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2012-11-20 10:20:15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沪)2006年4期作者简介: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内容提要: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 T. 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

把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取得制海权视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对一战后美国加强海军军备、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权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和可能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地点和方式。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所在的位置,还要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力的方法。①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重要国际水道,航运往来十分繁忙。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些次区域性的、功能有限的组织机构,如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它们既未能在阿以冲突中统一阿拉伯国家的行动,也未能有效协调成员国间的冲突。随着美国试图利用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来实施其地缘政治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东地区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而中东地区安全与其石油安全间的联动关系对整个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趋增强。②

从地缘战略的本质看,地缘战略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向外的,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或交兵来谋取国家利益。③由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施其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在创建“大民主中东版图”的过程中,控制中东石油也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所在。于是,美式民主、中东石油就同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战略结为一体。就政策层面而言,伊拉克重建、巴以

冲突、伊朗核问题、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四大核心内容,也是美国中东战略所面临的最近迫的四大挑战。④

一、美国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依托

关于美国大战略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赖恩认为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总战略,指导着美国的军事、经济和地区战略,它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战略。⑤英国战略家哈特将其定义为最高层次的战略,功用在于调节和指导一个国家及其盟国的所有军事、政治、经济和精神资源,以达到由其基本政策所规定的政治目标。⑥

在小布什时代,美国以主导性优势战略为指引,精心构筑全球视野的安全与经济体系。在其安全图景的设计中,欧洲战略地位相对下降,北约东扩及与俄建立特殊合作关系等趋于降温。中东地区逐渐上升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其预防性防务战略借助于四大支柱:加强伊拉克新政权的民主力量,树立伊拉克的民主示范效应;维持同以色列和沙特间的传统联盟;建立地区安全信任措施,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同伊朗等国既接触又遏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投送系统的扩散。

在欧亚边缘地带,美国着重加强对巴尔干的军事影响,并进而向北非与高加索、中亚地区两线辐射,以策应其两洋战略。如布热津斯基所言:“美国在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由一个的确覆盖全球的同盟和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支撑的。”⑦然而,能否与盟国一致地维持合作与协商为主的新型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地安排“民主大中东”秩序,是其保持主导性优势的关键所在。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的霸权地位对日益崛起的西方盟友或渐趋壮大的阿

拉伯—伊斯兰世界都是无形的威压,但它确实又使联盟体系至少在外观上扩展和强化,使中东地区非西方强国在很长时期内难以动摇由其设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框架与规则。在所有政策和实践中,美国都是以一种道德权威的姿态俯视世界,视反恐、“倒萨”等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甚至为了正义和善的目的,美国可以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手段。⑧因此,在美利坚帝国论者看来,合乎道德性与否便成为美国大战略合法化的明证。

2001年10月1日,美国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宣称要履行国际承诺:保护盟国和友国的安全与繁荣,防止敌人主宰欧洲、东北亚、东亚沿海地区、中东和西南亚等关键地区,保持西半球的和平与稳定。⑨在小布什看来,国际社会的运作逻辑是凭借实力和霸权,而不是公理和法律。《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正在进行国防战略乃至国家安全战略转型,小布什政府的战略指导原则由克林顿时期的偏重自由主义转为偏重现实主义。

小布什时代的美国大战略虽秉承旧旨,但其内容、侧重点及运作方式都有了一定的调整与变通。孤立主义的回潮虽未成气候,却成了战略实施的某种掣肘;选择性接触、多边主义及海外制衡等诸多努力也为主导性优势战略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有益借鉴与补充。美国全球战略态势在某些方面确有收缩,但却在另一些方面得到加强;干预的范围有所选择,但影响的程度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小布什政府中东战略的整合,首先表现在战略侧重点的调整上。2002年9月20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这份报告正式提出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战略。⑩报告称,在无赖国家及其受庇护的恐怖主义分子有能力威胁美国及其盟国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美必须加以阻止;美将在威胁形成之前就必须采取行动,以保护

国家和人民不受恐怖分子的伤害;美在不断寻求国际社会支持的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地单独采取行动,通过对恐怖分子先发制人的打击行使自卫的权利;美将保持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允许任何国家对其第一军事大国地位构成威胁。

美国务院发表的《2002年底全球恐怖主义报告》,把伊朗定为“最活跃的”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9?11”后伊朗周边安全环境相对恶化,处于美国“大中东战略圈”包围之中:除南部海湾地区、以色列、土耳其对伊朗已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以外,阿富汗战争后美势力占领了阿富汗大部、还深入到伊朗北部边境、高加索与中亚;伊拉克战争后,美基本完成了对伊朗的整体包围。

约瑟夫?奈认为,美国凭借传统硬实力及新型软实力足以迎接国际间相互依存所提出的挑战,“关键问题是美国是否具备政治领导能力和战略远见来将这些力量资源转化为国际政治过渡时期的实际影响力”(11)。为此,传统大国战略的军事优势政策被小布什政府重新提起,其扩大军事优势的政策,促使美国的安全战略向更强硬的方向转变。在新武器研发和购置、新的海外军事部署、电子战等新作战手段等方面,美都不断加大投入。美采取的具体步骤有:大幅度增加军费;调整核战略和海外军事部署,加快军队科技化的步伐。美在中东等地正在重新部署驻军,以加强其应战机动性;退出“反导条约”,继续推行导弹防御计划的实验和实施;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由,限制其他国家发展军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将军事存在扩展到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蚕食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对中国形成战略压力。

