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作者:高立忠 | 发布时间:2009-8-29 14:54:26 | 阅读数: 1609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高立忠*

摘要:隐私、隐私权和知情权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增长产生的范畴,国内外学者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然而二者生来边界模糊,注定存在诸多冲突,直接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适当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冲突尤显重要。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是权利冲突的特殊表现,是价值和法益的冲突,二者的冲突涉及公法和私法两个领域,解决二者冲突应当遵循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权利协调原则、恪守人格尊严原则、有限的公众合理兴趣原则、利益衡量原则五个原则。

关键词:隐私权知情权权利冲突

The Right To Privacy′s Conflict With The Right To Know

Gao Li-zhong

(School of Law,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Privacy,the right to privacy,the right to know, com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s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people,and have been given deferent definitions by scho lars. The right to privacy′s conflict with the right to know are not only a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but also a kind of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value in fact.This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 involves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Dissolves to this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 must insisit on five principles,includ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prior to private interests, coordinate,respect others′s personality, limited reasonable interests of people,weighting interests.

Key words: The right to know the right to privacy conflict of rights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增长成长起来的两种权利,然而二者生来注定存在诸多的冲突。而对普通公民来说,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的隐私与公众的知情权之冲突尤为明显与剧烈,直接间接得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适当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冲突尤显重要。

一、隐私、隐私权与知情权

隐私、隐私权是两个不同又紧密联系的范畴,隐私权与知情权又是一对对立的权利范畴,针对这三个范畴的含义学者们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诸多不同观点。

(一)隐私

隐私作为一个范畴,最先在美国被提出,后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美国,对隐私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有的认为隐私是一种保持安静的独处生活的权利;有的认为隐私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所有信息的控制;有的认为隐私是对个人亲密关系的自决或者控制;有的认为隐私是对一大堆价值和权利一个一般标签;在德国,通常认为隐私即私人秘密,泛指一切关于个人的事实和事件的知识,这些知识仅限于某个特定的圈子中的人所知道,并根据客观上应承认的利益和相关人真实的或可推知的意思,对这些知识不应做进一步传播;在法国,隐私被称为个人生活,包括个人的那些不属于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日本,隐私被称为私生活,是指保护免遭他人侵犯的私生活和私事[1]。在中国台湾地区,有的学者称之为秘密,有的称之为隐私。在中国大陆地区,隐私一词是由Privacy 翻译而来的,最早它被与阴私等同使用,但现在一般都称之为隐私[2]。在法学领域,隐私如何界定,尚无一个被公众所承认的定义。随着隐私权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对隐私的界定形成多种见解。首先是“信息说”,即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就是隐私[3]。隐私即私人生活中不欲人知的信息[4]。其次是“私生活秘密说”或“信息安宁说”,即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保密的私人信息[5]。或认为隐私即私人生活的秘密,包括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6]。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7]。第三是“信息+安宁十决定说”,认为“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8]我们认为第三种观点个更为可取。

(二)隐私权

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法学家沃伦(Warren)、布兰戴斯(Brandeis)合写的、1890年发表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的题为《论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论文中,文章提出:“保护个人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1905年,在派维斯奇诉新英格兰共同生活保险公司(Pavesich v.New England Mutual LifeIns.Co.)一案中,法院宣布隐私权是佐治亚州法的一部分,这是在美国将隐私权确立为普通法问题的第一个州,派维斯奇一案也因此成为普通法权利发展的一个经典判例[9]。目前美国的隐私权已成为一项跨越了宪法、行政法,甚至刑法、家庭法等各个领域的新兴权利[10]。在西方,关于隐私权定义的学说较典型的有“信息说”“接触说”“决定说”“综合说”[11]。在我国该定义聚讼纷纭,有观点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和社会组织对其秘密信息加以控制、保护的权利主体的多寡,可分为集体隐私权和个人隐私权。集体隐私权是指集团、机构自己决定自己的信息(隐私)在何时、以

何种方式、及在多大程度上向他人传播的权利[12]。隐私权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13]。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4]。隐私权是公民个人隐瞒纯属个人私事和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公开的权利[15]。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具体人格

权[16]。隐私权是自然人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情势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17]。隐私权是个人为保护人性尊严面对自己私人领域事务的自我决定权[18]。隐私权是公民对其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的自由决定权[19]。隐私权是公民个人和死者所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权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20]。隐私权是自然人对个人隐私(私生活)进行独立支配并排除非法干涉的具体人格权[21]。隐私权定义的分歧体现在权利主体范围、客体表述、内容界定、权利性质四个方面。隐私权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22]。隐私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一种支配权,权利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内容通常包括信息隐私权、身体隐私权、通信隐私权、地域隐私权[23]。(三)知情权

知情权相对于隐私权而言是一个年轻的权利范畴,它来自英语的“the right to know”一词,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率先使用。1945年1月23日,肯特·库柏著文指出公民应当享有更广泛的知情权,不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在一个国家乃至在世界上便无政治自由可言[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蓬勃兴起了知情权立法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学界开始介绍和研讨知情权。

知情权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广义、狭义区分说和广义、狭义未分说两类,前者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为: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25]。此外还有诸多其他提法[26]。后者典型说法不一而足。知情权是在实质性不对等的法律主体之间,通过请求信息公开来实现的、对自己有直接或间接利益的权利[27]。知情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的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和权利[28]。知情权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依法享有了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掌握的各种信息(法律命令应予保密的除外)的权利[29]。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享有知悉获取官方情报和非官方情报的自由和权利,政府则负有一切情报、信息公开的义务除非法律有特别的限制[30]。公民知情权是指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决策、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当前发生的与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权利[31]。行政知情权是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获取、知晓行政活动的宗旨、原则、依据程序及其结果的权

