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平衡(完)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平衡(完)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平衡(完)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平衡(完)

提纲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平衡

一、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

(一)知情权的概念

知情权是指公民享有通过新闻传媒等多种途径了解或知晓政府工作的法定权利。它包括公民对政府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信息的了解或知晓,即政府在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各项活动中,制作、拥有和获取的信息。

(二)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它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1、官员的隐私权保护与公众的知情权要求

2.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与公众的社会知情权要求

二、如何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处理原则

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

(二)我国协调两权的措施

(三)新闻媒体的平衡者角色

1.权利冲突的平衡者:

既要尽可能采集到新闻信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以保证其实现其公民的知情权,实现媒体对社会的舆论监督,又要做到在采写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尽量不侵犯被报道者极其相关人员的隐私。

2.新闻媒体的道德约束

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

作为信息的报道者,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报道,

作为信息搜集者,将主客观分开,避免“媒体审判”;

作为舆论的监督者,要有较强的侵权后的补救意识,及时进行更正与答辩。

三、结语

在我国未来的立法中,尤其是在具体案例的裁判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对不同的权利的保护平衡,坚持权利协调原则,以尽可能地满足双方的权利要求。

而作为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则要求他们在冲突和矛盾中进行传播活动时,要以法律精神、法制原则及自己的良知把握好尺度,既要讲出事实真相,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促进法律健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要游刃有余。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平衡

伍思霖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

[摘要] 在社会传播体系中,以媒介报道为中介的公民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往往由于各自的利益取向而存在多方面的冲突。立法亟待完善,媒体致力冲突平衡者的扮演:一方面,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尽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法律和社会道德要求新闻作者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新闻媒体夹在本身就处于对立地位的两权之间,像是一个天平,左右晃动,依赖法律协调,依赖道德约束,在两权的冲突中找寻平衡,寻求安身立命的缝隙,促进我国的法制进程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隐私权;知情权;传播活动;权利冲突;冲突平衡

一、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

(一)知情权的概念

最早提出知情权这一概念的国家是瑞典。1776年瑞典新闻法中提出“公开原则”,要求政府文件应向公民公开。1945年前后,美国记者肯特·库伯(Kent Copper)最先使用“知情权”一词。他针对当时美国政府权力不断膨胀的状况,呼吁官方尊重公众的“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并建议将之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按其给出

的定义,知情权是指公民享有通过新闻传媒等多种途径了解或知晓政府工作的法定权利。它包括公民对政府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信息的了解或知晓,即政府在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各项活动中,制作、拥有和获取的信息(不包括依法应保密的信息)。尤其是事关公民权益或利益的重要信息,公民都有权利知晓,政府也有义务将其披露公开,使公民得以了解或知晓。[1]

而法学研究者们则认为,知情权通常是指一个人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的权利,包括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事务(如自己的档案资料)或自己有兴趣的事务(如新闻)。“知情权主要属于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公权),但也具有一定成分的民事权利性质,尤其是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更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民事权利(人格权之一部分)。”且知情权通常应该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与个人信息知情权三种。[2]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认为,知情权涵盖了两个视角:一是从公众与政府的关系出发,主张公众有从政府获知各种公公信息之权利,二是从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哪里获得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3]

在我国尽管知情权还没有规定为一项法定的公民权利,但是我国的宪法却对知情权有着保障。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的这条权利规定,显然包括作为权利主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实现其他民主权利的基础。如果人们连知情权都

没有,就更谈不上行使其他权利了。而新闻媒体也具有知情权,它们的权利不是天生就具有,而是公民赋予的。换句话说,新闻媒体是公民知情权的载体。通过它们,公民才能更好地实现了知情权利。

(二)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它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

隐私权的立法宗旨在于公民有权隐瞒、维护自己的私生活秘密并予以法律保护,放置任何人非法侵犯。知情权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知的权利,有权依法知悉和获得信息,满足其知的需要。依据这样两个权利,人民一方面希望知道更多别人的事情,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事情让别人知道,两者之间,即产生相当的矛盾与冲突。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隐私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法律概念,而是通常被纳入名誉权进行保护。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民法通则》没有直接规定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但规定的公民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为司法解释留下了较大空间。一般认为,隐私权应当属于人格尊严的一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第一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

年8月7日)中再次强调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把隐私权纳入名誉权的范围,使得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显得先天不足。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1、官员的隐私权保护与公众的知情权要求

国家官员的隐私权由于担任公职而受到限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判例就已指出,“公职候选人私生活状况对选民公开,乃为公共利益所必需,在此种情况下,该权(即隐私权)并不存在。献身公共事业,其私人生活无法与其所从事之事业完全分开者,则该权利亦不存在。”①[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高级官员的学历、行为背景、个人品德及工作能力等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普通公民知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的隐私权应受到限制是由于他们的许多隐私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已成为自然人的民主权利(包括知情权)所指向和要求披露的对象。[6]

2.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与公众的社会知情权要求

公众人物是在社会生活中广为人知,具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的社会成员。例如著名歌星、影星、体育明星、著名科学家和文化艺术家、皇亲贵族等。按照张新宝教授的观点,公众人物可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自愿的公众人物和非自愿的公众人物。自愿公众人物是指那①Cal.App.297(1931).丹尼尔法官在Melvin v.Reid 一案中的判词。

些主观上直接追求或放任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并在客观上成为公众人物的人。此种主观状态可以以明示方式也可以以默示方式即其知悉自己或应当知悉其活动、职业的后果必然使其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的方式表示。非自愿公众人物,其出名或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对象往往不是其主观追求的结果,而是由于某些重大事件的偶然性介入造成的。他们的公众地位一般而言有一定的时间性,即当一定的新闻热点降温后,这种公众地位也可能丧失,此时非自愿公众人物是否继续延续这种地位的变化可以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公民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方面,表现得尤为强烈。

然而,现实生活中,隐私权和知情权又常常会发生激烈碰撞,一部分人要求保护隐私权,另一部分人却要求揭开隐私,满足公众的知情愿望。

比如,《工人日报》日前发表了一则大众话题《让病人反感的床头卡》,文章指出:在病床前的一张小卡片上,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护理级别、疾病名称等一目了然,病人毫无隐私可言。

病人病情是否需要保密,值得商榷。是的,如果病人得了不治之症,抑或急性传染一类的疾病,肉体已经受到折磨,不希望再遭受精神创伤,病人的这种隐私保护需求可以理解。但这种保护却是建立在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试想,一个人得了肝炎甚至艾滋病之类,如果保护其隐私而不让他人知晓,一旦被其传染,这种保护岂不有失公允,保护了这一方而坑害了另一方吗?

