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1引言

在我国,大约有1500万青少年吸烟,尝试吸烟者不下于4000万,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4%。青少年吸烟呈低龄化趋势,13岁前吸完一支烟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6.8%和68.2%。一般来说,吸烟开始年龄越早,成为常吸者的可能性越大。吸烟会对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造成伤害,还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低自尊等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因此,探究吸烟行为的心理机制是预防和干预吸烟行为的重要途径。吸烟不仅与神经生理过程有关,也取决于吸烟者的认知决策过程。大多数风险性健康行为的决策模型,例如健康信念模型、保护性动机理论,都以理性决策理论为指导思想。该理论认为人作为理性的信息加工者,能够系统地评估物质滥用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但上述理念对成瘾行为并不适用。吸烟无疑是典型的非理性行为,成瘾行为的典型问题不在于成瘾者是否意识到成瘾行为的消极面大于积极面。其悖论在于,成瘾者意识到其危害但是还要持续其成瘾行为[1]。因此,内隐社会认知取向的成瘾行为研究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ing Models,DPMs)出发,认为吸烟行为是受控过程和自动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基于理性决策视角的吸烟行为研究忽略了自动化过程在引导吸烟行为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其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指导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性[2,3]。本研究试图基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探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对吸烟行为的预测效用,以及工作记忆容量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是当前社会行为研究的主导性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个体行为是自动化过程(内隐认知)和受控过程(外显认知)两种信息加工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现实生活中的刺激物能够引发个体自动化的反应(尤其是情绪反应),随后受控加工过程对自动化反应进行调节,它们就这样决定着个体的思维、情感和外显行为[4,5]。Bechara等基于上述观点提出了成瘾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成瘾行为的原因在于冲动性的、聚焦于当前的认知系统超越了成瘾者深思熟虑的、聚焦于未来的认知系统[6]。近年来,Hofmann等构建了风险性健康行为模型[7]。该模型认为,风险性健康行为受到冲动性先导因素、反思性先导因素和限定条件三者的交互影响。基于长期的生活史,个体对风险性健康行为的特定对象(例如吸烟、喝酒)持有自动化的情感反应或趋避反应,同时能够习得与自动化情感反应相冲突的社会规范和标准,两者如何影响风险性健康行为则受到情境或特质性因素的制约。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酗酒、暴食、吸毒等风险性健康行为的成因,是当前最具整合性的成瘾行为的心理学模型[8-10]。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吴明证1孙晓玲1,2刘友山3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杭州310038;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杭州310003)

摘要:研究探讨了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吸烟行为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吸烟

者对吸烟行为持有消极的内隐态度;(2)积极后果期望和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却表现出截

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能够预

测吸烟行为;(3)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

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

关键词:吸烟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XLX005,10YJCXLX04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JY012YBQ, 11JCJY03YB)、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34)。

通讯作者:孙晓玲,女,博士。Email:psysun@https://www.doczj.com/doc/2c10378777.html,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2,5(1):49-5549

心理研究

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现,内隐吸烟态度能够有效预测吸烟行为,尽管其对吸烟行为的预测作用低于外显态度[11]。但也有研究发现,只有积极的内隐吸烟态度才能预测吸烟行为,而消极的内隐态度无法预测吸烟行为[12]。此外,如果戒烟者曾计划戒烟并且经历过戒烟失败,内隐态度还能够预测吸烟者(一年半以后)是否戒烟[13]。但是,对于吸烟者对吸烟的内隐态度是趋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首先,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都持有消极态度[14,15],吸烟者还倾向于将吸烟与消极社会后果相联系[16]。在消极内隐态度的程度方面,非吸烟者对吸烟的内隐态度的消极程度更高[14,15],或者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之间并无差异[12]。其次,吸烟者对吸烟持有积极的内隐态度[17],或者认为吸烟者对吸烟的感觉特征方面持有积极的内隐态[14,15]。在积极内隐态度的强度方面,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吸烟不存在差异[18]。第三,吸烟者对吸烟持有分离的内隐态度,即吸烟者往往同时持有积极和消极的内隐态度,而非吸烟者仅持有消极的内隐态度[19]。进一步的研究则发现,非吸烟者对吸烟线索持有消极的内隐态度。对吸烟者而言,那些偶尔吸烟者对吸烟表现出消极内隐态度,而吸烟动机较高的吸烟者则表现出积极的内隐态度[20]。因此,探讨中国吸烟者的内隐态度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是本研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对吸烟后果的积极或者消极期望影响着吸烟者的吸烟决策。那些持有积极的吸烟后果期望的人,例如相信吸烟有助于社会交往,从而被其他人所接受的个体,更容易吸烟,也更不愿意戒烟,因此,积极的吸烟后果期望能够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尼古丁依赖状况[21]。持有消极的吸烟后果的期望者,例如担心吸烟遭到同伴拒绝的个体,具有较低的吸烟率,也更容易戒烟。而将消极社会后果作为戒烟理由的青少年,更容易戒烟成功。不仅如此,那些相信吸烟会导致他们异于朋友的男性吸烟者,更能节制自己的吸烟行为[22,23]。因此,研究表明,吸烟后果期望比吸烟态度、信念等能更有效地预测吸烟行为[24]。但是,已有研究并未考虑,吸烟后果期望与内隐态度对吸烟行为的相对作用,尤其是考虑到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相对独立的吸烟后果期望。因此,当内隐态度与积极或消极吸烟后果期望冲突时,内隐态度与吸烟后果期望如何影响吸烟行为,是本研究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成瘾行为的自动化研究十分关注,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影响成瘾行为的限定条件。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认为,外显认知、内隐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受到时机(包括时间与认知资源)和动机的调节。当缺乏时机和动机时,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一致性较高,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均能够预测行为;但在具有足够的动机和时机的情况下,只有外显认知才能够预测行为[25]。Hofmann等的风险性健康行为模型则认为,外显认知、内隐认知与成瘾行为的关系受到情境、特质与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限制[7]。研究表明,内隐认知对随后成瘾行为的影响依赖于个体的执行功能的水平[26,27]。执行功能由与目标导向行为相关的一系列认知技能所构成,它包括转换、更新和抑制功能。尽管对执行功能的具体界定仍存在争议,但是一般都认为,执行功能能够保持信息与工作记忆并使其免受干扰[28]。工作记忆容量是执行功能的中枢结构,影响着自动化过程和受控过程对自我调节行为的引导功能,工作记忆容量高的个体更容易实施受控的、目标取向的认知过程。当个体对对象的自动化情感或趋避反应与自我目标和社会标准相冲突时,只有足够的工作记忆容量才能够抑制自动化的情感反应并维持工作记忆中的自我目标和社会标准,以帮助个体监控和实施特定的行为[29]。而大量研究业已显示,工作记忆容量高的个体更能够利用外显认知,以抑制内隐认知对一般社会行为和成瘾行为的引导[30]。因此,探讨工作记忆容量如何调节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是本研究探讨的第三个问题。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内隐态度、吸烟结果期望对吸烟行为的影响,以及工作记忆容量在其间的调节作用,为全面构建风险性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提供实证依据。同时,吸烟行为创设了冲动性行为意图和自我调节目标相冲突的情境,也为验证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提供了一个合理性的有效视角。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某高校自我报告吸烟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共85名,删除IAT错误率超过25%(1人)和工作记忆容量任务中错误率超过50%(1人)的数据,最后获得有效被试83人,包括女性被试3名,男性被试80名,年龄为19~26岁(M=23.23,SD=1.638),烟龄为1~8年(M=4.45,SD=1.982)。

