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成本核算概述

标准成本核算概述

标准成本法概述

基本概念

1.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核算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这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

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办法处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方法不同。

实际成本制度采用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接成本数额;而标准成本制度则采用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

2.标准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核算,通常是基于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是指那些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投入量的责任中心,制造业的工厂、车间、工段和班组等是典型的标准成本中心。典型代表是车间。它是以规定的质量标准、时间标准和计划产量作为评价依据的。

3.评价与考核的依据

标准成本中心通常以“标准成本”作为评价、考核其实际成本水平的尺度,主要根据成本差异分析并运用可控性的概念来归咎责任,其业绩报告中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并以此作为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不需要做出定价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的品种构成决策,标准成本中心的经理只对产出耗用的投入成本和数量负责,对收入和利润没有责任。

考虑到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没能按计划生产,特定的标准成本中心就会对组织内其它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标准成本中心有必要设立质量和时间的标准,并要求管理人员遵循。

4.建立条件

建立标准成本中心的条件是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在种类上已经确定,数量上可以度量,并且已知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

对于任何一种重复性经营来说,只要其产品的实际数量能够计量且能够说明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所希望达到的生产函数,就可以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一般说来,制造部门耗用的主要成本(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与产量的关系,通常较为明确;而一些服务性行业,诸如快餐业、银行业或医疗保健机构,其成本与服务人数的关系也很直接,故均可采用这一成本制度。

5.管理职责

标准成本中心的管理者不对该中心业务活动水平的变动负责,但要对那些在成本中心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外部决策所要求的效率承担责任。效率是通过为生产所要求的产出量而耗用的投入量的多少来计量的。这就是说,如果采用全部成本法,管理者将不对由于量差而产生的少分配的间接费用负责,但却负责控制随业务活动量变化的预期的间接费用和中心内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水平。由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不是由该中心的管理者决定的,因而也不必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对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来说,要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评估其效率,而对于其经营效果的评估,则要看该中心是否在指定的质量和时间上达到了所要求的产量。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三部分。

标准成本应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量化标准金额化,做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成本中心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

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

在实践中认为,对于某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经过的并且有投入、产出的单元都为成本中心,一级成本中心一般为一个厂,二级成本中心为分厂,三级成本中心为作业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区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服务性成本中心、辅助性成本中心和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这样我们既可衡量一级成本中心的绩效,也可根据需要来衡量二级成本中心、三级成本中心的绩效

2.成本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成本标准是针对明细产品(产品大类十材质十规格)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而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消

耗标准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制定的依据为成本补偿。具体方法为:

1)原料消耗标准是指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的单耗,即投/产出,它应由成本

中心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投技术规程制定。

2)辅料消耗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历史消耗资料及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

3)对于直接燃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标准的制定,则可按产品的生产难

易程度(即机时能力)制定,某产品的机时能力指1小时可生产多少吨。

这些标准可按其倒数制定。如:某明细产品制造费用标准=(该成本中心

平均机时能力/该产品机时能力)×(该成本中心制造费用总额/该成本

中心总产量)。

4)价格标准可按成本补偿的原则制定。

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教训是,成本标准不能光由财务部门、生产厂及财务人员制定,而一定要有一个权威机构制定和修订标准,制定标准的人员应由工程技术方、生产方、财务方的人员一道参与。

3.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和价格差异。

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消耗一标准消耗)

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

对于三级成本中心(作业区)的差异,由于定好了价格标准,因而在此不揭示价格差异,只揭示消耗差异。如下表(数据为假设数据):

二级成本中心、一级成本中心的差异揭示格式与三级成本中心类似。

价格差异由一级成本中心上交至总公司进行统一处理,按一定规则分摊。

4.标准成本入账处理

1)标准成本差异的定义与种类

定义: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种类: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制造费用差异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帐务处理

定义: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差异。

其中: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用量=直接材料单位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