总之,从制定战略的依据看,决定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最根本依据仍是力量分布和地缘政治这两个因素。其中力量分布是中东国际体系的一个关键性因

素,在美国大多数战略家眼里,冷战后世界的力量分布就是一超多强格局,这个特点是美国制定中东政策和具体方案选择的基本依据,在美国实力经过冷战后10多年发展并进一步凸显其单极强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基于力量分布的战略部署实际上又同地缘政治密切关联。

二、“选择性介入”的美国大战略:对中东战略利益的多重博弈与日益偏重

美国阿尔福雷德?克诺普夫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了探讨美大战略的力作:《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的地缘政治》。在该书中库普钱(Charles A. Kupchan)提出了介于乐观与悲观两派间的观点,即冷战的结束预示着美国优势地位的终结,美可通过实施大战略能动地改造国际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他提出美要在优势尚未消失前,建构起心怀全球的大战略,以便在未来的多极世界中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利益和国际秩序的稳定。因为,合理的大战略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削弱体系内竞争的本能。如当代欧洲通过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稳步发展,消除了存在于民族国家间的地缘断层线,制止了战争的发生。美国的大战略也应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统一起来,克服断层地带可能引发的冲突,确立起新的国际和平体系。(12)

如何确定新时期的美国大战略已成为各界关心和思考的重大问题。(13) 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巴里?罗森和安德鲁?罗斯提供了四种战略选择,这就是新孤立主义战略(Neo-Isolationism)、选择性接触战略(Selective Engagement)、合作安全战略(Cooperative Security)以及确保领导地位战略(Primacy)。(14)

美国战略家罗伯特?阿特较系统地分析美国大战略中的“选择性介入”。(15)

“选择性介入”主张有选择性地介入冲突和世界事务,以有限的资源和现有的能力完成关键性任务。不同于巴里?罗森和安德鲁?罗斯的是,阿特将美国的战略选择分为八种,并把“选择性介入”定为美国应采取的最佳选择。(16)

在美国看来,“选择性介入”相对于无约束政策而言,主要是促使美国传播民主、保护人权、避免内战导致大屠杀以及缓和全球变暖等负面影响。(17)“选择性介入”能有效防止不稳定性,是一种隔离战略。

“9?11”后,美国中东政策选择性地把战略重点放在反恐上,随即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而在小布什上台伊始就被列为“邪恶轴心”的伊朗、利比亚和朝鲜等国家却被暂时搁置一边,以便最有效地利用战略资源争取反恐战争尽快而体面地结束。从地缘政治学看,这一“选择性介入”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控制阿富汗为控制中亚打开了缺口,而中亚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不论从经济抑或政治的角度看,控制世界陆权的关键是控制欧亚大陆,而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则是控制中亚地区。

阿富汗战争后,美国中亚战略安排的紧迫性基本得以解决,小布什的“选择性介入”战略便转向了中东的伊拉克。按照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控制了中东这个“心脏地带”就意味着控制亚、非、欧连成的“世界岛”。通过伊拉克战争,美国可以改变自己在中东地缘战略位置中的不利局面: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府,可摆脱对沙特石油的依赖;消除萨达姆政权对美国的石油威胁;减少对在地缘上靠近中东的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对欧洲的盟友进行有效的约束,是美国以石油为后盾的全球霸权战略的另一目标所在;将美式民主自伊拉克向周边的传统伊斯兰国家伊朗、沙特等扩展;为进一步主导中东和平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但中东各国普遍认为,美国所谓改革计划的核心是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式民主,改革计划不符合阿拉伯地区和民族的利益,无法帮助中东各国完成社会进步的要求。阿盟秘书长穆萨指出,阿拉伯国家承认在宗教和文化上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差异,但不认为这是造成阿拉伯人落后的原因,阿拉伯国家从未拒绝过改革,但决不接受任何外界强加的改革方案。埃及外长马希尔指出,阿拉伯世界确实存在着极端和恐怖主义等现象,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以及对阿拉伯土地的占领;美国的染指造成巴勒斯坦人民饱受压迫、伊拉克人失去主权的现状,中东地区得不到安宁,阿拉伯国家改革根本无法进行。(18)

总之,小布什政府担心中东地区出现与美相抗衡的“邪恶轴心”或“潜在邪恶轴心”而进行重点遏制,也担心地区战争会导致巨大破坏性而在介入的实践中更加小心谨慎。(19) 在一些非战略重点地区,小布什也是选择性地介入一些与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相关的重要事务。

三、美国中东政策向新现实主义的回归:沿承与重塑

1、美国中东政策作为一项动态的宏观治国方略,有其内在的稳固特性及历史惯性。沉积于美国文化深处的信仰、理念已构成其特有的某种战略哲学。一个国家的治国方略,由于战略哲学的影响虽经历史变迁,仍能在其目标、结构、手段及结盟等重要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即使在技术背景已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0) 就目前情况而言,小布什外交战略进一步倾向中东之势较明显。因为美国经济的真空地带在中东而非欧洲,海湾作为全球储藏石油最多的地区,仍是美外交的战略重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东安全政策的目标就包括:保持作为中东地

