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关于特权思想

(完整版)关于特权思想

(完整版)关于特权思想
(完整版)关于特权思想

关于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调研

2013-03-25 10:54

来源:人民网T|T字号:打印参与评论

李景辉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表现形式

不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单位一把手抵制或压制不同意见,容不得别人批评,“三重一大”事项不经过集体研究,或虽经集体研究,但在意见有严重分歧时搞“一把手拍板”,归根结底仍是“领导个人说了算”。这就导致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决策时不是负责任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是察言观色、揣摩逢迎,甚至对明显违反纪律、法律规定的做法也不提出反对意见,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

违反客观规律或违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有的领导干部不经认真分析、科学决策,脱离实际,凭“长官意志”盲目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向相关部门、单位或者有关人员以指定、授意、暗示等方式提出要求,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或者干扰正常监管、执法活动;有的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等。

个人生活追求特殊化。有的领导干部接受超标准接待或到下属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有的私人请客公款买单,或者借口公务接待大吃大喝;有的违规驾驶公车、超标准配备小汽车;有的使用公用车辆接送子女上学、旅游、办私事、参与婚丧嫁娶等非公务活动;有的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

工作作风漂浮、不负责任。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实际调研,下基层走马观花,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下指示作决定不切实际;有的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城镇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国有和集体资产的管理和处理等方面,不向群众公开,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搞强行命令;有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有的作风霸道,对待下级和群众态度言辞生硬、蛮横。

产生原因及危害

封建专制传统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特别是“少、边、穷”地区,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封建思想的残余,如家族观念、宗法制度、等级尊卑思想等,仍在时不时左右人们的思想,助长了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制度不规范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滋生的条件。有的热点、难点问题存在已久,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相应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有的制度只有原则性规定,缺少具体实施措施,可操作性较弱。如针对“三公消费”,《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将“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公布。但如何公布、公布哪些具体事项等,还有待各地进一步细化。

监督不到位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蔓延的诱因。特权每时每刻都在力求摆脱监督制约,以便毫无限制地行使手中的权力。加上特权的“隐性化”趋势及“人情文化”、“熟人社会”的影响,使得“上级监督较远、同级监督较弱、下级监督较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惩处不严厉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存在的症结。特权游离于法度之外,有的暂时缺乏具体的定性量纪标准;有的即使有规定,但惩处力度不够,让搞特权的人“得远大于失”,导致其心存侥幸、肆意妄为。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特权与腐败二者之间没有截然不同的边界,特权中包含着腐败因素,不少腐败正是通过特权来实现的。特权极易产生示范效应,衍生“潜规则”,使制度成为贴在墙上的“一纸空文”。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党

和政府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

治理对策

强化廉洁意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清醒认识“权为民所赋”的道理,增强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广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用先进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在全社会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现代公民理念,教育公民遇事不拉关系、不走后门,清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推广“科技+制度”模式。围绕科学民主决策、组织人事、财务管理以及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自由裁量权行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规范制度,用电子软件把能够规范和公开的权力及运行程序都设计进去、固化下来,实现权力运行的流程再造,强化制度执行力,从制度上遏制特权的发生。近年来,黔西南州高标准建设了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州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了电子监察系统,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取得良好效果。

拓宽监督渠道。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明察暗访,在“长期”与“经常”上做文章。充分运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形式,大

力拓展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切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让特权无处遁形。近年来,黔西南州建立了涉农资金项目公示网,开办了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开通了纪检监察机关官方微博,对拓展监督渠道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加大惩处力度。对搞特权者进行严厉追究,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严肃查处搞特权的典型。中央、省、州等作出的改进作风的规定所禁止的情形,以及奢侈浪费、公款吃喝、送礼等不正之风大多属于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表现,对这些问题,一旦发现,就要严肃惩处、以儆效尤。近期,黔西南州严刹党员领导干部请客送礼大操大办之风,对违规办酒席的14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并开展机关作风明察暗访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整改,有力遏制了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蔓延。

