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郊野公园人工湖方案设计

郊野公园人工湖方案设计

郊野公园人工湖方案设计

郊野公园人工湖方案设计

人工湖处公路形成"Y"形交叉,公路路基形成简易的挡水坝。由于路基填料和压实度均不满足防渗要求,路基也不满足挡水坝结构稳定要求,需进行改造处理。

1、大坝方案设计

利用现有路基,对表层进行彻底清除后,采用碾压土石填筑坝体,坝顶全长430m,坝顶高程322.0m,正常水位318.0m,坝体坡度1:2.5,在318.0m高程设宽2.0m的马道。坝脚设C20砼截水墙深入弱风化基岩,大坝临水面铺设双层250/0.5/250复合土工膜,土工膜上铺设细砂及碎石垫层后,再安砌100mm厚C15砼预制块护坡。

2、放水洞方案设计

公路涵洞是尺寸为2.5×3.0m(宽×高)的盖板涵,涵洞侧墙为浆砌石(易风化),顶板为钢筋砼结构。本次设计对涵洞衬砌200mm厚C20砼,入口处设放水井溢洪,井口高程318.0m,采用两级消能。

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针对城市人工湖泊的特点,对人工湖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 一般来说城市人工湖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湖区的规模、水体的形态、湖区水深和运行水位,而决定湖区设计功能实现的关键问题是水体运行方式、水环境保护和湖区的防渗处理。 1湖区规模 湖区规模指水域面积,水域面积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规模、水面功能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其中,起控制性作用的是水资源量和土地资源。水资源量指湖区供水水源能够提供的蓄水和补水的水量;土地资源指能够提供的湖区用地面积。 2水体形态 湖区水体形态包括水域的平面形态和水域的底部形态。 (1)平面形态是人们对某片水域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业主关注的设计核心点。平面形态设计要 考虑人的美学欣赏、城市定位、历史文化背景和景观功能分区等多种因素。设计中应通过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定位、发展方向的挖掘和解析,提炼出城市的内涵,从形态意象寓意的构成角度来定义和表现出湖区形态。 (2)人工湖的水域底部形态在考虑地形条件约束和进出口条件的影响,应该尽量以流线型的圆、椭圆或接近圆或椭圆的形状为主,一是保证水体的整体流向平顺,有利水体交换,二是减少水流之间的干扰顶托,降低人湖营养物质不均匀沉淀的机会。 考虑垂钓、游艇通行、游人安全、嬉水以及维持水域生态等不同功能要求,底部断面形态需要有深有浅、深浅结合,一般分为深水区、浅水区、过渡区三部分。 深水区:满足旅游船只通航需要一定的吃水深度,同时,为了保证人工湖成湖后,自身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较好的自净能力,也需要设置深水区;

人工湖补水系统方案

湖水补水工程 技 术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思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日期: 2015年11月

公司简介 上海思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联合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技术人员为基础,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与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化环保综合企业。前身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水处理课题组。公司具有完备的现代办公楼和近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此外,公司自身还拥有独立、功能完善的实验楼。 我公司一直致力于完善景观水体的处理技术,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景观水体保护的水处理技术——物化处理结合生态处理,在国内景观水处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43641.1),(发明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博士,任我公司顾问)与其它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相比较大优势。 生态方面公司与上海水产大学和西湖园林管理处有着紧密的合作,西湖园林管理处的李梅姿老师是国内最知名水生态技术的专家之一。曾主持国内许多经典案例,如西湖生态治理,长桥湿地治理,西溪湿地治理等。 生态湿地主要依托法国滤园有限公司,滤园公司在欧洲、南美、北非等地区的污水、污泥和河道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很大成功案例。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比较知名的客户并取得他们的认可。公司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主要客户有恒大集团、万科、招商局集团、绿城集团、中信地产、世茂集团、

华润置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世博局、中大集团、中国银联、江苏隆力奇等。

前言 首先感谢贵公司给予我们这么一个的机会,本公司是专业提供景观水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的技术公司,在各种水体的处理工艺上有比较丰富的理论设计和实践经验,并且致力于不断的研究和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 本次工程项目所针对的景观水处理上,本公司倡导使用高效加压部分回流溶气气浮的物化方法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处理,以期达到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经济的效果。 有了水,生命才会繁衍;有了水,生命才会充满灵气。平静的水常给人以安静、轻松、安逸的感觉;流动的水则令人兴奋和激动;瀑布气势磅礴,令人遐想;涓涓的细水,让人欢快活泼;喷泉的变化多端,给人以动美感……。水景不仅能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减少尘埃,提高负氧离子的含量,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给人以新鲜自然的感觉。 作为一个高级度假公园,我们认为本项目水景丰富,水环境设计优雅,如何有效保持景观水系统的清澈、清新,对景观水进行恰当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方案着重就本项目景观水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现场实际现状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供贵公司参考、审定。