区首要大国的地位;阻止西亚大陆出现一个霸权或新的挑战国;抑制地区热点问题;鼓励军备控制,建立信任措施机制及危机预防机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2002年1月和8月,布什两次强调伊朗是“邪恶轴心国家”,指责其藏匿和保护基地组织的重要成员,美国“9?11”调查委员会在2004年7月22日公布的报告中指责伊朗自2000年10月以来向8~10个参加“9?11”袭击的“基地”劫机犯提供了往返阿富汗训练营地的安全通道。(21)

实际上,美实现中东战略目标的选择可归为五项:延伸威慑。主张保持冷战遗留下来的以双边安排为基础的军事战略,保持美在伊拉克等国的兵力部署:接触平衡。美应整合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以和以色列、沙特的特殊关系为基础,发展与其他中东国家的关系,充分扩大作为平衡者的战略灵活性;多边主义。主张在中东建立新的或修改现存的安全机构以整合以色列和本地区其他军事力量;远距离平衡。主张美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仍然必要,美国通过其在太平洋美国军事基地和欧洲北约国家的军事存在对中东的战略演变实施远距离平衡;融合战略。该战略主张美国应将其核能力和常规能力均保持在足以维持地区安全与威慑的水平上,加速中东国家与世界经济、政治体系融合的进程,并使美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处于未来“新民主中东”中的优势地位。

小布什政府执政以来,美国中东安全战略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凸现出对付“专制国家”和“核恐怖国家”的宗旨,强化了“预防+威慑”的战略态势。如针对另一个被称为“邪恶轴心”和“恐怖主义国家”的叙利亚,美国会于2003年10月通过《叙利亚责任与黎巴嫩主权法》,并据该法案于2004年对叙实施经济制裁。同年9月,美国与法国一道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59号决议,要求叙从黎撤军。(22) 小布什连任后,又不断对叙施压,包括要求叙改善同以色列的关系。

小布什政府的中东安全战略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中东安全战略演变的结果,也反映出战略思维向现实主义的回归。实际上,无论在指导思想还是手段上,小布什政府与老布什政府的中东安全政策都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总之,小布什的中东政策对老布什中东政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安全领域,注重防止巴以间爆发新的大规模冲突,积极遏制伊朗的核政策,防止俄罗斯重新在中东取得主导地位以及确保美国与中东海上生命线的安全;在经济领域,力图掌握中东石油战略资源的控制权,意味着美有可能主宰21世纪的国际能源市场;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途径是排挤和削弱俄罗斯在中东的传统势力和坚决阻止激进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向伊拉克新政权渗透。

2、在小布什的中东政策中,美国安全利益主要体现在伊拉克、伊朗及巴勒斯坦等问题上。对小布什政府来说,重新加强和巩固美在冷战时期与中东盟国建立的军事联盟关系,继续其冷战结束后一直谋求的“重返中东”历程,通过改造伊拉克政权来融合、制约其他地区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美在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巴林、阿曼和卡塔尔都驻有军队,这些国家均为美国传统盟友,却不是所谓的民主国家,任何一个民选政府都不会欢迎美军的驻扎,这一状况也对美战略推进构成了挑战:如果继续推动民主改革,就会破坏这种关系,进而影响美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如果只将民主改革集中在一些反美的政权上,就会被认为是利用民主改革惩罚敌人,从而使美国和这一地区的改革派更加疏远。(23)

当前,美国的中东政策重点就是处理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截至2006年6月18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达到2500人,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而且,80%以上的逊尼派穆斯林和70%左右的什叶派穆斯林要求美军尽早撤离伊拉

克。(24) 如果美军的自身安全问题无法解决,加上伊拉克国内要求美军撤离的压力,如何去面对伊拉克的安全困境和实现其民主目标将是考验小布什中东政策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小布什的中东政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质,如何对待伊朗的核问题和伊拉克局势的复杂化,是他必须审慎处理的重大外交课题。就目前而言,小布什对美国自身利益的强调会多于对其他中东伙伴的考虑,美同中东伙伴的关系在实际中有日渐降温之势。在中东以发展伙伴关系来促进其中东政策则意味着既要与中东各国积极“交往”,又要与其盟友磋商,既要对伊朗等国采取防范措施,又得做好军事准备,实行一种介于“围堵”和“接触”之间的政策。

同时,小布什不会对现行中东政策作根本性改变。继续奉行单边主义显然已不符合美国的中东战略现实,况且美在诸多领域也需要其他大国尤其是盟国的配合,任何无视或忽视多边合作重要性的举动对美中东战略只能是利少弊多。因此,美中东政策不会出现大的改变,继续实行单边主义的情形更不会轻易出现,小布什必须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来制定政策,现实而理性地处理热点问题。美对中东的目标仍会是:积极开拓中东大市场;力图把中东纳入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政治体系内,以现行的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阿拉伯世界,继续推进伊拉克民主政权的稳定,避免伊拉克国内教派的武力冲突,增强与地区盟国的联系,加强对伊朗的制约和防范。

因此,现行的“接触加防范”的中东政策将延续下去。

3、在中东盟友关系方面,美国谋求以美以同盟为基础的由美主导的地区安全机制。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20~30亿美元的各种援助,(25) 也重视与以色

