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毒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梅毒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梅毒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检测梅

毒螺旋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200例确诊梅毒感染的血液样本列入检查组,将200例体检梅毒阴性的血液样本列入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分别采用ELISA和TPPA 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TPPA法检测灵

敏度为99%,,明显高于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93.5%, 具有显著差异(P<0.05);TPPA的检测特异性为99.5%,也高于ELISA法的检测特异性95%, 两种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进行梅毒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

性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用于检测梅毒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梅毒

确证实验。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是一种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苍白(梅毒)螺旋体,性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少数可通过输血、母婴传播,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潜伏期和先天

(胎传)梅毒等[1]。由于梅毒是系统性疾病,感染后可以累及到身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且病

程漫长,造成多系统的损伤,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而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分娩出梅毒胎儿或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1]。报告显示[2],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感染人数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然成为感染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梅毒阳性患者,对他们进行及时治疗和生活生育指导意义重大。梅毒

血清学试验方法很多,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特异性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法( CMIA)及胶体金法等,其中

前两种最常用[3]。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检查组的标本来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中心确诊的200例确诊梅毒感染的患者

血样,确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的结果。患者中男性113例, 女性8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3±4.7)岁;病程1~25年,平均(10.1±3.1)年;200例患者中潜伏期

梅毒21例,一期梅毒8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梅毒26例。对照组的标本来自于我我单

位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结果为梅毒阴性的200例健康人血样,其中男性121例, 女性79例,年

龄22~64岁,平均(35.2±5.1)岁。

1.2试剂和方法

空腹抽取病人促凝全血样本,3500r/min离心2分钟分离上清液,静置室温或4℃环境保

存备用。洗板机采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立式洗板机,酶标仪采用TECAN sunrise酶标仪。ELISA法所用试剂盒为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96T,TPPA:使用富

士瑞必欧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取出所需板条平衡30min至室温。①加样:设置阴性

对照3孔、阳性对照2孔,分别加入阴性、阳性对照各50ul;设置空白对照1孔,不加样品。其余孔加入待测样品50ul。②温育:置37℃温育60min。③洗涤:反应完成后取出用洗板

机洗板6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④加酶:空白对照孔不加酶标记物。其余孔加入酶标记物50ul,震荡混匀。⑤温育:置37℃温育30min。⑥洗涤:反应完成后取出用洗板机洗板6

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⑦显色:每孔加入底物缓冲液50μL,再加入底物液50μL,震荡混匀,置37℃温育30min。⑧终止:所有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拍混匀。⑨:读值:用酶标

仪读值,在单波长450nm处(须以空白对照孔校零)读取各孔的OD值。实验结果符合阴性、阳性和空白对照标准,样品OD值≥临界值为TP抗体阳性;样品OD值<临界值为TP抗体阴性。(临界值=阴性对照平均OD值+0.10)

1.2.2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于室温下使用稀释液在U型反应板上对各血清样本进

行稀释处理, 一共6孔,稀释度依次为1:10、1:20、1:40、1:80、1:160、1:320;混

匀细胞工作液,第2孔加25µl未致敏颗粒(最终稀释度1:40),第3、4、5、6孔加25µl

致敏颗粒(最终稀释度1:80、1:160、1:320、1;640、1:1240),加盖,15℃-25℃孵

育2h。结果判定:阴性(-)颗粒聚集在孔底中央、光亮、边缘光滑,可疑(±)颗粒浓集呈

边缘光滑小环状阳性,阳性(1+)颗粒凝集呈多边形性粗糙大环状,阳性(2+-4)颗粒凝集

覆盖整个孔底,多边形膜状,边缘粗糙。以出现阳性(1+)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最终滴度。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两组样本的阳性和阴性检出率, 计算各自灵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梅毒患者检测为阳性例数/确诊梅毒患者总数(200)×%, 特异性=非梅毒人员检测为

阴性例数/ 非梅毒人员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位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和阴性检测

