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讲第二节中国哲学的特点

一、立足现实的态度

二、非实体性的思维

三、内圣外王的追求

四、不拘一格的表达

一、立足现实的态度

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在自己哲学史的开端,也曾出现过天命神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但与其他民族不同之点,就在于早在殷周之际,天命神权思想即开始动摇,发生了“天的人文化”过程;而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中国人文精神(包括儒家的入世的人文精神和道家的超越的人文精神),自身又具有消解宗教因素的作用,这就使得春秋末期以来的中国哲学家发展,都立足于现实世界,很少有彼岸世界的成份。即使在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中,最终所追求的也往往不是彼岸世界。土生土长的道教讲长生久视,希望人们永远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中国化的禅宗讲顿悟成佛,反对追求辽远的天国。道教讲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禅宗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实反映了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

正是这样,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普遍存在着把本体界与现象界割裂开来、对置起来的情况。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重视“百姓日用”,主张“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世间而出世间”,认为理想的追求、精神的超越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和内在的超越。即便是主张超越的人文精神的道家,也是如此。如庄子认为,人的精神上的自由追求,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而在西方哲学中,自巴门尼德以来就明确地将世界二分,认为只有本体界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现象界则不是真实的存在;至于“上帝”的概念,更是在从中世纪至近代的西方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才真正使西方哲学出现大转向。

二、非实体性的思维

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不是从分析对象世界入手,而是从考察对象世界的联系入手;不是追求决定这种关系的最终实体,而是探讨这种关系的各因素的联结及其功能。

这一特点,从根本上说,是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相联系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是悠久而不衰的农业文明。中华民族所处的亚洲东部的地理环境,使我们的先人没有像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希腊人那样走向蓝色的海洋,也没有像一些游牧民族那样长久地骑在马背上,而是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广阔土地上发展起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与繁荣,促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与农业生产联系最密切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分析入手,而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联系入手,来把握对象世界。

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古代中国比古代希腊更早进入文明时代,产生了最初的奴

隶制国家政权。与农业经济相适应,中国奴隶制保持了氏族公社的血缘纽带,并由此建立了一整套金字塔式的世袭等级特权制度。这一历史文化特点,促使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这样一种重联系的思维方式,经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提炼、升华、反复加工,就形成了从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联系入手来解决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中国哲学智慧。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阴阳思想、天地人相统一思想,都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哲学智慧。孔子讲的“爱人”,墨子讲的“兼爱”,孟子讲的“恻隐之心”,荀子讲的“明分使群”,也都体现了这种哲学智慧。加之中国哲学的立足现实的态度,反对把本体界与现象界明确二分,因而中国哲学家并不关心决定这种联系的最终实体,而关注的是这种联系的各因素的联结及其功能。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非实体性的辩证思维传统。这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重分析的原子论式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内圣外王的追求

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虽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更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自身进行探讨。

这一点,从中国哲学发生时起就开始显示出来。中国哲学的开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开端。西方哲学起自哲人们对于自然的惊讶与思考,而中国哲学则起自哲人们对于人生的忧患与求索。在古老的五行思想和阴阳思想中,就表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表现了强烈的对于人的生存智慧的探索。古代希腊哲学,直到苏格拉底才开始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而中国哲学则从一开始起就立足于这种思考。在以后的中国哲学发展中,一直保持了这种最初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纯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兴趣者可以说很难找到。他们的兴奋点,总是放在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上,总是放在对人自身的思考上。即使是思考自然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也总是要最后归结到社会人生问题上。荀子就说过:“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认为对“天”、对自然界的的思考,必然要最终回到对人的思考上来。

这种对于人的思考、探讨,又总是与伦理、与政治、与历史、与文化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巨大的现实感和强烈的历史感。在中国哲学家那里,对智慧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兴趣、个人的爱好、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学问,而包含了一种对民族、对国家、对天下的崇高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体现出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精神,不只是通过他的言论、他的文字、他的著作体现出来,而且通过他的行为、他的人格、他的德性、他的人生体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甚至更为重要。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了一句孔子的话:“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句话可以说典型地标明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徐复观对这句话作过解释,他说:“‘空言’,是理论的、抽象的概念语言。‘见之于行事’,是在行事中发现它所含酝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载之空言’,是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表达方式。‘见之于行事’,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金岳霖也对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作过说明。他在《中国哲学》一文中写道:“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

拉底式人物。”“在他那里,哲学从来不单是一个提供人们理解的观念模式,它同时是哲学家的心中的一个信条体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就是他的自传。”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在历史上形成了对“内圣”与“外王”的追求。所谓“内圣”,就是讲对人格的修养、自我的完善;所谓“外王”,就是讲以这种人格、自我去成治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中国哲学家的思想创造,总是体现了他们对“对圣外王”的理解和追求。张载的一段名言很能概括这种理解和追求。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所引)

与此相联系,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考,往往不表现为纯粹思辨的学理,而表现为具有实践品格的学理。他们总是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来作哲学的思考。正是这样,中国哲学的智慧,在军事著作中,在农学著作中,在医学著作中,在史学著作中,在政论著作中,往往得到相当精采的体现。兵书如《孙子兵法》,农书如《吕氏春秋》中的《上农》等四篇,医书如《黄帝内经》,史书如《史记》,政论如汉初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都是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影响和重要价值的著作,都可以作为哲学书来读。

四、不拘一格的表达

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由于中国哲学总是立足于现实,中国哲学家更为关注学问与人格的一致,因此在表达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作的理解时,中国哲学家不像西方哲学家重视运用逻辑方法建立明晰的体系,而是认为运用逻辑方式难以表达这种人生的智慧。老子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就是说,“道”,如果说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叫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名。哲学上的“道”与“名”,哲学所追求的智慧,不是用普通的逻辑方式与日常语言所能表达的。哲学智慧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哲学史上实际是不拘一格的,或采用语录的形式,或采用寓言的形式,或采用诗的形式,或采用注释前人著作的形式,或采用逻辑论证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一部《论语》,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都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下来,用语极为精练,没有一套一套的逻辑推理,多半都是结论式的,但却表现出很深刻的思想,活生生地勾画出孔子其人其学。这种语录体的著作,成为以后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后期禅宗的《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程颢、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朱熹的《朱子语类》,熊十力的《十力语要》,都是采用这种语录体的形式。

又如,一部《庄子》,其中就有许多哲学寓言。正是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寓言,于谈笑之间,讲出了宇宙人生的深刻哲理。在《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也载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哲学寓言,为人们千百年来长久传诵。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出自《韩非子》;“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出自《吕氏春秋》。前者嘲讽了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人们,后者批评了那些不懂得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们,都阐发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再如,一部《老子》,就是一首极优美的哲理诗,以诗的形式,以诗人的想像力和创

