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PPT汇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PPT汇总)

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判断,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曾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和危机的总根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两种形式不断发展:

在阶级关系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极力加深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不断革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两极分化,使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从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经济生活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此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生活中的另一表现是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必将要求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去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十多年以来,在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其中主要有:

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吸收和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大量的调节

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第三,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以及劳资关系都出现了新变化,劳资矛盾在继续深化中趋向总体缓和。

第四,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安全”、“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大缓解了劳资矛盾、钝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改良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是因为: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节,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并没有解决“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也没有解决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反而使得这些矛盾在新的条件下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只是非根本性质和非基本矛盾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变:其依然是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为基础,依然存在着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未得以克服。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生产力社会化强制下不断吸纳新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因素的过程。资本主义新变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这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坚定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途径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种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有两种不同方式,即暴力革命和和平手段。第一,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

马克思强调,“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宣布,无产阶级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马克思又指出,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

恩格斯也认为,“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强调暴力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资产阶级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工具而出现的。

其二,资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切反动阶级一样,决不会自愿交出政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第二,和平手段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

恩格斯在1872年谈到无产阶级革命方式问题时认为,“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利用一切合法手段进行斗争,“现在帝国政府又企图在普通法的范围内来反对我们,因此我们也试图利用我

们通过坚决运用不合法手段而重新争得的合法手段。”

恩格斯提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可能以和平手段实现,主要原因和条件有两个:

其一,19世纪下半叶,西欧无产阶级采取暴力革命方式的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建设和资产阶级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等使得无产阶级采取¡°起义¡±、¡°巷战¡±等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其二,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自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低潮,而资本主义则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冲击下,政治经验得到了丰富,资产阶级民主制也得到了完善。这就为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暴力革命与和平手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方式,运用哪一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来决定。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步骤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两大步骤的设想是:

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革命,“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其次,将革命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

3.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1)未来新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马克思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关于未来新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提出了未来新社会划分为两阶段的论述,即未来的共产主义新社会分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过程。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从资本主义脱胎而来,在这个阶段不可能割断与资本主义的一切联系,不能不带有旧社会遗留的痕迹。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只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实现。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属于同一社会形态,两者有着内在的共性和联系,只是发展成熟程度不同。

(2)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

第二,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第四,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

第五,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描述,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思想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0世纪初,列宁两次明确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次: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支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第二次: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不能

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四个条件:

第一,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形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革命以外没有别的出路。

第三,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动摇性,不可能承担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不可能使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第四,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然少,但是革命性强,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并且有农民作为同盟军。

(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因此,不能只看到只有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能建设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而像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只不过必须“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

列宁认为,俄国可以“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

列宁晚年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四个方面:

第一,大工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列宁认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第二,农业合作化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

第三,文化革命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改革国家机关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手段。列宁认为,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机关多数“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极少有重大的改变。这些机关仅仅在表面上稍微粉饰了一下,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仍然是一些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因此,要大力改革国家机关,加强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3)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成社会主义

斯大林则在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基础上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成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斯大林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作了区分。一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具有对世界革命具有重大意义。一国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成之后,“发展和援助其他国家内的革命是获得胜利的革命的重大任务。”斯大林认为,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应当确立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建成社会主义,而不能坐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斯大林坚信苏维埃制度的稳定不断积累着使无产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的条件。无产阶级与农民基于共同利益所结成的工农联盟是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的前提。俄国可能用自己的力量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斯大林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建设、建成社会主义的论述对后来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1919年1月颁布了《余粮征集制法令》,标志着俄国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

第二,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第三,工业生产实行集中管理制。

第四,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第五,经济关系实行实物化。

第六,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2)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余粮收集制被终止。这标志着俄国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年5月,根据列宁的报告,《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获得俄共通过。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经济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在国家监督下由合作社执行商品交换任务,部分修改大工业生产计划;发展日用品生产;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切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指出:“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后来,列宁认为,作为新经济政策要素之一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在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工人阶级有意识准许而又加以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3.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1)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含义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这些内容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即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反映了在苏联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到1936年底,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

第一,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二,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三,由于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这部新的社会主义宪法,不仅规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具体规定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标志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2)苏联模式的特点

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

政治方面的特点:

第一,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

经济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

第二,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

第四,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第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3)苏联模式的影响

