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息肉分类及病理

肠息肉分类及病理

肠息肉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常见的肠道息肉分类如下:

1、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4、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叶样变,尚不能肯定。

5、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

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6、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结肠息肉便血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结肠息肉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系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结肠息肉 - 基本资料 疾病名称:结肠息肉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内科,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症状体征:便血,腹痛 结肠息肉 - 疾病介绍 结肠息肉 肠息肉系结肠和直肠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结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

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结肠息肉 - 临床表现 1、是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表示,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2、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3、是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疾病危害 1、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2、息肉的数量:单纯一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3、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4、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是因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癌变率可达42%-77%。 5、是看家族遗传史:有一种称为“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是指在同一家族的上下辈中可有好几个人患有结肠息肉,属于常染色

侧向发育型肠息肉病理分类

侧向发育型肠息肉病理分类 侧向发育型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内的息肉沿着侧向发育而形成的病变,通常呈现出平坦丘状或枕形等特殊的形态。这种肠息肉病变常见于结肠,且常常与结直肠癌有关。侧向发育型肠息肉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疾病,其分类包含许多不同的类型和亚型。本文将就侧向发育型肠息肉的病理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1.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 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是侧向发展型肠息肉的一种常见类型。这类息肉通常呈现出平板形或半椭圆形的形态,大小一般在数毫米到几厘米之间。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可以分为三个亚型:炎性型、细胞型和低肿瘤性型。 1.1 炎性型 炎性型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通过组织学检查可以发现它的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细胞数量增多,围绕着黏膜层的某些化学物质也相对较多。这些特征导致了肠黏膜的充血和炎症反应,常常会被认为是一种受感染的病变。 1.2 细胞型 细胞型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亦称为平板变异型,主要表现为肠黏膜上皮的细胞增生和肿瘤的局部侵蚀。这种病变在组织结构上与炎性型有所不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发展成为低肿瘤性型的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一旦发展成为低肿瘤性型后,便

可能会出现癌变的风险。 1.3 低肿瘤性型 低肿瘤性型平板型侧向发展病变通常表现为肠壁厚度的增加和组织的不规则化。组织学检查表明其结构呈多个孔状,孔周围常常出现有少许鳞状细胞癌变的迹象。病变区域的肿瘤细胞常常具有高度的异型性,且有向深部浸润的累积趋势。 2.枕形侧向发展病变 枕形侧向发展病变是另一种常见的侧向发展型肠息肉病变类型。枕形侧向发展病变通常呈现出耳朵形状,其主要特征是在黏膜下层有一个肌肉组织普及的膨出部分。该类型的侧向发展病变可以分为两个亚型:典型枕形型和半枕形型。 2.1 典型枕形型 典型枕形型通常发生于下半部结肠,病变区域往往不能被完整地清除。这种病变区域可以呈现出两个以上的突出部分,肠黏膜上有细小的结构缺陷。该类型的侧向发展病变一般对切除术反应很好,治愈率高。 2.2 半枕形型 半枕形型具有类似于典型枕形型的特征,其主要区别在于肠壁缺乏肌肉组织。因此,对这种病变的治疗要更加复杂和困难。