2008年年初发生的香港“艳照门”事件,是典型的隐私权侵权案例。当然,这个案例中的侵权主体和被侵权主体都有其特殊性,被侵权的自然是公众关注度极高且历来是要求隐私权呼声很高也是历来容易与媒体发生侵权纠纷的“明星们”,而就艳照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来看,其侵权主体则应该不仅仅是艳照最初的发布者,还应该包括网络这一传播媒介以及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艳照的各位网友们。但鉴于其波及范围之广,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我们姑且只将侵权人看作是那个至今不为人知躲在网络世界中的“奇拿”吧。

该案所涉及的隐私内容应该是“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者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可是,在此次“艳照门”事件中,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艳照本身、涉案明星的反应以及对“奇拿”的猜测与寻找上,而忽略了法律规范对此做出的相关规定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措施来解决这件事情。只听说陈冠希开记者会公开道歉,阿娇暂时退出娱乐圈,却没听说艳照事件的哪一个主角站出来说他要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隐私权。①

美国的詹姆斯·希尔诉《生活》杂志发行人《时代公司》侵犯隐私权案,就体现了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

1952年,希尔及其家属在费城郊区的家中,被三名逃犯软禁达19小时。事后,希尔告诉记者,那三名逃犯很有礼貌。1955年,剧

①笔者只是想借此案讨论知情权与隐私权在社会实践中的冲突形态的表现,而其中涉及到的香港法律与大陆法律的某些差异,本文对此不多做叙述。

作家海斯将希尔一家的类似痛苦经验,改编为《绝望的时刻》剧本,对希尔用希利尔德一名代替,剧中逃犯有殴打希利尔德,并以《真正的罪案,记起紧张的喜剧表演》为题,报道该剧的演出,且毫不保留地描述该剧为希尔一家悲惨经验的重演,致使希尔一家遭受精神痛苦。故希尔一家向纽约州法院起诉时代公司侵害其隐私权。《生活杂志》的作者指证,他诚恳地相信“希利尔德”是反映了希尔事件的内心和灵魂,否认其侵权。

纽约最高法院审判此案时,陪审团认为,《生活杂志》在审查能显示希尔家人未受虐待的新闻报道时,至少有所忽略,甚至轻率或故意的不细心,因而判决希尔胜诉。时代公司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联邦法院则改变纽约法院判决,以《生活杂志》文章的内容,牵连着一个喜剧和一件真实事情,是一件合乎公众兴趣的事件为由,判决《生活杂志》胜诉。[8]

很明显,在这一判例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显。而这种情况,并非只体现在这一起案件上,而是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一个缩影。

在社会生活中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就可能受到积极主动的知情权的入侵,一方权利(知情权或隐私权)的增加,则意味着另一方权利(隐私权或知情权)的减少。这样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就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冲突,社会现实冲突更是激烈。

在社会传播体系中,以媒介报道为中介的公民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往往由于各自的利益取向而存在多方面的冲突。一方面,公民作为个

人信息的源头和承载者,要求保护自己私人信息和私人事务不被他人接近、侵入、知晓、公开、传播,从而形成隐私,而主张自己的隐私权;另一方面,公民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要求了解自己应当知道的一切,要求社会多一些公开性,增加透明度,以体现公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其结果是公民尽力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而这也可能包括对他人的私人事务的介入。

知情权保障权利人对其他的信息空间进行介入,而隐私权则防止他人侵入自己的私人领域。尤其是,在我国,隐私权是作为人格权的一种而存在的,是一种民事权利,而知情权则带有公权性质。虽然二者的权利主体都只指向公民而非法人或国家机关等其他社会团体,且体现的都是精神上的利益而非物质上的,但事实上,隐私权是一种静态的消极的权利,其权利主体享受权利的方式是十分被动的,而知情权则是相对积极的权利,其权利主体都是主动的通过自身行为行使该权利。正因为如此,积极的知情权稍微行使过头,就很有可能对消极的隐私权构成威胁。

二、如何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

在如何平衡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的探讨中,许多学者一再强调规范法律的重要性。其实就笔者看来,法律的规范、针对性的单项立法等都是必然的结果,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的是,知情权与隐私权的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民事法律的规范,只要给出定义和解释,列出条款和处理办法便可以处理周全,因为这两权的平衡,难

就难在当权利双方同时主张各自权利而导致两权相遇且对立时,法律的天平应该向哪一方倾斜?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处理原则

恩格斯曾经提出一个处理个人隐私与新闻报道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阴私①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②——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9]这一论述,说明了个人阴私与新闻自由之间的一般关系,可以作为处理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的一般原则。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希尔案件的判决中,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划出了一个较为明显的界限:新闻事业在报道与公共利益或公众兴趣有关的事务时,必须证明此项报道有故意或轻率错误,才成立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这样一个界限,对于处理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但是,究竟该以什么标准来判定故意或轻率的错误?无故意或轻率的错误而侵害他人隐私权就不构成侵害隐私权了吗?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外立法和理论,在处理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上,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①阴私主要是指男女性关系方面的秘密,此外还包括有关人体的秘密。阴私作为私生活秘密的一种,包括在隐私之中。

②公共利益, 也称公共福利、公共福祉、社会福祉等,一般理论认为,“公共利益”通常指一国之内没有特定对象的人群的共同利益,与当今词汇里的“广大人民利益”大致相当。

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个人隐私原则上收到法律保护,但如果涉及公共利益,则要个别情况加以对待。

权利协调原则。在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一般冲突时,应进行某种适当的协调,而通过在较小的范围内公开隐私,以满足知情权的需要。张新宝先生于1990年曾第一次针对知情权与隐私权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权利协调原则,阐明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知情权虽然存在对立,但涉及具体案例和具体人事时,他们之间又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10]而这一处理原则确实有助于处理具体的案例。因为,权利协调原则是通过一种权利在某保护的范围或程度上做出的让步而使另一种权利得到基本满足而得以实现的。[11]隐私权和知情权这两种权利都很重要,需要在使其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的情况下得以实现,所以,这种权利协调原则应该得到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认可,并切实付诸实践。

人格尊严原则。新闻报刊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必要时可以涉及某些个人的隐私,但不得以伤害其人格尊严为目的。

