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

疗后的护理分析

一、前言

原发性肝癌发病初期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

展至中晚期,此时常规手术治疗已经通常已经难以实施,因此多使用局部疗法对

该疾病进行治疗。近年来以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为代表的新型术式开始应用于原发

性肝癌的治疗中,其与常规术式相比造成的创伤更小,对患者术后身心健康具有

多方面的积极影响[1]。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面对手术时难免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再加上受限于自身认知水平,难以对疾病、手术治疗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导

致其围术期容易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对术后恢复进程及生存质量产

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

治疗时,应重视相应的护理配合,以规避或减轻各种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2]。

基于此,为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以我院2022年7月收治的1例原

发性肝癌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2.1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月余”入院。2022年7月19日突然

出现右侧背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伴闷胀感,程度较重,无心慌胸闷,无呼吸困

难等不适,后疼痛转移至右上腹部,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为胃内容物,未见

血性及咖啡样液体,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市人民医院行

腹部CT检查示:肝脏肿瘤,同时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腹痛未见好转,遂就诊于南京市第二医院予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较前好转。后于我院就诊,于8月23日在全麻下行CT引导下肝肿瘤氩氦刀冷冻术+穿刺活检术,手术

顺利。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目前患者神志清,对答切题,右上腹部隐痛,

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进食正常,穿衣、修饰、洗澡、便后清洁等活动正常,大小便尚可,体重变化不详。

专科查体:BP:134/104mmHg。步入病房,神志清楚,自主体位,理解正常,言语清晰,自发言语,自主表达,对答切题,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及执行功

能等正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腹壁静脉怒张,右上腹部压痛,腹肌无

紧张,右上腹部肝区叩痛,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胸部及全腹部增强CT:1.肝右叶多发占位,局部融合,考虑肝CA,伴病灶内出血,请结合AFP检查;肝外周及腹腔内未见游离积血;2.副脾;

右肾点状钙化,双肾小囊肿;消化道请结合相关检查;3.右肺中叶、两肺下叶条

索灶,右肺上叶点状钙化;右肺下叶浅淡微结节,左肺上下叶实性微结节,建议

复查(6-12月);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气管憩室。胸10椎体血管瘤。腰1椎体内高密度结节,右侧髋臼前缘结节状高密度。

肝右叶肿瘤(穿刺活检):中分化肝细胞癌,伴大量坏死。

2.2护理方法

2.2.1术前护理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个人年龄、体重、病史等基本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变化,指导其进行相关临床检查。通过发放宣传单、播放科普视频等方法使患

者及家属充分了解肝癌知识,并向其解释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该疾病的优势。

每天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及细微的肢体动作,并结合专业量表对患者心态进行

评估,引导患者通过倾诉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同时对于患者提出的关于疾病、手

术治疗等方面的问题,要耐心地加以解释,从而避免其过度担忧。术前1d,指导

患者在床上练习解大小便,并对皮肤进行清洁。

2.2.2术中护理

提前进入手术室对氩氦刀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查看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并打开空调将室温调高至舒适范围。若患者意识清醒,可选择一些患者感兴趣的

话题与其进行交谈,避免其过度紧张。手术开始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建立静

脉通路,与医师配合进行麻醉。术中与医师配合在冷冻机上安装合适的冷冻刀,加强巡视,对患者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转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避免发生意外事件。根据患者肿瘤情况配合医师对冷冻时间进行合理调节。完成手术后,配合医师处理伤口,将敷料覆盖伤口并妥善固定。

2.2.3术后护理

将患者送回病房后提高巡视频率,对其生命体征、体温进行严密监测,若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物理疗法等对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对穿刺点皮肤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存在肿胀症状要及时进行处理。术后24h内嘱咐患者充分休息,第2d可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患者长时间卧床要定期帮助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3d后可帮助患者下床活动,指导家属根据患者口味、偏好对其日常饮食进行合理安排,应避免油腻、辛辣,以清淡食物为主。

三、结果

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较好,愿意配合临床检查、治疗、护理工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不良事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胸腔积液、微量胆汁漏、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四、讨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肝癌能够将癌细胞有效杀灭,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其生存时间,其疗效目前已经得到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围术期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并针对其实际情况开展与之相符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并且还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相关不良事件或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可减轻疾病及手术治疗对其造成的不适感,改善其生活质量[3]。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期间配合以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孙世蒙,于海东,等.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3):444-447.

