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我国刑法对盗窃罪的定罪是有一定的盗窃数额规定的,如果达不到数额可能无法定罪,甚至会让不法分子无罪释放,所以,我国刑法中又出现另一种前于盗窃的规定,那就是多次盗窃,多次盗窃规避了盗窃罪的规定漏洞,那么赢了网小编今天跟大家解析一下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多次盗窃”中的“盗窃”应解释为客观上不要求“数额较大”,但是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且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目的的行为。“多次”的次数应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次数为准。故依照现有的《解释》,“多次盗窃”即应认定为两年之内因盗窃受到三次以上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行为人主观上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可能性的情形。

一、问题提出

案例一:甲平时游手好闲,常在附近一家超市盗窃一些零食吃,今年已偷盗过三次。

案例二:乙是村里的惯偷,经常小偷小摸,村里少鸡少鸭的基本上都是其所为,今年已经先后三次盗窃过邻居家的鸡鸭。

案例三:丙经常入室盗窃,今年已被公安机关处罚过三次。

案例四:丁是惯犯,因盗窃罪已被法院定罪处罚过三次。

上述四个案例中,行为人是否成立“多次盗窃”?“多次盗窃”中的“多次”是如何确认的,是以公安机关或法院有案可查的次数为准,还是以行为人的实际作案次数为准?“多次盗窃”中的“盗窃”又应如何解释和认定,是否需要满足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需要满足“数额较大”的标准,还是所有的偷盗行为均可认定为“盗窃”?

二、相关司法解释对“多次盗窃”的相关规定

先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自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2017年4月4日已经废止)。第四条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法释〔2013〕8号),自2017

年4月4日起施行。

第三条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从两个司法解释中,我们不能直接得到关于“多次盗窃”的解释。那么该如何理解“多次盗窃”呢,依据罪刑法定原则,笔者认为应当从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中综合加以分析和认定。

三、笔者对“多次盗窃”的认定分析

(一)对于“盗窃”的理解和认定

1、“盗窃”并不要求“数额较大”

张明楷教授认为,刑法分则各本条中的“······的,”是罪状的标志,即只要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是具体犯罪和法定刑,那么,“处······”之前的“······的,”所规定的必然是罪状或假定条件。“······的,”即分则条文中标书罪状后使用了“的”字,并且“的”后面紧接着有逗号时,表明该条文对一种罪状的标书已经完结;如果“······的,”后面还有其他表述,则是另一种罪状的表述,而不是前一种罪状的补充或递进要求[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称《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额较大”是限制“盗窃公私财物”的,前一个罪状已经表述完结,所以,我们可以排除“多次盗窃”中的“盗窃”有“数额较大”的限制。

2、“盗窃”行为需要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

从刑法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要求主客观的分析顺序是以客观为先,主观次之。这样就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无需动用刑罚的一般违法行为排除在外。亦即,虽然主观上存在较大恶意,但是客观上不具刑事侵害可能性的行为,比如将稻草人误认为是仇人而枪击,因为本身不存在法益侵害可能,所以刑法对其不以约束,案例一、二中也是一样,偷零食和小偷小摸的行为其客观上不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没有侵害刑法保护的法益,所以,不宜扩大刑法适用范围,否则有违刑法的谦抑性。

3、“盗窃”需要以盗窃数额较大财物为目的

行为人只有以盗窃数额较大财物为目的,行为人才具备犯盗窃罪的犯罪故意,在“盗窃”行为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主观上犯罪故意的具备,才使得行为具有刑法规定的犯罪框

架,满足刑法理论中犯罪体系中的客观违法性和主观有责性构成要件。如案例一、二中一样,行为人并不存在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的目的,其本身的行为不可能对数额较大财产产生侵害,其违反的只是道德义务或民事责任,故不属于应当科处刑罚的行为。

综上,对于“盗窃”的理解,笔者认为应当客观上不要求“数额较大”,但是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且主观上存在以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的目的。

(二)对于“多次”的理解和认定

《解释》第三条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这里的次数该如何认定呢?司法实践中,多数人认为应当以公安机关的处理登记或者法院的处罚次数为准。笔者认为这是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而笔者认为法官更要坚守“罪刑法定”的原则,更需要从现有的法律规定中找寻依据。在此,笔者特对以下相关条款作粗浅分析。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注意,本条中“或”之后罪状分别是“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笔者为与后面两个罪状对应,暂且将第一个罪状,即“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简称为“一般情节”。

《解释》第六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五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解释》第二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比上述三个的条文中我们看到,在刑法体系中,立法者将《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条款中“一般情节”的“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作为基本罪状,加之《解释》第六条的条件限制,与《解释》第二条中的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相对应,构成《刑法》盗窃罪中“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但却没有对盗窃罪条款中“一般情节”中的“多次盗窃”加之条件限制,同时《解释》第二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情形也缺少对应的罪状,故笔者在此大胆认为,对于“多次盗窃”在何种情况下才达到科处盗窃罪刑罚的“一般情节”,其对应的限制条件就是《解释》第二条的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情形,即“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和“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综上所述,对于“多次盗窃”的次数理解,应以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次数为准。对于上文中的案例三和四的情节已满足“多次盗窃”中的次数要求。

四、结论

赢了网小编认为,多次盗窃应理解为,数额不大,但是存在由于他的行为导致数额较大的财物受到分割的可能性,且自己主观意识上是存在以盗窃数额转大财物为目的行为。所以我国相关法律对多次盗窃如何理解的规定在本文中全部给予详细说明,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前来赢了网咨询法律问题。

来源:(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3)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170606.html)

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对必并制罚金刑立法的若干讨论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1004.html

?故意伤害罪辩护词怎么写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1003.html

?死缓限制减刑怎么减刑,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2018)的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1002.html

?诈骗罪如何立案后撤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1001.html

?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哪些罪名死刑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1000.html

?死刑的判决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9.html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有什么区别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8.html