(二)我国协调两权的措施

我国尚未对新闻进行专门立法,唯一可以支持新闻自由的法律依据来源于宪法对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显然这一规定太过于抽象,不足以保障新闻媒体的采、编、播活动。但国家为此所做出的努力也不可忽视,立法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承认其前期准备的努力,即使它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本文以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例,阐述我国为平衡公民知情权与隐

私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指出其有待继续完善之处。

新闻媒介在实现其“环境检测”功能同时,重点帮助人们检测社会环境的社会新闻和实用咨询,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条例》的颁布确实扩大了新闻媒介对政府信息公开报道的范围,但是其作为条例法律的位阶较低,权威性不及全国人大代表会颁行的法律,在调整范围上也不及法律。且该条例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对新闻报道保护的力度不够。

美国《信息自由法》、《隐私法》、《阳光法》三法并行,相辅相成的立体式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使得美国新闻媒介在政府信息公开报道上呈现出全方位的特点,公民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而我国在简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除了一个作为行政法位阶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外,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与隐私立法、政府回忆公开立法的关系十分重要,而我国在这两方面的立法却基本上属于空白,这使得新闻媒介在对政府信息报道方面缺乏有力的保障。[12]

尽管我国宪法尚未对公民的知情权做出明文规定,而旨在保护公民知情权的《条例》也并未明确提及“知情权”,但值得欣慰的是,十七大报告对公民知情权做出了肯定,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使我们对我国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等方面,拥有希望。

(三)新闻媒体的平衡者角色

1.权利冲突的平衡者

不可否认,立法是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则是新闻传播媒体在这两权平衡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作用。

新闻传播事业中所涉及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其隐私权的主体通常是那些被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公众人物,不管他是自愿的公众人物还是非自愿的公众人物,都因其公众人物的身份,而在隐私权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公众人物”身份,从社会获得了较常人更容易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利益,所以牺牲他们的部分隐私利益,可以当作是对于这种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交换。但是值得提出的是,我们有必要强调对非自愿公众人物且已退出社会关注焦点,过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的人的正当隐私利益的保护,区别于自愿公众人物。

就目前社会舆论传播体系的现状来看,媒体在此种冲突中所扮演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间者、一个传播媒介的角色,他还须承担起另一个角色——冲突平衡者。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是一项艰巨一万倍的任务。既要尽可能采集到新闻信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以保证其实现其公民的知情权,实现媒体对社会的舆论监督,又要做到在采写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尽量不侵犯被报道者极其相关人员的隐私。新闻报道虽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周期,但始终未能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有助于帮助新闻工作者平衡报道的职业义务和被报道

者隐私权不受侵犯的运作机制,法律上对此中情况的着墨也甚是模糊。所以稍有不慎,一条新闻即可能酿成一起媒体侵权事件。

拥有信息搜集者和信息传播者身份,媒体必须清楚的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不是一味地迁就、迎合公众的喜好,尤其是公众对于个别人事的“窥私”兴趣,而是对于社会上大多数公众的普遍的、合理的兴趣的满足,不仅要考虑公众“有需要”知道,还应该考虑他们是否“有必要”知道。不仅要考虑到新闻对于媒体自身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还要更多的考虑新闻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公器就应当公用,决不以公权谋私利!

2.新闻媒体的道德约束

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采集到符合受众需要以满足其知情权的新闻,且既能实现其新闻的价值和舆论监督作用,又能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以避免媒体侵权官司的频频上演呢?

首先,作为信息搜集者,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侵犯公民隐私权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出于新闻猎奇,片面追求社会轰动效应所致;二是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无意中触及他人隐私。自觉地暴露公民隐私称为揭露隐私,其程度较重;不自觉地暴露公民隐私称为涉及隐私,其程度较轻;暴露隐私越具体,造成的侵害就越严重。被侵害人受到的侵害,并不因侵害人的无意而有所减轻。所以新闻记者和媒体在报道时,有必要了解新闻采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侵害隐私权的各种情形,防止有意或无意触犯公民的隐私权而“伤及无辜”,保证采访报道活动的合法性。

其次,作为信息的报道者,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报道,将主客观分开,避免“媒体审判”。

再次,作为舆论的监督者,要有较强的侵权后的补救意识,及时进行更正与答辩。媒介每日的报道数以万计,包罗万象,出些差错是在所难免。但只要不是恶意诽谤,且自己发现或由当事人、读者指出后,及时更正道歉,做到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报道的失实造成的损害,澄清事实,取得谅解。既履行了义务,又能避免诉讼或减轻侵权责任。

最后,完善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除民法通则规定的非财产性和财产性法律责任以外,还有必要通过国家的基本法律明确更正与答辩为一种新闻侵害名誉权的非财产性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给予新闻侵权以系统的明确的法律界定,是保护其他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免遭滥用新闻采访权侵害的需要,也是使新闻采访具备一个明确的法律保障空间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隐私权受保护程度的高低,能很好地体现这个国家的法治程度及文明程度。新闻媒体以其社会角色的特殊性,不应该作为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制造者,而应该更多的作为两权冲突的平衡者,以促进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推动法制完善,提高我国的法治程度和文明程度。

三、结语

隐私权与知情权,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无法避免的矛盾。在我国未来的立法中,尤其是在具体案例的裁判中,应当

充分考虑到对不同的权利的保护平衡,坚持权利协调原则,以尽可能地满足双方的权利要求。当知情权与隐私权相矛盾时,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让这两种权利都做出一定的让步,互相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来求得权利的平衡。

而作为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则要求他们在冲突和矛盾中进行传播活动时,要以法律精神、法制原则及自己的良知把握好尺度,既要讲出事实真相,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促进法律健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要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最终全身而退。

参考文献:

[1]闵政.知情权的认定和保护[J].新闻与传播,2003,(05).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90.

[3]米克尔约翰.论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78.

[4]杨立新.人身权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60.

[5]薛雯雯.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D].

[6]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 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91.

[7]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7.

[8]杨立新.人身权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6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8卷.225.

[10]张新宝.法学研究[J].1990,(03).

[1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08.