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

第一,苏联模式维护了苏联的社会稳定,巩固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苏联模式促进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模式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向东欧和东亚扩展,不仅在地里上连成一片,而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体系。

缺陷和消极作用:

在政治上,民主发挥的不够,法制不够健全完善,容易滋生个人专权;在经济上,管理得过死,缺少活力,总体效益差,等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苏联模式被理想化固定化,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病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克服。僵化的苏联模式不但给苏联后来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消极影响。由于它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性作用,它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

1.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中国不能照搬苏联的建设模式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所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开始意识到,苏联模式和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正确的,即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用于中国。因此,他强调中国不能再继续照搬苏联的模式。

(2)中国必须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轻工业和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要吸取苏联的教训,不能走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的道路,而应当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这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后来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进一步提出了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原则和”以农业为主导,以工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到了1960年6月,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更明确的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毛泽东对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2.提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八大”指出: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我国无产阶级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大”根据我国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大会在指出党的工作重点不再是阶级斗争的同时,又指出在一些领域内阶级斗争将继续存在。

后来,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阶级斗争的形势,改变了中共八大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提出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否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造成了我们党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成为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3. 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后,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日益显露。同时,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缺点和错误、矛盾和斗争也不断暴露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分析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从1956年到1957年,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当中,开始涉及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这一问题。他指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再有矛盾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总是充满着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不同,等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完整学说。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这是理论奠基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总结1956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并对其做了初步的理论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这是理论创立和初步形成阶段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3)第三阶段:世纪之交,这是理论发展和深化阶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4)第四阶段:新世纪新阶段,这是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1)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背景下形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紧抓住时代的主题,根据新时代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新变化,准确把握我国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直面党执政所面临的新考验、新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2)民族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传统经过融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进程中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的民族形式,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3)实践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一切都要靠在实践中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理论内涵、理论深度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并且经受这个实践的反复检验,从而成为日臻完善、不断深化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

(4)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探索和创新并未结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它向实践敞开,向未来敞,向全党敞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实践在不断发展。新的发展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全党全民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1)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

第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一脉相承。

第二,与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根本宗旨一脉相承。

第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一脉相承。

第四,与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一脉相承。

(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相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以及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科学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和新的科学决策。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

(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即最新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是我党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和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汇集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的巨大作用这个角度来说的。

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倍加珍惜这个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

人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

毛泽东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否则建设就不能成功。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也多次强调,要建设“精神家园”,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把这一个体系作为共同思想基础,就能更好地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就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

在新世纪新阶段,只要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充满希望。

思考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转换的客观必然性

1.促进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

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占世界人口3/4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战争,希望和平。

第二,深受战争之苦的许多欧洲国家反对美苏争霸,希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三,美苏两国虽然都加紧军备竞赛,有资格打世界大战,但拥有大量核武器的两国都很清楚,一旦核战争爆发,除了两败俱伤和毁灭人类外,没有其他结局。因此,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2.追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心愿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发展。二战结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需要通过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同时二战后资本主义度过了大动乱的年代,进入了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二战瓦解了殖民体系,亚非拉上百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迫切需要通过发展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捍卫国家主权。

第三,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利用新技术革命提供的良好契机来发展本国和本民族的经济。发展问题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更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论断的提出

1985年3月,邓小平对时代主题作了全面阐释:“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对时代主题现实涵义的理解

(1)和平问题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全世界人民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防止战争以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

(2)发展问题是指由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所造成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世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必须全面看待。

二、国际经济、政治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一体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生产全球化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

第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第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2)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和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和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来的。建立了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准则,实行自由化的贸易领域不断扩大,非关税壁垒逐步受到削弱。

(3)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体现在:第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第二,金融政策的开放化与自由化。

第三,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第四,金融相关性和传递机制增强。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对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各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地部分需要通过世界贸易才能得以实现,这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相互依赖,有利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也表明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

(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使用全球市场加速形成,有利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各国资源流动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度减少,使参与国获得经济发展的多种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3)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虽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的某些权力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

(4)对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各国的处境和地位却是不同的。

(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1.政治多极化的内涵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多元格局的一种趋势。

2.当前政治多极化的主要表现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大体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目前世界总体上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