[2]冯青江,郭应兴.冷冻复苏护理在氩氦刀微创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的疗效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5):26-27.

[3]王红,范伟,李艺,等.心理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对肝癌患者疼痛、疲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9):1284-1287.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 疗后的护理分析 一、前言 原发性肝癌发病初期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 展至中晚期,此时常规手术治疗已经通常已经难以实施,因此多使用局部疗法对 该疾病进行治疗。近年来以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为代表的新型术式开始应用于原发 性肝癌的治疗中,其与常规术式相比造成的创伤更小,对患者术后身心健康具有 多方面的积极影响[1]。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面对手术时难免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再加上受限于自身认知水平,难以对疾病、手术治疗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导 致其围术期容易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对术后恢复进程及生存质量产 生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临床上在使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 治疗时,应重视相应的护理配合,以规避或减轻各种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2]。 基于此,为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本文以我院2022年7月收治的1例原 发性肝癌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2.1病例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发现肝脏肿瘤2月余”入院。2022年7月19日突然 出现右侧背部疼痛,疼痛呈间歇性伴闷胀感,程度较重,无心慌胸闷,无呼吸困 难等不适,后疼痛转移至右上腹部,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为胃内容物,未见 血性及咖啡样液体,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就诊于当地市人民医院行 腹部CT检查示:肝脏肿瘤,同时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腹痛未见好转,遂就诊于南京市第二医院予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疼痛较前好转。后于我院就诊,于8月23日在全麻下行CT引导下肝肿瘤氩氦刀冷冻术+穿刺活检术,手术 顺利。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目前患者神志清,对答切题,右上腹部隐痛,

南阳油田总医院乔林邦《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之局部消融治疗解读20200413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之局部消融治疗解读 乔林邦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及肿瘤致死病因的第二位。 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是目前权威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在这里就局部消融治疗进行重点解读,目的是为了科普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治知识,在全民抗癌防癌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努力。 筛查与诊断 (1)借助肝脏超声检查联合血清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1次检查。 (2)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的肝病灶穿刺活检。(目前病理诊断仍是确诊肿瘤的金标准,但肝癌是实体肿瘤中唯一一个没有病理诊断即可以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 治疗 肝癌治疗领域的特点是多个学科、多种治疗方法共存。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能手术切除者首选手术切除术)、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放射治疗、全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抗病毒治疗等)等多种手段。 现在就局部消融治疗进行解读: 局部消融治疗可作为手术切除的另一种治疗选择,良好地适应症选择可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获得微创下根治性消融。分射频、微波、激光、氩氦刀、无水酒精注射(硬化)等,这里介绍射频、微波、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1)局部消融治疗术:适用于中国肝癌的分期方案(CNLC)CNLC Ia期及部分Ib期肝癌(即单个肿瘤、直径≤5cm;或2~3个肿瘤、最大直径≤3cm);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可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直径3~7cm的单发肿瘤或多发肿瘤,可联合TACE。不推荐消融根治性治疗的病人,给予术后索拉非尼辅助治疗。 这里说的是单个肿瘤,直径≤5cm,或2~3个肿瘤,最大直径≤3cm可以达到“根治”,超过这个标准的消融治疗属于姑息消融治疗。 (2)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病人,射频消融术(RFA)相对于手术切除的优势:射频消融术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类似或稍低于手术切除,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手术切除。对于单个直径≤2cm肝癌,RFA的疗效类似或优于手术切除,特别是中央型的肝癌。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病人,RFA可获得根治性的疗效,应推荐其作为一线治疗。 (3)微波消融术(MWA):是常用的热消融方法,在局部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方面与RFA相比都无显著差异。MWA和RFA这两种消融方式的选择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决定。MWA与RFA比较,有消融效率高、所用时间短、“热沉效应”低、对血流丰富的较大肿瘤以及临近血管的肿瘤更显优势、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等优势,为高龄难以耐受长时间麻醉等患者提高了治疗机会,诊疗规范还指出微波消融术对体内有支架、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不受影响。 (4)无水酒精注射术(PEI):适用于直径≤3cm肝癌的治疗,局部复发率高于RFA,但PEI 对直径≤2cm的肝癌消融效果确切,远期疗效类似于RFA。PEI的优点是安全,当肝肿瘤临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护理要点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肿瘤、肝癌 和良性疾病等。在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之后,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正确的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我们将介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的要点。 一、术后第一天 1.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需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活动,以免引起伤口出血或感染。 2. 患者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 渗液等异常情况。 3. 饮食上,患者应以流质饮食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 伤口愈合。 4. 术后患者需按照医嘱及时服用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以预防感染 和减轻疼痛。 二、术后一周内 1. 术后一周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 行伤口清洁和更换敷料,并进一步指导患者的术后护理。 2. 患者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造成不适。 3. 饮食方面,患者可以逐渐过渡至软食,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帮助 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