利[32]。知情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外国人、外国组织有权了解国家的政治事务、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事务、个人的相应事务,而为了保障这种权利的行使,国家机关和特定的社会组织有向社会公开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活动、资料和向知情权利主体提供方便的义务[33]。知情权即了解权,即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一方主体从另一方主体依法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和自由[34]。

上述众多提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权利、义务主体的范围设定宽窄有别,对知情权内容界定与说明详略不一,知情权涉及的法律领域宽窄不同。实际上,界定知情权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知情权的权利属性,知情权是一项基本人权[35]、宪法性权利[36]、集合性权利[37],包含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既有公权利属性又有私权利属性[38],知情权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与法律赋予该主体的权利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自由。

二、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

权利冲突在法学领域并不鲜见,导致冲突的原因学者们认识不尽一致。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法治进程中的权利冲突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正在发展中的、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和原有的、尚未彻底转轨的计划经济的矛盾和冲突;二是中国正在发展中的法治和法治尚不完善、不完备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全社会公民权利意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冲突。简言之,经济发展因素,法治发展因素和权利意识[39]。有学者将原因界定为:这个人、这部分人与那个人、那部分人之间的权利冲突,以及同一个人、同一部分人的不同的权利需要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个体间利益关系、财产关系的对立或分配有限制利益和财富而产生的矛盾[40]。有学者将权利冲突的根本原因定在了事物的差别和不平等上[41]。还有人认为权利冲突的原因在于:一是权利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多样性,二是资源的有限性,三是缺乏对权利概念的认同,四是权利冲突的制度性原因就是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即法律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模糊性[42]。我们更倾向于最后一种分析。

具体到隐私权和知情权,二者的冲突是权利冲突的特殊表现,适用于一般权利冲突的原因也适合于对二者冲突的解释。此外二者的冲突首先是权利价值的冲突。隐私权的价值在于为公民隐瞒﹑维护自己的私生活秘密并防止他人侵犯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核心在于拒他人于个人私生活范围之外;而知情权的主旨是在法律上赋予公民知的权利,以满足了解的需要。从本质上讲,隐私权是阻止、限制人们获得某种信息的权利,知情权是赋予人们获得某些信息的权利,二者相互对立,冲突在所难免。其次是二者保护法益的冲突。权利义务是法律对利益的确认,同时他们也构成法律对利益进行调整的有效机制[43]。权利是获得和保有利益的有效工具,每一种权利都指向特定的利益。每一个法律意义上

的人都有在法律限度内追求和获取自己最大利益的正当权利。由此产生了利益追求的多样性。知情权不仅体现出个人利益,也体现公共利益。而隐私权体现的主要体现个人利益,隐私的根本属性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利益追求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所承载的利益往往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交织的,由此产生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自然产生了两个权利的冲突。

如果按照冲突发生的范围划分,现实生活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型:其一,公法领域内的冲突,主要指作为知政权权利主体与作为公权力的具体执行者的公务人员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公民个人信息保密权与行政管理机关的知情权的矛盾。其二,私法领域内的冲突,主要包括社会知情权与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法人或公民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与其它公民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44]。

三、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原则

法学界针对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协调原则进行了讨论[45],一致认为处理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时应遵循相应的原则,我们认为这些原则应当涵盖下列内容:

第一,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法律原则上保护个人隐私,但这是按照个人的身份和角色确定的,当公权利领域内的知情权(知政权)与隐私权冲突时,由于个人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而使得社会公共利益取得优于个人利益的地位,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某些个人利益应当被限制甚至舍弃,当个人踏入公共权力角色领地后,其原本属于私权利范围内的个人利益不再具有保护的合法性根据,与公共利益和民主政治的直接利害性关联导致其不再属于个人的隐私,从而进入公开领域。

第二,权利协调原则。在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一般冲突时,应进行某种适当的协调,通过在较小范围内公开隐私,以满足知情权的需要。在对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或程序上作出让步而使个人信息知情权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但是这种让步是最小限度的、相对性的,隐私权人的隐私只限于知情权人知晓,知情权人不得对该隐私加以扩散和传播。第三,恪守人格尊严原则。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揭露,涉及某些人的隐私时,不得以伤害其人格尊严为目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它是人的主体性地位、个性特征、独立性和社会地位的综合反映,是行为与精神活动的自由和利益的完整性标志。狭义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客观认识和评价。它属于公民对自身人格的客观认识和以自尊为内容的权利[46]。在实践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必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公开某些人的隐私,但不能侵害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第四,有限的公众合理兴趣原则。这一原则主要针对的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社会知情权的冲突。公众人物不参与公务活动,其私人信息一般和公共利益不相关,其隐私范围不同于国家工作人员,可以说国家工作人员的隐私范围更小。公众不仅关注公众人物在其领域内的不凡表现,更基于天生的好奇心关注他们的某些隐私。这应该是公众的一种合乎常理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有限制的。限制的标准可以考虑与公众人物从事的事业紧密联系原则确定,那些与公众人物的的事业直接相关的私人信息一般不属于隐私范围,其他的则属于隐私的范围,仍然受隐私权保护。

