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庄子·逍遥游》不同逍遥境界

浅析《庄子·逍遥游》不同的逍遥境界摘要:《逍遥游》为《庄子》全本第一篇,是《庄子》其他篇章的总起。“逍遥”是《逍遥游》的中心,同时也贯穿着《庄子》的始末。“逍遥游”玄妙无比,引入深思。笔者仔细研读庄子《逍遥游》后,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出发,将“逍遥游”总结出三个逍遥境界进行论述,以期对庄子《逍遥游》和其中“逍遥”思想有更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精神境界肉体境界

“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字面意义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游’,泛指人的一切活动。在《庄子》书里,有时指人的外在活动,有时指内心活动。”我认为,逍遥游中“逍遥”是目的,“游”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游”既是外在活动,也是内心活动,“游”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植物等其他自然界的事物。外在活动一般与肉体相关,内心活动通常与精神联系。逍遥游,可以是外在活动的逍遥,也可以是内心活动的逍遥,即肉体逍遥和精神逍遥。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到的大鹏和蜩、学鸠,普通人与宋荣子、列子的对比,都是从不同层面来说明不同程度的逍遥游,根据逍遥游的程度不同,我将之分为三个逍遥境界,分别是初级逍遥境界——肉体逍遥,高级逍遥境界——精神逍遥,终极逍遥境界——肉体精神皆逍遥。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三个不同程度的逍遥境界进行详细的解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肉体逍遥和精神逍遥的例子,都是指相对的肉体或精神逍遥的情

庄子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逍遥境界 人的本性应该是无羁无拌的,只有保持,释放了人的本性,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认为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逍遥自在便是庄子的人生观。 一、庄子及其著作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的开放多是表现在战乱时期,在战乱中,统治者没有过多的功夫来禁锢思想,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庄子就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动乱的战国时期,他一辈子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却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他却隐居不仕,终老天年。 但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崇尚逍遥,主张无为,他是孤独的平民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庄子的思想当然与他所处的地域文化也有联系,《庄子》可以说是最不带有经典意味的先秦著作,因为他的浪漫主义,他的寓言色彩很浓厚,它带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的奇异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与荆楚文化的“奇谲浪漫”分不开的,这是从文学的形式来说,而从内容上来说,《庄子》所体现的思想又是与中原文化分不开的,在《庄子》中所体现的道家的“无为”与中原文化的团结和谐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都知道魏晋时期的人们都是不拘俗套,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文人雅士都有这样的风气,像阮籍,嵇康等,人们都认为他们狂人有狂语,殊不知,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已经是这样一个狂人了,他可以放弃时间的名利,逍遥于世间,那不狂么,他可以“鼓盆而歌”,那不狂么,在《逍遥游》中就将庄子的狂体现的淋漓尽致。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任逍遥。 二、何谓逍遥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表现的是某种轻松自在的状态。“逍遥”又四种解释,第一种是徜徉,缓慢行走的样子,这在《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中的“逍遥”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就是斟酌,玩味的意思,这在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就取其意;第三种意思是彷徨,徘徊不进,在《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体现;而现在我们公认的意思便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意思,“悠闲自得”、“安闲自在”之意。