列达成双边军事协议,更注重发展中东多边安全合作,把各种双边安全关系串联起来,重视分别发展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合作。这些政策的推行,将对传统美以盟友关系及中东地区力量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就现实而言,美国拥有冷战后的“对以安全战略”,该战略是美国中东安全战略的产物,主要包括:将美以安全合作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中东地区,以色列从简单受美国保护、作为美对付前苏联的战略工具,逐步转变为与美国协作,在中东地区事务中发挥自身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行为体。

美以同盟重新定义的实质和目的,是美国借助以色列的军事力量和在中东的传统影响力,来维护其在全球、地区的领导地位,并继续主导中东和平进程。以色列依靠美国从一个被孤立的地区小国走向被国际承认的合法实体,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实践中,美以新时期的同盟关系已为以色列的角色转换带来了一定的效应。据《星期日泰晤士报》2004年12月11日的报道,在以情报机构向政府报告伊朗正在秘密进行铀浓缩活动后,沙龙曾下令军队于2006年3月底前做好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准备。美对以的这种动向或明或暗地表达了支持,反映了美国通过盟友来加强中东地区安全的策略是坚定的,也是美全球战略和中东战略构思的具体体现,旨在使美以同盟由美苏冷战的工具演变为对付后冷战时代全球和中东新挑战的工具。

相比之下,美国与沙特的关系则显得更加复杂。“9?11”后,美沙利益摩擦增多,双方矛盾迅速凸显。总体看,两国相互利益需求依然较大,都有维护稳定关系的愿望,双边外交的历史和社会基础较好,因此美沙关系近期尚不会破裂。但若布什政府亲以的中东政策不变、美沙关系在“9?11”后受到的负面冲击得不到有效控制、沙特国内问题继续恶化,那么两国利益矛盾将进一步扩大,美沙战略合作关系有可能出现变化。

在小布什第一任期间,小布什政府中东战略的总体判断是中东与外部层次的关系将趋于复杂化,在对中东事务中,当前的单极国际环境已使多边主义失去意义。小布什政府抛弃了孤立主义,承认中东在美国大战略中的旗舰作用,积极拉拢盟国一起推销美国的人权和民主概念,加强同中东盟国的军事合作,开辟反恐第二战场,并以盟国作为牵制伊朗等挑战国的力量。

显然,从地缘政治学角度看,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是一个类似链式的推进过程,即通过伊拉克实现美式民主,并使该模式向周边扩散,美国的特殊盟友以色列在中东的势力和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其他传统盟友沙特和埃及将逐渐降低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老对手伊朗或许也会愿意同美国协调立场,美便可以实现多年的夙愿:通过控制石油供应和价格,巩固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霸权地位,与欧盟、俄罗斯及其他企图进入中东的强大对手相抗衡。尤需一提的是,美国大战略安排下的中东政策将直接制约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因为中国石油来源的绝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自2000年以来,中东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的50%以上,一旦美国的中东政策完全实施,中国的能源安全将受制于美国,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对外战略。

总之,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的指导原则是新保守理念中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按轻重缓急的地缘战略层次“选择性介入”现实中的最大威胁目标。随着小布什把战略重点移向中东,该地区的国际关系也在不断整合中呈现复杂化的迹象。同时,由于中东地缘政治存在着制约小布什新帝国主义的大国因素,美国的中东战略将仍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注释:

①Charles A Kupchan,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U. 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fred A. Knopf inc, 2002, p. 26.

②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6期,第43页。

③程广中:《地缘战略论》,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④陆京:《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中东政策走向及其面临的挑战》,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2期,第45页。

⑤Christopher Layne, " 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America' s Future Grand Strategy,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1, Summer, 1997, p. 88.

⑥Liddell Hart, Grand Strategy, Frederick A1 Praeger, 1967, pp. 335~336.

⑦【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6~37页。法国学者雷蒙?阿隆认为地缘政治把外交战略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从地理角度加以系统化。参见【美】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⑧Judith Miller, " Keeping U. S. No. 1: Is it Wise? Is It New? "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6, 2002, pp. 19~20.

⑨胡安钢、门洪华:《解读美国大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⑩"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 http: //www. globalsecurity. org/military/library/policy/national/nss-020920. htm.

(1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何小东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年版,第215页。

(12)杨文静:《勾勒新时代美国之“大战略”——〈美国时代的终结介评〉》,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第60~61页。

(13)库普钱认为大战略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在军事资源和对外承诺之间保持平衡来保证国

家安全的总体计划。参见Charles A. Kupchan, The Vulnerability of Empi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3.

(14)Barry Rosen and Andrew Ross, " Competing Visions for U. S. Grand Strategy,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3, p. 161.

(15)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A Century Foundation Boo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15~218.

(16)阿特的其他七种战略选择分别是:“主宰战略”,即为了达到统治世界的目标,以帝国主义的方式通过武力改造别国;“全球集体安全战略”,即通过集体力量确保世界各地处于和平状态;“地区集体安全战略”,即通过地区合作来保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遏制战略”,即为一些“侵略性倾向”国家划定势力范围;“孤立主义战略”,即要求美国置身于大多数冲突之外;

“地区制衡战略”,主张通过力量的均衡方式,防止任何正在崛起中的欧亚大国威胁美国的领导地位。

(17)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p. 221.

(18)曹令军:《八国集团〈泛中东行动计划〉初析》,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2期,第34页。

(19)Robert J. Art, A Grand St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p. 205.