?签发空头支票是否构成票据诈骗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7.html

?非法拘禁七小时轻微伤如何判刑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6.html

?醉驾被判拘役一个月缓刑三个月能开无犯罪记录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5.html

?抢劫罪不予起诉的法律意见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4.html

?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申请应该由谁提出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3.html

?浙江省部分罪名量刑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2.html

?容留他人吸毒行政处罚相关规定(2018),刑事立案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1.html

?侮辱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90.html

?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9.html

?有期徒刑和缓刑的区别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8.html

?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是什么意思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7.html

?缓刑考验期是什么意思,缓刑考验期如何计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6.html

?非法拘禁三小时可以立案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5.html

?个人恩怨到单位闹事构成什么罪行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4.html

?罚金的适用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3.html

?携带野生动物罪量刑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2.html

?集资诈骗罪4000万怎么处罚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1.html

?没收财产的特点及其偿还债务的条件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80.html

?如何认定通肇事致人死亡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9.html

?如何界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8.html

?关于盗窃罪数额的具体执行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7.html

?取保候审后判缓刑的机率大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6.html

?对没收财产正当债务应如何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5.html

?罚金与罚款的区别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4.html

?挪用资金罪单位能构成犯罪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3.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82条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2.html

?侮辱人格罪成立的条件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1.html

?什么是累犯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70.html

?无期徒刑的执行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9.html

?本案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诽谤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8.html

?最新渎职罪立案标准(2018年)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7.html

?破坏交通设施罪司法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6.html

?如何解决罚金刑执行困难的对策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5.html

?视为自首的情形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4.html

?交通事故逃逸判刑之后还赔偿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3.html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逃逸怎么判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2.html

?保定律师解读刑法第186条违法发放贷款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1.html

?伪证罪构成的要件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60.html

?拘役的执行方式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9.html

?不知情收取赃物要判刑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8.html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7.html

?探监需要什么手续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6.html

?挪用资金款罪的表现形式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5.html

?没收个人财产的范围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4.html ?投案后不及时如实供述的算不算自首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3.html

?破坏选举罪中贿选行为如何认定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2.html

?非法占有遗失物是盗窃还是侵占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1.html

?醉驾拘役会被剃光头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50.html

?寻衅滋事罪的最新司法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9.html

?没收财产是附加刑吗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8.html ?如果被公安机关传唤应该怎么办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7.html

?管制的刑期是多久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6.html

?刑法规定(2018),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哪些人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5.html

?醉驾罚金什么时候缴纳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4.html

?计算机犯罪主要有哪些行为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3.html

?死缓限制减刑是什么意思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2.html

?死刑的限制对象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1.html

?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是怎么划分的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40.html

?盗窃文物罪判决书书写格式2018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9.html

?如何认定操纵股市罪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8.html ?我国集资诈骗罪还有死刑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7.html

?什么是有期徒刑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6.html

?醉酒驾驶会被拘役吗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5.html ?危害国家安全罪有哪些罪名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4.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全文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3.html

?拘役案底几年可以撤销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2.html

?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1.html

?国有企业员工缓刑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30.html

?律师在庭审辩论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9.html

?刑法中的立功是什么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8.html ?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如何界定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7.html

?刑事案件立功的认定标准(2018年)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6.html

?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是什么,聋哑人犯罪怎么处罚,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5.html

?哪一级的检察院执行监督死刑任务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4.html

?刑事案件被判处罚金,罚金的缴纳方式有哪些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3.html

?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2018)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2.html

?网络诈骗多少钱可以立案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1.html

?告他人诽谤怎么索赔经济损失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20.html

?管制属于刑罚吗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9.html

?信用卡诈骗属于什么犯罪种类,司法解释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8.html

?最高法院如何收回死刑复核权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7.html

?走私罪逮捕后还能判缓刑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6.html

?偷税罪是否是属于单位犯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5.html

?第128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4.html

?拘役有案底吗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3.html

?帮助运输盗伐林木是否构成犯罪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2.html

?考验缓刑日期怎么计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1.html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如何处罚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10.html

?注射死刑痛吗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09.html

?如何认定贪污罪中公共财产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08.html

?醉驾法院罚金是怎么交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07.html

?2018信用卡诈骗有坐牢的吗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06.html

?酒驾判刑多久执行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cr/830905.html

张明楷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 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或者将脱离了占有的他人财产(遗忘物、埋藏物)转移为自己所有。因此,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仍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甲持有某种提单,因而在法律上占有了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但当该货物事实上由乙占有时,甲窃取该货物,仍然成立盗窃罪。侵占罪则不仅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而且可能侵占法律上占有的财物。因为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完全可能处分不动产;提单或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也完全可能处分提单等记载的财物。所以,侵占罪既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也可能侵占自己在法律上占有的财产。司法实践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是如何判断事实上的占有,即某种财物在事实上是属于行为人占有,还是被害人占有或暂时脱离了占有。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1)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地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例如,他人住宅内、车内的财物,即使他人完全忘记其存在,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再如,游人向公园水池内投掷的硬币,属于公园管理者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取走这些财物的,成立盗窃而非侵占。又如,甲搬家后尚未退房,让好友乙为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 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我国刑法对盗窃罪的定罪是有一定的盗窃数额规定的,如果达不到数额可能无法定罪,甚至会让不法分子无罪释放,所以,我国刑法中又出现另一种前于盗窃的规定,那就是多次盗窃,多次盗窃规避了盗窃罪的规定漏洞,那么赢了网小编今天跟大家解析一下多次盗窃如何理解。 “多次盗窃”中的“盗窃”应解释为客观上不要求“数额较大”,但是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且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目的的行为。“多次”的次数应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次数为准。故依照现有的《解释》,“多次盗窃”即应认定为两年之内因盗窃受到三次以上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行为人主观上盗窃数额较大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存在致使数额较大财物受到侵害可能性的情形。 一、问题提出 案例一:甲平时游手好闲,常在附近一家超市盗窃一些零食吃,今年已偷盗过三次。