50

2.2方法

2.2.1

简式吸烟后果期望问卷

采用Myers 等编制的简式吸烟后果期望问卷[31],

测量吸烟者的外显吸烟认知。该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消极后果、正强化、负强化、饮食/体重控制。本研究采用消极后果分量表测量吸烟者对吸烟的消极后果期望,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分量表测量吸烟者对吸烟的积极后果期望。问卷共16道题目,对于每一后果,被试需判断该后果发生的可能性(10点计分,其中0表示完全不可能,9表示完全可能)和偏好(11点计分,其中-5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在本研究中,消极后果期望和积极后果期望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3和0.786。

2.2.2内隐吸烟态度测量

采用Inquisit 3.0编写内隐联结测验[32],以测量

吸烟者的内隐吸烟态度。在内隐联结测验中,目标类别是“吸烟相关”和“吸烟无关”,属性类别是“积极”和“消极”。目标类别采用吸烟相关图片和吸烟无关图片来表示。表示吸烟相关的图片包括烟头、品牌香烟、普通人抽烟镜头(两张)、充满烟蒂的烟灰缸、正在燃烧的烟,表示吸烟无关的图片用的是常见的铅笔和橡皮图片。属性类别由积极和消极词汇来表示。其中,积极词汇包括幸福、壮丽、崇高、快乐、愉快、荣耀,消极词汇包括灾难、肮脏、虚伪、凄凉、颓丧、悲观。内隐联结测验的计分采用D 分数[33],分值越大表明被试对吸烟的内隐态度越积极。

2.2.3工作记忆容量测量

采用计算广度任务[34]测量吸烟者的工作记忆容

量。具体方法如下:以1秒间隔呈现一系列加法方程(如2+3=5)或者减法方程(如11-6=7),方程答案都是一位数字。呈现时间为2秒,被试需要判断呈现的方程答案正确与否并揿键反应,同时还需记住方程的答案,在呈现结束后按照正确顺序报告该答案。总任务包括3个练习任务和18个测试任务,每次测试

任务包括4到8个方程,被试按照顺序正确报告的测试数量即为工作记忆容量。程序采用E-Prime 2.0编写。

2.2.4吸烟行为测量

采用Fagerstr觟m 尼古丁耐受问卷[35]测量吸烟者

的吸烟行为。该问卷由6道项目构成,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6。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for Windows 进行数据分析和统

计处理。

3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吸烟者对吸烟的内隐态度趋于消

极[M =-0.160,t (82)=-2.586,p =0.011]。消极后果期望与积极后果期望呈负相关。内隐态度和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而消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负相关。这表明,吸烟行为是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

3.2回归分析

研究采用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诸

变量与吸烟行为的关系。回归分析以吸烟行为为因变量。自变量分三个步骤进入回归方程:首先,积极后果期望、消极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和工作记忆容量进入回归方程;其次,上述变量的二阶交互作用进入回归方程;最后,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与消极后果期望和积极后果期望的交互作用进入回归方程。回归分析结果参见表2。

由表2可知,积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且积极后果期望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简单斜率检验发现,高工作记忆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β=0.801,t =

5.629,p <0.001),低工作记忆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相关不显著(β=-0.069,t =-0.438,p =

吴明证等: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变量M SD 积极后果期望积极后果期望25.5546.683消极后果期望31.2286.692-0.442***

吸烟行为

3.642

1.279

0.619***

内隐态度-0.1600.5650.055工作记忆容量8.0724.2900.016消极后果期望

-0.442***

-0.258*0.061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

0.1680.237*

0.018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注:*p <0.05,**p <0.01,***p <0.001

51

心理研究

变量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积极后果期望0.539***0.318***0.296**消极后果期望-0.160-0.186*-0.179*ΔR 2

0.444***

0.201***

0.033*

内隐态度0.167*0.165*0.230**工作记忆容量

-0.009

-0.006-0.054积极后果期望×工作记忆容量0.367***0.389***消极后果期望×工作记忆容量-0.078-0.119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0.353***-0.393***

内隐态度×积极后果期望-0.0640.012内隐态度×消极后果期望0.0040.009消极后果期望×积极后果期望

0.020

-0.008积极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0.249*消极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