(20)赵英:《国家安全战略哲学初探》,载《欧洲》1997年第3期,第51页。

(21)杨兴礼、廖和平:《简论21世纪初美国中东战略中的美国—伊朗关系》,载《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6期,第4页。

(22)赵青海:《布什第2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载《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第50页。

(23)李伟建:《美国对中东战略与政策:悖论及影响》,载《西亚非洲》2005年第6期,第43页。

(24)赵青海:《布什第2任期的中东政策走向》,第50页。

(25)同①,第44页。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 B.经济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 A.9 倍 B. 10 倍 C. 7倍 D. 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 0.1 B. 0.07 *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 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 A.1918 年 B. 1917 年 C. 1916 年 D. 1919 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 威尔逊 B. 杜鲁门 *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 A.华盛顿 B. 里根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 它的陆军力量 * B.它的海军力量 C. 它的经济实力 D. 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 14条计划 C. 门罗宣言 *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 D.英国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摘要:由于地缘政治、能源供应、宗教纠葛、民族矛盾、发展模式、历史恩怨等因素,大中东政治生态脆弱而复杂,外在因素一向严重影响大中东局势发展。由于美国等大国的介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导致中东局势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关键词:中东局势能源地理位置宗教纠纷经济美国中东战略中国一.中东局势 1.大中东能源储备和产量充足,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冲。 该地区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素有“世界油库”之称,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其中62.1%蕴藏在大中东核心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石油开发条件优越,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运输方便。该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周围环绕着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轨道。如放大至阿富汗、南亚、和巴基斯坦,则整个大中东地区涉及西亚、北亚、中亚、南亚,辐射欧洲、前苏联地区、东南亚和整个非洲,沟通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价值。 2.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纠纷、民族恩怨和领土争端错综复杂、异常敏感。 传统意义上的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存有矛盾,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间的矛盾优甚。伊斯兰教内部宗教派别也矛盾重重,如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间的矛盾是导致两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温和派别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政局动荡。该地区生活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普什图人等民族,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曾制造了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巴勒斯坦与犹太人、塞浦路斯岛上希腊与土耳其两族间以及库尔德族与其他民族间的矛

2020年(战略管理)大战略矩阵

(战略管理)大战略矩阵

大战略矩阵 大战略矩阵(GrandStrategyMatrix) [编辑] 大战略矩阵简介 这是由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竞争地位俩个坐标所组成壹种模型,在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竞争地位不同组合情况下,指导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壹种指导性模型,它是由小汤普森(A.A.Thompson.Jr.)和斯特里克兰(A.J.Strickland)根据波士顿矩阵修改而成。 大战略矩阵(GrandStrategyMatrix)是壹种常用的制定备选战略工具。它的优点是能够将各种企业的战略地位都置于大战略矩阵的四个战略象限中,且加以分析和选择。X公司的各分部也可按此方式被定位。大战略矩阵基于俩个评价数值:横轴代表竞争地位的强弱,纵轴代表市场增长程度。位于同壹象限的企业能够采取很多战略,下图例举了适用于不同象限的多种战略选择,其中各战略是按其相对吸引力的大小而分列于各象限中的。

[编辑] 位于不同象限的战略选择 位于大战略矩阵第壹象限的X公司处于极佳的战略地位。对这类X公司,继续集中运营于当前的市场(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和产品(产品开发)是适当的战略。第壹象限X公司大幅度偏离已建立的竞争优势是不明智的。当第壹象限X公司拥有过剩资源时,后向壹体化、前向壹体化和横向壹体化可能是有效的战略。当第壹象限X公司过分偏重于某单壹产品时,集中化多元运营战略可能会降低过于狭窄的产品线所带来的风险。第壹象限X公司有能力利用众多领域中的外部机会,必要时它们能够冒险进取。 位于第二象限的X公司需要认真地评价其当前的参和市场竞争的方法。尽管其所在产业正在增长,但它们不能有效地进行竞争。这类X公司需要分析企业当前的竞争方法为何无效,企业又应如何变革而提高其竞争能力。由于第二象限X公司处于高速增长产业,加强型战略(和壹体化或多元化运营战略相反)通常是它们的首选战略。然而,如果企业缺乏独特的生产能力或竞争优势,横向壹体化往往是理想的战略选择。为此,可考虑将战略次要地位的业务剥离或结业清算,剥离可为X公司提供收购其他企业或买回股票所需要的资金。 位于第三象限的X公司处于产业增长缓慢和相对竞争能力不足的双重劣势下。在确定产业正处于永久性衰退前沿的前提下,这类X公司必须着手实施收割战略。首先应大幅度地减少成本或投入,另外可将资源从现有业务领域逐渐转向其他业务领域。最后便是以剥离或结业清算战略迅速撤离该产业。 位于第四象限的X公司其产业增长缓慢,但却处于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类X公司有能力在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中进行多元运营。这是因为第四象限X公司具有较大的现金流量,且对资金的需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满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5.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6.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二、多选(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美国的战略历程包含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A.霸权准备期 B.霸权确立期 C.霸权护持期 D.霸权扩展期 2.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美国新中东战略及其内在困境