第五,利益衡量原则。利益衡量论是在承认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和对法有权进行创造性解释的基础上形成的法理解释的方法论。法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洞,体现为权利设定的不完备,隐私权即是其中之一。未被明文规定而又应予保护的利益,有些是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的,虽然在这种情形下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但利益衡量的结果只能是舍弃某一个具有较少合理性的利益,而保存另一个更具合理性的利益。在数种并非不可调和的利益的情况下,采用利益平衡的方法,寻找一个互不侵犯的界限,使不同权利都得到法律保护[47]。在公法中的诉讼领域和私法领域,利益衡量是确定法律优先保护哪种权利的主要标准[48]。因此在解决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时可以遵循该原则。

总之,隐私权和知情权作为权利谱系中年轻的权利,其各自的界定以及二者之间的边界的确定在理论和实践中依然存在争论,在相关立法未能对二者做出全面而明确的界定时,我们依然要不断进行深入研讨,尤其是在网络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和传播的严峻形势下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可欣.论隐私权.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0.

[2]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90.

[3]冯菊萍.隐私权探讨 [J].法学.1998年第11期。

[4]彭万林主编.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14.

[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7.

[6]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9.

[7]彭万林主编.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14.

[8]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M].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0-48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669.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81.

[9]田禾主编.亚洲法论坛第二卷·亚洲信息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37-138.另见陈欣新.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1-52.

[10]可欣.论隐私权.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23.

[11]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82.

[12]陈宝林、穆夏华.现代法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50.

[13]彭万林主编.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61.

[14]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21.

[15]王冠.论人格权[J].政法论坛,1991,(3).

[16]王利明、杨立新编著.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81.

[17]王利明、杨立新、姚辉编著.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47.

[18]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19]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9-140.

[20]杨成铭主编.人权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45.

[21]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86.

[22]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674.

[23]周汉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9-30.国内学者一般认为隐私权包括私人生活秘密权、空间隐私权以及私生活的安宁权,参见王利明.隐私权内容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24]宋小卫.美国‘情报自由法’的立法历程[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2).

[25]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J].法律科学,1994,(5).

[26]可参阅下列文献中学者的提法: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皮纯协、刘杰.知情权与情报公开制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高景芳、朱立恒、潘智勇.略论入世后对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公安研究,2002,(7).温毅斌.小议知情权的法律属性[J].人权,2003,(5).黄德林、唐承敏.公民的知情权及其实现[J].法学评论,2001,(5).康健、付玲.知情权法律保障之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颜海娜.论公民知情权的宪法确认[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5).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8—51.张明杰.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80—81.等等。

[27]渠涛.民法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88.

[28]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

[29]吴红宇.知情权、WTO与政府信息公开[J].当代法学,2003,(8,(

[30]刘焯.知情权在我国的确认与实现刍议[J].河北法学,2001,(1).

[31]李春光.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2).另见吕瞻、徐永康.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实现[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6).

[32]韩士彦.论公民的行政知情权[J].现代法学,1999,(1).

[33]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

[34]姚小林.知情权探究[J].兰州学刊,2005,(2).

[35]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2.

[36]张庆福、吕艳滨.论知情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37]莫江平、陆幸福.知情权名称厘定与性质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8]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90-93.

[39]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法学,2002,(2).

[40]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25.

[41]舒国滢.权利的法哲学思考[J].政法论坛,1995,(3).

[42]葛明珍.论权利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3-4.

[43]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9.

[44] 翁国民、汪成红.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45]代表性的观点有:二原则论,包括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平衡利益、宽容协调原则,参见翁国民、汪成红.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三原则论,如认为包括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研究[J].法学研究,1990,(3).或认为包括平等和公平原则、价值衡量原则、利益衡量原则,参见徐亮.论隐私权.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114-115.四原则论,如认为包括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原则、利益衡量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参见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五原则论,认为包括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有限的公众合理兴趣原则、权利自由支配原则、权利协调原则、人格尊严原则,参见张思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吉林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6.24-26.

[46]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4.

[47]肖玉英.论隐私权与知情权[J].法学杂志,2001,(4).

[48]汪习根、陈焱光.论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2).

本文刊于《社会学家》2008年第6期

*高立忠(1971- ),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指导项目《信息不对称与我国法治发展》(课题编号11524030)的研究成果。

来源:《社会学家》2008年第6期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隐私和隐私权教案2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隐私和隐私权》教案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 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 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 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 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 生活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 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 承担的法律后果。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认识隐私和隐私权。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隐私和隐私权”主要围绕隐私和隐私权而展开—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隐私,说明了隐私的含义及保护公

民个人隐私的重要意义;在隐私权的叙述中,不仅阐述了隐私权的含义,而且介绍了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同时还强调了公民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不得滥用隐私权。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①长久以来,由于封建观念等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环境缺乏个人隐私意识,总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只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公布于众才是光明磊落,根本没有个人心灵的空间。②由于隐私意识淡薄,对哪些属于个人隐私并受法律保护不是很清楚;加上未成年学生处于被教育者地位,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解学生,经常采用看学生日记、翻学生抽屉等手段,虽然这些行为可能出于善意,但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③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对法律了解不多,加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致于生活中学生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较为普遍。2.学生的需要:①正确认识个人隐私及隐私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并懂得保护个人隐私,给其一个心灵的空间,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②学习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了解法律对公民隐私的相关规定及保护,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③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