案例二:乙是村里的惯偷,经常小偷小摸,村里少鸡少鸭的基本上都是其所为,今年已经先后三次盗窃过邻居家的鸡鸭。 案例三:丙经常入室盗窃,今年已被公安机关处罚过三次。 案例四:丁是惯犯,因盗窃罪已被法院定罪处罚过三次。 上述四个案例中,行为人是否成立“多次盗窃”?“多次盗窃”中的“多次”是如何确认的,是以公安机关或法院有案可查的次数为准,还是以行为人的实际作案次数为准?“多次盗窃”中的“盗窃”又应如何解释和认定,是否需要满足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需要满足“数额较大”的标准,还是所有的偷盗行为均可认定为“盗窃”? 二、相关司法解释对“多次盗窃”的相关规定 先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自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2017年4月4日已经废止)。第四条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解释》)(法释〔2013〕8号),自2017

盗窃罪量刑|盗窃罪释义范文

一、本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依据五官的功能可以认识的有形的东西。控制和占有是事实上的支配。这种支配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的有形的支配。有时占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观念,必须考虑到物的性质,物所处的时空等,要按照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某物有没有被占有。有时即使在物理的或有形的支配达不到的场合,从社会观念上也可以认为是占有。例如,在自已住宅的范围内一时找不到的手表、戒指,仍没有失去占有。如没有回到主人住所和主人身边习惯的牲畜即使离开了主人的住所,仍属主人占有。震灾发生时,为了暂时避难而搬出去放置在路边的财物,仍归主人由有。放养在养殖场的鱼和珍珠贝归养殖人出有。这里所说的手表、戒指、牲畜、鱼等仍可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物也能够被人们所控制,也就能够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电力、煤气、大哥大码号等。不能被人们控制的阳光、风力、空气、电波、磁力等就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具有主观价值及几乎无价值的东西。就不能成为我国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窃行为人如果将这些无价值的财物偷出去后,通过出售或交换,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且数额较大,则应定盗窃罪。能够被移动。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上的附着物都可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开采出来的石头,从自然状态下运回的放在一定范围内的砂子,放在盐厂的海水,地上的树等。不动产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卖不动产,是非所有人处理所有权,买卖关系无效,属于民事上的房地产纠纷,不能按盗窃罪处理。他人的财物。盗窃犯不可能盗窃自己的财物,他所盗窃的对象是“他人的财物”。虽然是自己的财物,但由他人合法占有或使用,亦视为“他人的财物”。如寄售、托运、租借的物品。但有时也有这种情况,由自己合法所有、使用、处分的财物,也应视为“他人的财物”。如在主人的店里出售物品的雇员在现实中监视、控制、出售的物品,仓库管理员领取的库存品,旅客借用旅馆的电视等。遗忘物是遗忘人丢失但知其所在的财物,大多处于遗忘人支配力所及的范围内,其所有权或占有权仍属于遗忘人,亦视为“他人的财物”,遗失物是失主丢失而又不知其所在的财物。行为人拾得遗失物,应按《民法通则》处理,一般不构成犯罪,无主物是被所有人抛弃的财物、无人继承的遗产等。占有无主物,不构成犯罪。被人抛弃的财物归先占者所有。占有无人继承的遗产应退还给国家或集体。埋藏物、隐藏物不是无主物。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盗掘墓葬,盗取财物数额较大,以盗窃罪论处。《文物保护法》规定“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以

论盗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论盗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摘要]盗窃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常见多发的犯罪,其认定也是我国刑事理论和司法界的难题之一。相对于犯罪构成的其他方面,主观要件的认定更是重中之重,同时对犯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的把握也是一大难题。文章旨在以“张艳胜案”为例,分析盗窃罪的主观要件即犯罪故意,希望对我国盗窃罪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盗窃罪;犯罪故意;张艳胜 张艳胜是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庞家寨村80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他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但是他竟然在无意中惹了一场官司:在捡到一张中国移动的SIM卡后,将其插在电脑的无线网卡盒内上网,然而7个月的上网数据流量费高达25万余元。公众和学界围绕张艳胜是否构成盗窃罪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其是否符合盗窃罪的主观要件,即其是否具有盗窃罪要求的犯罪故意。盗窃罪作为侵犯财产型犯罪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犯罪,可谓司法实践中“最大户之一”,再加上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盗窃罪的形式也千变万化,给刑法学界和刑事司法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犯罪形式的变化又源于主观心理的指导,所以研究盗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盗窃罪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给出盗窃罪的定义,结合我国的刑法理论,笔者认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1]。另外,根据学界通说,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这几种因素。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据以上盗窃罪的定义和《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规定可知,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具体来说,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实施危害行为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才能认定他具有犯罪的故意而构成故意犯罪。 (一)盗窃罪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认识因素是犯罪的首要条件或称前提条件,犯罪内容的认识因素包括认识内容与认识程度两层涵义“[2]。简单来说,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明知就是认识方面的因素。这种明知包括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对犯罪对象的认识。 1.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在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中,要求犯罪行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行为人的

论盗窃罪

论盗窃罪 内容摘要 现代刑法中的盗窃罪一词,源于古代刑法中的“窃盗”,我国现行刑法对盗窃罪表述一般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其主体要素为16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行为人如果具有特殊身份则又可能对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具有一定意义,若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则构成贪污罪,若窃取的近亲属财物则视其具体情况定罪量刑。 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非法占有他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认识因素。其认识因素是明知秘密窃取会引起他人失去数额较大的财物。(二)意志因素。意志因素是故意犯罪在意志方面的特征,这一特征表明行为人是通过自觉选择的行为来追求(或放任)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即犯罪分子采取自认为不被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现的办法,暗中窃取财物,笔者认为秘密窃取是相对财物持有人而言,至于其它人是否知道在所不论。秘密窃取是行为人自我意识的客观上是否真的不被物主发现,对盗窃罪的成立没有影响,秘密窃取是指窃取财物当时而言的,是就盗窃行为而言的,对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方式、手段对认定是否秘密没有意义。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笔者认为,盗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持有权,持有权依附于所有权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盗窃