造力,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看法。屈原的《天问》,以诗的形式提出了有关宇宙人生的一百多个问题;而一千年后,柳宗元作《天对》,也以诗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这一问一对,成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名篇。

中国哲学家还常常通过解释前人的哲学文本,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由此形成了经学传统。一个显明的例子,就是对《周易》的解释工作。《易》之为书,最初只有卦画图像,并无文字说明。在殷周之际,出现了一套对于卦画作解释的文字系统,包括卦名、卦辞及爻辞,这就是《易经》。而到了战国中后期,又产生了一批对《易经》作解释的系统文字,其中最主要的是传世的《易传》。还有一些解释《易经》的著作未能流传于世,如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三子问》等帛书篇章就是这类著作。以后,历代哲学家都重视通过注释《周易》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不断赋予原来的文本以新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易》学传统。这一工作直到现在也没有完结。在中国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哲学著作,都是以这种解释前人哲学文本的形式出现的。如战国时韩非的《解老》、《喻老》,魏晋时王弼的《周易注》和郭象的《庄子注》,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清代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这种解释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创造。

中国哲学家也有运用逻辑方法建立体系的例子。如孟子、荀子的著述,都有很强的逻辑性,论证得相当清晰。王充的《论衡》,逻辑性相当强,全书各篇在安排上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在论证上总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但总的来说,这种运用逻辑方式建立体系的著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并不是主流。

这种不拘一格的表达,并不是说中国哲学思想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是说这种系统不是单靠逻辑体系所能呈现的。正如冯友兰所说:“所谓系统有二:即形式上的系统与实质上的系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之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页、第14页)

以上四个方面,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当然也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化。在西方哲学中,也可以发现与中国哲学类似的例子,但只是并不成为主要的哲学文化现象。而且,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国哲学的这些特点又与现代西方哲学呈现出一些相似相通之处。如现代西方哲学,也反对把本体界与现象界作一种截然二分的对立,而主张在现象界中来把握本体界,强调生活世界的意义,强调非实体性的思维。像海德格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也十分注意从中国哲学中汲取思想资源。

在我们反思和研究中国哲学历史时,应当对中国哲学的这些特点持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到这些特点展示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智慧,其中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我们说中国哲学有着源远流长的辩证思维的传统,但同时又可以说中国哲学缺乏重视分析的传统。不重视分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就会流于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不能作准确的把握、细致的了解,甚至陷入似是而非之中。又如,我们说中国哲学家善于作富有诗意的表达,但同时又可以说中国哲学家缺乏重视逻辑方法的训练,这就使得中国哲学在抽象思维程度上多少受到限制,在思辨的

深度与力度上感到不及西方哲学。总之,我们主张用平等的心态看待、研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我们反对用西方哲学来贬抑中国哲学,反对用胡适当年的“万事不如人”的全盘西化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哲学文化,同时,我们也不赞成用中国哲学来贬抑西方哲学,不赞成把中国哲学说得只有优点,没有缺陷。

第一讲第4节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本课程把中国哲学历史发展划分为五个大历史时期;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二,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

三,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

四,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哲学

五,近代中国的哲学发展

1,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最初开展时期,商周之际的王朝更替,使人们由对天的信仰转向对人自身的重视,促成了中国哲学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造成了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新格局,推动了中国哲学的首都繁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等不同哲学派别,形成了这些不同哲学派别间的相互争鸣、相互吸取、深刻影响了以后中国哲学的开展,成为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活水源头

2,汉唐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封建社会由形成而解构而重建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开展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格局:既有儒家哲学的一时独尊,又有道家哲学的再度兴起:既有本土哲学的演变,又有外来哲学的融入:既有神秘主义的浪潮,又有理性主义的批判。这一时期的不同时段,往往有一种哲学思潮成为这一时段的主潮: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主潮也发生新的转化。大体说,汉唐时期相继出现的汉代儒学、魏晋玄学、南北朝佛学的开展,至唐代出现了中国化的佛学和儒学的复兴

3,宋明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形上儒学发展的成熟期。作为新儒学的宋明道学,综合了汉唐时期各种哲学的思想资源,创造了不同路向、不同形态的形上儒学体系,在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思想世界的主流,佛,道思想从此失去优势。这一格局影响了以后近千年中国哲学的发展

4,明清之际指从明代中叶隆庆、万历年间至鸦片战争前约二百七十年时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成熟而渐趋衰落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极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运动及其所造成的天崩地解的时代大变局,导致了一代思想家、哲学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自我批判,孕育和发展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形成了早期启蒙哲学,构成了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转向近代形态的一个特殊的转换阶段。

5,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经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大变局时代。在短短百年之间,古老的中国哲学,实现了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再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与中国哲学古代传统既相联系又不相同的中国哲学现代传统。这种哲学形态的转变和哲学传统的更新,是近代中国哲学最为显著也最为本质的特征。近代中国哲学与以往时代中国哲学的区别,不仅在于时间上的不同,更主要地是哲学形态和哲学传统上的不同。

总之,中国哲学在这五大历史时期的开展,既各有特点,又前后贯通,鲜明的显示了中国哲学自古及今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这五大历史时期哲学发展的讲授,我们能够对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线索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讲第二节1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生平

公元前554-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祖辈是宋国贵族,宋内乱,举家逃到鲁国,到孔子一辈家庭衰落贫困潦倒

3岁父亲过世,母亲一人抚养长大,他的父母非合法婚姻,“野合”

当过管仓库牛羊的小吏,为地主办丧事、葬礼的小儒(后来由此称为儒家)对于自然事物、农业生产没有兴趣

他的哲学思想不仅与他的个人兴趣爱护,也与他所处鲁国的文化氛围有必要联系

鲁国具有较多西周文化周介于夏商之间,包含夏商二代成果

导致孔子文化具有较多的保守性

孔子的办学纲领:有教无类

创建中国第一个学派“儒家学派”

政治思想,试图通过“从政”实现政治理想

不仅希望自己是一个教育家,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政治家

从政之路十分艰苦,公元前501 ,51岁鲁国任命为中都,晋升大司空再升大司空代理宰相

孔子从齐国收回三座城,齐国送来两个美女,君王三天不理朝政

孔子率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向掌权者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四处碰壁被嘲讽,然而孔子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坚信不疑,反对随波逐流

无果回鲁

学术上和教育上: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称为“六艺”(“六经”)

