5. 总结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陈情表教案全国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全国一等奖 《陈情表》教案 一、教材: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的抒情散文。前面学的三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这三篇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借人、事、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而《陈情表》是晋朝的社会名士李密向晋朝的新任皇帝司马炎抒发自己因祖母生命垂危而不能就职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情怀,抒情的对象是皇帝,措辞上就要更加委婉含蓄。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过语言关,积累文言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把握文中抒发的情感及抒情的方式。 本文用三课时来学习,第一、二课时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指导学生背诵,第三课时小结全文,分析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领会精彩的论辩艺术,赏析写作手法。本教学设计是第三课时的。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

学习意识淡漠。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要求过高,要低起点小步子。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点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文中蕴含的多种情感。 2、领会本文精彩的论辩艺术。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事的构思艺术 过程与方法: 疏通文意,分析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祖母至真至诚的孝心,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怀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作者的孝情和忠情,学习作者的孝心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从感化入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示人以弱的论辩艺术 二、教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备课组老师多次讨论修订而成。 1、讲解法: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作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 2、点拨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遇到障碍的地方,老师要引导学

《陈情表》教案10篇

《陈情表》教案10篇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表”是一种文体,了解这种文体的特征。 2、古人以“忠孝”为先,却又往往忠孝不能两全,注意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情感。 3、__写作的对象是皇帝,所以既要说得天衣无缝又要极尽委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解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__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衰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选》卷三十七题作《陈情事表》。 二、课文分析 写__的目的,在于影响对方(读者)。或者是宣传一种主张,或者是表达一种愿望,都要使对方接受。而在实现这一目的,就__的表现手段来说,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篇《陈情表》就是这样情理兼备的好__。 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属于封建道德范畴。我们推举这篇__的重点不在此,而是从批判继承的意义看,觉得这篇__尚有可取之处,堪称西晋散文的名篇。 第一,表现真实的感情。 《古文观止》选这篇__评说:“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这种孝亲的关系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作者首先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亏了刘氏的抚养。而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见出刘氏的辛苦。再写刘氏,“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时候只有密来服侍照应。刘与李密这不可分割的关系说到了,这还不够,作者还补充特殊的具体情况,这就是他家“既无叔伯,终

《陈情表》教案范文10篇

《陈情表》教案范文10篇 《陈情表》教案篇1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__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读课文 文言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这篇__。诵读 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你领悟到感情。(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前教师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读后要稍加点拨) 三、分析__ 这篇__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1 ) __既然课题为《陈情表》,是谁陈情? 明确: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__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 )向谁陈情? 明确: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 )陈什么情? 明确: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__,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在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这篇表文中,主要是牵涉到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 那围绕着三个人物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呢? 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研读课文的第一段。 5 )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这些“情”打动晋武帝的。 开头两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为什么说是统领全段呢?李密都遭受了那些不幸? 明确:四层不幸 一层:父死母嫁。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 《陈情表》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__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 1.读音。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n)凶门衰祚(zuò)薄 期(j)功强(qing)近之亲应(yìng)门 茕茕(qióngqióng)孑(jié)立床蓐(rù)

猥(wi)以微贱非臣陨(yn)首责臣逋(b)慢 宠命优渥(wò) 刘病日笃(d) 犹蒙矜(jn)育 过蒙拔擢(zhuó)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n)(yn) 更(gng)相为命 2、词语 1.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 茕茕孑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 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分浅薄。 5.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6.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7.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8. 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10. 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11. 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难以预料。 12 .相依为命相互依靠过日子,谁也离不开谁。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陈情表》优秀说课稿范文 《陈情表》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背诵全文,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能力目标: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情感目标: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的重点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二、说学生 本篇课文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清行文思路。 三、说教法与手段 为完成教学目标,遵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加深以课文的理解。 2、点拔。避开详细透彻的讲解,以简要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品味。 3、以写促读。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合适的写作练习。

对于学法,照应教法,我做了如下设想: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疏通、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诵读的能力。 2、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问题探究,针对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以上是对教法和学法的设想。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文言文常规学习内容,设想按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 (一)课题导入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李密《陈情表》受人推崇。) (二)文本研讨 对课文内容的研讨,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读准字音。 先让学生试读,发现问题纠正。而后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再读课文,做到准确无误。 2、读懂文意。 一般采用让学生口译全文的方式。要求:尽量不借助其它条件,逐句口译,字字落实。遇到阻碍则参考课后注释,查阅古汉语字典,对仍不能解决的地方则可参考《文言文全解》。全文完成后,简要梳理结构,理清思路。 3、识记字词。 先让学生自行寻出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因文章一般较长,可采用分组分工合作的方式,把全文分成四个部分,分别分给四组同学,然后每组同学出一名代表发言,其余做补充,其他同学注意记录。然后老师点评,补充。全文完成后,立刻让学生把所标注字词读记一遍,接着独立完成《学案导学》相关内容,以及时巩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9.1《陈情表》优秀获奖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鉴赏表文陈事真实可信之美、陈理逻辑严密之美、陈情朴实自然之美,理解忠孝文化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程思政目标: 领略忠孝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探究陈理逻辑严密之美。 教学方法: 速读法研读法探讨法细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梳理内容得知,李密陈情“辞不就职”成功,这节课,我们从美学角度探究其成功原因。 讨论: 作为蜀汉遗臣,李密拒不为官,其政治立场就会受到猜疑。要是这样,李密就有性命之忧了。和李密同时代的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是因为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而被杀。轰动朝野的嵇康

之死就在眼前,李密当然知道违逆新君的下场。从写作情境看,在写《陈情表》前,李密曾上表请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招致皇帝责问,即文中所说“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那么,李密表文具有怎样的魅力,能够使他成功“辞不就职”呢? 一、自主学习探新知,感受表文陈事真实可信之美。 任务1:请从文中划出能概括母孙二人特殊关系的词句。 参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任务2:你认为他陈述过程中,有哪些词句应该是最能打动晋武帝的,画出来,做一点分析。 参考:“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见出刘氏的辛苦。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这种孝亲的关系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作者首先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亏了刘氏的抚养。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时候只有密来服侍照,而且“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刘氏晚年垂危的景况,现太应上文,归结到这自然而然的情势:情感是真实的,而且深切的。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环境里,祖母的依傍关系是分离不得的。 总结: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陈情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 一、导语设计: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苏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感悟李密所陈述的情。 二、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处于忠与孝的矛盾中。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提示: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 3、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4、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5、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人教版高二语文《陈情表》教案篇一 设计说明:

优秀教案 (陈情表 第2课时)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课文。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1.抽查学生的背诵、默写。 2.“研讨与练习”二 明确: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孩:小孩,此是作者自指;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译文: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译文: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 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译文: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许。卒:终。 译文: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推进新课 研读课文 (一)学生齐读第一段 1.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2.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讨论,不必拘 多媒体课件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二)学生齐读第二段 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两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2.第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看出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用追问的方式)提示:按时间顺序。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启下文“日薄西山”)。 3.第二层如何表现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