行为的实质在于秘密地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控制,建立自己的非法控制,盗窃罪侵犯财产权利无不以排除持有权为前提,因此,持有权应该成为盗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 一、盗窃罪概念和分类 (一)盗窃罪概念 盗窃一词,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出现过,是秦汉以前侵犯财产罪的概称。盗与窃的意见相近,都有非法取财之意,但二者又微胡差别。盗,本写作盗由“次”与“皿”二字构成。《说文解字》:“次通欲”,贪的意见;“皿”即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次皿便是盗。本义为因贪而取得他人器皿中的食物。窃,据《说文·通训定声》,表示虫私食米。虫私信米不易为人所觉察,引申乘人不知而得非份食物。 从字义上看,盗,着重于因“贪”而取;窃,则强调“乘人不知”。窃与盗实际上是种与属的关系。盗为贪利取财,公开还是秘密,暴力或是非暴力均可。而窃则有限定,必须是乘人不知而取,其外延较盗要小得多。因此,在先秦文献中,盗窃连用取概括之意,在表示具体行为时,要么作“窃”,要么作“盗”。如《尚书·费誓》:“逾垣墙,窃马牛”。再如秦简中的“群盗”指抢劫,而“盗采人桑嚅”、“盗马牛”,则指窃取。盗的要领直到张裴给晋委作注才得以明确。《晋律注》:“取非其有谓之盗”。《唐律疏议》又进一步对“盗”予以划分,曰:“强盗,谓以威若力”。“窃盗,谓潜形隐面而取。”唐律所下的定义,直接为《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所承继。

对盗窃罪分析

对盗窃罪分析之我见 摘要:盗窃犯罪发案数量大,影响面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但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还容易引发暴力犯罪案件,造成人身伤亡,虽然盗窃本身并不具有暴力因素,但当盗窃作案被发觉、被追捕的时候,盗窃犯罪分子往往为抗拒抓捕、隐藏赃物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丧心病狂地杀伤或杀死他人以求脱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本文主要介绍了盗窃罪的概念、中国古代盗窃罪的产生、成立及处罚以及我国关于盗窃罪本质的学说。介绍了盗窃罪的对象,对财物进行了概述和分类,并介绍了盗窃罪的保护法益和学说发展趋势。 关键词:盗窃罪;占有;对象;保护法益 前言:现代刑事法治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刑事法律学科也相应地为国家所重视,成为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发展、繁荣最为显著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法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盗窃法规在刑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中盗窃罪的概念与盗窃对象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进一步认识的。 《左传》转述周公所言:“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

器为奸”。盗窃罪可谓是刑事司法领域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犯罪,也是最古老的一种犯罪形态。人类社会自从有了财产的私有制,有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剩余,就出现了盗窃犯罪。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维持统治,总是把盗窃犯罪当作打击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盗窃罪仍然是最为普遍的犯罪现象,在各级人民法院所审理的刑事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刑法修正案八当中,对盗窃罪相关刑罚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解决了一些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但是由于盗窃犯罪的具体情况极为复杂,新型盗窃行为层出不穷,盗窃罪相关司法实践仍然存在着众多疑难,这也是刑法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由于不同的盗窃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差别巨大,主客观要件高度复杂性,因此,刑法学理论衍生出了博大精深的盗窃罪相关理论,由于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笔者对盗窃罪的相关理论问题也颇有兴趣。在对盗窃罪相关理论的研习中,笔者发现,我国刑法理论对盗窃罪概念的界定,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盗窃犯罪行为,也无法有效地区分盗窃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界限,而盗窃罪的概念是盗窃罪理论中的基础,如果盗窃罪的概念不准确、不科学,那么,盗窃罪理论就会建立在错误的逻辑基础之上,对盗窃罪的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还可能导致盗窃罪理论和其他刑法理论的混淆。因此,深入研究盗窃罪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笔者从盗窃罪的概念研究着手,对该罪概念中的争议问题展开理论探讨,希望其对刑法理论的完善

论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

论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 马长贝 摘要:“多次盗窃”是指一年以内实施三次以上盗窃行为。犯罪数额不影响“多次盗窃”认定,数额只是“多次盗窃”的量刑标准;行为人不是在一年内实施三次以上盗窃行为的,应适用数额较大的标准;“多次盗窃”可以包含“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已被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可以纳入“多次盗窃”进行评价;应以时间是否相同或者连续、空间是否相对同一、对象是否同一这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作为“多次盗窃”判断标准。 关键词:多次盗窃保护法益累计数额

