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表现形势及治理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表现形势及治理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表现形势及治理

1月22日,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总书记重申《党章》第一章党员第二条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一、什么是特权现象及危害

特权就是凭借权力,谋取私利。所谓特权现象,是指某些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在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的行为。比如,有的领导干部违规占有多套住房,违规占有公家车辆,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等方式搞权力世袭等等。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谋利,这种非法行为,必然导致与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和对抗中。党的干部搞特权,必然大大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使党内党员与干部之间失去了凝聚力,削弱了党的团结力量,大大降低了党的战斗力,对整个党的肌体产生了十分恶劣的腐蚀作用。党员干部搞特权,实际就起到了离心群众的作用,与党的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这就关系到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

二、特权现象的产生原因

特权现象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教育缺失、监督缺位、惩处缺力等等。

教育缺失。部分干部往往以工作忙、事务多为借口减少了集体学习教育机会,也就更谈不上自觉学习教育了。加之许多单位或部门基本没有学习制度,即使有也是坚持不好。久而久之,这部分干部就放松了思想上的改造、纪律上的约束、行为上的监督,以致思想滑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质的蜕变,于是出现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现象,甚至把玩特权作为显地位、摆身份、谋利益、捞好处的象征。教育缺失是导致特权现象的重要原因。

监督缺位。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党纪党规、行政条例对监督都作出了许多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尽人意。人治大于法治、落实流于形式、监督处于弱势等倾向较为突出。对上级监督不了、对同级监督不力、对下级监督不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原本较为完善的制度也成了摆设或装饰,不能发挥各种制度其本能的作用。监督缺位是导致特权现象的核心原因。

惩处缺力。由于特权现象的普遍存在,并且大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默认,导致对特权现象的放纵与迁就甚至宽容,从而在对特权现象的惩处与治理上缺乏力度,对行使和玩弄特权者不能真正从思想、心灵、经济、地位等方面造成有效杀伤力,致使行使特权者“成本低”而心存侥幸或无所忌惮,导致特权现象禁而不绝甚至有燎原之趋势。惩处乏力是导致特权现象的关键原因。

三、特权现象的突出表现

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纷繁多样,范围极广,程度不一,概括起来,最典型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务消费过度,二是潜规泛滥顽固,三是权力拉帮结族。

2011年立案处理的江南村书记、主任受贿案件,就是特权现象的突出表现。原江南村书记及主任在职期间,利用职务特权,将村里废弃地卖掉,并向买主分别索要好处费合计24万元,赃款均被挥霍。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给予二人开除党籍处分。法院判决没收赃款,分别判刑。

四、特权现象的治理对策

在特权现象治理中,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加强教育为先导、以完善制度为根本、以强化监督为关键、以大力惩处为手段,在标本兼治中加以纠正和解决。

常抓核心教育。要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不放松,确保思想上管好。理想信念的坚定来源于思想理论上的清醒。一是理想信念要常讲。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头脑,着力解决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追求物质利益、贪图安逸享乐等问题,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保持思想上纯洁和政治上坚定。二是法规制度要常学。要形成制度定期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党纪条规,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廉洁守纪意识,真正做党纪条规的

坚决执行者、忠实维护者和自觉落实者,带头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切实成为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明宗旨,干事业、谋发展的人民公仆。三是警示教育要常抓。要结合实际把握好对领导干部敲警钟的频率、敲警钟的力度、敲警钟的部位。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适时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珍惜自己政治生命、家庭幸福和单位荣誉,自觉远离“灯红酒绿”,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自尊自爱,防微杜渐,牢牢守住党性的底线、原则的底线、纪律的底线和做人的底线。

完善制度约束。制度是规范权力的根本保证,因此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确保制度上管细。一是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要在坚持和完善领导述职和群众评议制度、交心谈心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和辞职制度、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领导干部个人财产公示制度等,切实使每个领导干部臵于党和群众的公开管理监督之下。二是进一步完善交流任职机制。对在一个职位上工作时间长的管人管钱管物的领导和“一把手”,要视情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或适当进行权力分解,帮助领导干部拓宽视野增长新的知识,建立起新的工作关系,自觉打破“关系、人情”网,从制度上保证领导队伍的纯洁。三是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机制。认真落实民主监督有关事务办事公开的规定,将事关重大决策和职工、群众利益的事务时时真正公开,大力营造人人监督、事事监督、时时监督的良好氛围。

强化监督惩处。要在发挥立体监督效应功能作用的同时,重点以法护廉,创造“不敢特权”的法律环境。一是在惩治特权现象的过程中,要严格执纪执法,严禁存在“空档”或“特区”,对特权现象也应努力做到“零容忍”。二是对于行使特权者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严惩,既要实行法纪、党纪、政纪严惩,又要实行经济制裁,使行使特权者的“财、位、权”三空,让其所付出的“成本”大大超过非法或违纪所得,以震慑他人避免重蹈覆辙。三是对够不上纪律处分的,也要变动其岗位,改变其谋私的条件和环境,以此有效地警戒他人,使之望而却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