[12]孙怀君.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报道的影响[J].新闻记者,2008,(05).Privacy and the right to know the balance of the conflict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 Silin

Abstract:In so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dia reported as an intermediary in the citizens right to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are often their own interests as a result of the existence of orientation and a wide range of conflicts. Need to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the media to balance the conflict in the play: on the one hand, professional ethics require journalists to protect citizen's right to know as much as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legal and ethical requirements of social news Author respect the privacy of citizens. The news media in their own folder on the status of the two against each other between the right, such as a balance, sloshing about, rely on legal coordination, reliance on the moral, in the

conflict to find the right balance, settle down to find the gap,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China's legal syste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Key words:Privacy; the right to know; dissemination activities; the right to conflict; conflict balance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一)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一) 随着各国民众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人格真正独立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到个人内心世界,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众多国家宪法、法律对于隐私权的确认与保护。如果隐私权得不到尊重与充分的保护,个人的人格就难以实现真正独立从而有所欠缺,这已是法学理论界、实务界人士普遍达成的共识。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信息时代后,人们更渴望体察外界,获悉更多来自社会的、他人的信息,以满足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知情权的出现便成为必然,实际上,它已经为一些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如《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目前,知情权作为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已获得世界共识。一个要隐私,一个要知情,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行使在现实生活中多有磨擦发生。那么,如何协调这种权利冲突呢?本文就此作了如下思考。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界定 (一)隐私权 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是“隐私”。在法学领域,隐私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在美国,一般认为,侵害隐私权的四种情形包括侵入秘密、窃用姓名或肖像、公开私生活和公开他人的不实形象,因此,个人秘密、姓名、肖像、私生活、不实形象等往往也就被认为是隐私;在法国,有人认为,隐私就是私生活,包括个人的那些不属于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有人认为,隐私,即私生活,包括个人在私人住宅内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在日本,有学者认为,隐私就是保护免遭他人侵犯的私生活和私事。 在国内,关于隐私的概念,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观点:(1)隐私是“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2)隐私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保密的私人信息”;(3)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4)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愿为他人所知晓和干涉的私人生活”。笔者比较同意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隐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信息,是有关自然人的一切资料,如身高、体重、婚恋、家庭、财产状况、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等。姓名、肖像也属于个人信息。2.个人私事,是自然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有关情况,如社会交往、电报、电话往来以及通信等情况。3.个人生活领域,是指自然人个人的私有领域,如其住宅、箱柜、日记等。 而关于什么是隐私权,现在亦尚无统一的界定。但一般认为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法学家萨谬尔﹒沃伦(Warren)路易斯﹒布兰戴斯(Brandeis)合写的题为《私生活秘密权》的论文中,该论文于1890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保护个人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并指责新闻传播有时会侵犯了“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文章认为,上述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人所共同享有的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进而才能珍视它。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是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我国民法学家彭万林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张新宝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王利明先生则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笔者比较同意王利明先生的观点。 关于隐私权的内容,我国民法学界普遍认为隐私权主要包括:(1)个人生活安宁权。即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有权禁止他人窃取、披露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

对侵害隐私若干法律问题的探析

对侵害隐私若干法律问题的探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相关立法不完善等原因,侵犯公民隐私权的事件越来越多,如泄露手机号码、个人资料、私生活等,给平静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公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精神安宁,往往希望保护自己私生活中的秘密,因此,对隐私权的保护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就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历史、现状、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完善进行简要论述。 本文就下面的内容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叙述隐私保护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对隐私权的概念、法益目标、主客体、权利内容、权利性质、侵权形态、责任承担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较广泛地探讨;第三部分讲述我国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现状;第四部分针对当前引起社会关注的诸多涉及隐私权的权利冲突纠纷,尝试对处理这类纠纷确立若干司法衡平规则;第五部分提出我国隐私权立法保护的缺陷;第六部分列出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的方法。 关键字 隐私权、立法、司法、法律问题、完善立法保护。

目录 摘要┄┄┄┄┄┄┄┄┄┄┄┄┄┄┄┄┄┄┄┄┄┄┄┄┄┄┄┄┄┄┄┄Ⅰ 1、绪论┄┄┄┄┄┄┄┄┄┄┄┄┄┄┄┄┄┄┄┄┄┄┄┄┄┄┄┄┄┄┄1 2、第一部分:隐私保护的历史发展┄┄┄┄┄┄┄┄┄┄┄┄┄┄┄┄┄┄┄┄2 3、第二部分:隐私权的简介┄┄┄┄┄┄┄┄┄┄┄┄┄┄┄┄┄┄┄┄┄┄┄3 3.1 隐私权的概念┄┄┄┄┄┄┄┄┄┄┄┄┄┄┄┄┄┄┄┄┄┄┄┄┄┄3 3.2 侵犯隐私权的表现┄┄┄┄┄┄┄┄┄┄┄┄┄┄┄┄┄┄┄┄┄┄┄┄4 3.3 隐私权的内容┄┄┄┄┄┄┄┄┄┄┄┄┄┄┄┄┄┄┄┄┄┄┄┄┄┄4 3.4 隐私权的特点┄┄┄┄┄┄┄┄┄┄┄┄┄┄┄┄┄┄┄┄┄┄┄┄┄┄5 4、第三部分:我国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现状┄┄┄┄┄┄┄┄┄┄┄┄┄┄┄┄6 4.1 隐私权的民事责任┄┄┄┄┄┄┄┄┄┄┄┄┄┄┄┄┄┄┄┄┄┄┄┄6 4.2 我国隐私权立法保护的缺陷┄┄┄┄┄┄┄┄┄┄┄┄┄┄┄┄┄┄┄┄7 4.3 对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法律救济的弊端┄┄┄┄┄┄┄┄┄┄┄┄┄┄┄┄8 5、第四部分: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的方法┄┄┄┄┄┄┄┄┄┄┄┄┄┄┄8 5.1 隐私权的法律救济办法┄┄┄┄┄┄┄┄┄┄┄┄┄┄┄┄┄┄┄┄┄┄8 5.2 完善对隐私权的立法保护┄┄┄┄┄┄┄┄┄┄┄┄┄┄┄┄┄┄┄┄┄7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摘要] 本文从公众人物的概念入手,分析公众人物隐私权,并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分析和对策。 [关键词] 公众人物隐私保护制衡 在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报道和媒体挖掘隐私,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一些公众人物不当行为令人侧目,由于现代新闻捕捉、传播技术的提高,公众人物的花边新闻得丰富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有人认为公众人物在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也丧失了隐私权,同时新闻媒体则凭借着“新闻自由”的保护,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发掘公众人物的隐私。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但却往往力不从心。而在司法界,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现实案例,只要不涉及国家利益,都会最大程度地保护新闻自由。那么,是否为了接受舆论的监督和满足大众的猎奇需求,公众人物就没有隐私权了呢?本文认为,在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及客观报道的作用的同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同样需要保护。 公众人物的概念一般指在社会生活的某一范围或时间内广为人知或对其所在社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成员。美国最高联邦法院对公众人物下的定义是“公众人物是指该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有独特的显著性,其中有些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有相当的权利及影响力;说得更直接些,即这些人通常投身在特殊公共争议的最前线,以便能影响到争议的解决方式。”在新闻学上,公众人物是指公众非常感兴趣或熟悉的人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里的名人。 我们可以对公众人物做以下划分,即公职官员与公众人士。按公众人物在国家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划分,公职官员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具有一定职位、掌控一定权力的人,在我国通常指各级机关领导干部。此类人拥有较大的权力和影响,大众自然产生一种渴望了解其学历、出身、行动、背景、品德、财产状况等心理,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大众才能更好的行使选举权和罢免权,如美国国务卿赖斯的学历问题即由某媒体披露有不实成分,而赖斯从未以侵犯其隐私权或名誉权与媒体对抗,因为新闻媒体的行为是对官员的监督,也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所以,对他们的隐私权应做出必要的限制。 公众人士是指在某一行业内有所成就或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非官员人士,前者如明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皇亲贵族、媒体名人等,后者则主要指犯罪嫌疑人、商业投机者等。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足以涵盖其所在的领域和范围,进而影响到关注他们的人,对社会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后果,无论他们所做或善或恶,都应受社会监督。他们的隐私虽然不一定涉及公共利益,但却与公众的知情权和兴趣要求有巨大关系,并且这其中的大多数人本身就依赖传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_张晓文