品庄子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品庄子 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1 庄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这样的吧:热情、诗意、广阔无边的心界还有浪漫洒脱的诗情。他面对楚威王的使者持杆不顾,面对惠子全国内的搜查冷嘲热讽。在他看来,连绵不断的战争仿佛蜗牛触角一样不值一提,游说王侯获得奖赏同用嘴添脓一般卑躬屈膝。世界一片混乱、黑暗,他却仿佛像个出生的孩子,一味地笑着,世人所看重的荣华、名利在他看来都不值一提,世人所深恶痛绝的死亡、贫苦,他却对此平静的接受。他又是一个投身自然的诗人,望着天地,远离尘世,思索着宇宙人生的玄理。 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纯真:试想谁能毫无牵挂的活着?在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摆脱饥饿的困扰,却摆不脱富贵、名利以及得失的迷惑。但我们身心疲惫之时,内心迷茫之时,翻开他的书,仿佛沉浸于一场美梦,却有不可成真。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诗意:宇宙万物在庄子心中,皆有情,皆有灵性,蛇羡慕风的灵动,影子的影子与影子谈话,风吹过石木发出各式各样的地籁之音——万千的诗情与难以理解的哲理便融入了灵动的自然万物之中。我们羡慕他,却又疑惑,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淡人生的一切,写文章一泻汪洋,对世间一切都嘻戏怒骂……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可又是一位深沉的智者。他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的思索,他眼中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可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逍遥在自己所创造的哲学世界中。他认为,有一个至高的境界,超出万物之上,超出形象之外。不如说,他用诗的语言创造了那样一个至美的意境。正因他有自己独到的思索,所以他会做出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会说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语言。 但是,逍遥的背后,是一种苦痛,潇洒的背后,是一种消极。没有经历过痛苦、挫折却装作看淡一切的人,只能算是玩世不恭,唯有历经乱世的苦难,才能有超脱的大智慧。辛词有云:“如今尝遍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必庄子也或许是如此吧,当他从世俗社会中逃离出来,或是他的家乡刚刚遭受乱世的磨难,他面对天高地阔,宇宙无穷,心中一阵悲凉,无限感慨,本想一吐哀思,却平静地、默默的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思绪一下便飞向了无穷的宇宙。 2 读庄子,不如用一些想象去读吧。 假如你穿越千年,长途跋涉至蒙地,走进一座破烂的屋子,去拜访庄子。你问到:“先生写了真么多文章,是为了什么呢?” 庄子会对你说:“想让世人达到逍遥的境界啊!” 你又问道:“什么才是逍遥呢?” 庄子站起来,拉着你走到房外,带你看远方一望无际的天空。他告诉你,遥远的天空下,有一片宽广的大海,叫做南冥,有一只巨大的鱼,叫做鲲,它会化为一只足以遮蔽天空的鸟,叫作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三重境界

“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 庄子开篇之作逍遥游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生主可养,形可忘而德充,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无不可游也,无非游也"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庄子之志也,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阅世熟则思远害,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遂有功名,是生利害,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养生之缘督,人间世之无用,德充符之忘形,大宗师之人与天一,应帝王之游于无有,皆本诸此,实为书之纲领,故首发之,所谓部如一篇,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结构关系看,-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首表现于逍遥游,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 可见,逍遥游是庄子的扛鼎之作,庄子思想的微言大义以总括的形式体现在逍遥游中"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我们一旦掌握他的这个视角,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就好理解了,故准确地理解逍遥游是把握庄子思想的一个必经之路"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面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也就是说,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逍遥之游也"逍遥,谓自由自在"游,谓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须先以达观之大智,解除小智之拘束"小智之拘束为何?谓从个己观察一切,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达观之大智为何?谓从大道观察一切,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小智不及大智,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此其大旨也" 三无思想是理解庄子诗学思想的一把钥匙,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为线索细读庄子则可以体悟庄子思想的内涵"成玄英把至人!神人和圣人看作是庄子所言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 一人之上,其有此三,欲显功用名殊,故有三人之别"此三人者,则是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人也"欲结此人无待之德,彰其体用,乃言故曰耳"在成玄英看来,为了显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功用名殊,把这种人又分为不同的三个类别,即至人!神人和圣人"既然至人!神人和圣人是不同之人,由此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了"郭象指出至人!神人和圣人(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具有如下特点:

