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料酿酒工艺实验报告要点

生料酿酒工艺实验报告要点

生料酿酒工艺实验报告要点
生料酿酒工艺实验报告要点

生料酿酒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方护辉指导教师:张会香,李子院

摘要:本文对生料酿酒工艺进行了研究,大米粉碎后按粮酶比加入0.3%的糖化酶,0.2%的活性干酵母和0.1%生香酵母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在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情况下大米产酒率可达29%。

关键词:生料酿酒;大米;糖化;发酵

Technology of liq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Student: W ANG Li-gang Teacher: LI Hai-yun, LI Zi-yuan, LIU Hong-yan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technology, rice after smashing in proportion to add 0.3% of saccharifying enzyme, 0.2% of active dry yeast and 0.1% of the fermented chao yeast, a 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ll the indexes of qualified in rice wine rate can amount to 29%.

Key words: Liquor-making with uncooked materials; rice; saccharification; fermentation

前言

生料酿酒是微生物利用生淀粉直接进行生长、繁殖及代谢的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微生物利用自身所产的酶将生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在酒化酶的作用下, 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排出细胞外。加水糖化发酵、蒸馏而成,其特点是采用生原料,不经蒸煮糊化,不需配糟,整个发酵过程是在液态中进行。此法具有投资省,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出酒率高的特点,效益较明显。又因为在其酿造过程中不需添加稻壳等辅料,所以其酿酒废酒糟可直接作饲料——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饲料。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以生产饲料喂猪为主、产酒为辅的现象。总之,生料酿酒项目是特别适合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项目。

生料酿酒工艺与传统发酵酒精工艺比较, 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出酒率, 操作简便, 便于工业化生产[2]。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使生料酿酒项目的研究愈来愈迫切。

生料酿酒就是酿酒的原料不需要蒸熟,直接用生料就能把淀粉转化成糖,再转化成乙醇。只要含有淀粉的物质或含糖的物质都能转化成乙醇即食用酒精。除了大米外,其他粮食都需要粉碎。要想用生料酿出的白酒口感好,必须搭配好酿酒的原料。高粱酿酒香,但出酒少。大米出酒多,但不够暴。玉米出酒率仅次于大米。但小酒厂因没有脱胚机械,故酿出的酒就有玉米味。小麦酿出的酒适合大众口味 ,但受资源限制,大麦酿味道很好,所以搭配好酿酒原料才是关键,一般根据当地产的粮食和当地人口感适当搭配,例如:①大米(也可用碎米)80-90%,高梁10-20%(高粱需粉碎)②玉米10%,高梁 10%,小麦30%,大麦20%,大米30%。我这里所介绍的粮食搭配可提高酒质,也不是说单一的粮食就不能酿酒。

自20世纪20年代Stamberg等人提出。α-淀粉酶能水解4%~10%的小麦生淀粉以来,各国科学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3]。生料液态发酵法酿酒, 即原料+水+曲→发酵→蒸馏→白酒。工艺流程简单, 易操作。其实质是将原料中的生淀粉直接水解, 在糖化淀粉酶和酵母的作用下直接进行酒精发酵, 蒸馏而成。它摒弃了传统白酒高温蒸煮工艺, 出酒率提高20%,设备利用率提高30%, 吨酒耗煤降低35%, 单位成本大大降低, 是酿酒行业的一大突破[4]。

我国是世界酒文化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酿酒传统工艺历史,经过历代酿酒传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地改进和创新酿酒技术,形成了当今以生料培养大曲或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熟料酿造白酒的独特的传统生产工艺[5]。

在传统操作中,熟料工艺因浸泡及蒸料时间长, 可发酵性物质损失大。据酒精生产测定,可发酵性糖的损失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温度130e、原料颗粒直径为1.5mm、蒸煮时间30min条件下, 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可达2.6%。生料工艺与熟料工艺相比,

可将淀粉不彻底糊化的损失降到等于或低于熟料工艺的可发酵性物质损失量。在生料酿造中所用的酶制剂有糖化酶和根霉淀粉酶等。黑曲糖化酶系除具有高活性的淀粉酶系外,还有相当活力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系, 这种较全面的酶系为生料工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根霉淀粉酶系中含有比黑曲糖化酶生淀粉分解能力强3倍的淀粉酶系, 两种酶系配合使用, 可大幅度提高淀粉利用率, 提高出酒率[6]。

酒曲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生料曲主要是多菌种多酶系混合在一起的强化酵母。分为常温型与高温型,好的酒曲不但能把淀粉转化为白酒,而且能生成多种香味物质,酿出的酒有醇香,生料味少,由于生料曲属于强化曲能把生料转化成白酒,那么用于熟料也完全可以,而且出酒率很高,发酵快。生料曲的用量一般为0.6-0.8%。室内温度20-38度都能发酵出酒。最适宜温度为25-35度。高温曲夏天室内温度不超过42度也能正常发酵。发酵时间越长,酿出的酒越香。夏天,粮水曲的比为100:300:0.8,冬天,粮水曲的比为100:260:0..8。发酵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酵越快,出酒越香。反之,温度越低,发酵越慢,酒质越差。

生料熟料两种酿酒工艺对比以传统的小曲酒固态法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料+曲→发酵→蒸馏→成品酒。从上述两种工艺流程对比中,即可明显看出生料酿酒工艺较之熟料酿酒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水+曲后就进入发酵,省去了原料的浸泡、初蒸、焖粮、复蒸、出甑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糠等8道工序,因而节约了原料蒸煮所需燃料、人工、时间、占地面积等等。

2、生料酿酒不须要辅料,如稻壳等,从而节省了购买辅料的费用人工等。

3、按原料总量加入0.6~0.7%生料酒曲外,不需再添加任何曲药和其他添加剂如活性干酵母、糖化酶等,省去了制曲车间、购买各种添加剂的费用及繁琐的工艺操作。

4、生料酿酒出酒率和成品酒口感都大大地超过熟料酿酒工艺。比如,以酿酒技术较为先进的黑龙江普通白酒为例,原料出酒率一般为48—53%(酒度以57.5%计),最高也只能达到55—56%。采用无锡市永安生料酿酒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生料酒曲按上述工艺流程生产,玉米出酒率能达到55%(酒度以65%计),大米出酒率能达到65%,而且成品酒香味丰满、柔和、尾净、无邪杂味、无新酒贯有的糠味、酒槽味、糊味、暴辣味。有的厂家反映,采用生料酿酒技术生产的白酒,蒸馏出来后不经勾调即能达到一级质量标准。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液态发酵、液态蒸馏的全液态法生产工艺,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技术的烦琐、复杂的工艺流程简化为配料、发酵、蒸馏三道工艺,因此操作简便,轻松。