(作者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

“5+2=0”现象的思考

“5+2=0”现象的思考 “5+2=0”,也许初看到这样一个算式,你一定会产生怀疑。其实“5+2=0”它真实的反映了部分家庭教育的现状。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了5天系统而加强性的教育,而当学生周末回到家里后,由于教育的不联系或滞后,在周末的二天里,学生又回到了没有教育的局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于是被称之为“5+2=0”现象。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深远的,但目前一个不能无视更不能否认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随意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校在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在逐渐弱化,而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尤其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冲击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5+2=0”现象的成因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学生在学校里通过教育,逐渐养成了文明行为,学会了怎样正确做人,但一回到家里,所看到的、听到的却是另一回事,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下面是幼儿园门口的一对母女对话: 母亲:宝贝,想死妈妈了,让妈妈亲亲,饿了吧,今天课间吃了什么点心呢? 女儿:我最爱吃的鱼丸。 母亲:吃了几个呢? 女儿:5个。 母亲:怎么不多吃几个呢? 女儿:老师分好的,每人都是5个。 母亲:分好了还剩下有吧? 女儿:还剩下几个。 母亲:为什么不叫老师再给你几个呢? ……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小孩想让座给老人,母亲不允许,理由是“小孩子也是照顾对象”;在公园里,孩子想捡起别人乱扔的果皮放进垃圾箱里,母亲一把打落,不许捡,理由是“又不是你扔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父母教训孩子必须打回来,否则不喜欢你;父母在平时的言论中,处处流露出对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的渴望,教育孩子多赚钱才是唯一的有出息…… 久而久之,孩子心目中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了父母亲所灌输的人生观、价值观模式。在这种家庭教育影响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2、放任式的管理孩子。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娱乐、应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在农村有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是亲戚的家里,甚至有的就孩子一个在家。“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便。”这是每逢开学许多农村学校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时和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这些家长看来,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把孩子送到学校,做家长的就完成任务了。这类学生一到周末,基本是属于无人监管的状况。未成年人缺少了成年人的监管,其情况可想而知。 3、教育的关注点不同。许多家长总是会抱怨,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听老师的话,可到了家里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听话,不爱做作业,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培养学生是要求全面发展的,但部分家长却过分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味的在孩子面前强调,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就可以了,对其它方面的教育就忽视了。 4、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本情况,望子成龙,周末不让出去玩,硬逼在家里做作业、看书,一定要考到班上前几名。学生本来在学校学习就很紧张,想回到家后好好的玩一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一回来又是读书,做作业,心里就有一股无名之火,逆反心理就更强了。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的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教子典故。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上存在的人和事无时无处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这种影响无孔不入、潜移默化,而且是渗透到根底骨子里的。不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不洁的社会风气。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学生原本就生活在其中,时刻接受着社会的影响。过去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些,主要原因一是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好些,这是根本的;二是宣传媒体不发达,舆论开放度不高,并很少报到反面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客观事实是:社会上出现

关于特权思想

关于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调研 2013-03-25 10:54 来源:人民网T|T字号:打印参与评论 李景辉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表现形式 不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的单位一把手抵制或压制不同意见,容不得别人批评,“三重一大”事项不经过集体研究,或虽经集体研究,但在意见有严重分歧时搞“一把手拍板”,归根结底仍是“领导个人说了算”。这就导致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决策时不是负责任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是察言观色、揣摩逢迎,甚至对明显违反纪律、法律规定的做法也不提出反对意见,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 违反客观规律或违规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有的领导干部不经认真分析、科学决策,脱离实际,凭“长官意志”盲目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向相关部门、单位或者有关人员以指定、授意、暗示等方式提出要求,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或者干扰正常监管、执法活动;有的违规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等。 个人生活追求特殊化。有的领导干部接受超标准接待或到下属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有的私人请客公款买单,或者借口公务接待大吃大喝;有的违规驾驶公车、超标准配备小汽车;有的使用公用车辆接送子女上学、旅游、办私事、参与婚丧嫁娶等非公务活动;有的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 工作作风漂浮、不负责任。有的领导干部不深入实际调研,下基层走马观花,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下指示作决定不切实际;有的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城镇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国有和集体资产的管理和处理等方面,不向群众公开,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搞强行命令;有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有的作风霸道,对待下级和群众态度言辞生硬、蛮横。 产生原因及危害 封建专制传统是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搞特权,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特别是“少、边、穷”地区,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封建思想的残余,如家族观念、宗法制度、等级尊卑思想等,仍在时不时左右人们的思想,助长了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自查自纠报告

“反特权思想、反特权现象” 自查自纠报告 按照党中央对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明确要求,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开展了“反特权思想、反特权现象”教育活动,着力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危害性的认识,纠正纪检监察干部在执法思想、执法方式、执法行为、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升纪检监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通过动员学习和对照检查,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此次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活动着力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检令不畅的问题;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的问题;开特权车、霸道车,酒后驾车等违规违纪问题。为此,我在自查自纠阶段认真查找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确保在活动接受一次再教育。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自查自纠是“反特权思想、反特权现象”专项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为了确保自查自纠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我根据机关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对照检查。 我认识到,从本质来看,“自查自纠”就是一种权力监督的模式和制度设计。监督与自我监督,依靠的是自觉性,

不是来自外部的监督。自我反省是我们的本能,在自查自纠阶段我认真查找问题取得不小收获。 二、查找出的问题 我对照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查,没有查出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检令不畅的问题;利用检察权吃拿卡要的问题;开特权车、霸道车,酒后驾车等违规违纪问题。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马列水平不高,对党的重要指导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的不深不透,没有自觉的贯穿在具体的工作中。 2、组织纪律性有待提高,提高从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矛盾。 3、创新精神不足,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但没有做到创新高效的完成工作。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的学习。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进一步提高觉悟,增强党性,解放思想,争创实绩。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到:博览群书、抓重点,善于学习、不断实践。 2、廉洁自律、勤政务实。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多讲究策略,注意方

