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文化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职能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广泛涉及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事权划分、文化政策制定、文化产品供需宏观调控、社会文化和文化市场监管等丰富内容,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

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从管理范围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所

谓宏观管理,即以国家为主体,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产业供需基本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监督管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观管理,即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文化产业的协调与管理,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包括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规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落实与监督等。微观管理则主要是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组织、领导、生产、营销及与外部的合作等。[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层面。

一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的运行主要是通过文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等。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精神属性。出于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一)弥补“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通过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提高效率的情况。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但是,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市场竞争机制,并非在任何领域、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充分展开;同时,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最佳的资源配置结果,尤其是当商品或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时,市场无法或不愿意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即为市场失灵。一般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四点:市场垄断;非对称信息;商品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存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时间较短,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市场失灵状况十分普遍。上述情况在文化市场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上存在着部分产业(如广电、新闻出版等)的垄断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分不清,公共物品生产与私人物品生产混杂,文化企业产权主体不明、边界不清,文化信息不畅,人才体制障碍,条块分割等诸多因素,市场失灵现象更为严重。

市场失灵严重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包括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和合理利用,要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文化生产的效率,就必须利用政府掌

握的政权力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规定、决议等,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益尝试。但是,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运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调节,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

(二)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精神文化属性和一般物质商品属性的双重属性。文化属性又主要可分为民族文化特性和意识形态性。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文化价值观、审美取向、心理定势、娱乐需求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意识形态作为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精神文化内容。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对精神内容的加工或创造,必然承载着意识形态内容。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领域逐步开放,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相互渗透步伐加快。“文明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碰撞,往往以文化产品的竞争、文化市场的争夺表现出来。

很多国家意识到,要延续民族文化传统、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改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加强对文化产品内容的管理,重视支持本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例如美国政府就长期将新闻、影视等视为意识形态产业,进行大量的政府投入和政策优惠。法国等国家也通过制定文化市场的特殊准入条件和国际文化贸易中的“文化例外”原则,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如何保障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全球文化市场已经形成,西方文化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同样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规范文化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要求相关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文化产品产、供、销各个环节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这必然带来对政府进行市场监管的要求。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即对文化市场的准入许可、市场行为的规范和文化内容的监管。我国文化市场发育晚,发展速度快,演出、音像、书报刊等文化市场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文化市场状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盗版书、盗版碟的普遍存在,就严重损害了文化企业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市场开放、公平、公正,为文化产

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是文化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四)培育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

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包括创作主体、经营主体和消费主体。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不断突破旧体制的束缚中发展的,由于文化市场发育较晚,国有文化企业比重过大,文化产业主体比较单一,各类中介组织、非营利机构力量薄弱,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育还很不成熟。成熟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实施国家文化产业战略,必须培育大量的市场主体。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推进文化领域的产权制度创新,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培育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是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此外,政府还有责任建立包括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使文化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支撑。

二深化我国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体制的制度和功能设计,很大程度上考虑的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加之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分,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市场并不存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管控严格。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逐步改变。随着文化领域相对分离,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大大提高。[2]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从讨论“文化的经济属性”到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3]直至“文化产业”一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件中,[4]中国的文化建设开始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进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滞后于国家整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5]如2003年开始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明确提出了“经营性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比1994年开始的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几乎晚了10年。目前,总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与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许多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三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后,如何改革政府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从1982~2003年,我国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改革的目标,都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的要求,推动政府由传统的“集权行政”向“分权行政”、由“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可以归结为从“管制型政府”到

“经济发展型”再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我国政府改革在走着一条艰难但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的转型之路。[6]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一部分的文化管理体制,也适应政府改革的需要,经历了不同的改革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今,我国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1978~1992年);全面铺开阶段(1993~2003年);深化攻坚阶段(2003年至今)。[7]这三个阶段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着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型,进行了由点到面,“递进式”与“拉锯式”交织错杂的改革和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进一步凸显了深化改革面临的难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被党和政府列为重要的改革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2003年,中央组织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确立了一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该年度也被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年”。同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发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定》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等重要文件和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系列意见。2004年7月,《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都重新审核废除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同年9月,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对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提出具体意见,并明确在综合试点地区及以属地管理对文化市场进行综合执法。在全国实施合并地级市、县和县域内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等改革探索。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出台,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8]

就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部分来看,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大致包括:建立了政府分类指导原则,确立了推动传统文化事业可经营部分的“产业化”的方向;[9]确立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责并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监管体制;[10]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合法地位,将文化产业纳入各级政府的文化管理范围;[11]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确立不同的改革与管理思路,努力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离,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以政府行政手段主导推动文化产业集团化发展;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基础等。

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述改革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文化管理体制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文化管理体制成为限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改革的难点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2]

(一)理顺宏观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管理制。具体为中央级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即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党和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国家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职责。此外,文联、作协等机构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管理职能。地方政府亦大体是同样的管理模式,即省(市)委宣传部领导各文化厅(局)共同管理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有权力集中、易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等优点。但是,也带来了党政不分、职能交叉、政企不分的问题,这往往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体制性摩擦频频发生,难以实现对文化产业的科学管理。如设在文化部下的“文化产业司”就是典型的例子。“文化产业司”的职能被界定为:“研究拟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协调文化产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13]但是,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是一个远远超出了文化部行政权力(更不用说产业司的行政权力)管辖范围的领域。事实上,即便是文化部,因为其职责所限,也难以完全承担对文化产业的规划、政策制定与管理职责。很明显,这样的机构设置无法实现对文化产业全面有效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急剧上升,如何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文化企业,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三个方面的职能进行适当的区分,调整行政管理架构,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科学界定党政关系,有效解决职能交叉,切实实现政企分离,使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目前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突出问题。

