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的重要性及方法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日益受到全球。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概述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的方法,以及它们在页岩气开发中的重要性。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气藏特征、含气量、压力、温度等因素的评价。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对盆地、地层、构造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沉积环境、岩石矿物组分等的研究。这些因素对页岩气的生成、储集和封存具有重要影响。

气藏特征评价主要页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微观孔隙结构、吸附和解吸性能等。这些特征与页岩气的开采方式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含气量评价是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核心,包括对储层含气量、单位面积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的计算与评估。含气量直接决定了页岩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压力和温度评价在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压力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储层的压力分布和流体性质,为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温度评价则有助于判断储层的成熟度和生气史,为资源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目标优选是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页岩气藏作为开发目标。目标优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评价体系:根据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明确各要素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构建: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如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对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进行模拟预测。

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评价体系和模型预测结果,对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方案制定:针对优选出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结果。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指导后续的开发工作。然而,这些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评价和优选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和模型都是基于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实验和研究条件的限制,这些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实验和研究,完善数据和模型,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发展。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然而,结果的可靠性和局限性也需要我们不断和解决。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加强实验和研究,完善评价体系和模型预测方法,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发展。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大。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

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诸多挑战,如何高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仍需深入探讨。本文将分析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优选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据调查,中国页岩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川渝、鄂尔多斯、塔里木、渤海湾等多个盆地。其中,川渝盆地是我国最具潜力的页岩气产区之一,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也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渤海湾盆地的页岩气资源也值得。

自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支持力度,国

内多个油气公司在这些区域进行了大量勘探和开发工作。然而,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页岩气开发投入大,成本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页岩气藏复杂,有些地区地质条件恶劣,给勘探和开采带来了一定难度。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也是制约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然而,我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我国成功研发了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多段压裂技术和微地震监测技术等。

我国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与国内企业合作,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1)水平井钻完井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页岩气井的产能和降低成本。

(2)多段压裂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多段压裂操作,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和产能。

(3)微地震监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波,优化压裂方案和提高产能。

(4)环境保护技术: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需要环境保护问题,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和地质条件特点,以下方向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1)川渝盆地:该地区是我国最具潜力的页岩气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和良好的地质条件。未来需要加强勘探和开发力度,提

高产能和降低成本。

(2)鄂尔多斯和塔里木盆地:这两个盆地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开发前景,但地质条件相对复杂。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引进,提高勘探和开采水平。

(3)渤海湾盆地:该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值得,未来需要加强勘探和

实验工作,评估资源潜力和开发价值。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以下挑战:(1)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地质条件复杂;(3)环境保护压力增大;(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3)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4)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结论总的来说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勘探和开发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技术挑战。为了推动中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优选出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区域和方向进行重点支持和投入,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页岩气产业有望成为重要的能源支柱和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对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评价标准的差异、特点及优劣,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随着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对于页岩气评价标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尽管目前国内外的页岩气评价标准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在评价方法、指标和侧重点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客观地比较分析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本文采用了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和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在综述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评价方法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国内外的评价方法在原理和应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数选择存在差异。例如,国内采用综合评价法,而国外则强调概率法在页岩气评价中的应用。

在评价指标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气藏品质、开采条件等。但具体指标的选取和权重分配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例如,国内评价体系中更注重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因素,而国外则更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

在侧重点方面,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国内评价体系侧重于资源本身的品质和开采条件,而国外则更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例如,国内的评价标准中,页岩气的储量和品质是重要因素,而国外的评价标准则可能更注重页岩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成本。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侧重点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工程技术水平等因素有关。为了进一步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建议各国在制定页岩气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加强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地为页岩气产业提供指导和支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概述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分析

地层和构造特征 a.地层层序及分布 b.构造运动及对页岩气形成的影响

沉积特征 a.沉积环境 b.沉积相和沉积类型 c.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地球化学特征 a.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储层和保存条件 a.储层类型和发育规律 b.保存条件及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前景

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的主要研究成果。

提出了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前景和建议。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概述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境内,是一个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形成的陆相盆地。在这个盆地内,中生界陆相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逐渐受到了广泛。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地层层序主要包括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侏罗系和白垩系是主要的含气层位。该区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这些运动对页岩气的形成和聚集具有重要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沉积环境主要为陆相湖泊和河流沉积,沉积相包

括滨湖相、浅湖相、深湖相等,其中深湖相是主要的含气层位。沉积旋回主要表现为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的红色沉积旋回,岩性组合以砂质、泥质页岩为主,夹薄层砂岩、粉砂岩等。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的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该区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也表明,这些页岩气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储层和保存条件也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陆相页岩气地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储层类型主要为砂质、泥质页岩,其中砂质页岩的储层物性和含气性较好。该区还发育有少量的砂岩储层和裂缝储层。关于保存条件,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盖层条件较好,有利于页岩气的保存。然而,上白垩统红色砂泥岩对页岩气的保存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寻找和发展新型能源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本文将深入探讨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及其在石油地质领域的重要意义。

页岩气,主要存在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中,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根据其形成和储藏特点,页岩气可分为腐泥型和煤型两种类型。腐泥