ELISA法检测200例梅毒标本结果为阳性191例,阴性9例,检测200例梅毒阴性标本结

果为阳性例,阴性例。TPPA法检测200例梅毒标本结果为阳性191例,阴性例,检测200例梅毒阴性标本结果为阳性例,阴性例。详情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与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性行为和非法性行为现象愈加普遍,但人们的自我保护观念却不够强,导致艾滋、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严重威

胁人们的生命健康[4,5]。梅毒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性传播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应该受到足够

的重视。患者感染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两类抗体,非特异性的抗类脂类抗体和特异性的

抗梅毒螺旋体,通过血液检测这些抗体可以检测梅毒的感染与否[5]。临床上梅毒较常用的非

特异性检测方法有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等,次法由于假阳性率较高,一般用于判断疗效而不做确证实验[6]。而梅毒的确

证实验一般需运用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如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

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6]。ELISA法是检测梅毒的常用方法,可用于梅毒各期的诊断,具

有操作简单、设备廉价、结果可记录、适用于大批量标本同时检测的优点,可广泛用于梅毒

筛查[7]。TPPA法拥有极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但由于其试剂昂贵、操作繁琐、耗时较长,而比较常用于疑似阳性标本的确证实验[8]。TPPA检测一旦显示阳性,无论疾病的治疗及活动情况如何,患者终身可以检测到抗体,因此此法不应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8]。

本研究将TP-ELISA法和TPP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TPPA法的灵敏度(99%)和特

异性(99.5%)都比ELISA法高,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TPPA法采用明胶颗粒包裹

抗原,并与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生成沉淀进行结果判断。该方法排除了其他非特异性

抗体的干扰,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提高本实验的特异性,同时其具有高灵敏度。TPPA法是检测梅毒的金标准试验。李小红[9]用ELISA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3%和90.5%,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和92.7%,两者灵敏度无明显差异而特异性存在统计

学差异;而吕志军[10]的研究发现ELISA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96.5%,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96.7%,两者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而特异性统计学

差异。但两位学者基本认为实验中的操作误差会对结果造成影响,TPPA法总体上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论梅毒筛查临床实用性以ELISA法更佳[9-10]。

综上所述,梅毒的这两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虽然TPP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

但临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或采用多方法联合检测的形式在保证工作效率的

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2006:33-37.

[2]李军,郑和义.梅毒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1):95-98.

[3]陈辉,魏聪,李媛.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17-1818 [4]隗功浩.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与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1,27( 2) : 202-204.

[5] Lin LR1, Tong ML, Fu ZG, Dan B, Zheng WH, Zhang CG, Yang TC, Zhang ZY. Evaluation of a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in the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specific IgM antibody in syphilis serofast reaction patients: a serologic marker for the relapse and infection of syphili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1 May;70(1):10-16.

[7] Busse C, Navid MH, Strubel A, Schnitzler P.Evaluation of a new recombinant antigen-based Virotech Treponema pallidum screen ELISA for diagnosis of syphilis[J]. Clin Lab. 2013;59(5-6):523-529.

[8]Wang TT, Li Q, Yu JF, Xiao CY, Zhang LP.Application of TRUST, TP-ELISA and TPPA in the serologic diagnosis of syphilis[J].Zhonghua Nan Ke Xue. 2012Nov;18(11):1020-1022.

[9] 李小红ELISA-TP和TPPA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25):120-121.

[10]吕志军.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的效果比较分析[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4, 34(6): 693-696.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主要有凝集法和印迹法两种。 1.凝集法 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可见凝集的原理,进行梅毒的诊断。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凝集法在一些医疗机构仍然被广泛应用。 2.印迹法 印迹法是一种新兴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抗原与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免疫印迹技术进行定量化测定。印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梅毒感染,有望成为未来梅毒诊断的主流方法之一。 3.比较 凝集法和印迹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中各有优劣。凝集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但凝集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相比之下,印迹法的准确度更高,可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印迹法的