(二)改革传媒管理体制

文化行业或文化产品往往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典型的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先后组建了几十家传媒集团,这些集团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新闻传媒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国家先后出台的2005年国务院10号文和中央14号文都明确规定,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仍将继续保持事业体制。2006年8月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的《“十一五”时期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仍然将广播电视和报业确定为“新闻事业”,传媒集团目前大多还是按照“事业体制、企业化经营”的二元体制结构运行。我国对传媒产业采取的管理政策,对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时,这些行业同样具有产业属性,可以进入市场经营运作(如广告等)。现行体制一是使得相关市场高度垄断,无法开展公平竞

争;二是传媒产业单位无法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难以进行产业化经营以求迅速发展壮大;三是影响了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公共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类文化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文化领域日益扩大开放的形势要求。

如何区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加以不同的政策调控,既保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传媒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文化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又有效地维护文化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适度开放,促进现代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既保证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的重要作用,又适度强化新闻监督必要的独立性,发挥其在营造社会健康文化生态不可替代的“社会公器”作用,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文化政策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市场准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诸多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显得尤其迫切而复杂。

(三)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不分和各地区各行业间的条块分割

从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来看,文化产业管理存在不同的层面,各级政府之间应有不同的分工。从理论上讲,中央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的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民族文化保护、对外文化贸易政策等)的制定、文化产品供需的调节、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引导文化资源向国家重点文化产业的倾斜等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则应当行使对文化产业的中观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根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区域文化产业布局、文化资源开发;监督和执行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执行和重点项目完成;协调和管理本地区文化市场发展和建立区域间合作与协调机制等。同时,还应承担和履行好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的其他文化产业管理职能。[14]

就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条块分割和管理体制不统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权限划分不够清晰,使得文化事务宏观调控能力不强、管理层级繁多、项目审批关卡不少、管理效率低下、“越位”和“缺位”情况时有发生。以文化产业规划为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迟迟未能出台,但是,在一片文化产业热中,各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已经纷纷推出,对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管理的衔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中央政府无法很好地以国家文化产业规划指导协调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陷入被动局面。再如,在一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由于中央政府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不顾国家文化发展的长远利益,破坏性开发的短期行为十分普遍。此外,由于体制改革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文化市场至今条块分割问题十分严重,尚

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其表现:一是行业分割。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行业主管部门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产业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行业壁垒森严,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二是区域分割。文化资源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域壁垒很多,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着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严重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显然,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文化管理权限的划分。应该由中央政府管理的重大文化事务,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管起来;应该下放的权力,则应彻底下放。各行业之间,如何打破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状况,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也是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四)国有文化资产监管

国有文化资产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文化投入长期积累的财富,有效监管国有文化资产,保证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是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文化产业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一些重要的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和经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敏感问题,并事实上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自2003年我国全面铺开文化体制改革以来,针对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各地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体制尝试过不少做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一是宣传部代表党委直接管理文化资产,如上海市委宣传部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文化领域国资监管的相关工作;二是成立专门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公司,如重庆市就成立了国有文化资产控股运营公司;三是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实行授权经营,负责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上述种种尝试,均未能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绝大多数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企业仍然缺乏国有资产的人格化代表和运营主体。

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一改革始终绕不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如何有效监管国有文化资产,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文化经营单位的市场主体作用,仍然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五)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

足够数量的、成熟的、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文化单位事业化管理,文化产业发展较晚,市场主体总量偏少,发育不良。培养市场主体的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存量改革,即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

二是增量改革,即开放文化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一批非公有制的文化企业。这两个方面都涉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证明,随着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的出台,文化市场开放度日益增大,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积极性高涨,增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存量改革领域却步履维艰。国家虽然早已确定了分类改革的原则,从政策理论层面解决了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转企改制的成效并不明显,大量有经营性功能的事业单位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事业体制”或实行有中国特色的“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的双轨制。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改革动力。“双轨制”既能享受事业单位的福利,又能获得经营带来的高回报,这使得原有的国有事业单位本身没有主动改革的愿望,甚至想方设法阻挠改革。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如何进行更好的制度安排,完善配套政策,以保证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正如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所指出的,传统的“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据这四大基本职能,进一步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任务主要包括: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管理的特殊性,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健全政府运行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依法行政;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第二节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一种行政管理制度的设计,其基础是背后的价值理念,文化管理也不例外。文化管理体制的形成,必然有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和系统的管理理论。而要推进一种既成体制的改革,也必须首先进行观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再造。

一改变对文化的传统看法,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管理的自身规律

1949年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关于文化建设,我国一直以来的提法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政策制定的原则也主要延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围绕“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注重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而在极“左”年代,文化艺术事业完全服务于意识形态管控的需要,丧失了文化艺术娱乐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本体”

功能。改革开放后,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本体”功能(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的功能)引发对“革命文艺”等传统建设思路的重新审视,开始了从停止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到“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努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中国的文化建设开始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进的新格局。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具有以下不同于传统文化管理的特点。

1.文化产业是一种既有物质属性也有精神属性的产业

这决定了其管理不同于对一般物质生产行业的管理,必须既要考虑物质产品生产管理的规律,也要考虑精神内容生产管理的规律要求。即必须是一种既尊重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规律,也尊重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规律的综合管理。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全球文化市场日益一体化的前提下,我国要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进行管理,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产品供需的调控,尊重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考虑文化产业究其本质,生产、消费的是其产品的精神文化价值。因此,文化产业的管理又必须尊重文化规律,尤其是尊重个性、创造性的自由表达,包括价值观的开放多元、审美倾向的兼容并包、文化娱乐需求的丰富多彩,等等。

2.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如何在文化产业的管理中,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国家政治与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消费,也具有普通商品的一般属性,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等一般商品生产的规律。总的来看,商品属性是普遍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的,因此,在进行文化产业管理时,既不能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而忽略了其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也不能因为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而轻易否定其商品的一般属性。针对我国以往长时期只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管理思维惯性,文化体制改革中更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