庄子逍遥说

庄子逍遥说 伟大的学说,都有其普遍性与指导性。《庄子》“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是庄子思想哲学的精髓。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状态相对落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国民精神状态复杂矛盾。【1】抑郁、焦虑、自杀等病态心理正困扰些现代人类的生活。现代人的利益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内心无法平衡,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智慧,让心灵解脱。而庄子"逍遥"的思想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精神解脱的,强调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们的精神压力,保持我们平静心境,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价值。 何谓逍遥?逍遥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而游,故曰逍遥。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遥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逍遥靡所不为。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自得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逍遥游。各家解释极尽轻松自在的状态,是不为欲所动,不为物所累,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境界。 《庄子`盗跖》中言“势为天子而不以贵人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主要强调清心寡欲,居安思危,不为富贵、权势所累。 《庄子`齐物论》中言“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我们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平常心。 《庄子`德充符》中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我们不但要求同存异,还须化异为同,超越得失之心。 《庄子`人间世》中言“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告诫我们不浪费时间,把握现在,乐在其中。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惑邪?”(《庄子》) 《庄子·逍遥游》强调的是一种极度自由的状态,歌颂了生命自我的超脱飞越。庄子对人的生死问题做了独到的思索。他的妻子去世时,他鼓盆而歌。他的行为使旁人觉得不可理喻,但他却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生者其实并不知道死者的世界,怎么就能肯定死者一定不如生者呢,也许死者脱离了肉体的束缚,反而获得了精神的自由,生者又何必为死者感到悲伤?看破红尘,无畏生死,岂不逍遥。 “民湿寝则腰宿疾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怐懼,猴然乎哉?”(《庄子》) 物与我之间是不存在谁对谁错的。人长期住在潮湿的地方会得关节炎而死,但是泥鳅偏偏就喜欢潮湿的地方;风吹动树木摇晃时,人会担惊受怕,但是猴子却逍遥自在。其实物与我各有所是,各有所非,人对于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物我皆存,无谓对错,岂不逍遥。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庄子强调的也是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道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一个基本思想。人处于自然中,自然也是美的。天地的“大美”就是“道”。获得绝对的自由要通过体“道”的方式,而体“道”要靠“心斋”和“坐忘”使自己的心境清明澄澈,靠直觉在其中领悟和感受,最大限度地融合于自然,抛弃自己的诸如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等一切的物欲和意欲,即要抛弃一切实用功利性的考虑,抛弃社会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束缚,物我两忘,达到“无功”、“无名”、“无己”的状态,最终成为“至人”、“神人”、“圣人”。庄子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他否定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以化解人生之忧。【2】天人合一,“无功”、“无名”、“无己”,岂不逍遥。 庄子“逍遥”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混乱心理的一剂良药。“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3】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逍遥。而庄子告诉我们要达到这种逍遥境界,就要顺应自然、顺应人性,不强迫不做作——“无为而无所不为”,反对人与自我、人与本性的分离,反对人被外物所驱使、控制,迷失在社会之中和金钱、名利、灯红酒绿之中,主张不役于物,也不强求外物随自己的意志发展,对外物,抱者宽容、顺其自然的心态。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