成本较高,需要更为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结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也在不断优 化和更新。凝集法和印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实 际情况进行选择。未来,随着印迹法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 印迹法将会成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的主流方法,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快速的支持。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 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梅毒在临床 上通常分为早期梅毒、中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三个阶段。早期梅毒症状 不明显或类似于其他疾病,因此诊断较为困难。但在患者感染梅毒后,身体会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因此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成为 了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凝集法和印迹法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凝集法 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可见凝集的原 理进行梅毒的诊断,操作简单快速,但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 作和解读结果。而印迹法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抗原与梅毒螺旋体特异抗 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免疫印迹技术进行定量化测定,具有灵敏 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凝集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将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TP-ELISA法、RPR法测定,观察三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180例血清标本中,CHMCLIN600法检测阳性179例,阳性率为99.44%;TP-ELISA法检测176例,阳性率为97.78%;RPR法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62.22%。结论CHEMCLIN600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ELISA及RPR 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标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目前,检测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1]。现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等。为了解这些方法准确性和特异性,现对近期我院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标本:本院近期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阳性共180份血清标本。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3例。一期梅毒9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17例。年龄为18~60;②试剂:RPR试剂盒为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CHEMCLIN600试剂盒为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方法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2 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180例血清标本中,CHEMCLIN600法检出阳性179例,占99.44%;TP-ELISA法检出阳性176例,占97.78%;RPR法检出阳性121例,占62.22%。CHEMCLIN600法检测阳性率优于TP-ELISA及RPR法。 3 讨论 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CHEMCLIN600法是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属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结合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比较分析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敏 感性与特异性。寻求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梅毒 的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取600份病房及门诊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33例,阳性率5.5%,TPPA法阳性28例,阳性率4.6%.以TPPA法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 体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8.04%.结论:化学发光法可作为TPPA法的替代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法;TPPA法;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危害人类健康,它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很容易漏诊和误诊。梅毒血清学试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它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多数实验室都 应用TPPA法作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确证实验,但TPPA法操作繁琐,不适于大批 检查,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化学发光法为国内新开发的梅毒确证实验,操作简便[1]。我们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分别对600例门诊及病房患者的血清 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600份血清标本来自2018年5-8月门头沟区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328例,女272例,年龄19-78岁,平均31.1±3.4岁。 1.2试剂化学发光试剂盒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TPPA法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1.4方法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 体血清学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结果 600份血清标本中,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33例,阳性率5.5%,TPPA法检测 阳性28例,阳性率4.6%,以TPPA法最为判断金标准,化学发光法敏感性为 95.36%,特异性为98.63%.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例(%)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全身各器官,而且传染性极强。人体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主要产生2种抗体,一类为抗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感染2-4周 即可检出。另一类是抗梅毒螺旋体破坏患者组织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的抗体,称为反应素, 检出的时间比特异性的时间迟两周[2]。 TPPA法是将纯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凝胶颗粒上,当抗原和血清中抗体发生特 异性反应时就会出现颗粒凝集现象,凝集的强度与抗体浓度成正比。TPPA法具有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的特点,是目前公认的较常见的梅毒确证试验。但其操作繁琐,耗时长,结果依赖 肉眼判断且不易保存,不适于大批量的筛查试验[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 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剂盒主要采用一步法 双抗原夹心免疫分析模式,使用多种TP特异性蛋白抗原制备固相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精)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这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高对梅毒的早期诊治,控制梅毒传播。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检测190例已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对190例确诊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敏感性分别为97.9%、88.4%,特异性分别为98.4%、96.7%。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异性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急诊标本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合于大批量的梅毒抗体筛查,提高了梅毒检测的阳性率对有效控制妊娠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及梅毒传播都要重要的临床意义[1]。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抗体(又称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其临床病程漫长,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内脏器官。实验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2],判断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现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19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报告入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实验确诊的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190例。 1.2 试剂 科美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是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是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严格按照说明书对190例确诊标本进行检测。 1.4 结果判定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结果判定:临界值=2.1×N(N为阴性对照RLU的平均值),待测样品RLU值≥临界值,判定为阳性,待测样品RLU值<临界值,判定为阴性。胶体金法的结果判定:阳性在检测区位置及对照区位置各出现1条红色的反应线,阴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摘要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TP)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标本同时用TRUST法、ELISA法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作平行检测。结果:128例标本,以TPPA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仅1例,无漏检;TRUST法有假阳性13例,另有8例假阴性。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TRUST,与TPPA 法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感染俗称梅毒,是我国三大性传播疾病之一。现在梅毒筛查的方法主要有RPR、TRUST、ELISA法等,但其特异性、灵敏度各异。TPPA、免疫印迹法可作为确证试验,但却由于成本和操作的原因不益于用于临床的筛查,因此,选择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筛查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资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本院2007年10月~2008年5月門诊和住院病人送检可疑标本128例。 试剂: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试剂盒,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诊断试剂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诊断试剂。 方法:128例标本同时用TRUST法、ELISA法和TPPA法作平行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X2检验。 结果 128例标本,TRUST法88例阳性,40例阴性;ELISA法40例TRUST阴性标本中有9例为阳性;88例TRUST阳性标本中有13例为阴性。两种方法共有22例标本不一致。以TPPA检测结果为标准,13例ELISA阴性标本其TPPA 结果仍为阴性,9例ELISA阳性标本其TPPA结果阳性7例,阴性1例,另1例为可疑结果。1例可疑结果,以阳性处理。128例标本,TRUST法假阳性13例,另有8例假阴性,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83.6%,两者有明显差异(用X2检验,P<0.05);ELISA法假阳性仅1例,无假阴性,与TPPA法的符合率为99.2%(用X2检验,P>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