3.文化产业管理的跨行业特征

文化产业分类是其行业管理的依据,从国际上几种通行的产业分类体系看[16],文化产业都广泛包括了图书、杂志、报纸、出版、音像、广播电视、网络、通信、表演艺术、节庆、展览、娱乐、休闲、博彩等诸多的行业门类。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和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这个宽泛的界定,文化产业被划分为包括新闻服

务、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核心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在内的“外围层”和文化用品、设备等在内的“相关层”。可见,文化产业包括了众多的行业门类,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也必然提出了跨部门的综合管理要求。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意义的“流动性”、文化内涵的可扩散性、文化符号的可复制性,文化产业的不同行业或产品间,又有高度的交叉、融合和联系,如美国大型动画片史努比的故事,既是动画作品,又有延伸出来的服饰、玩具、学生用品等多种产品,横跨不同行业。文化产业呈现出来的这种特性,对其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尤其是对传统“条块分割”管理格局的挑战。文化产业的这种跨行业的“渗透”、“漫延”、“泛化”,也正是学术上难以界定文化产业,也是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体验经济”等新词不断推出的根本原因。事实上,文化产业管理对发达国家也是全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架构、部门、政策和法律,以适应文化产业管理提出的全新挑战。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文化产业管理职能

我国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理论根源。包括与国际“冷战”形势相适应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论;传统的“文治教化”理论和“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文艺理论等。其中,就政府行政管理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公共事务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相适应的管制型政府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要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首先,在文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转变。其次,在文化管理内容上,必须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即前些年常说的由大包大揽的“办文化”向以制定文化政策、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为主的“管文化”的转变。再次,在文化管理的方式上,应当逐步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最后,在文化管理的手段上,逐步实现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有效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维护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上述理念,我们认为,政府文化行政管理的职能应当严格限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进行文化宏观管理、调控和服务全社会的能力。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维护公共文化安全。第二,建立政府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稳定增长和合理使用机制,以保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的公共财政投入支持。第三,建立文化决策的民主制,以保证公共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利益主体的参与,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第四,建立健全城乡各级各类必要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组织,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产品,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

会需要。其中包括制定并实施公共文化事业的分类管理制度;促进社会事业的“管办分离”,激发社会文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活力;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测评与监管,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维持和不断提高等内容。第五,创造健康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其中包括培育市场主体,搭建必要的文化产业公共信息、技术和研发平台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还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的竞争力。

具体就文化产业的管理来看,针对目前政府在管理职能方面主要存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府与中介组织不分的问题,其解决的关键,是明确政府职能,纠正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文化产业管理职能应严格限定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宗旨、原则、目标等

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掘利用文化资源,生产、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提高产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政府实施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职能,首先就应当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发展战略,并以此指导有关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规划是宏观文化管理理念和文化政策、决策的具体落实。政府应根据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应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发展领域范围、内容与形式、财政保障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加以谋划和规定,为特定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指明目标与途径,如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重大文化节庆的举办、文化产业总体布局、重点产业门类的确立等。规划从时间上可以分为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从范围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与局部规划。

3.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是政府进行文化管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规范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准则。因此,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宏观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具体文化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尤其是针对处于经济与文化结合部位、跨行业、具有鲜明的产业特殊性的文化产业来说,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与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如美、英、法、日、韩等国相比,还十分落后。政策法规是法治社会最重要的调控杠杆。同时,政策法规制定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艰苦的调查研究。政府要高

度重视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整合各种资源,认真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全面考虑产业效益、社会影响、技术支持等问题,通过合理的民主决策程序,制定出科学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包括总体政策、基本政策和配套的具体政策,不断完善文化法制建设,为提高政府文化产业管理的水平提供充足的政策法规保障。

4.保证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必要扶持,不断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必要的财政投入引导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政府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求,对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门类,建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如电影产业专项基金;或以其他财政补贴方式,如对民族原创动漫作品的适当补贴等,对一些新兴或重要的文化产业门类、重点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扶持。这种基金的使用或扶持对象的确定必须有严格的规定,以维护公平的文化市场环境。再有,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不断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也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

5.搭建针对文化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决策、实施、管理与监督的制度平台,文化产业项目指引、投融资及其他公共文化信息的交流平台、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与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等。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必要的投入,面向企业需要,建立信息、技术研发、投融资、人才培训与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文化产业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共同技术合作开发制度等方式,保证文化产业服务公共平台的高效运转,为各类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6.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推动管办分离、政企分开,培育市场主体

要在推进政事分离、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形成数量充足、产权清晰、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机制灵活、技术先进,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文化市场微观主体。政府还有职责制定政策,鼓励原创,保护知识产权,培养文化产业的创作主体。此外,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也是重要的公共事业,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7.健全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健全政策法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再有,建立健全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维护公共文化安全,也是政府为文化产业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强文化立法,不断强化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各类文化经营机构的监管,促使其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诚信

建设;加强省市区镇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市场监管网络,保护文化消费主体的合法权益。政府还有责任进一步完善文化综合执法机制,强化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大“扫黄”、“打非”和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维护好国家文化安全,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8.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及产业政策评估

绩效评估是现代政府在开展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加强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加大政务信息透明度及管理服务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机制。我国在政府改革中日益意识到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责任政府,必须加强绩效管理与相关政策的评估,政府部门应针对文化产业服务的性质与特点,科学设立服务文化产业(企业)的绩效指标,建立不仅包括政府官员,也广泛吸收社会人士参与组成的委员会,对文化产业的重大决策、行动、项目进行科学综合的绩效评估,包括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等,为调整文化产业政策提供充足依据,并保证各项管理与投入和服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第三节调整宏观文化管理架构,优化政府组织机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表述:文化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针对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改革思路,以期通过调整政府管理架构、优化政府组织、创新党管意识形态的方式,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离、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

