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计算方法。

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特点:

1. 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

2.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常见的差异账户:“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差异”等.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步骤: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3.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达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2、正常标准成本:以正常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在正常标准成本基础上,加上实际情况,制定的目标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常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出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与产品数量存在依存关系(或成本习性)、随产量/工时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制造费用。

四、标准成本差异的内容

标准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很多,不外乎是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按成本项目进一步划分可分为八大差异或九大差异: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可分为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计划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

三差异法:

将上面的产量差异,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计划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五、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的差异,

包括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为不利差异;

如果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为有利差异。

六、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 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标准费用分配率)X 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八、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一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固定费用预算-(实际产量X 单位产品标准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计算结果为正,表示超支差异,是逆差;为负,表示节约,是顺差。

也可以将上述产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和效率差,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计划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X 标准费用分配率这样对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就有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九、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程序

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可结合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按如下基本程序进行: 1为各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项目的制定标准成本。

2按成本对象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填入月初在产品成本。

3编制各成本费用分配表,分别反映其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并列出其差异。

4将标准成本计入成本明细账,结转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

5计算、分析各种成本差异,每月末根据各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编制成本差异汇总表,将各种成本差异余额转入“产品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明细账,计入当月损益.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优缺点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的优缺点 一、几种人工成本控制方法优缺点比较 方法一:定额法 定义:以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为标准,在生产费用产生时,就及时提供实际发生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根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 人工费用=工时定额X工时费率;材料费用=材料消耗定额X现行材料单位价格;机器损耗费用=台班定额X台班费率。 实施:(1)制定定额标准(工时、材料消耗定额、台班);(2)制定工时费率、台班费率;(3)计算发生的实际材料损耗与标准的材料消耗定额的差异;(4)进行差异分析;(5)向成本负责人 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优点:以材料实际成本为最终表达方式,在财务报表上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缺点:除了在标准成本法下出现的缺点,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分析能力不足的缺点,对于实现成本闭环存在一定的困难。 方法二:目标成本法

定义:从目标利润出发,由市场价格倒推出的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 实施:(1)制定目标产品利润率;(2)根据价格确定目标成本;(3)目标成本分解至各责任方;(4)发生实际成本后,对比目标成本,计算出差异;(5)分析成本差异的发生原因;(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优点:事前控制,而且容易将考核落实到位。 缺点:目标成本分解比较困难,分解不清,就会容易造成系统内部的混乱。 方法三:作业成本法 定义:流程导向的成本分摊与管理方法,通过找出流程中所有作业成本,然后依据活动量将作业成本分摊到相关产品和服务上。 实施:(1)确定资源成本;(2)从资源成本中确定与作业相关的成本;(3)确定作业;(4)将与作业相关的成本分配到各作业中;(5)将作业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或客户中。 优点:涉及到销售、制造、研发、售后等各个环节,按照产品、客户和项目分配成本,能够为高层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科学地核算清楚每一个产品项目的成本。

标准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制定 一、 1、标准成本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和实现标准成本等五种。 具体步骤: 2、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材料标准用量,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图纸等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研究,列出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并要说明这些材料的种类、质量以及库存情况。其次,通过对过去用料经验的记录进行分析,采用其平均值,或最高与最低值的平均数,或最节省的数量,或通过实际测定,或技术分析等数据,科学地制订用量标准。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在制订产品直接人工成本标准时,首先要对产品生产过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艺,有哪些作业或操作、工序等。其次要对企业的工资支付形式、制度进行研究,以便结合实际情况来制订标准。 制造费用可以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这两部分制造费用都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的乘积计算,标准用量一般都采用工时表示。 上述标准成本的制订,可以通过编制标准成本单来进行。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标准成本法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核算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一、标准成本制度的特点 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计算方法。 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特点: 1. 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实际成本 2.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常见的差异账户:“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能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计划差异”等.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类,其中变动成本又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法计算盈亏步骤: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3.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相结合,达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在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2、正常标准成本:以正常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3、现实标准成本:在正常标准成本基础上,加上实际情况,制定的目标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通常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出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 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由于制造费用与产品数量存在依存关系(或成本习性)、随产量/工时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核算概述

标准成本法概述 基本概念 1.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核算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这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 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办法处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方法不同。 实际成本制度采用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接成本数额;而标准成本制度则采用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 2.标准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核算,通常是基于成本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是指那些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投入量的责任中心,制造业的工厂、车间、工段和班组等是典型的标准成本中心。典型代表是车间。它是以规定的质量标准、时间标准和计划产量作为评价依据的。 3.评价与考核的依据 标准成本中心通常以“标准成本”作为评价、考核其实际成本水平的尺度,主要根据成本差异分析并运用可控性的概念来归咎责任,其业绩报告中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并以此作为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不需要做出定价决策,产量决策或产品的品种构成决策,标准成本中心的经理只对产出耗用的投入成本和数量负责,对收入和利润没有责任。