自媒体时代的隐私权保护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应用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自媒体一方面给我们生活带来乐趣,另一方面也冲击着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如何在自媒体背景下保护我们的隐私权,是时下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我国的立法层面、司法层面和自律层面着手思考,为规范完善我国在自媒体背景下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隐私权保护建议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自媒体时代的隐私权保护”(项目编号:15xys049)。 作者简介:李元,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93-02 一、自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一)自媒体的概念 (二)自媒体的特征 1.平民化个性化:自媒体的用户大多以普通用户为主,无论是政府官员,学校老师学生,医院医生护士等都可以利用自媒体自由的发表言论,同时发布信息也减免了一些诸如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程序限制,如上级相关部门的层层监管核实,体现了它的平民化门槛低特点;公民利用自媒体的言论自由特点,再发布信息时往往是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事情进行实时发布,通常以个人的主观表达为主,个人的情感色彩也十分鲜明,体现了它的个性化特点。 2.交互强传播快:自媒体是通过互联网发展传播的媒体,所以也体现了一些互联网的特点,诸如传播实效快,交互能力强等;同时用户在发表言论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自由的发表言论,朋友间相互推荐和转发,大大的增大了自媒体的交互能力和传播的实效。 二、自媒体时代下侵害隐私权的方式 网络信息服务商的侵权行为指的是网络信息服务商利用“cookie”软件非法盗取、利用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构成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的侵害。“cookie”软件是一种网络信息服务商在用户利用浏览器访问相关网站时,会自动的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于一个特定的文本文件内,其可以记录用户经常浏览的网站信息等特定信息,同时用户向网络信息传输服务提供商上传自己的一些上网浏览信息,个人信息等。从个人信息角度看,如果能很好的利用“cookie”软件的优势,势必会给运营商带来商机,但如果没有利用好“cookie”软件,可能会导致用户的诸多个人信息被使用,用户的隐私就难以得到保障。 普通公民的侵权行为主要指公民利用自媒体的个人化平民化,传播实效快等特点,披露他人的隐私或是进行人肉搜索,给被害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行为对被披露者和被人肉者的隐私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从个人信息、个人领域和个人隐私三方面看,若他人基本的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秘密得不到基本的保护,其人格利益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例如,2015年5月3日,发生的“女司机被打事件”,由于事态发展迅速,一些网络用户对女司机进行了人肉搜索,曝出了她此前有多次的驾车违章的行为,同时曝出其个人资料,家庭的背景,甚至将开房记录等信息都公开于微博上,后经大范围传播,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种披露他人隐私和人肉他人信息并公之于众的行为,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严重侵害。 三、我国自媒体时代下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一)

隐私权与知情权之探析(一) 随着各国民众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人格真正独立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到个人内心世界,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众多国家宪法、法律对于隐私权的确认与保护。如果隐私权得不到尊重与充分的保护,个人的人格就难以实现真正独立从而有所欠缺,这已是法学理论界、实务界人士普遍达成的共识。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信息时代后,人们更渴望体察外界,获悉更多来自社会的、他人的信息,以满足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知情权的出现便成为必然,实际上,它已经为一些有关人权的国际条约如《世界人权宣言》所确认。目前,知情权作为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已获得世界共识。一个要隐私,一个要知情,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行使在现实生活中多有磨擦发生。那么,如何协调这种权利冲突呢?本文就此作了如下思考。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界定 (一)隐私权 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是“隐私”。在法学领域,隐私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在美国,一般认为,侵害隐私权的四种情形包括侵入秘密、窃用姓名或肖像、公开私生活和公开他人的不实形象,因此,个人秘密、姓名、肖像、私生活、不实形象等往往也就被认为是隐私;在法国,有人认为,隐私就是私生活,包括个人的那些不属于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有人认为,隐私,即私生活,包括个人在私人住宅内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在日本,有学者认为,隐私就是保护免遭他人侵犯的私生活和私事。 在国内,关于隐私的概念,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观点:(1)隐私是“不愿被窃取和披露的私人信息”;(2)隐私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保密的私人信息”;(3)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4)隐私是指“不愿告人或不愿为他人所知晓和干涉的私人生活”。笔者比较同意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隐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信息,是有关自然人的一切资料,如身高、体重、婚恋、家庭、财产状况、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等。姓名、肖像也属于个人信息。2.个人私事,是自然人进行社会活动的有关情况,如社会交往、电报、电话往来以及通信等情况。3.个人生活领域,是指自然人个人的私有领域,如其住宅、箱柜、日记等。 而关于什么是隐私权,现在亦尚无统一的界定。但一般认为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法学家萨谬尔﹒沃伦(Warren)路易斯﹒布兰戴斯(Brandeis)合写的题为《私生活秘密权》的论文中,该论文于1890年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保护个人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并指责新闻传播有时会侵犯了“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文章认为,上述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人所共同享有的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进而才能珍视它。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隐私权是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是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将人的私生活非法公开的权利要求。我国民法学家彭万林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张新宝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王利明先生则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笔者比较同意王利明先生的观点。 关于隐私权的内容,我国民法学界普遍认为隐私权主要包括:(1)个人生活安宁权。即权利主体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支配。(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有权禁止他人窃取、披露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