一建立综合性的文化管理机构,合并涉及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政府管理职能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政府行政机构、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是党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其文化管理理念的系统建构和制度体现。党管意识形态是我国根本的文化制度,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但是,如前所述,文化虽然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但其范围远远大于意识形态范畴,尤其是在文化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生产的新历史条件下;在公民文化权利成为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指导下,党对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和领导有必要进行创新。针对传统文化管理架构的职能混杂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

展要求,调整文化管理架构,适当调整宏观文化机构及其职能,显得十分必要。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宏观文化管理架构中职能交叉的情况,可考虑调整现行管理架构,成立综合性的文化管理机构,将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图书馆、文物、博物等领域)、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管理职能中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进行合并,统一归新的文化部管理,另外成立国家文化产业部(下文详述),以区分文化事业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大文化部主要承担制定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远规划(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与合理布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监测与维持等),全面审视现有文化政策,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重新调整文化部的内部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设计,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强大有力的政府宏观文化管理与调控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展高雅艺术、社会科学,全面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针对新闻出版等媒体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的特点,要制定特殊的管理政策,以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应将现行文化体制中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职能归并到大文化部,大文化部同时承担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责。主要职能应包括:(1)研究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配套政策——负责对新闻出版、影视制作、创意设计、音乐、演艺、娱乐、游戏、音像、动画等文化产业或相关领域制定发展战略规划。(2)合理整合配置文化产业资源——如产业资金使用、产业园区规划、产业集群发展、传输平台的调配等。(3)制定和完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包括市场准入、投融资、税收、人才培养与引进、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企业“走出去”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4)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数据库、提供公共信息、促进技术转让、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人才交流等。(5)组织人员对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集体攻关,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人才给予奖励等。此外,鉴于媒体产业的特殊性,可针对主要媒体,制定特殊的产业政策,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并提升媒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尝试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与促进部门,如深圳市于2005年成立了正局级的政府管理部门——“深圳市人民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归并当地文化产业管理的职能。这有利于实现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调控。同时,也有利于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改革政府文化投入管理体制

国家文化投入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培育文化艺术的创作主体、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重大文化项目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改革政府文

化投入管理体制,是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一)成立国家文化艺术理事会,提高国家财政文化事业投入经费的管理水平

文化艺术理事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常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有效地保护国家文化遗产、扶持文化艺术、资助文化产业,往往采取从公共财政中拨出专项经费、建立专门的国家艺术基金的做法。负责管理这些基金的组织,被称为“国家艺术理事会”。国家艺术理事会作为一种准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国家艺术基金的评估、审批和分配,并通过合理分配国家文化财政的支出,引导和调控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17]国家对文化的财政投入使用状况如何,关键在能否合理配置、科学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吸收有相当比例的独立的专业人士参与国家艺术理事会管理,以保证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公正和客观。采取文化部与国家文化理事会并行的管理体制,是发达国家文化管理的基本趋向或者说共同模式。[18]目前,我国现有的文化投入管理制度沿用多年,计划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如何改进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发达国家的“国家艺术理事会”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值得借鉴。

国家艺术理事会主要负责审批管理政府每年按财政预算划拨的专项文化艺术事业经费。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各艺术界别专家委员会(如舞蹈艺术专家委员会等),制定规范的申请审批要求,选择重点资助对象,接受国家艺术院团和社会办非营利艺术团体、艺术家联盟及其各类文化艺术项目的申请,并加强资助项目的管理,以提高国家财政文化艺术投入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此外,随着鼓励社会捐赠文化艺术配套政策的完善,艺术理事会也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形成文化艺术事业经费来源多元化,评审专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格局。(二)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政府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是很多国家在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民族特色产业、国家战略重点产业中采用的富有成效的做法。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重点文化产业发展的例子也很多。如韩国就先后设立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多种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多年前,我国香港地区政府就建立专门的电影基金,促进电影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如北京、上海、深圳一些地方政府也都在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资金(或基金),以不同方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新的投融资体制,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如北京市政府拿出5亿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市委宣传部与浦东新区联合建立“上海市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资金”,该资金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深圳市政府建立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拟于“十一五”期间投入3亿元,用于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引导、扶持新兴产业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为更好地保障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借鉴高新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十分必要。可考虑国家文化产业管理部门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以中央财政划拨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引导性投资,如对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补贴、企业扶持以及公共技术、信息、人才等平台的建立等。其方式可以是直接申请补贴、资助,或银行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和奖励等。其中,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点行业门类和重点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以推动其快速发展。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应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制定规范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如资助原则、资助计划、申请条件、评定标准等,以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专项资金的使用决策应以评审委员会投票的方式进行,委员会成员除有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外,还应包括相当比例的专家和社会力量,以保证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保证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

政府对国有文化机构的管理方式由实物监管模式向资产监管模式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可考虑设立类似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专门机构,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以实现对国有文化资产的有效监管。该机构的成员组成除政府官员之外,也应该吸纳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参与。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国家中央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其主要职责:(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2)起草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3)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文化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4)通过法定程序对文化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5)通过审计、稽核对所监管文化企业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19]

在推进以上改革中,地方政府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改革调整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应主持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清理债权债务,进行资产评估,制定分类管理和监管办法,最终形成政府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国有文化资产的所有权职能,运营机构经政府授权对国有文化企业行使出资人

职能,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经营(或管理)所属范围的国有文化资产的格局,使各级责任主体切实地担负起经营或管理国有文化资产的职责。

构建新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既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把党对宣传文化事业的领导和政府在资产管理方面管资产和管人、管事三结合的原则有机统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需要周密设计。此外,调整宏观文化管理架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一项制度设计,是涉及多种复杂因素的重大系统工程。这里提出的,仅仅是一种初步设想。