水库生态区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样本

**水库生态区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样本 ***公司 二零一六年九月

一、项目背景 **水库位于**区西北部,总库容4000万m3,是东江引水工程的输水枢纽,担负着**区、**区两区数百万人的饮水任务。依据《**市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府…2015?74号)》,**水库水源保护区面积约28.12 km2,一级保护区面积 8.88km2,二级保护区面积19.23km2。果园是**水库水源保护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流域面积的50%。相关研究表明,果园面源污染是造成水库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其中N、P面源污染贡献率均占总污染量的80%以上,因此对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治理是改善水库水质的关键。 根据相关研究,将**水库上游二级水源保护区,****三大子流域区划分为生态区和非生态区两大类型(图1-1)。其中,生态区面积12.38km2,包括三大子流域上游林地、草地、果园等生态植被覆盖区域;非生态区面积约4.11km2,主要包括水源三村居住、工业以及建设用地区域。经测算,生态区面源污染COD、氨氮和TP产生量分别为272.36t/a、49.52t/a、4.10t/a,分别占全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53.78%、68.89%和39.35%,是**水库面源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严重威胁水库供水安全,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水库供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图1-1. **水库生态区、非生态区分布图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为积极落实国家“水十条”,“**市水十条”关于加强面源污染控制,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等相关要求,以**水库生态区面源为对象,以保障水库供水安全为目标,围绕农药化肥科学施用、残枝废弃物利用、生态沟渠系统、清水导排工程、宣传培训和长效保持机制等六大方面,实施生态区面源污染综合整治,为**水库面源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提供技术支撑和现实依据。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区环水、发改、城管、经促、规土、城改办、查违办等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面源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区环水局牵头,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建立以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工作责任制度,坚决完成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街道水源三村(**、**、**)是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业主单位,要负责配合调查、统计、整治、提供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生态区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有序展开。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果场提供办公地点,负责具体工作实施,日常监管、巡查等任务。

水体--健康水生态构建方案

1.1健康水生态构建 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是指根据天然湖泊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结构,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对高等水生植物、鱼类、大型底栖动物等关键物种进行调控,在湖滨带/湖湾区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草型清水”湖泊健康水生态系统,从而发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协调作用净化水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天鹅湖下湖水体水质,确保其水质稳定良好,有效提升水体生态景观与透明度,在上湖水体强化净化系统,及天鹅湖前期治理工程实施的前提下,开展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系统。 1.1.1生境营造工程 (1)水位调控 光照条件是沉水植物恢复最关键的限制因子,研究表明当水体水深小于1.5-2.0倍透明度时,才能满足沉水植物生长对光照的基本需求。利用降低水位后引种沉水植物,而后根据沉水植物存活率与长势,逐步提升水位的水位调控方法,是沉水恢复工程应用最广泛的解除光照对沉水植物生长限值的有效手段,而且降低水位后将有利于沉水植物的种植施工。 (2)有害鱼类清除(不利生物因素调控) 根据前期治理过程中调查发现天鹅湖下湖水体中主要以鲢、鳙、草鱼、鲤鱼

为主。鱼类活动的扰动作用,特别是草鱼的摄食活动,对沉水植物的恢复十分不利。为沉水植物恢复营造良好的生境条件,让沉水植物更好的恢复,在沉水植物恢复前需将水域中原有的食草性鱼类、鲤鱼及野生杂鱼类清除干净。 (3)水体透明度提升 沉水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天鹅湖水体透明度较低,不利于沉水植物的存活及生长,通过往水体投加硅藻土可以快速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硅藻土也为沉水植物的生长启到促进作用,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每平方水域面积投加硅藻土0.2kg可以有效改善水体透明度,施工过程中投加2次,经计算天鹅湖需要投加硅藻土81.2t。 (4)有利水生动物放养 根据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营养级分布及生物操纵技术,放养滤食性、刮食性鱼类与底栖动物,通过水生动物的呼吸或摄食行为消除水体中悬浮物质,保障水体透明度。 1.1.2沉水植物恢复工程 1.1. 2.1配置原则 1)净化效果好,去污能力强。选择对湖泊中氮、磷等污染物有较高的净化率的品种,以降低湖泊内源负荷,防止富营养化。 2)景观效果好:充分考虑水下空间、层次,实现水下沉水植物景观化; 3)季节与空间搭配原则。根据沉水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进行搭配,在季节转换过程中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并根据空间情况(如底质等)进行搭配,不仅能保证深水型沉水植物的正常生长,还能增加多样性。 4)生态安全。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生态灾害,湖区植物尽量选取本土品种。繁殖力强的、不易控制生长区域的品种不宜选择,应选择繁殖能力和生长区域均可控的品种。 5)容易管理。再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使选择的品种容易管理,减少维护的工作量。 1.1. 2.2品种选择及简介 东湖曾为典型的草型湖泊,20世纪60年代,研究记载东湖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由于水体污染与生态系统破坏,到达90年代中期沉水植物覆盖率降至8%,到了2006年覆盖率<1%。1960-1993年东湖水生植物群落呈一下演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该设计方案均在天津市规划院中完成并属于实际实践项目)项目名称: “绿野沽城”塘沽郊野公园设计 项目区位分析: 该规划区域为东至京山铁路,西至塘汉路,南至北环铁路,北至杨北公路,总面积为25.9平方公里。起步区用地面积:8.2平方公里 郊野公园一期建设: 一期依托现状芦苇和森林资源,集中打造森林公园和核心生态区域,配套修建荷花淀和观鸟亭等设施;结合现状土路修筑官港湖北路和森林公园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同时新植树林30公顷。一期初步形成954公顷的郊野公园。一期新增建设用地60公顷。一期集中在现状树林北侧新植树林30公顷,扩大原有种植规模,并将林地引向水岸。 郊野公园二期建设: 二期结合旅游配套和地产开发,集中打造南湖千米堤区域。新植树林80公顷。结合一期道路修筑南湖环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在一期的基础上扩充222公顷,二期形成1176公顷的郊野公园。二期新增建设用地37公顷。 郊野公园三期建设: 三期搬迁外围厂房,同时新植大面积树林240公顷,三期增加建