论盗窃罪中的多次盗窃 导言 “多次盗窃”中的“盗窃”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入户盗窃和在公共场所扒窃”,也包括其他形式的盗窃在内;在“多次”的理解上,应当从自然观察的角度来看,进行形式的理解,而没有必要比照有关“多次抢劫”的司法解释中的类似规定,对其进行实质解释;理解累计盗窃数额的“多次盗窃”,应当在司法解释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从保护法益、维护正常的财产秩序的立场出发,进行合理妥当的处理。现行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明确地将“多次盗窃”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并列,作为盗窃罪的成立要件。但是,何谓“多次”?“多次盗窃”中的“盗窃”与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中的“盗窃”是否一回事?均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较大的争议。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同时,还在第五条第(十二)项中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对“多次盗窃”的标准及其应用进行了说明。但是,争论并没有就此而结束,以上《解释》反而平添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多次盗窃”中的“次”该如何认定?“多次盗窃”是否就是仅指“入户盗窃”和“公共场所扒窃”?同时,“多次盗窃”需要累计数额的该如何计算?这些问题成为新的争议焦点。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从刑法保护法益、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多次盗窃”的涵义 要界定“多次盗窃”的涵义,就必须首先理解什么叫“多”。汉语中的“多”有着不同的涵义,有表数量大的,也有表数目在二以上的,有表示比一定数目大的,也有表示程度或者疑问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刑法》中的多人、多次的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张明楷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张明楷 2011-11-02 00:00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 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或者将脱离了占有的他人财产(遗忘物、埋藏物)转移为自己所有。因此,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仍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甲持有某种提单,因而在法律上占有了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但当该货物事实上由乙占有时,甲窃取该货物,仍然成立盗窃罪。侵占罪则不仅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而且可能侵占法律上占有的财物。因为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完全可能处分不动产;提单或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也完全可能处分提单等记载的财物。所以,侵占罪既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也可能侵占自己在法律上占有的财产。司法实践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是如何判断事实上的占有,即某种财物在事实上是属于行为人占有,还是被害人占有或暂时脱离了占有。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1)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地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例如,他人住宅内、车内的财物,即使他人完全忘记其存在,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再如,游人向公园水池内投掷的硬币,属于公园管理者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取走这些财物的,成立盗窃而非侵占。又如,甲搬家后尚未退房,让好友乙为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时,从地上拾到一张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乙未将此卡交给甲某,并于4日后到某工商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分3次取出2000余元(乙以前陪同甲取款时知道了密码)。甲曾问过乙是否见过此卡,乙称未见过。后甲报案,乙被查获。甲虽然搬家,但因为未退房而继续控制着该房屋,既然如此,该房屋内的一切财物(包括牡丹灵通卡)仍然由甲占有,故乙的行为成立盗窃罪。(2)虽然处于他人支配领域之外,但存在可以推知由他人事实上支配的状态时,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例如,他人门前停放的自行车,即使没有上锁,也应认为由他人占有。再如,挂在他人门上、窗户上的任何财物,都由他人占有。以非法占有目的取得这些财物的,应认定为盗窃罪,而非侵占罪。(3)主人饲养的、具有回到原处能力或习性的宠物,不管宠物处于何处,都应认定为饲主占有。行为人非法取得该宠物的,成立盗窃罪。(4)即使原占有者丧失了占有,但当该财物转移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或者第三者占有时,也应认定为他人占有的财物。例如,乘客遗忘在出租车内的财物,属于出租车司机占有,虽然相对于乘客而言属于遗忘物,但相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则是其占有的财物。所以,第三者从出租车内取走该财物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从主观上说,占有只要求他人对其事实上支配的财物具有概括的、抽象的支配意识,既包括

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定

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定 摘要:盗窃罪和侵占罪是侵犯财产罪中两种不同的犯罪形式,司法实践中有时很难作出清楚,确切的界定。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秘密窃取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务占为己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变合法占有为非法所有。本文先列举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基本区别,再联系实践,从具体方面阐述二者易混淆的方面,如共同持有关系中持有人的确定,封缄物的持有以及遗忘物与遗留物的区分对盗窃与侵占的界定。 关键词:盗窃罪侵占罪 盗窃罪是当今最常见的财产型犯罪,而侵占罪也越来越多。这两类犯罪因为牵涉到人们的财产利益,而财产又是人类社会除了人类自身之外最重要的利益载体,因此人们普遍予以关注。下面是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基本区分。 一、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基本区分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都属于侵犯财产罪,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很多的,表现在:(1)犯罪对象不同。侵占罪的对象仅限于自己持有的他人之动产或不动产以及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而盗窃罪的对象仅限于他人持有的动产,相对于行为人而言,若遗忘物遗落于他有权控制的范围内,或者由其发现了埋藏物,则遗忘物、埋藏物不可能成为盗窃的对象。(2)客观方面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他人之物持有的原因不同,侵占罪非以夺取罪之手段取得他人之物的持有,而盗窃罪是以窃取之犯罪手段取得他人之物的持有。②侵占罪必须具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盗窃罪不以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为必要。③侵占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盗窃行为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④侵占罪的构成要求数额较大;盗窃罪的成立除要求数额较大外,如果多次盗窃,即使未达到数额较大,也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3)故意的内容不同。侵占罪的故意是意图永久剥夺他人财物的所有权,即返还请求权;盗窃罪的故意既包括永久剥夺财物所有权即返还请求权的意图,也包括为一时的利用目的而侵犯他人的使用权之意图,或为毁弃、隐匿目的而侵犯他人的处分权之意图。 二、实践中盗窃罪与侵占罪易混淆的几个方面 (一)封缄物之持有 封缄物是指加封条或上锁之物,如将财物放进箱子里上锁后,箱子里的财物就属封缄物。委托人将封缄物交由受托人保管,受托人对封缄物是否属持有关系?例如,某证券公司营业部闭市后,该部国债兑付柜组的职员张某将一天兑付国债所剩余的现金30万元锁入密码箱准备入库,当张某提着密码箱去入库时,

论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论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分 尽管今学期期末考试并没有考盗窃与诈骗的区别,但是这一个问题历来是重点。盗窃与诈骗这两种侵财罪都是行为人通过相对平和的手段取得财物,这是他们与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区别。而盗窃与诈骗都是针对被占有中的财物,这又是它们与侵占罪的区别。而在一些侵财行为中,行为人确实利用了欺诈、蒙骗的行为获得财物,有时候构成诈骗,有时候构成盗窃,到底如何对它们进行定性、区分?这篇文章试图通过列举一些以前看到过的经典案例,并通过案例的分析来竭尽所能来短浅地区分一下,但是由于本文作者学识有限并且所知甚少,文中很多的观点与论述未必见得准确,请斧正与见谅! ——笔者序 (作者:程子钊中山大学法学院)案例1:A某在商场购物时,发觉商场并没安装摄像镜头,顿时心起歪念,把一个进口单反照相机塞进台灯的盒子里拿去结账。最后A付了台灯的价钱拿走了照相机。(以下简称“偷龙转凤”案) 案例2:B某在路上拾到了一个钱包,打开,发现里面有一张借记卡与身份证。B某遂拿着卡和身份证去A TM机打算“碰运气”,结果成功用身份证组合出了密码,从银行卡里提走了3000元人民币。(通说为信用卡诈骗)(以下称为“信用卡”案) 案例3:C某在一人多的公众场合谎称手机没电而向路人D某借手机打电话。借到后C 某借口信号不好便要走开通话,并趁D不留意带着手机逃离了现场。(以下简称“电话案”)案例4:丙是乙的家庭管家。乙不在家时,行为人甲前往丙家欺骗丙说:“乙让我来把他的西服拿到我们公司干洗,我是来取西服的。”丙信以为真,甲从丙手中得到西服后逃走(以下简称管家案)。 案例5:K某与L某是同事,一天K某见L某手提包忘在会议室里,于是对清洁工I 某说:“等等你去帮我把会议室的包拿来,我忘记拿了。”I某信以为真,于是把包拿给了K 某。 诈骗罪,即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基本构成是:行为人制造欺骗行为——对方因此产生认识错误——对方交付了财物——行为人或第三人取