生料酿酒酒曲的特点生料酿酒成败的关键在于酒曲,这种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又要同时将糖转化为酒精,而且还要保证有较高的出酒率和较完美的口感。合肥酿酒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生料酒曲具有如下特点:

1、能将任何含有淀粉或糖分的植物发酵成为酒精。淀粉出酒率几乎能达到100%。

2、这种酒曲不仅能酿制各种白酒和酒精,还能酿造各种低度酒。如米酒、黄酒、葡萄酒、蕃茄酒、苹果酒、桃梨酒、南瓜酒等等。

3、利用这种曲种,还能酿制各种不同香型的白酒。例如浓香型白酒,不仅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高,而且发酵时间长,出酒率低。如采用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生产,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已酸菌液或加入0.3—0.5%已酸已酯共同发酵蒸馏出来即为浓香型白酒。酿造黄酒也是如此,在发酵时加入适量的黄酒生香菌液或加入黄酒香料共同发酵,发酵完毕酒醪即具有黄酒香味。其它各种香型的酒也是如此。因为各种不同香型的酒,其主体香味成分一部分是由原料本身决定的,一部分则是从外界带入的,以大米、玉米、高梁为例,如不从外界加入其它香味物质,酿制出来的即是米香型或清香型白酒。

4、上述生料酿酒工艺流程适用于一切蒸馏酒和酒精生产。酿造各种蔬菜瓜果酒,包括黄酒的工艺流程如下:生料+水+曲→发酵→过滤→澄清→勾调→杀菌(紫外线)→精滤→陈酿→装瓶。采用此工艺技术完全不用燃料,节约能源95%以上。

白酒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是我国的国酒。目前,白酒行业年产3 万t 以上的企业有17 家,白酒集团公司约20 家,白酒行业年利税亿元以上的有20余家,白酒全国年产量为500~600 万t。1999 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刘义刚先生发表了“无蒸煮原料液态法酿酒技术初探”一文,对生料酿酒工艺技术作了研究,并做了酿酒生产试验,取玉米粉50 kg,加清水125 kg,生料酒曲300 g,控制品温28~35 ℃,发酵7 d 蒸馏产酒30.5 kg(酒精含量以60 %计),出酒率达61 %。2000 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丰酿酒发酵研究所孙有波等对生料液态白酒生产技术做了研究,认为液态生料制酒,所产白酒的总酸、总酯及杂醇油含量与固态酶法酒相近,采用多功能生香酒曲可提高和改善酒质,同时延长发酵期,使白酒酯香和醇香更协调,酒体更丰满,同时口感更绵柔、杂味减少、香味突出。

在黄酒生产方面,岳春[7]等的“生料法在玉米黄酒中的应用”论述了生料液态法酿造玉米黄酒的全过程,糖化发酵时,加水量为250 %,曲霉的加入量为10 %,根霉曲加入量为10 %,黄酒活性干酵母的加入量为0.4%,陈酿时采用高低温间隔法,既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又缩短了黄酒酿造时间。2004 年,侯振建[8]等对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糯米为原料,无蒸煮技术采用淀粉糖化和酒精发酵同时进行,接入3 %的麦曲和0.6%的生料曲,于26 ℃左右发酵,可制得醇香浓郁的黄酒。

本实验主要进行了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三个发酵期,为期8天,通过发酵期

间糖度、酒精度、酸度等的检测来观察发酵情况。

发酵期间检测:发酵前期,进行一次染菌情况检查;发酵中期,每天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的检测;发酵后期,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

1 实验原理

1.1 生料酿酒原理

利用大米中富含的淀粉发酵酿酒,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将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然后经过酒母的发酵作用,将可发酵糖转化成酒精,生料酿酒的关键是酒曲,酒曲既要能将生淀粉转化为糖,同时又要将糖转化为酒精。

生料酿酒就是酿酒的原料不需要蒸熟,直接用生料就能把淀粉转化成糖,再转化成乙醇。只要含有淀粉的物质或含糖的物质都能转化成乙醇即食用酒精。除了大米外,其他粮食都需要粉碎。要想用生料酿出的白酒口感好,必须搭配好酿酒的原料。高粱酿酒香,但出酒少。大米出酒多,但不够暴。玉米出酒率仅次于大米。但小酒厂因没有脱胚机械,故酿出的酒就有玉米味。小麦酿出的酒适合大众口味 ,但受资源限制,大麦酿味道很好,所以搭配好酿酒原

料才是关键,一般根据当地产的粮食和当地人口感适当搭配,

工艺:原料→粉碎→水→糖化酶→活性干酵母→生香酵母→搅拌→封口→发酵→蒸馏→成品

1.2 总酸度测定原理

食品中的有机弱酸用标准碱液进行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

RCOOH+NaOH→CH3COONa+H2O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所消耗的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样品中酸的含量。

1.3 总酯测定原理

先用NaOH中和酒样中的酸性物质,然后加入过量且定量的NaOH标准溶液使之与酒样中的酯类起皂化反应:

CH3C00C2H5+Na0H→CH3COONa+C2H5OH

剩余的碱再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根据皂化反应所消耗碱量计算酯类总量。

1.4 甲醇测定原理

甲醇在磷酸酸性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甲醛。过量的高锰酸钾及在反应中产生的二氧化锰被草酸—硫酸溶液除去。然后,加入无色的品红—亚硫酸试剂,使之与氧化生成的甲醛作用生成蓝紫色醌形色素。根据颜色深浅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2 实验原料

1.糖化酶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活性酵母广州丹宝利公司

3.生香酵母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产。

4.大米要求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杂质,大米淀粉含量≥69%

5.细菌培养基、酵母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1%柠檬酸; 0.01 mol/L NaOH 溶液; 1%酚酞; 0.05% mol/L 硫酸溶液;甲醇标准溶液;甲醇标准使用液。

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1.5:5 : 2.5 : 9)