设用地43公顷。三期完成后形成1600公顷的郊野公园。 植栽统计: 片林: 491公顷,乔木54万株林网: 312公顷,乔木11万株补植: 685公顷,乔木15万株种植乔木80万株 乔木:河南桧、北京桧、桧柏、龙柏、蜀桧等、毛白杨、白蜡、刺槐、国槐、火炬树、栾树、香花槐、合欢、竹柳、垂柳、绦柳、馒头柳、臭椿、千头椿、红叶椿、美国白蜡、构树、青桐、泡桐、柿树、苹果树、枣树、山杏、山楂、金叶槐、金叶榆、金枝槐、红花洋槐、速生法桐、法桐、五角枫、杜梨、紫玉兰、白玉兰、丝绵木、杜仲等;花灌木:山桃、金银木、红碧桃、白碧桃、樱花、白丁香、紫丁香、花石榴、紫叶矮樱、紫叶李、黄刺玫、木槿、紫薇、连翘、棣棠、红瑞木、猥实、珍珠梅、平枝栒子、紫穗槐、红王子锦带、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绣线菊、紫荆、天目琼花、柽柳、毛樱桃、太平花、胡枝子等; 地被:金叶莸、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品种月季、丰花月季、地被月季、黄花美人蕉、红花美人蕉、宿根天人菊、波斯菊、金光菊、黑心菊、大花金鸡菊、八宝景天、矮景天、费菜、千叶蓍、大花秋葵、美国紫苑、射干、鸢尾、虞美人、蜀葵、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酢酱草、二月兰、马蔺、松果菊、大滨菊、鼠尾草、玉带草狼尾草、大麦草、白晶菊、砂地柏、铺地柏等; 水生植物:水葱、香蒲、黄菖蒲、千屈菜、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菖蒲、红廖、水蓼、红毛稗子、凤眼莲、睡莲、芦苇、荻、荷花等;