4. 患者需要避免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以免影响术后的康复效果。 三、术后一月内 1. 术后一月内,患者需要继续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术后康复 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治疗。 2. 患者可以逐渐增加体力活动,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以免对伤口造成不利影响。 3. 饮食上,患者可以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过多油腻、刺 激性食物。 4. 术后患者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康复有益。 四、术后长期护理 1.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伤口的愈合情况。 2.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发展。 3. 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术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和指导。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患者 及其家人的配合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支持。只有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患者才能更快地康复,恢复健康。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有

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个案护理 【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起源于肝脏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死亡率较高。中国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占世界肝癌总发病率的43%。中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这种疾病,约占世界肝癌死亡病例的40%。由于我国大多数肝癌患者并发慢性肝炎和肝硬化(85%),长期慢性肝病导致肝功能代偿能力差,可切除率仅为10%~37%。因此需要提高原发性肝癌护理的重视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个案护理;护理效果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本病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仅次子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II万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l。手术治疗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随着放射学的快速发展,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且不愿手术的患者,尤其是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效果已得到认可。它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虽然手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手术治疗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和预防并发症是配合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才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 1、国外研究综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约占肝癌总数的70%~90%。El-Serag HB[1](2019)提出原发性肝癌的高发与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丙肝)感染有关,约占肝癌患者的32%。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在护理期间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恶心、呕吐患者饭前应给予口腔护理,以促进食欲。进食少者可给予静脉补液,盛要时给予自蛋白等。Parkin DM,Bray F[2](2019)提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80%~9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肝硬化。肝切除术是治疗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约为15%-48%。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护理的精细度,满足患者的需求。Poon RT[3](2019)提出原发性肝癌往往起病隐匿,早期难以发现。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因肝功能受损、肿瘤侵犯重要管道或营养不良,失去手术机会。本病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巳属晚期,患者一旦了解病情,常会产生悲观、绝望。知道患者心态所处的情绪阶段,便于帮助患者迅速进入接受期,并乐观地对待疾病。同时向家属说明给予病人精神、物质支持极其重要。因此需要着重开展护理,辅助治疗工作的进行。Ohmishik[4](2019)提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围手术期管理的提高,肝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得到了控制,约为1%-3%,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大多数肝切除术(>3个肝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0%,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部并发症,血栓栓塞的风险高达5%,约为5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可能影响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因此需要重点开展护理,提高治疗的效果。LocM,NganH[5]

肝癌射频消融术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一、术前准备 1、皮肤准备按常规手术皮肤的准备; 2、射频消融治疗前6 h禁食; 3、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步骤,基本方法,安全性和必要性; 二、术后护理 1、术区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触痛等情况,由于射频消融术是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穿刺导管粗而长,穿刺口较大,故拔管后若压迫止血部位不当或压迫不彻底,过早活动均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返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患肢伸直,压迫穿刺部位24小时,肢体制动24小时,48~7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2、严密监护:心电监护 48~72小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及休克,射频消融的病人偶尔在术后数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因此要特别注意心律、心率的变化;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由于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心脏填塞、房室传导阻滞、气胸等,因此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咳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救治,保证手术成功率; 4、高热护理1在发热期间要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使患者感觉舒适,增加食欲,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2寒战时注意保暖,减少患者的不适感;3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擦干皮肤,避免受凉;4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心理护理:要多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该手术复发的几率很小,术后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彻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担忧,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在术中放电时有胸或背疼痛,术后也出现类似的疼痛,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发作的诱因,教会患者疼痛时自我护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告知病人很快会消失的; 6、生活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粗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生活护理,平卧时正确使用便器,以免排便时因体位不当或便秘导致局部出血;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