第四节健全运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

在政府职能清晰、宏观管理架构合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必须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形成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

一推进文化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作为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文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文化项目行政审批,包括文化行政许可制度,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各项工作中权力资源最为集中、社会影响面最大的一项工作。因此,文化审批制度改革也一直是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01年国务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等,都促进了文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文化管理依法行政的总体水平。以文化部为例,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自2001年以来,文化部对文化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两次清理,先后3次公布取消了23项行政审批项目,这些项目涉及营业性演出8项,涉及音像3项,涉及美术品市场7项,涉及互联网经营活动1项,外事2项,群众文化2项。下放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2项审批项目(涉外演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仅2004年就取消了“设立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审批”、“出国参加国际书展的审批”等28项行政审批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等其他有关部门,也陆续取消了不少行政审批项目,对解放文化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文化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准入式”的管理阶段。文化领域审批事项过多过滥,审批环节繁杂、时间长;审批行为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办事不透明;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等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继续推

进文化审批制度改革十分紧迫。

总的来说,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尽可能降低文化产业领域的国家垄断成分,继续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减少文化行政审批。根据《行政许可法》“四优先”原则: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就不要采取行政许可的方式去解决,不必要审批的内容可以改为核准、备案等。此外,应促进中央文化主管部门向地方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向基层政府部门下放文化事权。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需要政府“放权”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下放国有文化资产的使用权。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可考虑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政府通过委托等多种形式,将目前文化资产授权给文化单位的法人代表经营管理。其次,下放文化生产的自主经营管理权,使之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应该停止下达指令性文化产品生产计划,不得无偿调用文化企业的人、财、物和文化产品。如实在有需要的,应当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文化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政府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再次,下放文化企业的干部人事自主权和国有文化企业单位内部经费的使用权等。此外,政府部门一定要坚决从包办统揽文化活动、项目中跳出来,下放“办文化”的权力。以政府文化采购的形式,将举办文化节庆,运作各类文化项目等各种文化活动的权力,下放到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文化机构。

二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

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对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分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领域推出了不少法律法规,文化法制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总的来看,文化立法明显滞后于经济立法。加快文化立法,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文化建设中,忽视法制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政府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行为失范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普遍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文化的地位和基础仍然十分脆弱。以文化投入为例,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文化的投入和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的认识程度,甚至取决于领导者的兴趣、爱好。因此,在GDP导向的发展观还有相当大的“惯性”的情况下,只有用法律的形式把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促进发展的保障措施确立下来,才可能保障文化投入的合理和稳定性,保障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当把建设完备的文化法规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包括政府的文化投入问题、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问题、重大文化决策的公民参与问题、规范管理文化市场问题等涉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通过立法来予以规范,要做到政府文化投入、政府文化决策等文化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有法可依,以更好地发挥法制在文化发展繁荣中的保障作用。

三以绩效评估体系建设为龙头,推进相关的配套改革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政府的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分析与评议,对其管理过程投入和产出的绩效评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绩效管理与评估,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公共责任机制、实现公众表达利益诉求和参与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应积极探索文化管理与服务的绩效管理与评估体系,科学界定文化管理绩效考核的原则、宗旨、目的和任务,合理制定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科学设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一个尊重公民文化权利、吸纳公众参与、维护公共利益、注重服务实效、制度化、规范化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体系。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及其结果运用,强化行政问责制;完善公务员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有利于与各级政府文化事权相匹配的、有利于政府公正履行文化服务职责的财政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充分而公正地履行职责和抵御腐败的公务员薪俸和奖励制度。

此外,还应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文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重大文化决策社会咨询制度建设等相关配套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文化行政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使得政府文化产业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五节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推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是推动政事分离、政企分离、管办分离,培养微观主体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推动国有文化事业中可经营部分的产业化

就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推动事业单位可经营部分的产业化。只有将原来政府大包大揽的国有文化事业中可经营部分推向市场,才能在减轻政府负担的同时,解放文化生产力。如前所述,推动文化事业单位中可经营部分的转企改制之所以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改革的动力和妥善的制度安排。如何才能提供改革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发展。 文化是其中的重要板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文化体制改革也是其重要内容。这为新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有狭义的文化产品,也有广义的社会文化。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常常从经济角度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靠的是产品、技术、资本、市场等。但制胜的核心因素,最终靠的并不是这些硬件,而是由一系列制度形成的文化。制度本身是一种文化,改革也是一种文化习俗的变革。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影响了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机制,也使得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制度文明的巨大影响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这里。 文化本身是一种慢变量,但变化慢的往往最终决定变化快的。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一种价值观,优秀的东西保留了下来,糟粕的东西被不断淘汰。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世界上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五种哲学文化,分别是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欧洲耶稣为代表的基督教、阿拉伯地区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它们有的讲天上,有的重人间。但无论讲什么,都是用简洁易懂的方式传播其教旨教义。比如,《圣经》通过讲一些通俗的小故事,世代流传,教义也随之广布四海。中国的儒教也是如此,“仁义礼智信”就是其 但寓意深刻,易于流传。总之,一个社会的文化传承,历经千年洗礼而留存下来,一定有它内在的精华,我们要注意借鉴、吸收和优选。 进入当代,我们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经过近百年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总结和检验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的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我们要认真践行好,并把它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与人类优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和重要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对我国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根本要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加以推进,以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同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之中,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和主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好这一根本任务,才能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有效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抓好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抓好这一根本任务,才能为我国文化注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迸发强劲活力,展示独特魅力,不断增强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抓好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国际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无论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都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现在,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在主流积极健康的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一些人信仰淡漠、精神空虚,价值扭曲、道德失范,思想理论领域噪音杂音不时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任务更加繁重、更加紧迫。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抓紧抓好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摆在重要位置,作出专题部署,在全系统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制定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取得学习实效。要积极运用集中学习、广泛宣讲、轮训培训、专题研讨、理论研