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及术后复查

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及术后复查 肠息肉病灶位于肠黏膜上,若其数目不断增多、病灶体积逐渐增大,将会出 现癌变风险,即使其属于炎症性息肉,对身体也有较大的危害,随着其不断增大,将会带来肠梗阻、腹泻、长期便血、肠套叠等临床症状。所以,一旦发现肠息肉 这个怀家伙存在,就要使用手术方式将其消灭,以免肠息肉诱发其他病症,危及 身体健康。基于此,下文讲一讲关于肠息肉知识,让大家有个清晰认知。 一、肠息肉类型 (1)幼年性息肉:此类型息肉常出现在不足10岁的儿童人群中,病灶位置多 为直肠内,呈现圆球形,大多数都是单发,病理特征是潴留性囊腔,是一种大小 不等的错构瘤。 (2)炎性息肉:又被称作是假性息肉,是在大肠黏膜溃疡愈合期间出现的一 种病变,是因溃疡黏膜下出现水肿或者纤维组织出现增生所导致的黏膜下凸起。 (3)腺瘤性息肉:若为此类型的息肉,应及时进行切除手术治疗,若不及时 治疗,经过5至15年可能性出现癌变。 二、肠息肉内镜切除 肠息肉常使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内窥镜治疗。但实施肠息肉切除之前, 必须进行活检,以判断其是否出现癌变。现今,肠息肉内镜切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具有简单、有效、安全等优势。脱落的息肉还可做病理检查,且在肠道内 留置的金属夹也会自行脱落,进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三、如何选择切除方式? (1)单发性息肉:此类型息肉直径若在0.5厘米以下,则可使用活检钳进行 钳夹摘除治疗,也可使用APC治疗或者电凝凝除术进行治疗。对于直径在0.5厘 米之上且带蒂的息肉,则使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若蒂部比较粗,则先在 蒂远端用金属夹夹闭或者尼龙绳夹闭,然后再实施电切术。 (2)广基大息肉:此类息肉直径不足2厘米者,可使用EMR进行治疗,即内 镜粘膜切除术,先将适量生理盐水注射到病变黏膜下,以便将病灶抬起,然后再 使用圈套器进行电切除治疗。若平坦型病变和广基大息肉直径在2厘米之上者, 若使用EMR治疗,则要进行分块切除,但此手术方式复发率比较高,且无法实施 精准的病理检查。为此,对于此类息肉应首选ESD治疗,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能将病变完整切除,并进行详细的病理评估 (3)多发息肉:对于息肉数目比较多的患者,可进行分次切除手术。对于家 族性息肉患者,则需先评估是否要进行外科切除手术治疗。 (4)必须实施切除手术:病理检查之后疑似癌变,或者存在癌变的患者要进 行切除手术。对于腺瘤比较大的患者,要进行切除手术。对于腺瘤呈现广基型时,需要进行切除手术治疗。 四、肠息肉切除之后需注意的事项 (1)实施肠息肉内镜切除的患者需卧床休息3日,但可下床进行大小便。注意,虽然强调是卧床休息,但并不是24小时完全不动,这样长时间卧床易增加 静脉血栓风险。为此,每日需下床散步2至3小时。休息3日后即可恢复正常活动,但30日内不可做剧烈运动和负重工作,以免撕裂伤口或者让肽夹脱落引起 大出血。 (2)术后注意预防便秘和用力排便,以免用力过度引起穿孔或者创面出血。 对于存在便秘史的病人,可口服适量的聚乙二醇4000散、乳果糖口服液等通便 药物,以保证大便顺畅。

图解:不同类型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图解:不同类型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分布于结肠和直肠的各个部位,有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和息肉病之分,病理显微镜下分成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状腺瘤等类型。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肠息肉不会有啥特别的感觉,最多出现便血、腹泻、腹痛等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然而,只有当息肉变大时,可能会出现拉黑便、便血以及经常性腹痛等较为明显的症状。 然而,肠息肉确实会癌变,且绝大多数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的,但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息肉发生癌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等等。 现已明确,息肉切除术可有效中断腺瘤至腺癌进展从而降低结直肠癌发展的风险。肠镜是息肉最主要的检出手段。在肠镜发现息肉后,光靠看是无法肯定这些息肉是非肿瘤性还是肿瘤性的,需要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认。最后,根据肠镜检查息肉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切除息肉。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切除息肉成为非常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操作。多数息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切除较困难的息肉还需不断改进切除技术以及所需的相关器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常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

一、微/小息肉切除术 常规的肠镜检查中发现,约90%的结直肠息肉为微小息肉( ≤ 5mm) 或小息肉 (6 ~ 9mm ),对此类息肉进行切除可有效阻断息肉癌变的进程。目前,结直肠微小息肉切除的主要方式有活检钳息肉钳夹术、圈套器息肉勒除术和氩离子凝固术。 1、活检钳息肉钳夹术 活检钳息肉钳夹术适用于直径<0.5cm的息肉,是最常用且简单的息肉切除方法。活检钳息肉钳夹术包括了冷活检钳夹术(CFP)和热活检钳夹术(HFP)。 A 钳除前, B 钳除后创面。C-D:热活检钳除术注意事项,息肉体积过大,增加电凝时间,造成透壁性损伤(图片来源:胃肠病)CFP能避免与电凝有关的风险以及几乎可忽略的肠穿孔风险。最新欧洲胃肠镜学会(ESGE)指南指出,对于采用圈套器较难切除的息肉也可以选用较易操作的 CFP。 而HFP则常用于止血,因为该技术可在钳咬病灶的同时电凝其周围的部分正常组织并可术中止血,故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息肉的完整切除率。然而,因HFP造成迟发型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