作为教材教学生

开启了以六艺为中心的中国人文教育开启了儒学

第三讲第2节2

人文精神:中国古代西周开始由孔子解放了传统的“天命观念”

孔子的“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

孔子的哲学命和仁

天命

天:自然界的运转

不赞成鬼神,但不反对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认为不存在鬼神,但可以通过信仰鬼神感化人性

改进改良人们的德行

命:社会生活中制约人可观自然性

人的活动并不随心所欲

外在与人的客观必然性,与“天命”无关

是人不可改变的,制约人的理想和希望,制约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活动

仁 (论语的基本内容)

1.自我意识“为仁由己”(与“命”的最大区别)

由人的精神自觉所产生的强烈主体意识

2.人文情节“孝弟”“爱人”(最基本内涵,儒家学说的显著特点)(有血缘)

尊敬父母长辈,同辈兄弟姐妹(有血缘关系)

“仁”的精神首先在“孝弟”上体现

“仁”之本,生根之本,出法之点

情感性,情理交融,并不局限与此

3.仁道精神“忠恕”“爱众”(无血缘)

推己及人肯定称为“忠”

推己及人否定称为“恕”

忠恕之道,仁之方,仁之本的推广

儒家内胜外亡之道

4.理想人格“志”

仁之方和仁之本的基础之上

“仁”的弘扬,追求实现理想

内容:(1)严肃的生活态度

(2)良好的人格修养

(3)伟大的历史使命感

(4)勇敢的献身精神

儒家与其他的区别强调人情之辨,人与动物不同

君子小人之辨,人人不同

以往的“仁”:人与天,民与神(人的地位)

孔子:不通过人的地位,人的自我意识

第三讲第二节3 孔子由“仁”而得得文明追求

对于“仁”的追求理想人格的追求

孔子认为,这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德”:基于“仁”的要求,通过自我修养培养好的道德,并把这种好的道德外化为政治行为,治理国家,造福人民。

言与行与实践相结合

与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强调德行就是知识

孔子认为,行比言重要

行是根本

评价一个人通过行为实践与言行

道德哲学:

1.义务意识:为“仁”由己自身的要求

2责任意识:“忠恕”切实可实践

3.自制意识:自觉克制欲望

哲学思想:

“仁”“德”观念,在生活世界中进一步落实展开,体现儒家实践意识

为政以德统治者以身作则

政治哲学核心内容

要求对象:政治者,而不是民众

关键在于统治者当权者

子良庸忠:

德的最高表现了认识,中庸之道

生活态度,待人处事上不要过,不要不及

是看待现实,解决矛盾的方法:承认矛盾,调节矛盾

事物矛盾联系在一起,认识事物解决事物,重视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两端”

事物问题存在矛盾,只公乎“异端”会造成危害

结果是“和”

学问上“学与思”

做人上“狂与狷”

人际关系赞成“和”不赞成“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文化问题上“质与文”

政治问题上“宽与猛”

对中华民族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四讲第一节:百家争鸣的基本格局

百家争鸣基本格局:战国中后期主要有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一、儒家:孔子的儒家学派按照韩非的说话。在战国时期分化为八派: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忠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在这八派儒学之中,孟氏之儒与孙氏之儒,是儒家在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两派

孟子特别重视孔子“仁”的思想,着重于人的内在世界的开辟,强调人的内在的心性道德修养,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人学理论。

荀子特别发挥了孔子的“礼”的思想,着重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开辟,强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阐发了文化世界对人的意义。

二:墨家

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按照韩非的说法,在墨子死后分为三派:“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韩非子·显学》这些墨子后学合称为“后期墨家”。

后期墨家在自然科学研究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几何学、力学、光学的发展及古代形式逻辑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一种非主流的重分析的原子论式的思维方式,成为战国时期明辨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家

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在战国中期向着三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派以稷下道家为代表,另一派以庄子为代表,再一派发展为黄老之学。

稷下道家是指齐国“稷下学宫”中的一批道家学者。稷下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明确地把“道”规定为物质性的“精气”,并把人的精神、心智看作是“精气”组成的。这种观点深化了对世界的物质性与统一性的探讨,成为中国古代气论思想的重要源头。

庄子以“物物者非物”的命题对于“道”作出新的规定,并由此发展出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思想,对现实世界展开批判,以求的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从而开辟出一个自由的精神境界。这就着重精神境界上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黄老之学则改变老子所赋予道家的隐者性格,使道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新型地主阶级的现实政治相结合,重视吸取儒、法思想资源,形成新的道家理论,最终形成指导西汉初期“文景之治”的新道家意识形态。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讲到的道家,主要指的是这一派。

四:名家

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大变动,名实关系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当时着人们的关注和探讨。环绕名实关系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不同倾向和不同特

点的名学思潮。

一个方面,形成了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正名学说。这派思想可以溯源于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主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就是强调一种政治上的正名。

另一个方面,又形成了与现实政治相分离的明辨思潮,以惠施和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学派使其重要代表,他们发展出了一种类似于古希腊原子论式的分析的思维方式。从广义上说,墨家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思想,也可以归于明辨思潮。

五、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确立和巩固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中所产生的重要政治思想派别。法家自觉地积极地站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前列,为推进新型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变法运动和统一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这种血与火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的法家思想,不可能像孔孟儒学那样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也不可能像老庄道家那样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意,而是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在法家思想中,处处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清醒、冷静、精密、务实的思考和分析,认真细致地探讨各种现实的社会矛盾及其解决途径。法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政治历史哲学。

对法家学说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者,有商鞅、申不害、慎倒。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在秦国进行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深刻的封建化改革,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最初基础。

发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其思想成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指导思想。

六:阴阳家

阴阳家与先秦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早起阴阳家发展了研究天文、历法、星度、节气为主的阴阳数度之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论阴阳家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正是以阴阳数度之学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

阴阳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邹衍,企图从阴阳数度之学中推衍出概括天道与人事的普遍规律,提出了“大小九州”的地理观和“五德相胜”的历史观,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宇宙观。

(1)大小九州的地理观

邹衍认为,中国之内可分为九州,这是小九州。而向中国这样的赤县神州,共有九个,这是中九州。而这种中九州,在世界上又共有九个,这是大九州。因此,按他的推算,像中国这样的赤县神州,在天地之间共有八十一个。这就对世界提出了新看法,把封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观念打破了。

(2)五德相胜的历史观

邹衍又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变化受着金木水火土五种力量的支配。五德相互取代,王朝相互更替,人类历史作一种循环的运动。邹衍的这些思想对汉代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五讲第一节: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想1、2