酵母培养基(酵母浸液:蛋白胨:葡萄糖:琼脂=1 : 2 : 2 : 2)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称取3克KMnO4,加入15毫升H3PO4(85%)与70毫升水的混合物中,溶解后加水至100毫升,贮于棕色瓶内,为防止氧化能力降低,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草酸—硫酸溶液:称取5克H2C2O4或7克H2C2O4·2H2O,溶于H2SO4(1:1)中至100毫升品红—亚硫酸溶液:称取0.1克碱性品红研细后,分批加入共60毫升80℃的水,边加入水边研磨使其溶解,用滴管吸取上层溶液过滤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冷却后加人10毫升10%Na2SO3溶液,1毫升浓HCI,再加水至刻度,充分混匀,放置过夜,如溶液有颜色,可加少量活性炭搅拌后过滤,贮于棕色瓶中,置暗处保存,溶液呈红色时,应弃去重新配制。

2.1.4 主要仪器

旋转蒸发器RE--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PX--25B型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数显恒温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培养箱、手持糖度计、酒精计、电子天平、三角瓶、粉碎机、酸碱滴定管、冷凝管等。

2.2 实验方法

2.2.1 大米生料酿酒工艺

大米生料酿酒基本工艺路线如下所示:

原料→粉碎→水→生料酒曲→糖化酶→活性干酵母→生香酵母→搅拌→封口→发

酵→蒸馏→成品

取粉碎后的大米(40目以上)100g ,两份,再取500mL 三角烧瓶两个 ,各加300mL 水,然后将称好的大米加入其中,充分搅拌,用1%的柠檬酸调pH 值4.0-5.0,温度控制在26~30℃。按粮、酶比例加入0.3%的糖化酶,同时加入0.2%的活性干酵母和0.1%生香酵母,搅拌均匀,做到不成团,不起疙瘩即可,封闭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0℃,发酵期控制为8天。

发酵前期每天搅拌一次,使发酵瓶底部的原料与糖化、发酵剂充分接触,均匀彻底发酵,使所有淀粉能充分利用。发酵中期,搅拌醪液时一定要注意封闭隔氧。搅棒要清洗干净,以免发酵醪液染菌,升酸较快、较大,影响出酒率。发酵后期,不宜频繁搅拌,以减少酒精分的挥发损失。

发酵完毕,采用旋转蒸发仪,将酒蒸出,酒精度在40~50°之间;掐去酒头(前4~5mL ),取酒,去尾(30°以下的酒)。

2.2.2 大米生料酿酒过程监控

发酵前期,进行一次染菌情况检查;发酵中期,每天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的检测;发酵后期,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酒精度、总酸度及糖度。

发酵液的成熟检查:眼看液面料糟是否都沉入瓶底,醪液由浑浊变清,发酵终止醪液呈淡茶色,整个发酵醪液呈静止状态,无气泡现象;闻有舒畅的香味和冲鼻的香味逸出;口尝微酸不甜。成熟度理化检测指标见表2-1。

表2-1 理化检测指标

检测项目

酒精度(%) 还原糖 总酸 指标 9~12 <0.35 <0.50

成品检验:感官无色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香气具有本产品固有的香气;口味味醇和,净爽,无邪杂味; 总酯、总酸和甲醇含量测定。

2.2.3 检测方法

2.2.

3.1总酸度的测定

NaOH 的标定:精确称取0.6克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蒸馏水溶解,加酚酞2滴作指示剂,用配置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显淡红色,30秒不退色,同时做空白实验,利用公式计算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2

.204)(100021?-?=V V M C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 —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V 1--滴定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 2—空白试验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总酸度的测定:对于酒类物质,混匀样品直接取样.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滤液15mL 于

250mL 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 /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淡红色,30秒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 /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利用下公式计算总酸度。

%1001

0????=V V M K V C X 其中:X -总酸度%;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 -样品的体积,mL ;V 0-样品稀释液总体积;V 1-滴定时吸取样品液的体积;K=0.06。

2.2.

3.2总酯的测定

取酒样12.5mL(V 3),注入250m1具塞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微红,30秒不褪色.

准确加入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2.5mL 摇匀,加塞在水浴上回流30分钟,用0.05mol/L 硫酸标准溶液(用标定后的0.1mol/L 的NaOH 标定)滴定至溶液红色刚褪。按下式计算总酯含量:

总酯(g/L 以乙酸乙酯计)=3

421088.0)25.12(1000V V C C ???-?? 式中:C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 2—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3—酒样的体积,mL ;V 4—滴定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2.2.

3.3甲醇的测定

(1)甲醇标准曲线的制备

吸取0.0,0.20,0.40,0.60,0.80,1.00mL 甲醇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0.2,0.4,0.6,0.8,1.0mg 甲醇)分别置于25mL 具塞比色管中,并加入0.5m1 60%不含甲醇的乙醇溶液。各加水至5mL ,再依次各加2mL 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匀,放置10min ,各加2mL 草酸—硫酸溶液,混匀使之褪色,再各加5mL 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匀,于20℃以上静置0.5h ,用2cm 比色皿,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90nm 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甲醇含量的测定

根据样品中乙醇浓度适当取样(乙醇浓度30%取1.0mL ,40%取0.8mL ,50%取0.6mL ,60%取0.5mL),置于25mL 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5mL 按标准曲线再依次加2mL 高锰酸钾-磷酸····方法,测波长590nm 处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样品甲醇浓度:

甲醇(g /100mL)=1000

5?V C 式中:C —测定样品中甲醇的含量,mg ;V 5—样品体积,mL

3 结果与讨论

3.1 发酵期间各指标检测

3.1.1 糖度

发酵期间的糖度检测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1 糖度检测数据表

测底日期总糖度

2014/5/30 7

2014/5/31 6

2014/6/1 6

2014/6/2 6 6 5

2014/6/3 4 发酵过程的总糖度大致是成下降状态,符合实验要求。

3.1.2酸度

发酵期间发酵液的酸度检测结果如图3-2所示:

表3-1-2 酸度检测数据表

测底日期

酸度测定

NaOH用量酸度值

2014/5/30 8.7ml 0.35% 2014/5/31 7ml 0.28% 2014/6/1 5.6ml 0.23%

2014/6/2 6.3ml 0.25%

7.6ml 0.31% 8ml 0.32%

2014/6/3 8.4ml 0.34%

3.1.3酒精度

发酵期间的酒精度测定数据如表3-1-3所示:

表3-1-3 发酵期间酒精读测试数据表

测底日期酒精度

2014/5/30 8

2014/5/31 6

2014/6/1 8

2014/6/2 9 7 8

2014/6/3 9

发酵期间的酒精度与发酵时间吾明显线性关系,说明测试过程存在些许问题。

3.2 成品酒各指标检测

成品就的指标检测包括多方面:总酸度的检测、总酯的检测、甲醇含量的检测、酒精度的检测等,本次实验也就从上述的四个方面来进行对成品就的指标检测,看看实验做出来的成品就能够达到一个怎样的标准,其检测结果如下:

3.2.1 酒精度

成品酒的酒精测试结果如表3-2-1所示:

表3-2-1 成品酒酒精度检测数据表

测试样品酒精度

成品酒20

3.2.2 总酸度

成品酒的总酸度测试数据如表3-2-2所示:

表3-2-2 成品酒总酸度检测数据表

测试样品

酸度测定

NaOH用量酸度值成品酒0.7ml 0.03%

3.2.3 总酯

成品酒的总酯的检测数据如表3-2-3所示

表3-2-3 成品酒总酯检测数据表

成品酒测定项目结果数据

总酯测定 1.597g/l

3.2.4 甲醇含量

正成品酒的甲醇含量检测数据如表3-2-4所示:

表3-2-4 成品酒甲醇含量检测数据表

测定项目样品液甲醇含量成品酒甲醇酶100ml含量甲醇含量0.092mg 0.000092(g/100ml)

3.2.

4.1 甲醇标准曲线绘制

甲醇标准曲线的数据如表3-2-5所示:

表3-2-5 甲醇标准曲线数据表

甲醇含量(mg)吸光度值

0 0

0.2 0.028

0.4 0.183

0.6 0.242

0.8 0.347

1 0.496

甲醇标准曲线如图3-2-5所示:

图3-2-5 甲醇标准曲线图

3.2.

4.2 甲醇含量计算

总酯(g/L 以乙酸乙脂计)=3

421088.0)25.12(1000V V C C ???-?? 式中:C 1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C 2—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3—酒样的体积,ml;

V 4—滴定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

所以,本实验本小组的成品酒的总酯计算如下:

总酯(g/L 以乙酸乙脂计)=

597.15

.12088.0)9.72067.05.121017.0(1000=???-??

4 结论

本次技能实习的实验是生料酿酒工艺研究,是一次对发酵设备、微生物学及微生物代谢等内容的一次总体的实践和复习,实验过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们的知识面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充分拓展我们的实践知识。

通过实习,我们充分了解了各种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加深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在此同时,加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也是为进入生产实践打下的坚实基础,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组生料酿酒所做出的白酒,味香醇清新,让人心情愉悦。没组的数据都不尽相同,和理论有些偏差,人为的因素、客观的因素都有,但成就还是很可观的。因此,我觉得我们第一次实践就做得这么好,为队员们建立了自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谢谢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团队合作。

参考文献

[1]刘义刚. 无蒸煮原料液态法酿酒技术初探[J].酿酒科技, 1999,( 5) : 49~50.

[2]卢世明. 再论生料酿酒的特点及其工艺操作[J]. 酿酒科技, 2001,( 1) : 107~110.

[3]王俊英. 真菌葡萄糖淀粉酶对生淀粉的降解及发酵[J].中国酿造, 18,( 2) : 32~34.

[4]余乾伟. 生料酿酒技术雏议[T] . 四川食品与发酵. 第38卷(总第112 期)

[5] 黄平主编《生料酿酒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0(1):前言.

[6] 章克昌. 酒精与蒸馏酒工艺学[ M] .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95.

[7] 岳春,陈传阳,黄振华;生料法在玉米黄酒中的应用[J];酿酒;2003年06期

[8] 侯振建,王帅领;生料法酿造黄酒的初步研究[J];酿酒;2004年02期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 (3)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抢答器焊接部分 二、实验步骤: (1)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电路。 (2)学习并掌握抢答器的工作原理。 (3)学习焊接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操作方法。 (4)按照图纸焊接元件。 实验原理图

焊接技巧及烙铁使用 (一)焊接机巧 1.焊前处理: 焊接前,应对元件引脚或电路板的焊接部位进行焊前处理。 ①、清除焊接部位的氧化层 可用断锯条制成小刀。刮去金属引线表面的氧化层,使引脚露出金属光泽。印刷电路板可用细纱纸将铜箔打光后,涂上一层松香酒精溶液。 ②、元件镀锡

在刮净的引线上镀锡。可将引线蘸一下松香酒精溶液后,将带锡的热烙铁头压在引线上,并转动引线。即可使引线均匀地镀上一层很薄的锡层。导线焊接前,应将绝缘外皮剥去,再经过上面两项处理,才能正式焊接。若是多股金属丝的导线,打光后应先拧在一起,然后再镀锡。 2.做好焊前处理之后,就可正式进行焊接。 ①、右手持电烙铁。左手用尖嘴钳或镊子夹持元件或导线。焊接前,电烙铁要充分预热。烙铁头刃面上要吃锡,即带上一定量焊锡。 ②、将烙铁头刃面紧贴在焊点处。电烙铁与水平面大约成60℃角。以便于熔化的锡从烙铁头上流到焊点上。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2~3秒钟。 ③、抬开烙铁头。左手仍持元件不动。待焊点处的锡冷却凝固后,才可松开左手。 ④、用镊子转动引线,确认不松动,然后可用偏口钳剪去多余的引线。 3.焊接质量 焊接时,要保证每个焊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要保证焊接质量。 所示应是锡点光亮,圆滑而无毛刺,锡量适中。锡和被焊物融合牢固。不应有虚焊和假焊。 虚焊是焊点处只有少量锡焊住,造成接触不良,时通时断。假焊是指表面上好像焊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焊上,有时用手一拔,引线就可以从焊点中拔出。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工程物探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年11月