标准用量=直接材料耗用标准×实际产量

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入账处理

定义:指一定产量产品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其中: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实际产量

4)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内容结构

5)期末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

直接处理法处理方法:就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帐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损益标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递延法处理方法: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

产品、期末产成品。

就直接材料来说,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就是制造单位产品时所需要的标准材料用量和这些材料在正常情况下的价格(标准价格)的乘积。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确定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是标准小时工资率和标准工时的乘积。

而一批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则是单位产品的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产品数量的乘积。

在标准成本制度中,也采用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但一批产品的间接费用则是事先规定的间接费用率和标准数量的乘积。除了这个差别以外,不论是实际成本制度,还是标准成本制度,对间接费用的处理都是一样的。标准成本在分批法和分步法中都能应用。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差额。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称为逆差或亏损差额,反之,则称为顺差,或盈余差额。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2)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由于标准成本需要将不同的工作中心划定为不同的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也能揭示出标准成本差异,这样打破了

车间之间吃大锅饭的现象,是谁的责任只要看差异即可。

(1)可用于控制成本。明确成本中心的责任后,使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作业区等各级成本中心,便于车间、作业区把成本标准、成本

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评价管理人员工作的好坏,把实际已经做的和

应该做的进行比较,标准成本便为这种对比提供了基础,顺差表示经

营的结果优于预期的人而逆差则表示经营的结果不如预期的。

(2)用于决策。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一方面便于管理者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取新工艺、新操作、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

另一方面,便于管理者针对标准成本状况,作出销售经营决策。

(3)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标准成本通常用来作为确定销售价格的基础,特别是在确定不属于同批产品的销售价格时,更要以标准成本

为基础。

(4)使成本计算更合理。同样的产品有同样的成本标准。

(5)便于成本核算,减少成本会计的工作量,运用标准成本法,只要划定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标准、制定成本项目后,按一定的程序便可核算出

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能够有效的简化存货的计价以及成

本核算的帐务处理工作。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和产品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2>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 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给ERP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图1就是一个多层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程序 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一种以预算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在此方法下,企业以制定一个 标准成本来衡量生产成本,并使用实际成本来判断生产绩效。标准成本将生产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这种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率和利润。 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定标准成本 企业根据生产量和成本信息制定标准成本。标准成本通常根据历史数据和技术 要求进行制定。 2. 核实生产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核实实际成本。实际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和制造费用组成。 3. 计算差异 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差 异为“有利差异”。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差异为“不利差异”。 4. 分析差异 分析差异的原因,识别导致差异的因素,确定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分析差异 有助于企业评估生产绩效并改进管理。 5. 对差异进行控制 通过对差异进行控制,企业可以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企业应该制 定计划和程序来处理差异,并要求管理层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进行管理。 核算的意义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 •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是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经营管理信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 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程序是一个基于预算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实、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标准成本制度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制度的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标准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计算方法。 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特点: 1. 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 2.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常见的差异账户:“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差异”等.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步骤: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3.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达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2、正常标准成本:以正常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在正常标准成本基础上,加上实际情况,制定的目标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常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出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与产品数量存在依存关系(或成本习性)、随产量/工时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制造费用。