型页岩气主要储存在高有机质含量、低粘度、低热演化程度的页岩中,而煤型页岩气则主要存在于高粘度、高热演化程度的煤系地层中。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沉积、夹层、裂缝和火山等。在沉积型页岩气中,气体的赋存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页岩本身的多层结构使得气体可以在其中形成多层吸附。夹层型页岩气则主要存在于页岩层间的夹层中,其形成与沉积环境、地层结构和后期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裂缝型页岩气是在页岩发育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微裂缝,这些微裂缝为页岩气的储藏提供了有利条件。火山型页岩气则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火山活动形成的孔隙和裂缝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了有利场所。

页岩气在石油地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全球能源供需矛盾。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将推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进程,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页岩气资源的开发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针对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如下:

加强页岩气形成与储藏机理研究:页岩气的形成与储藏机理是制定有效开发利用策略的关键。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页岩气形成与演

化规律,以及储层参数对页岩气赋存与分布的影响。

完善页岩气资源评价体系:当前,针对不同类型页岩气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未来研究应针对不同类型页岩气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指导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创新页岩气开采技术:页岩气开采需要解决低渗透、低压力、低丰度等难题。未来研究应新型钻井和压裂技术的发展,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重视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的焦点。未来研究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对于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推动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的重要性及方法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日益受到全球。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概述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的方法,以及它们在页岩气开发中的重要性。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气藏特征、含气量、压力、温度等因素的评价。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对盆地、地层、构造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沉积环境、岩石矿物组分等的研究。这些因素对页岩气的生成、储集和封存具有重要影响。 气藏特征评价主要页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微观孔隙结构、吸附和解吸性能等。这些特征与页岩气的开采方式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含气量评价是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核心,包括对储层含气量、单位面积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的计算与评估。含气量直接决定了页岩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压力和温度评价在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压力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储层的压力分布和流体性质,为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温度评价则有助于判断储层的成熟度和生气史,为资源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目标优选是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页岩气藏作为开发目标。目标优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评价体系:根据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明确各要素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构建: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如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对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进行模拟预测。 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评价体系和模型预测结果,对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方案制定:针对优选出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是指以页岩作为主要储集源的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页岩气具有广泛分布、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结构 调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页岩气地质特征和选区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页岩气地质特征 1. 储集岩层:页岩气储集岩层主要为富有机质的泥页岩,其中有机质含量通常在 2%~8%,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是形成丰富页岩气资源的基础。有机质经过成藏演化,会生成 天然气,并在泥页岩中孔隙、裂缝和有机质内部形成吸附态和游离态气体。 2. 储层特征: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超低渗透性等特点。储层的孔 隙度通常在1%以下,渗透率在0.001~0.1 mD之间,属于致密储集层。由于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天然气的储存空间主要通过吸附在有机质表面的方式存在,因此页岩气的开采需要 借助压裂技术。 3. 成藏地质条件:页岩气的成藏地质条件包括有机质的来源、堆积环境和演化历史等。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和海源,主要富集在湖盆、洼地和坳陷等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 盆地,如龙源、东华、皖东等盆地。页岩气的成岩演化过程在有机酸、原油运移和成藏过 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热演化是形成高成熟度页岩气的关键环节。 二、选区评价 1. 储量评价:通过勘探和开发资料,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地震和工程地质等资料,对选区进行储量评价。包括有机质含量的分布、丰度、成熟度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测定,综合计算出储量预测。 2. 有利区评价:通过分析地质构造背景、沉积相、成岩演化和天然气运移特征等因素,确定有利区。有利区一般具有较高有机质含量、较好的储层物性和演化历史,可通过 工业生产实践论证的区域。 3. 压裂评价:页岩气的开采需要通过压裂技术来提高渗透率。选区评价中,需要对 泥页岩的力学性质、微观裂缝特征、岩石断裂特性等进行评价,确定最佳的压裂位置、压 裂液体系和压裂参数。 4. 经济评价:综合考虑储层规模、储量丰度、开发难度、投资成本、市场需求、能 源政策和开采技术等因素,进行经济评估。通过分析投产期、投资回收期、现金流量、投 资收益率等指标,评估选区的经济可行性和开发潜力。