关于注意瞬脱现象的思考

对于竞技体育中的注意瞬脱现象的思考 研究生部2011级2班梁乐 1.关于注意和注意瞬脱 1.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主体心理活动指向刺激并对其做出选择应答的一种意识调节状态,在运动领域,作为众多心理因素的基础和桥梁,注意不仅对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有监控和调节的作用,还是运动员是否能够有效地实施运动技能的关键所在。所以,运动员的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一直受到运动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有大量的相关研究。 1.2注意瞬脱的概念 Broadbent(1987)年在实验中首次发现,被试对单词流中前一个目标单词的准确辨认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在该词后约500ms内呈现的另一个单词。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中当快速连续地呈现不同的刺激时,如果只要求被试识别一个目标刺激,被试能够准确的报告;但如果要求被试辨认在第一个目标刺激(T1)后很短时间内呈现的第二个目标刺激(T2),对T2的辨认能力下降,表明了注意加工在时间维度上的有限性,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瞬脱(Attention Blink,简称AB)。它是一种暂时性的注意缺陷,近年来对注意瞬脱的研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1.3注意瞬脱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的国内外运动领域的关于注意瞬脱现象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注意瞬脱及其群体差异,这些研究预示着注意瞬脱在心理选材、训练定向、训练状态的监控和有针对性的注意训练及比赛中制订技战术对策等多方面广泛的应用。 2.注意瞬脱在运动领域的研究 自1992 年Raymond 等人对注意瞬脱展开研究以来,有关AB 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意义也越来越丰富。不仅从理论角度展开,而且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也展开了研究,更好的揭示了人类现象的本质,加深了对人类意识本质的理解,也提高了人机系统的有效匹配,特别

对当今一些文化现象的思考

对当今一些文化现象的思考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中国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中国正快速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但是,物质是获得了极大地丰富,精神呢?我觉得在改革开放以来精神一直是在物质的后面,而决定这两者之间行走速度的是国家政策。没错,十年文革之后,中国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一穷二白,基础薄弱。在面对这种严重局面的情况下,邓小平敏锐的观察到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其他的问题才能放到桌面上进行谈论。站在当今时代,回头看看,低头想想,那个时代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决定确实是明智的。实际上很简单,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与人认识很像的。首先,人是一个动物,人生存下去的第一步就是有饭吃、有衣服穿。在满足这些生存需求之后才能进一步思考要提高文化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所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邓小平与管仲都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那么在注意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精神层面的建设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打个比喻,经济与精神好比人的两条腿,行走的人好比国家。光关注经济腿的养护,却对精神腿的忽视最后将导致腿的一粗一细,人又怎能走的又快又好呢?作为国家也依然。只是想提醒一下,精神建设的落后或许不但会阻碍经济的良好发展,还可能会夺走发展的成果,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接下来我将说对现今社会中一些现象的思考。 对艺术低俗化,娱乐化的思考 所谓的艺术包括的方面有很多,这里我主要想讲一下文学作品,各种电视和网络节目包括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首先谈谈文学作品。以前作家想出版一本书必须的经过出版商这一关,然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写点文章然后发布到网上,这就造成文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人本身都是有惰性的,是一种渴望享受的动物,而学习有时候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太有用的书反而没几个人读。而对于那些内容简单,情节又跌宕的低俗化,娱乐化小说人们似乎更愿意读。看看每年图书销量榜上,那些没什么文学涵养的人的作品往往名列前茅,对于那些真正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却鲜有人问津。每年的作家富豪榜上也是那些低俗化作家收入可观,什么郭敬明,唐家三少等等。对于他们的作品我是一点都不看,我怕脏了我的眼睛。就算有点文学价值,那能比得上那些真正的作家吗?现在社会上把写作的出发点搞错了,写作首先为了人类文化事业而写,其次才是为了挣钱,为了生存。当现在很多人只是为了挣钱,完全忘记了文学存在的真正理由。究其根本,我看就是市场经济的原因,市场就是供需关系,人们需求什么,就会有人供应什么,人的哪方面需求大,哪个行业就发展的好。就文学而言,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精神层面不高,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要求也不高,所以低俗化,娱乐化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人们又将其推波助澜,于是造成今天的局面。电视和网络节目也有种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电视上各种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等等充斥在电视上。有人说打开电视无非就两种情况:灭灯和转椅。很形象的倒出了电视节目的问题。网络上的问题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打开页面,什么明星结婚了,什么明星出轨了,什么明星开演唱会了等等,还有明星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啊,明星主演的电影电视节目啊,我天哪!似乎我的电脑被明星塞满了一般,我周围的同学似乎挺喜欢这种现象的,一闲下来就看各种娱乐节目,然后笑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大家说到那个明星,关于他的一切包括身高,家人似乎都了如