-0.209*

F 15.55513.05412.266表2回归分析结果

注:*p <0.05,**p <0.01,***p <0.001。表中数据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0.611)。不仅如此,积极后果期望和内隐态度的交互

作用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简单斜率检验发现,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β=

0.419,t =2.961,p =0.004),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

消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β=0.902,t =5.363,p <0.001),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间相关不显著(β=0.197,t =0.883,p =0.380),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间相关不显著(β=-0.336,t =-1.326,p =0.189)。

由表2可知,内隐态度可以预测吸烟行为,且内隐态度对吸烟行为的预测作用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简单斜率检验发现,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相关不显著(β=-0.158,t =-1.479,

p =0.144),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β=0.619,t =5.334,p <0.001)。

由表2可知,消极后果期望可以预测吸烟行为,

且消极后果期望与内隐态度的交互作用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简单斜率检验发现,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负相关(β=-0.490,t =-2.424,

p =0.018),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

者的消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间相关不显著(β=-0.104,t =-0.645,p =0.521),工作记忆容量低、内

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间相关不显著(β=0.151,t =0.733,p =0.466),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呈负相关(β=-0.273,t =-1.189,p =0.069)。

4讨论

在本研究中,外显认知包括积极后果期望和消极

后果期望以及内隐态度,都能够有效地预测吸烟行为。这表明吸烟行为包含着受控成分和自动化成分,从而支持了自动化过程在吸烟行为中的作用。积极后果期望和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是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这意味着外显吸烟认知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受到受控过程的作用,而内隐吸烟认知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受到自动化过程的作用[12,13,36,37]。也表明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更可能基于理性来构建吸烟决策,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被试更可能是冲动性吸烟者。

研究还揭示了外显吸烟认知和内隐吸烟认知的交互作用对吸烟行为的影响。在高工作记忆容量条件下,无论内隐态度是积极的抑或消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都能预测吸烟行为,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预测吸烟行为;在低工作

52

记忆容量条件下,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这表明,当外显吸烟后果期望与内隐态度相冲突时,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能够利用积极后果期望以抑制内隐态度对吸烟行为的引导作用,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则较难利用积极后果期望,从而倾向于利用内隐态度来引导吸烟行为。此外,研究还揭示了积极后果期望与消极后果期望引导吸烟行为的作用不对称性,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不能预测吸烟行为,而消极后果期望可以预测吸烟行为。这意味着消极后果期望可能比积极后果期望对吸烟行为具有更强的作用强度。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首先,探讨内隐吸烟认同对吸烟行为的引导作用。吸烟认同隶属于个体的自我认同,是个体将吸烟作为自我认同的界定性特征[11,36]。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将吸烟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构成,但是吸烟者的内隐自我—吸烟联结更为紧密[38]。吸烟者的内隐吸烟认同越强烈,则其吸烟意图越高[36]。分析内隐态度与内隐吸烟认同在预测吸烟行为中的相对作用,有助于更全面地探讨吸烟行为的无意识机制。其次,探讨内隐吸烟后果期望与外显吸烟后果期望的关系及其在吸烟行为中的作用。采用IAT测量内隐吸烟后果期望的研究发现,内隐消极吸烟后果期望能够增加外显认知对吸烟者戒烟成效的预测效果[16]。因为吸烟后果期望在吸烟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外显和内隐吸烟后果期望如何交互影响吸烟行为及其可能调节机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最后,探讨外显和内隐吸烟认知影响吸烟行为的其他可能调节机制。本研究探讨了执行功能(以工作记忆容量为表征)对外显吸烟认知、内隐吸烟认知与吸烟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未涉及吸烟或戒烟动机的作用。按照Fazio&Olson的MODE模型,外显认知、内隐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受到时机(包括时间与认知资源)和动机的调节[25],本研究只考虑了认知资源(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则需探讨动机和认知资源对外显吸烟认知、内隐吸烟认知与吸烟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支持了Hofmann等的风险性健康行为模型[7],并论证了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应用于成瘾行为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外显吸烟认知和内隐吸烟认知通过不同路径影响着吸烟行为,这对于吸烟行为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传统的方法对吸烟的认知和行为干预虽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持久[39]。原因可能在于,传统认知和行为干预措施主要是针对吸烟行为的受控成分,而忽略了吸烟行为的自动化成分。因此,本研究认为,对不同吸烟者(例如不同工作记忆容量者)应采取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干预方案。对于高工作记忆容量的吸烟者,可以通过动机性面谈来强化其吸烟消极后果期望以改变吸烟行为;而对于低工作记忆容量的吸烟者,可以通过注意再训练程序[40]或者评价性条件反射程序[41]改变吸烟者的内隐认知,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程序来增强低工作记忆吸烟者抑制内隐认知的能力[42]。

参考文献

1Stacy.Implicit c ognition and a ddictio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5(6):292-296

2Roefs A,Huijding J,Smulders F T Y,et al.Implicit m easures of a ssociation in p sychopathology r 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1,137(1):149-193

3Wiers R W,de Jong P J,Havermans R,et al.How to change implicit drug use-related cognitions in pre-

vention:A trans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findings from experimental psychopathology,social cognition,memo-ry,and experimental learning psychology.Substance Use and Misuse,2004,39(10-12):1625-1684

4Devine P G,Plant E A,Amodio D M,et al.The regul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race bias:T he role of motivations to respond without prejudi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5):835-848

5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 ttitudes,self-esteem,and stereotypes.Psycho-

logical Review,1995,102(1):4-27

6Bechara A,Noel X,Crone E A.Loss of w illpower:

A bnormal n eural m echanisms of i mpulse c ontrol and

d ecision m aking in a ddiction.In:Wiers R W,Stacy

A W.Handbook of Implicition Cognition and Addic-

tion,Thousand Daks CA:Sage Publications,2006,1:215-232

7Hofmann W,Friese M,Wiers R W.Impulsive versus reflective influences on health behavior: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review.Health Psychology Review,2008,2(2):111-137