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财务核算方法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借此可以促成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并据以进行经济业绩考评。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1.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人员素质条件为每一个成本项目制定 标准成本。在区分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后,必须制定弹性预算下 的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加上成本差异构成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3.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和销售成本账户可按标准成 本直接入账,简化了账务处理工作。 4.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过程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水平的检查过程、 员工积极性的激励过程和企业业绩的评价过程。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 制实现了有机结合。 5.标准成本法也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处理各生产流程的成本累积 过程,所以也要结合使用几种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标准成本法下的成 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也依所采用的这些方法而决定。 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的大批量生产企业,尤其是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 企业,并且对企业的管理有很高的要求。而单件、小批和试制性生产企业因为 要反复制定、修改标准成本,得不偿失,比较少采用。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核算产品成本 一、什么是标准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企业在事先设定好标准成本后,对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制度。它是指定成本、控制成本、计算成本和分析成本的一种方法。标准成本是制定的针对某一产品在所生产的量的基础上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二、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核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如下: 1. 标准成本的确定 企业在事先设定标准成本,并对此进行细分,将各个要素的标准成本分别确定出来。标准成本的设定需要参考历史成本、行业标准、市场价格等各种方面因素来确定。 2. 实际成本的比较 企业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便分析实际成本的差异情况。这里涉及到两种类型的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 3. 差异成本的分析 对于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材料成本差异有可能是由于价格波动、数量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并非全部由于质量问题。人工成本差异可能是由于工人工作效率的变化、工资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企业在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材料成本差异:对于数量偏差部分和价格偏差部分需要分别分析。 •人工成本差异:需考虑效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4. 实际成本的计算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差异成本。

三、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缺点 标准成本制度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 1. 优点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可以将成本各项细分,对各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 •标准成本可以起到稳定市场性价格的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工厂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增加整个企业的竞争力。 2. 缺点 •标准成本制度是基于过去的历史成本,因此它没有反映出当今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供求关系的变化。 •当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时,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管理控制工作,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管理成本。 四、总结 标准成本制度是当前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 本的比较,对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和对整个企业生产流程进行控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如何适度调整标准成本,合理控制各项成本也是关键。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汇编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费用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和经营产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耗费. 包括为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公司实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 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制造费用属于事后核算,即月终归集当月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再按 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配,标准成本法必须预先设定各项制造费用的费率. 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 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ERP系统自动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成本差异,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 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法下的事后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订、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的成本分析,把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改变将 传统成本会计事后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目的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及时反映各种生产耗费及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并实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反映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及时计算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提供各种成本信息,以满足各项管理工作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情况,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第三章成本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 成本的计算体是以产品为中心.成本计算金额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现在有三个生产部门:电能××部、××部、××系统部.每个生产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 电能××部现在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主导产品是多用户表.电能××部的产品属于大量大批生产,采用品种法. ××部的产品比较稳定,一年的收入将近100万元.××部可采用分批法,根据产品的定单生产.对××部的预生产采用品种法. ××系统部属于一个特殊的部门,涉及产品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应该对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分开核算.现在××系统部正在研发冷热水表,前期的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 ××的成本科目下设了两个一级科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在这两个科目下分别设置了明细科目.现在生产成本下设了四个三级明细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3.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 一、引言 在现代管理中,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在众多的成本核算方法中,标准成本法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标准成本法概述 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预定成本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偏差的一种成本法。预定成本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材料、劳力和制造费用等进行推算得出的。 标准成本法有助于企业监控和控制成本,并且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三、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标准成本:这一步需要将各项成本分别计算出来,如材料成本、 劳动成本、制造费用等,并将这些成本加起来得到总成本。 2.确定标准数量:这一步需要将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数量确定下来,以便 计算出标准成本。 3.计算标准成本:这一步需要将标准成本与标准数量进行相乘得出产品 或服务的标准成本。 4.监控实际成本:这一步需要将实际成本与预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 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成本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需要对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调整和改正。 四、标准成本法的优点 1.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 2.标准成本法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因为在计算标准成本时会将产 品或服务质量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