论盗窃罪的认定

论盗窃罪的认定 论盗窃罪的认定 中图分类号:密级:UDC :本校编号: 10652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论盗窃罪的认定研究生姓名:侯陈周学号: 20090301801026 校内指导教师姓名 : 刘湘廉职称: 副教授 校外指导教师姓名 :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等级: 硕士专业方向: 刑法学习形式: 全日制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并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论盗窃罪的认定 The Cognizance of Burglary 作者姓名:侯陈周 指导教师:刘湘廉西南政法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

在民主法治社会的今天,私人的合法财产权利不可侵犯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作为侵占型财产犯罪之一的盗窃罪历来都受到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重视, 中外 的刑法学家们也在积极的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 围绕着盗窃案件具体形态的变化 进行研究和论证。盗窃罪之所以倍受关注,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 它对刑法 保护的财产法益的严重侵害性 ; 第二, 它在司法实践中呈现的复杂性和司法操作 的困难性。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复杂情况, 对盗窃罪认定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探讨,全文约为25000 字。 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大致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的认定。学界对盗窃罪的对象所应具有的的特 征 , 说法不一 , 有的认为 , 它应具有“ 有体性” , 有的认为 , 它应具有“ 管理可 能性” 、“价值性”等。笔者认为盗窃罪的对象应具有四特征, 即: 可支配性、经 济价值性、法定排除性、只能为动产。同时, 笔者在论述几种特殊物品 ( 如违 禁品等) 能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问题时, 认为, 因为一些违禁品本身的法律性质 不同,所以对一些特殊物品要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看待。 第二部分, 盗窃罪客观行为的认定。秘密窃取是盗窃罪与其他财产侵占型犯罪相区别的一个主要的行为方式, 本部分在论述盗窃罪的行为方式时, 仍然坚持 秘密窃取这一特点。笔者同时还提出要正确把握秘密窃取的含义及其特征, 如主 观性、时限性、相对性。在后半部分 , 笔者根据《刑法修正案 ( 八 ) 》的精神 , 对几种特殊的盗窃行为: 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在其内涵和认定方面作 了尽可能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如对“入户”的理解,对“凶器”的界定等。 第三部分, 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关于盗窃罪的主观故意问题, 笔者认为, 应

从民法“占有”理论来看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

从民法“占有”理论来看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 时间:2010-05-02 10:37 作者:来源:我要评论(0) null“占有”属于民法领域的概念,而刑法作为保护民事权利的最严厉的屏障,把破坏“占有”的行为,上升为犯罪,具有补充性,是后盾法。所以,对财产犯罪的定义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民法对于“占有”理论本身研究的滞后性和立法的不完善性,导致在某些刑事案件中难以区分盗窃行为与侵占行为。 笔者试图从两个具体案件着手,依据“占有”理论来区分盗窃罪和侵占罪。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张某雇用三轮车工人刘某将其摔坏的冰箱拉到修理店修理,刘某蹬车在前面走,张某骑自行车在后面扶着。途中经过一家修理店时,张某让刘某停车休息一会儿,自己进修理店去问价钱,刘某乘张某进店之际跳上车猛蹬回家,将冰箱占为己有。 案例二:甲在卡拉OK厅唱歌,中途上洗手间,把表放在洗手间的水台上,后来回到包厢内,发现手表丢失,问服务台,服务员乙谎称没有看见,其实手表已被其拿走。 上述案件定性为盗窃还是侵占呢?通说认为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产生非法占有目的之前就已经在客观上占有他人的财物,而后者则是在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以后,通过秘密窃取行为取得对他人财物的占有。因此,对于第一个案例,有的学者认为此时冰箱已经交给刘某保管,所以刘某是在占有之后产生了犯罪故意,因此是侵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冰箱还在张某的控制之中,所以是盗窃。对于第二个案例,有些学者认为服务员乙偷偷取走,主观上有窃取的故意,是盗窃;还有一些人认为手表是甲的遗忘物,乙侵占后拒不交还是典型侵占。 二、民法“占有”理论的引进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区分“自己占有”和“辅助占有”。我国大陆民法没有上述概念,参考台湾地区民法第九百四十二条,“占有辅助人”指“受雇人、学徒或基于其他相类似之关系,受他人之指示,而对于物有管领力者”;自己占有,指占有人自己对于物为事实上的管领。占有辅助,指基于特定的从属关系,受他人指示,从而对于物为事实上的管领。例如甲雇佣乙驾车时,甲为占有人,乙为辅助占有人。辅助占有人虽然事实上管领某物,但是不因此而取得占有。