论如何达到庄子的逍遥游境界

论如何达到庄子的逍遥游境界 发表时间:2012-04-23T14:33:05.39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4月供稿作者:李明[导读] 虚静能使作家的构思和审美想象顺利进行,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李明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是《庄子》一书中的开篇,也是庄子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那么,如何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是千百年来无数庄子的追随者所探讨的问题,文章就此提出论点,供方家指正。【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境界 【中图分类号】G423.5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01-01 “逍遥游”是追求绝对自由,是庄子思想学说的精髓,文章以一系列变幻离奇的寓言故事,说明了巨大的鲲鹏借海运而徙于南冥,渺小的斥鷃起落于蓬蒿,御气而行的列子,辨乎荣辱的宋荣子,都是“有待”而行的,“有待”意味着有所凭借、有所依靠、有束缚,算不得真正的自由。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即无为之人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无用而用,无为而为, 是达到“无待”这一个最高境界的唯一手段和途径。逍遥也,无为也,给“游”字来了一个诠释或是无限的限定,这个游才能真正的实现。庄子认为,只有进入这的种“逍遥游”精神境界,才能把人从对物质利欲等的追求,对生老病死的忧惧,解脱出来,从而获得人的自然本性。 如何才能摆脱种种束缚,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如何游,庄子提出“虚静”,如何“虚静”,要求“坐忘、心斋”。 《庄子?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排除自我意识同天地融为一体,在空明的心境中保持淡泊和虚静。《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庄子?人间世》)。庄子用“坐忘、心斋”的方法,摒除杂念和功利之心,通过对心灵的主观体验,达到一种心理的自由“坐驰”状态,达到一种无待、无欲、无累的“天人合一”的自由的精神世界。 坐忘、心斋的方法,首先要求创作和审美要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因素而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以“虚静”为美学心态,体察万物,自然之心就会得到“自由”,从而观照到无限之“美”,感受到至美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审美境界的达到是与物我同一的达到分不开的。审美的境界,即是消除了物我对立,物我一体,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吉祥止止,虚室生白”让万物自然进入,使自己的精神之室光明生辉。这就要能够坐忘、心斋,断绝一切杂念、算计之心后,给万物一个平等的观照。揭开主客观对外物的成见和遮蔽,打开物的自性空间,进入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大明境界。庄子的体道,要人排除各种杂念,在虚静的状态中,泯灭了主客体的界限,化我为物,融心于道,去感受到的存在。排除各种杂念,包含意识排除情感、愿望,和排除心智、计虑。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传颂,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怡然自得,超凡脱俗。在虚静中体验,才能体会到无限的韵味和诗意。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其中,主客合一,人不再以理性的思维对物进行无情的解剖,而是以感性的心灵与物进行情感交流;而万物也不再是冷漠的异己的疏离的存在,同时也具有了人的平等与生命力,万物和人一起,没有对立,只有生命和心灵的自由的驰骋,“生命和心灵也因此而在这个世界里获得了舒畅的实现;这时人觉得恍然回到了渴望已久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自由的快感。”在这一境界中,人的心灵同时获得了超越与升华。最终人的心灵在超越之后所达到与世界在本真状态中的融合。在这个境界的体验中的自由的快感就是审美境界,或者说就是美;这种体验中的自由的快感就是审美感受,或简称为美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的美。 另外,游的意义在于流动,我们在欣赏万物世界时,触物感兴,先有情绪的流动,而虚静是一种静,在静中欲求流动,是一种相对的变化。如太极一样,相互融合,在相对的旋转之中产生动力,蕴含着神秘而最基本的奥秘。动静即是一种相对又相融的关系,所以,游在虚静中才更能把握其流动的本质,才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容纳万物,摆脱束缚,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的国度遨游,在审美的维度去发现万事万物的本真的美,这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极度的安静下涌现的。苏轼的“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正是体会到庄子的虚静的奥妙,这给后世的诗人打开了一个空间.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体会自然奥妙,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在对照中才更显其本真的情态。王维“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花开花落,顺应本性,在静中蕴含着动,默默之中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 庄子之后,宗炳、陆机、刘勰、刘禹锡、苏轼发挥并完善了审美虚静说。如刘勰强调虚静,“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脏,澡雪精神”,是为了排除不必要的主客观因素,求得内心宁静澄明,专心致志,而达到一种充分的精神自由,这样使得想象驰骋在自由的精神王国中。张少康先生认为,虚静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具有两重性,一是认识无知无欲,二是在于它可以进入到一个“大明”境界,能从内心深处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规律。但是,庄子用虚静思想来说明一些技艺活动,如庖丁解牛,津人渡舟,佝偻者承蜩等,这样虚静说转化成为艺术创作上的条件论。刘勰把虚静用于文学创作中,是用虚静的方法来获取神思,虚静是一种方法,而目的在于神思。而神思的本质即是“神与物游”,最终的目的在于“游”,而诞生出作家的灵感、构思及审美之心。虚静能使作家的构思和审美想象顺利进行,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游”的意义在于超越了现实人间的一切,超越了算计之心,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和心胸去观照世界,独具艺术魅力。虚静也为我国古代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文艺鉴赏,提供了创作或鉴赏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成为了审美的一种主导的前提的心理准备活动。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 3.成复旺著,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4.宗白华,艺境?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5.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神思论》齐鲁书社 1987

庄子的逍遥思想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启示 论文

题目:庄子的逍遥思想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启示 作者:师清媛 Zhuang zi's thought of free and unfettered on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ABSTRACT Zhuangzi's thought of fre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aoist thought, it advocates is a kind of easy and harmonious, transcendence and freedom , against people as "material ", despise the social climate of steep profits, and this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 the outlook on life, are often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appear all sorts of deviation, is difficult to left the secular concept, also cannot according to their true willingness to make a correct choice. By learning Zhuangzi's thought of free and unfettered ,can help students treat money and ranks correctly, and help them to out of the r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setbacks and adversity remain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ttitude, an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life beyond the self. Based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outlook on life is a life purpose, life attitude and life valu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system elaborated the zhuangzi’s free thought of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reveals the "peripateticism" unique value in the outlook on life, i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zhuangzi's thought of free and unfettered on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Zhuangzi free and unfettered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life 1.引言 庄子,原名庄周,又称庄子或南华真人,是先秦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庄子的一生是平淡的一生,也是贫穷的一生,他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垂钓于溪边,行吟于泽畔。在争名夺利的芸芸众生中,庄子就如一位事不关己的局外人,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平平淡淡地存在着。然而,也正是这位整日以打草鞋为生的普通人,将他对宇宙的终极哲学思想、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苦难世界的冷峻思考融合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庄子的逍遥思想建立在对人生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上,包括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思考,是庄子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他的这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对我们当代人有很大的启示。大学生代表了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是一股非常强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