3.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定价,因为在计算标准成本时,已经将各项 成本进行了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成本确定售价。 五、标准成本法的缺点 1.标准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工作量和时间进行计算和监控。 2.标准成本法可能存在误差,因为在预定成本的计算过程中可能会有偏 差。 3.标准成本法可能无法预测未来的成本变化,因为它仅仅是根据历史数 据进行计算的。 六、结论 标准成本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成本,并且让企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经济状况。同时,标准成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企业谨慎应用。 因此,在实际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企业需要灵活运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便从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费用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和经营产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耗费。 包括为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公司实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制造费用属于事后核算,即月终归集当月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配,标准成本法必须预先设定各项制造费用的费率。 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ERP系统自动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成本差异,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 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法下的事后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订、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的成本分析,把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改变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目的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及时反映各种生产耗费及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并实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反映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及时计算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提供各种成本信息,以满足各项管理工作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情况,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第三章成本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 成本的计算体是以产品为中心。成本计算金额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现在有三个生产部门:电能××部、××部、××系统部。每个生产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 电能××部现在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主导产品是多用户表。电能××部的产品属于大量大批生产,采用品种法。 ××部的产品比较稳定,一年的收入将近100万元。××部可采用分批法,根据产品的定单生产.对××部的预生产采用品种法. ××系统部属于一个特殊的部门,涉及产品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应该对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分开核算。现在××系统部正在研发冷热水表,前期的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 ××的成本科目下设了两个一级科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在这两个科目下分别设置了明细科目。现在生产成本下设了四个三级明细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的作用: 标准成本是企业规划与控制活动的基础之一,这些活动包括预算编制、监督、控制与业绩评价。具体来说,标准成本制度为经营活动与业绩评价提供指导与准则,偏离标准差异应被严格地当作更好理解经营或改进经营活动的一种投入或代价。使用标准成本制度应集中于通过积极的加压和恰当的激励来影响人的行为,而不是惩罚与处分。 1、便于成本核算 只要划定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标准、制定成本项目后,按一定的程序便可核算出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采用标准成本后,在制品按成本的标准留,剩下的成本即为转出成本,这样解决了在制品留法不合理的难题。 2、便于分清各成本中心的责任 由于标准成本将成本中心划定为一、二、三级,而三级成本已划到车间、作业区这一级。三级成本中心也能揭示出标准成本差异.这样消灭了吃大锅饭的现象。标准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都采用单独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因而可以确定每个成本项目实际脱离标准的差异的责任归属,从而分清各部门的责任。

3、便于成本控制 明确成本中心的责任后,使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车间、作业区三级成本中心,并将成本标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个人,加强考核,使奖金与成本业绩挂钩。另一方面,在标准成本实践中还实行月度成本计划的措施,有利于计算月度成本消耗量,然后采购员、领料员按此月度成本控制计划采购、领料,以达到控制原材料成本的目的。 4、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进行标准成本管理,可以确认企业的单位边际贡献,有利于企业测算出盈亏平衡点,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什么是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旨在测定产品的成本,以及分析和控制成本,以便提高利润。它将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差异,并将其记录为“材料成本差异”。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涵盖了材料成本的各个方面,如采购、存储、管理、消耗等,并通过系统化的过程管理,实现了更加精确的成本计算和控制。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的优点 提高成本精度和效率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独立性,即企业内部的成本独立于外部变量(如价格变动)。通过标准化材料成本的计算和核算,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精细的成本计算和控制,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率和精度。 促进材料消耗的有效管理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可以通过对材料的采购、存储和消耗等方面进行过程化管理,实现材料消耗的有效监管和管理。以此,企业可以降低材料的浪费和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为决策提供支持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为科学的材料采购和使用计划,以更加精准地支持企业的决策,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步骤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定标准材料成本 制定标准材料成本是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第一步。标准材料成本应基于材料市场价格、说明书和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建立。标准材料成本应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

第二步:监控材料消耗 监控材料消耗是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重要部分。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消 耗标准和监控方式,并对材料消耗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以确保材料的正确消耗和利用。 第三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是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标准材料成本差 异是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可以识别出材料成本的偏差和损失。 第四步:分析和解释材料成本差异 分析和解释材料成本差异是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实施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材 料成本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的材料消耗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总结 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率和精度,还可以实现对材 料消耗的管理和控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应在实施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监控标准,将标准材料成本核算制度的各个环节贯穿起来,以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标准成本核算法的实施步骤