国有企业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及现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及现象的几点思考 所谓特权,一般是指不受法律制度约束的权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党和政府一贯反对特权,但由于旧社会习惯封建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所以一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想”特殊的心理,并积极创造“能”特殊的条件,千方百计地把法定之权演变为法外之权,即特权。目前,一些干部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主要表现在:居官位而自傲,言论和行动不受党纪国法的约束;独断专行,实行家长制;用人唯亲,排斥异己;开后门,拉关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及种种特殊化等。广泛存在的特权现象对现实生活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腐败现象的严重滋生和蔓延。腐败是特权惹的祸,反腐败必须反特权。不反特权,反腐败就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不反特权,制度建设就是竹篮打水,白费力气。正是这些特权思想和行为,影响到了我们身边的普通民众,使特权思想或多或少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中,一旦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托关系。熟人好办事。其实质也就是利用特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这一论断,对于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安钢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职务犯罪、岗位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原焦化厂、安环处、建安公司、永通铸管的管理人员的职务犯罪;质量处、供应处关键岗位的贪污受贿,等等。

综观以上案例,滋生犯罪无不和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有关。在犯罪人员中,他们原来都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可是,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就完全忘记了法律和制度,利令智昏,直到走上犯罪道路。究其根源,不外乎以下原因: 1.民主意识较差,特权思想严重。随着安钢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借鉴,其经营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可能尽善尽美。针对这些新问题,在决策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不走群众路线,不发扬民主作风,一意孤行,搞一人说了算。加之重效率、轻管理,重经营、轻监督的错误思想支配,致使不照章办事,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给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2、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近几年随着安钢的快速发展,个别单位的管理严重滞后,甚至混乱、粗放,不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从原材料购进到产品销售都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既便有制度也不去执行,也没有人监督制度的执行。财务报销流于形式,会计只能履行核算职能,而对监督职能的履行感到畏难。有的重大项目招投标,不能按程序运作,有的甚至暗箱操作,这些作法为滋生腐败埋下了祸根。 反对和克服特权现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其一,围绕权力配置健全制度,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保证权力科学合理配置是制度设计的核心之一,也是遏制特权的重要措施。因为特权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配置不合理、不规范,使公共权力与特权相混杂。权力配置还要完善重点环节的岗位配置,对在一个重要职位上工作时间过长的管人管钱管物的领导干部,要视情况适时调整其工作岗位,或适当进行权力分解,防止权

特权现象的思考

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思考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论断,是树立执政党形象、取信于民的必然要求,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削减权力崇拜、维护社会公正、遏制腐败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党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特权,又称自由裁量权,意味着主体可以针对某一客体采取其想采取的行为。 特权问题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政治问题和重大挑战。从历史发展上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承认社会成员平等,而通过法律、宗教、习俗、国家机器,确立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各种特权。统治阶级所拥有的权力,都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权力,在每一个等级上都有相应的权力,只要不破坏等级制度,这些权力都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因为有宗教的精神束缚,这些被神化的权力都是理所应当的。?刑不

上大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门阀制度?等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权的极端反映。就是在唐朝初年,君臣关系和谐,封建民主制充分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贞观之治?时期,封建的特权制都得到了强化,而不是衰减。马克思说:?在中世纪,权利、自由和社会存在的每一种形式都表现为一种特权”(《马克思全集》第一卷,第381页)。西方近代思想启蒙以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等级主义,政治专制主义的特权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革命。启蒙思想对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平等、社会契约、人权、政治生活中的平等和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逻辑上深刻的论证。几个世纪的社会运动和变革,使封建的法律、宗教、习俗等制度所确立和维护的基于出身不平等所反映出来的等级,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制度所取代。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地方,等级特权至少在原则上已被消灭。?天赋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实现。马克思主义者对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特权制,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无论何时何地,资产阶级起来反对封建主义都是为了无等级性”(《列宁全集》第一卷,第399页)。“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进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一步”(《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第473页)。现在,凡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彻底的国家,那种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官吏终身制、个人迷信、人身依附关

如何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维护社会和平正义-2019年精选文档

如何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维护社会和平正义 、特权思想与特权现象 (一)特权现象 所谓特权现象,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而独自享有的权利或权力,是一种反社会、反权利、反制度的政治现象。这些个人或团体所享有的特殊权利有些是法律赋予的,有些则是法律不承认的,但他们都是权力分配不公的结果。 我国虽然不存在制度特权,但由于对特权现象的打击力度不够,清除地不够彻底,加之我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新旧制度正处于相互交替阶段,特权现象在制度间隙中苟且偷生,甚至凭借其扩张本能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部门需对这种现象引起高度重视。 (二)特权思想 作为封建主义的残余力量,特权思想与特权现象紧密相连。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及封建 土地所有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但是我 国的圭寸建思想根深蒂固,圭寸建残余势力并未完全肃清。 在现代社 会,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多数人的思想中仍对特权思 想充满向往。我们必须要对特权思想有着正确的认识,必须明确 它与公平正义的原则和人人平等的理念是绝对对立的。 三)特权思想和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特权思想和现象产生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特权现象仍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经济原因。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客观上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二是政治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各种监督机构和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健全,不能对公共权力的行使