论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 论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作者:张磊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 【摘要】通过对盗窃罪与抢夺罪概念的比较,国外关于盗窃行为与抢夺行为的规定,盗窃罪与抢夺罪构成要件的比较,以及新说与通说的分歧等方面展开论述,明确了盗窃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新说中提出的盗窃与抢夺的区别在于:是否属于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行为是否构成对物暴力相比,从秘密与公开的角度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更为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盗窃;抢夺;秘密窃取;公开夺取 盗窃罪与抢夺罪在现实生活中属高发性犯罪,且在司法实践中两罪较易混淆,学界争论不断,为此,对此问题再行探讨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开夺取。在世界范围内,将抢夺罪独立成罪并不多见,英美法系和欧洲大陆法系好多国家都将抢夺罪根据不同的情况归入盗窃罪与抢劫罪中。 从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看,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主要在于,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一种秘密窃取的方式,而抢夺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公然夺取的方式。这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认识(以下简称通说)。 在张明楷教授的《盗窃与抢夺的界限》(下面简称为新说)中提出了从秘密与公开的角度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有许多的缺陷,如,甲男在火车站站台上看见一刚下车的旅客乙女带着3个小孩,旁边放着6件行李,便上前询问是否需要雇人扛行李。二人商定,由甲将乙的4件行李扛出车站,乙付给甲10元人民币作为报酬。甲扛着4件行李出站后,乙的小孩被车站工作人员拦下查票。乙在出站口内出示车票,同时密切注视着已出站的甲。甲见乙仍在出站口内,在明知乙注视着自己的情况下,将行李扛走。在本案中,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但甲的行为并不具有秘密性。新说认为在此犯罪过程中,客观上,行为人并不具有秘密性,所以从客观上认为盗窃罪具有秘密性是不恰当的。新说在批判了通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区分标准,“盗窃行为既可以具有秘密性,也可以具有公开性;以对物暴力的方式强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行为,才构成抢夺罪。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在于对象是否属于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行为是否构成对物暴力。”但怎样认定对物紧密占有?对财物怎么样夺取算是对物暴力,这些问题都很难得到解决。按照新说的标准去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恐怕在实践中会有更多的不确定。

最新盗窃罪立案标准及认定(2018)

遇到刑法罪名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 最新盗窃罪立案标准及认定(2018) 一、概念 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公私财物的特征是:(1)能够

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的财物必须是依据五官的功能可以认识的有形的东西。控制和占有是事实上的支配。这种支配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的有形的支配。有时占有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观念,必须考虑到物的性质,物所处的时空等,要按照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某物有没有被占有。有时即使在物理的或有形的支配达不到的场合,从社会观念上也可以认为是占有。例如,在自已住宅的范围内一时找不到的手表、戒指,仍没有失去占有。如没有回到主人住所和主人身边习惯的牲畜即使离开了主人的住所,仍属主人占有。震灾发生时,为了暂时避难而搬出去放置在路边的财物,仍归主人由有。放养在养殖场的鱼和珍珠贝归养殖人出有。这里所说的手表、戒指、牲畜、鱼等仍可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物也能够被人们所控制,也就能够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电力、煤气、大哥大码号等。不能被人们控制的阳光、风力、空气、电波、磁力等就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2)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具有主观价值(如有纪念意义的信件)及几乎无价值的东西。就不能成为我国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窃行为人如果将这些无价值的财物偷出去后,通过出售或交换,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相当于销赃数额),且数额较大,则应定盗窃罪。(3)能够被移动。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上的附着物都可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如开采出来的石头,从自然状态下运回的放在一定范围内的砂子,放在盐厂的海水,地上的树等。不动产不能成为盗窃罪侵犯的对象,盗卖不动产,是非所有人处

论盗窃罪的既遂

论盗窃罪的既遂 —失控加控制说之我见 内容提要 盗窃罪属于传统型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多发性法犯罪。盗窃案件一般占基层人民法院能审理案件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在盗窃罪既遂的认定问题上理论上多有争议,实践中的标准也不一,在众多的理论学说上,我坚持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盗窃人已经掌握所盗财物时为既遂。 关键字 盗窃罪,既遂,失控加控制说 一窃罪的概述(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①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② 构成要件: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人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④ 二刑法学界关于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观点 1 接触说这种观点认为,应当以盗窃行为人是否接触到被盗 财物为标准。凡实际接触财物盗窃既遂,未实际接触 到财物的为盗窃未遂⑤

2 隐匿说以行为人是否将所盗财物藏匿起来为标准,行为人 将窃的物隐藏起来为既遂没有隐藏为未遂3转移说这种学说认行为人是否将财物转离原来的场所作 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4损失说认为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该行为是否对公私 财物造成损失为标准,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为既遂, 未造成损失为未遂 5 失控说从受害者即原财物占有人或使用人的权益出发,认 为若财物占有人或使用人已经失去对财物的实际 控制为既遂,未丧失对财物的控制为未遂6控制说从行为人角度出发,认为盗窃罪既遂是否以行为 人是否取得对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准,行为人已 经控制了所得的财物的为既遂,为取得财物为未 遂 7失控加控制说认为只有在财物已经脱离失主的控制并该从 财物已经处于行为人实际控制之下时盗窃罪 才成立既遂否则未遂 三刑法学界关于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观点的缺陷与不足1对于接触说而言,盗窃行为人着手实施盗窃以后,只要触及了盗窃的目的财物,虽可能没有把财物盗到手,也同样构成盗窃既遂,而不能以未遂论处。但事实上接触不等于占有,也不必然导致既遂,有悖于盗窃罪的主观特征。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可能导致抹杀了盗窃既

刑法命题人张明楷: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刑法命题人张明楷: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作者:————————————————————————————————日期: 2

刑法命题人张明楷:如何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用平和的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而侵占罪的基本特征,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转移为自己所有,或者将脱离了占有的他人财产(遗忘物、埋藏物)转移为自己所有。因此,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仍然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甲持有某种提单,因而在法律上占有了提单所记载的货物;但当该货物事实上由乙占有时,甲窃取该货物,仍然成立盗窃罪。侵占罪则不仅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而且可能侵占法律上占有的财物。因为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不动产的名义登记人完全可能处分不动产;提单或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也完全可能处分提单等记载的财物。所以,侵占罪既可能侵占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也可能侵占自己在法律上占有的财产。司法实践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是如何判断事实上的占有,即某种财物在事实上是属于行为人占有,还是被害人占有或暂时脱离了占有。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的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上可以推知财物的支配人的状态。(1)只要是在他人的事实支配领域内的财物,即使他人没有现实地握有或监视,也属于他人占有。例如,他人住宅内、车内的财物,即使他人完全忘记其存在,也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再如,游人向公园水池内投掷的硬币,属于公园管理者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取走这些财物的,成立盗窃而非侵占。又如,甲搬家后尚未退房,让好友乙为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时,从地上拾到一张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乙未将此卡交给甲某,并于4日后到某工商