文化体制改革

一,文化体制改革简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最富纲领性的指示。 福建要建设文化大都市,必须加快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这虽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但是,非搞不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文化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阐明了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文化建设实际,明确了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要求,对进一步推进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意见》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切实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系统体制改革。要坚持“两手抓,两加强”,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二,主要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如今在全国搞得轰轰轰烈烈,但实际改革中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主要是。特别是:有些地方只是把机构和人员整合在一起,没有真正地达到资源共享,并且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开展工作也有诸多不便。一些基层有抵触情绪,认为改不改都一样,而有些参改单位的工作人员精神恍惚,不知自己明天命运将会如何?文化体制改革是直接市场化吗?还是要更严格的监管?

中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方向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 引言 (5)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经历的三大阶段 (5) 2.1文化体制改革第一阶段 (5) 2.1.1十一届三中全会 (5) 2.1.2特点 (6) 2.1.3重要任务 (6) 2.1.4指导方针 (6) 2.1.5进展 (7) 2.2文化体制改革第二阶段(1993~2002年) (7) 2.2.1概述 (7) 2.2.2方针 (8) 2.2.3标志性文件 (8) 2.2.4重点 (9) 2.2.5在改革中迅速发展 (9) 2.2.6特点 (10) 2.2.7突破口 (10) 2.3文化体制改革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10) 2.3.1概述 (10) 2.3.2党的十六大 (10) 2.3.3十六届三中全会 (11) 2.3.4十六届四中全会 (11) 3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 (12)

3.1首要价值 (12) 3.2重要价值 (13) 3.3理论价值 (13) 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现状 (13) 4. 1改革发展的现状 (13) 4.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特点 (13) 4.1.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典型特点是“非平衡性发展 (14) 4.2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5) 4.2.1文化经营单位的双重定位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悖 (15) 4.2.2文化经营单位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经营绩效不佳 (15) 4.2.3文化发展资金缺乏,资产利用率不高 (15) 4.2.4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 (16) 4.2.5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品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16) 4.2.6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16) 4.2.7文化管理体制还有待创新 (16) 5.对破解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17) 5.1积极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17) 5.2稳步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改革 (17) 5.3加快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格局 (18) 5.4加快培养与合理使用文化人才 (18) 5.5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改革的理念 (19) 5.5.1强化服务意识,淡化行政意识 (19) 5.5.2强化岗位意识,淡化身份意识 (19) 5.5.3强化绩效意识,淡化平均意识 (19) 6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1)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政策背景: 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领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还比较深,文化体制改革起步也相对滞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内看,传统文化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日益凸显,掌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我国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 从国际来看,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文化建设的任务极其繁重艰巨,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改革文化体制”重要意义: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年表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历程年表 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为划清政治问题与文艺问题的界限提供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 1980年(1)2月,全国文化局长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 广告的通知》,使传媒业的“经济来源”有了政策保证。 (3)中宣部等部门在《关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意见》中,第一次使 用了“以文补文”的提法。“以文补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编印各种文 化科技艺术资料、书画展销、文物复制、乐器维修和租赁、艺术摄影、广 告装潢、兴办文化企业和各种服务公司等。 1981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承包北京京剧团,此后“承包制”在全国许多院团中推行开来。 1983年(1)6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 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2)深圳市率先在市文委内专设了文化市场管理处,建立专职的文化稽 查队,由市、区(县)文化部门统一指挥,消除公安、工商、税务、文化、 广播多头管理,有时重复、有时空档的现象。 1984年7月,《街上流行红裙子》摄制组首先向长春电影制片厂提出了承包方案。 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精简艺术表演团体。 198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得到了行政认可。 1988年(1)2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确立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责; (2)5月,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 意见》,提出“双轨制”。 (3)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 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正式规定报社等出版实体可以兼 营广告。 1989年文化部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各文化厅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实行“双轨制” 的具体改革意见,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文化体制改革总结篇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 十的主题明确了全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应有的精神状态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报告强调,“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以说,十报告通篇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正因为有30多年一以贯之改革开放的接力探索,我们才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1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十对推进改革开放给予了高度重视。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其中第三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报告用“五个加快”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三是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五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十报告着眼于“五位一体”总布局,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作了部署。 在经济建设领域,关键词是“全面深化”和“全面提高”。就是一方面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报告强调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报告要求,第一,继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所在。第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对于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至关重要。第三,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第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就是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政治领域,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文化领域,报告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社会领域,报告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文化局文化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文化局文化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今年,我省被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文化体制 改革将在我县全面启动。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 业发展,前阶段我局专门到各下属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初步形成了文 化体制改革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某某县文化局 是县人民政府主管全县文化艺术、图书发行借阅、文物、影剧、电影、文 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及印刷的职能部门。县文化局下辖文化馆、文物馆、图书馆等7个企事业单位。县文化馆、县文物馆、县图书馆是全额拨款单位,现在干部职工29名,担负着全县的文化艺术、图书发行借阅、文物 等工作,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县电影公司是我局所属的自收自支 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县以电影为主要形式的宣传教育、以及对全县电影发 行放映业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公司下属有某某电影院、某某电影院、某 某电影院,其中某某电影院、某某电影院、某某电影院目前停止放映。县 电影公司现在职工46人,其中退休14人,停薪留职在家12人,公司在 岗5人,县城电影院在岗13人,征减下放2人。县影剧院是差额拨款 事业单位,现在编人员4人,现有职工4名,由于房屋陈旧破烂,在20 某某年起停止经营。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一是对县文化馆、 图书馆、文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投入的资金不够,文化公益性的 基础设施远远达不到省定的基本目标,使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二是经营性 的单位底子薄、基础差,难以经受市场的冲击。如县电影公司地处我县黄 金地段,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于设备陈旧及有线电视普及、VCD 等的冲击致使观众急速下降,年收入只有10万元左右。县影剧院目前也 由于房屋设备陈旧,停止经营。三、今后文化体制改革初步意见。1、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进一步改革和调整文化行政管理体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产业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了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加强文化产业的创 新能力,需要制定一套全面实施的方案。 二、总体目标 1. 建立与现代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2. 提升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和影响力。 3.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5.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打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重点任务 1. 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改革。 a.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文化机构职能转变。 b.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服务,规范市场行为。 c. 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新型文化产业园区。 d. 推动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e.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2. 加强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a. 建立健全文化交流机制,扩大对外联络与合作范围。 b. 增加对外交流渠道和平台,提升国际文化交流的 影响力和吸引力。 c. 加强国际文化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a.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资金和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 倾斜。 b. 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 文化品牌。 c.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意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 4.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a. 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培养体制机制。 b. 制定并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 化事业。 c. 提升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推动文化工作者的职业发展。 5.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a. 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b. 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文化发展不仅是改变中国发展内核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均衡发展的需要,使文化发展与繁荣逐渐成为当前中国时代发展的需求。然而,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成长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领域仍然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为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正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文化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其它领域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过程中呈现出的三大核心特征--“外部性”、“鲍莫尔成本病”和“不确定性”,三大特征引发的多种问题共同交织,影响文化产品供给及其可持续发展:文化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导致市场自发产品供给不足;“鲍莫尔成本病”问题广泛存在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文化生产创作过程中,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文化消费和供给过程面临双重财务困境:文化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不确定性问题,影响未来可持续发展。三大问题的存在,成为当前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直以来,“构建更富效率的文化供给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文化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围绕上述目标,研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存在很多视角,本文以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三大关键性问题一“外部性”、“鲍莫尔成本病”和“不确定性”为切入点,说明中国文化改革的绩效与改革措施能否有效解决三个难题密切相关。 过去文化改革之所以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改革措施较好地围绕上述三大难题展开,同样改革之所以在另外一些领域进展不大,根本原因也在于所出台的改革举措没有有效解决三大难题。三大难题的解决是开启中国文化改革之门的钥匙,更是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首先,强调“外部性”、“鲍莫尔成本病”和“不确定性”是制约当前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突出问题。分别对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这三大核心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同时对三大问题在文化生产与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克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了研究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三维理论框架。 其次,基于三维视角对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分别展开历史进程评价、法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文化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职能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广泛涉及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事权划分、文化政策制定、文化产品供需宏观调控、社会文化和文化市场监管等丰富内容,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 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从管理范围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所