1、新道家思潮

秦汉之际的新道家,又被称之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本是先秦到家的一支,

以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相配,把皇帝与老子共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其思想在战国后期已经比较广泛地流行,而至汉初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黄帝四经继承、改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于如何建立新的大一统封建国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所谓雄节与雌节,是黄帝四经用以区分斗争策略和方式的一对特殊范畴。凡盛气凌人,骄横自恃,成为雄节;凡外示柔弱,谦慎自持,成为雌节。只有守雌节,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些思想是对老子的“弱者道之用”思想的积极改造和发挥。正是在此基础上,新道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新法家思潮

汉初的新法家,与先秦法家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于秦亡的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批判了韩非的极端化的思维模式和秦始皇对于暴力、专政的迷信。同时,他们又继承了先秦法家立足现实、力主革新的传统,针对西汉王朝所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提出了最激进的改革措施,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来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

西汉初期新法家的最重要代表人物当推青年思想家贾谊,贾谊的著作有《新书》及疏、赋等。他的最著名的疏是治安策。毛泽东赞扬说“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贾谊在秦汉之际哲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面向社会现实,以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对汉初复杂交错的社会矛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在这些分析中,他推进并发挥了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矛盾学说。

第一,贾谊认真分析了秦亡的原因。他指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很快由胜利者转化为失败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取与守不同术。看不到夺取天下与治理天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政治手段和统治方式。

贾谊指出,秦统治者经历了由取天下到守天下的重大历史转折,却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把取天下之术又继续作为守天下之术,终于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了迅速灭亡。由此,贾谊提醒胜利了的西汉统治者一定要重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取得天下后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政治手段和统治方式。

第二,贾谊又立足现时代的现实生活,着重分析了西汉之初的政治形势,剖析了汉初中央统治者所面临的一些列的社会矛盾,并进而提出了解决诸社会矛盾的思路。

3、新儒家思潮

秦王朝的“焚书坑儒”,固然对儒学是一种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能够阻止儒学的发展。西汉初期,一些儒家学者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对先秦儒家经典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从而形成了汉初的新儒家思潮。

在汉代,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形成了两大系统: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当时的儒

生所传授的儒家经典,是用秦汉时所通用的隶书写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以后又在孔子住宅的墙壁中及民间,发现用先秦篆文写的儒家经典,称为古文经。今文经与古文经不仅在文字的书写、读法方面不同,而且在对文字的训诂和内容的解释上有较大的差异。今文经注重发挥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着重从哲学的角度来阐释儒家经典;古文经则着重于事实的考证与论述,着重从史学的角度来阐释儒家经典。

在秦汉之际,还出现了一批儒家学者的哲学著作,如《大学》、《中庸》、《礼运》等论文。这些论文着重从哲学上对于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作了进一步的开辟,形成了一套心性论与政治哲学相结合的理论,发展了儒家哲学。

《中庸》主要吸取了子思以来的儒家心性论思想资料,着重对于儒家的内圣之学作了发挥。《中庸》认为人应当保持“中和”的生存状态,《大学》着重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开辟。

宋代的大哲学家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并作注释,成《四书集注》。该书在元明清三朝,成为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教科书,影响甚大。《礼运》篇的哲学贡献在于通过“大同”与“小康”概念,提出了儒家理想社会的模式。

新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是董仲舒。董仲舒从今文经学派的立场出发,上承孔孟儒学思想源头,下接秦汉之际的新儒家思潮,综合、改造了先秦诸子的思想资源,建构了一套以发挥《春秋公羊传》思想为中心的新儒学体系。这一体系适应了新兴封建统治者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终于在汉武帝时取代新道家,一跃而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

4、思维模式的转变

秦汉之际,尽管新道家、新法家、新儒家三大思潮各有见解,相互争鸣,但它们之间又有共同点,这就是在思维模式上摒弃了韩非的“不相容之事不两立”的思维模式,实现了向天、地、人相统一的思维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早在秦统一中国的前夕,在当时的秦国统治集团中,就为思维模式的转变问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争斗的双方:一方以秦相吕不韦为代表,另一方以秦始皇为代表。吕不韦组织众多宾客编著了《吕氏春秋》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吕不韦提出了一个不同于韩非思维模式的新的思维模式:认为应当像天与地的上下关系那样,建立君臣之间的上下关系,但君主必须贵公去私、无为而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上下不易,稳定运转。《吕氏春秋》的这些思想,无疑是试图改变秦王朝长期所奉行的法家思想路线。但是,吕不韦不仅没有能使秦始皇采纳其思想,反而遭到秦始皇的迫害而死。秦始皇一直都奉行韩非所主张的极端化的思维模式。

秦汉之际的三大思潮,认真汲取秦亡的教训,都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三大思潮都认为,在观察世界、思考矛盾、处理问题时,必须把天、地、

人三要素统一起来加以考虑,而不应当只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部分上来加以考虑。

第五讲第二节董仲舒的哲学思想1、2

一、董仲舒其人其学及其著述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他所处时代的大问题——如何巩固新兴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方面,董仲舒对于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作了认真的汲取。另一方面,董仲舒又积极从理论上论证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合理性、永恒性。可以说,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就是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

二、“天人感应”理论

就是依靠“天”的力量。利用“天”的力量来制约君主权力,是墨子想出来的一个办法。秦汉之际的思维模式讲天、地、人相统一,又使得“天”与“人”之间有了一种更密切的联系。正是这样,董仲舒通过对思想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整合,提出了一整套以制约君主权力为目的的“天人感应”理论。

(一)天人同构论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通过天、地、人相统一的思维模式所建构的天人同构论。

在董仲舒看来,“天”与“人”、自然界与人类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一方面,人在形体上与自然界有共同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现象也与自然变化在类型上相对应:人有好恶,天有暖冷;人有喜怒,天有寒暑;人间有上下,天地有尊卑。这是所谓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董仲舒认为,既然天与人同构,那么在“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就可能进行无限制的类比推理,以获得关于天人问题的新知识。在这种无限制的类比推理中,他一方面把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自然现象以社会的属性,从而塑造出了一个人格神的“天”;另一方面又把社会关系神秘化,以人格神的“天”作为社会关系的根据,认为封建社会的各种等级名分和隶属关系都符合“天”的规律。

(二)自然现象的拟人化

董仲舒在解释自然现象时,虽然也讲“气”、“阴阳”、“五行”等,但他又通过主观的类比推理,推断“天”与“人”一样具有精神现象,四时运行、气候变化都体现了“天”的情感和意志。