3.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世界政治多极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发展中国家深受旧国际格局之害,认为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是旧格局的翻版;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世界格局;即使是美国的盟国,也不赞同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格局。同时美国也面临欧盟、日本、俄罗斯国际力量的激烈竞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抑制和削弱。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为推动国际旧秩序向新国际的转换,国际社会的主要方面纷纷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尽管分歧甚大难以弥合,但是,国际社会终究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探讨适应新的格局的国际关系准则和行为规范,创立或改造国际关系的协调保障机制;建立国际新秩序,这是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国家或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3)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是美、欧、日、俄、中等国际力量相互制衡、没有哪种力量能够控制世界为所欲为的多极化;是摒弃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权益和谋求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极化。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他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些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三、现实国情的发展

(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1.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但人均占有量少

(1)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79-200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2009年中国GDP为49093亿美元,居世界第三。2010年上半年中国GDP已超过日本,现居世界第二。(2)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GDP总量与世界最发达的发达国家“平起平坐”,并不代表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约3600美元,排位在世界一百位之后。

2.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但体制机制改革缓慢

(1)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体制机制改革缓慢

20多年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应看到,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相比,体制机制改革缓慢。政府间管理体制改革在曲折中前进,党政领导体制改革、决策机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则显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选举民主仍停留在村(居)民自治层次上,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较低等等。

(二)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1.文化不断发展,但产业化程度低

(1)文化不断发展

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不断发展。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正日益得到满足等。

(2)文化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而且对文化产业化的认识上还存在分歧,致使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由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广告传媒市场等门类构成的文化市场框架体系才初步形成。

2.科技明显进步但自主创新不够

(1)中国科技明显进步

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论文等科技产出规模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展迅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程度改善。

(2)自主创新不够

自主创新不够,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自主创新的创新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

第二,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然不够。

第四,国家创新体系不完备。

(三)人口与劳动力的发展

1.人口资源丰富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2005年)显示,2005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亿756万。而温家宝总理于2010年9月1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开幕会上表示,我国劳动力人口近8亿,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同时,中国的富裕劳动力不断增长,仅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加上城市转岗再就业人员,总计有富裕劳动力近三亿。

2.人才资源缺乏

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总量均列世界之首,但却人才匮乏。2007年,我国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8.6%。全国人口中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力资源接近8亿人,当中有知识、技能的人才资源,约为1.04亿,仅占劳动力的1/8。而早在2000年,美国的人才资源就占劳动力的65%。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看,2007年中国的数字仅为17%,而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都较高,美国在60%以上。

3.老龄化问题雏现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7%以上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进入老龄化社会花的时间短,而且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截止200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亿人,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比2000年提高0.7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03%,比2000年提高1个百分点,老龄化社会特征明显。

第二章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一)社会主义认识理论的升华

“社会主义”这一名词,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近两个世纪。1827 年11月,“社会主义”一词在英国欧文主义的定期刊物《合作杂志》中第一次出现。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时,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其科学含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他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一、从中共八大到1975年,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最初思考阶段。

第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是邓小平主要从生产力方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阶段。

第三、从中共十三大后到十四大,邓小平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联系中揭示出社会主义本质。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升华

第一、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尽管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论断,却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发展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重要的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确立了一种以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崭新的社会主义观。

第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根本

途径

首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其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再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既突破了过去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没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的传统观点,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所造成的是非混淆。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根本要求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客观上就要求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允许一定的剥削现象和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的存在。剥削现象的产生,是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现象。生产力充分发展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的先决条件。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体现了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的思想。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奋斗的方向。它只能在保障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基本方面,在内容上是有主有次的,在实践中是有先有后的,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了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具体说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的和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发展

1、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发展

第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概括进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当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发展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社会主义不发达的阶段,处于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2、中共十七大对中国国情现实特征的分析

第一、从经济发展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第二、从经济体制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从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同时,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个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第四、从发展的协调性看。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是突出矛盾。

第五、从民主政治建设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第六、从文化建设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七、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

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第八、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第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再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最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历史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就是说,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十分落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现实原因

第一,这是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客观制约的结果。

第二,这是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客观要求的结果。

第三,这也是同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相一致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对我们的要求

第一、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树立起理智的信心。

第二、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力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

(二)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1、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2、对外开放加强了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3、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1、改革与开放同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动力

第一、改革与开放同样都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为着从根本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第二、改革开放始终围绕着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目的是一致的, 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与开放在渐进与互补中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第一、改革开放内外交互、相促相补。