谓宏观管理,即以国家为主体,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产业供需基本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监督管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观管理,即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文化产业的协调与管理,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包括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规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落实与监督等。微观管理则主要是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组织、领导、生产、营销及与外部的合作等。[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层面。 一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的运行主要是通过文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等。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精神属性。出于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一)弥补“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通过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提高效率的情况。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但是,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市场竞争机制,并非在任何领域、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充分展开;同时,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最佳的资源配置结果,尤其是当商品或服务的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成本时,市场无法或不愿意提供该类产品或服务,即为市场失灵。一般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四点:市场垄断;非对称信息;商品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的存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时间较短,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市场失灵状况十分普遍。上述情况在文化市场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上存在着部分产业(如广电、新闻出版等)的垄断经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分不清,公共物品生产与私人物品生产混杂,文化企业产权主体不明、边界不清,文化信息不畅,人才体制障碍,条块分割等诸多因素,市场失灵现象更为严重。 市场失灵严重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包括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和合理利用,要克服市场失灵,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文化生产的效率,就必须利用政府掌

文化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一、为了研究和探讨问题方便,首先需要对“文化”和“体制”进行界定。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阐释,从范围讲也有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之分。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再具体一些是指目前政府管理体制中,文化部系统、广电总局系统和新闻出版总署系统所管理范围内的文化。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按其外延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关于整个社会形态方面的规定性,如原始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等;第二层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具体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第三层次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具体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本文所讲的“体制(体制是长期稳定的制度)”,是指第三层次的范畴。 二、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从1978年算起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如果从时间上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就分阶段进行叙述。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拨乱反正对于文化事业而言,主要是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从文化体制讲,主要是恢复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体制上去。 新中国的文化体制建立具有几个特点: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文化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这种体制在建立过程中主要参考苏联模式;三是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四是这种体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种体制下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这一阶段文化事业出现了复苏与空前的繁荣。以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曙光》、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作品,报道了新时期春天的来临。随后,文学上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寻根”等;美术有“星星画展”、“八五美术运动”等;电影有《老井》、《红高粱》,并在国际上获奖。这一时期文化的繁荣与复苏都是建立在原有文化体制基础之上的。 与复苏与繁荣相伴的是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在总体布局上,与行政管理体制相对应,层层建立专业文艺团体,重复设置,人财物浪费;在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全部文艺团体由国家财政包起来;在分配上,严重平均主义“大锅饭”,演不演戏,演多少场戏,演出水平的高低(作品水平的高低)与收入没有联系;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行政化,机关化,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很难发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文化体制就成为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了。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而言,这个讲话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如邓小平同志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深刻论述,为划清政治问题与文艺问题的界限提供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保障。 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局长会议认为:“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很多,严重地影响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革。”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县区文化事业发展提速,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 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比如文化资源的利 用效率低、文艺作品缺少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 待提高等问题。为了推进县区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要求 本方案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文化建设的 新部署,全面实施县区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内容 1. 加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健全县区文化机构设置,实现信息互通和统一管理。 (2)明确县区文化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深化机构和岗位改革, 提高管理效率。 (3)完善县区文化财政管理制度,加强对文化事业的经费保障。 2. 拓展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打造传统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等文化品牌,提升文 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强化扶持和引导作用。