隐私权

浅论我国隐私权 ——从“艳照门”事件引发的思考 [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隐私权保护存在着诸多问题,由“艳照门”事件引发的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问题的大讨论成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社会各个层面展开,从这次事件中凸现了隐私权保护在我国几乎只留于表面,原因是:隐私权在我国司法解释上含义模糊,司法上存在漏洞和弊端,无相关法律保护的隐私权在利欲熏心的部分个人、网站和媒体上只会被撕扯的支离破碎。解决的方法有:在立法上作为单独的人权加以保护,使国家相关机关有法可依,同时规范网络和媒体的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 关键词 ] 艳照门隐私权和谐社会法治 论文的背景:今年1月28日,香港高登讨论区(https://www.doczj.com/doc/6a830296.html,)惊现两张疑似影视明星钟欣桐、陈文媛与陈冠希之间的不雅照片,引发了香港娱乐圈迄今为止最为震撼的冲击。然而随后几日,不断有更为不雅的裸照上传,而且涉及的明星多达20余人。这引发了香港网民的激烈讨论,由于网民过多,高登讨论区一度被迫关闭,不过照片随即在其他海外网站上大量出现。香港警方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随后几天陆续拘捕多名嫌犯,并封锁了1300张不雅照片。经初步调查认定,事件的起因是陈冠希将笔记本电脑送到香港中环一家电脑店维修时,被店员取出逾千张照片制作成光碟,发放给朋友及其他人士观赏。这成为2008年初影响甚广的网络事件,艺人、警方、网友、传媒等纷纷上阵,并有继续升级的危险,被称之为“艳照门”。 对于事件中的很多是非观念相信大家已经兴趣不大了,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问题我觉得似乎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那就是关于隐私权的界定问题。从艳照门事件可以看出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还不够完善,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有些滞后。本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无非想从个人以及社会角度探讨一下现代人包括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如何不受到侵犯以及社会如何界定个人隐私与公众知情权的范畴问题,逐渐引导大家养成合法正确保护自己及他人隐私权的习惯,特别是借这次“艳照门”事件让我们全社会一起对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可以触及到的底线进行关注,并且达成共识,共同把社会建设成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文明大环境。 隐私权[注:1]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人格权。其特点是:①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即法人和其他民事主体没有隐私权。②隐私权的客体是私人态势和私人空间。③隐私权的保护,受公共利益、群体利益的限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形式的任性与恣意均应受到相当的权

公司法股东知情权诉讼

本文由金亚太律师事务所整理简单解析。国公司法中股东知情权的分类 一:提起股东知情权实务中容易混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 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的依据是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规定在《公司法》第九十七条。两者在知情权的范围、行使条件等各方面有差别。 差别1: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会计报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还可以查阅股东名册和公司债券存根。而有限公司不能要求查阅股东名册和公司债券存根。有限公司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时,不仅可以查阅还可以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会计报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时,只能查阅不能复制。 差别2:有限公司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必须履行前置程序即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要求,并说明理由;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没有前置程序的要求。 差别3: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中股东可以查阅财务会计账簿,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中股东无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需要指出的时,有限公司股东在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财务会计报告无需说明理由,但查阅

公司会计账簿必须要提出书面请求并说明理由。 二: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是否是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必备条件 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是否是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必备条件这个问题争议较大,且有完全相反的判决。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张某诉某风采置业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中,认为股东是否在工商部门登记不是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必备条件。理由是:股东姓名或名称在工商部门登记是确权登记并非取得股东资格的必备条件。工商登记并非设权性登记,而是宣示性登记,只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审查股东资格,不应以工商登记为准,而应审查股东资格的实质性条件,如是否实际出资,是否有成为股东的意思等等。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王某、戴某诉某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中认为:股东知情权作为股东权的一项权能,其行使以股东资格的享有为前提。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未取得工商登记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故而不能行使股东知情权。 相反判例出现的原因在于股东资格的认定,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初始和变更均应在工商部门登记。未办理登记是否就一定不具备股东资格呢?股东资格在工商部门登记只是彰显股东资格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实践中经常出现受让股份的股东已经

公众人物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立论,我方对您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 1、对方辩友对公众人物做了限定,认为只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体才能被称为公众人物,那就是说,只有政客官员才是公众人物,难道凤姐就不算公众人物了?难道芙蓉姐姐就不算公众人物?对方辩友这种说法简直是在挑战常识。 2、对方辩友说,公众知情权基于公共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如果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会动乱。对方认为公众知情权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大众行使知情权时是否都是为了了解公共利益呢?来看看香港艳照门,网友狂热地挖掘所涉女星的隐私?难道这关系到公共利益? 3、对方辩友认为,隐私权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这样才能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可现实是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质疑,常常越过应有的边界,公众人物频频遭到过度“消费”。北大校长回家探母,情动之处下跪流泪,这么私密的事情,竟然还有媒体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大肆报道,请问大家,这样的情况合不合理? 4、对方辩友认为,隐私权是一种私权,公众知情权基于公共利益是一种公权,私权必须让位于公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看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没有?书中的老大哥借着维护公众知情权的名义,用手中的公权肆无忌惮地侵犯个体的私权,大家希望书中主人公的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5、对方辩友认为,公众人物和公众角色是可以区分的,一个人担任公众角色时他的隐私权必须让位于公众知情权。那么请问对方辩友,奥巴马住也在白宫,办公也在白宫,请问您到底如何区分他什么时候才是公共角色,隐私权什么时候应该让步呢? 而我方认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不应该让位于公众知情权,理由如下 首先,我方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权利。公众人物的隐私涉及了公共利益之后,那么这部分隐私就不能上升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了。因为,所谓权利就是指一个人拥有支配及处分的自由,而牵涉到公共利益的那部分隐私,这个人是不能自由支配的,所以,公众人物对这部分隐私不享有隐私权。 也就是说,牵涉到更多公共利益的公众人物,他隐私权的性质是和我们没有区别的,但是他的隐私权范围比一般人要小。如果这时还要求隐私权让位的,实质上就是的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其次,公众知情权的权利边界在立法及司法上是没有明确界定的,而在现实中,这样的权利是被无限扩大的,此时所有人可以基于任何理由刺探任何公众人物的任何隐私。对于似是而非的知情权,隐私权的边际只能一退再退,退无可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_张晓文