1实验目的 了解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方法原理、野外工作布置及装置形式;掌握高密度 电阻率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高密度电阻率法软件。 2高密度电阻率法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属于直流电阻率法的范畴,它是在常规电法勘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勘探方法,仍然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 流的变化分布规律。相对于传统电法而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利用程控 电极转换器,由微机控制选择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实现了高效率的数据采集,可以快速 采集到大量原始数 据。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特 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 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映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 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 地层岩性沿纵向的电性变化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 种方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该观测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资料处理两部分,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设置在 一定间隔的 测点上,测点密度远较常规电阻率法大,一般从 1m~10m 。然后用多芯电缆将 其连接到程控式多路电 极转换开关上,电极转换开关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极自动换接 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电 极装置形式、极距及测点的转换。测量信号 由电极转换 开关送入微机工程电测仪, 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存入随 机存储器。将数据回放 送 入微机,便可按给定程序 对数据进行处理。高密度电 阻率法现场工作时是在 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 上,同时布置几十乃至上 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 将它们连 接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电极转换装置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 电极距,进而用自动电测仪,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 的电阻率法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 | 説据处返邮分 説孫輕野汨分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1.1.1.1.1北京邮电大学实习报告

1.焊接工艺 1.1 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 焊接是使金属连接的一种方法。它利用加热手段,在两种金属的接触面,通过高温条件下焊接材料的原子或分子的相互扩散作用,使两种金属间形成永结牢固的结合面而结合成整体。焊接的过程有浸润、扩散、冷却凝固三个阶段的变化。利用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而形成的接点叫焊点。 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定。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顺序、焊接操作、工艺参数以及焊后热处理等。 我们实验中主要是PCB板的焊接。 1.2 焊接工具、焊料、焊剂的类别与作用 焊接工具有烙铁、镊子、螺丝刀、钳子等。 电烙铁的作用是加热焊料和被焊接金属,最终形成焊点。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热式、外热式等,按功能分为防静电式、吸锡式、恒温式等。本实验使用外热式电烙铁。 焊料是焊接时用于填加到焊缝、堆焊层和钎缝中的金属合金材料的总称。包括焊丝、焊条、钎料等。焊料分软焊料和硬焊料两种,软焊料熔点较低,质软,也叫焊镴,如焊锡;硬焊料熔点较高,质硬,如铜锌合金。本次实习使用的焊料为焊锡(铅锡合金)。 焊剂是指焊接时,能够熔化形成熔渣和(或)气体,对熔化金属起保护和冶金物理化学作用的一种物质,又称助焊剂或阻焊剂,一般由活化剂、树脂、扩散剂、溶剂四部分组成。一般可划分为酸性焊剂和碱性焊剂两种。作用:清除焊件表面的氧化膜,保证焊锡浸润。本实验的焊料是松香。 下面分列各工具及材料的作用。 电烙铁:熔化焊锡; 电烙铁架:放置电烙铁; 镊子:夹持焊锡或去除导线皮; 螺丝刀:拆组机器狗; 钳子:裁剪导线或焊锡; 焊锡(锡铅合金):固定焊脚,电路板和器件电气连接; 助焊剂(松香):加速焊锡融化,去除氧化膜,防止氧化等; 阻焊剂(光固树脂):板上和板层间的绝缘材料。 1.3焊接方法 手工焊接主要为五步焊接法: 1.准备施焊,检查焊件、焊锡丝、烙铁,保持焊件和烙铁头的干净; 2.加热焊件,用烙铁头加热焊件各部分,加热时不要施压; 3.熔化焊料,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将焊丝至于焊点,是焊料融化并润湿焊点; 4.移开焊锡,当融化的焊料在焊点上堆积一定量后,移开锡丝; 5.移开烙铁,当焊锡完全润湿后,迅速移开烙铁,在焊锡凝固前保持焊件为静止状态。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完整版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完整版 电工电子工艺基础实验报告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10 月 7 日

目录 一.手工焊点焊接方法与工艺,贴片、通孔元器件焊接工艺。 二.简述磁控声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片。 三.简述ZX—2005型稳压源/充电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片;附上实习报告。四.简述流水灯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 五.简述ZX2031FM微型贴片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 六.简述HTDZ1208型—复合管OTL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组成框图,实物图。七.总的实训体会,收获,意见。 一.手工焊点焊接方法与工艺,贴片、通孔元器件焊接工艺。 (1)电烙铁的拿法 反握法:动作稳定,不易疲劳,适于大功率焊接。 正握法:适于中等功率电烙铁的操作。

握笔法:一般多采用握笔法,适于轻巧型的电烙铁,其 烙铁头就是直的,头端锉成一个斜面或圆锥状,适于焊 接面积较小的焊盘。 (2)焊锡的拿法 (3)焊接操作五步法 左手拿焊条,右手拿焊铁,处于随时可焊状态。 加热焊件、送入焊条、移开焊条、移开电烙铁。(4)采用正确的加热方法 让焊件上需要锡侵润的各部分均匀受热 (5)撤离电烙铁的方法 撤离电烙铁应及时,撤离时应垂直向上撤离 (6)焊点的质量要求 有可靠的机械强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7)合格焊点的外观 焊点形状近似圆锥体,椎体表面呈直线型、表面光泽 且平滑、焊点匀称,呈拉开裙状、无裂纹针孔夹 渣。 (8)常见焊点缺陷分析 二.简述磁控声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画出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 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学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成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考试试卷 注意: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10分) 1、接地电阻 2、电磁波波数 3、正交点 4、视极化率 5、静态位移 二 不定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分,总20分) 1、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有( ) A 地形 B 装置 C 测点位置 2、利用自然电位法勘探某金属矿,在其上方中心处通常能观测到( ) A 明显的正异常 B 明显的负异常 C 正负异常伴生 3、激发极化法可解决下列地质问题( ) A 寻找浸染矿体 B 寻找水 C 寻找碳质、石墨化岩层 4 、电磁偶极剖面法中,哪些装置能观测纯异常(二次场)( ) A (X ,X ) B (X ,Z ) C (Z ,Z ) 5、下列方法中受地形影响最小的方法是( ) A 电阻率法 B 激发极化法 C 电磁感应法 得分 得分