肝癌微波消融护理常规 【疾病护理】 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协助做好各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X光、心电图、肝脏B超、CT等,对肝功能较差者应加强护肝治疗,对合并有腹水者予补充白蛋白、利尿治疗,并加强饮食指导,嘱其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多吃瘦肉、鱼、新鲜蔬菜、水果等术前禁食6h,测生命体征,排空大小便,开通静脉输液通道,方便术中抢救及麻醉用药。 (2)心理护理关心理解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个体选择治疗方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术后返回病房取平卧位2~4h,术后绝对卧床8h,同时禁饮食,遵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补液、止血、护肝等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落实基础护理。 (2)疼痛的护理:应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及程度,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协助其取舒适卧位,采用各种缓解措施,如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如曲马多、吗啡等。 (3)发热的护理:消融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大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原因及应对措施,以取得配合。每天监测体温4次直至正常,根据发热的程度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发热期间及时擦汗及更换潮湿衣服和床单被套,多补充水分,注意保暖,做好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4)内出血的护理:如出现腹部紧张,腹部膨隆,并有压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腹式呼吸消失,提示腹腔内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按医嘱使用止血药进行止血处理;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诉腹胀、腹痛,心率加快,脉搏细速时应提高警惕,早发现,早处理。 (5)肝功能异常的护理:微波消融治疗引起的肿瘤周围肝细胞坏死及坏死组织吸收,可加重肝脏组织的受损,大多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损伤。 【健康宣教】 1、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肢体功能锻炼 3、营养支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腹水患者应限制 钠的摄入。 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可适当使用缓泻剂,预防血氨升高。 5、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手术切除。 但是,手术切除后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且有些患者已经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对于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 但是,射频消融术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本文将主要探讨肝癌射频消融术 后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1、出血 射频消融术后容易出现出血,可能是因为消融引起的肝组织坏死导致引起的。一般来说,术后出血的风险在消融后的6个月内较高。当发生大量出血时,患者会出现低血压、 心悸等症状。 2、感染 射频消融术后容易引起感染。在消融引起的坏死组织部位,常常有细菌的存在,容易 引起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 3、胆瘘 在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时,会破坏肝内胆管。如破坏较为严重,可引起肝内胆管周围 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形成胆瘘。 4、胆道梗阻 射频消融术后,肝脏周围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剧,若炎症反应波及到肝门部位,会导 致胆管梗阻。 5、胃肠道积气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胃肠道积气等症状。这是由于肝功能发生 改变、胆汁排泄不畅等因素引起的。 1、手术前鼓励患者放松心态 射频消融术前,鼓励患者放松心态,调整情绪,以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影响。治疗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术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观察,重点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 变化,及时发现任何不正常的反应并及时处理。 3、预防感染 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4、防止出血 术后要对出血进行及时预防和处理。如发现出血迹象,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或手术处理,以避免出血加重并对患者造成危害。 5、注意患者饮食和排泄 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消融坏死组织需要排出体外,因此,术后要及时注意患者饮食 和排泄。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适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还要帮助患 者处理好排泄问题。 6、加强心理护理 手术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护理人员应给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积极开展 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度过术后的恢复期。对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要及时告知患 者和家属,加强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和家属因为恐惧和焦虑而感到恐惧。 总之,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虽然较低,但是对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可能 造成不可预测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同时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和观察,尽力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 一、背景介绍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利用液态氩氦混合物作为冷却剂,通过将其 注入到治疗部位的肿瘤组织中进行冷冻治疗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伤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的治疗中。 二、技术原理 1. 冷却剂的选择:液态氩氦混合物是一种理想的冷却剂,其具有良好 的导热性和渗透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治疗部位降温至零下40℃以下。 2. 冷却过程:在医生的指导下,将液态氩氦混合物注入到治疗部位的 肿瘤组织中,通过低温作用使得肿瘤组织受到损伤甚至死亡。 3. 消融过程: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被冰冻的组织开始逐渐消融,并 最终被机体吸收代谢掉。 三、技术优点 1. 安全无创伤:相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无需开刀, 避免了手术创伤和疼痛。 2. 疗效显著:该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肿瘤组织降温至零下40℃以下,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3. 操作简便:治疗过程简单、快速,且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住院观察和恢复。 四、适用范围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适用于直径小于3cm的小肝癌、小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良性肿瘤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 五、注意事项 1. 该技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应该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2. 治疗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患者身体适合进行此项治疗。 3.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治疗后应该进行必要的恢复和随访,以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六、总结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在使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随访,以确保其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氩氦刀冷冻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氩氦刀冷冻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林华德;郑泽华;林武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16)23 【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寻找肝癌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其中采用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手术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患者32例(氩氦刀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热、疼痛、腹腔出血及感染),以及术后生存率、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氩氦刀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刀组患者术后疼痛、腹腔出血及感染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术后发热率、术后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相似,但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生存质量高。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消融;手术切除;肝癌;生存率;复发率 【作者】林华德;郑泽华;林武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TACE序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J], 程瑞文;李平 2.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临床观察 [J], 倪明立 3.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临床分析 [J], 张智慧 4.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对比探究 [J], 廖国祥 5.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研究 [J], 李永生;李际君;高敬华;张菁华;吴媛媛;田文;赵瑾;秦策;史英;王洋;柳志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 的影响 曹旸;赵丹;朱眉;张阳;洛山;王钖;姚丽鸽;高伟艳;段方方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3)002 【摘要】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方法:10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入分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31例)、氩氦刀冷冻消融组(32例)、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40例).术后每月复查AFP、T细胞亚群、上腹部CT观察肿瘤坏死情况;随访26个月,观察患者6个月及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完全坏死率分别为32.2%、50.0%、50.0%;经统计学检验,P<0.05,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分别为54.8%、56.2%、75.0%,联合治疗组较单纯TACE组和氩氦刀冷冻消融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不良反应可耐受. 【总页数】7页(P141-147) 【作者】曹旸;赵丹;朱眉;张阳;洛山;王钖;姚丽鸽;高伟艳;段方方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