盗窃罪与贪污罪之比较_孙力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73 广 角 Wide Angle 的刑事责任。报应刑主义对犯罪的处罚从等量报应观发展到今天的等价报应观,也主张一个人对其犯罪承担和犯罪相对应的惩罚。根据这两种理论,对于经济型犯罪都不能以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方式来惩罚犯罪人。生命是无价的,不能拿一个人的生命来弥补其在经济上所犯的错误,对经济型犯罪判处死刑是对生命的漠视与不尊重。 四、对盗窃罪和贪污罪的法定刑设置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 公众对法律的公平公正充满了期待,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不公平不公正法律的存在只会破坏法治。从刑法规定和司法解释来看,贪污罪的入罪条件更为严格,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在500-2000元以上的即可构成盗窃罪,而只有贪污5000以上的才构成贪污罪;对盗窃罪的法定刑明显的设置明显比贪污罪的法定刑要高。比如“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依据刑法规定应判处犯罪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而法律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假如在某地规定个人盗窃公共财物价值人民币达五万元即为数额特别巨大,一自然人盗窃了五万元公共财物,依据法律规定,此犯罪人将面临至少十年的有期徒刑。而同一个地方贪污同样数额的的国家工作人员则最高只能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根据上文的分析,盗窃罪和贪污罪的本质相同,只是主体身份不同,从某些意义上,贪污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社会影响更为恶劣,贪污者利用自己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将属于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国家公共财物据为己有,属于监守自盗行为,本应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而我国刑法却对其从轻处罚,而对同样情节的盗窃犯却予以重罚,明显违背了法律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和人们心目中的公平公正观不符,使民众对刑法形成是宽宥官僚犯罪,严惩普通百姓犯罪工具的看法,和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严重不符。 关于盗窃罪和贪污罪的对比分析还有许多方面是笔者所没深入到的,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探讨,法律对这两种犯罪规定的不公平不公正之处需要立法及时修改完善。【参考文献】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赵秉志.侵犯财产罪疑惑难问题司法对策[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我国理论界对盗窃罪和贪污罪的进行分开单个研究的比较多,研究也很深入。学者一般从盗窃罪和贪污罪的概念、犯罪构成、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刑法处罚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将盗窃罪和贪污罪二者进行系统比较的则很少见。很多学者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犯罪,它们之间根本不具有可比性。笔者则认为根据我国刑法对两罪的规定和相关刑法理论,进行比较和研究发现二者其实是法条竞合的关系,由于立法者没有看到二者实质上的相同,导致刑罚规定的差别很大。现在已经导致民众在对比中对法律的公正提出了质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法学学者的思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现行立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一、我国刑法对盗窃罪和贪污罪定义的规定 刑法在第265条以叙明罪状的方式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的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的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盗窃罪在我国刑法中被归于侵犯财产罪一类。理论界对盗窃罪的定义基本达成了一致,所谓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八章第382条第一款给贪污罪下了定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在本条第二款和第三款规定了以贪污罪论处的其他两种情形,刑法将贪污罪归于贪污贿赂罪一类。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的分类是主要是 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和犯罪侵犯的客体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将盗窃罪和贪污罪分别归属于刑法的不同章节,体现了立法者认为二者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犯罪类型,立法对公众和学者有导向作用,理论界一般针对立法在同一章节或性质行为极其相似的犯罪比较研究,而忽视表面上看来似乎无甚关联的此罪与彼罪的对比分析,这是理论界关注的漏洞。 二、刑法关于盗窃罪和贪污罪的规 定属于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是指由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包容关系,使某一行为既能被此罪所包涵也能被彼罪所包涵,即法律条文之间存在交叉或者包容关系,因此在处理时需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某一行为定罪。从行为上来看,盗窃罪是行为人以秘密窃取的方式秘密窃取公私财物,行为人窃取公共财物的行为也是贪污罪的一种行为方式,对行为人以秘密窃取方式获得公共财物的行为是定盗窃罪还是贪污罪,依据在于行为人身份,如果行为人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就定位盗窃罪,如果行为人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要定为贪污罪。以秘密窃取的手段进行的贪污实质就是一种盗窃,只是因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需要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约束,以确保其职务的廉洁性,因而才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秘密窃取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而不按盗窃罪处理。这完全符合刑法上关于法条竞合的理论。对这种法条竞合犯应依据重法优于轻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处理,碰到类似的案件,应依据法条竞合的适用规则正确选择法律对被追诉者定罪量刑。 三、刑法对盗窃罪和贪污罪的死刑的规定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盗窃罪和贪污罪从大的类别上来说都属于贪财图利型经济犯罪。无论是根据报应刑主义还是功利刑主义对这两类经济犯罪都不应适用死刑。 我国刑法对盗窃罪和贪污罪最高刑都规定为死刑,而且实践中对这两类犯罪判处并执行死刑的亦不在少数。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个人犯多大的罪就应判处其多重的刑罚,犯罪人也要承担相应轻重 盗窃罪与贪污罪之比较 孙 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030006 【文章摘要】 学界鲜见将盗窃罪和贪污罪进行比较分析的成果,一般认为二者不具备比较的基础。事实上,依据刑法理论和现行刑法的规定,刑法对盗窃罪和贪污罪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当前立法存在对二者法定刑规定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不足,对二者深入比较研究对改进立法和司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盗窃罪;贪污罪;罪责刑相适应;公平公正DOI:10.14097/https://www.doczj.com/doc/0d7490470.html,ki.5392/2008.14.0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