标准成本核算法的实施步骤 介绍 标准成本核算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确定和评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 的差异。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监控和控制成本,并提供有关资金和资源的分配决策。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核算法的实施步骤。 步骤 以下是标准成本核算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标准成本模型:首先,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业务模式,确定标准 成本模型的基本框架。标准成本模型将包括产品成本、销售成本、制造成本等各个方面的成本项目。 2.收集数据:收集与标准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包括实际成本、标准 成本、生产量、销售量等。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标准成本核算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必须确保数据来源可靠且完整。 3.计算标准成本: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 在标准条件下,按照标准方法和标准效率进行生产所需的成本。标准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因素。 4.计算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以用来评估生产效率和管理绩效,并为管理者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决策依据。 5.分析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成本 差异可以分为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可控差异是由于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而产生的,而不可控差异是由外部因素或非可控制因素引起的。 6.采取措施: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结果,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措施可能包括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方法、降低成本等。通过持续的改进措施,不断减小成本差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7.监控和评估:定期监控和评估标准成本核算的结果和效果。通过与 实际情况的对比,不断优化和完善标准成本模型和核算方法,提高准确性和实用性。

【走进成本】成本会计之标准成本法概述(六十一)

【走进成本】成本会计之标准成本法概述(六十一)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1.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和特点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在成本发生时将实际成本划分为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两部分,汇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报告给有关部门,以便控制成本;其次,期末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分配和结转成本差异,计算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先按照成本项目制定产品标准成本,这是标准成本法的关键。 (2) 按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成品”和“自制半成品”账户的借方、贷方,均按标准成本入账。 (3)计算各成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设立各种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归集和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借以对产成品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 由上述特点可以看出,标准成本法并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2. 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种类有多种,主要包括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1) 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所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确定的目标成本。它通常是根据理论上的生产要素耗用量、最理想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来制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评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益。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成本。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实施需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制定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制定标准成本需要参考历史数据和市场价格等因素,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计算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实际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计算实际成本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第三步,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实际成本

低于标准成本,说明企业的生产效率较高,经营效益较好;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说明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经营效益较差。 第四步,分析差异原因。分析差异原因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差异原因可能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多种因素。 第五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根据分析结果,企业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改进措施可能包括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降低人工成本、优化材料采购等多种方式。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标准成本核算方法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加合理的产品定价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在于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制定标准成本的过程比较繁琐。此外,标准成本核算方法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

关于标准成本的管理概述【精选文档】

标准成本管理知识 一、标准成本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它是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它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 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但与定额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 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控制,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四部分内容。 三、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 标准成本管理应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

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制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最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时,应充分考虑在有效作业状态下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数量,预期支付的材料和人工费用,以及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所应分摊的间接费等因素。标准成本的制定。应有销售、生产、计划、采购、物料、劳动工资、工艺、车间、会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共同商定。标准成本制定的不能高不可攀,避免打消员工的积极性;但也不能门槛太低,失去成本管理的意义,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同时企业要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评审和维护,以保持标准成本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成本标准的首要问题是制定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在实践中,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区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服务性成本中心、辅助性成本中心和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 成本标准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料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其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历史消耗资料。具体方法为:第一,原料消耗标准是指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的单耗,它

标准成本核算概述

标准成本法概述 基本概念 1.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核算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这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 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办法处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方法不同。 实际成本制度采用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接成本数额;而标准成本制度则采用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 2.标准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核算,通常是基于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是指那些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投入量的责任中心,制造业的工厂、车间、工段和班组等是典型的标准成本中心。典型代表是车间。它是以规定的质量标准、时间标准和计划产量作为评价依据的。 3.评价与考核的依据 标准成本中心通常以“标准成本”作为评价、考核其实际成本水平的尺度,主要根据成本差异分析并运用可控性的概念来归咎责任,其业绩报告中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并以此作为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不需要做出定价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的品种构成决策,标准成本中心的经理只对产出耗用的投入成本和数量负责,对收入和利润没有责任。 考虑到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没能按计划生产,特定的标准成本中心就会对组织内其它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标准成本中心有必要设立质量和时间的标准,并要求管理人员遵循。