8Friese M,Hofmann W,Wanke M.When impulses take over:M oderate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e measures in predicting food choice

吴明证等: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53

心理研究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8,47(3):397-419

9Hofmann W,Friese M.Impulses got the better of me:

A lcohol moderates the influence of implicit attitudes

toward food cues on eating behavior.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8,117(2):420-427

10Hofmann W,Friese M,Roefs A.Three ways to resist temptation:The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of executive attention,inhibitory control,and affect regulation to the impulse control of eating behavio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5(2):431-435 11Swanson J E,Swanson E,Greenwald A G.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to investigate attitude-behav-ior consistency for stigmatized behavior.Cognition and Emotion,2011,2(15):207-230

12McCarthy D M,Thompsen D M.Implicit and explicit measures of alcohol and smoking cognitions.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6,20(4):436-444

13Chassin L,Presson C C,Sherman S J,et al.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predict smoking cessation:M od-erating effects of experienced failure to control smoking and plans to quit.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2010,24(4):670-679

14Huijding J,de Jong P J.Automatic associations with the sensory aspects of smoking:Positive in habitual smokers but negative in non-smokers.Addictive Be-haviors,2006,31(1):182-186

15Sherman S J,Rose J S,Koch K.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cigarette smoking:The effect of context and motivation.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3,22(1):13-39

16Kahler C W,Daughters S B,Leventhal A M,et al.Implicit associations between smoking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among smokers in cessation treatment.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7,45(9):2066-2077

17Huijding J,de Jong P J,Wiers R W,et al.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ward smoking in a smoking and a nonsmoking setting.Addictive Behaviors,2005,30(5):949-961

18Robinson M D,Meier B P,Zetocha K J,et al.Smoking and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When the

c ontrast c ategory

d etermines th

e t heoretical c onclusion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5,27(3):201-212

19Bassett J F,Dabbs J J.A portable version of 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Behavior Research and Methods,2005,37(3):506-51220Payne B K,McClernon F J,Dobbins I G.Automatic affective responses to smoking cues.Experiment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2007,15(4):400-409 21Cepeda-Benito A,Reig Ferrer A.Smoking c onse-quences q uestionnaire-s panish.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0,14(3):219-230

22Shore T H,Tashchian A,Adams J 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measuring attitudes toward smoking.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140(5):615-623

23Unger J B,Rohrbach L A,Howard-Pitney B,et al.Peer influences and susceptibility to smoking among California adolescents.Substance Use and Misuse,2001,36(5):551-571

24Brandon T H,Baker T B.The s moking c onsequences q uestionnaire:The s ubjective e xpected u tility of s moking in c ollege s tudents.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1,3(3):484-491

25Fazio R H,Olson M A.Implicit measures in social cognition research:T heir meaning and use.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3,54(1):297-327

26Stacy A W,Ames S L,Knowlton B J.Neurologically plausible distinctions in cognition relevant to drug us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Substance Use and Misuse,2004,39(10-12):1571-1623

27Wiers R W,Bartholow B D,van den Wildenberg E,et al.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dictive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A re-view and a model.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Behav-

ior,2007,86(2):263-283

28Miyake A,Friedman N P,Emerson M J,et al.The u nity and d iversity of e xecutive f unctions and t heir

c ontributions to c omplex“f rontal l obe”t asks:A l atent

v ariable a nalysis.Cognitive Psychology,2000,41(1):49-100

29Vohs K D,Heatherton T F.Self-regulatory failure:A resource-depletion approach.Psychological Science,2000,11(3):249-254

30Schmeichel B J,Volokhov R N,Demaree H A.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the self-regul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xper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5(6):1526-1540 31Myers M G,McCarthy D M,MacPherson L,et al.Constructing a s hort f orm of the s moking c onsequences q uestionnaire w ith a dolescents and y oung a dults.Psy-

chological Assessment,2009,15(2):163-172

32Greenwald A G,McGhee D E,Schwartz J L.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 he

54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

cial Psychology,1998,74(6):1464-1480

33Greenwald A G,Nosek B A,Banaji M R.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197-216

34Oberauer K,SüβH M,Schulze R,et al.Working memory capacity-facets of a cognitive ability construc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0,29(6):1017-1045

35Prokhorov A V,De Moor C,Pallonen U E,et al.Validation of the modified fagerstr觟m tolerance ques-

tionnaire with salivary cotinine among adolescents.Ad-

dictive Behaviors,2000,25(3):429-433

36Dal Cin S,Gibson B,Zanna M P,et al.Smoking in movies,implicit associations of smoking with the self,and intentions to smoke.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8(7):559-563

37Thush C,Wiers R W,Ames S L,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gnition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alcohol use in at-risk adolescents.Drug Alcohol Depend,2008,94(1-3):116-12438Greenwald A G,Poehlman T A,Uhlmann E L,et al.Understanding and u sing the i mplicit a ssociation t est:III.M eta-a nalysis of p redictive v alid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9,97(1):17-41

39Westen D,Morrison K.A multidimensional meta-anal-ysis of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panic,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 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tatus of empirically supported therapie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1,69(6):875-899

40Wiers R W,Stacy A W.Implicit c ognition and a d-dictio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5(6):292-296

41Ap D.I l ike m yself but I d on’t k now w hy:Enhanc-ing i mplicit s elf-e steem by s ubliminal e valuative c ondi-tion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345-355

42Klingberg T,Fernell E,Olesen P J,et https://www.doczj.com/doc/2c10378777.html,puter-ized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in children with AD-HD——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ic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5,44(2):177-186

On the U nconscious and C ontrolled P rocesses U nderlying A dolescent S moking B ehavior

Wu Mingzheng1,Sun Xiaoling1,2,Liu Youshan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36;

3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310003)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if and how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plicit attitude,s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 an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predict smoking behavior.Results showed that smokers had negative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 smoking behavior.The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ttitude and smoking behavio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s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 bu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That is,positive s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 can predict smoking behavior among smokers with higher levels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but in smokers with lower levels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implicit attitude predicted smoking behavior.More than this,negative s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 can predict smoking behavior in smokers with relatively high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positive implicit attitude.Conversely,however,negative s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 predicted smoking behavior in smokers with relatively low working memory capacity,but only if they had negative implicit attitude.