6、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阻率测深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电源电瓶最高供电压档位为() A 63伏 B 90伏 C 120伏 7、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电偶极子场特征认识”过程中,实习要求中,要求同学们完成的图件有() A 电位图 B 电阻率图 C 电场强度图 8、本学期《地电学》课程实习“电测深正演模拟”实习过程中, 给出地电模型是() A 二层模型 B 三层模型 C 四层模型 9、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过程中,学习了绘制二维电阻率异常剖面图的软件是() A SURFER软件 B GRAPHER 软件 C GEOPRO 软件 10、本学期《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课程实习“仪器及装置认识实习”过程中,采用的装置有() A 中间梯度装置 B 对称四极装置 C 偶极装置 11、中间梯度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陡立低阻矿体 B 陡立高阻矿体 C 水平的高阻矿体 12、联合剖面法理论上在勘探哪些电性和产状的矿体能产生明显的异常() A 直立的低阻矿体 B 直立的高阻矿体 C 水平的低阻矿体 13、下列方法能有效勘探产状较陡的良导矿体的有() A中梯法 B联剖法 C 回线法 14、用联合剖面法工作时电阻率异常曲线能看到高阻正交点的有()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AM收音机的调试及组装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AM收音机组装与调试 一:目的意义 本次电子工艺实习是对一台六管中波段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做为调幅收音机,进行安装焊接及调试。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的方法;熟练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学会对收音机进行检测、故障判断及调试。本次电子工艺实习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同学能够敢于实践,勇于实践。 二:原理 1、AM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AM收音机主要由输入电路、混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前置低频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和喇叭或耳机组成。 输入电路,即选择电路,或称调谐电路把空中许多无线电广播电台发

出的信号选择其中一个,送给混频电路。混频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变为中频,但其幅值变化规律不改变。不管输入的高频信号的频率如何,混频后的频率是固定的,我国规定为465KHZ。中频放大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放大到检波器所要求的大小。由检波器将中频调幅信号所携带的音频信号取下来,送给前置放低频放大器。前置低频放大器将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再由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放大,放大到其功率能够推动扬声器或耳机的水平。由扬声器或耳机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音。 当调幅信号感应到B1 及C1 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选出我们所需的电信号f 进V1( 9018H)三极管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 频率一个中频的f2(f1+465KHz) 例:f1=700KHz 则f2=700+465KHz=1165KHz进入V1 发射极,由V1 三极管进行变频,通过B3选取出465KHz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 检出音频信号经V5(9014)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图中 D1、D2 (IN4148) 组成±稳压,固定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以保持灵敏度。由V4(9018)三极管PN结用作检波。R1、R4、R6、R10 分别为V1、V2、V3、V5 的工作点 调整电阻R11为V6、V7 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 为中放的 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 ,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 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半导体工艺原理实验报告

半导体工艺原理实验附录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目录 实验一.工艺设备模拟--氧化仿真实验 (1) 详细实验步骤 (1) 实验结果 (4) 实验二.工艺设备模拟--离子注入仿真实验 (5) 操作步骤 (5) 实验结果 (5) 第一组 (5) 第二组 (6) 第三组 (7) 第四组 (8) 其他组实验 (10) 实验三.刻蚀仿真实验 (13) 实验步骤 (13) 实验结果 (15) 实验四.超净间参观 (17) 参观过程 (17) 超净间定义 (17) 实验一.工艺设备模拟--氧化仿真实验 详细实验步骤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实验结果 晶片晶向时间(min)温度方式 1 100 1 890 900 880 2,3 表 1 参考参数 晶片号类型晶向氧化时间(min)氧化温度(?C)氧化厚度(A) 1Dry1102900180 2Dry11021000924 4Dry1112900183 3Dry11010900173 5Wet10010900669 6Wet10020900449 7Wet10030900660 8Wet110210001136 10Wet11010900902 9Wet11029003536 11Wet11129001310 表 2 实验数据

图 1 各组参数柱状图对比效果实验二.工艺设备模拟--离子注入仿真实验实验时间: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大体与实验一类似,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实验结果 第一组 深度(130) 浓度 (13) 深度 (130) 浓度 (13) 深度 (130) 浓度 (13) 0.0015.450.7013.49 1.408.75 0.0517.080.7513.09 1.458.47 0.1017.680.8012.69 1.508.20 0.1517.790.8512.31 1.557.94 0.2017.630.9011.94 1.607.68 0.2517.330.9511.58 1.657.43 0.3016.95 1.0011.23 1.707.18 0.3516.53 1.0510.89 1.75 6.94 0.4016.10 1.1010.56 1.80 6.71 0.4515.65 1.1510.24 1.85 6.49 0.5015.20 1.209.92 1.90 6.27 0.5514.76 1.259.62 1.95 6.06 0.6014.33 1.309.32 2.00 5.87 0.6513.90 1.359.03 表 3 离子注入第一组数据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 地震实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 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一Multisim10界面设置及原理图绘制(2学时,验证型) 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10软件基本界面。 2.学习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操作。 3.学习Multisim10元件库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绘制单管放大电路: 电管放大功能,可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变化,还可通过multisim分析出其静态工作点等数据。 2.绘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当有时间脉冲时,两个与非门会交替产生高电平,从而使得两个小灯泡交替点亮。 3.绘制光柱显示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如果通过电压大于一个灯的截止频率,第一个灯亮起,如果大于两倍的截止频率第二个灯亮起,以此类推。 4. 绘制四位加法器电路,并验证电路功能: 当J1接高电平时,加法器有效。J2的开关相当于一个时间脉冲,同时传递到4个元件上。当所有灯都亮起时,J1接低电平,J2由J2由低电平接到高电平,灯X1、X2、X3、X4,依次每次熄灭一个。实现清零。 5.总线绘制练习,并用字信号发生器对74LS138进行输入,观察数码管的变化:

通过字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由111到001循环的二进制数。 通过3 线-8 线译码器译码之后传到数码管上,每产生一个二进制数,数码管相对应的一段就亮起。 思考题: 1.Multisim仿真软件的优点是什么? Multisim 侧重于模拟数字电路原理特性级仿真分析,不用真正的去连接电路就能实现电路仿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简述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的操作步骤。

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全解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报告

《浅层折射波勘探》实验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名称:浅层折射波勘探 二、实验目的 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三、实验原理 1、折射波法基本原理 以水平界面的两层介质进行简要的说明,假设地下深度为h ,有一个水平的速度分界面R ,上、下两层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且V 2>V 1。 如图1所示。从激发点O 至地面某一接收点D 的距离为X ,折射波旅行的路程为OK 、KE 、ED 之和,则它的旅行时t 为: 图1 水平两层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 1 21V ED V KE V OK t ++= 式1 为了简便起见,先作如下证明:从O ,D 两点分别作界面R 的垂线,则OA =DG =h ,再自A 、G 分别作OK ,ED 的垂线,几何上不难证明∠BAK =∠EGF =i ,因