这样一来,董仲舒认为“天”实际上是一个人格神,得出了“天者,百神之大君”(《郊语》)的结论。

(三)社会关系的神秘化

董仲舒认为,既然天人同构,那么人的社会关系也是效法“天”而建立起来的。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取诸阴阳之道。”

在他看来,“天”由于有意志和情感,因而对于“阴”与“阳”的态度是不同的。在自然界,属于“阳”的事物总是主导的积极的力量,属于“阴”的事物只起配合的作用。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强调封建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以“天”的法则作为根据的。

在董仲舒看来,人们的社会关系都是由“天”所授予的,即所谓“受命于天”。他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这就为封建等级关系和宗法关系涂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四)天人感应

根据这种自然关系的拟人化和社会关系的神秘化,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进而认为,在“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他认为,“人”的活动必然会得到“天”的反映。如果君主按照“天”的意志办事,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天”就会降下“符瑞”,表示肯定;如果君主违背了“天意”,影响到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巩固,“天”就会降下灾异警告,表示危险。特别是后者,董仲舒尤其看重。

董仲舒宣扬这套“天人感应”理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屈君以伸天”,试图以“天”的神秘力量来制约君主的无上权力。这套理论,在今天看来当然很可笑,很荒诞,但在当然却可以算得上一大发明。有汉一代,确有不少正直有识之士利用“天人感应”理论来向皇帝进言、提意见。而统治者出于对于“天”的敬畏,也果真对这些意见有所接纳。因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在历史上有其积极的意义,不应当只把它看作是一种消极的错误的东西。

三、“天道不变”思想

董仲舒的哲学,固然有试图限制君主无上权力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着为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的一面。在这一方面,他提出了“天道不变”思想。“天道不变”思想是与“天人感应”理论相联系的。

(一)“凡物必有合”

董仲舒认为,事物普遍存在着矛盾。他把矛盾双方的统一称为“合”,认为这是一个“凡物必有”的普遍现象。在他看来,上与下、左与右、表与里、前与后、美与丑、顺与逆、喜与怒、寒与暑、昼与夜、夫与妻、父与子、君与臣等,都是相反相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所构成的。

(二)“天道不二”

但是,董仲舒又把矛盾双方看成是固定不变、不可转化的。他特别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臣要服从君,妻要服从夫,子要服从父,双方贵贱、尊卑的地位永远不能改变。在这个基础上,董仲舒进一步推演出“天道不二”的论断。他认为,“相反之物”不仅定位不易、不能转化,而且也不能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只能是一出一伏、不相矛盾。这就是所谓“一而不二”。董仲舒把这种“一而不二”称为“天”的规律,提出“君子贱二而贵一”。落实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三统”“三正”

他认为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不是君臣易位,而是“天命”的转移,表现为“三统”、“三正”的依次循环。所谓“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所谓“三正”,指根据中国古代历法,一年之中有三个月——寅月(农历正月)、丑月(农历十二月)、子月(农历十一月)可以为正月。

在董仲舒看来,每个新王朝的出现,都必须“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自己和前朝的区别。所谓“易服色”,是从这“三统”中选择一种色调作为自己的代表,以与先前的王朝相区别,如夏代是黑统,商代是白统,周代是赤统。所谓“改正朔”,是指在历法和礼义上作相应的变更。如夏代以寅月为正月,商代以丑月为正月,周代以子月为正月。董仲舒认为,王朝的更迭、历史的运动就是在这“三统”、“三正”的圆圈中循环。

(四)“天道不变”

为什么封建制度之“道”不可改变呢?董仲舒的回答是:“道之大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人的社会关系都是取法于“天”的,“天”是阴阳定位、不得

改变的,因此人类社会的也是永远如此、不得改变的。从“凡物必有合”到“天道不变”,董仲舒论证了封建大一统的合理性、永恒性。这是他的哲学的又一方面。

四、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

董仲舒哲学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开启了对于限制大一统封建国家君主无上权力的探寻,这在历史上有其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所采用的“天人感应”理论又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这在历史上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西汉末年,董仲舒哲学中的神秘主义逐渐与当时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形成弥漫东汉一代的神学思潮。所谓“谶”,是一种用隐秘的语言预决吉凶的迷信。所谓“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与“经”相对,所以称作“纬”。纬书中包含了不少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及其有哲学意味的理论,但又充满了神秘主义的内容。谶纬在两汉之际成为统治阶级愚弄民众、争权夺利的工具。这样一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原有的积极意义已经失去,而蜕变为一种神秘主义的为封建大一统作辩护的理论。

第六讲第一节:魏晋玄学的兴起

一、时代背景

东汉末期,经历了四个世纪之久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走向崩解,大一统封建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动荡。魏晋时代,开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分列时期。门阀士族在失去中央集权的有利控制后,其势力迅速膨胀,力图夺取最高统治权力,更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争夺和社会动荡。魏晋玄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首先,玄学的兴起适应了士族知识分子在急剧动荡时代安顿自己心灵的需要。魏晋时代,由于大一统封建社会结构的解体,门阀士族夺取最高政治权利的斗争日益激烈。首先有魏国统治集团内部司马氏集团取代曹氏集团的残杀,接着又有西晋王朝建立后掌权的门阀士族之间的斗争,最后酿成了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

统治者之间的残酷的权利斗争,不仅给广大的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而且给士族知识分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出现了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恐怖局面。围巾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大都少年有为才华横溢,但又都生命短促。许多人在统治集团的倾轧中丧失了年轻的生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十足知识分子急需找到一个远离现实的精神家园,来安顿它们因现实生活动荡而极度不安的心灵。儒家学说总是直面现实、立足于现实的要求积极入世,因而不能祈祷这种作用,于是它们希望从道家思想中求得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一次来安顿自己的心灵。

·其次玄学的兴起对于长期独尊儒术的中国思想世界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后,儒家经典就成为政治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家庭生活的理论根据。研究、解释儒家经典,为现实政治服务,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任务。这使得经学的研究成为汉代思想学术的主流形式。

汉代经学的开展有两个很大的局限性

其一是神秘主义。董仲舒改造今文经学,宣扬天人感应理论,这一理论在西汉末期又与迷信相结合,形成弥漫于东汉一代的神秘注意思潮。

其二是繁琐考证。经学家们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

这种繁琐的考证眼中的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窒息了理论的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一皓首穷经为终身职业的读书人。

随着汉帝国的没落和大一统封建社会结构的解体,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汉代入学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

魏晋玄学的兴起,冲破了汉代经学笼罩下的沉闷僵化的学术氛围。抛弃了神秘主义的、繁琐考证的经学研究,把人们的思想从儒家经典的严重束缚下解放出来。两汉哲学讲的是宇宙论,纠缠于哲学与科学、神秘主义与理性精神之间,而魏晋玄学则将哲学提升为对本体问题的探讨,力图摆脱哲学与科学神秘主义与理性精神的纠葛,成为一种关于最高存在的思考。