美国新中东战略及其内在困境 作者:潘忠岐文章来源:《国际论坛》2006年第4期更新时间:2006-11-26 [摘要] 基于“9 ·11”事件后国际安全格局的变化,美国小布什政府提出了要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新中东战略,即“进取的自由战略”。该战略在目标设定、威胁认知、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方面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境。 虽然在强调民主改造的意义上新中东战略具有一定新意,但从其内在困境来看,它却与美国以往的中东战略几乎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让人对其前景产生乐观预期。 [关键词] 美国;新中东战略;民主化 “9 ·11”事件后不久,美国《中东研究季刊》主编克雷默就出版了一本引起广泛争议的新书《沙滩上的象牙塔: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1〕就像有人把冷战结束的出乎意外归因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失败一样, 克雷默把“9 ·11”事件发生的出乎意外归因于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他谴责美国中东学者对中东伊斯兰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缺乏必要的警觉。 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对“9 ·11”事件的措手不及既是美国中东研究的失败, 更是美国中东政策和中东战略的失败。而美国中东政策和中东战略之所以失败,自然与中东地区本身的复杂性有关, 但更在于美国政策与战略脱离中东地区的客观现实,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与困境。面对“9 ·11”事件后的国际变化,美国政府不仅调整了其全球战略, 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新概念, 而且还在这个大战略的指导下, 出台了旨在对中东地区进行全面民主改造的地区战略。然而,小布什政府的新中东战略却依然无法摆脱其内在的矛盾与困境。 一、“进取的自由战略” 继2002 年9 月发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全面提出先发制人战略之后, 美国政府又专门针对中东地区提出了中东战略。这个战略借用小布什总统自己的话说,就是“进取的自由战略”(a forward strategy of freedom) 。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战争前后曾多次提出要彻底改造中东, 使之成为一个自由、民主、与恐怖主义绝缘的地区。2002 年12 月,美国国务院启动了一个旨在支持中东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的“中东伙伴倡议”。2003 年11 月, 小布什总统在美国民主基金会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伊斯兰教与民主规则是相容的”,美国要用一种“进取的自由战略”帮助中东各国实现民主化。〔2〕2004 年2 月,小布什政府进一步提出“大中东倡议”,随后又在2004 年6 月西方八国峰会上提出“大中东和北非倡议”,旨在向中东地区输出民主,通过民主改造彻底消除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成功连任的小布什总统在2005 年年初的就职演说和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 要通过积极推行各种“倡议”和战略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在2006 年3 月最新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 小布什政府多次提及中东(这与2002 年的报告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认为“大中东”地区“太多的国家”、“太长的时间”受害于“自由赤字”(freedom deficit ) 。该报告以中东为例,说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终结独裁专制、推进“有效的民主制度”。 一般而言,国家安全战略必须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国家生死攸关的安全利益何在? 对这些安全利益的威胁与挑战是什么? 如何才能最佳运用国家各种战略资源消除威胁、维护国家安全? 正像任何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都必然要涵盖这三个要素一样, 美国小布什政府在2002 年和2006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期间提出的具体的中东战略,即“进取的自由战略”,也包括战略目标的设定、战略威胁的判断与战略手段的选择。 美国中东战略的具体目标就是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国家利益。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五个方面。〔3〕一是反恐。美国认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辛格博士提出:“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与前苏联曾一度的进行以石油为主的军备竞赛,以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来看,在人类还未发现新能源之前,石油将会一直是各国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而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中东地区天然优厚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成为了各国想要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所必须争夺的地区,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当然也不例外,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强国的崛起,使得美国应用强制手段控制或占领中东地区已经不可能了,所以美国不得不开始应用一些委婉地手段掌控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不仅拥有优厚的石油资源,还有着巧妙地地理位置,在美苏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缓冲带,其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是十分重要的,若美国掌控了中东地区,不仅可以限制中东地区对前苏联石油的出口,还可以在中东地区驻扎军事力量从而震慑且遏制苏联以及周围的中国等新兴国家,所以美国提出大中东战略的战略意义就当时而言是起着巩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作用。 在美国经历过9·11事件之后,世界恐怖主义抬头,同时也将美国的注意力再一次的吸引到了中东地区,美国的中东战略应时而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强调四个方面:“第一,在中东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也遏制与美国敌对的国家,防止地区战略失衡;第二,防止大规模杀伤力武器扩散,防止出现地区霸权,维持海湾市场的稳定同时消除对美国的威胁;第三,保证中东地区美国传统盟友以色列和其他中东盟友的安全;第四,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保持石油的自由流通,同时对它具有绝对的领导权,以制约竞争对手。“美国的大中东战略是为了用石油来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 可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以及两伊战争的爆发说明了中东地区并不是一片和平,