标准成本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账务处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概述 在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核算体系中,我们将标准成本和差异分开来列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按标准成本入账,同时根据差异类别分别设置账户反映各种可能出现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简化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 在账务处理中,除了“材料”、“基本生产”、“在产品”“产成品”等科目外,应就不同性质的差异分别设置专门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反映有利和不利的差异.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假设生产一种产品需耗用n种原材料,则该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如果产品的生产环节中涉及不同工资标准的直接人工,可以采取类似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方法加以确定: 当然,也可以将不同等级人工的标准工时和小时标准工资率换算为同一等级的人工标准,再据以确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假设企业的制造费用以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则单位机器小 时的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单位产品分配的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 假设企业的制造费用以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分配率为: 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预算资料如图表: 预算期内,企业计划生产产品6500件. 2.预算执行结果如下: 1 企业预算期初没有在产品,期间内投产6300件产品,其中6000件已完工入库,另300件尚未开始加工. 2 期间购入A材料100000千克,单价元/千克;购入B材料50000千克,单价元/千克; 3 期间领用A材料64000千克,B材料31000千克; 4 预算期间实际用工20000小时,总计支付直接人工工资130000元; 5 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41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85000元; 6 生产的产成品已经售出5800件,实现销售收入1160000元; 7 实际支付变动性销售费用18560元,固定性销售费用13000元,经营管理费用25000元. 应计入在产品A材料标准成本为: 6300 × 10 × = 333 390元 原材料的采购 根据资料可以确定,A、B两种材料的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A材料的标准成本=100 000×=530 000 元 实际成本=100 000×=510 000 元 价格差异=100 000× = 20 000元

关于标准成本的管理概述

标准成本管理知识 一、标准成本观点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行状况下制造产品 的成本,而不是指实质发生的成本。它是一种目标成本,也叫“ 应当成本”,它不单间接花费是估计的,并且直接资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估计的数字来计算的。 标准成本的制定,往常从直接资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和制造花费三方面着手进行。但与定额法不一样的是,直接 资料成本包含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双方面;直接人工成 本 包含标准用量和薪资率双方面 ( 计时薪资时 ) ;制造花费分为改动制造花费和固定制造花费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派率来计算。 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环绕标准成本的有关指标 ( 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 ) 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应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联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含成本标准的拟订、标准成本的 控制,成本差别揭露及剖析、成本差别的账务办理四部分内 容。 三、标准成本管理的实行 标准成本管理应依照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 , 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 ( 包含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剖析、

工程实验等方法 ) ,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拟订适合的数目化标准,再将该数最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权衡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详细波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成本的拟订 拟订标准成本时,应充足考虑在有效作业状态下所需要的资料和人工数目,预期支付的资料和人工花费,以及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所应分摊的间接费等要素。标准成本的拟订。应有销售、生产、计划、采买、物料、劳动薪资、工艺、车间、会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共同约定。标准成本拟订的不可以遥不行及,防止取消职工的踊跃性;但也不可以门槛太低,失掉成本管理的意义,应当是确实可行的,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同时公司要按期对标准成本进行评审和保护,以保持标准成本的先进性和稳固性。 成本标准的首要问题是拟订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采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在实践中,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划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服务性成本中心、辅助性成本中心和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 成本标准分为耗费标准和价钱标准。耗费标准分原料耗费标准、辅料耗费标准、直接燃料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花费标准;其拟订的依照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历史耗费费料。详细方法为: 第一,原料耗费标准是指明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的单耗,它

标准成本概念

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项目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目前使用的定额计算的.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定目标成本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推动全体职工人人关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进一步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