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分析

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分析 摘要:随着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其精细的微纳孔体系和独特的流体 分布方式成为页岩与常规油气藏的显著特征,同时也对评价内容、方法、技术手 段的相关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页岩气源、储一体的成藏特点,使得油气储集层的描述和评价成为该区评价、甜点预测、开发方案部署和实施的 重要参考。但是,由于页岩气勘探与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目前的评价内容、方 法和技术手段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实际需要。通过对 国内外页岩气储集层的表征和评价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着重对其矿物成分、 孔隙结构、压裂性和多尺度综合评价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 引言 页岩储集层有机质丰富,粘土质丰富,颗粒细,非均质性强,孔隙和渗透率低,孔隙空间大,比表面积大,成岩转换和油气沉积的复杂性,使其评价内容、 方法与常规储集层不同。页岩储层的矿物组成、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孔 隙结构、储层物理属性、裂隙特征等是评价页岩储层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对目 矿物组成、孔隙结构、裂缝性质及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矿物组分分析 页岩中的矿物成分对油藏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用于页岩矿物成分的 分析方法有:显微鉴别、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 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在显微结构上,矿物定量电子显微镜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镜和X-射线光谱技术,通过数据和图象处理软件对矿物成分、粒度、形态及其连 生性进行定量研究。利用矿物的定量电子显微镜和大尺寸的二维后散射影像拼接 技术,可以从岩芯到微观的各种孔隙和矿物的分布特征。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是一种以页岩为主要储层,通过先进的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开发出来的天然气,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储层、控矿构造和含气性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评价页岩气的开发潜力,需要对其选区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储层特征是评价一块页岩气选区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分为物性、成分和孔 隙结构三个方面。物性指储层的密度、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等物理特性;成分指储 层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排泄类型等化学特性;孔隙结构指储层孔隙的大小、形态 和连通性等。页岩气储层的物性特征通常表现为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渗透性和高岩石 压缩系数等,需要通过水平井和压裂技术进行有效地刺激和提高产能。在早期选区评价中,通过钻井获取的储层岩心、测井资料和岩相描述等信息,可以较为全面地识别储层特征,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微地震监测和地下水力学等新技术也被应用于储层特 征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 控矿构造是指影响页岩气储层形成、聚集和保存的因素,主要包括构造、沉积环境和 地质历史等方面。选区评价中要全面分析控矿构造的特点,了解地质构造对页岩气聚集和 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开发策略和方案。页岩气储层的聚集规律一般与构造沉降相对稳定、受构造变形较小、沉积相相对一致的地层区域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对构造形态、 沉积相和断裂发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最有利于开发的区域。 含气性是指含气岩石在压力释放时所释放的气体,也是评价选区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 之一。含气性受储层岩石物性和构造背景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含气压力、含气饱和度 和气体组成等方面。页岩气开发中,矿区内不同井的含气性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数 据采集和分析,针对不同地层与井段开展智能化优化生产。 综上所述,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开展全面而系 统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确立合适的开发方案和科学的管理策略。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是指将天然气储存在页岩中,通过水力压裂等方式释放并开采的一种非常重要 的能源资源。由于具有储量丰富、开采难度大、环保压力较高等特点,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地质特征和选区评价两方面介绍页岩气开采的基础知识。 页岩气的留存和释放主要取决于页岩岩性、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厚度、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和构造地质条件等因素。 (一)岩性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石,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页岩具有致密的结构,孔 隙度很低,很少有自然裂缝或洞穴,所以传统的储层类型分类带不适用于页岩。 (二)孔隙度 页岩的孔隙度很低,一般在1%以下,而且孔隙主要是纳米级孔隙和微孔隙,这些孔隙含量很低,无法利用传统石油勘探工具检测。 (三)孔隙连通性 孔隙连通性是指岩层中各种孔隙之间的联通情况。对于页岩来说,孔隙连通性很差, 很难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储层。 (四)厚度 页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厚层页岩有更好的存储和释放条件。 (五)有机质含量 页岩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页岩气形成和释放的重要因素。有机质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 有机残骸和有机质合成。页岩中的有机质主要为干酪根,它随着页岩成熟程度的提高,逐 渐分解释放出天然气。在评价页岩气开采潜力时,需要注意评估其有机质含量和成熟度。 (六)成熟度 成熟度是指有机质经过热压作用后产生的热解气的数量,也就是岩石中腐殖质的热解 程度。成熟度一般通过反射率、有机质类型和含量等指标来判断。在成熟度较高的页岩中,可以形成较多的烃类物质,从而产生较高的页岩气含量。 (七)构造地质条件 构造地质条件包括构造类型、断裂和褶皱等因素。底部比较平坦的凸起或构造陷落情 况比较复杂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好的页岩气储层。

中国页岩气

中国页岩气 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在中国超过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可在中国使用100年以上。然而,由于勘探开发难度和环保压力,页岩气的再开发需要跨越过去的经济门槛。 我国气质类型占比 在我国lng工厂气质类型的产能占比,非常规气共占 29.04%。而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开采类非常规气,占全部非常规气产能的33.23%,占全国总产能的9.66%,占比较轻。而页岩气lng工厂目前全国仅有5家,全部分布在西南地区。 中国页岩气 1 1、埋藏深。我国页岩气埋藏深度一般为3500-4000米之间 2.贫丰。我国页岩气井产气量低,生产周期短。 3.地质结构复杂多样。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和四川盆地。需要不同的开发技术。 4、水气分布不一致。我国的页岩气中有3/5以上,分布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而页岩气的开采方式-水力压裂法无疑会给当地本就不富裕的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国页岩气起步较晚,与目前的开采规模相比,页岩气成本再次下降的空间有限。 但从今年近期的勘探开发情况来看: 长庆油田2019年在庆城地区石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已探明页岩油储量3.59亿吨,2020年新增探明储量1.43亿吨,今