从《逍遥游》解读庄子关于人生的三重境界热20已有928 次阅读2010-06-09 09:25 内容提要: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这也是庄子描绘的人生最高境界。 境界,从其基本的意义上来看,就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从人生的角度来诠释,就是指人的理智所面对的那个客观世界里,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所达到的层次,或者说人的主观理智超越客观存在的能力。 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在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人应有怎样的追求,人生至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庄子的《逍遥游》给我们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逍遥游》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庄子的代表之作。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逍遥游》的文风最能体现庄子的这种风格。当然,文以载道,《逍遥游》最精华的还在于文章的哲理性。全文的主旨是论证绝对自由。庄子认为,一个人应当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牵挂、无阻碍的境地。全篇以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比喻的方法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使人的精神活动入乎优游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必须顺其自然,超脱现实,明“无用之用”,臻于“无己”、“无功”、“无名”之境,将自己与万物混为一体,而切不可为外物所役,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所束缚。 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来阐述他的逍遥境界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文章开头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在那无风洪波百丈,溟溟无端崖的海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当它腾空而飞之时,断绝云气,背负青天,垂阴布影,若天边弥漫之云。这只鸟并不甘心在荒凉的北冥蛰居,它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自由翱翔,它向往南冥的生活,于是,它振翅奋飞,击水三千,然后盘旋而上,高飞九万,飞至半年,到达天池,才满志而息。在文中,他先是以大鹏形体之大、飞翔之高、凭借风力之厚和蜩与学鸠形体之小、飞行之低、凭借风力之薄作对比,描绘了不畏艰难险阻、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展翅翱翔的大鹏形象,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没有追求的蜩与学鸠。“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对于学鸠的嘲讽,庄子斥责曰:“之二虫又何知!”。接着,庄子转而从生命的长度上来论述见识的差异。他展开想象,虚构出了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甚至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并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此小大之辩也。他善于运用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阐释自己的哲学,毫不吝惜,却又真诚无比。读庄子的文章不能在这些事情上较真。庄子真正要解决的不是鸟的问题,也不是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这些东西只是铺垫和过渡罢了,真实与否并不重要。当铺垫得足够时,他就把自己神游的思想收拢到了现实中。在《庄子》中,在《逍遥游》中,庄子行走在现实大地上的时间不多。但这不

庄子的逍遥管理哲学

引言 庄子一直是有争议的人物,但他同时是将人的本性力量运用得淋漓尽致的大家,能将消极化为积极的力量。哲学也是一直被认为是“无用”的。然而哲学好比是酵母,需要找到适合它发酵的面粉,才能够发挥其功用,庄子的哲学也是如此。当近代西方的管理思想家在大谈赋权管理的时候,其实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庄子早就以至人的姿势逍遥地阐释了赋权管理的真谛以及如何在真正意义上有效地实现赋权。本文拟提炼庄子《逍遥游》得管理思想精髓,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管理思想:从人本的角度看人,从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需要有效管理人的情绪资本,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赋权管理。 一、庄子的一卮水引出“逍遥管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庄子就是那个在妻子死了之后坐在地上“鼓盆而歌”的老头,这似乎有点不大近人情,不通世理,但却是洒脱超然的。 诚如钱穆所说:“庄周的心情,初看像悲观,其实是乐观的。初看像淡漠,其实是恳切的。初看像荒唐,其实是平实的。初看像恣纵,其实是单纯的。他只有这些话,像一只卮水里流水般,汩汩地尽日流。只为这卮子里的水盛得满,尽日汩汩地流也流不完。”[1](P11)然而,庄周的那一卮水,“几千年人喝着,太淡了,又像太冽了,总解不了渴。”[1](P11)庄子的那一卮水里蕴藏着人世间的大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管理学的视觉来看《庄子》:则其《逍遥游》就是管理大千世界的一枝独秀的奇葩,而从哲学的视觉来看管理思想,更鞭辟入里,如庖丁解牛,脉络清晰。 庄子的本性是“逍遥”的,而“卮言”是“逍遥”的诠释、著述风格。“卮言”就是酒话,“曼衍”就是泛无边际的,“以卮言曼衍之”,就是纵口而谈,纵意而谈。[2](P232)那么权且以庄子的一卮水里——《逍遥游》——掘取精华,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如何有效地实现赋权管理,即逍遥管理。