进行有效地监督。三是思想原因。我国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尤其在领导干部中没能彻底根除,这也是特权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观原因。 2.特权现象在中国现代社会的表现 何谓特权现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外,利用公共权力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谋取一己私利的现象就是特权现象。其主要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权利的垄断和扩张;二是权利的特殊化及等级化;三是职务的世袭制或终身制。特权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如特权房,许多地区允许公务员以团购低价购置住房,新闻曝光的有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所谓的“官员豪宅一条街”及山西沂州的公务员小区。特权车的现象也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 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危害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必须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正义主要指分配的公平正义、司法的公平正义和程序的公平正义,从本质上讲,特权现象是反社会的,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特权现象危害社会公正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必须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讲,特权现象是反社会的,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西耶斯曾经说过:“按照事务性质来说,所有特权都是不公正的,令人憎恶的,与整个政治社会的最高目标背道而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充分证明,如果一个社会能够维持最起码的公平正义,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是平等的,人格尊严是受到尊重的,人们的收入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通过诚实劳动得来的,社会整体的收入分配是公平的。然而,如果一个社会里的特权现象无处不在,某些职业、某些人群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和其他人群,社会公正的天平严重倾斜,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就会被纷繁复杂的权利关系所包围,价值观也会被特权观念侵蚀,权夺利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目标,所谓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及人人平等的理念和原则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在这样的社会里,公平正义就难以实现。 二)特权现象助长权力崇拜 权力的特殊化及等级化直接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权力盲目地追逐、敬畏以及崇拜。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几乎支配着一切社会资源,近年来的“公务员热”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变化,整个社会都将重心放在了争权夺利上。据相关调查显示,2008年

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的学习心得

“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的学习心得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和石嘴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有关方案的要求,结合本职岗位工作的实际,将个人在活动期间积极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錦涛总书记、曹建明检察长关于检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恪守检察职业道、保进公正廉洁执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检察院”、“争优创先”、“法律监督年”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所开展的又一项主题实践活动。以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摒弃特权思想、霸道作风,促进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为目标,引导检察队伍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锻炼,坚持公道正派,提高道德修养,着力解决队伍建设中因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导致的纪律作风问题,切实强化内部监督工作,有效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从专项教育活动开展至今,按照活动方案的各阶段安排,采取了自查、相互帮查、上下协查等形式查找自身、部门、单位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的问题,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的活动,讨论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的危害性,并就搞特权、显霸道的行为案例检讨发生的原因,认真从内部查找和梳理反映在特权思想、霸道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撰写、提交自查报告等。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对“立党”、“立检”的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的问题;有令不行、不禁不止、“检令不畅”的问题;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对群众冷硬橫推的问题;开特权车、霸道车、酒后驾车等违规违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国民所得逐渐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在大千世界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利益和“糖衣炮弹”的诱惑,直接或间接地腐蚀和考验我们,特別是职位高人一等、掌握权力的时候,如果不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很容易就走上腐败堕落的道路,産生特权思想、以霸道作风行事和以权谋私等行为,严重的人甚至违法乱纪,毁了自身前途、毁了家庭事业,给检察机关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给检察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为了“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检察官必须确实遵循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将“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四项基本要求时刻奉行。特別是在“文明”的基本素养方面,按照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更新执法观念,树立文明执法观;遵守检察礼仪,慎重、得体发表言论,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做到理念文明、行为文明、作风文明、语言文明。