●张晓文(陕西省人民医院 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8)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及平衡 3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政府信息;信息公开;隐私权;知情权 Abstract:Govern ment 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 can ensure that the citizen ’s right t o know is constantly satisfied .However,the possibility of infringing upon citizen ’s right t o p rivacy is si m ultaneously increased .The conflict be 2t w een the m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issue .This paper,by exp l oring the connotati on and the p r otecti on syste m of and the conflict bet w een the right t o p rivacy and the right t o know in 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 discl osure,points out the app r oach and method of balancing their interests and har monizing their conflicts . Keywords:govern ment inf or mati on;infor mati on discl osure;right t o p rivacy;right t o know 3本文为陕西省社科信息学会科研培植项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hshx0703。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获取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本质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由此,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常常受到积极主动的知情权的侵入,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寻求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是政府信息公开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的内涵及其制度保护 111 知情权的内涵及内容 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有广义、狭义。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一般情况下,知情权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及其他组织。知情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是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人身权的重要保障。 知情权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3类:①知政权。公民、 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知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利,它是实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性权利。②社会知情权。公民依法有权知道其所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现象、商业信息的权利,有权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③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公民有权了解各种涉及本人的有关信息,或法人及其他组织有权了解其内部工作人员和即将成为其内部工作人员的有关信息的权利。 112 知情权的制度保护 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最先由瑞典在200多年前确立。1766年,瑞典颁布了《出版自由法》,成为世界上最早以法律规定知情权的国家。但真正引起各国广泛关注是 20世纪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国家专门制定了信息公开法, 以实现宪法所确立的信息自由权原则。1951年,芬兰制定了《公文书公开法》;丹麦与法国于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行政公文书公开法》等信息公开制度;1966年,美国制定了《信息自由法》,从法律高度规范了信息公开制度,使知情权成为较为完整的法定权利,从此,知情权在美国被作为一项基本权利来看待。此后,一些国家有关知情权的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美国的做法,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当成实现知情权的主要模式。1982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联邦信息自由法》;加拿大颁布了《信息公开法》;1996年,韩国制定了《公共机关信息公开法》;2000年,英国颁布了《信息公开法》;2001年,日本实施了《信息公开法》;2008年5月1日,我国《中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在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应用使国家秘密的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国家保密权亟待加强;而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公民的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建立阳光和透明政府的呼声不断高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明显加强,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会发生冲突。而新保密法为平衡这种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较好地实现了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之间的平衡。 平衡国家保密权和公民知情权的理论基础。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的范围涉及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和外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国家安全和刑事司法等重大领域。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又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前提,故而国家秘密的保护实质上构成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存在的前提。 国家保密权是一种公权,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国家作为国家秘密的权利主体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一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一旦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即应当归国家所有,只有国家才能决定该国家秘密的使用和处置。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接受信息的权利、要求政府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而不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和积极要求政府保障其获取信息的权利。知情权的核心是对政府信息的知悉、获得和使用,没有政府机关对其拥有信息的全面公开,知情权的实现就无从谈起。知情权也是公民更好地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参政权、监督权、言论自由权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保护国家秘密必然会限制公民的知情权,因此,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在民主法治国家,政府所持有的公共信息应提供给人民。但国家安全活动不同于或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政府活动,它所产生的国家安全信息也并非是一般的公共信息,这部分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大多是需要保密的,不能像其他公共信息一样完全向公众开放。因此,公众的知情权如果遇到保 密法等法律规定的特殊事项,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世界各国无论采取何种政体,都对国家秘密严加保护,即使在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亦将国家秘密列人不得公开的事项,借以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可 见,对危及国家安全或利益的信息,限制知悉是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的。 国家保密权与公民知情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二者面临冲突时,应当比较两者所代表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社会法学者庞德将利益分为三大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从个人生活本身出发,以个人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公共利益是从政治组织、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为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正常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而在我国,习惯于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统称为“公共利益”。国家保密权属于公权力,显然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而公民个

隐私和隐私权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蒿沟乡高滩中学张年超 教学内容:隐私和隐私权 教材分析:(1)对应课标:本课程对应的课程依据是“知道法律保护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批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地位作用: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了解了法律对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为本课学习做了铺垫。本课隐私权作为人格尊严权的内容之一是本单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变的时期,作为未成年人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相对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往往意识不到,或者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会产生错误的想法或做法,而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必须让学生隐私和隐私权,树立隐私意识,在社会中做到保护自身隐私和维护他人隐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隐私的内涵,懂得保护隐私的必要性,知道隐私权及其具体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等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知道个人隐私权受侵害时的法律救助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阅读教材,理解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同学和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清隐私和隐私权,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培养隐私的意识与观念,强化学生在隐私方面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意义:澄清隐私就是丑事的错误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经济法之隐私权

经济法之隐私权

经济法之隐私权 采自《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作者王利明,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关键词隐私权民事权利具体人格权 摘要隐私权在我国虽然已经得到广泛承认,但是关于其边界等问题一直仍然存在争议,需要继续研究。隐私权固然存在宪法上的基础, 但是主要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它的具体属性应当是具体人格权而非一般人格权,而且应当在我国未来的5人格权法6 中得到规定。隐私权主要包括生活安宁和私人秘密两个方面, 未来隐私权的内容也应当以此为基础进行发展和扩张。个人信息资料权不宜纳入隐私权的范畴, 它是相对独立于隐私权的一种权利。 在看完《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这一部核心期刊之后,我获得了很多感受和体会,也对隐私