肠息肉

肠息肉 文章目录*一、肠息肉的概述*二、肠息肉的典型症状*三、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四、肠息肉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肠息肉的并发症*六、肠息肉的防治方案 肠息肉的概述 1、定义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2、别称无 3、发病部位结肠和直肠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男性 6、科室消化内科 肠息肉的典型症状

1、肠息肉的典型症状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 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 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1.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1.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2、肠息肉的分类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炎 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肠息肉的病因病机 1、感染 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 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肠息肉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管状腺瘤呈息肉状,单发或多发,多发肿瘤可集中在一段肠管或全部小肠。有蒂或无蒂,大小不等。镜检见肿瘤细胞主要为单层柱状上皮被覆的腺体组织,腺体大小较不一致,形状较不规则,上皮有轻度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偶见。绒毛状腺瘤肉眼见肿块体积往往较大,呈乳头状或绒毛状。镜检见,主要由绒毛状结构,绒毛表面覆以分化较成熟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结肠息肉病概述

结肠息肉病概述 1 结肠息肉的概念 结肠息肉系指生长自结肠粘膜而隆起于粘膜表面的病变。通常源于上皮细胞的过度生长并从粘膜表面向腔内扩展。无论其呈广基、亚蒂或长蒂等状,均仅表示肉眼外观形态,而不表明病理性质,故临床上在病理性质未明之前,对于炎症、感染性肉芽肿、组织增生和癌肿有隆起性病变者,通常用。息肉。来描述。结肠息肉自然病程较长,症状不甚典型,位于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脱落,成年型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上升。部分可以发生癌变或与癌肿关系密切,被公认为癌前病变。有些具有遗传性或伴随全身疾病。 2 结肠息肉流行病学及发病情况 世界各地区的不同结肠息肉的发病率亦不同,在结、直肠癌高度危险的国家中,结肠腺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在美国年龄超过60岁者40%~50%发现有结肠腺瘤性息肉,西欧同样多见。而在大肠癌发病率低的地区,结肠腺瘤性息肉少见,南部非洲黑人中几乎为零,在日本、哥伦比亚地区则可达10%,南亚地区较少见。低纤维、低蔬菜、高脂肪餐与息肉的发生及结肠癌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因为饱合脂肪酸增多,粪便形成减少,使致癌物质等有害成分在肠腔内存留时间延长,结果导致息肉及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行毕氏式手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者,因为改变了生理状态下的排泄过程,延长了排泄时间,使胆酸含量增加,高浓度胆酸作用于胃肠粘膜可使息肉及癌的发病率增高。长期大量饮酒,免疫功能低下及冠心病患者息肉发病率高。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使肠蠕动加快,有害物质对肠粘膜的作用时间减少,息肉发病率随之降低。因此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主要与环境、饮食结构及结肠运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年龄的增长与息肉的发生呈正相关,>30岁结肠息肉的发病率增加,55~80岁发病率最高,病理尸检及结肠镜检证实男性多于女性,笔者20余年经结肠镜检发现2561例结肠息肉中,男性1842例,女性719例,男女之比为2.6:1。息肉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直、乙状结肠→降结肠→盲肠,近年来右半结肠息肉有增多趋势,50~65岁腺瘤性息肉癌变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65岁多发生在右半结肠。有人报道直、乙状结肠息肉30%患者同时伴有右半结肠息肉。所以在直、乙状结肠发现有息肉,必须行全结肠镜检,避免遗漏其它部位息肉。另外有人认为31%结肠息肉患者只限右半结肠有息肉,而乙状结肠、直肠无息肉。3 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除幼年性息肉外,大多数息肉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41%患者可无症状。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其次是腹泻及腹痛。>2.0cm的息肉尤易出血,如用结肠镜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普查,其息肉检出率为5.8%~21%,<60岁者如有便血、腹泻等症状进行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率为34%,>60岁者息肉检出率更高。其检出的息肉中约60%为管状腺瘤,20%~30%为绒毛管状腺瘤(或称混合性管状腺瘤),10%为绒毛状腺瘤。从粪便隐血试验和粪便血红素隐血试验及免疫隐血对比法看,后两者检出率较前者明显提高,且可以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隐血试验阳性,结肠镜检查阴性者,气钡双重造影的检出率高,可使漏诊率下降到13%~15%,但单纯钡灌肠的误诊率可达33%;经单对比和双重对比钡灌肠发现息肉诊断的概率分别为3.6%(86/997)和15%(142/947),显然后者优于前者。普通CT对息肉诊断没有临床意义。目前公认的是全结肠镜检为最佳方法,其对结肠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达92%~100%,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对于息肉的性质做出初步的诊断,同时可做活检和进行内镜下的治疗。笔者经结肠镜检诊断治疗结、直肠息肉2561例中,增生性息肉185例(7.2%),炎症性息肉565例(22.1%),淋巴性息肉31例(1.2%),腺瘤性息肉775例(30.3%),幼年性息肉1005例(40.2%)。 4 结肠息肉病理学特征 起源于结肠上皮的息肉有三种类型,增生性(化生性)、炎症性、肿瘤性(腺瘤性)。 411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较小,其直径90%以上小于1.0cm,常为多发、无症状,约占全部结肠息肉的1/5,但占直肠和乙状结肠息肉的大多数。这种息肉只是正常粘膜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非肿瘤性,属良性病变。 412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出现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也不属于肿瘤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溃疡愈合之后形成的假性息肉,呈岛状、丝状、柱状突起或粘膜桥形成,这种炎性息肉与小腺瘤样息肉难于区别。另外,淋巴性息肉和类脂性肉芽肿均属炎症性息肉范畴。 413 腺瘤性息肉腺瘤可分为管状、绒毛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绒毛管状腺瘤三型。可发生于结肠、直肠的各个部位,可单发亦可多发,有带蒂、无蒂、亚蒂。有的乳头状或分叶状,形成桑椹样外观。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典型的管状腺瘤较小,球型,有蒂,其表面可呈分叶状;绒毛状腺瘤大,无蒂或短蒂,表面绒毛状。混合型腺瘤由两种形态混合组成。所有腺瘤均为异型增生,其增生程度分轻中重三级。大多数学者认为,结肠癌一般需经过腺瘤期,然后再癌变。Kuzulea 等研究表明不典型增生性腺瘤演变成早期癌需3~5年。故腺瘤性息肉被明确为癌前病变。经组织学检测证明,腺瘤性息肉的癌变与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绒毛成分含量有关。息肉越大,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绒毛状腺