已知2 1 sin V V i = ,所以: 2 1 V V EG EF AK BK == 式2 即 21V AK V BK = 和 2 1V EG V EF = 式3 上式说明,波以速度V 1旅行BK (或EF )路程与以速度V 2旅行AK (或EC )路程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将式3的关系和式1作等效置换,并经变换后可得: 2 121222122cos 2V V V V h V x V i h V x t -+=+= 式4 这就是水平两层介质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它表示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若令x =0,则可得时距曲线的截距时间t 0(时距曲线延长与t 轴相交处的时间值) 2 12122102cos 2V V V V h V i h t -== 式5 式5表示出界面深度h 和截距时间t0之间的关系,当已知V 1和V 2时,可以求出界面的深度h 。 2、折射波分层解释的t 0法 折射波t 0解释法是常用的地震折射波解释方法,它是针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采集发展起来的解释方法。 t 0法解释的主要原理与方法如下: t 0法又称为t 0差数时距曲线法,是解释折射波相遇时距曲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当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其埋深大得很多的情况下,t 0法通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 如图2所示,设有折射波相遇的时距曲线S 1和S 2,两者的激发点分别是O 1 和O 2,

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防空洞多道瞬态面波探测实验报告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指导老师:吴健生赵永辉 小组成员:刘佳叶何文俊马驰 2011年6月

目录 1. 目的 2. 原理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5. 数据处理 6. 保证质量措施 7. 问题对策 8. 结论分析 9. 体会展望 10. 参考文献

摘要: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探测方法,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达到了解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关键词:面波探测黑松林斜坡 1.实验目的 通过人工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的方法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黑松林斜坡进行勘察。要求勘探出黑松林斜坡地下的情况。 2. 实验原理 面波分为拉夫波和瑞利波。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是瑞利波。同一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反映出地质条件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频率的面波的相速度的变化则反映了地下介质在深度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 ,即可达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目的。 3. 仪器介绍 4. 野外实施 4.1 实验区概况 试验区域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文远楼前,入口朝北,由于无法进入内部,初步估测

该防空洞在平面上呈长方形。实验区上部覆盖种有草皮的土壤层,堪探时土壤较湿润。 4.2 野外布线 此次实验本小组总布线条数为 2条,布线方向为南北向。我们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在防空洞入口边缘布下了第一条线,在第一条线西侧距离为3米处布下第二条线。在实验过程中,炮点距为1米,检波器间距为1米,检波器每次向北移动距离也为1米。进行人工激发时,我们在每点处各激发两次并采集数据,总共得到数据14组。 4.3 野外操作 1. 排线,布检波器 第一道测线 第二道测线

电子工艺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工艺实习 实习题目DT830B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二班 学号10090227 学生姓名张满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宗保平 2012年2月24日 1

一、电子工艺实习的目的 1、熟悉手工焊接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类别、符号、规格、性能及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的使用数字万用表; 5、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的方法; 6、通过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一些电工电子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装配和调试一个合格的电子产品(DT830B数字万用表)。 二、实践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万用表分为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引。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 DT830B数字万用表(如图一所示)是一种常用的万用表,它的技术成熟。主电路采用典型数字集

成电路ICL7106,性能稳定。它的应用广泛,所产生的规模大、效益高、价格低。DT830B 数字万用表具有精度高、输入电阻大、读数直观、功能齐全、体积小巧等优点。常用于电气测量。它采用单板结构结构合理,安装简单。 1、该仪表的心脏是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该芯片内部包含双积分A/D转换器、显示锁 存器、七段译码器和显示驱动器。 2、DT830B数字万用表主要是由数字电压表DVM(Digital Vo1tmeter),它由阻容滤波器、前置放大器、模数转换器A/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或液晶显示器LCD及保护电路等组成; 3、在数字电压表的基础上再增加交流一直流转换器AC/DC、电流一电压转换器I/V和电阻一电压转换器Ω/V,就构成了数字万用表的基本部分。当然,由于具体结构的不同,功能的强弱不同,每种表还有其各自复杂程度不同的特殊附加电路。 图一图二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迷宫车实验) 院系:xxxxxxxxxxxxx 姓名:xxxx 班级: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

一、任务要求 此次实验共有三个部分焊接练习,基本交替闪烁电路焊接和小车的制作与调试。 学生要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并进行实验的验收。 二、目的 此次实验旨在通过焊接小车与调试小车,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焊接能力练习,代码编写,和综合调试等。通过此次实验,学生应该掌握基本 的焊接技术,电路调试技术和单片机开发的基本能力 三、实验内容 1.焊接 焊接用工具:电烙铁、吸锡器、其它常用工具(烙铁架、尖嘴钳、剪刀、斜嘴钳、剥线钳、镊子、切刀等) 焊接用材料:焊料(铅锡焊料有熔点低、机械强度高、表面张力小、抗氧化性好的特点)、助焊剂(树脂、有机、无机) 2.简单的发光二极管交替闪烁电路 电路原理 材料清单

交替闪烁电路的焊接与实验心得 焊接要求 先将电路布局规划好后,将电路分块安装,但还是要按照元件由低到高的顺序。采用搭焊法将导线焊接在各元件之间。 实验心得 虽然在上学期的模电实验中已经接触过焊接,但很久没有用过而且以前对焊接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一开始还是非常紧张的,都不太敢下手。一开始的规划安装蓝图这部分真的非常重要,自己事先在白纸上按照原件的实际大小规划了一下安装图,使得在焊接导线的时候不至于过分拥挤导致可能出现焊接短路的情况发生。焊接的时候心里默念老师教的焊接步骤,一步一步进行。不过由于是第一次焊接实际电路,还是出现了一些可以再改进的状况,比如我们的每一条连接线都使用导线焊接相连,但是由于焊接技术含不成熟,有些短导线绝缘皮会被烫化,易短路,而且焊接位置的高低也不好控制,后来观察了其他组的焊接成果,可以将距离比较近的元件金属线直接焊在一起,省时且效果更好。不过幸好,此次试验一次成功,没有经过再调试,为后来小车实验的焊接增加了信心。经过本次试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焊接的技巧,了解了焊接实际电路时的必要步骤,同时学习了很多导线的焊接方法(绕焊、搭焊、勾焊等),提高了个人对于电路实验的兴趣,为今后的实际科研中电路实验奠定了基础。 2.迷宫小车的安装与调试 分部原理图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唐湘蓉 实验地点5417 实验成绩 2015年3月- 2015年5月