●张晓文(陕西省人民医院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8)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 3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政府信息;信息公开;隐私权;知情权 Abstract:Govern ment 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 can ensure that the citizen ’s right t o know is constantly satisfied .However,the possibility of infringing upon citizen ’s right t o p rivacy is si m ultaneously increased .The conflict be 2t w een the m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This paper,by exp l oring the connotati on and the p r otecti on syste m of and the conflict bet w een the right t o p rivacy and the right t o know in 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 discl osure,points out the app r oach and method of balancing their interests and har monizing their conflicts . Keywords: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right t o p rivacy;right t o know 3本文为陕西省社科信息学会科研培植项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hshx0703。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获取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本质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由此,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常常受到积极主动的知情权的侵入,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寻求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是政府信息公开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的内涵及其制度保护 111 知情权的内涵及内容 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狭义。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一般情况下,知情权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及其他组织。知情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人身权的重要保障。 知情权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3类:①知政权。公民、 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利,它是实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性权利。②社会知情权。公民依法有权知道其所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现象、商业信息的权利,有权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③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公民有权了解各种涉及本人的有关信息,或法人及其他组织有权了解其内部工作人员和即将成为其内部工作人员的有关信息的权利。 112 知情权的制度保护 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最先由瑞典在200多年前确立。1766年,瑞典颁布了《出版自由法》,成为世界上最早以法律规定知情权的国家。但真正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是 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专门制定了信息公开法, 以实现宪法所确立的信息自由权原则。1951年,芬兰制定了《公文书公开法》;丹麦与法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行政公文书公开法》等信息公开制度;1966年,美国制定了《信息自由法》,从法律高度规范了信息公开制度,使知情权成为较为完整的法定权利,从此,知情权在美国被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来看待。此后,一些国家有关知情权的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美国的做法,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当成实现知情权的主要模式。1982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联邦信息自由法》;加拿大颁布了《信息公开法》;1996年,韩国制定了《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2000年,英国颁布了《信息公开法》;2001年,日本实施了《信息公开法》;2008年5月1日,我国《中

论隐私权法律保护必要性

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xx法学班xx 引言 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隐私权自其诞生之日起至今已逾百年,百年间关于隐私权相关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这其中就包括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问题。许多中外学者均就此问题给出过自己的观点、立场。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科学技术、电子、通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作为隐私权保护内容之一的私人信息面临的威胁前所未有。事实证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确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价值和社会需求。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传统理论思想的叙述,来向大家展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社会基础形成过程;通过对德国、美国隐私权保护理论的介绍,探寻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价值。 一、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社会基础 (一)西方文化中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社会基础 隐私权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它的诞生标志是1890年沃伦和布兰戴斯在《哈佛法学评论》刊登了隐私权的文章并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但在此以前,西方社会的实践和规范中已经存在对隐私的价值认同,这主要体现在公私领域的划分上。 1、古希腊时期的公私领域划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社团或城市社团的概念。[1]他区分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范畴—“城邦生活”和“家庭生活”。在他看来,家庭是一种对个人利益的管理生活,城邦是对家庭、私人的超越,具有独特性和优位性。亚里士多德时期所体现的是个人只能依赖于城邦而存在的整体主义的哲学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显著特点是个人隶属于城邦之下,唯有少数自由民结合成集体才能直接参与公共生活。从总体上看这种价值观是压抑人的个人观念的,但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一些对个人的尊重理念,虽然这时能够得到尊重和能够自由表达意见的自由民是少数人。正如贡斯当所述,在古代人那里,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所有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由此古希腊人并未产生明确的个人观念,缺乏个人主义精神。他们虽然区分了公私领域,但是其观念却是个人隶属在城邦之下。此种情况下,隐私权缺乏其生存的文化土壤。 2、古罗马时期的公私领域划分。罗马“主权”观念的提出对后世的公私领域划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谓的“主权”观念是一个集权、统一且无所不能的统治机器。它站在社会之上,经由制定及执行法律来治理社会。主权者“公”权利统治,并且原则上代表“私”的且在政治上是被动的个体所组成的社会。这些个体是享有主权者承认并加以保障的权利承载者。罗马法学家还首次对法律作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并构成了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历史基础。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明确规定:公法涉及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2] 中世纪后期,教会势力的迅速崛起,使得教会组织能够向政府垄断的公众事务的功能提出挑战,并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统治权的分裂。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将世界分为地下之城和天上之城。地下之城即为世俗世界,而天上之城是基于人的宗教信仰而形成由教会控制的领域。在某种意义上,世俗世界变成了私领域,但这绝对是个人意义上的私领域,其仍然是有强烈的公性质。 就整个罗马帝国时期而言,虽然提出了“主权”的概念,并在某种意义上产生了私领域,但仍