直肠 息肉

结、直肠息肉 大纲要求 (1)病理类型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一、病理类型 1.肠息肉 (1)新生物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公认的癌前病变。包括: ①管状腺瘤(最多见) ②绒毛状腺瘤 ③管状绒毛状腺瘤 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可能性越大。 (2)非肿瘤性息肉: ①幼年性息肉: 储留性囊腔——错构瘤;

②炎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肠阿米巴等慢性炎症刺激所形成。 2.肠息肉病 ——在肠道广泛出现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青春发育期出现,癌变倾向性很大。 (2)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 (Gardner综合征):与遗传有关,癌变倾向明显,30~40岁。 (3)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 Jeghers综合征): 错构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①多发性,腺瘤>100个; ②多形性,管状、绒毛状、混合腺瘤; ③癌变倾向性很大。 Gardner综合征 ①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 ②与遗传有关;

③癌变倾向明显。 Peutz-Jeghers 综合征 黑斑息肉病 口腔黏膜、口唇、口周及双手指掌黑色素沉着 错构瘤 二、临床表现 1.肠道刺激症状: 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脓血便。 2.大便带血。 3.肠梗阻及肠套叠。 4.直肠息肉——间歇性便血、肛门可复性肿块、便频、里急后重及便不尽感。 三、诊断