关于一些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关于一些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 几千年来“官本位”的思想依旧没有改变,这表现在一些“高层”领导人身上,也表现在普通官员身上,几千年来封建“官本位”使中国几乎所有的人至今还相信,“官”是有特权的人,而不是为自己服务的人,民永远只能服从于官,这危害(我相信,这种官本位的思想毫无益处,这甚至是对民主最残忍的践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也是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反抗性,从而从根本上压抑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独立思考能力无疑是对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东西。在“官威”面前,谁敢说真话,谁就会遭到打击,同样,谁愿意阿谀奉承,谁就会“混的好”,这似乎成了“铁律”,不只是外国人,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说现在国人仍旧“民智未开”,现在看来,似乎不是没有道理啊。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便导致了人们行为的盲从(比如,领导说了算之类的现象屡见不鲜,但话说回来,领导说了算现象与我国的历史传统有关,但这也反映人们思考能力的缺失),这从一个小现象便可见一斑:中国明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可现在的人还是崇尚外来文化,网络文化,视民族文化为“土”,是这个社会没有教育好呢?还是人们的愚昧呢? 其次,“官本位”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官场,也表现在其他一些场合,尤其是只要有组织及管理机构存在的地方,这,我想突出说下校园里的一些现象,在学校,学生干部,班干似乎是很“有权”的人,同时,这类人也享有着某些特权,谁和这些人关系好,就“混的好”,谁跟这些人关系不好,就和某些东西无缘,比如说,讲学金,评优等,校园毕竟是片“净土”啊!可这也成现实了,校园已经被这社会污染的不像样子了。也许有人说,班干部他们做了很多事啊,为班上贡献了很多啊,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想想,干部们很多是个空职,有名无实,或者是占着位置不做事的那类,有些人只不过是想占着那位置为自己谋利呢。。。。。。。这些现象都可以说不是大学生的错,是这个社会的错,是这个社会把大学校园教得浮躁,虚伪,功利。在中国,只要组织存在,存在管理机构,这些现象就很正常,而这,正是导致一些公共机构办事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效率低下必然导致被管理者的不满,但是在中国的现状是:只要反抗就是犯罪,不管你是恶意还是出于好心(当然,这有点以偏概全之嫌疑)。根据卢梭的观点,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当人民对国家的管理者不满的时候,人们完全有权利推翻这些所谓的统治者,选举自己信任的管理者。但这会触动大部分人的利益,除非有大范围的流血,否则,民主无从谈起。 最后,总的来分析下原因,我认为,当现在的人们忙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西方,外国的时候,更应该仔细研究下自己本身,所谓“立足国情”就是说要在深刻(这里,我认为应该着重强调“深刻”二字)的分析国情的基础上,而后采取行动。中国人,至今还是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己啊(连我自己都有点矛盾,我也不能了解自己),还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劣根,只知道一味的振兴(振兴是没错,但是振兴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回到汉唐时候的世界高峰的位置上,还是为了报复曾经侵略过我们的西方大国?)。自己还没认清自身之前,没有资格去研究别人,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正是在自身,事物的本身即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自身寻找原因,就一定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所谓的“官”,所谓的“管理者”,所谓的“代表”,只是人民选举出来的,他们本应该旅行维护人民利益的职责,问题是,这些人做到了吗?同时,由于上梁不正下梁歪式的影响,在另一些公共管理性质的机构中,比如学校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调研报告

关于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调研报告我谈一下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认识。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特权是指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力。) 一、当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势极其危害 特权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旦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托关系。熟人好办事。其实质也就是利用特权。还有常见的: 一是公车私用现象。(公务用车原本是作为领导干部行使职务时的代步工具。但目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我们在各种媒体,屡屡可以看到针对公车接送子女上学及节假日风景名胜区出现公车拥堵现象的报道。二是超编超标配备使用公车。根据中纪委规定,副省级以上干部才可配备专车。但目前,许多单位副科级干部都有专车。) 二是公务接待超标准。(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本不可避免。但是,公务接待明显超标,成为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二是把超标招待作为联络感情的手段,为单位以后的工作打下铺垫。)

三是公务送礼。为了争取一个项目或是一项名誉,或多或少都要送礼。礼物也越来越贵重。 根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职权的认识不清。职权是一种公权力,是用来管理公共事务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他更重要的是职责,而不是一种待遇。 危害:特权现象是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也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阻力,危害甚大。 一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耍特权对群众感情的伤害、对党的威信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 二是腐蚀社会良好风气。特权现象导致追逐权力成为社会时尚,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是干扰社会公平正义。 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治理建议 (坚持廉政教育为先导、健全制度为重点、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逐步清除特权现象。)首先要强化宗旨观念。结合现在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强化公职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大学生中拜金主义现象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15762169.html, 大学生中拜金主义现象思考 作者:何润凯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 大的提高,同时,各种西方文化思想也随着改革开放一并进入国内,并对我国的文化细想观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拜金主义这一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一些大学生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对这些文化思想缺乏客观全面的判断,很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着重分析大学生中存在的拜金主义问题,并予以解决对策。 关键词:拜金主义;思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2) 拜金主义就是对金钱痴迷,为金钱不顾一切。事事为了钱,时时刻刻想着怎么不择手段得到尽可能多的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1 大学生拜金主义存在的原因 1.1 拜金主义的来源 “拜金主义”为何会在大学生中存在,其中很客观的一点因素就是金钱在人的现实生活起的作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但是它同时又反应了人的一种不理性的崇拜,认为金钱就是一切,能替代一切,没有金钱办不到的事情,金钱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货币的出现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人们对于货币的态度还很单一。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复杂,多种文化思想交杂在一起,使得货币除了本身的功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功能,它可以买到地位、名誉、良心等等。这样,认为金钱无所不能,这便有了崇拜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 1.2 国外腐朽的文化思想的影响 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鱼龙混杂的思想文化。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影视音乐和现代文学作品接触到了以西方的个人主义和金钱主义为主

网络红人现象分析,启示和思考

主题:“网络红人”现象分析 现象: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出现在大众面前,层出不穷。他们的成名轨迹就像一颗流星:出名时光芒四射,然后刹那间陨落,成为人们记忆里的一个虚拟符号。所以,“网络红人”大多不满足于单纯在网络上的走红,往往借助自己或他人的力量寻求现实中的名或利。 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走红? 1、受众关注是其兴起的根本原因; 2、传统媒体对网络红人的跟进; 3、网络推手的积极参与; 4、网络监管法律缺乏操作性。 影响: 1、网络红人现象影响公众传统价值观念; 2、网络红人现象导致一部分公众道德人格的丧失; 3、网络红人现象使公众的价值观发生畸变。