城市湖泊生态构建改造研究——以白云湖水生植物群落分析为例

城市湖泊生态构建改造研究——以白云湖水生植物群落分析为例 发表时间:2020-03-19T06:18:31.56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2期作者:廖国庆[导读] 湖泊生态系统为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有着供给、支撑、调节和美学四大功能。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 廖国庆 广州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510080 摘要:湖泊生态系统为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有着供给、支撑、调节和美学四大功能。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白云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是广州市正在实施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核心内容。在系统地分析该工程构建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其白云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对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为该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科学建议,对城市发展和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白云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 自2010年以来,组织实施的《白云湖工程水质改善项目》和《白云湖湿地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积累了白云湖水环境管理经验,收集并分析了白云湖相关设计数据、操作调度及区域概况数据,连续多年监测白云湖源水和进出水水质数据,对白云湖周边河流排污口污染做了初步调查,积累了大量水文、水环境与水生态、污染源与工程设计、运行等基础资料;对白云湖人工湖的补水特性有了深入了解后,创造性地利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选择碳素纤维生态草、微纳米增氧机、生态浮床技术、太阳能动水除藻类机,布设在引水渠和湖区开展原位水净化实验,以及以白云湖所在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开展白云湖水质提升的措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对于大流量人工湖水体的生态建设,我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和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具有一定的工程实施经验,参观了海珠湿地公园、荔湾湖、东湖等水生态建设示范基地,掌握了水生态建设与推广的关键技术。 一、白云湖水生态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加快水生态建设,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当前中国形势下的热点问题。就技术的发展趋势,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保领域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存力的生物处理技术,也是修复水生态系统最推崇的,该技术事实上是强化水自然净化能力,是人们试图遵循生态系统本身的规则,目前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和技术探索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水环境治理理念的不断发展,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将不断创新,从单一化发展成为多元化、一体化的趋势。但是,在具体实现中,它更倾向于集成多种技术。选择哪些技术的集成需要根据水污染程度、性质、阶段和生态环境条件或目标水域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来选择,也就是说,实施之前系统和全面的论证目标水域,然后制定的实施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有效治理水体环境污染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所采取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才能有效。否则,它只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徒劳无功。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已非常清楚水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水污染治理中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其问题。近年来,研究者普遍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结合,甚至强调生态修复的作用。 以一定的示范基地为实验平台,开展对应的推广应用初级研究,推进新技术发展,结合本地化研究和示范,将产生的结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例如,建立水环境处理实验和生态修复示范基地的日本霞浦湖和琵琶湖等,在环境教育研究与开发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科技成果的示范结果,促进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敞开式水体湖滨缓流区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改造研究 2.1水生植物分类及特点 结合白云湖防洪、城市景观建设等需要,通过合理配置水生植物、水生动物、鱼类等实现示范区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标准;提升水质透明度;水生植物覆盖率不低于60%,构建水下生态系统。最终实现白云湖丧失的生态功能进行修复,使其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分为湿地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挺水植物高大,颜色漂亮。它们大多数有茎和叶。下部或基部浸入水中,根或茎插入泥中生长,上部植物从水中突出。种类繁多,有荷花、菖蒲、美人蕉、鸢尾等。 浮叶植物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浮于水面。常见种类有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 漂浮的水生植物种类很少。这些植物的根不是生在泥里的,而是浮在水面上的。它们能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因为它们能从水中吸收矿物质,阻挡阳光进入水中。漂浮植物生长非常快,可以更快地提供水面覆盖物。但有些物种可能会成为水中的一种危害物,因为他们生长、繁殖过于迅速,如水葫芦。因此需要经常打捞,以防这些物种覆盖整个水面。所以,不要把这些物种引入较大的池塘,因为从较大的池塘中移走它们是很困难的。常见品种有大藻、浮萍等。

人工湖生态建设与水质处理方法

人工湖生态建设及水质处理措施 近年来,在高档住宅区和大型公共绿地中配置人工湖的建设大量涌现,水景成为高档住宅和公共绿地中主要视点。但有些人工湖忽视水生态的建设,人工湖的生态自净能力脆弱,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甚至成为臭水汇集之地。用物理、化学法治理人工湖,只能暂时缓解水体的恶化程度。若用换水来改善水质状况,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者对生态工程措施治理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过理 论研究,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治理工程。但此类应用主要在大型的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治理,将其应用于小型人工湖治理的实例尚未见报道。因此在建设人工水景时应首先考虑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设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水生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并在水中添加微生物。有条件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促进水循环。 武汉地区已建成和拟建的人工湖,设计思路不同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水泥为底质,水泥驳岸,不设置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此类人工湖景观呆板,缺乏自然情趣,自净功能薄弱。一旦受到大量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易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透明度下降,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形成污水

库。二是仿造天然湖泊,对人工湖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将水体的自然生态属性、水面的开阔奔放与大环境绿化的背景融为一体。湖以泥为底,并配置既有抗污吸污能力的环保型植物群落,又有模拟自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湖中适量放养具有净化功效的动植物,人为建立水生生态系统,抑制藻类的繁殖,在藻类大量繁殖前,设法不让其形成优势物种,因而控制产生富营养化。此类人工湖只要维持奠生态系统平衡,可防止水质恶化。 人工湖的生态设计实例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统一与微差、节奏与韵律、空间与尺度等美学原则和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地形、水面、绿化、空间层次的丰富变化,体现21世纪人与自然融合的人性化设计,是人工湖建设发展的趋势。设计原则为“内外呼应、收放结合、软硬协调、天人合一”,强调水面与绿色植物、雕塑小品以及人工建筑的有机结合。其中“天人合一”是指:人工湖景观生态设计应从人居环境质量出发,以人为本,合理划分功能区,在湖中和沿岸配置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既有抗污吸污能力较强的环保型群落,又有杀菌防病功能的保健型群落,更有模拟自然、情景交融的观赏型群落,体现出“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规划设计主题。如金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1、项目背景 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解决市民亲近自然和游憩休闲需求,迫切需要研究以郊野公园为主的大型游憩空间,以指导下一阶段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3月,我局组织编制《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该规划于2019年5月6日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是从全域范围内系统性研究解析郑州都市区生态空间,对以郊野公园为核心的大型生态游憩空间进行体系构建,对郊野公园进行布局和选址规划,明确各郊野公园功能、规模和建设要求,制定建设时序和实施策略。 2、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 3、规划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为复合郊野创新示范公园城市。 规划按照全域城乡一体的绿地建设要求,对接都市区风景游憩体系,综合确定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近期至2020年,结合现有的风景游憩绿地,新增建设郊野公园,构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四类风景游憩空间,规划期末,应全面建成以郊野公园为主导的风景游憩空间,形成生态郊野、多彩郊野、诗意郊野的复合郊野系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田园都市、公园城市,风景游憩空间与都市区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相匹配。 4、功能定位