Key words:s moking outcome expectancy;implicit attitude;working memory capacity

吴明证等: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55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 摘要文章对当今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成因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青少年吸烟的现状、特点、成因和教育方法,促使社会、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吸烟这个问题上深思和警醒。 关键词青少年吸烟成因和教育 据中新网报道:“建议由教育部牵头、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出台《无烟学校标准》。”2010年2月23日,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和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控烟专家座谈会”上,专家提出了这一建议。 预防青少年吸烟一直是全球控烟的重点。据悉,中国青少年吸烟人数早在2006年就高达5000万人,而近几年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的比例仍在上升,吸烟的年龄还在提前。 专家提出,建议教育部将“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提高青少年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建议教育部出台政策,明令禁止学校接受烟草企业冠名捐助,应将控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并在一定期限内将全国各类学校建成无烟学校,将青少年不许吸烟纳入校规、校纪,与“三好学生”评选以及奖学金等评定挂钩,学校应把禁止教职员工在校内所有场所吸烟纳入《师德公约》进行规范。 我国的《中学生守则》第六条规定:“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国务院早在1979年就在《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中指出:“鉴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最容易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毒害,建议教育部门在学校进行宣传教育,并作为纪律,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对于青少年吸烟的行为,我们的社会一直对此作出努力。但是,依然有不少青少年不断加入吸烟的行列。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醒和深思了。 一、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现状 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在逐步上升。目前约有1500万名青少年是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与1984年相比,2002年开始吸烟的年龄提早了4-5岁,其中男性由22岁降至18岁,女性由25岁降至20岁。少数烟民开始抽烟的年龄甚至在10岁以下。 女性青少年烟民增长的幅度很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女性的吸烟率是2.6%,而青少年女性的吸烟率却高达4.1%;成年男性和青少年男性的吸烟率分别是57.0%和7.1%。 二、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青少年犯罪正成为一项严重社会问题,其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手段恶性化的趋势日益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据调查全市青少年犯罪绝对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全部犯罪总数的比例居高不下,且仍呈上升的趋势。可以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去抓并且全力以赴抓好的一项当务之急的大事。其意义不仅在于减少青少年犯罪数量,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保证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续力。99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党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吹响了全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号角。同时为开展上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武器。应当说,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从个人原因看,既有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法制观念的原因,也有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原因,从社会原因看,既有家庭不良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国家法律的不健全等因素,也有不良交往、社会道德规范弱化等原因。本文从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以其抛砖引玉。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认识 家庭教育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产生,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始,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基础。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是纯粹以个体家庭为分子而构成的总体。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因而说:家庭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呈现出4—2—1模式(即祖父母4人父母2人个孩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核心,父母将最好的都给了他们,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挫折为何物,只想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些原本能在教育过程中,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的小毛病,因为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最终发展成大问题。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导致离婚率也有所升高。在濒临破裂的家庭或是单亲家庭之中,子女长期夹杂于冲突之中,脆弱的心灵受到摧残,行为出现偏差。 那么是不是在健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就不存在犯罪行为呢?并非如此,在健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监管力度及两代之间的亲疏关系对他们的行为同样有影响,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与社会联结的关系为基础的,而对父母的依恋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这种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但这种关系减弱,很容易出现犯罪行为。实际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是对父母不良监管方式和冷淡亲子关系的一种不合理反应。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所起重要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重视不足,有人甚至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扩大和深化,家庭教育已经不那么重要,家庭也不再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有的,将直接导致在理论上忽视对家庭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在实务上犯治标不治本的错误。 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家庭因素 (一)残缺家庭: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伦理观念非常强的国家,家庭是社会生活中较为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到了近现代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致使家庭关系开始松动。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不断增加,大大减弱了对缺家庭和重组家庭的青少年的教育及保护功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2.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和“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和超我。 4.增权理论代表人物Solomon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 A.关联性 B. 整体观 C.等级结构性 D. 动态平衡性 总分核分人

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A. 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巴尔特斯 D.柯尔伯格 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 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 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 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A.米德 B.托马斯 C.布鲁默 D.库利 8. 下列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A.个体层面的增权 B.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 C.外力推动层面的增权 D.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 9.()主要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验到的症状。【】 A. 父亲产前忧郁症 B. 父亲怀孕综合症 C. 父亲综合症 D. 产翁综合症 10.能儿童交流良好,同时保持一定的控制,要求儿童有成熟行为的父母是()。 【】 A. 冷漠型父母 B. 溺爱型父母 C. 宽容型父母 D. 权威型父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认知

作文-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烟草被视为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当前全世界烟民已达12亿,每年因吸烟导致疾病死亡者约300万。在我国有3。5亿吸烟者,其中未成年人吸烟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门近年来所作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率分别高达46%、45%和34%,形势是异常严峻的。 当孩子还未成年时,家长有责任关心孩子的健康,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研究证明,10岁以下的儿童对烟普遍反感,认为吸烟又呛又难闻,11-13岁的儿童,才逐渐对吸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15岁以后则开始把吸烟作为自己长大成人的“标志”,由此可见,11-15岁是中小学生有可能染上吸烟嗜好的危险年龄。 家长和老师首先应做到自己不抽烟,有了吸烟嗜好应戒烟,作孩子的表率;并且应对孩子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孩子了解什么才叫行为美,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能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制定吸烟干预计划时,都把对青少年进行反吸烟教育作为重点,我国也制定了“控制吸烟--从青少年抓起”的政策,因为降低了青少年的吸烟率,也就意味着降低了今后成人的吸烟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