《论大战略》读后感2000字

《论大战略》读后感2000字 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孙子、凯撒、奥古斯丁、伊丽莎白一世、腓力二世、拿破仑、托尔斯泰一直到美国建国国父们、林肯、罗斯福最后有点双关语的结尾于以赛亚伯林(以赛亚,圣经中指先知)关于狐狸与刺猬的寓言。 把这些重大历史节点串起来的是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克拉塞维茨《战争论》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作者讲的是大战略说来也简单,行动的付出与所得要匹配。如何匹配?正视理想、目标这种头脑虚构的东西与现实条件实实在在的约束。两者的权衡诉诸于有点玄妙的“常识”。 书印象深刻的是越战后,作者为战场上退下来的军官授课,课程目的兼具总结经验教训与治疗PTSD。作者的办法是让每一位军官重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通过重新解读这场伟大的战争,今天的人重新建构了历史。作者说鼓励读者通过认识过去才能更好理解未来,如果我们不能感知过去,未来可能只剩下孤独。伯罗奔尼撒战争很适合重读,这场战争涉及到今天所有战争和政治的一切因素:墙和海洋,军队和帝国,意识形态、自由和民主制。 欧美社科有一派很注重故事建构。通过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达到与自己内心和解的效果; 重建历史经典让历史散发出当下的活力。 围绕目标与约束条件,总结几条。 1.屋大维喜欢维吉尔的一首关于农事的长诗。人生与种庄稼有某种相似:根据环境、时间播种,静候,适时做好施肥,浇水和防范或补救自然灾害造成的麻烦。而不少人拒绝这种按部就班的种植,总是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作者说这种人“预期未来不会遇到任何障碍,也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它就像不受控制的捕食者,肆意发展,不受控制,直到为时已晚。它渐次消耗着周围的环境直到最终将自己耗尽”。有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5.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7.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8.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9.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10.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C.美国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 D.美国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 12.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 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大战略矩阵案例

案例一: 伊藤洋华堂(Ito-Yokado)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伊藤洋华堂位于第149位。战略聚类模型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战略工具,在伊藤洋华堂使用的诸多管理工具中,战略聚类模型是最受经理们推崇的。 案例二: 金融危机对深圳市A机械有限公司的影响 深圳市A机械有限公司(简称:“A机械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设在深圳,在国内多个大城市设有办事处,并在多地设有展厅,员工400多人,拥有先进成产设备。公司凭借多年的机械制造经验,形成集技术开发、生产、代理、销售和进出口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并与国内外生产科研企业和公司长年保持紧密合作。该公司是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会员,公司已全面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符合GB体验标准。产品行销全国并在多个国家享誉盛名。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制造能力,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近年来一直坚持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向海外客户提供可靠、精准的机床产品。 3.近三年部分财务数据状况 因数据收集有限,本文仅对A机械公司部分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该公司在2006年、2007年、2008年的销售额如图7:

图:A机械公司近三年产品销售额 依据图所示,A机械公司的销售收入随着深圳机械行业在2006-2007年间快速发展的趋势,实现了较好的增长收入。然而,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直接影响,产品进出口情况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虽然相比较于2007年的销售收入有增长,但增幅呈现回落态势。 图:A机械公司近三年利润趋势 该公司08年的利润率于07年,大幅减少,这对该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一定影响,对公司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公司规模扩大都是不利条件,也使得该企业倍感压力。对公司的发展、调整即是挑战又是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 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1 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2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4 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6 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7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

2020-08-12中国大战略

2020-08-12中国大战略 近日偶得一报告,是兰德公司的中国大战略。因为是兰德公司的分析报告,所以要第一时间分析。 兰德公司发布的这份名为《中国的大战略:趋势、轨迹和长期竞争》(China’s Grand Strategy: Trends, Trajectories and Long-Term Competition)的报告,预测了中国在实现其2050年目标方面的可能。报告声称:美国必须要为中国的崛起做好准备。 - 报告分析了中国未来可能四种的结果。1、获得胜利。即中国实现了所有的战略目标;2、大国崛起。中国实现了部分目标,但仍然是世界第二大强国;3、经济停滞。中国主动或被迫放弃所有战略目标;4、经济崩溃。即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兰德公司的报告排除了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的可能性,一厢情愿的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停滞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该报告建议美国增加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资金,并提高联合部队的作战能力。 - 全文分为1、前言;2、引言;3、中国大战略;4、构筑未来;5、外交与经济; 6、重组国防; 7、未来场景。共7个部分

报告中提到的中美关系未来可能的三种关系。1、并行伙伴。2、大国竞争。3、各行其是。 - 兰德公司对中美关系双赢不认可,报告认为中国在制定战略目标方面已变得越来越清晰,中国关于这些目标最终中国与其他国家“双赢”的说法经不起推敲。同时,兰德公司提出美国方面,应在与中国寻求在不破坏其(中国)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中美关系以获得竞争优势,并解决竞争所带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在亚太地区控制地区现状的变化,并且不激化双方矛盾。 - 兰德公司的报告中并未把中国列为假想敌,同时却提到日本、韩国、菲律宾一线的军事人员将会面临更大的冲突风险。兰德公司在评述中美关系时认为,中美关系将会是一种长期对抗、合作、竞争的关系,军事冲突只是可能之一的选项,不是必然选项。 - 对于中美大战略的问题。兰德公司的报告指出很多学者质疑中国是否有这样一个大战略,显然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连贯的整体规划,只是历届中国领导人所制定的总体愿景和国家目标。事实上,另外一些学者坚持认为,美国也没有大战略(亚太战略),美国政府没有一份文件明确称美国大战略,但通过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等政策文件和高级官员的讲话,可以从中推断出一个美国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_王勇辉