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和TRUST联合检测1913例血清标本,包括手术前和输血前筛查的1715例以及门诊内镜检查前的198例血清标本,可疑阳性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结果共检测1913例,用TPPA法确诊32例为阳性。用TRUST法检出29例阳性,其中26例确诊阳性,3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为81.3%(26/32),特异性为89.7%(26/29)。用ELISA法检出33例阳性,其中32例确诊阳性,1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为100.0%(32/32),特异性为97.0%(32/33)。结论ELISA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判定可标准化,特异性和敏感性好,可作为梅毒抗体检测较理想的方法,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TRUST法可作为梅毒筛查方法之一,配合ELISA法使用,特别适合作为临床观察效果的治疗指标。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危险性。该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也可以呈多年潜伏状态而无症状。梅毒螺旋体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母婴垂直传播、经血传播和性传播。目前检测梅毒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类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RUST;另一类是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ELISA等[1]。本文就两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比较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标本来源本院2006年6月~2014年6月手术前和输血前筛查的1715例以及门诊内镜检查前的198例血清标本,无性别年龄限制。 1. 2 标本采集采集以上所有标本,用普通试管,清晨空腹采集,1 h内分离血清,严格避免溶血。 1. 3 仪器和试剂使用仪器为上海科华酶标仪和洗板机。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ELISA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 4 方法所有标本均使用TRUST和ELISA联合检测,阳性结果采用TPPA 法进行确认检测,具体操作及结果判定均按试剂说明书严格执行。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 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 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检测;血站筛查 【中图分类号】R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02-01 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 是目前血站筛查梅毒的常用方法。传染期的梅毒献血者,试验结果可能为阴性, 献血者献血后造成梅毒传播;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部分假阳性的献血者被 淘汰。因此梅毒的检测方法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 种抗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目前用于梅毒检验的方法就是检测这两种 抗体。 1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1.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 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活性炭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 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黑色。 1.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 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甲基胺红上,当抗原与 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红色。 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2.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抗原直 接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密螺旋体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至待测血清标本中,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再将吸收后的血清加到玻片的抗原膜上,再 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2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破碎后,得到可溶性抗原成分,致敏红细胞。用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与血清反应, 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特异性的抗体(血清通常用作1∶80以上稀释)就 可使致敏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 2.3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替代TPHA试验中致敏的红细胞,明胶颗粒为洋红色,致敏颗粒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 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凝集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4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体外表达得到了梅毒螺旋体的相应 特异基因工程抗原,采用基因工程梅毒螺旋体抗原以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抗体。 2.5梅毒胶体金层析法(TP-CG):根据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原理,在硝酸纤 维素膜上包被TP重组抗原,在玻璃纤维上吸附胶体金标记TP重组抗原,样品中 的TP抗体首选与金标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顺膜渗透至包被反应区,与包被TP 抗原结合,形成由胶体金抗原-TP抗体-抗原组成的紫红色反应带。 2.6梅毒蛋白印迹(TP-WB)首先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菌体细胞用SDS 破碎,再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将梅毒螺旋体各种抗原成分分开形成不同区带,经电转印可将这些条带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抗原,最后采用酶标技术 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特异抗体。 TRUST或RPR法检测反应素,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组织受到破坏裂解出