考虑到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没能按计划生产,特定的标准成本中心就会对组织内其它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标准成本中心有必要设立质量和时间的标准,并要求管理人员遵循。 4.建立条件 建立标准成本中心的条件是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在种类上已经确定,数量上可以度量,并且已知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 对于任何一种重复性经营来说,只要其产品的实际数量能够计量且能够说明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所希望达到的生产函数,就可以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一般说来,制造部门耗用的主要成本(直接原料及直接人工)与产量的关系,通常较为明确;而一些服务性行业,诸如快餐业、银行业或医疗保健机构,其成本与服务人数的关系也很直接,故均可采用这一成本制度。 5.管理职责 标准成本中心的管理者不对该中心业务活动水平的变动负责,但要对那些在成本中心的能力范围之内,达到外部决策所要求的效率承担责任。效率是通过为生产所要求的产出量而耗用的投入量的多少来计量的。这就是说,如果采用全部成本法,管理者将不对由于量差而产生的少分配的间接费用负责,但却负责控制随业务活动量变化的预期的间接费用和中心内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水平。由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不是由该中心的管理者决定的,因而也不必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对于标准成本中心所生产的产品来说,要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评估其效率,而对于其经营效果的评估,则要看该中心是否在指定的质量和时间上达到了所要求的产量。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三部分。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 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 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 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 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 摊进入在制品成本; 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的 是生产成本的量差; 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 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 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 物料成本子要素: 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 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 是指关税、长途运输费、物料供应部及PMC部发生的与材料采购、计划、仓储费等费用。 关税 海外采购件的关税成本,作为一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体现在海外采购件标准成本 之中.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成本核算方法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运营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1. 记账式成本核算方法: 记账式成本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以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为主要工具,通过记录企业的原始凭证,将会计事项分录到不同的会计科目中,然后进行分类、汇总和调整后形成成本费用报表和财务报表。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企业或者成本信息量较少,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复杂业务往来的企业。 2. 分部分项成本核算方法: 分部分项成本核算方法是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不同的部门、项目或者产品进行划分和核算的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分部分项成本核算账簿,按照所需的各项指标,将相关成本进行分配,从而得出各部门、项目或者产品的成本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多部门、多项目或者多产品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各部门、项目或者产品的成本控制情况。 3.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可计量的作业单位,对每个作业单位的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每个作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工序和

作业单元,并且需要对每个作业单位的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 4.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是根据工艺路线和产品技术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个环节的标准成本,然后以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方法。通过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标准化、重复性较高的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直接成本核算方法: 直接成本核算方法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将直接成本与具体的产品或者作业单位直接关联,然后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作业单位紧密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或作业单位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的直接分配比较明确的企业,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产品或作业单位的成本。 除了以上几种成本核算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差别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活动成本核算方法等。每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应用范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和决策。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费用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和经营产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耗费。 包括为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公司实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制造费用属于事后核算,即月终归集当月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配,标准成本法必须预先设定各项制造费用的费率。 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ERP系统自动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成本差异,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 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法下的事后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订、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的成本分析,把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改变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目的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及时反映各种生产耗费及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并实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反映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及时计算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提供各种成本信息,以满足各项管理工作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情况,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第三章成本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 成本的计算体是以产品为中心。成本计算金额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现在有三个生产部门:电能××部、××部、××系统部。每个生产部门都有自己的特点。 电能××部现在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80%以上,主导产品是多用户表。电能××部的产品属于大量大批生产,采用品种法。 ××部的产品比较稳定,一年的收入将近100万元。××部可采用分批法,根据产品的定单生产.对××部的预生产采用品种法. ××系统部属于一个特殊的部门,涉及产品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应该对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分开核算。现在××系统部正在研发冷热水表,前期的研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 ××的成本科目下设了两个一级科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在这两个科目下分别设置了明细科目。现在生产成本下设了四个三级明细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账务处理

标准成本账务处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概述 在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核算体系中,我们将标准成本和差异分开来列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均按标准成本入账,同时根据差异类别分别设置账户反映各种可能出现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简化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工作. 在账务处理中,除了“材料”、“基本生产”、“在产品”“产成品”等科目外,应就不同性质的差异分别设置专门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反映有利和不利的差异.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假设生产一种产品需耗用n种原材料,则该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如果产品的生产环节中涉及不同工资标准的直接人工,可以采取类似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方法加以确定: 当然,也可以将不同等级人工的标准工时和小时标准工资率换算为同一等级的人工标准,再据以确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假设企业的制造费用以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则单位机器小 时的制造费用分配率为: 单位产品分配的变动性制造费用为:

☉ 假设企业的制造费用以机器小时为分配基础,分配率为: 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预算资料如图表: 预算期内,企业计划生产产品6500件. 2.预算执行结果如下: 1 企业预算期初没有在产品,期间内投产6300件产品,其中6000件已完工入库,另300件尚未开始加工. 2 期间购入A材料100000千克,单价元/千克;购入B材料50000千克,单价元/千克; 3 期间领用A材料64000千克,B材料31000千克; 4 预算期间实际用工20000小时,总计支付直接人工工资130000元; 5 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41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85000元; 6 生产的产成品已经售出5800件,实现销售收入1160000元; 7 实际支付变动性销售费用18560元,固定性销售费用13000元,经营管理费用25000元. 应计入在产品A材料标准成本为: 6300 × 10 × = 333 390元 原材料的采购 根据资料可以确定,A、B两种材料的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A材料的标准成本=100 000×=530 000 元 实际成本=100 000×=510 000 元 价格差异=100 000× = 20 000元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的几种主要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为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 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实际成 本的方法。企业将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通过计算标 准与实际之间的差距,确定成本偏差,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成本偏 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2.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生产或服务实施直接相关的 成本作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直接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 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投入到产品制造以及服务提供中的材料费用,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投入到产品制造以及服务提供中的人工费用。直接 成本法较为简单,适用于产品或服务成本与直接投入有较强相关性的企业。 3.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将不能直接与产品制造或服务实施相关联 的成本作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间接成本通常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 工成本和间接费用。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不能直接投入到产品制造以及服务 提供中的材料费用,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投入到产品制造以及服务 提供中的人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或服务实施相关联但不能直 接分配给产品或服务的费用。间接成本法需要通过成本分配方法将间接成 本合理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4.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常用的一种成本核算 方法。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法将 只考虑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直接变动成本,而不考虑固定成本

和间接成本。边际成本法适用于辅助企业判断在一些特定的产量或销量下,继续增加产量或销量是否划算。 5.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都计 入成本核算的方法。全面成本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也包括固定成 本和变动成本。全面成本法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成本分析,能够更全面地 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水平,适用于对产品或服务的全面经营决策。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同时,为了提高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以及信息系统进行辅助。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该方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产品的成本构成,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的定价和决策。 二、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等。该方法将成本按照作业或项目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作业或项目的成本构成。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作业或项目的盈亏情况,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过程成本法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流程化的行业,如化工、石化等。该方法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或流程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过程或流程的成本构成。通过过程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过程或流程的成本变动情况,为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四、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该方法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了解成本差异的原因和影响。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

本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核算方法,适用于服务行业和项目型行业。该方法将成本按照活动进行分配,以了解每个活动的成本构成。通过活动成本法,企业可以掌握每个活动的成本变动情况,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参考。 六、边际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是一种基于边际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决策分析和经济评价。该方法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进行区分,并以边际成本为基础进行决策分析。通过边际成本法,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决策对成本和利润的影响,为决策提供依据。 七、全面成本法 全面成本法是一种综合考虑所有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综合型企业和多元化经营的行业。该方法将所有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和核算,以了解企业整体的成本构成和盈亏情况。通过全面成本法,企业可以全面了解成本结构,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八、生命周期成本法 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一种考虑产品或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该方法将产品或项目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以了解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构成和盈亏情况。

成本核算标准流程

成本操作流程 一、总论 成本核算旳重要内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其中材料成本旳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重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拟定产品成本归属旳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提成本归属旳,根据实际生产工艺拟定分派原则。 1、根据生产方式拟定成本核算旳措施:分批法 根据公司生产产品旳性质,我们可以按照“批号”、“批次”旳拟定成本。 2、成本表格: 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原则及材料用量原则。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派原则旳重要参照资料之一; 2.2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旳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旳重要根据。 2.3员工工资明细表: 2.4制造费用明细表:水电费 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附表 3.2成本分析旳一般分析方式重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进一步旳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 二、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 1、基本生产成本旳归集

检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与否结转完毕——→检查工资分派、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发放凭证与否已编制——→结账后第三日打印各车间生产成本汇总表及制造费用汇总表——→传各车间成本核算员 2、产品成本核算 由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当月车间生产旳产品品种数量、各产品耗用旳工时及成本岗提供旳生产成本汇总表等,将车间当月生产成本在竣工产品、在产品和半成品之间,竣工产品、半成品品种之间进行分派,结账后第四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交成本核算岗。 3、产成品入库 (1)审核产成品明细账 定期审核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账——→核对入库单数量与仓库管理员登记旳明细账借方数一致——→取下入库单——→分车间分品种临时保存 (2)审核成本计算表 检查车间成本核算员编制旳成本表——→核对竣工产品、半成品数量和入库单数量一致——→根据成本计算表及入库单编制记账凭证 (3)编制产成品平均成本表 将每月竣工产品成本资料输入《产品平均成本表》,以便动态直观反映各产品成本变动状况。 (4)登记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金额 根据已审核成本计算表,将入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成本金额登记在仓库产成品、自制材料明细账借方。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报工后的 工时得到。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 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 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 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 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 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 的成本中心; 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 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 1. 成品A 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 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 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系统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项目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目前使用的定额计算的。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定目标成本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推动全体职工人人关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进一步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西方企业采用的标准成本有多种,按照制定标准成本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分类,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