(3)推动文化企业与文化资本市场的对接,提高文化产业的融 资能力。 3. 强化文艺创作管理和评价体系 (1)完善县区文艺评奖机制和评选标准,加强文艺品质和社会 效益的双重考评。 (2)加强文艺审查和监管,维护社会良好秩序。 (3)鼓励文艺机构和个人积极探索新的文艺创作形态和表现手法。 4. 打造群众文化服务品牌 (1)充分利用县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的文化服务品牌。 (2)提高文化服务的普及率和便利度,保障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 (3)加强文化场馆和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四、实施保障 (1)加强对县区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 (2)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3)建立健全县区文化体制改革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强督导 和评估。 五、结语

深化文化制度改革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制度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制度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制度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杠杆。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列入全国和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城市的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得到新的提升。 一、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有力有序推进。为此,无锡市委、市政府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建立了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市(县)区及列入改革试点的单位也都层层建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行动纲要》、《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操作性。在工作运行上强化组织力量、规范管理秩序。市委宣传部增设了“文化改革与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日常工作;建立了办公会议、方案论证、重大事项报告、督导检查等制度,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新格局 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无锡市坚持以“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新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着眼改变过去文化行政部门既办文

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论文

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遇到的一部分阻力,来自对诸如文化产权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划分、废除单位制与坚持“四个不变”原则的统一、改革中的“分蛋糕”与“做蛋糕”、“管办分离”改革分寸的把握等难点问题的认识分歧。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发表一家之言,以做深入探讨之铺垫。 [关键词]文化体制;深化改革;思路探索 文化可以是多元并存的,但文化体制却只能是统一实行的。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虽然倡导各地创新与探索,但毕竟摆脱不了历史遗产的影响和由这些遗产所决定的选择。笔者探讨的问题也许带有许多共性,然而正由于此,它对区位化改革而言才有其策应的意义。 1、关于文化产权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划分问题 试点城市大文化系统(含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的改革逐渐由内部分配制度的单项改革转入产权重组、人事分配、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改革实验阶段,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总体指导思路还是明晰的。不过,在许多疑难问题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的是不同文化单位“公益性”含量的判别问题。一些单位总是强调自身的公益特性,不愿进经营性行业的笼子,说到底是惧怕政府财政对其完全“断奶”。我们认为,关于公益性与经营性的行业划分,虽说中央已有一个实验性框架出台,但简单硬性的行政划分并不能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文化生产投入产出机制。即使一些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被划进新拟定的事业单位范畴,维持差额拨款甚至全额拨款,但在传统的拨款方式(基数加增量微调)下,这些单位的文化生产仍不会走出紧运行状态,因为决定这种拨款方式的政府信息

有限程度和文化单位“财政投资幻觉”(即认为政府投资可直接形成文化生产力,中间不存在制度性“渗漏”的感觉)都依然如故。应当指出,影响政府对相关文化资讯获取程度和打破“财政投资幻觉”的主动权始终操持在具体的文化单位手中。这样,文化单位在资源和经营权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把内部管理失效的责任模糊化。这里的关键是,这些公益性文化单位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去获取由市场分配的资源,因为它们的专业特性使其文化产品很难成为私人物品或为排他性目的所用。在先赋性产权收益差异(指文化部门甚至其中单位间的劳动分配上所出现的天然差别,它与各单位间的产权收益有关,而与其间个人劳动的努力程度则没有关系)长期存在并越来越大的社会环境中,这些单位的员工在文化生产中就难以保持创新动力。 我们认为走出上述困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缩小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之间先赋性的收益差距,使公益性产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市场资源分配。相关调查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广电和新闻出版单位中,媒体与广告、印刷、发行等部门所做的公益性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并未影响它们作为一个共同体参与市场资源的分配。这就是说,只要进行相应的资产组合,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的先赋性收益差异就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当公益性产权与经营性产权在分离过程中又保持一定的结合时,拥有公益性产权的主体就会在没有市场排斥感的精神状态下激活生产创新力。在产权改革中,某市一些文化小系统做了许多打破文化资源“单位化”定制的工作,如把有线电视的企业网络收编入全市区域网络。这样做在经济技术上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产权安排上并不算(帕累托)最优,它只是把资源的“单位化”变成了“部门化”。相反,在该市的一些乡镇中,广电与文化合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保障。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篇1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规格很高、意义重大。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3)

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改革 学校: 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 学号: 日期:年月日

摘要 行政文化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影响且互相促进的,行政文化对于公共行政起着定向的作用,行政体制是文化的改革的媒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在这里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含义,简单介绍了行政体制的意义和分类,利用唯物主义理论和马克思思想作为理论前缀,抓住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民的思想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以中国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特为依据,与各国的行政体系进行对比论述。论证了行政文化革新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说明了二者之间如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行政体制;行政文化;改革;革新 引言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在不间断的进行,行政文化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行政文化与行政体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悄然生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内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行政环境。简单的说,行政环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总合。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会的、自然的;还有国际的、国内的。它们共同影响并制约着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在行政环境中,行政文化是仅次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第三大行政环境。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本身纷繁复杂。行政文化则主要侧重于精神文明方面。狭义的来讲主要包括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具体来讲有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和行政传统等。广义来讲还包括科技、教育、法律规范、明主制度等其他因素。行政文化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并日趋重要地位。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行政文化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和管理模式。例如:人们思想认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策的实施;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一定人群的自我规范和调节;科技更是现代行政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法律规范和明主制度一方面是对社会人群的约束体系,另一方面也有力地约束了政府行为;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对政府的行为自然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