基于 Vista 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认知熟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系统--vista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其并熟练掌握vista软件运行的基本操作; 2)了解并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和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以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 3)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 4)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编写实验报告或生产报告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总流程 图1 总流程图 1)加载数据 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

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如图2: 图2 原始地震数据显示 2)道均衡 各个道由于炮检距的不同,导致的反射波的振幅的变化,因为在共反射点叠加中,要求每一个叠加道的振幅都应该相等,每一道对叠加所做的贡献是等价的,无特殊情况,一般就以记录图中间的振幅为基准,使近激发点的地震道振幅减少,增加远离激发点的地震道记录的振幅。道均衡流程模块如图3,道均衡结果如图4: 图3 道均衡流程模块

3)建立观测系统 图5 观测系统显示4)初至拾取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如图6:

图6 初至拾取结果显示 5)初至切除 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包括直达波和浅层折射波,它们能量强且有一定延续时间,对紧接而来的浅层反射波有干涉和破坏作用。另外,动校正后会引起波形畸变,浅层尤其厉害。对这些强能量初至波和动校正畸变引起的处理办法是“切除”,即将这些波的采样值全部变为零值(充零)。初至切除流程模块如图7,初至切 除结果如图8: 图7 初至切除流程模块

大学生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大学生电子工艺实习实验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是理工科电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工程训练,目的是通过工艺训练使学生获得电子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初步接触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并掌握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焊接操作技能,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积累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有关电子技术工作奠定实践基础。一、找准办学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钦州学院是北部湾沿海地区一所公立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即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实际岗位群并适应其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担负着积极为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本地化人才的重任。因此,要求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尽快地胜任工作。电子工艺实习是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它既是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入门向导,又是创新精神的启蒙,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既是理工科各相关专业工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所有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电子工艺实习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般电子工艺知识;并以典型电子产品为对象,通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元器件的检测和焊接以及整机的安装和调试等步骤,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得到基本工程训练;同时进行工程意识和科学作风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从事实际工

作奠定基础。二、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优化教学实践内容。电子工艺实习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会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常用元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参数、符号、测量方法、主要性能和一般选用原则,熟悉电子产品装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掌握手工焊接电子产品的焊接、装配、调试技术,同时在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因此,钦州学院根据地方需求、学校实际,优化教学实践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仪器仪表的使用,主要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稳压电源、万用表、数字电桥、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仪表的使用;第二模块是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主要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半导体元件、开关与接插件、保险元件、继电器、集成电路、晶振和陶瓷元件、敏感元件、片状元件等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以及这些元器件的`简单应用;第三模块是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人工焊接技能训练和pcb板的制作。(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高等院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生源面较广,学生的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平,这给教学实践提出了难题,更需要依照教学规律,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合理安排时间。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工艺实习在第二学期开设,为集中2周的实践训练。但由于一个学期往往同时开设多门课程,有许多课程又无法集中安排,故安排2周集中训练是不实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Summary of electronic process practice report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制作过程及主要工艺; 2、掌握电子组装的基本技能; 3、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选择; 4、学习焊接电路板的有关知识; 5、看懂收音机的安装图,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收音机。 6看懂充电器的安装图,学会动手组装和焊接充电器。 7、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 二实习要求 1.要求学员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原则和测试方法。

2.要求学员练习和掌握正确与焊接的方法,熟悉焊接工具以及焊接材料的选择.并了解工业生产中的电子焊接技术的发展,焊接的流程以及装配整机的生产流程。 3.要求学员掌握收音机,充电器的装配,焊接,调试.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对实际产品的制作,安装,调试和检测。 4.要求学员掌握了解电路板的基本知识,基本设计方法。 三实习内容 (1)焊接训练: 元器件:电路板、导线; 工具:电烙铁、锡线; 焊接训练时,首先加热电烙铁,然后根据老师的要求焊接导线。在焊接时特别要注意锡不能太多,否则易发生短路。焊接完后再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2组装收音机(略) 3组装充电器(略) 四注意事项

成都理工大学电法勘探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目录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安排 (4) 三、实习内容 (5) 3.1高密度电法 (5) 3.2对称四级电测深 (10) 3.3联合剖面法 (12) 四、实验心得体会 (12) 五、手绘附图 (14)

一、实习目的 主要目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要求能掌握以下几点: 1、掌握电极距选择规则 2、掌握对称四极电测深、高密度电阻率法α、β、γ的野外施工方法和数据采集 3、学会对所采集数据初步整理与绘制实测曲线 4、学会高密度电法的数据处理及计算机作图方法 5、进行高密度电法项目设计和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安排 图 1 电法勘探实习安排

2020年大学物理热敏电阻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热敏电阻实验报告 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

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 感器),连接线若干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而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根据电阻定律写为式中为两电极间距离,为热敏电阻的横截面。 对某一特定电阻而言,与b均为常数,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为了便于数据处理,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则有上式表明与呈线,在实验中只要测得各个温度以及对应的电阻的值,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则得到的图线应为直线,可用图解法、计算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a、b的值。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下式给出。 从上述方法求得的b值和室温代入式(14),就可以算出室温时的电阻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可由非平衡直流电桥测得。非平衡直流电桥原理图如右图所示,B、D之间为一负载电阻,只要测出,就可以得到值。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 质大学 (武汉) 地空学 院 地震实 验报告 姓名:沈 班级:班 学号: 时间: 2015年05月 指导老师: 张

一、实验目的 实验一: 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 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 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 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仪器介绍 1、仪器简介 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与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频带从1、75Hz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Geode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4、1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如下图) 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

注释: 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 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就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就是英语(美国)。 三、实验内容 1、浅层地震装备认识及地震波认识:第一周上午主要就是老师介绍检波器、地震仪以及实验装备,认识设备后进行采集装置的连接,全班同学轮流当做指挥员与爆破员; 2、浅层地震数据采集实验:隔一周之后的上午全体同学使用地震仪进行浅层地震数据的采集及简单的分析,并对干扰波进行识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