对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由于网络文化是一种渗透力极强的社会文化,仅靠限制部分网民的行为是无法消除其负面影响的。我们需要从政府扶持与引导、立法保障、行业自律,并提高网民素养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构建良性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1、进行扶持与引导 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注重吸收国外的各种有益文化,加网络文化的自主创造能力,国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让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的精品等来主导网络文化,大力扶持博物馆等高端的公益性文化事业,让获取高端文化需求更便捷、更廉价。另一方面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比如说娱乐节目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必要时应对某些网络红人直接进行封杀。 2、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 面对网络上各种信息每个网民都应加强自身的约束,应冷静对待网络现象,不随便轻信,还应有质疑精神,在舆论热潮中保持独立理性,广大网民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现象时应有科学、全面深入的分析判断能力,负责任应该是每一个参与网络行为的人的正确选择,不仅是对网络红人,也是对我们网民自己。 3、媒体应该负起自己应付的责任 在我国这样一个迅速转型的社会里,价值标准呈现多元化需要媒体多从正面来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引导广大网民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互联网从业人员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媒介应该是看着公众走,而不是跟着公众走把握好自身的航向和提高对传播手段的创新意识,保持自身的格调与独立性,应该主动并积极地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顾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正义和品位。媒体应切实履行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职责,不能唯收听收视率,更不能将其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

几个教育现象引发的思考

几个教育现象引发的思考 片断一:教育方法中仍不乏有体罚。 某班主任在负责学生做课间操时,一学生(约八九岁)在队列中没认真做操,活蹦乱跳,兴奋之状几乎是忘乎所以,完全忘记自己正在干什么。班主任用“犀利”的目光扫视了他一眼,而他根本没注意,操做完排队进教室,班主任将他从队列中拉出来,怒不可遏的扬起巴掌,朝后脑勺一巴掌,然后朝屁股一脚,那孩子吓得抱头缩腰,战战兢兢,魂飞魄散。我们不仅要问:这种方法安全吗?这种行为合法吗?老师为什么会生那么大气?为什么不寻找更好的办法呢? 片断二:“整齐划一”成先进。 多学校每学年甚至每学期都要评先进班级、先进班主任、先进教师。仔细品读先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毫无疑问,还有一点令人产生疑惑,那就是所谓的“严”,严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发表个人与老师不同观点,严的老师的话成了“圣旨”,严的整个班像部队,整齐划一,难以看出儿童的天性与活力,这样对孩子的发展好吗?这样的先进教师代表先进吗?能引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吗? 引发的思考:课程改革为什么这么难?作为学校,要为新课程的实施做点什么?作为教师,还需要做些什么? 这里笔者就教师个人需要转变的思想观念,树立的理论体系,导向的专业发展谈点自己的看法: 转变一:教师的的确确要成为孩子成长的扶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朋友。 “恨铁不成钢”,常常被老师、家长作为自己教育孩子力不从心时的一句共勉话。然而,现在我们要反思的是:“铁”怎样才能真正成“钢”,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钢”。只要教师去反思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我们教师的思想认识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我们的教育方法还显得那么单调、呆板,我们根本没静下心来学习、思考怎样育人,我们教师还始

“5+2=0”现象的思考

“5+2=0”现象的思考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童欣 一个时期以来,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种“5+2=0”的现象,其中的“5”是指学生在一周的五个学习日内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学生双休日回到社会后接触到的消极、负面影响,“0”指教育效果。“5+2=0”意为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与回到社会上所接触的社会消极、负面影响互相抵消,教育效果为零。 “5+2=0”源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变、多元性,生活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积极与消极,传统与改革等等,互相矛盾交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现实中已经出现了社会道德滑坡:某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这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德育工作是改进方法、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大胆参与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还是对学生进行隔离性保护,把他们封闭在学校这片净土上,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很显然,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前者。但是,必须看到,在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相反的做法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有的学校甚至提出了“封闭式管理”的口号,把学生维系在学校、教室、餐厅和宿舍组成的狭小的生活圈子里,这种堵塞、隔离的方法,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投入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使学校教育和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这样很可能把学生变成温室里的花草,弱不禁风,一旦踏入社会,就很难适应,出现“5+2=0”的现象不可避免。 让学生过现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其社会化的完成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仅仅在学校内部孤立地进行。从学校方面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和社会的其他子系统是紧密相连的,要受到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的、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学校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其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都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适应。 事实证明,靠堵禁、隔离的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往往越会以一种扭曲的追求方式表现出来。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社会,面向生活。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学校与社会的时空联系不断扩展,校园内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平静。因此,学校应主动地将社会生活引入自身内部,应把解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困惑,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道德教育是人对人的心灵交流和碰撞,学生道德品质的生成必须以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为基础,只能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联系中进行,否则,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会失去根底。因此,学校德育要进入社会,要与社会生活相沟通;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因此,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使学生明确社会现实的客观性,不以理想化、完美化的观点看待社会现实,学会接受现实生活,进行一些合理必要的挫折性教育,增加生活经验的积累,体验感悟生活的多种滋味,丰富人生阅历。