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与TRUST检测结果比较

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与TRUST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与TRUST对梅毒的检测效果。方法取TRUST陽性血清110份,阴性血清110份,分别进行TPPA,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对梅毒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8.04%,特异性分别为98%和100%。与TPPA相比较,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对梅毒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当。结论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法对于梅毒的误诊和漏诊率皆低于TRUST。 标签:梅毒;TPPA;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TRUST 梅毒是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它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损害及病变。我国梅毒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1]。梅毒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且许多病人感染后可以长期呈潜伏状态,而延误病情。目前我院采用化学发光法,TPPA及TRUST联合检测为病人诊断梅毒。现以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确诊梅毒的血清学检查金标准,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与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差异并且进行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220份来自南充市中心医院门诊以及住院部的血清标本,男117份,女103份,年龄16~70岁。其中TRUST阳性110份,滴度1∶1至1∶128不等;阴性110份。 1.2 试剂TRUST试剂(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化学发光法(CMIA)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时间分辨荧光法试剂盒(TRFIA)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TRUST,TPPA法、CMIA法和TRFIA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并以TPPA阳性为金标准,判断其余三种方法对梅毒诊断的阳性率。 表1 CLIA,TRFIA与TRUST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TRUST(+)TRUST(-) + - + - TPPA 100 10 6 104 CMIA 102 8 6 104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缪亚梅;王文鼎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利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三种不同方法,对68份阳性标本及80份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PPA、TP-ELISA和RPR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1%、94.1%、80.9%,特异性分别为97.5%、91.3%、88.8%,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7.1%、90.1%、85.9%,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7.5%、94.8%、84.5%.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RPR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 验.%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detecting the anti body of treponema pallidum (TP). Methods The antibody of TP in 68 positive and 80 negative specimen were de tected using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 (TPPA), TP-ELISA and rapid plasma reagin assay (RPR),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PPA, TP-ELISA, RPR were 97.1%, 94.1%, 80.9%,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7.5%, 91.3%, 88.8%,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97.1%, 90.1%, 85.9%,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97.5%, 94.8%, 84.5%, respective ly. Compared with TPPA with relative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PR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P<0.01,