年前5个月地质储量5.5亿吨,最终通过国家油气资源与储量委员会入库。至此,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庆城油田拿下了探明储量超过10亿吨的整块油田,成为目前国内探明储量最大的页岩油油田。 黄202脱水站于2020年9月10日建成投产,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玉溪-长宁区块第一座拥有自营150万撬装脱水装置的脱水站。今年6月16日,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黄202脱水站出口1亿立方米页岩气,标志着中国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渝西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迈出增产步伐,为渝西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是永川作业区乃至整个重庆气矿的新开端。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和油气调查中心在松辽盆地取得我国陆相页岩气调查的重大战略突破,经资源潜力、技术经济、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油地质资源量75亿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500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并且首次发现51米厚富含气混积页岩,直井压裂获得日产7.6万方高产页岩气流。松辽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也是中石油集团和中石化集团的油气主要产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连续开采,急需后备资源接续。页岩油气的新发现,以及一系列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提振了整个行业对松辽盆地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信心,引领带动了国家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力度,建设页岩油气先导试验区。 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大部署过程中,未来十年仍是清洁能源的黄金期,作为未来最有发挥空间的低碳化石能源,天然气还将与可再生能源长期相伴相生,而页岩气仍将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增量市场的主力。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它储存在页岩中,需要通过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开采。随着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的开采和利用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了解页岩气地质特征并对潜在的页岩气选区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页岩气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页岩的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含气量以及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等方面。页岩的岩性特征对于页岩气的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页岩的岩性应该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这样才能在压裂作业后释放出大量的天然气。页岩的孔隙结构也对页岩气储层的渗透性有着重要影响,通常来说,孔隙度越大,渗透性越好,对于页岩气的开采也更为有利。页岩中的天然气含量也是评价页岩气潜力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来说,含气量越高,页岩气的潜力就越大。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对于页岩气的分布和聚集也有重要影响,对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确定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和选区范围。 在对页岩气选区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地质特征,并利用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化验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潜在的页岩气选区。可以通过地质调查和取芯分析等手段,获取页岩岩性和孔隙结构等信息,从而初步确定页岩气的潜力。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获取页岩气储层的地质构造和含气量等信息,进一步确定页岩气选区的范围。可以利用化验分析技术获取页岩气储层的气体组成和含气量等信息,对选区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有利于页岩气开采的区域。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是页岩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页岩气地质特征的研究和对选区的评价,可以为页岩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随着页岩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页岩气将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页岩气评价标准

页岩气评价标准 据张金川教授 页岩气有经济价值的开发必备条件: (1)岩石组成一般为30-50%的粘土矿物、15-25%的粉砂质(石英颗粒); (2)泥地比不小于50%; (3)有机碳含量一般小于30%; (4)TOC:底限0.3%,一般不小于2%; (5)Ro:0.4%-2.2%,高可至4.0%; (6)净厚度:不小于6m;一般在30m以上。 (7)岩石物性:Ф≤10%,Ф含气= 1-5%,K取决于裂缝发育程度; (8)吸附气含量:吸附态20% -90%之间,一般50%±; (9)含气量:1-10m3/t; (10)经济开发深度:不大于3800(4000)m 页岩气成藏并具有工业价值的基本条件是:气藏埋藏较浅且泥页岩厚度较大, 母质丰富且生气强度较大以及裂缝发育等。 据侯读杰教授 TOC:一般>4%,有机碳含量大于3%;( 据Burnaman (2009) TOC一般不小于2% ) Ro:一般在1.1%以上,Ro为1.1%~3.0% 厚度:高有机质丰度泥岩(Corg>3.0%)连续厚度15m以上,如有机质丰度低,则须提高其厚度值; 矿物含量:石英、方解石、长石等矿物含量大于25% 岩石物性:Ф≤10%,Ф含气= 1-5%,K取决于裂缝发育程度; 地层含气:广泛的饱含气性,吸附态一般>40%; 深度:<4000M TOC含量、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与有机质成熟度被认为是决定页岩气区带经济可行性的关键因素(Rokosh et al,2009)。 聂海宽 内部控制因素: TOC:具有工业价值的页岩气藏TOC>1% ,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有机碳下限值可能会降低至0.3%;(Schmoker 认为产气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限值大约为2%;Bowker 则认为获得一个有经济价值的勘探目标有机碳下限值为2. 5% ~ 3%。) 成熟度:变化范围较大,一般>0.4% 厚 度:具有良好页岩气开发商业价值的页岩厚度下限为9 m;

页岩气井位论证报告编写要求

页岩气井位论证报告编写要求 作为烃类气体的页岩气,用途十分广泛,如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勘探和开发页岩气资源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通过野外井位遴选后,进行井位论证报告编写,应从以下要求着手: 一、野外原始资料 标准地层剖面原始编录、典型剖面原始编录。要求观测仔细、数据可靠、描述规范、记录翔实。 二、图件 项目工作底图(1:500000)、井区地形地质图(1:10000)、井区地层柱状图(1:1000)、井区典型剖面柱状图(1:200)、井区地质剖面图(1:50000、1:2000)。要求各种图件规范、美观、数据无误、图文统一、内容齐全。 三、文字报告 1. 概况 1.1 目的与任务 简述项目由来、承担单位、主要目的,条理性地简述主要任务。 1.2 位置和交通 1.2.1 位置 简述井位所在地理位置及坐标、行政区属。 1.2.2 交通和通讯 叙述井区铁路、公路及其与井位位置、距离,交通运输是否方便,