年人出售香烟,否则将对销售者课以数额较大的罚款。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弱,与成人相比吸烟的危害就更大。此外,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人狭窄,呼吸道粘膜纤毛发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烟会使呼吸道受损害并产生炎症,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响青少年胸廓的发育,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 烟草中含有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调查发现,吸烟学生的学习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低。此外,青少年正处在性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使睾丸酮分泌下降20%-30%,使精子减少和畸形;使少女初潮期推迟,经期紊乱。青少年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有关资料表明,吸烟年龄越小,对健康的危害越严重,15岁开始吸烟者要比25岁以后才吸烟者死亡率高55%,比不吸烟者高1倍多。 上述专家们关于吸烟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研究、调查和呼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3月·B 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个体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过程。13~19岁的青少年中学生善于迎合时代的潮流,适应变化的社会,但由于年龄等多种原因,也容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往往仅限于“养”而忽于“教” ;而学校教育则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学习成绩以应付升学考试上,也忽略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和良好人格的培养,以致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厌学、以自我为中心、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青少年适应社会,促进他们更好发展,是社会和教育的基本责任。因此,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和教育对策,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一、社会适应行为的定义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 )是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不断的学习、交往、发展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主体去承担社会责任、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和挑战的心理和行为活动。 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社会适应性也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社会适应,一定要研究适应行为。 关于适应行为(adaptive behavior )有许多种定义。这些定义有某些共同点,但是对适应行为究竟是能力还是行为习惯和方式,仍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此外,人们对适应行为与智力的关系仍有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智力是指抽象思维能力,而适应行为主要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因此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些人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如皮亚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二者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社会适应行为定义为: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它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适应行为包括适应良好与适应不良,后者指个体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协调的状况。 二、社会适应行为的理论模型 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问题,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包括人格模式理论和智力模式理论。人格模式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的形成、表现密切相关,稳定的适应行为就是人格特征。智力模式理论把个体的社会适应行为理解为智力或社会能力,与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加工密切相关。这两类理论模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 郑溪璐 【摘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不仅对其个人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重要影 响。本文根据社会适应行为的人格五因素理论和情感智力理论,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会适应适应行为 教育论坛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系统能够分为两个子系统: ⑴第一个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 要素; ⑵第二个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 等要素。 2.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⑴人类行为的定义: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 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⑵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人类适应环境,同时改变环境;②多样性:人类行为存在 各个不同的侧面;③动态性:人类行为处于变化之中;④指向性:人类行为有自己的逻 辑性,指向特定的目标;⑤可控性:人类有意识的操纵和调剂自身行为,使其朝着目标 前进;⑥进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持续的进展过程;⑦整合性:人类行为必须整合各方 观点加以综合研究。 ⑶人类行为的分类: ①依范畴:狭义(指能够观看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广义(除包括狭义行为之外,还包括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 ②先天或后天:本能行为、适应性为 ③行为主体:个体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 ⑷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①人类多习得行为,而动物多差不多行为; ②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推测,而动物的行为较少变化,较易测知。 ③在后天获得的行为中,动物多制版式行为,而人类则多摸索及学习的行为。 ④人类的学习及适应行为时传播的及累积的,因此有文化。动物因为无传播及累积,不能将他习得的行为传至下一代,因此无文化,一切的行为,从上一代至下一代均需重新开始。 3.环境阻碍行为的定则 ⑴各年龄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改变阻碍行为的进展及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凡是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进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阻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身心进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阻碍较少。 ⑵环境转变程度极大,或专门不良,阻碍个人的行为较多。环境之转变程度轻微,或对个人而言损害不太重大者,阻碍个人行为的改变较轻。 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许多个人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会形成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⑷幼年时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专门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专门好,其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偏差依旧存在。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多维框架 生理—心理—社会框架 ⑴此架构的差不多假设为:①有三层面可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②这三层面可视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系统之概念;③此系统包含多重系统,从最小到最大,阶层式组织起来;④此系统连续与其它生命系统互动(有生命或无生命系统)。 ⑵生物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个体/配偶、家庭、文化、邻里学校、生物圈、生态学(自然环境)维度。 ⑶两个分析视角:①当前视角:分析这三个层面如何阻碍目前情况的状态;②进展视角:这些系统的互动如何引导(阻碍)目前情况的进展。

第三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第三章社会认知与行为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3、了解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模式。 4、掌握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认知的概念、范围及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难点:归因理论及其运用 ☆教学内容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认识其他人,与他人打交道。研究对人的认知及其规律的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认知,也称为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对人所形成的初步印象。如你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或在社交场合碰到一个相识不久的人,通过初步交往形成了印象,但对他的本质特征(如能力、性格)还缺乏了解,只有在今后的进一步交往中,随着接触增多,才能形成较深的印象。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现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选择性

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对同样的刺激,人们所作出的反应程度却不完全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对外界刺激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些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越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显著。 (三)防御性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自我防卫机能息息相关。当刺激物的出现破坏了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时,个体可能采取的自我防卫方式是避开刺激物或是消极反抗。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即把认知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如果对刺激物了解的不完整时,倾向于从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形成完整的印象。德国格式塔学派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 1.接近原则。两种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则具有被看成属于一个组织单位的倾向。例如,下列的图形容易被认知为三个圆圈一组的。 ○○○○○○○○○○○○ 2.相似原则.两种刺激的性质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在企业中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各被视为不同的群体。 3.闭锁原则。几个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则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连续原则。当知觉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时,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知觉对象组合的连续性原则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认知的类型 (一)他人认知 (二)自我认知 (三)人际认知 (四)角色认知 四、社会认知的信息范围