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生存的影响 [J], 曹旸;赵丹;朱眉;张阳;洛山;王钖;姚丽鸽;高伟艳;段方方 2.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J], 张阳;梁宪斌;张丽红;曹旸;张维真 3.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J], 张志良;杨学东;曹勇伟;林向阳;张永萍;刘亚媛 4.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的不同顺序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影响的临床观察 [J], 曹旸n;赵丹;王钖;段方方 5.氩氦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与单纯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比较研究 [J], 崔瀚之;朱蕾;王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对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对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朱云;李建宇;王立福;白云峰;谢辉;王仲霞;李永纲 【期刊名称】《中华全科医学》 【年(卷),期】2013(11)2 【摘要】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早期肝癌对近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解放军第302医院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早期肝癌患者各40例,治疗前肝功能正常,肝癌消融范围相等,观察治疗后第2天的肝功能变化。结果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治疗均可导致ALT、AST升高、CHE下降,氩氦刀冷冻治疗还可导致TBiL、AL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氩氦刀冷冻治疗能显著升高ALT、ALP,与射频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消融范围相等情况下,氩氦刀冷冻治疗对近期肝功能的影响比射频消融更为显著。 【总页数】2页(P183-184) 【关键词】射频消融;氩氦刀;肝癌;肝功能 【作者】朱云;李建宇;王立福;白云峰;谢辉;王仲霞;李永纲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解放军第302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R730.5 【相关文献】

1.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J], 沈立杰 2.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J], 蔡进中;窦永充;陈旭东;张彦舫;孔健;吴宇旋 3.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对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对比探究 [J], 廖国祥 4.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射频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潘景升;欧冰;王浩虎;林骅杰;杨晓微 5.氩氦刀冷冻消融对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J], 闻炳基;胡柳燕;石展鹰;苏琳;李海兵;花金年;陈胜权;陈建甬;俞高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氩氦刀