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

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媒体对隐私权这个法律概念越炒越热,甚至于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这样的讨论,对于普及隐私权的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见诸于报刊等媒体的言论中,有很多对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理解是不正确的,甚至以讹传讹。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侵犯隐私权案件与利用法律维护隐私权案件均呈上升趋势,己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这也标志着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正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近十几年来,我国立法、司法等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隐私权的保护予以了高度重视。但从总体上来讲,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隐私权的保护水平还不够高,侵犯隐私权纠纷时有发生。本文拟就隐私权的有关问题予以探讨,以求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和保护更趋于完善。 一、隐私权的概念及性质。 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隐私是一种秘密,这种秘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的意识。

隐私权是指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私人信息、私人空间不受干扰、刺探、公开的权利。私人活动是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私人信息,是所有的个人情况、资料。私人空间即个人领域,指个人的隐秘围。 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概述 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较晚,法律尚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的地位,因此就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不保护隐私权,从许多法律的零散规定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保护隐私权的条款。 1、宪法的有关规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条文:①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②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是宪法对隐私权中的私生活安宁的直接确认与保护。③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宪法这一条文已间接将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规定为可减克的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总第4期) 隐私权与知情权 的冲突与协调 □冯渊源 □邓小兵 摘要 在法治社会,作为大众传媒,既要保障知情权,即受 众希望知道更多有关国家管理、行政实施、社会万象等等诸多情 况的权利,又要保障隐私权,即受众不希望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 的情况被别人过为关注的权利,二者之间势必产生矛盾与冲突。 在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的同时,又能恰当维护人民的隐私权,将 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强调,一方面应 加重对隐私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应严格限制隐私权的范围。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隐私权 知情权 作者简介 冯渊源,兰州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邓小兵, 兰州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兰州 730000)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正日益觉察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 “雷区”———隐私权。 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的概念和理论产生于美国。1890年, 美国两位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在哈佛大学的《法学 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提到“保护个人 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指责新闻 传播有时会侵犯了“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1〕文章认为上述权利 是宪法规定的人所共享的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养达 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进而才能形视它。从此以后, 关于隐私的理论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

而在我国,对隐私权的理论研究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有学者认为,构成隐私有两个要件:一为“私”,二为“隐”。前者指纯粹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这是隐私的本质所在。后者则指某个事情、某个信息不为人知的事实状态,它包括:当事人不愿这种个人私事被他人知悉;按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水准,这种个人隐私不便让他人知道,否则会对当事人产生各种不利的后果;这种个人私事当事人不愿或便他人干涉;某些私人领域当事人不愿或不便他人干涉。因此,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因此,隐私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信息,为无形的隐私;二是个人私事,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为有形的隐私。〔2〕《新闻学大辞典》中则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私事保守秘密的权利,个人的私生活可以拒绝记者采访、拍照和公开传播,以保护个人生活的安宁,包括:不经当事人允许,不得公开采访对象在个别交谈中谈到的个人隐私;在非公开场合,不经当事人允许或未向当事人表明身份不得进行拍照、电视摄像、录音等活动;不得私拆个人信件、窃听电话以获取新闻;记者不得有偷拍私人活动照片的权利,又称‘肖像权’。”〔3〕这恰好是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界定,有着直接指导现实生活的意义。 不管是哪种理论,还是从哪种角度,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共同的一点,即不论是个人信息还是个人私事、个人领域,都是与公民(自然人)个人相关的,所不愿传播出去的秘密。若传播出去,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如使当事人蒙受耻辱、羞愧自责、痛苦、社会评价降低或烦恼不安等。另外,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企业也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若传播出去会有损企业的经济利益,但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不能作为隐私权对待。 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作为基本法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没有对隐私权作出明确规定,这是一种遗憾,但是民事司法活动却提出了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并实际上将之视为名誉权予以保护。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事实上,隐私权和名誉权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侵害名誉权一般是用捏造事实或侮辱、诽谤等方式传播虚假的“事实”的行为,而侵犯隐私权则是将被害人客观存在的隐私公之于众的行为。另外,名誉权对每个公民来说是相同的,法律对每一个公民的名誉权给予相同的保护,而隐私权则因人而异,有些信息,虽然同样隐秘,但对甲来说可能是隐私权的保护范畴,对乙来说则不属隐私权的保护范畴,关键是看当事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知名度等等。此外,隐私权还有与名誉权无关的独立领域,如公民的住址秘密、住宅不受侵犯或侵扰等。侵犯了这些权利,显然不能等同于侵犯名誉权,所以不应该将二者随便混同。随着理论与司法实践的丰富,以后的民事立法理应将隐私权独立出来进行保护。并且,由于当今大众传媒彼此之间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抢得独家新闻的利益机制所趋或者为了简单迎合受众的低级猎奇心理,侵害公民隐私权的情况可能呈上升之势。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对公民权利的日益重视及公民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而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这一权利同样是由美国率先提出来的,不过这次不是由法学家提出,而是从事大众传媒职业的人提出来的。一位名叫肯特?库珀的编辑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到知情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美国Indiana 大学教授Ralph L.H olsinger在其《Media Law》中也提到:“正如宪法序言中所宣称的,宪法建立了一个人民的政府。于是,很容易假定,宪法文件的部分创始人包含有这样的意图,即人们有权了解政府的信息。毕竟,如果人们准备对如何接受管理作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们就必须首先了解政府及政府人员执行公务的有关信息。这种思想在今天就体现为‘知情权’。”〔4〕可见,知情权最初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利益。美国国会1976年通过的一项“阳光下的政府”法案正是一个使联邦行政管理机构的决定

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毕业论文

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人文学院) 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法学双学位 学号09350103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12月9日

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 摘要: 虽然我国现行立法对配偶权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已有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了配偶的忠实义务。对配偶忠实请求权的保护,离婚损害赔偿的实现,都会涉及配偶隐私权、第三人隐私权的保护。不可否认的是配偶忠实义务与隐私权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而在利益冲突时如何取舍、协调与平衡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配偶忠实义务、配偶权、隐私权、冲突、协调

Abstract: Although China's current legislation on the right of spouse is not made clear, but the existing related legal provisions in the spouses of the duty of loyalty.Faithful to their spouses request rights, divorce dama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will involve spouses privacy, third peopl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spouses faithful obligation and right of privacy protection exist some conflicts, and in a conflict of interest when the trade-offs,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 has been the leg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 topic of discussion.In this paper, the faithful duty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law coordination problem to undertake preliminary discuss. Keywords:Duty of loyalty the right of spouse the spouse right to privacy legislative conflicts coordination