青少年预防吸烟

青少年吸烟预防方案 姓名:李婧学号:094010324 班级:应用心理学A班一.项目名称:青少年吸烟干预方案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提出目的及意义 青少年吸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研究表明, 我国青少年低龄吸烟者的比例增加, 而开始吸烟的年龄提前。中学生的吸烟者已成为新增烟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控制我国的烟草使用和降低吸烟率, 必须从预防青少年吸烟入手,将青少年作为预防吸烟教育的重点人群。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也是有效控制我国人群总吸烟率, 减少烟草对健康影响的关键。 (二)针对对象:中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 (三)现状 我国现有青少年1.3亿,现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达4000万,目前,青少年尝试吸烟率33.4%,男女生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现象,初中阶段增长速度最快,高中一年级男生尝试吸烟率出现高峰。(07年数据)(四)干预原理及创新点 将预防和干预的重点转移至影响吸烟行为的心理因素上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强调让青少年识别并抵制引诱他们吸烟的社会因素、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改变青少年对吸烟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提高预防和干预效果的目的。 (五)项目依据 1.相关心理学理论背景 (1)中学生自我控制与吸烟行为关系密切,情绪自控、行为自控、思维自控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低的中学生的吸烟行为是自我控制高的中学生的吸烟行为的两倍多。

(2)同伴影响的四个因子:同伴吸烟认知、同伴吸烟行为、同伴压力、同伴提供吸烟机会与中学生吸烟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同伴吸烟认知、同伴吸烟行为、同伴压力、同伴提供吸烟机会得分越高,中学生的吸烟率越高。 2.相关文化背景 (1).对于男生来说,心理上的成人感使青少年男生迫切需要显示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一个“男子汉”。“吸烟是成熟的标志”、“吸烟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吸烟会让人对你另眼相看”、“边作愁眉苦脸状边抽烟足以表现自己久远的涉世经历”、“吸烟能表现出男子汉的风度”等等,这些社会误导和他们本人的幼稚想法导致他们开始尝试吸烟。 (2).日渐增长的自主意识使青少年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外界对“吸烟有害健康”,尤其是“吸烟可缩短寿命”这类空洞的口头上的宣传越多,他们心理上就越反感,越是对烟草充满“好奇心”,这个好奇心驱使他们开始尝试吸烟。 (3).处于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情绪大多不稳定,身体、学习、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不平衡、情绪出现大的波动。这时,如果没有合适的排遣方式,吸烟便成了他们解闷、发泄的最好途径。而且有时候即使父母、老师、朋友等主动地去关心、帮助他,由于中学生心理上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也使得他们不一定与你配合,因为他们心理上期望“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解决,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4).中学生大多有自己的偶像或崇拜者,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是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电影电视上成功的成熟的英雄式人物是他们的最爱,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吸烟。于是模仿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抽烟也就成了“必修课”了,香烟便成了他们向往的酷型装扮的必须品了。 (5).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每一位中学生都羡慕别人朋友多。与校内外各种人士频繁交往,渐渐地学会了吸烟,也学会了这一套传统。这类由于交际需要而开始吸烟的现象正像瘟疫一样在校园内广为传播。 三.项目论证情况

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资料

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 马树霞 摘要:环境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在对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显著作用以及在教育学中占据 |I重要的地住。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 导致青少年思想健康的直接因素。青少年的思想健康素质作为社会的健康思想在青少年个体身上的反映,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受到社会环境的现实影响。笔者针对近年来在校学生行为习惯缺失,全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地域家庭.社会,特珠群 体.学校等进行了调查,本文就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作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的难度 1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的污染。除了来自家庭和学校不良影响,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应当是最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的一个题。 (1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下岗待业以及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 (2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干 0、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引起青少年情绪的波动,甚至想入非非、萎靡不振,妨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 (3良莠不齐的社会信息诱惑。一是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二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青少年不再为衣食担忧,奢华的物质生活对于青少年存在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迷恋物质生活,使他们缺乏进取心。 三是有些格调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会让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乐,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健康的人格。

四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五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财、物大流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这给犯罪造成可乘之机。六是当前升学、就业困难, 部分青少年过早离开校门, 走上社会,在择业无望,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精神空虚,苦闷彷徨,对前途失去信心,在物质利益和金钱享受的驱动下,很容易染上恶习,走上犯罪的道路。 (4多元的社会文化缺失规范的诱导。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对社会的看法容易极端与片面,容易受外部环境 的感染与影响。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都会通过大众传媒来争夺市场,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相互矛盾、冲突的社会思想观念就会给青少年带 来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些对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响。 (5虚拟的社会文化导致与现实的失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不用面对压力的文化空间。在这种文化空间里,社会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现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这种表现手法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文化中看不到真实的社会,失去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失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晌对青少年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椐调查表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比是 8:2。青少年教育的效果为什 么不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教育环境发生变化,环境影响力增强,导致对青少年行为 习惯的良好养成形成一定难度。 (1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必然出现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冲突和交融。目前,难以实现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造成人们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青少年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压力与吸烟行为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 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 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 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 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 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压力;吸烟行为;关系研究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338-02 大部分的研究都指出大多数的吸烟者的吸烟的行为,都是从青少年的时期开始[1],特别是吸烟的年龄,越早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吸烟者,并且在成年之后的吸烟量相 对会更大的困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2],甚至会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有很多具有 吸烟行为的青少年的个体,同时还会伴随有品德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烟草属于 青少年之中物质滥用的一个入门的物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加,社会的程度的日 渐加深,同时其他的不健康的行为会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率同时还 会随着年级以及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加。 在以往的研究过程当中[3],研究对象通常都是成年人,并且都从医学及心理 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成年人吸烟成瘾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和探索,同时戒烟 方法的研究同时也有一定的涉及,但是以往的研究当中对于青少年的研究却相对 于较为稀少,并且具有不同的人格的特征的个体都倾向于去选择一种不同类型的 相对的压力的应对方式,但是对这几项研究当中都是很少将中学生这一个特殊的 群体作为其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青少年压力与其现状的关系进行相关的探究,希望可以减少青少年 吸烟的行为。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了河北省衡水、邯郸、石家庄,甘肃省的庆阳等4个地区的6所中学, 都为初一至高二5个年级,年龄分别在10到17周岁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 对企业一共发放了纸质版的调查问卷共计2760份,共计回收所得到的相对有效 的问卷共为2626份,其中男生共计1328人,女生1032人,初一563人,初二426人,初三342人,高一362人,高二236人。 1.2研究工具 1.2.1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相关问卷 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的相关问卷是由Hekabs进行编制,问卷一共有57个相关 的条目进行构成,青少年生活的事件相关问卷主要是评估学生在其过去的一个月 的学习,家庭,以及情感等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整套问卷共分为5级计分制, 其总分越高就说明学生所遭受的相对负面的生活的事件就越多,ALEQ属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群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调查问卷,它的效度十分符合测量学的相关 要求,并且其阿尔法系数在0.3到0.95之间。 1.2.2青少年应对方式的相关问卷