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检测结果比较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为了优化组合检验 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我对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 ST)与酶联免疫试验(TP-EL ISA)三种试验测定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做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均由本院检验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提供的无偿献血者,受血者,术前 传染病检查者初复检阳性人数102人及本院皮肤专科门诊病人血清62例(其中Ⅰ期梅毒28例、Ⅱ期梅毒26例、Ⅲ期梅毒8例),都经过TPPA确证。 1.2 检测方法试剂:RPR和TRU ST试剂分别购自北京万泰和上海荣盛有限公司。而TP-EL ISA 试剂购自北京万泰,三种均通过批检,贴有防伪标签。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各厂家的说明书 进并设有室内质控血清1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2 结果 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阳性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RPR和TRU ST这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EL ISA法,特别是在用于对献血员的检测时。因此对献血者初复检采用RPR和TRU ST会造成漏检。我认为:对于无偿献血者,受血者,术前传染病检查者初复检最好采用TP-EL ISA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漏检,以确保输血的安全。 3 讨论 RPR和TRU ST是两种特异性试验,主要用于临床抗梅毒疗效观察及判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大部分是现症病人,本文结果显示Ⅰ期梅毒的检出率为92.8%、Ⅱ期梅毒100.0%、与文献 报告相符。受多种因素如类风湿因子、红斑狼疮的高球蛋白血症等干扰,对一期和晚期梅毒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EL ISA法。 TP-EL ISA法采用的试剂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重组抗原式多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EL ISA)将TP重组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符合国家的要求,其法检测的不单是血清中IgG、IgM抗体,还可以缩短窗口期,提高了对感染后的检出率,而且该法阳性还是已经治愈梅毒的“遗留表现”,所以在表1中阳性献血中RPR和TRU ST的检 出率只有50.9%。因此该法能提高献血员的阳性检出率,确保输血安全。EL ISA方法适用于 自动化酶分析系统检测或用酶标仪读结果,为减少漏检,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供可靠的 实验依据。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 任爱英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在梅毒检测中各自的优劣和适用性。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600例,采取静脉血液5 mL,待血清析出后,3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分析;所有患者均先用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再用免疫胶体金法复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数、阴性数。结果8600例患者经ELISA检测,阳性155例(1.8%);经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105例(1.22%);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结果比较2=9.76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检测中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比较,ELISA阳性检出率更高。同时,为确保梅毒确诊率,还应充分结合患者各方面资料以及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 断。%Objective Analysis of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in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ility. Methods To choose 8 600 patients of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taking venous blood for serum 5mL, precipitation, 3 000 r/min centrifugal 5min, serum analysis;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syphilis by ELISA method at first, and then the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re examination;positive numbers, negative detected to compare the two methods of number.Results 8 600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155 cases were positive (1.8%);the detection of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105 cases were positive (1.22%);two syphilis detection metho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c2=9.763, p<0.01,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Comparison of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 ELISA positive rate is higher. At the same