心理护理:氩氦刀冷消融是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患者及家属对其治疗方法不了解,心理负担大,既抱有希望又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向患者做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原理、方法、过程及目的,告诉患者这是目前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新技术,使患者以稳定的情绪、愉悦的心情积极迎接配合治疗。 2、休息与饮食:适当限制病人活动,鼓励卧床休息,避免受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低脂饮食,禁止刺激性及坚硬饮食。 3、3、病人准备:常规查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时间。根据病情及手术要求摆好患者体位。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应视病情行气管切开,以避免冷消融后局部肿胀压迫气管而窒息。4、物品准备:连接好各种管道并检查冷冻系统性能,氩、氦气体压力,备好急救器械及药品。二、术中配合及护理1、调整室温,检查冷冻系统是否处于备用状态,给病人连接心电监护仪,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皮肤温度末稍循环情况,如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冷休克表现时,予以保暖和加温(37℃)补液,必要时遵医嘱给升压药。心律失常者予以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心室波变化,心跳骤停时,立即停止冷冻,予以心肺复苏。3、在CT引导下监测靶组织形成冰球的大小,以避免损伤周围其它组织。冷冻过程中予50℃温盐水持续湿化穿刺点皮肤以保护周围皮肤避免冻伤。冷冻结束时以止血凌填塞穿刺刀道,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局部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三、术后并发症护理1、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予以生命体征,血氧饱含度监测,测体温每日4次,连续3d。持续吸氧24~72h。冷冻范围大者应注意局部保暖,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疼痛者予以对症处理。忌食刺激性食物。肝脏、盆腔肿瘤者,记录24h尿量,观察血尿和肌红蛋白尿的发生。2、术后1~3h内出现寒颤,可能与冷刺激有关,应与静脉输液反应相鉴别。在手术当日或次日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反应,在37.5~38.5℃之间,个别冷冻范围巨大者可达39℃左右,多为大量组织细胞坏死吸收所致,持续3~5d,使用消炎痛栓等对症处理即可。应注意是否合并有其它感染发生。 肺肿瘤较大或肝肿瘤冷冻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积液原因与冷冻刺激膈肌、胸膜有关;肺肿瘤冷冻后可出现气胸;应密切观察呼吸形态及胸部听诊情况,如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加强引流管的护理。4、肺肿瘤冷冻后可发生咯血,一般在1周内停止,应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少数术后大咯血时可能与术中损伤肺血管有关;肝癌患者术后48h内经刀道内出血或肝包膜破裂出血形成血腹,应观察恶心、呕吐及腹部体征,并做好急救准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肝癌病灶大于5cm时术后次日,1周分别复查肝功能,观察GPT、r-GT升高情况,肝功能损害者,经保肝治疗1周后可恢复正常。5、冷休克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冷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寒战、肢体温度低、脉搏细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主要原因是肿瘤靠近大血管或冷冻范围较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冷休克,原因是手术结束时冰球在体内没有完全溶化。对于靠近大血管的肿瘤,如中心型肺癌、胰腺癌、肝门区肿瘤,术中、术后可采用以下方法,以减少冷休克的发生率。(1)术前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保障组织灌流:术中输入液体,注意输液温度与体表温度接近,避免机体额外热量的消耗使体温更低。如液体可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保存,其温度为36 ℃~37 ℃,不影响药物疗效。(2)术中注意保暖:应用电热毯、热湿循环风装置、中央空调等调整室内温度不低于25 ℃。(3)术中监测生命体征[4]: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的节律与频率意识状态和瞳孔)和动态心电图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4)其他:术后护士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全面监护患者血氧饱和度。定期监测检查心肌酶变化,补充营养液,严格记录出入量,保持液体进出总量平衡6、肿瘤溶解综合征由于冷冻使肿瘤细胞坏死崩解,大量蛋白代谢产物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大量尿酸,而尿酸在肾盂内弥漫性沉淀可引起肾内梗阻,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

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肿瘤的护理配合

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肝肿瘤的护理配合 【关键词】肝肿瘤;氩氦刀;冷冻外科手术;手术中护理氩氦刀是在肿瘤内直接插入探针状超导刀,氩气快速超低温致冷,在几秒内冷冻病变组织至-140℃,又可以氦气在刀尖急速膨胀,60s内快速将冰球解冻及急速升温至20~45℃,从而导致组织液化性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研究表明[1]:冷冻致细胞死亡与结冰速度成正相关;氩氦刀致冷与加热只局限于刀尖,刀杆有很好的绝缘性,不会对路径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氩氦刀可以同时应用不同直径多把刀(8把以下),形成与病灶的形状及大小一致的有效范围,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局部超低温冷冻及快速复温的方法损毁肿瘤组织,而不会导致过量肝组织的破坏,可使一些无法耐受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接受该治疗[2]。我院自2004年6月~2006年8月采用美国恩多凯而(Endocare)公司生产的氩氦刀,对30例确诊为肝肿瘤患者进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现将操作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5~62岁,其中18列原发性肝癌,12例继发性肝癌,经过氩氦刀的治疗及细心的护理病人恢复良好。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识物、B超检查及CT或MRI,结果:患者肝功能Child A 25例,Child B 4例,Chid C 1例,小肝癌(肿瘤≤5cm)甲胎蛋白阳性者治疗后转阴占 80.00%(8/10),甲胎蛋白阴性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坏死达66.67%(2/3),继发性肝癌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