(完整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大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07ZX013104 2.总学时数:36 理论环节教学时数:30 实践环节教学时数:6 3.学分:2 4.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5.开课对象: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必修课、考查课 2.课程地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地进行这项事业,首先必须研究了解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能对人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行为变化做科学性的判断和决策,无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是社会工作者诊断、分析和介入社会工作的依据课程。 3.课程作用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行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对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行为在各发展时期及社会环境中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性,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过程和行为变化,以及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提供成为健全“社会人”所应具有的知识及观念,以获较好之社会适应。 2.课程的总体设计 本课程由于以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及二者的交互影响为研究对象,因而本课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1引言 在我国,大约有1500万青少年吸烟,尝试吸烟者不下于4000万,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4%。青少年吸烟呈低龄化趋势,13岁前吸完一支烟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6.8%和68.2%。一般来说,吸烟开始年龄越早,成为常吸者的可能性越大。吸烟会对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造成伤害,还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焦虑、低自尊等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因此,探究吸烟行为的心理机制是预防和干预吸烟行为的重要途径。吸烟不仅与神经生理过程有关,也取决于吸烟者的认知决策过程。大多数风险性健康行为的决策模型,例如健康信念模型、保护性动机理论,都以理性决策理论为指导思想。该理论认为人作为理性的信息加工者,能够系统地评估物质滥用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在权衡利弊后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但上述理念对成瘾行为并不适用。吸烟无疑是典型的非理性行为,成瘾行为的典型问题不在于成瘾者是否意识到成瘾行为的消极面大于积极面。其悖论在于,成瘾者意识到其危害但是还要持续其成瘾行为[1]。因此,内隐社会认知取向的成瘾行为研究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ing Models,DPMs)出发,认为吸烟行为是受控过程和自动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基于理性决策视角的吸烟行为研究忽略了自动化过程在引导吸烟行为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其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指导干预和治疗的有效性[2,3]。本研究试图基于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探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对吸烟行为的预测效用,以及工作记忆容量在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与吸烟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社会信息的双重加工模型是当前社会行为研究的主导性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个体行为是自动化过程(内隐认知)和受控过程(外显认知)两种信息加工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现实生活中的刺激物能够引发个体自动化的反应(尤其是情绪反应),随后受控加工过程对自动化反应进行调节,它们就这样决定着个体的思维、情感和外显行为[4,5]。Bechara等基于上述观点提出了成瘾的双重加工模型,认为成瘾行为的原因在于冲动性的、聚焦于当前的认知系统超越了成瘾者深思熟虑的、聚焦于未来的认知系统[6]。近年来,Hofmann等构建了风险性健康行为模型[7]。该模型认为,风险性健康行为受到冲动性先导因素、反思性先导因素和限定条件三者的交互影响。基于长期的生活史,个体对风险性健康行为的特定对象(例如吸烟、喝酒)持有自动化的情感反应或趋避反应,同时能够习得与自动化情感反应相冲突的社会规范和标准,两者如何影响风险性健康行为则受到情境或特质性因素的制约。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释酗酒、暴食、吸毒等风险性健康行为的成因,是当前最具整合性的成瘾行为的心理学模型[8-10]。 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吴明证1孙晓玲1,2刘友山3 (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杭州310038;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外科,杭州310003) 摘要:研究探讨了内隐态度、吸烟后果期望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吸烟行为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吸烟 者对吸烟行为持有消极的内隐态度;(2)积极后果期望和内隐态度与吸烟行为的关系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但却表现出截 然不同的调节模式:工作记忆容量高的吸烟者的积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的吸烟者的内隐态度能够预 测吸烟行为;(3)工作记忆容量高、内隐态度积极的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预测吸烟行为,而工作记忆容量低、内隐态度消极的 吸烟者的消极后果期望能够预测吸烟行为。 关键词:吸烟后果期望;内隐态度;工作记忆容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XLX005,10YJCXLX04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JY012YBQ, 11JCJY03YB)、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9134)。 通讯作者:孙晓玲,女,博士。Email:psysun@https://www.doczj.com/doc/2c10378777.html, 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2,5(1):49-5549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 发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江口镇刘庄小学:高丽摘要: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需要我们从家庭环境的各个方面营造一个对青少年成长有利的环境,认真做好家庭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家庭环境尤其的重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家庭环境的营造,让青少年有一个舒心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情感的总和。家庭环境包涵的内容很多,本文就重点对家庭结构、实物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教育环境六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作以论述。 一、家庭结构。在家庭人口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结构的健全完整程序。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青少年维持一家庭成员相互种顺畅、和谐的心理状态,而不正常的家庭结构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如父母经常吵架、充满敌意,容易给青少年带来偶像破灭感。父母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娇惯、态度粗暴还是民主和谐,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要求是否恰当,都对青少年能否维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