庄子逍遥之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逍遥之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导读:清人王先谦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若求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或是首先从厘清其反面的边界切入 对于《庄子》一书,历代俱有文人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解析与诠释。围绕其产生的口舌笔墨之争或能堆出煌煌一巨制:庄子其人?《庄子》一书执笔者?《庄子》的哲学与文辞史家欲以《庄子》为窗口探寻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绵延轨迹,文学家常对《庄子》洸洋自恣的文辞爱不释手,哲学界对于《庄子》的探讨更呈百家争鸣、星火燎原之状。 面对如此显学,识见俱乏的笔者似乎并无写作露拙之必要。故本文仅为简单的阅读《庄子》时所得之感受做一记录。在《庄子》的篇章结构分析方面,笔者较为认可杨国荣先生的观点在文本之序上,《逍遥游》构成了《庄子》的首篇,但在思想的内在脉络上,逍遥则展开为庄子哲学系统的逻辑终点。[杨国荣先生的解读对于笔者理解《庄子》甚有帮助,是笔者的主要参考文本。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因此,笔者以为,在笔者可驾驭的范围内讨论庄子的哲学

思想,《逍遥游》似为一较为适宜的切入点。 玄远哲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清人王先谦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若求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或是首先从厘清其反面的边界切入。于是,庄子在《逍遥游》开篇所率先提到的,是几种有所待的事物。 庄子写鲲鹏虽大,然其欲上青天则仍需借助好风。这一点,与小生物者如蜩与学鸠、斥鶕等并无差异。在这里,所谓有所待指的是对于外物的凭借(或者说依赖)。具体到人身上,庄子要指出的是人常常自觉凭借外在的世俗规范以塑造良好的自我,成为能被世俗普遍认可的典范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一层含义是庄子针对有所待的世俗行为所进行的最基本的批判:对于外界所设定的礼俗规范的批判(这里强调外界的规范性),更进一步说,是对于外界出于社会秩序的考虑而设定了将人物化[对于物化这一概念本应由更为详细的辨析。然笔者在此仅以此指外界强加给人却未必符合人的本性的标准。]以