并附交通位置插图;简述井区移动通讯、电信光缆等情况。 1.3 自然地理 1.3.1 地形地貌 叙述井区地形及地貌,重点阐述井位地形(如平坦或宽缓情况)、土地使用、高程、高差、平坝面积情况,附井位照片、地形地貌插图。 1. 3.2 气象、水文 叙述井区气候(气温、降雨量、灾害性气候等),叙述井区地表水体(河、溪、湖、库、泉)位置及水量,重点叙述井位最近水源点对钻井施工保障情况(附相关照片插图)。 1.3.3 经济概况 简述井区工业、农业、电力、农作物、经济作物等自然经济情况。 1.4 以往地质工作 简述以往在本区或邻区开展过地质工作,重点叙述以往页岩气或页岩层系工作情况。 1.5 本次工作情况 简述本次论证工作起始时间、收集资料和野外工作时间、主要工作(现场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地质观测、采样等),列表体现本次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井区地层 2.1 区域地层 简述区域出露由老到新地层(系),列区域地层简表(各组、段厚度、主要岩性等)。

页岩气储层低阻成因分析及测井评价-第1篇

页岩气储层低阻成因分析及测井评价 陈勇 李玉喜等编著的《页岩气地质分析与选区评价》一书中探讨了页岩气储层低电阻率成因和相关测井评价方法,本书逻辑清晰、层次鲜明且实用性较广泛,对我国从事页岩气开发工作的相关研究人员具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 页岩是由黏土脱水胶结形成的一种岩石,据成分不同分为钙质页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等。页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主要有黏土、有机质等。研究表明,页岩中黏土体积占30%~50%,主要类型包括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等。黏土含量影响页岩气储层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黏土矿物含有多种孔隙结构,可储存气体和水分,影响页岩气储层电阻率。页岩黏土中对电阻率影响较大的是蒙脱石和伊利石,由于这两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孔隙结构,可储存大量气体和水分,水的存在使得页岩气储层的导电能力增强,电阻率降低。同时页岩矿物质中含有大量离子成分,含水量增多可形成双电子层,增加导电能力。页岩气与普通天然气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可以自产自储,我们通常说的页岩气储层就是产生天然气的岩层。根据大量研究发现,页岩气储层的有机质对其电

阻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页岩的结构特征随其存在的有机质成熟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且有机质成熟度越高,导电能力也越强。在过成熟的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会不断降解,生成干酪根,进而转变成甲烷气体,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碳化现象,生成一些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具有良好的导电特性,进而会使得页岩气储层的电阻率降低。 页岩气储层中黄铁矿是铁的二硫化物,通常含有钴、镍、硒等金属物质,由于金属是电的良导体,因此对电导率具很大影响。页岩气储层中黄铁矿含量一般较低,为10%左右,分布较零散,对页岩电阻率影响不显著。如页岩气储层中黄铁矿含量增加且分布较集中时,对导电性影响就会增大。页岩气储层具多种孔隙结构,有气体和水分分布,地层水含量较多。地层水中矿化程度也是影响电阻率的重要因素,矿化程度越高,地层水中所含离子数量就越多,形成导电网络,引起页岩气储层电阻率降低。观测数据表明,对电阻率影响较大的是存在于页岩气储层中的束缚水,游离水影响较小忽略不计。页岩中除黏土颗粒、矿物质、胶结物等还有大量空间,较大空间称为孔隙,连接各孔隙的小空间称为喉道,这一部分空间对页岩结构性能有较大影响。通常所说的结构特性一般指孔隙和喉道的空间大小、形状及联通关系等。页岩气储层中孔隙的存在使页岩储存较多水分,增加束缚水饱和度,增强导电能力,降低电阻率。除页岩本身结构特性外,周围环境对气储层电阻率也有一定影响。页岩形成中受周围环境影响和沉积回旋作用,矿物成分增多,形成大小各异孔隙,同时岩石小颗粒也会增多。孔隙形成过程中,页岩气储层中束缚水含量也会增加,造成电阻率降低。页岩气开采前,需进行测井评价,了解开采岩石特性,制定科学合理开采方案。目前测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是地层岩石的特性参

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

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模式研究 庞敏闫波波 【Summary】论文根据四川省页岩气产业特点,通过建立页岩气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FCE模型对四川页岩气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最终得出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处于良好状况。根据对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应采用集群化的发展模式。 【Key】能源高质量发展页岩气产业ANP-FCE模型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十分显著,能源供给与能源结构严重不合理,页岩气等绿色清洁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页岩气产业具有地理分布极其不均、区块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技术、资金等要素对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很关键。与国外页岩气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四川省的页岩气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发展受到自身资源优势、国家及

政府支持产业政策、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投入产出要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基础。页岩气资源与其产业发展的规模及效益有着必然的联系,它对页岩气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的深刻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厚,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以此为核心,形成了相关产业链,建立了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为此,资源基础是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四川省页岩气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丰度、储层平均埋深、储层平均厚度以及可采资源量等因素作为评价页岩气资源基础的指标。 (2)产业政策。页岩气产业发展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政府重视与政策支持,能够为页岩气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根据政府部门相关文件的要求,选取产业监管、示范区建设、产业技术政策、市场与运输、节约利用、环境政策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3)技术支持。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创新性为页岩气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及有利支撑。在技术支持中,选取技术设备、人才队伍、自主研发以及国际合作等指标。 (4)投入产出。页岩气产业的投入包括了投资机制、生产成本、环境治理成本以及管网建设等方面,它主要是指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资本性投入。页岩气产业的产出主要通过效益来衡量,体现在开发、安全和环境三方面。投入与产出的好坏决定着页岩气产业能否吸引投资和长久发展。 二、基于ANP-FCE模型的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