TP-ELISA与TPPA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TP-ELISA与TPPA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TP-ELISA与TPPA两种血清学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 法采用TP-ELISA法和TPPA法对633份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其中包括81 份梅毒患者血清。结果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78例,其中不含假阳性,两种方法 同为阴性的545例,其中含假阴性1例。TP-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6.30%,TPP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8.77%。TPPA未有假阳性结果, 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1.45%。结论 TP-ELISA法的敏感性高,TPPA的特异性高,但两种方法均不能判断 是初次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关键词】 TP-ELISA TPPA 梅毒检测 近年来,在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每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采用高敏感性和 高特异性的检验方法对于该病的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TP-ELISA法 和TPPA法两种方法对633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我院门诊申请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的血样633份,其中经临床确诊为梅毒的血 样81份,另外552份血样为一般患者。 1.2试剂与仪器 TP-ELISA试剂(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PA试剂(日本富士 瑞必欧),酶标仪(芬兰雷勃产MK3型)、移液器(上海求精)、生物安全柜(济南鑫贝西生物产A2-X型)、洗板机(上海科华产ST-96W型)。 1.3方法 633份血样同时采用TP-ELISA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TP-ELISA按试剂 说明书操作,酶标仪判读,TPPA按试剂说明书操作,肉眼判读。 2.结果 本院2011年至2012年间门诊送检申请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的血样633例,用TPPA和TP-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78例,其中不含假阳性,两种方法同为阴性的545例,其中含假阴性1例。两种方 法的结果互相交叉10例,其中TP-ELISA方法阳性而TPPA 方法阴性的8例,后 经临床及试验确认8例均为假阳性;TP-ELISA方法阴性而TPPA 方法阳性的2例,后经临床及试验确认2例均为阳性,且均是性病科的早期梅毒感染者。 2.1 TP-ELISA 、TPPA检测结果比较 两种方法对81例梅毒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TP-ELISA法96.30%,TPPA法98.77%。两法对552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的检测结 果比较:TP-ELISA法检出阳性结果8例,后经临床及试验确认8例均为假阳性结果,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1.45%。TPPA未有假阳性结果。见表1。 表1 TP-ELISA 、TPPA 两者平行检测结果(n) 2.2 TP-ELISA 、TPPA检测结果比较 两法对81例梅毒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TP-ELISA法96.30%,TPPA法98.77%。两法对552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的检测结果 比较:TP-ELISA法检出阳性结果8例,后经临床及试验确认8例均为假阳性结果,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1.45%。TPPA未有假阳性结果。见表2。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对2017年 5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梅毒诊断的85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血清标本,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ELISA和ECILA。经病理学检查, 230例确诊为梅毒,另外620例非梅毒。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ELISA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略高于ECILA检测,ECILA的准确率、敏感度、 阳性预测值略高于ELISA检测,但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ELISA、ECILA检测梅毒各有优势,临床诊断应充分参考患者的体征、症状,同时 联合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考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ELISA;ECILA;梅毒;敏感性;准确性 梅毒指的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而导致的急性或慢性传播性疾病,随着感染时 间的推移,病情也在不断发展,很有可能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等重 大脏器,特别是妊娠期间的隐性梅毒,很有可能会通过胎盘累及胎儿[1]。但梅毒 是一种能够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如果早期确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 会得到控制。而且梅毒的潜伏性很强[2],大部分患者都处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潜伏期,所以早期的准确识别和诊断十分重要。血清实验是检测梅毒的重要方法,但 检测流程比较复杂。本文比较了特异性密螺旋抗体元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梅毒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9月230份梅毒血清标本和同期620例非梅毒的健 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参与研究的850例受检者中,男性435例、女性415例, 年龄26岁~58岁,平均年龄(43.54±7.83)岁。 1.2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的晨空腹静脉血3mL,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10min获 得血清。ELISA检测的试剂盒购自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ECILA检测所用到的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配套试剂均购自瑞士罗氏公司。由3位临床经验丰 富的医生共同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则次日再进行检测,共同商讨 检测结果,最终给出明确结论。 1.3观察评定标准[3] 依据病理学资料,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准确度=(真 阳性+真阴性)/总标准量×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 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ELISA诊断结果和病理学结果比较 梅毒诊断中,ELISA检测的准确率是99.57%;敏感度是99.28%;特异度与阳 性预测值均为100%;阴性预测值99.28%,详见表1。 2.2ECILA诊断结果和病理学结果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陈辉;魏聪;李媛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8例血清样本.结果 TRUST、TPPA、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85.83%、98.33%、99.17%;特异性为95.37%、99.07%、98.15%.其他两种方法与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TRUS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T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与TRUST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和ELIS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目前用于检测梅毒抗体的首选方法.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1(008)015 【总页数】2页(P1817-1818) 【关键词】梅毒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作者】陈辉;魏聪;李媛 【作者单位】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50034;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50034;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50034 【正文语种】中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该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1]。