全坏死者占50.00%(5/10)。 1.2 术前准备 1.2.1 心理准备氩氦刀是治疗肝肿瘤的新方法,患者都是首次接受此项治疗,对治疗过程、治疗反应、治疗效果存有疑虑。在治疗前,护士要耐心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说明氩氦刀治疗肝肿瘤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过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预防等,介绍成功病例从而使患者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3]。 1.2.2 物品准备①氩氦刀冷冻治疗系统:氩气、氦气、超导刀、测温探针及主机装置,开机检查氩氦刀主机是否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并注意观察氩气、氦气、压力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根据影像资料估计肿瘤大小、形状,选择不同直径相应数目超导刀(氩氦刀配有2、3、5、8mm直径多根超导刀,可单独或结合起来使用,形成可完全覆盖不规则病灶的冰球),将其进行环氧乙烷消毒或熏蒸灭菌,准备一个一次性无菌塑料袖套隔离术中专用B超探头。②备足气源避免因手术时间过长或漏气,使冷冻不能彻底,影响疗效。③手术器具的准备:氩氦刀器械包,长钢尺刀架、刀具、18GPTCD针,0.032导丝,6F、11F、15F的鞘管,彩超等。④止血物品的准备:生物蛋白胶1盒、明胶海绵1盒等防止术中出血。 1.3 术中配合肝左叶肿瘤患者采取平卧位,肝右叶及尾状叶肿瘤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消毒皮肤、铺单,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按要求协助医生连接好治疗仪,用无菌袖套套住

原发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气胸防范护理措施总结

原发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的气胸防 范护理措施总结 摘要: [目的] 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易引起气胸等手术并发症,本研究主要探讨手术前后防范气胸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并发气胸情况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防范气胸的护理要点。[结果] 手术引起的气胸3例,1例在术中发生,2例于术后30分钟内发生,发生率为2.9%,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恢复。[结论]加强原发性肝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前后的气胸防范护理,气胸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气胸;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护理 Summary of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Pneumothorax in Cryoablation with Argon-Helium Knife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Liu Yanhuan, Guo Jing, Wang Junlan, Wang Jian Intensive Care Unit of Guangzhou Modern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Objective: Though Cryoablation with argon-helium knife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it produces pneumothorax frequently, so we conduct this study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that side-effect.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neumothorax status of and nursing measures for 105 patient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ho received cryoablation with argon-helium knife in Guangzhou Modern Hospital, Guangzhou, China. Results: Pneumothorax caused by operation occurred

肝癌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肝癌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满平;李国文;黄斌;唐田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氩氦刀消融治疗术后血小板下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肝癌及肝外肿瘤消融术后血小板变化;观察肝癌有无合并肝硬化背景及消融范围对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血小板下降的影响.结果肝癌患者氩氦刀消融术后24 h 血小板下降明显(P<0.01),48 h内进一步下降(P<0.05);肝外肿瘤患者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无明显变化.有无肝硬化背景对肝癌患者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下降影响不明显.消融范围大小影响显著(P<0.05).结论肝癌患者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下降明显,肝外肿瘤术后血小板无变化.消融范围增加,血小板下降更明显,有无肝硬化背景对血小板下降影响不显著.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8(024)017 【总页数】3页(P106-108) 【关键词】氩氦刀消融;肝癌;血小板下降 【作者】黄满平;李国文;黄斌;唐田 【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湖南长沙 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湖南长沙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湖南长沙410013;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湖南长沙4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氩氦刀消融术是现代影像、肿瘤临床医学与航天工业、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融合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由于其微创、患者耐受性好及激活免疫功能等特点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1]。而术后血小板下降是肝癌氩氦刀消融术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容易导致术后伤口及脏器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充分认识肝癌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避免术后出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肝癌患者4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30例,肝转移瘤12例。对照组肝外肿瘤1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例,卵巢癌盆腔软组织转移瘤2例,乳腺癌皮下转移2例,骨转移瘤4例。 1.2 仪器与设备采用美国氩氦刀冷冻靶向手术系统(美国Endocare公司)。引导设备及消融范围测量为德国西门子4排螺旋扫描CT。 1.3 方法分别采集肝癌及肝外肿瘤患者冷冻消融治疗前血小板、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小板记数。记录相应患者冷冻消融范围(测量消融术中CT图像低密度改变区域)及有无肝硬化病史(有乙型肝炎病史合并影像学肝脏肝硬化改变评定为有肝硬化病史)。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两配对的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检验,使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的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检验,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法。 2 结果 2.1 肝癌患者及肝外肿瘤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肝癌患者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下降明显,见表1。对照组肝外肿瘤氩氦刀消融术后血小板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CT导向下穿刺治疗及活检的临床护理.