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学思考 发表者:滕宏飞 (访问人次:1500) 摘要:医学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在享受医学文明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隐私权却在不断遭受侵犯。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患者这个特定人群隐私权的一些相关问题从法学角度进行一定的阐释和剖析,以期为最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 随着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自然人人格的解放,人们逐渐意识到应尊重他人的私生活方式,并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秘密不受侵犯。这种要求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生活安宁的愿望经过法学家们的提炼升华,便发展成为公民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隐私权。而医院作为一个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隐私的特殊场所,正日益成为一个隐私权侵权医疗纠纷多发的地方。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展,传统隐私权经过了网络领域延伸,使隐私权的破坏呈现传播快、范围广、成本小、手段多、易隐蔽等特点,近年来伴随着论坛、博客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对公民人格权利的侵害案例,如“间谍门”、“电话门”、“博客门”、“艳照门”、“人肉搜索”等等,而网络空间的法律缺失导致了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规制捉襟见肘。这就进一步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法律对患者隐私权予以明确和保护。 一、患者隐私权的基础理论 隐私权根源于在羞耻感驱使下人们保持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的要求,但这种权利过分抽象,以至于其保护法益的范围及内容都不够明确。而隐私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提出到现在也就110年左右的时间,1890年哈佛大学的两位著名法学家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论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所谓“隐私”就是让我独处的一种权利,让我独善其身的一种权利,不受别人打扰的一种权利。这个概念后来被法律界所接受,随后,世界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都逐步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或民事权利确认下来,并加以保护。⑴而隐私权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则更短,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我国并未从法律上正式确立隐私权的概念,对公民隐私利益的保护一般采用间接保护的方法,如果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了侵害,则只能通过名誉权诉讼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按照通说,隐私权是指公民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兴趣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⑵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医疗领域,患者的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害。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问诊都可能有涉及到病人个人史、家族史乃至生活方面的询问,其查体都可能有接触或暴露到病人的身体乃至隐秘部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患者的隐私权加大关注和保护的力度。具体来讲,患者隐私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患者的私人信息不被非法知悉、披露和利用的权利;二是患者的私人空间不被非法侵扰的权利;三是患者的私人活动不被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比如患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相关病史、身体缺陷、隐蔽部位特征、生理病理状态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等不愿被他人窥视、侵扰的个人信息。⑶患者是特殊的自然人,其隐私权具有自然人隐私权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但是,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该隐私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隐私权的特性:(1)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杨立新)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上传时间:2002-4-6 近几年,媒体对隐私权这个法律概念越炒越热,甚至于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这样的讨论,对于普及隐私权的法律知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见诸于报刊等媒体的言论中,有很多对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是没有正确的理解的,甚至以讹传讹,有谬种流传之嫌,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一些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将隐私权的认识统一到法律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问题之一:中国法律不是对隐私权没有作出规定,仅仅是在民法基本法上没有规定隐私权 在报刊上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法律对隐私权没有作出明文规定。有些报刊还专门开辟专版,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言论,阐释这样的意见。我不知道这些专家和学者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是怎样理解的,总之,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应当承认,在1986年中国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时候,由于立法者对隐私权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而在这部法律中仅仅规定了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没有将隐私权规定为公民的人格权。这是一个立法的疏漏。 在《民法通则》公布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人们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纷纷承认隐私权的当代社会,民事立法不规定隐私权,实在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可以这样说,缺乏对隐私权的保护的民事立法,不管其他的内容是怎样的完善,都不能说这样的民事立法是一个完善的立法,对于完善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都是有缺陷的。正是因为如此,国家在立法和司法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对这一立法疏漏进行补救。 首先,是在司法上采取措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采取变通的方法,规定对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名誉权损害的,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追究民事责任。其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按照该条文的逻辑,就是“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应当说,这是一个对隐私权保护的重要的司法解释。按照这样的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承认公民享有隐私权,只是在保护上,适用名誉权的保护方法进行保护。这就是所谓的见解保护方式。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重申这一原则。按照这样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有了一定的法律保护。例如一名公司的副经理在经理出差时,将经理放在办公桌抽屉中的日记取出,对经理的个人隐私内容摘抄、整理,发给公司人员讨论、批判,严重侵害了这位经理的隐私权,造成了名誉权的损害。故当经理项法院起诉的时候,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这位副经理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保护了这位经理的隐私权。 其次,立法机关在立法上采取措施,确认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在《民法通则》以后

法学论文参考题目【各种论题大全】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刑法方面 1.论转化犯 2.论“携带凶器抢夺” 3.论“限制加重”的数罪并罚原则 4.论危险犯的终止 5.论结果加重犯 6.论共同过失犯罪的存在可能性 7.论原因自由行为 8.论我国刑法中的定量因素 9.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之存废 10.论社会危害性标准 11.论婚内强奸 12.论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 13.论结果加重犯的主观方面 14.论持有行为的性质 15.论吸收犯之存废 16.罪刑法定原则探析 17.不作为犯罪研究 18.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19.单位犯罪适用中若干问题分析 20.犯罪中止若干问题研究

21.中外刑法中犯罪预备之立法比较 22.共同犯罪中身份犯问题研究 23.牵连犯中若干问题研究 24.正当防卫中若干问题研究 25.死刑问题研究 26.交通肇事罪研究 27.重大责任事故罪研究 28.侵占罪研究 29.贪污罪研究 30.受贿罪研究 31.合同诈骗罪研究 32.金融罪研究 33.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 34.走私罪若干问题研究 35.论职务侵占罪 36.关于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探讨 37.计算机犯罪研究 38.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39.校园财产犯罪原因分析 40.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41.职务犯罪研究 42.女性犯罪原因分析 43.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分析 44.暴力犯罪现象分析

45.略论犯罪未遂 46.紧急避险研究 47.共同过失犯罪初探 48.试析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49.吸收犯问题研究 50.想象竞合犯问题研究 51.罚金刑问题研究 52.转化犯问题研究 53.包容犯问题研究 54.结果加重犯问题研究 55.法条竞合问题研究 56.持有型犯罪研究 57.目的犯问题研究 58.略论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 59.赦免制度研究 60.罪名法定问题探析 61.危险犯研究 62.行为犯研究 63.洗钱犯罪研究 64.保险诈骗罪研究 6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研究 66.强迫交易罪研究 67.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 68.非法拘禁罪研究