权这个看似飘渺的抽象概念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与看法。因为隐私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分离的,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了解隐私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帮助。 书中介绍到,自美国学者沃伦( Wallen) 和布兰代斯( Brandeis) 于1890 年在其《论隐私权》一文中将隐私界定为一种“免受外界干扰的、独处的”权利后, 隐私权日益引起学界、司法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 人们虽然对隐私的概念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 但在一些领域, 仍然存在争议。 例如, 在最初将隐私作为“独处权”加以理解的基础上, 现代学者逐渐扩张了隐私的内涵, 将其扩大到信息隐私、空间隐私以及自决隐私等领域, 但对隐私权的边界究竟如何确定, 人们始终未达成一致。在各国的民法判例和学说中, 有关隐私概念的学说林林总总, 众说纷纭。作者认为, 在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 如何准确界定隐私权的概念与性质, 已成为人格权制度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从中,我了解到了隐私权这个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内容,不断得发生变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总第4期) 隐私权与知情权 的冲突与协调 □冯渊源 □邓小兵 摘要 在法治社会,作为大众传媒,既要保障知情权,即受 众希望知道更多有关国家管理、行政实施、社会万象等等诸多情 况的权利,又要保障隐私权,即受众不希望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 的情况被别人过为关注的权利,二者之间势必产生矛盾与冲突。 在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权的同时,又能恰当维护人民的隐私权,将 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强调,一方面应 加重对隐私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应严格限制隐私权的范围。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隐私权 知情权 作者简介 冯渊源,兰州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邓小兵, 兰州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兰州 730000)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正日益觉察到了一个极其敏感的 “雷区”———隐私权。 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的概念和理论产生于美国。1890年, 美国两位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在哈佛大学的《法学 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隐私权》,提到“保护个人 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指责新闻 传播有时会侵犯了“个人私生活的神圣界限”。〔1〕文章认为上述权利 是宪法规定的人所共享的自由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养达 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认识到它的价值,进而才能形视它。从此以后, 关于隐私的理论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

而在我国,对隐私权的理论研究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有学者认为,构成隐私有两个要件:一为“私”,二为“隐”。前者指纯粹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这是隐私的本质所在。后者则指某个事情、某个信息不为人知的事实状态,它包括:当事人不愿这种个人私事被他人知悉;按正常的心理和道德水准,这种个人隐私不便让他人知道,否则会对当事人产生各种不利的后果;这种个人私事当事人不愿或便他人干涉;某些私人领域当事人不愿或不便他人干涉。因此,隐私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因此,隐私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信息,为无形的隐私;二是个人私事,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为有形的隐私。〔2〕《新闻学大辞典》中则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私事保守秘密的权利,个人的私生活可以拒绝记者采访、拍照和公开传播,以保护个人生活的安宁,包括:不经当事人允许,不得公开采访对象在个别交谈中谈到的个人隐私;在非公开场合,不经当事人允许或未向当事人表明身份不得进行拍照、电视摄像、录音等活动;不得私拆个人信件、窃听电话以获取新闻;记者不得有偷拍私人活动照片的权利,又称‘肖像权’。”〔3〕这恰好是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界定,有着直接指导现实生活的意义。 不管是哪种理论,还是从哪种角度,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共同的一点,即不论是个人信息还是个人私事、个人领域,都是与公民(自然人)个人相关的,所不愿传播出去的秘密。若传播出去,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如使当事人蒙受耻辱、羞愧自责、痛苦、社会评价降低或烦恼不安等。另外,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企业也有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若传播出去会有损企业的经济利益,但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不能作为隐私权对待。 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作为基本法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没有对隐私权作出明确规定,这是一种遗憾,但是民事司法活动却提出了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并实际上将之视为名誉权予以保护。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事实上,隐私权和名誉权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侵害名誉权一般是用捏造事实或侮辱、诽谤等方式传播虚假的“事实”的行为,而侵犯隐私权则是将被害人客观存在的隐私公之于众的行为。另外,名誉权对每个公民来说是相同的,法律对每一个公民的名誉权给予相同的保护,而隐私权则因人而异,有些信息,虽然同样隐秘,但对甲来说可能是隐私权的保护范畴,对乙来说则不属隐私权的保护范畴,关键是看当事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知名度等等。此外,隐私权还有与名誉权无关的独立领域,如公民的住址秘密、住宅不受侵犯或侵扰等。侵犯了这些权利,显然不能等同于侵犯名誉权,所以不应该将二者随便混同。随着理论与司法实践的丰富,以后的民事立法理应将隐私权独立出来进行保护。并且,由于当今大众传媒彼此之间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抢得独家新闻的利益机制所趋或者为了简单迎合受众的低级猎奇心理,侵害公民隐私权的情况可能呈上升之势。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对公民权利的日益重视及公民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而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这一权利同样是由美国率先提出来的,不过这次不是由法学家提出,而是从事大众传媒职业的人提出来的。一位名叫肯特?库珀的编辑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到知情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美国Indiana 大学教授Ralph L.H olsinger在其《Media Law》中也提到:“正如宪法序言中所宣称的,宪法建立了一个人民的政府。于是,很容易假定,宪法文件的部分创始人包含有这样的意图,即人们有权了解政府的信息。毕竟,如果人们准备对如何接受管理作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们就必须首先了解政府及政府人员执行公务的有关信息。这种思想在今天就体现为‘知情权’。”〔4〕可见,知情权最初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利益。美国国会1976年通过的一项“阳光下的政府”法案正是一个使联邦行政管理机构的决定