页岩气勘查和开发评价指标

浅析页岩气勘查和开发评价指标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页岩气勘查和开发评价指标,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总结出适用于页岩气勘查和开发评价的指标。首先,综述了页岩气资源勘查的背景;其次,对影响页岩气勘查与开发的相关指标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套比较全面的页岩气勘查与开发评价指标,使之能够更好地反映勘查与开发的成功可能性。 关键词:页岩气;勘查;开发;评价指标 正文: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能源消费不断增长,页岩气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页岩气是有机质经过古老的演化而形成的复杂的混合气体,在当前的能源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的构造复杂,容易造成勘查和开发的失败。因此,将适用于页岩气的评价指标纳入勘查与开发的流程中,十分重要。 2. 背景 页岩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它蕴藏在大量的火山岩地表层以及沉积岩遗迹中,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页岩气勘查开发的前提是获得高质量的勘查资料。影响页岩气勘查和开发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矿物质组成、孔隙结构、流体性质、岩石力学性质、气体压力特征等。 3. 评价指标 (1)矿物质组成——分析页岩中的矿物质组成,可以更好地

掌握页岩气藏基本特征,评估其储集空间; (2)孔隙结构——分析孔隙结构优劣,可以评估页岩气储集 量和跃迁性,从而反映出页岩气藏的发育度; (3)流体性质——分析流体性质,可以评估气体渗流率、气 体运移系数,从而反映出气体的扩散性质; (4)岩石力学性质——分析岩石的力学性质,研究页岩气藏 的自然裂缝和抗压强度,可以了解页岩气藏的抽放能力; (5)气体压力特征——分析气体压力特征,可以评估页岩气 藏的开发程度,可以作为预测开发效果的参考依据。 4.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套比较全面的页岩气勘查与开发评价指标:矿物质组成、孔隙结构、流体性质、岩石力学性质、气体压力特征等,以上述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勘查与开发的成功可能性。5. 展望 页岩气的开发需要勘查与开发技术的共同作用,但是遇到一些复杂的地质环境时,就需要更加精确的技术和评价指标才能更好地开发出页岩气藏。因此,未来可以采取多种综合评价指标方法来研究和评价页岩气藏,以优化开发效果。 其一,对多宝层页岩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评估,结合页岩结构及构造特征研究,提高多宝层页岩勘查成果。 其二,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和测井资料,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将工程因素、岩性因素、储层结构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加强页岩气藏储层特征评价。

湘鄂西寒武系页岩气评价及研究

湘鄂西寒武系页岩气评价及研究 摘要:湘鄂西寒武系优质页岩勘探开发区域集中于鄂西、桑植-石门地区, 在湘鄂西地区的多口井的多个海相地层位获页岩油气显示,揭示了湘鄂西地区泥 页岩储层中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现有资料表明,常压井反映出高吸附气占比、高返排、高水平应力差等特征,页岩气井压后普遍低产。因此需要针对常压页岩 气储层开展测井地质综合评价研究,建立湘鄂西常压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 关键词:页岩气;寒武系;电成像;元素测井;TOC;自然伽马能谱 0 引言 湘鄂西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影响,地层高陡、断层发育等,湘鄂西地区 页岩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工区储层评价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缺乏由点及面的湘鄂西区块寒武系页岩测井岩石物理特征规律性研究,各主要区块间综合对比分析研究较少。针对寒武系的页岩储层研究较少,缺乏相 关的页岩优质储层识别和测井评价研究。 (2)储层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且与含气性关系不明显。电阻率数值高低,是否与含水饱和度有关,还有待结合试气、岩心分析数据进一步开展研究。 (3)湘鄂西区块纵向页岩层系较多,页岩类型复杂,无标准的解释模型。 目前没有建立湘鄂西寒武系页岩评价体系与解释评价标准。通过对湘鄂西地区寒 武系页岩储层的研究,形成测井评价体系,对本区的页岩气勘探和水平井开发才 能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出露齐全、连续,且岩石类型多样、化石丰富,是我国 寒武系的标准剖面之一,自下而上划分为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和三游洞组。 1 页岩储层识别