1.症状+大便带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直肠息肉——直肠指诊; 3.钡灌肠——重要检查; 4.结肠镜——明确诊断。 四、治疗 【实战演习·解析】 1.对于直肠内高位带蒂息肉,最合理的切除方式是 A.经肛门用丝线从根部结扎切除 B.腹腔镜直肠部分切除 C.剖腹行局部切除术 D.经肛门用血管钳钳夹切除 E.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对于直肠内高位带蒂息肉,最合理的切除方式是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2.家族性息肉病首选的治疗是 A.内镜下摘除 B.内镜下圈套电灼切除 C.开腹手术 D.肛门镜下显微手术 E.扩肛后拖出手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家族性息肉病首选的治疗是开腹手术。 3.男,16岁。腹痛、腹泻消瘦3年。腹部阵发性疼痛,大便3~4次/日,伴黏液和血。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有轻压痛。结肠镜检查见结肠内全部布满息肉,直肠病变轻。最佳手术方式是 A.单腔回肠造瘘术 B.结肠次全切除术 C.全结肠切除、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 D.电灼摘除术 E.经腹会阴联合全结肠直肠切除术

肠息肉种类与肠镜(病理)报告

肠息肉种类与肠镜(病理)报告 我们做肠镜检查,最常见的赘生物就是息肉,其中的腺瘤性息肉,其实就是肠癌的预备状态,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它演变而来的。 而腺瘤性息肉在50岁之后的检出率非常高。 一项研究显示:在7203例次肠镜检查中,息肉检出率为: 50岁前为17%, 50~59岁为35%, 60~69岁为56%, >70岁为63%。 以上数据还不包括结肠息肉病、P-J综合征、进展期结肠癌、肠道准备不合格者及检查失败者。 研究显示,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恶变率高达50%,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可达100%,且发生癌变的年龄较轻。 因此,肠镜报告,以及肠镜活检病理报告,描述最多的是关于大肠息肉的。 一般的说,大肠息肉牵扯到两部分专业术语: 一个是肠镜的报告,另一个是息肉切除后或活检后的病理报告。

很多病人在切除息肉后拿着报告感到很茫然,希望医生有时间给比划比划,解读一番。 肠息肉概述 人体的肠道黏膜的表面也会长一些突出到肠腔的局限性隆起,这些隆起在没有明确性质前会统称为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以细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 而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确定性质后,按照部位加上病理诊断学名称,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名词,比如:直肠管状腺瘤,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横结肠绒毛状腺瘤,升结肠增生性息肉或盲肠炎性息肉等。 一、肠镜报告 1.单发或多发 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两个以上就称为多发息肉。

因此如果您的报告写的是多发息肉,一定要看看数目。也许只有两个。 2.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扁平息肉。 蒂就是根的意思。想想蘑菇、山楂、樱桃的蒂就好理解了。一般的说,有蒂的息肉切除起来容易的多。 3.息肉的内镜分型 (1)日本山田分型 山田I型:息肉基底部平坦、基底宽,略隆起于肠壁表面。简单的说,这个类型的息肉就是扁平,没有蒂的。 山田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较明显,息肉呈半球状。虽然突出黏膜面,但蒂还没有成型。 山田I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明显,与周围肠壁黏膜成锐角,息肉呈类球形。这是种粗蒂息肉。 山田Ⅳ型:息肉表现为球形,通过短、长蒂与肠壁相连接。真正的带蒂息肉。 (2)P-S分型

肠息肉病理报告

肠息肉病理报告 肠息肉病理报告 样本信息及病理号:XXX,大肠右半部息肉样本。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持续 时间半年。 镜下所见:镜下观察,可见一个明显的息肉样病变,约 0.8cm×1.2cm,表面呈粗糙不规则,颜色灰白。切面见乳白色 粘液溢出,基底宽约0.7cm,密度松软。 组织学特点:镜下观察显示,病变部位结构紊乱,上皮增生,管腺和柱状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不规则,大小不均匀,并形成不同大小和形态的腺腔。上皮细胞核染色质轻微增多,核分裂活跃,核分裂像可见。在病变表面和腔道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在深部组织也可见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大肠右半部息肉。 讨论及建议: 肠息肉是指肠壁突出于黏膜面的真性肿瘤样病变。根据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结构,可将息肉分为腺瘤性和非腺瘤性两种。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腺窦形成。根据病变程度和形态特点,腺瘤性息肉又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种。低级别腺瘤性息肉的上皮部分仅存在少量核分裂像和局限的高度上皮细胞