郊野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示范之区”和“休闲旅游、创新发展的服务之区”。 以郊野公园建设为路径,形成“都市郊野、融合发展的城乡治理系统”和“山水田园、内涵发展的风貌提升系统”。通过郊野公园的建设,促进城郊地区进行风貌提升和城乡治理,最终形成“无序的城乡结合部”到“具有诗意的郊野绿色空间”的转变。 5、大郊野游憩空间体系规划 (1)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河一山大生态、三带一环大郊野”的大郊野游憩结构。 一河一山大生态:黄河、嵩山为郑州市生态资源本底,规划应整合现状资源,形成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新增郊野公园三类风景游憩用地,构建郑州都市区范围内大生态基底。 三带一环大郊野:依托现状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游憩绿地,结合规划新建的郊野公园,共同构建“三带一环”的都市区大郊野游憩空间格局。三带一环包括黄河生态文化游憩带、嵩山-浮戏山历史文化游憩带、大熊山-具茨山生态休闲发展带、环城近郊休闲游憩环。 (2)体系布局 规划最终形成61个大郊野游憩空间,包括1个湿地公园、4个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43个新增郊野公园。 6、郊野公园体系和布局规划 (1)郊野公园规模控制 郑州市郊野公园按照小型、中型、大型进行控制。其中小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500公顷,中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0-2000公顷,大型郊野公园面积为2000公顷以上。 (2)郊野公园规划类型 根据郑州市现有的景观资源,按照景观特色对郊野公园分型分

人工湖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施工布置 (6) 1、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 (6) 2、施工总体安排 (12) 3、施工总体布置 (12) 4、施工进度计划 (13) 5、施工机械的选用(见下表): (14) 6、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15) 7、主要材料和水、电用量(见下表) (15) 第三章施工准备 (16) 1、施工技术准备 (16) 2、施工现场准备 (16) 3、施工人员准备 (17) 4、施工生产准备 (17) 5、劳动组织准备 (17) 6、机械设备及物资准备 (18) 7、技术资料准备 (19) 8、施工场外协调 (19) 9、建立安全消防保卫及环保管理制度 (19) 第四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20) 1、测量控制 (20)

2、填挖、整形及运输 (20) 3、复合土工膜防渗工程 (22) 4、坝体及连接堤工程 (24)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29) 1、质量保证体系 (29) 2、质量管理措施 (29) 3、经济保证措施 (31) 4、合同保证措施 (32) 5、人员素质质量保证 (32) 第六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33) 1、安全生产 (33) 2、文明施工 (37) 第七章雨季施工措施 (40) 1、雨季施工措施及要求 (40) 2、雨季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40) 第八章工程保修 (4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湖位于××镇西南2公里的小张家口河中段,为××经济与生态发展项目 之一。 湖区水面长800米,平均宽度100米,水面面积80000平方米。湿地面积10000平方米,两侧绿化面积24000平方米。 湖区水面由前、后湖两部分组成,前、后湖之间设连接堤。连接堤的上下游均采用1:5的坡比放坡,为防止冲刷,采用干砌石护坡。 前后湖采用DN500的预制混凝土管连接。 2、水文气象 工程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61毫米,且集中在汛期。水面年蒸发量在1000-1200毫米,陆地年蒸发量为40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约60毫米,区域内年径流量45.6万立方米。平水年情况下,径流全部被砂层吸收。湖区上游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90毫米,湖区需考虑的设计洪量计算成果见下表:

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探讨

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8-01-16T10:48:07.4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作者:黄一数南方 [导读] 不同功能定位的人工湖泊在确定其开发强度、形式等各个方面侧重点与内容都有所不同。 浙江绿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水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环境中,全社会对治水、护水、亲水的认识不断提高,水在城市中的作用越发显现,水以其特有的灵性成为景观规划甚至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人工湖泊作为城市中的重要水体,更应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鉴于此,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结合实例,对人工湖在景观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与探讨,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关键词:人工湖;设计;关键技术 一、人工湖的分类 不同功能定位的人工湖泊在确定其开发强度、形式等各个方面侧重点与内容都有所不同。以功能来划分,人工湖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蓄洪汇水式人工湖,此类湖泊在城市中是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水源式人工湖,此类湖泊一般是区域内用水的来源,所以有一定的水质要求;休闲娱乐式人工湖,此类湖泊属于城市休闲绿地,一般具有一定的景致和游赏价值,区域内配有相应的休闲、娱乐项目和功能性建筑和服务设施,如一些城市公园的湖泊;生态栖息地人工湖,此类湖泊一般位于城市的生态保护区内,周边的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区内资源丰富,不仅沿岸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湖区更有众多的鱼虾等水产资源。 二、人工湖设计概述 人工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岸线设计、湖底形态、水位标高、亲水空间、生态系统营造等。①岸线设计在人工湖设计中,岸线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工湖的整体景观造型的成败,案线的设计参考原则“虽由人作,宛如天成”;②湖底形态也是人工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人工湖的整体水质和湖底造型。在设计湖底形态时,应对湖底高程和水流情况进行数模计算,从而合理确定湖底形态;③水位标高,硬地人工水体的近岸如未设栏杆,近2m范围内水深不大于0.7m,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大于0.5m。局部增加跌水丰富水体标高层次;④亲水空间,为了满足人对水的向往和亲近,亲水空间也尤为重要,以水为依托增加亲水观景平台、栈道、汀步、栈桥、湖心亭等;⑤生态系统营造,早期的人工湖往往重景观轻生态,致使建成后的人工湖水生态系统脆弱,自净能力差,水质严重恶化。对于新建人工湖而言,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对其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其中水生态系统的构建流程包括湖区现状调查、营造水体良好生境、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构建和后期维护管理。 三、具体案例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该地块位于温州经济开发区D-18d地块,地块整体东侧紧邻规划的经六路,南侧紧邻规划中的纬十四路,西侧为规划中的经其路,北侧紧邻河道。总用地面积约为213810㎡,其中人工湖面积约为11686㎡。 该水景是作为人工开挖湖面,把多余出来的土方作为整个校园的堆坡土方,使整个校区的土方达到平衡,湖边驳砍通过以自然式驳岸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并结合局部规则式的驳岸形式构成虚实的处理手法。以水为主要引导,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形成一条贯穿校园的河流景观带。从校园主入口的静水小涌泉到中心人工湖的跌水和涌泉阵。最全面的展现了水的姿态,灵动、生机、趣味,水使得整个校区富有活力。沿河一路布置多处亲水景观,入水台阶,生态木栈道,观景木平台等。 利用周边三面环水的优势,补给水源。水面面积按11686㎡计,平均水深取1.5m,总水量17529m3。避免水泵功率过大,放空后单次补满水时间按24h计。共设3处补水点,每处补水点补水量为240m3/h,每处设一台潜水泵。水泵参数:流量240m3/h,扬程5m,功率7.5kW。补水管管径采用D400钢筋砼管。 由于该地块处于滨海,为围垦滩涂盐碱的地质。采用高粘性土池底和HDPE防渗土工膜(耐腐蚀、抗张力适应不均匀沉降)的做法以达到防渗效果。直立驳岸需加强基础根据高度下方增加松木桩或预制方桩,出具计算书,重力式挡土墙验算均满足。受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影响采用了地埋式设备处理方式进行水净化处理。 四、人工湖设计的关键技术 4.1人工湖防渗设计 膨润土防水毯和HDPE防渗土工膜两种防渗材料是人工湖中常用也是最经济环保的防渗形式。条件允许下两种材料配合使用,防渗效果最佳。也可以结合人工湖的形状、湖底的形式、场地地质、水文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做防渗处理。若不考虑造价更注重生态绿色环保和永久的防水性可选择膨润土防水毯。若设计施工中出于施工便利、施工周期短、投资成本底等基础进行选择,一般选用性价比较高的HDPE防渗土工膜。土工膜使用热合机进行焊接时比较容易把握焊接的设计工艺避免被硌破,不仅要确保防渗效果还要保证人工湖防渗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而对于缺乏水源的人工湖则要采用其他较高的防渗标准。 4.2人工湖驳岸设计 人工湖的驳岸设计不仅要满足防洪的基本安全性要求,也要和周边自然融为一体。驳岸的形式大致分为置石驳岸、自然植物驳岸、直立驳岸。置石驳岸设计的置石的种类和堆放的形态尤为重要。自然植物驳岸则主要注重入水土坡坡度以及水生植物和岸边的植物的搭配。直立驳岸的设计相较于其他两种形式更复杂,施工难度更大。现今大多采用块石浆砌的做法,地质差的情况下考虑下桩稳固墙身基础。施工时要注意在墙身浆砌圬工强度达到75%时方可分层回填矿渣并夯实,随砌随填,挡墙每砌高1m,回填1m;墙后必须回填均匀,摊铺平整,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4.3人工湖水处理工艺 人工湖水处理主流工艺一般主要有物理设备工艺和生态治理修复工艺。物理设备工艺:砂缸石英砂净化处理工艺,主要针对泳池、中小景观水体等洁净水进行过滤和维持水质,利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及活性炭作为过滤吸附材料拦截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利用水泵高压循环经过滤层过滤,经处理后的新水循环流回水体,期间并搭配紫外线消毒杀菌、生化过滤系统和生化池共同净化处理水体。生态治理修复工