文章编号:1673-5161(2006)04-0014-07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内容提要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 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 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 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 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 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 键 词 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作者简介 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Abstract In a historical viewpoint, the rise of America somehow lies in its peculiar geo-strategic status. During the term of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out the faultage liner, find out America’s globally potential rival, the way and the spot where may break out serious confrontation, and seek for some arrangemen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Meanwhile,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of Bush administration conform the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which reflects America’s neo-conservatism about the world order of post cold war. I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selective engagement is both a component and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iddle East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selective engagement towards where Bush administration will pursue a dual principle: heritage and reshaping. Key Words Geo-Politics; G.W. Bush Administration; Grand Strategy; US Middle East Policy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T.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把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取得制海权视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对一战后美国加强海军军备、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权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和可能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地点和方式。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所在的位置,还要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力的方法。①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重要国际水道,航运往来十分繁忙。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 ———————— ①Charles A Kupchan,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fred A. Knopf inc, 2002, p.26.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2012-11-20 10:20:15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沪)2006年4期作者简介: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内容提要: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 T. 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

中国开始大战略布局,大陆真打台湾美国不敢干预 统一是中国目前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台湾的分裂消耗了中国太多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使得北京无法全力以赴地为自己更深层的国家安全利益进行更为全面的统筹与布局,也无法维护其伴随着贸易增长而日益膨胀的海外利益。 台湾问题貌似中美关系问题,实际上更确切地说:在台海和平或者说中国无战争能力和意图阶段,台海的政治格局更多地取决于中美台三方博弈;但当中国决心以武力收复台湾时,美国几乎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一个核大国直接对抗,以此来为台湾火中取栗——这并非实力不济,而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角度出发,与中国大陆直接全面对抗所丧失的直接成本和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失去台湾所丢掉的利益。 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态度。既然只有在两岸无战争的情况下,两岸才都有求于美国,美国也才能更多的左右逢源谋取最大的利益;因此美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不统不独、维持现状,并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威胁两岸双方)使这种局面尽可能长期地维持下去; 这样台湾才会倾倒在美国的面前,为美国提供便利。如此,便会使得大陆要消耗大量然而库存却有限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本维持现在的对立均衡关系,从而间接的达到遏制中国发展、并推迟由于中国发展而造成与其发生直接利益冲突的时间点。

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价值便正在于此。说白了,台湾对于美国是间接的战略上的非决定性的棋子,而远非现实的迫切的战术上的有决定性的王牌。国际政治正如博弈,只有手中有牌才能与对手周旋。对于美国,台湾就是这样一个待价而沽的战略牌,是长时间遏制中国的有效途径,但绝非唯一手段,更不是一旦失去就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威胁或全球战略倾盘的必杀。 从政治角度而言,台湾并无任何国际影响力,也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有效伙伴,这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威胁国家的主体正从敌对国家向跨国意识形态团体(所谓的恐怖组织等)转变,美国在现期与远期同中国的合作比之台湾更为切实,对中国的政治依靠和互动也远大于台湾。毕竟作为有否决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的影响力和日益崛起的国家实力对美方来说更为重要。 与其直接对抗很可能威胁到美在其他地区更深层更重要的战略利益,可谓得不偿失。而制衡中国并非只有台湾才可担当,日本和许多南亚国家作为主权实体对中国同样可以产生极大的制约能力,为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所以台湾就其存在的意义而言,其不可替代性(经济学中的可替代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值,政治实体亦然)远远不足以达到可使美国为其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程度。 从军角度而言,台湾也远非美国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首先,美国在台并无驻军和军事基地。虽然台可与美共享北京的军事情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干部培训考试 96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干部培训考试 96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4.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5.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6.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7.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10.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

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D.加利福尼亚 12.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C.门罗宣言强调不能卷入列强纷争,要独立处理自己的外交和国际事务 D.门罗宣言强调美国外交始终以单边主义为指导原则 13.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14.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十年来关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综述 牛军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199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冷战后十年来美国外交研究的成果。文章包括三个部分,即:(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三)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故本文不再将其包括在内。 (一)十年来研究冷战后美国外交的概况和成绩。 1990以来,研究界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进步迅速,研究成果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和磨练,研究队伍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从纵向看,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结构。老一代学者和研究人员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年一代挑起了骨干的重任,年轻一代则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横向看整个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研究人员中有较高学历、学位的人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回国的研究人员参加到研究队伍中。上述变化使研究队伍从总体上看,素质大幅度的提高,将这些研究人员的经验、理论、锐气和实干综合起来,理应取得超过以往的成绩。 2,研究成果涵盖面比较广。从现有的两百多篇(包括学位论文)论文和几十部专著的内容看,几乎涉及到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所有方面,包括美国对各个地区的政策,对主要国家的政策和对许多功能性问题的政策。其涵盖范围之广泛、涉及问题之多,都是空前的。 3,研究的理论色彩与思辨性明显加强。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中正规化和基本理论教育的持续提高,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理论色彩与思辨性越来越强。不少研究将美国外交思想、意识形态、国际政治理论的影响等等作为选题。即使一些个案研究,也开始注重理论分析和方法的应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博士论文已经开始将应用方法的阐释和运用作为基本规范,这将有力地推动有关研究的理论发展。可以预期,长期以来研究缺乏理论规范的状况将会较快地发生变化。 上述特点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中,以下将做大致的评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本文的介绍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 (二)冷战后美国外交研究综述。 一,美国的全球战略。 在有关美国外交的论著中,专门研究美国全球战略的成果数量并不多。但是根据学术界“纲举目张”的论述习惯,不论研究美国对哪个地区和对哪一类问题的政策,差不多都是从美国的全球战略研究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全球战略又是被涉及最多的问题。 1,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