关于股东知情权诉讼主要有以下法律或司法解释性规定为法律依据

关于股东知情权诉讼主要有以下法律或司法解释性规定为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三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此条仅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 第九十七条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此条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百六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二十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二、有的地方法院对此也作出了规范性的指导意见:

(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年4月21日京高法发[2008]127号) 第六部分关于股东知情权 第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履行《公司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的公司内部救济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股东知情权案件中,被告公司以原告股东出资瑕疵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条已退出公司的股东对其任股东期间的公司经营、财务请求提起知情权诉讼的,因其已不具备股东身份,人民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公司的实际出资人在其股东身份未显名化之前,不具有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其已诉至法院的,应裁定驳回起诉。 第十七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委托律师、注册会计师代为行使公司会计账簿查阅权。 第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就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提起诉讼的,应当说明查阅会计账簿的具体目的、所查阅的内容与该目的具有何种直接关系。被告公司认为原告股东有不正当目的拒绝查阅的,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的公司会计账簿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第二十条股东在知情权诉讼中要求对公司账目进行审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作者:高立忠 | 发布时间:2009-8-29 14:54:26 | 阅读数: 1609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法律边界 高立忠* 摘要:隐私、隐私权和知情权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增长产生的范畴,国内外学者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然而二者生来边界模糊,注定存在诸多冲突,直接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适当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冲突尤显重要。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是权利冲突的特殊表现,是价值和法益的冲突,二者的冲突涉及公法和私法两个领域,解决二者冲突应当遵循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权利协调原则、恪守人格尊严原则、有限的公众合理兴趣原则、利益衡量原则五个原则。 关键词:隐私权知情权权利冲突 The Right To Privacy′s Conflict With The Right To Know Gao Li-zhong (School of Law,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Privacy,the right to privacy,the right to know, com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s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s of people,and have been given deferent definitions by scho lars. The right to privacy′s conflict with the right to know are not only a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but also a kind of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value in fact.This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 involves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Dissolves to this kind of conflict of rights must insisit on five principles,includ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prior to private interests, coordinate,respect others′s personality, limited reasonable interests of people,weighting interests. Key words: The right to know the right to privacy conflict of rights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增长成长起来的两种权利,然而二者生来注定存在诸多的冲突。而对普通公民来说,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的隐私与公众的知情权之冲突尤为明显与剧烈,直接间接得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适当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冲突尤显重要。 一、隐私、隐私权与知情权 隐私、隐私权是两个不同又紧密联系的范畴,隐私权与知情权又是一对对立的权利范畴,针对这三个范畴的含义学者们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诸多不同观点。

浅析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浅析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 09-09-30 08:29:00 ] 作者:易艳陈文 涛编辑:studa090420 摘要: 为体现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尊严和人权的保护,尽快实现用法律的方式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确立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原则,界定对个人数据隐私权侵犯的构成要件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 个人数据隐私权法律保护原则构成要件一、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应尽早纳入法制轨道一般来说,个人私事的发生与个人空间的占有都是有形的,但是,在个人空间中发生的个人私事却会生成无形的个人数据。在信息时代,个人数据扩散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与网络道德的败坏。个人数据一旦进入国际互联网,就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且无拘无束地被下载、复制。因此,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并根据网络传输的特点将个人信息称为个人数据。完整法律意义上的个人数据隐私权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证公民的个人数据隐私权不受他人侵犯;二是个人数据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求助法律保护。在一个文明民主的国度里,每个公民都有防止个人数据被非法扩散的权利。个人数据隐私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对其思维和行为所生成的个人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所有权,国家应保护其个人数据处于秘密状态。另外,根据私权可以放弃的原则,公民对个人数据是否加以保护以及是否允许特定主体使用,只要其具有行为能力就可以自主决定。个人数据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延伸,由传统隐私权“独自享有的权利”发展为“控制有关自己私人资料的权利”。这一观念变化源于上世纪60 年代以后,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信息网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使得远距离在实时状态下为零,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可以在隐蔽状态下悄无声息地进行,个人数据被非法利用的危险时刻存在。为了体现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尊严和人权的保护。我国用法律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权已刻不容缓。第一,人类逐步摆脱物质贫困,步入不再因物质条件的贫乏而影响其生存的时代,从而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及对自我人格的关注。从工业革命的完成到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感到“天下真小”,大千世界有时竟找不到一处安宁的容身之地。物质文明越发达,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高,也就愈感到个人隐私不容侵犯,愈感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具有盲目性,它不可能自发地沿着为社会绝大多数人造福的方向发展;相反,科技在有些方面被不当利用,如果没有高度理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加以约束、限制或取缔,那么可能带来重大的危害。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不当利用则对公民的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强化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限制某些监控和间谍产品的研制及利用,可为这一领域提供一个具有更高层次意义的价值评判标准,避免科技在这方面的畸形发展及其产品的不当利用危害人类自身。正因为如此,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应尽早纳入法制轨道。二、个人数据隐私权法律保护原则隐私权理论诞生于19 世纪下半叶,涉及隐私权的法律制度始于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这一历史现象与作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今中国,随着计算机的日渐普及和信息处理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数据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