[隐私权,消费者]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摘要目前,我国在立法方面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不周延、缺少专门立法和消费者信息开放和信息保护不协调等不足。借鉴国外立法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先进经验,我们必须先针对现存的问题采取相应提高法律的可实施性、协调信息的开放性与保密性、加强对受到侵害的的消费者的救济与信息保护,从而改善我国法律对消费者隐私的保护。 关键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立法 作者简介:王青,山东政法学院2013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像公民的姓名、联系电话、肖像、家庭住址或其他私人信息在本人不同意公开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其公开或泄露。但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生活中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仍时常发生。近年来我国消费者作为权利主体,其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然而我国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制度仍不健全,相关法律还很欠缺。这提醒我们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立法、执法工作,进而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私人信息。 一、现阶段国内法律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状况 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出现的较晚,到目前为止隐私权这一概念法律都还没有予以明确界定,只是在某些法律的特定条款中有涉及隐私权的保护的精神。而且这样的一些精神性的东西就是我国现阶段保护消费者信息的主力军。下面从两个不同角度展开论述我国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现实情况。 (一)法律层面上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我国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的相关立法起步晚,法律还很欠缺,无论是宪法还是其他的性对应的法律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正式的将保护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列入他们的立法范围。我国像《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法规先于其他法律很早就提出对消费者私人信息的保护,它曾把各种消费多项各项信息情况均详细严格的列入消费者隐私权保护范围。并且规定,市场经营者或服务提供商在工作中不得要求消费者出示和此次消费不相关的任何个人信息。以这项法律规定为依据,消费者如果遇到经营者或销售者非法收集或泄露其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请求法律救济。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北京、福建、宁夏、浙江,河南等几个省、市、自治区在该地区适用的法律法规中对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了保护。但是由于上述规定只是地方性法规,立法位阶较低,起的作用较小,所以其影响面也不够广泛。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存的法律中,还是缺乏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单独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是被纳入一般的人格权范围的,有些司法实践中甚至把它归入消费者的名誉权中,还没有被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来予以保护。 (二)实践层面上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法学李新超指导老师秦健荣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多隐私侵权案例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开始对隐私、隐私权的探讨和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自我隐私保护的观念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同其他国家相比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乏力,又往往让受害人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同时一些新形势隐私权侵犯现象在不断出现。故用法律手段直接保护公民隐私权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完善保护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公民;隐私权;特征;立法保护 由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法律保护有所不周,公民尊重他人隐私和自我隐私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于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倡导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试运用所学的一点浅薄的知识,在借鉴国外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作如下浅显的看法和意见。 一、隐私权的涵义及特征 (一)隐私权的涵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 隐私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根据各国的学理理论可将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项: 1.隐私隐瞒权。又称保密权,它首先包括公民对身体隐秘部位的保密权,这是公民一项最根本的隐私权,从上述隐私权的特征可知,隐私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人格权,故权利主体有隐瞒的权利,是维护自身人格利益的需要。这种隐私权专指自己对自己的隐私有不向任何他人告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这种利用权是指公民对自己个人资讯进行积极利用,以满足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平衡(完)

提纲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平衡 一、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 (一)知情权的概念 知情权是指公民享有通过新闻传媒等多种途径了解或知晓政府工作的法定权利。它包括公民对政府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事务信息的了解或知晓,即政府在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各项活动中,制作、拥有和获取的信息。 (二)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它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 (三)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1、官员的隐私权保护与公众的知情权要求 2.公众人物的隐私保护与公众的社会知情权要求 二、如何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处理原则 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 (二)我国协调两权的措施 (三)新闻媒体的平衡者角色 1.权利冲突的平衡者: 既要尽可能采集到新闻信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以保证其实现其公民的知情权,实现媒体对社会的舆论监督,又要做到在采写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尽量不侵犯被报道者极其相关人员的隐私。 2.新闻媒体的道德约束 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 作为信息的报道者,要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报道, 作为信息搜集者,将主客观分开,避免“媒体审判”; 作为舆论的监督者,要有较强的侵权后的补救意识,及时进行更正与答辩。 三、结语 在我国未来的立法中,尤其是在具体案例的裁判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对不同的权利的保护平衡,坚持权利协调原则,以尽可能地满足双方的权利要求。 而作为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则要求他们在冲突和矛盾中进行传播活动时,要以法律精神、法制原则及自己的良知把握好尺度,既要讲出事实真相,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促进法律健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又要游刃有余。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 随着各国民众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人格真正独立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到个人内心世界,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众多国家宪法﹑法律对于隐私权的确认与保护。如果隐私权得不到尊重与充分的保护,个人的人格就难以实现真正独立从而有所欠缺,这已是法学理论界﹑实务界人士普遍达成的共识。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信息时代后,人们更渴望体察外界,获悉更多来自社会的﹑他人的信息,以满足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知情权的出现便成为必然,实际上,它已经为一些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如《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目前,知情权作为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已获得世界共识。一个要隐私,一个要知情,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行使在现实生活中多有磨擦发生。那么,如何协调这种权利冲突呢?本文就此作了如下思考。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界定(一)隐私权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是“隐私”。在法学领域,隐私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在美国,一般认为,侵害隐私权的四种情形包括侵入秘密﹑窃用姓名或肖像﹑公开私生活和公开他人的不实形象,因此,个人秘密﹑姓名﹑肖像﹑私生活﹑不实形象等往往也就被认为是隐私;在法国,有人认为,隐私就是私生活,包括个人的那些不属于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有人认为,隐私,即私生活,包括个人在私人住宅内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在日本,有学者认为,隐私就是保护免遭他人侵犯的私生活和私事。在国内,关于隐私的概念,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观点:(1)隐私是“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2)隐私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保密的私人信息”;(3)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4)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愿为他人所知晓和干涉的私人生活”。笔者比较同意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隐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信息,是有关自然人的一切资料,如身高﹑体重﹑婚恋﹑家庭﹑财产状况﹑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等。姓名﹑肖像也属于个人信息。2.个人私事,是自然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有关情况,如社会交往﹑电报﹑往来以及通信等情况。3.个人生活领域,是指自然人个人的私有领域,如其住宅﹑箱柜﹑日记等。而关于什么是隐私权,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