正是经过了魏晋玄学的这一中国哲学发展阶段,中国人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接合点。来吸取消化,融会印度佛教哲学,才有可能是佛教哲学中国话,才有可能创造出富有思辨性的宋明道学。

由上述两点可见,玄学在魏晋时期的兴起与开展,是当时社会大变动的结果。二、思想渊源

玄学的兴起,还有其思想的渊源。两汉儒学主要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而魏晋玄学则主要是对先秦道家的继承和发展。有的哲学史家如冯友兰酒吧魏晋玄学成为新道家。原因有三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老、庄哲学思想表现了古代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痛苦心里。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关心人生人世,但是社会的动荡、政治的严酷,又使得它们几乎无法在现实世界里生存下去。在这种困境之下,老、庄道家提出离开现实回到自然状态中去。在那里得到解脱自由。

·其次,从思维结构上看,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从现实世界之外开辟了道的超越世界,为中国的读书人找到了现实世界之外的又一块立足之地。

当现实生活中矛盾尖锐,动荡不安,无法安顿人们的心灵的时候,道家所开辟的到的超越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块安顿心灵之地,因此,中国文化中尽管没有强烈的出世观念和彼岸世界,但却有一个离开现实而安顿人的心灵的地方。正是这样,当魏晋时期的名士们感到现实生活中难以生存的时候,他们必须地要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道家,从到家的道的超越世界中找到安顿自己的心灵的地方。

·再次,从哲学发展上看,道家思想在汉代曾得到很大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百变先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第一,道家思想以黄老之学的形式在秦汉之际得到很大发展,在汉初几十年的中国思想世界中占据过统治地位,并在现实政治中取得了文景之治的实际成效。

第二,在儒学于汉武帝时定为一尊之后,道家思想仍然在民间传播与发展,一些批评儒家神秘主义思潮的思想家,都重视从道家思想中吸取营养。

第三,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相结合,形成东汉时期的原始道教。原始道教的经典是太平经。这些思想对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有很大影响。成为农民战争的思想旗帜和理论武器。

值得指出的是,魏晋玄学家在推崇老、庄思乡的同时又推崇孔子,吸取儒家的思想,特别是关注意用老、庄思想改造周易、论语的泗县通过资料。它们把周易、老子、庄子并成为三玄,把研究这三部著作的学问称为三玄之学。

三、主要问题

魏晋时期,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是一个哲学重新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

多、收获甚为丰富的时期。魏晋玄学在反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争论,涉及题很多。在哲学思想上,玄学探讨的主要有三大问题

1、现实世界存在的根据是什么,环绕这个问题形成了有无之辨;

2、人们怎么样才能把握这种根据,环绕这个问题形成了言意之辨;

3、从这种根据出发,人们应对现实世界做出怎样的理解,环绕这个问题

形成了名教自然之辩。

代表人物为:王弼、嵇康、裴頠、郭象等。

第六讲第二节:王弼的哲学思想1、2

一、王弼其人:(公元223-249),字辅嗣,山东金乡人,三国时期曹魏注明玄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奠基者。

王弼受到何晏的极力推荐,由当时掌握曹魏权利的大臣曹爽任为尚书郎。其时司马氏与曹氏争夺魏国权利,公元249年司马氏控制曹魏政权后,曹爽、何晏被杀,王弼亦受到株连,免去官职,同年秋得病而死,年仅二十四岁。

毛泽东把王勃、王弼、贾谊三位青年学者并论,认为这三位短命青年分别在文学、哲学、历史学和政治学上都有很高成就,,十分欣赏。他说:王弼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的太早了。

二.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王弼对于魏晋玄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魏晋玄学的实际开启者,在于他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的哲学又因此被称之为贵无论。

以无为本,这是王弼哲学思想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的提出,是王弼对老子思想资源作进一步解释的结果。

在老子那里,提出了作为世界的本体的道。对于道,老子称之为无。这种无并非一无所有,而是现实世界的有、即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根据和本源。只是因为它不是现实世界的有,所以才被称之为无。

而在王弼这里,则认为无是世界的本体。道成了无的名称。他说:道者,无之称也。又说道以无名无形成济万物。在他看来,只有无才是世界的本体。

那么这种作为本体的无是什么呢?

首先,这种无不是与有相对的没有。也不是与存在着相对的不存在,而是指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所赖以存在的本体,是一种最本质、最真实的存在。

其次,这种无作为世界的本体,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绝对。不具有任何具体的、可以感知的性质: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无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尝不出,无名无形,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

再次,这种无正是由于不具有任何具体的性质,是一种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因而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能够派生世界万物,成为万物之始,万物之宗。

王弼由此提出了以无为本的问题。他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这是说,世界万物都是以具体实在的形式存在着,但他们又都以无作为自己存在的本体、根据,只有无才能真正代表全部的具体实在的事物。要使具体实在的事物得以保全,必须首先把握住作为大本大源的无。

为了进一步说明以无为本,王弼通过体与用、本与末、一与多、动与静等多

重关系进行了论证。

1.体与用

所谓体,指本体;所谓用,指体的功用。王弼认为,只有无才是体,而有则是其功用的体现。现实世界丰富多彩,但都不过是无的功用的展现罢了。

王弼说:虽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无以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在他看来,离开了无这个本体,就没有它的功用,也就没有气象万千的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当然存在着以无为用的现象,但更主要更重要的是以无为体。

2.本与末

所谓本,指本体;所谓末,指现象。在王弼看来,所谓本与末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他说: 母,本也;子,末也。这也就是说,现实世界是由无产生出来的。王弼主张举本统末、崇本息末,但同时又认为本与末如同母与子,都是真是的存在。

这与西方哲学对于本体与现象关系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从巴门尼德开始,前现代的西方哲学家都把本体看作是真实的,而把现象看做是不真实的。而在王弼这里,则明确地指出不论是本体还是现象,都是真实的存在。这显示了中西传统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差异。因此,王弼提出本与末这一对范畴,是他的一个很大的贡献。这对范畴深刻、形象、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特点,表达了中国哲学家对于本体与现象关系的理解。

3.一与多

王弼又认为,本与末的关系,也就是一与多的关系。所谓一,指现实世界的统一性;所谓多,指现实世界的多样性。王弼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王弼认为,世界万物必须统一于无。