庄子的逍遥游境界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的“逍遥游”境界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的“逍遥游”境界,由于是在庄子独特的浪漫、神秘、玄奥的语言中出现,犹如被一种圣灵之光所笼罩,所以总让人捉摸不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诠释它的含义。 “逍遥游”的境界,不能直接从庄子的字面含义认为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不受时空限制,来去自由,无所凭恃的神仙境界。如果是像那样,那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那样的状态,庄子的这种思想就没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庄子文章的浓厚的象征意味中领会他蕴含的旨意,才能感受“逍遥游”思想的现实意义。 “逍遥游”的境界,第一层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认识要从狭隘的自我意识中超脱出来,摆脱出于私欲的名利纠缠,不受名利的驱使和牵累,过一种轻松、舒坦、自然的生活。这就要我们认识到,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舒坦、自然、适合自身性情的生活,而不应该过于勉强、过于强求。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实际处境,以及无法选择的社会发展形势,只从自己的私愿出发定下目标,为它耗费自己的生命,不但不值得,还会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祸患。一个人,应该带着一种平常心,认同实际的自己、实际的环境和实际的社会发展需要,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定位,尽到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为一。不要有过多的奢求,不要殆害别人,也不要刻意显露自己的成就和品行,不是只想到自己,而是心存对家庭、对社会的感激,心甘情愿地做出应有的付出。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是被一个庞大的“我”充斥,而是容纳了无数的、各种各样的人,“我”只是这些人中极为平常的一分子。“我”这一分子,在内心世界里,总是被忽视,更受到重视的,是在其中其他的所有人的愉快、和谐,给自己形成一种心安理得的感受。自己别无所求,就以这种心安理得的感受为满足。一个心安理得,便是最大的快乐。一个人的快乐,完全不需要依靠一般人所向往的那种种拥有和收获,我们与周围的社会相和谐,自己的内心平和,就是快乐的人。如果一个人超脱了自我意识,把眼光投放到更大的时空,就会认识到生命只是一瞬,死生相继,绵延不绝,就不会因为面临死亡而感到痛苦。如果连面临死亡都不会引起痛苦,那人生的平常琐事就更没有什么值得痛苦,人的生活就接近逍遥了。 第二层含义,是指人的认识要从集体本位、地域本位、民族本位、国家本位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思想及名句赏析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庄子追求绝对自由。在其代表作《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蜩与鸴鸠“决起而飞”,列子“御风而行”,都还是“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绝对自由。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排除一切功利目的,“无所待”,方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所谓“以游无穷”,即逍遥无为于绝对自由的境界。不难看出,庄子企图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基本思想,创立了“相对主义”的学说。庄子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他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等等。庄子创立这一“相对主义”学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给人们观察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提供了理论根据。事实证明,历史上和当今世界许多自然和社会问题,正是按照庄子的此种“相对主义”学说在演变着。不过,庄子否定认识真理的可能性,自然也是错误的。 庄子提出齐生死、等万物的妙论。庄子认为,世界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诸如生与死、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大与小、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等等,皆无差别。所谓“万物一府,生死同状”,也是此意。事实上,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差别而不相同的。庄子的此种观点,从表面上看显然是奇谈怪论,但骨子里却表现了他超脱旷达的思想。 庄子提出要“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庄子说“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意思是说:遵守自然法则,珍视纯真本性,不受世俗的人为约束。他所谓“复归于朴”,意谓返归于原始的纯朴状态。庄子的这种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并不能认为就是“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但它对后世“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却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又与之不同。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其中蕴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含有恬淡无为,安时处顺的思想;二是含有反对认为约束,恢复纯真的自然本性的思想;三是含有向往“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和“混茫”世界的思想。这在《庄子》书中《骈拇》、《天地》、《天道》、《缮性》、《秋水》、《山林》、《渔父》、等篇,皆有明显的表现。 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科学不够发达,有许多人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命和天命的。墨家的墨翟不相信“命运”,而却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因此,他主张“尊天”、“明鬼”。庄子不相信生死由命,不迷信鬼神。《庄子》书中所讲到的“天”和“命”,往往都是从哲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而言。他书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思想,也曾使用“鬼”、“神”二字,只不过是借用而已。庄子对人的生与死的问题,就有精辟的见解。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能够通乎性命之情,看透人的生死规律,具有超脱旷达的精神。所以,明代徐文长说:“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

庄子的道家思想

xx的道家思想 ——以逍遥游齐物论为例《史记》说: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 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 “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 “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

庄子的逍遥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庄子的逍遥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庄子的逍遥思想是庄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主要特色和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庄子逍遥游思想表达了他对人格独立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庄子的逍遥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实现个体独立和自我超越、摆脱名利和营造万物和谐的逍遥境界都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庄子;逍遥思想;现实意义 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尤以逍遥思想最为典型。他的“逍遥”是指闲放不拘、怡适自得,旨在倡导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完全的逍遥思想并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但它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生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它有益的 面使之转化为我们今天的正确的生活态度。 、庄子的逍遥思想的内容 庄子在《逍遥游》中通过自己奇特的想象,将人生理想 驰骋于辽阔的宇宙,用文字寄寓他对自由精神的无限向往。 庄子的逍遥是要达到彻底的解放而不受任何束缚,我们从三 个方面来理解他的思想,即追求个性自由、养成“三无”人 格以摆脱功名利禄和“逍遥”中的和谐。 (一)追求个性自由。有学者认为《庄子》的中心思想

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即“自由”种精神和心灵的自由。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新旧秩序新旧观念急剧更替,人们对功 名利禄权势进行争夺,导致人世间无穷无尽的罪恶与痛苦,因此他 极力追求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自由的发挥,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的自由境界,就要做到心灵上的自由,并通过不断提高心灵上的修 养来真正实现这种自由,达到种修养至德的境界。正如《逍遥游》 中所描绘的一样,庄子希望自己能象鲲一样畅游于天地,转化为鹏 抟扶摇而上九万 里,不局限于眼前,追求更广阔的空间,追求个性自由发挥, 彰显生命的活力,从而实现和自我。 (二)养成“三无”人格,摆脱功名利禄。庄子在《逍 遥游》曾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 就是超越自我、物我两忘;“无功”就是不讲功名利禄,不 味的追求外物,不觉得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 “无名”就是忘记荣辱,褒贬由人。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 的心灵 大自由,是顺应万物的本性,只有“无所待”才能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逍遥自在的境界。庄子心目中最理想的是“圣人”,这种人不求功于君、不求名于世,有功名利禄的争夺,甚至忘记自 己的血肉之躯,既无烦恼也无牵挂。庄子以这种之高的思想教育人 们抛开名利诱惑,不被物质利益所迷惑摆脱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人们 的束缚,主张人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心灵境界,培养人 与自然