第二、改革为开放创造条件。

第三、开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

第三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以独创性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特征:它既具有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个性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个性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共性特征:

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劳动成果经过作必要扣除以后,社会以劳动作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

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主要表现为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投入的要素(技术、信息、管理等)分配等等,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就要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所以,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分配政策。在邓小平看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实现后者这个目标的途径。

(1)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并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收入上的不均到相对均衡再到完全均衡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需要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富是走向共富的手段,共富是先富的目的、目标。

(3)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

第一,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12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

(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5、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

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开始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开展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围绕搞活企业,加快建立以统一开放、运转有序的竞争性市场体制和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的宏观间接管理体制为目的的相关改革。对外开放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显著加大。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PPT汇总)

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判断,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如果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必然要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曾经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因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冲突和危机的总根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两种形式不断发展: 在阶级关系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总是极力加深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不断革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两极分化,使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从而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经济生活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得“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此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生活中的另一表现是生产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社会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是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 这说明,“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必将要求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去替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六十多年来,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十多年以来,在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在各个层面发生了明显和深刻的新变化,其中主要有: 第一,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吸收和利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大量的调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

2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与历史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8、“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 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理论的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3、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体系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4、对社会生产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5、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1、理论基础和基石,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基本理论路线,一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3、战略布局和基本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战略布局,又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4、实践的主体和根本保障,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党的领导这三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 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反应了社会进步的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活的实践特色,与此同时它又顺应世界大局,反应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结构严整而又开放的理论体系。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等各个领域,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创新理论体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它又丰富了人们对执政党健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的历史性创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大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它写入党章,高度评价了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这反应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继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内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的根本 途径。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根本要求,是总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前提的界定,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社会的区别。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本质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绪论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2)历史依据 (3)实践基础 2、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立者 这是由历史造成的:(1)是由邓小平担任党的总书记十年,从1956年党的巴达到1966年“文革”的重要经历形成的; (2)是由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两次被打倒,特别是1976年的第二次被打倒的重要经历形成的; (3)是由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推动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事业中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形成的。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初形态是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因为这次会议标着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这一理论从形成到成熟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党的十二大,这个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逐步发展,形成主题。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以后到党的十三大,这个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展开,形成轮廓。(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全面改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促使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为标志,这个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标志着这个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论基础上的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地科学理论。 (2)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0年2月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概念之前。 第二阶段:从2000年2月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概念到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续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党课课件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成功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新事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认真学习领会这方面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续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的根本成就

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了极其丰富宝贵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近代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顽强抗争,诸多主义、主张和方案曾轮番登场,但都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才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有不同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当年俄国的独特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总论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形态——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形态——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形态——根本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1)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 (3)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4)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4、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1)时空范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层次结构:基本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小三个代表的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 (2)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崔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4)坚持统筹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电子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电子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重温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汲取和发扬古今 中外先进思想文化,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资源环境格局,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弘扬优良社会风尚,进 一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凝聚起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祖国完 全繁荣富强的共同精神力量。 2、加快经济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定不移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的发展思路,强化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财政联动机制,加快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教育事业:落实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完善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 新型教育制度,发挥全民参与投资教育的基本功能,深化教育公平, 形成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格局。

4、改善人民生活: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构建平等自由、稳定保障的法治化社会,建立现代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实施体制机制和政策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满足硬实体需求的便捷服务。 三、实践中凝聚力量 1、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根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初心使命,勇于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增强创新发展动力:注重把自主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组织机制,发挥社会市场主体作用,培养改革创新的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综合国力:把人民政治参与作为国家治理的本源,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夯实社会统一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扩大国内综合竞争力,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一) 课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主要任务 教学准备 •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工具 •教学视频或PPT材料 •学生讨论与互动的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参与

设计说明 •通过多媒体展示,结合实例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与意义•利用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参与 •运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例子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结合PPT或视频材料,介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三、讨论与互动(2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特征与主要任务,并记录下来。 2.小组展示与总结: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 进行讨论与对比,形成整体的概念。