王弼认为,这种无虽然是一、是寡,但却体现了万物的统一性。因此,寡者,众之所宗也,品制万变,宗主存焉。用一与多的关系说明无与有的关系,实际上同用本与末的关系说明无与有的关系相似,即肯定了本体对现象的统摄作用,又肯定了本体与现象都是真实的存在。

4.动与静

王弼认为,现实世界是处于变化运动之中的。但是,他又强调,作为本体的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因此是静止的。在他看来,现象是变动的,而本体则是静止的,静是动的最后归宿,静对动起一种主导作用。因此,他说:静为躁君,安为动主。

三、得意忘象的认识论

1.认识对象

王弼认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应当是作为本体的无。为什么要以本体作为认识对象呢?王弼敏锐地看到,以现实世界作为认识对象,是不可能穷尽天下一切事物,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的。要获得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不应当停留在现象上,而应当去把握本体,以本御末,以一统多。

2.认识方法

王弼认为,作为本体的无不是人们的一般人是方法所能把握的。他结合对周易的研究,分析了周易中言象意的关系,提出了言不尽意、得象忘形、得意忘象的认识方法。这里的言指卦辞,代表语言;象指卦象,代表物象;意指卦的义理,代表事物的本质,即无的本体。

他认为,作为本体的无。不能用感觉经验、日常语言和逻辑思维把握。只有抛弃语言这个工具,才能明确物象;只有抛弃物象这个中介,才能把握本体。

四、名教本于自然

王弼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出发,进而阐发了他立足于无的本体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这就是名教本于自然。

所谓名教,是指儒家所提倡的现实世界的政治制度、等级名分、伦理纲常等人文内容,也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所建构的文化。这对士族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的世界。他们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

所谓自然,是代表无的本性的最高范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并非指现实的自然界。无的本性就是自然,这种自然之性为现实世界提供了存在的原则,因此现实世界要法自然。自然是一个表示本体存在状态的最高范畴。这对士族知识分子来说,并非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的世界,而是一个理想世界。

名教与自然,由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当然存在着矛盾,有时矛盾还十分尖锐。这也就是魏晋时代士族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们往往在这一矛盾中困惑。王弼哲学即在于力图来协调这一矛盾,使之缓和。

名教的建立是自然发生分裂的结果,而名教的建立有时为了复归于自然。

王弼主张在现实生活中贯彻无为而治的原则,建立名教,不是有为而治,而是无为而治。在王弼看来,只有主张名教本于自然,才能为现实世界的长久治安找到形上的根据。这里也表现了他的政治哲学。

第七讲第2节佛教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1.佛教的传播

已印度为出发点,分为北传和南传,两汉时期传入中国。

2.佛经的翻译

首先由西域真人翻译,三国时期开始有了自己的翻译家。

3.东晋时期般若学七宗

第一本无宗,第二本无异宗,第三即色宗,第四含识宗,第五幻化宗,第六心无宗,第七缘会宗。

第八讲第2节韩愈的哲学思想

1、在文学上,韩愈是著名的文学家,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在政治上,韩愈主张中央集权,同情民间疾苦,但又倾向保守,反对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发动的“永贞革新”。

3、在思想上,韩愈反对佛教,复兴儒学,成为唐代儒家哲学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

4、韩愈提出的儒家的“道统”,对于儒家哲学的复兴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5、柳宗元、刘禹锡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第十章道学的开启者——周敦颐

一、周敦颐人与书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其学被称为“濂学”。

两宋的四大道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闽学

哲学著作:3书

1 《太极图》。该图并非周敦颐所创制,是根据五代时道教学者陈抟所传解《易》之图,由周敦颐改制而来。

2《太极图说》。周敦颐为解释《太极图》缩写的文字,仅两百余字。

3《通书》。这是周敦颐的一片最长的哲学论文,进一步阐发了他的新儒家思想,但只有近三千字。

尽管周敦颐的文字不多,但却是纲领性,为宋明道学发展提供了立论根据和思想资料。

《太极图说》最有代表性、涵盖性的

二、宇宙发生论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的特点在于,对本院的无极与太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周敦颐看来,本源具有无极与太极的双重规定,是“无”与“有”的统一。这明显汲取并改造了道家哲学与佛教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使得这一宇宙发生论又带有一定的本体论的意味。

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一个特点。只是在一些哲学家那里本立论的意味强烈些,而在另一些哲学家那里,宇宙论的意味强烈些。

宋明道学对本体论的探讨,有一个由宇宙论走向本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宇宙论的意味逐渐减少,本体路的意味日益凸出。而周敦颐则是这个过程的起点。

三、人生哲学

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其落脚点在与人。他以宇宙发生论为形上根据,讲了一套人生哲学。

人的特点:人是自然的产物。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人也在其中。但人又与其他的自然物有区别,是二气精华所构成,是万物中最具有灵性的。这种灵性在于,人有精神,产生仁义礼智信,能分善恶。人的一切活动都由此出发。

所谓人极,即做人的最高标准。既是价值体系。

确立了价值体系,有了做人的最高标准,人才能为自己的活动找到是否合理的尺度,人才知道自己怎样做一个人。

按照儒家的圣人伦理原则,克服个人的欲望,才能立人极。周敦颐所讲的一套宇宙发生论,带有很浓的伦理色彩。这对以后宋明道学也发生了很大影响。宋明哲学理欲之辩由此而为开端。

在《通书》中周敦颐进一步把伦理道德提升到宇宙论的高度。这是宋明道学强调伦理的本体意义的开端。

周敦颐主张“无欲”、“主静”,也提出了人的精神境界问题。他在《爱莲说》中表达了他对精神界的追求。

周敦颐把“无极”与“太极”结合在一起说明宇宙的本源有何意义?