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母体还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近年来,我国梅毒的发病人数呈急剧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由于现在人群对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患者呈隐形感染,并无临床表现,在诊断时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检测方法的优劣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较为常用的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本文对TPPA、ELLSA、TRUST三种不同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予以评价,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本 120份血清取自本实验室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学确诊的梅毒患者,另 外108份是随机抽取的非梅毒患者的血清。 1.2 试剂及器材 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ELISA试剂购自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TRUST试剂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述产品均为 合格产品,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仪器主要有酶标仪(BIO-RAD 680)、洗扳机(BIO-RAD 1575)、振荡器。 1.3 方法标本均采用TPPA、ELLSA、TRUST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程序进行。 2 结果 2.1 三种方法检测228份血清样本结果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检测228份血清样本结果样本来源 n阴性梅毒患者 120 118(98.33)2 119(99.17)1 103(85.83)TPPA阳性(%)阴性ELISA阳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易黎鸿 【摘要】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我院150份梅毒患者血清与96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假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ELISA检测中梅毒患者出现145例阳性,阳性率96.67%,健康者中出现阳性例数7例,阳性率7.29%;TPPA梅毒患者中出现148例阳性,阳性率98.67%,健康者出现3例阳性例数,阳性率3.12%,差异对比均不显著(P<0.05),TPPA检测的敏感度98.67%、特异度99.68%均高于ELISA检测法的敏感度96.67%、特异度99.2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相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准确率高,误诊率低,但TPPA相对价格贵,造作复杂,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5(026)013 【总页数】2页(P3015-3016) 【关键词】联免疫吸附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梅毒 【作者】易黎鸿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检验科,江西鹰潭 3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4 梅毒是由苍白旋球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表现复杂、危害大等特点,可危害全身各器官,从皮肤、黏膜到晚期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器官[1]。近几年发病率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人类抗生素药物频繁使用,部分患者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诊断时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为提高诊断率,本研究通过ELISA、TPPA两种方法进行梅毒检测,现报道如下。 1.1 血清样本 1100份血清样本均为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献血者血 清样本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血清样本,其中男723例,女377例,健康者血清样本960份,梅毒患者血清150份。 1.2 试剂与仪器 TPPA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ELISA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2],所有试剂应严格按说明书上操作,在有效期内使用。芬兰雷勃酶标仪、雷勃洗板机、性病振荡器均按说明书进行,仪器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1.3 方法所有样本经两种方法检测,ELISA按说明书对梅毒进行筛查,结果观察酶标仪读数;两种检测说明书上设有室内质控品及阴阳性对照,均满足试剂规定标准,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 1.4 研究指标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及敏感度、特异度。阳性率:分别运用ELISA、TPPA检测梅毒患者中出现阳性的例数,阳性率=阳性例数/梅毒患者总数;运用ELISA、TPPA检测健康者中出现阳性的例数,假阳性率=健康者 阳性例数/健康者总数;其他指标根据阳性例数与假阳性例数算出。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1 两种方法对梅毒患者、健康者检测阳性率比较 ELISA检测中梅毒患者出现145例阳性,阳性率96.67%,健康者中出现阳性例数7例,阳性率7.29%;TPPA梅毒患者中出现148例阳性,阳性率98.67,健康者出现3例阳性例数,阳性率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来对比检测15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0例正常血清标本。结果TP-Ab、TPPA检测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显著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结论TPP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将其作为梅毒确证实验;TP-Ab(ELIS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TPPA法比较接近,是现阶段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的首选方法;TRUST法的特异性较差,可以将其当成TP-Ab(ELISA)法的补充。 标签:TPPA;TP-Ab(ELISA);TRUST;检测;血清梅毒 梅毒作为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梅毒的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表现为多样性,会对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疾病早期主要对黏膜和皮肤造成侵犯,疾病后期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造成侵犯。现阶段因为人们滥用抗生素药物,导致部分梅毒患者表现为隐性感染,缺乏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输血不安全是导致没有有效筛选传染性因子的主要原因。所以采用高灵敏度、强特异性的筛选方式,对安全输血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了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现将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标本选择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梅毒感染输血患者输血前的标本150例,并选择同期非梅毒感染输血患者的血清标本70例,对血清进行分离后再进行检测。 1.1.2试剂和方法TPPA试剂盒选择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所提供的;TP-Ab 试剂盒则是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TRUST试剂盒则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选择SUNRISE酶标仪、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XK-96型梅毒旋转振荡器和HydroFLex洗板机。 1.2方法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来对15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0例正常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如果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应用检出阳性的试剂双孔进行复试,一孔或者两孔阳性则均视为阳性。上述各项试验操作和结果的判断都应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和操作规则来开展,试剂应在有效期内。全部检测操作都选择盲法控制,检测前,随机排列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