页岩做为一种烃源岩,其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 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主要用到下列四种方法来判断页岩发 育层段。 1.1 岩心或岩屑识别岩性 湘鄂西地区寒武系有利的页岩气层段主要发育于水井沱组下部地层。根据现 场岩心、岩屑的岩性描述,水井沱组主要为呈薄层或块状产出的暗色或黑色细颗 粒的沉积岩,它们在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古生物、结构和沉积构造上丰富多样。含气岩石类型主要为黑色炭质页岩或灰质页岩。这些岩性的矿物成分组成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了后期的压裂改造。 1.2常规曲线识别岩性技术 由于湘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层具有TOC较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孔隙度 较高等特征,因而页岩气层在自然伽马(或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电阻率测井、 三孔隙度(声波、中子、岩性密度)测井、元素俘获测井、电成像测井等测井曲 线上具有明显的指示。通过这些特征曲线的定性指示特征,在一定程度也能较好 地指示页岩气层的发育情况及页岩气层优劣。总体上,水井沱组优质页岩气层段 具有“高自然伽马、高铀、相对高声波时差、相对高电阻率,低密度、相对低中子、低无铀伽马”的“四高三低”的测井响应特征。 1.3自然伽马能谱定性识别岩性技术。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能够提供地层的铀、钍、钾的相对含量,以及地层总 自然伽马和去铀自然伽马。利用总自然伽马和去铀自然伽马曲线特征可以将富含 有机质页岩区分开来。 由于有机质沉积过程中会吸附水体中的铀离子,页岩气储层有机质含量高, 自然伽马能谱显示高铀特征,总自然伽马与去铀伽马幅度重叠存在差异,而普通 泥岩地层,自然伽马能谱显示铀含量较低,总自然伽马和去铀伽马幅度基本保持 等间距。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国土资源部 •【公布日期】2014.06.12 •【分类】法规、规章解读 正文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解读2014年4月17日,国土资源部以公告形式,批准发布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的《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DZ/T0254-2014)》(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4年6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页岩气行业标准,是规范和指导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规范,是加快推进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规范》的发布实施是我国非常规油气领域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页岩气资源储量管理和页岩气勘探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规范》的重要意义 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确立了页岩气作为我国第172个矿种的法律地位。国土资源部将页岩气按独立矿种进行管理,对页岩气探矿权实行招标出让,有序引入多种投资主体,通过竞争取得探矿权,实行勘查投入承诺制和区块退出机制,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页岩气勘探开发,促使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加大勘查投入,尽快落实储量,形成规模产量,从而推动页岩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继201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页岩气开发利用减免税、页岩气产业政策以及与页岩气相关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督管理、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创造了宽松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其他有关页岩气环保、用水、科技和对外合作等政策措施也在加紧制定中。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重庆涪陵、四川长宁等地区已开始转入页岩气商业性开发。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设置页岩气探矿权52个,面积16.4万平方千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石油企业已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安徽、河南、山东、湖南、湖北、辽宁、黑龙江等10多个省(区、市)的各自常规油气区块中开展了页岩油气勘探工作。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和2012年举行了两轮页岩气探矿权出让招标,中标的19家企业在21个区块上按勘探程序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总体进展情况良好。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勘探和正在部署或实施勘探的企业开始为提交页岩气储量做准备,中石化在涪陵焦石坝、中石油在长宁地区已率先形成产能,并将形成大规模开发,具备了提交储量的条件。页岩气储量作为产量的基础,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入到现在这个阶段,如何评价计算已是当务之急。为了促进页岩气科学合理勘探开发,做好页岩气储量估算和评审工作,规范不同勘探开发阶段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等要求,为页岩气产能建设提供扎实的储量基础,出台和发布《规范》显得十分必要。 《规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我国页岩气特点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参考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实现了不同矿种间规范

页岩气评价

页岩气 1 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 1.1 世界页岩气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 超过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量( 436.1×1012m3 ), 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拉美、中东、北非和前苏联(表1)。美国是目前探明页岩气资源最多的国家, 现已探明近30个页岩气盆地, 其中7 个高产盆地的页岩气资源量为80.84 ×1012m3, 可采储量为18.38 ×1012m3。中国页岩气资源比较丰富, 经初步估算, 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1012~ 30×1012m3,中值23.5×1012m3。 1.2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北美是全球目前唯一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地区。美国页岩气开采最早可追溯到1821年,但当时由于产量较小没有得到重视,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水平钻完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 使得页岩气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底, 美国已完钻页岩气井约42 000口,产量首次超过煤层气, 达到507×108m3,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0% , 预计2015年页岩气产量可达2 800 ×108m3。产能较高的有Barnett、Fayetteville、Haynesville、Marcellus、