增生,绝大多数病变局限于黏膜内。高级别腺瘤性息肉则有较明显的上皮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活跃和侵犯性生长。 对于发现的息肉病例,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一般而言,小型单发的低级别腺瘤性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进行切除,切除后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切除范围和病变的性质。对于较大的或高级别腺瘤性息肉,可能需要更加侵袭性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性息肉病等,需要进行更加频繁的筛查和监测,以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恶变风险。 此外,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预防息肉形成和复发的重要措施。应保持规律的饮食,多食用含纤维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同时减少摄入高脂肪和加工食品等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减少应激也有助于肠健康的维护。 总之,对于发现的肠息肉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和恶变的风险。

肠息肉病理报告

肠息肉病理报告 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它一般形成在大肠的黏膜层,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容易出现。肠息肉病理报告是医生判断病情的依据,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 一、病理报告的重要性 病理报告是病理医生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写出的有关疾病诊断的文书,是医生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肠息肉病理报告中会详细地描述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组织结构、细胞学特点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作出更加准确的病情判断。 二、肠息肉病理报告的内容 1、基本信息 肠息肉病理报告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病史和临床表现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可以作为医生做出病情判断的参考。

2、肿瘤大小和形态 肿瘤的大小和形态是肠息肉病理报告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和肿瘤的发展情况。病理医生会详细地描述肿瘤的大小、形态等特征,这有助于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组织学结构 肠息肉病理报告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组织学结构,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结构包括肿瘤组织的细胞类型、组织结构、肿瘤细胞分裂情况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4、肿瘤类型 肿瘤类型是病理医生根据组织学结构和其他指标判断出来的,它是病理诊断的核心内容之一。肠息肉病理报告中会详细地描述肿瘤的类型,并且给出医治建议。

三、如何应对肠息肉病理报告 肠息肉病理报告通常会表明肠息肉的大小、数量和类型等信息,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做出正确地治疗决策, 并且避免患上肠道癌等严重的疾病。在收到肠息肉病理报告后, 患者可以就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同时 还应该注意饮食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注意休息。

肠息肉的病理报告

肠息肉的病理报告 引言 肠息肉,也被称为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病变。它指的是肠壁上突出 的良性肿瘤样病变,通常是由于结肠黏膜的过度生长所导致。肠息肉可以发生在整个消化道,但最常见的部位是结肠和直肠。 根据肠息肉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腺瘤型息肉、 增生型息肉、炎症型息肉等。肠息肉的病理报告可以提供关于病变的详细描述和分类,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以肠息肉的病理报告为主题,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常见的病理学特征。 病理报告概述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XX 就诊日期:XXXX-XX-XX 病理号:XXX-XXXX-XXX 标本来源:结肠/直肠 肠息肉数量:X个 肠息肉大小:X cm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XXX 病理学特征 1.形态学描述:肠息肉呈圆形/椭圆形/结节状突出物,表面覆盖有规则 的黏膜。颜色常为浅灰色/淡红色。 2.大小:肠息肉直径约为X cm。 3.形态特征:肠息肉表面黏膜平滑,边缘清晰。切面坚实,质地柔韧。 4.炎症程度:肠息肉周围黏膜可有轻度/中度/重度炎症反应。 5.组织学类型:经镜下观察,该肠息肉为腺瘤型息肉。 组织学描述 1.上皮组织:肠息肉表面覆盖有正常的柱状上皮细胞。 2.组织结构:肠息肉主要由腺体结构组成,腺体形态较规则,大小相近。 3.染色特点:肠息肉中腺体细胞核染色质呈深染,核仁明显。 4.细胞形态学:肠息肉中腺体细胞形态规整,细胞体积适中,无异型性。

5.基底部变化:肠息肉腺体基底部可见轻度/中度增生。 6.形态特征:肠息肉腺体呈分叶状排列,某些腺体内可见小囊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Ki-67染色:肠息肉核浸润指数(LI)为X%。 •CK20染色:肠息肉上皮细胞呈阳性染色。 结论 根据以上所述的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学描述,本例病例可确诊为结肠腺瘤型息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密切监测肠息肉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XXXXXXXX 2.XXXXXXXX 以上是对肠息肉的病理报告的详细描述。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 判断病变性质的重要依据。通过充分了解病理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肠胃息肉手术病理报告