CT导向下穿刺治疗及活检的临床护理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当今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CT导 向下穿刺活检术作为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今医疗中的地位逐渐 上升,并出现各种以借助CT导向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如热化疗术,I125 粒子植入术,射频消融术,氩氦刀治疗肿瘤等,这些治疗手段之后的护理也成为 提高疗效,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CT导向下穿刺活检护理治疗肿瘤 装 订 线

目录 一CT导向下穿刺治疗及活检的适应症 (1) 二CT导向下穿刺活检的护理 (1) 三CT导向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护理 (2) 四 CT导向下氩氦刀治疗肿瘤的护理 (3) 五 CT导向下I125粒子植入术治疗肿瘤的护理 (5) 六CT导向下热化疗术治疗肿瘤的护理 (6) 参考文献 (7)

引言 近年来,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以其精确的定位,为肿瘤提供了几种新的治疗手段,几乎替代了外科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和费用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CT导向下穿刺治疗及活检的适应症 适应症: 1.1肺功能不全者; 1.2老年体弱者; 1.3不适宜手术者; 1.4病灶多发者; 1.5经济条件差者 二 CT导向下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2.1 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 肺部肿瘤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6~75岁。所有患者治疗前根据临床病史、超声、CT、MRI和DSA等诊断,符合可行CT导向下穿刺活检术的标准。 2.1.2方法 20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术。首先行CT扫描,确认肿瘤位置及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局麻,用22G的chiba针穿刺定位,重复CT扫描证实穿刺针位于靶点部位,将穿刺针扎进肿瘤组织后取组织活检。穿刺完毕出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再次经CT 扫描,证实有无包膜下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如肿瘤较大可行单次或多次、多位点穿刺。手术结束,患者安返病房。

2023肝癌消融治疗规范管理

2023肝癌消融治疗规范管理 尽管外科手术被认为是肝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在一些早期肝癌患者中可以获得与手术切除相类似的疗效。为此,肝癌在线邀您共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叶胜龙教授关于肝癌消融治疗规范管理的精彩内容。 一、肝癌消融治疗的概述 我国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二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消融、介入、放疗、系统治疗(免疫、分子靶向、化学药物、中医药)和其他治疗(抗病毒、保肝利胆、对症支持等)。其中,外科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 随着肝癌早期筛查手段的进步,更多患者可以通过消融治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包括瘤内注射、射频、微波、激光、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不可逆电穿孔等,可以在灭活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存机体调变肿瘤的潜在能力。 肝癌消融治疗适应证为:

①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cm; ②单发乏血供肿瘤,最大径<5cm; ③肿瘤边界清晰或有包膜; ④无血管、胆管和邻近器官侵犯以及远处转移; ⑤肝功能Child-Pugh A或B,或经内科护肝治疗达到该标准。 对于直径3cm以下的肝癌,消融治疗可以使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0%以上,其疗效接近手术切除。 肝癌消融治疗的禁忌证包括: ①肿瘤巨大或者弥漫型肝癌; ②合并门脉主干至二级分支癌栓或肝静脉癌栓、邻近器官侵犯或远处转移; ③位于肝脏脏面,其中1/3以上外裸的肿瘤; ④肝功能Child-Pugh C级,经护肝治疗无法改善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