Woodford、Antrmi和New A lbany7套页岩, 分别位于FortWorth盆地、Arkoma 盆地、North Louisiana盆地、美国东北部地区、俄克拉荷马州中南部、Michigan 盆地和Illinois盆地。 加拿大紧随美国之后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勘探和开发试验。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 GSUG)初步估计, 加拿大页岩气地质储量超过40.7×1012m3, 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British Columbia、Alberta 和Saskatchewan 地区, 东南部Quebec、Ontario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GSUG认为, 西部(包括British Columbia 北部Bowse盆地) Colorado页岩段、侏罗系及古生界页岩和东南部的泥盆系页岩具有开发潜力。近年来在加拿大东部Quebec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表明, 人们所熟知的Utica页岩资源丰度高达10.17 × 108m3, 可以和美国著名的Barnett页岩相媲美, 除此以外, 还在Utica页岩下面发现了一套厚达1500~ 2 000 m的Lorraine硅质页岩, 这套页岩的资源丰度可能为20.82×108m3,是Utica页岩的2倍多, 显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据不完全统计, 加拿大现有页岩气钻井60余口, 年产量约31× 108m3 /a。 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德国、匈牙利、波兰、瑞士、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也纷纷开展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试验。 中国自2004年起, 由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开展了页岩气资源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比湖南、四川等8省市成藏条件后, 认为重庆市渝南和东南地区广泛分布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3套地层, 许多地区有形成大规模页岩气的可能。自2005年起, 中国石油( CNPC )开展了页岩气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通过对以往资料的分析, 证实了页岩气确实在国内广泛存在, 二是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如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美国新田石油公司签署了/ 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0协议, 2009年11月与壳牌公司签订/四川盆地富顺) 永川区块页岩气联合评价协议0。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11月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设计实施的中国首口页岩气取心浅井在四川宜宾顺利完钻, 设计200m 的井深取心154 m, 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测试。中国石化近年来也已设立页岩气专题研究组,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页岩气藏潜力评价及有利地区优选工作。中国海油( CNOOC )也于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页岩气专题研究组, 主要从事南方地区页岩气藏潜力评价和区带优选工作。2009年8月17日, 中国首个页岩气开发项目在重庆綦江启动, 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了新型能源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2009年8月27日,中国研究人员在重庆市境内的北部县区(秦岭褶皱带南端)肉眼观察并发现了页岩气的直接存在。 2 页岩气特点 页岩气与深盆气、煤层气一样都属于“持续式”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所谓页岩气( Shale Gas) 系指富含有机质、成熟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或岩石中存在着裂缝和基质孔隙, 使之储集和保存了一定

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综述

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综述 本文旨在对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方法和成果。首先介绍了页岩气的概念和特点,接着详细阐述了地球物理测井的定义和作用,最后对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进行了综合评价。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开采难度大等特点。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地球物理测井是一种重要的勘探方法,在页岩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地球物理测井在页岩气评价中的应用和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是当前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地层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地层中的岩石类型、岩石厚度、孔隙度、含气量等重要信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开展了大量的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的方法主要分为间接评价法和直接评价法。间接评价法是通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等物理参数,推算出地层中的含气量等参数。直接评价法则是通过测量地层中的气体参数,如甲烷浓度、重烃组分等,直接确定地层中的含气量。

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地层中的岩石类型和岩石厚度,有助于评估页岩气的储量和分布情况。通过对地层中岩石的孔隙度和含气量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页岩气的储集特征和开采潜力。 然而,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页岩气储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解释结果可能存在多解性。直接评价法需要钻取岩心样品进行测量,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球物理测井评价通常需要与其他勘探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评估页岩气的储量和分布情况。 本文对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研究现状、方法和成果。虽然该方法在页岩气评价中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包括: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地球物理测井与其他勘探方法的综合应用,如地震勘探、地层学、岩石物理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页岩气的储量和分布特征。 深入研究页岩气储层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建立更为精确的地球物理模型和算法,提高测井解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4页岩气评价规范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54-2014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2014-04-17发布2014-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武、王少波、韩征、王永祥、耿龙祥、吝文、张延庆、乔春磊、王香增、郭齐军、张君峰、包书景、刘洪林、胡晓春。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DZ/T 0254-2014 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及定义、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评价、资源勘查、开发设计及报告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GB/T 19559—2008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DZ/T 0216—2010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 5895--1993 石油工业常用量和单位(勘探开发部分) SY/T 6098--201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页岩气shale gas 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段中,以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状态储藏的天然气,主体上是自生自储成藏的连续性气藏;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可通过体积压裂改造获得商业气流。3.2 页岩层段shale layers 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系,以页岩、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含少量砂岩、碳酸盐岩或硅质岩等夹层中的致密砂岩气或常规天然气,按照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进行计算,若达不到单独开

页岩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页岩气工程 可行性争论报告 xxx 科技进展公司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页岩气工程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 主要存在方式的格外规自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 源资源。常规自然气、页岩气与致密气的区分主要在渗透率上。页岩气赋 存于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段中,以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状态贮存,主 体是自生自储成藏的连续性气藏,页岩气束缚在页岩层里,渗透率小于1μD,必需承受水平钻井并分段压裂才能开采出来。全球页岩气资源丰富,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世界第一。 〔二〕工程选址 xxx 产业园 工程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 科研、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进展的关系,与工 程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便利的联系。 〔三〕工程用地规模 工程总用地面积 44755.70 平方米〔折合约 67.10 亩〕。 〔四〕工程用地掌握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64.81%,建筑容积率 1.05,建设区域绿化掩盖率5.0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95.17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工程净用地面积 44755.70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29006.17 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 46993.49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34936.96 平 方米,工程规划绿化面积 2369.94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工程打算购置设备共计 110 台〔套〕,设备购置费 3852.76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工程年用电量 488114.63 千瓦时,折合 59.99 吨标准煤。 2、工程年总用水量 19231.80 立方米,折合 1.64 吨标准煤。 3、“页岩气工程投资建设工程”,年用电量 488114.63 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19231.80 立方米,工程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1.63 吨标准煤/ 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18.41 吨标准煤/年,工程总节能率 26.7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工程符合 xxx 产业园进展规划,符合 xxx 产业园产业构造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进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实行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掌握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工程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