最新人工湖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部分综合说明 2 3 一、项目概况 4 本工程为乌拉特后旗湿地生态系统景观工程。项目东接原有景观渠,西连善岱沟。总长度5 376米,沟渠宽度由20米至80米不均匀变化,主要工程内容:沟渠及驳岸挖土方、驳岸毛石挡6 墙砌筑、沟渠防渗处理、木栈桥、曲桥、园路、景观小品、铺装、水电施工等。 7 二、编制原则 8 1、遵循业主及相关单位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 9 2、遵循设计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 10 3、坚持设计施工图中的技术规范的原则。 三、编制依据 11 12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相关规范设计; 13 14 3、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15 四、工期计划

16 工期目标: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总工期历时12个月。 17 18 19 第二部分施工准备 20 第一章施工部署 21 22 一、施工部署 23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组建成一只丰富经验、品德优秀的项目管理班子及优秀施工队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24 25 在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方面,沟渠施工→水上构筑物→水电→园路→景观小品→苗木种植。 26 二、施工现场准备: 27 就近租用红宝玉宾馆作为生活办公场所,民工就近租用民房用以生活场所,现场搭设帐篷28 派专人值班看护机械及材料等; 29 复核和引测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及高程控制点,测设施工现场控制网,布置控制桩,复核无误后用混凝土加以固定保护,并插入旗帜明示,以免破坏。 30 31 按照提供的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和材料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有计划地组织机械设备和材料32 进场,堆放于指定地点;

新华水库治理方案

广元市元坝区新华水库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 实 施 方 案 四川瑞泽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

目录 一、新华水库治污项目实施背景 (1) 二、项目实施单位及产品简介 (1) 三、治理原则、依据及目标 (3) 四、施工方案 (3) 五、具体操作方案 (4) 六、实施效果的保障措施 (5) 七、后期服务 (5) 八、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6)

广元市元坝区新华水库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方案·四川瑞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新华水库水产养殖治污项目实施背景 新华水库位于广元市元坝区晋贤乡,系王家、晋贤二场镇1.5万余群众饮用水源,水面230余亩,由于过去大量施肥、投饵养鱼和施用鱼药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加之山坡中含有化肥、农药、生活废水污染了水体,水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经抽样检测属Ⅴ类以上水。 被污染水体的主要危害包括: 危害人体健康 对农业造成危害——造成土壤质量下降,作物减产 造成水体污染,逐渐丧失饮用功能 二、项目实施单位及产品简介 四川瑞泽科技有限公司顺应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己任,是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承包、产品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秉承“绿色科技、创造价值、保护环境、和谐进取”之宗旨,积极与国内外优秀的环保企业及广大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推广全球最先进的环保产品及技术,服务于广大用户,不遗余力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平台、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才、专业的客户服务人才、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网络。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为先、质量为本、客户至上、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以生态技术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赞誉。 “阿尔益”治污活性剂简介 “稀土治污活性剂”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下达,四川瑞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并完成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大面积试验、示范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基础上,该产品于2008年4月通过了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有水利部、环保部、中科院及相关知名专家参加的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该项科技成果于2009年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称号,产品注册商标为“阿尔益”。 我公司以阿尔益活性材料为技术核心,根据不同水体的情况,测水配方,开发出了用于水环境治理及修复的系列产品。 “阿尔益”治污活性剂是针对水库、水库、池塘等相对静止的水体由于污染而导致水体自身净化功能退化或丧失的情况,以纳米活性材料为核心,研发生产的水环境治理及修复产品。

人工湖设计工作方案

设计工作方案简介 1项目概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乘用车所建设项LI协同湖及园区环境景观工程, 地处吉林省长春市东风大街以北,大众街以东,凯达北街以西,丙九路以南。位于一汽 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乘用车所院内。 项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湖治理设讣和园区环境景观设计两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湖治理设讣包括土坝坝坡砌的护砌、泄水及排雨水方案设计、协同湖水底及水面的整形设讣;园区环境景观设讣包括园区环境景观设汁包括且不限于园区景观(含路灯等景观照明)、各大门的出入口绿化、园区环境绿化、活动场、园区室外导示系统、楼宁外部标识、室外环境供电及室外与绿化景观相关的供排水系统等内容。 2设计风格 通过对园区周围环境分析,从水体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定位,设计 目标为“绿色,生态,园林,多彩”,设计风格为“简洁、明快、现代”。 3 设计理念 1)从实际出发,依据北方气候特点选择树种,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势,适地适树;讲求绿化的实效性,运用复层配置手法,形成 群落植物景观。 2)充分考虑设计的可操作性,远近结合,统一规划。 3)主要表现在:以绿为主,建筑小品宜少而精、绿地易于管理等方面,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以植物造景为主,生态性优先,通过适当点缀景观小品,使厂区增 添园林气息。 4设计原则