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第28卷 第1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28, No.1 2013年03月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Mar. 2013 [收稿日期]2012-09-28 [作者简介]武国强(1986-),男,河北邢台人,西南民族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武国强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庄子从物“有用”而招其害,“无用”而成其大用;人“有用”而丧其身,“无用”而自逍遥的角度来阐明了人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认识到人的生活状态中所蕴含的三大境界——功利境界,妙悟境界,逍遥境界。庄子对这三种生活境界有不同的态度,也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庄子;有用;无用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3)01-0012-03 “境界”一词古已有之,但其核心观念众说纷纭,难有统一结论。如佛典《俱舍论颂疏》中云:“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此境界着重的是人们眼、耳、鼻、舌等六根所直接感知的外界。王国维先生受其影响,进一步从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角度,提出了“三境界”说;而先生之本义是“美在境界”,即境界是能提供美的文本独立体,注重的是“感受”。与王先生不同,今人对境界亦有诸多新定义,哲学家冯友兰则认为境界是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庄子》中所谈有用与无用之境界,同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基本相通,只是庄子之境界说更完善更系统,不仅言人,而且亦言物。 一、功利境界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形象是有多面性的。就功利境界而言,庄子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惶惶乎如丧家之犬的形象,庄子对其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为了一己之私利而四处奔走,营谋天下的人是不符合大道的,是“好名”者。庄子曾就“好名”谋私问题做了深入的论述,在内篇 《庄子?人间世》[1] 中说:“且昔者桀杀关龙逢,傴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拊人之民……”庄子认为像关龙逢、比干皆是为求取名利而惨遭杀戮,他们之所以会追逐名利是因为感觉自己有“可用”之材。 庄子笔下的尧舜等圣人亦难能超越此境界。庄子说:“昔者尧攻业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 厉,身为刑戮……”(庄子内篇《庄子?人间世》)[1] 李勉先生曾对其做过细解,大意是说尧禹等圣人,自恃其有驰骋中原一统天下的“大材”,而不安心于平稳安定的社会局面,于是谋动干戈于邦内,此皆乃“好名实”者也。尧禹等圣人在《庄子》一书中也是有多面性的,但在此境界中像尧舜这样的圣人在庄子看来也只不过是想将自己的雄才大略施展于天下,以成就其千古不灭的美名,但他们终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徒,终不能完全超脱于“功利 境界”。 庄子借古圣先贤的事例是为了阐明“有用”,实为滋长欲望的一种有毒基因,是人不安于现实而汲汲于名利的罪魁祸首。庄子从“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角度,以寓言式的方式,借物“有用”而致其害的道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柤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说:“夫梨橘柚,果 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1] 柤蓏庄子认为“梨橘柚,果之属”之所以致害,是因其对世人有可用的地方,是“以其能苦其生”者也。可见在庄子眼中物同人一样,也有爱慕“功利”之嫌。 庄子除对在功利境界中“有用”致害进行详细论述外,还从无用以成其大用的对立面进行了阐 述。庄子在《庄子?人间世》[1] 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其貌“颐隐于脐,肩脇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其身体支离程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其安分守己,不慕名利,以其无用之身存活于世,文中说他是鍼繲筴“挫治,足以糊口;鼓播精,足以食十人”,这还是其无用之处的小用;其大用之处是“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可见其免受刀光剑影,血溅杀场的痛苦,也无明朝被招,尸横荒野的焦虑。 在功利境界中,对于人来说,无用能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安享天年;在庄子眼中,物也是如此。 在《庄子?人间世》[1] 中庄子说:“匠石之齐,至絜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敝牛,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正因为栎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槨樠棺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成其大用。栎社树因善掩饰其才能,尽显“无用”于世,观者对其不予理睬,故而它能成长为一颗硕大无比的社树,于自己能保其生,于人能引其敬。在功利境界中,从“无用”角度看,人与物之间却存在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