四、问题导向的思考(15分钟) •提出一些具有深度与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与挑战。 五、总结与课堂测验(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简短的课堂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总结与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与问题导向的思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以上就是本次课件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参与意识。 教学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主要任务 教学准备 •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工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5.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过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7.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使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当代中国如何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如何认真贯彻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路和行动中去。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6.为什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旨在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持续创造的政治组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中共应城市委党校何喜元 2012、8、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列主义中国化” 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创立背景和发展过程 (一)时代背景 1、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 2、两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主要成果。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历史起点 (2)对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理论。 一些正确思想,有的也隐含着错误的倾向;一些错误思想,也不乏包含着合理的成分。(3)两个局限。 ◆始终没有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 ◆始终贯穿着革命思维和斗争思维。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需要上升到理论。 ◆特色理论是对实践迫切需要作出回答,必然产生的理论。 (二)发展过程 1、提出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特色理论最重要组成部分。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约19年。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展开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特色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约13年。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形成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阶段。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特色理论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约5年。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者有机联系是一个整体,少了谁都不行。 邓小平理论开山之作、本源理论第一个伟大的觉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和条件: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渊源。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③新时期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④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自己看书) 邓小平南巡讲话实质:解放生产,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③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4.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性。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社会性质)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初阶阶段的实践出发,而不能超越阶段。(发展阶段)③初阶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长期的努力奋斗,而不能有丝毫懈怠。(历史过程) 7、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①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兼顾公平和效率,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充分发挥。

(整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理论:第五、六、七章要点回顾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原因与表现 原因: 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 ■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表现: 第一,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以为依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就能很快改变国家落后面貌; 第二,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 第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给我们怎样的一种经验和教训? 首先,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是不可取的。 其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再次,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地追求公有化程度,忽视了农户的独立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这种脱离生产力状况人为拔高生产关系的状况,最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农业生产。 三、材料1: “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又那么长久,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1页,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毛泽东有针对性的讲话。 结合材料思考: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所遇到的挫折? (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都为我国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应当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 (2)对前人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3)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 (4)即使我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但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不低。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历史。 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义”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五、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特理论 一.中特理论体系是马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中特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党继续推进马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创造 (二)中特理论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面临矛盾和问题:a生产力水平低、创新能力低、人均产值低 b结构性矛盾、粗放性增长方式、环境资源压力、体制性障碍 c收入差距拉大、贫困人口、农业基础薄弱、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d民主法制建设不适应e精神文化f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问题 g国际竞争激烈、发达国家压力 (三)中特理论体系是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强大精神支柱 二、中特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一)中特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科学分析的结果 (二)中特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义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的结果 (三)中特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科学总结的成果 三、中特理论体系是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完整的科学 理论体系 什么是社义,怎样建设社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一)中特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义,怎样建设社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邓小平: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 (二)中特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3、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中特理论体系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两个文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 (四)中特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1、关于中特的思想路线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与时俱进——创新 创新的意义: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创新的内容和要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和关键,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2、关于中特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

导论 1.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4.2020年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中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能否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道路(总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 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如何概括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人口情况: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结论:三个没有变 2.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村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差距拉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战略机遇期:主要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首要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4.为什么头20年是战略机遇期(1)前十年提出战略机遇期的依据:a)、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国际主要战略力量对比保持相对稳定与平衡,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发生,中国被迫卷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带来大国之间协调与对话增强,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更长时间发展的和平环境。第三、经济全球化带来各国间尤其是大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彼此的共同利益增多扩大,中国可在全球化中趋利避害,乘势而上。第四、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带来的产业革命和对国家综合国力的重新整合,为中国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机遇。b)、国内形势:第一、2001年在中国经济总量上到世界第六位,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和黄金发展期。第三、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进入全面开放时期,与国际经济的正式接轨。第四、20多年的改革,中国不仅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更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具备了

高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总分得分【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本知识。 2.明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 难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第38到41页,勾画并快速记住知识点,完成下表: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高一政治组倾力打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快速书写下列问题的内容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及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及其地位。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内涵及作用。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关系。 (二)判断纠错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 3.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习题训练】 材料一:回顾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正是源于我们党对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跨越成就!“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对“四个自信”最有力最坚定的实践经验支撑。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根据上述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组长意见:

4.【PPT完美复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概念 1.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1]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从正向来看,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解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 从逆向的角度看,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主体,从而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2]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3] 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民生问题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和对其合法性基础的培育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社会建设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其目标和实质就是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对包含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在内的人类社会这一有机系 统的整体建设。 今天讨论的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即国家在社会领域的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对应的社会环境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演变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建设纳入到总体布局之中,并把它与经济、政治、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