肠胃息肉手术病理报告 肠胃息肉手术病理报告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 性别:XX 住院号:XXXXXXXX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临床摘要: 患者于XXXX年XX月XX日因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就 诊于本院胃肠外科门诊。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行肠胃息肉手术治疗。现于术后送病理科进一步检查。 病理所见: 肠胃切除标本,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胃黏膜粘液分泌增多,呈灰黄色。胃粘膜表面见多个息肉样隆起,约0.3-0.5cm大小,呈赤黄色,质地较软,可见部分黏液 表面覆盖。结肠黏膜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诊断: 1. 胃多发息肉 2. 十二指肠多发息肉 3. 小肠多发息肉 病理分析: 本次手术标本显示患者胃、十二指肠和小肠均有多发息肉病变。病理表现为胃黏膜表面多个隆起,大小约0.3-0.5cm,呈赤黄色。病理诊断为胃多发息肉。此外,十二指肠和小肠同样有多个息肉病变,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和小肠多发息肉。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好发于胃体部位。其组织学分类包括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类腺瘤性息肉等。在本次手术标本中,胃黏膜表面见多个隆起,病理特点符合腺瘤性息肉的特征。该病变通常与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相关,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是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十二指肠和小肠多发息肉是相对罕见的病变。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患有家族腺瘤性息肉病(FAP)或肠息肉-混合瘤综合征(HAMARTOMA-POLYPOSIS SYNDROME,HPS)的个体更容易发生多发性息肉。 结论: 根据以上病理分析,本次手术切除标本显示患者肠胃存在多发息肉病变,病理诊断为胃多发息肉、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和小肠多发息肉。根据病理结果,建议患者继续密切随访,并根据医生的进一步诊治建议进行相应治疗,以预防息肉进一步发展和恶变。

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病变,通常是在结肠内形成的黏膜突起。肠道息肉可以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因此,对肠道息肉进行早期发现和分类十分重要。 肠道息肉的大小是评估其临床意义和治疗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准确评估肠道息肉的大小、性质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肠道息肉的大小分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在引言部分,将介绍肠道息肉的背景和定义,以及本文的目的。在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肠道息肉的分类以及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探讨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

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1.3 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肠道息肉大小分级标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和诊断肠道息肉的大小,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不同大小的肠道息肉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误诊或漏诊,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本文也旨在推动肠道息肉领域的研究和进展,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愿通过这一标准的建立,为肠道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依据,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学进步的推动。 2.正文 2.1 定义和背景: 肠道息肉是指肠道粘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性病变,通常表现为突出于黏膜表面的小肿块。肠道息肉是肠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肠道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肠道息肉是良性的,不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但也有一些肠道息肉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

肠息肉种类与肠镜(病理)报告

肠息肉种类与肠镜(病理)报告 根据息肉表面的形态分为平滑型、颗粒型、不规则型等。 二、病理报告 1.病理类型 根据组织学特点,将息肉分为腺瘤性和非腺瘤性。腺瘤性息肉是癌变的前期,需要高度重视。 2.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级。分级越高,癌变风险越大。 3.病理分期 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分期越高,治疗难度越大,预后越差。 总之,肠息肉的种类繁多,肠镜和病理报告是对其进行分类和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病人来说,了解自己的报告内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 本文介绍了肠道息肉的不同类型以及其病理特征。肠道息肉可分为带蒂和平坦型,其中带蒂的称为P型,平坦型的称为S型,XXX的则称为PS型。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只需知道息肉是否带蒂即可。

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由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构成的良性肿瘤。根据绒毛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最常见,多分布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多为带蒂型。绒毛状腺瘤不常见,但异型增生和癌变率较高。管状绒毛状腺瘤是混合型,其癌变风险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对于混合型腺瘤,需密切随访。 增生性息肉多为无蒂型,直径较小,一般小于5mm,通常发生于大肠近端。虽然过去认为增生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很小,但现在认为有些可出现异型性增生,需密切随访。锯齿状腺瘤是一种表现为锯齿状外观的腺瘤,结构特点和细胞学特征兼具增生性息肉和腺瘤的特点。对于锯齿状腺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大肠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结肠息肉,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广基型和传统腺瘤。广基型腺瘤好发于近端结肠,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通常为5-10mm,肉眼观为扁平或无蒂轻微隆起的息肉。传统腺瘤则常见于远端结肠,外形类似管状腺瘤。目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