1)利用室外环境元素营造出高品质的办公环境,创造一个健康、向上、耳目一新的工作环境。绿地建设强调其生态性,对于陈大院及周边区域,通过植物手段,合理选用树种,乔木,花灌木,地被相结合,考虑环境特点,使植物成长合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水分等,使其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生长旺盛的防护林带和景观林带。 2)协同湖及周边厂区的规划设计,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景观上考虑了重点区域(办公楼、大门等)“点”的设计,还考虑了,主要干道的对景效果,尤其是主要入口的景观效果;针对厂区区域特点,构筑一个休闲活动区域带,形成“线”状景观;设计时集中休闲绿地,形成“面”状景观。点线面相结合。通过 “点”的设置,“线”的串联,组成整个厂区“花园式”单位要求的现代厂区环境。 3)厂区环境设计采用多种手法并用,硬景和软景相互交融,层次分明。 4)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稳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要考虑不同习性的苗木搭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搭配、乔木和灌木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的植物群落。整个厂区的植物配置突出北方气候特点,从叶色变化、花期交错的角度达到色彩调和、四季有景观的效果。在形成系统的同时,体现多层次,统一中求变化,

湖泊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湖泊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1 引言 湖泊流域是维系人类文明的重要淡水生境,主要由入湖河流、湖体和集水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组成,多重的栖息地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淡水、矿产等丰富的资源,同时是流域物种多样性、气候调节、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的根本保证.我国湖泊总面积约 1200×104 hm2,占国土面积 0.8%,湖泊水质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水质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随意排放,致使湖泊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孟平和马涛,2015).有效解决流域水环境和水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完整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提高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高永年和高俊峰,2010),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相应解决对策,而水生态系统结构是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区域生境特征与功能差异的重要指标,因此选用水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指标作为湖泊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指标,可以更加准确精细地区分流域不同区域的特征,便于更有效的管理. 水生态功能分区就是基于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以流域内不同尺度的水生态系统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空间单元,是确定流域水环境基准、标准和总量控制及评价的基础(孙然好等,2013;王俭等,2013;马溪平等,2010),也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目标的基础(孟伟等,2011).其最早由加拿大森林学家Orie Loucks在1962年提出,即具有相似生态系统或期待发挥相似生态功能的陆地及水域(Marshall et al., 1987).1980年代中期,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确立,水生态区就是具有相对同质的淡水生态系统或生物体,及其与环境相关的土地单元.基于土壤、自然植被、地形和土地利用4个区域性特征指标,对水生态区进行了区划(Omernik,1987),以指导流域管理.随后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逐渐开展淡水生态分区,例如:2000年欧盟水框架指令(WFD)首次发布了与管理政策相关的欧洲水生态区总体方案;2001年Unmack提出了澳大利亚“淡水鱼类生态地理省区划”(Unmack,2001)等等. 我国对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以孟伟等提出建立我国水生态分区体系为起点,对水生态类型和分区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孟伟等, 2007,2013).2008年启动的有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课题,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重要内容,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综合流域管理奠定了基础. 目前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区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为目的的大中尺度分区.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辽河(孟伟等,2007;李法云等,2012;刘素平,2011)、海河(孙然好等,2013)、太子河(张楠等,2013)以及太湖(高永年和高俊峰,2010)等流域,建立的分区指标主要是反映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背景空间异质性,如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地利用等因子,这些工作为国家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流域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框架与指导.随着国家对水系管理的深化和细化,需要对各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系统特征和功能进行识别、区分,对不同功能区进行分类,为制定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目标,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对于以区分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差异为目的的分区研究,有研究者针对辽河流域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刘素平,2011;龚磊等,2012;万峻等,2013),研究基于水体生态过程特征如水生生物种群结构、水生生境特征等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刘素平,2011).对于该尺度的湖泊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有高永年等(高永年等,2012)在太湖流域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以太湖流域为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 3.1 绿道功能 (3) 3.2 绿道组成 (3) 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 4.1 绿道分级 (5) 4.2 绿道分类 (5) 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 5.1 规划设计原则 (6) 5.2 规划设计成果 (6) 6绿道选线 (9) 6.1 基本要求 (9) 6.2 分类选线 (10) 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 7.1 绿道游径系统 (11) 7.2 绿道绿化 (14) 7.3 绿道设施 (15) 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 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

1 总则 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