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 学习心得 为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促进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从XX年8月至11月,XX县检察院将在全院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活动分为动员学习、对照检查、集中整改、总结验收四个阶段。通过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着力增强了检察人员对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危害性及思想根源的认识;着力培养了检察人员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纠正了检察人员执法思想、执法方式、执法行为、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促进了检察人员公正廉洁执法的纪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了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专项活动中将采取内部检查与开门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在认真查找本单位、本部门和个人在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同时,主动走出去,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执法机关、律师、案件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查找和整改是否存在宗旨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的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检令不畅的问题;受利益驱动,越权办案,违法违规扣押、冻结、处理涉案款物,

侵犯当事人合法财产权的问题;打骂体罚、刑讯逼供、暴力取证,侵犯案件当事人人身权的问题;执法作风简单粗暴、对告状求助群众冷硬横推的问题;利用检察权吃拿卡要的问题;开特权车、霸道车、酒后驾车等违规违纪问题。通过学习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要切实抓好“一岗双责”。中层干部要带头参加专项教育活动,深刻领会主题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组织本部门的干警开展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增强投身主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专项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是要与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要紧密结合干警的思想实际,认真查找干警在执法思想、执法理念、执法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整改。要紧密结合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司法需求,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检验教育活动的效果。 三是与正在开展的“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更新执法观念,解决检察机关在执法方式、执法行为和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四是切实处理好工学矛盾。正确处理好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与做好各项检察工作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对于《朗读者》现象的思考

01 没有出口函数的死循环 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节目火了,朋友圈与董卿套近乎成了一种时髦,事实求是地讲,对比各类娱乐选秀低级趣味真人秀表演,传递人间温情和诗意审美的读书节目,精雕细琢极具诚意,广为传播理所当然。在2017年这样一个戾气深重的商业社会,一封家书竟然就能抹平时代创伤,其正能量效应彰显奇迹。客观地讲,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深刻,只需一抹粉红“哲思小语”,涂抹在失血已久精神之唇上,就能感觉到自己面如冠玉。《朗读者》能够引发好评如潮,与1997年全民迷恋余秋雨《文化苦旅》,2007年爱上于丹《庄子》心得并无两样!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播,而是商业时代的心灵揉捏,每一次类似产品出现后,总能在瞬间麻醉无数人,但却并不能真正建立健康理性的价值观,这是一个没有出口函数for(i=1;i>0;i++){}的死循环, 每次稀里哗啦的泪水挥霍后,过几天仍然浑浑噩噩,并不能实质上改变自己提升自我,而是在一个“非欧空间”(Non-Euclidean Space,非欧几里得空间)之中反复徘徊而不自知。现代中国,我们从来不缺“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 02 用“潘罗斯阶梯”解答“李约瑟难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此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是一个让人奇怪的问题。作为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技术上有过那么多自豪成就。明明自己发明了火药,却被八国联军炸掉了封建牌坊;明明发明了指南针,却被英国的战列舰找上门来。好多穿越小说就是想回去扭转这一悲惨结局,然后一统世界干掉罗马。现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这片土壤上诞生?李约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中国传统体系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第一追求,专注于仁智礼义信的感性教化,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李约瑟的这些观点影响了黄仁宇,也成就了《万历十五年》这本历史经典之作。读了老子读孟子,读了孟子读仲舒,读了仲舒读韩愈,读了韩愈读邵雍,读了邵雍读朱熹……这些古代的“朗读者”,可比现在的“朗读者”牛逼多了,动辄就写出首千古传颂的名篇出来,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的确值得我们骄傲。然而就算有再多鸿篇巨制,古代中国仍然走在一个没有尽头的“潘罗斯阶梯”上,不能从现代科学上去解放自己。董卿主持的这一档《朗读者》节目,不过是在重复几千年来的“伤春悲秋”,只是加了一些ALLMEDIA的表现形式而已。 潘洛斯阶梯(Penrose Stairs),又名潘罗斯阶梯、彭罗斯阶梯,由英国著 名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潘洛斯(Roger Penrose)提出。潘洛斯阶梯是:四条楼梯,四角相连,但是每条楼梯都是向上的,因此可以无限延伸发展。曾出现在电影《盗梦空间》(Inception)里面的清醒梦境(lucid dream)中。 爱因斯坦1953 年给斯威策(J. E.Switzer)的一封信这样写道: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所以,近现代科学不会在当时的中国产生。几千年以来,中国上层社会普遍重文轻理,很少像沈括那样有兴趣整理钻研科学问题,更不用说像伽利略那样以实证为己任。中国那时最聪明的一个群体,例如比沈括要聪明得多的同时代的苏东坡,被虐之后还在那里装潇洒: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却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