在周敦颐看来,本院具有“无极”与“太极”的双重规定,是“无”与“有”的统一。这明显汲取并改造了道家哲学与佛教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使得这一宇宙发生论又带有一定的本体论意味。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的一个特点。只是在一些哲学家那里,本体论的意味强烈些,而在另一些哲学家那里,宇宙论的意味强烈些。在先秦时代对本体问题总是结合宇宙论问题来讲,而至汉代则以讲宇宙论为主,真正发展到讲以将本体论为主的是宋明道学。但这并不是说,宋明之前的儒家讲宇宙论不带有一定的本体论的意味,只

西洋服装史考研笔记

西洋服装史讲义 服装史概论○3 1.为什么要学习西洋服装史? 首先,许多流行现象,包括现代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以及着装讲究和常识大多来自西方服饰文化,主动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的“洋为中用”。其次,不断的反复或重复是服装流行的一般规律。服装史不仅是一部人们穿衣戴帽的历史经过,而且蕴含着许多创作灵感。薇薇安伍埃斯特伍德曾说:“过去的服装中凝聚着许多刺激我去创造的东西”。 2.中西服装史的区别? 中国服装史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环境中伴随着文明的进展和朝代的更替而形成的,属于个体发生性,西洋服装史则是伴随着文明的移动,跨越亚非欧,最后落脚到西欧诸国,属于系统发生性,其历史背景更加错综复杂,文化形态也极为丰富多彩。 3.东西方服装的差异? ○1材质:东方普遍采用透气吸湿性好的纤维材料,如丝绸、棉、麻。 西方更多采用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 ○2造型:东方多采用平面,西方多采用立体。 ○3审美:东方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在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和性别,故在服装中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异。 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大第二性征。 ○4裁剪:东方一直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保持宽松飘逸。西方多用立体剪裁。 ○5功能:东方多为散热,西方多为保暖。

服装起源学说○1 保护说:○1服装的御寒作用;○2服装的保暖作用;○3保护皮肤的作用。 羞耻说:○1圣经中的夏娃;○2《五经要义》云:“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瘦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 护符说:装饰品的使用被解释为对神秘力量的崇敬,是原始的图腾崇敬或巫术现象。 装饰说:动物的本源性冲动,希望引得异性注目,炫耀自我。○1文艺复兴德意志风时期,男子布里齐兹(breeches)上的科多佩兹(codpiece)。○2文艺复兴以后,女子紧身胸 衣,裙撑和臀垫的使用。 古代服装 服装史上的“古代”是人类进入有史时代后,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在那里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古代东方世界,主要指埃及和西亚;另一块是地中海北岸,主要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古代服装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其服装的总体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或做简单的裁剪和缝制。古代诸国的衣服大多是用一块宽大的衣料披挂、缠裹在身上的多来帕里(drapery)。 地理环境 埃及东西两侧由细长的山脉和沙漠包围着,形成天然的屏障,因此可以保持其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平静地发展着。 两河流域(西亚)被平坦的沙漠包围着,没有天然的防护,民族间攻防无常,争斗不断,形成一种激烈的、动荡的、不安分的民族性格。 希腊文化圈指的是巴尔干半岛南部以及周边岛屿。有着航海国家特有的开放。 古罗马发祥于意大利半岛,鼎盛帝国时期,地中海为其内海。讲究等级制度。 文化性格(民族特点) 古埃及和古西亚的两河流域这两个地区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一种是平静的,一种是跃动的。从文化形态上看,希腊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而罗马人只不过是对希腊文化的承袭。但是罗马人却发展了这种文化,取得了希腊所不曾有的成就。如果说希腊的服装文化特性是“艺术性和多样性”,那么罗马的服装文化特性则是“社会性和统一性”。 古埃及是同一个民族在同一个地域中经营一个相对固定的国家,是一个相对“静”的历史。在古埃及,宗教意义特别重要,也是理解其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唯一钥匙。埃及人专心致志地为神服务,崇敬太阳和尼罗河(对太阳的崇拜反映到衣服上如17页L9、k5 loin cloth的发射状图案)。 古西亚是由多个民族形成的许多城邦国家,它不断地进行着战争,不断地更换着主角。双方的文化性格截然不同:古埃及文化高深、华美,但较为封闭;两河流域的文化则是鼓噪、热烈、响彻西方,但余韵不长。(西亚文化性格反映到衣服上如卡乌娜凯斯(kaunakes)颇有动感的流苏装饰。)这种凶暴与柔和,激情与宽容,完全对立的双重性格表现在服装方面:紧身的丘尼克外缠裹着好几层大型流苏装饰的卷衣,紧张与迟缓、平静与跃动、抑制与夸张这种极度对立的因素共存于他们的服装当中。 希腊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化那现实与理想、精神与肉体巧妙的均衡关系。古希腊

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罗钦顺)【圣才出品】

第9章罗钦顺 一、“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 1.“理只是气之理” 罗钦顺把物质性的气当作是世界最初的本源。他认为气是自身永远处于运动之中的,理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的规律,气千变万化然而“卒不可乱”,就在于气的运动是有着自己的一定的客观规律(理)的。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必然性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不能离开气而独立存在。 2.“理一分殊” 罗钦顺用气一元论重新解释了“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使得改造过的“理一分殊”学说成为了他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世界上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禀受物质性的气而生的,即人与事物的理都是一气变化的,是同一的,所以叫“理一”;然而“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即成形之后每一个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或特性,其表现又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叫作“分殊”。 3.“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罗钦顺认为“理一”即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分殊”之中,他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理气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

二、关于心、性的理论 1.心、性的区别 罗钦顺认为,“心”是指人的知觉、认识作用,“性”是指人的生理。人的知觉作用(心)是可以千变万化的,随着感应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又可把人心称作“情”;性则是人、物成形之后的定理,是不能随着感应而变化的,所以他认为性即是理。 2.心、性的关系 心与性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性两者虽说不同,但并不是两物,而是一物的两个方面,即都是人的一个心的两个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有体、用两方面:体即性,是心的根本,所以又可把它称作“道心”;用即心的知觉灵明的作用,即“人心”,由于它随物而感应,所以又可把它叫作“情”。 3.“人性皆善” 在人性论上,罗钦顺则从气本出发,认为性都是来源于同一气之理的,也就没有什么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气质之性即天命之性,两者是没有不同的。所以罗钦顺认为“人性皆善”,是无所谓恶的,而人的生理欲望则是人的天性,也是没有什么恶的。之所以有恶的存在,在罗钦顺看来,这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理欲望不能加以节制的原故。 4.评价 罗钦顺的人性论与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密切不可分的。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有外界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事物都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运动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 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 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 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 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 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 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 《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 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 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 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 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墨子)【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 一、社会政治思想 1.“兼爱” 墨子认为,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而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2.“非攻” 墨子认为,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大的事情是侵略战争,因此,他特别提倡“非攻”,即不攻打“无罪之国”。侵略战争为害最大,从事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对被侵略的国家“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在战争中并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为此他还严格区分了“攻”与“诛”的性质。 3.“尚贤” 墨子提出“尚贤”作为实行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墨子的“尚贤”思想,实质是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

4.“尚同” 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的统治者应由贤者来担任,全国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但是,实行“尚同”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利,以最高统治者是非为是非,加强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皆恐惧振动惕傈,不敢为淫暴”。 5.“节葬” 墨子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财富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活动,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6.“非乐” 墨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他还从提倡音乐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论证,即“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他更反对与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周礼。 7.墨子与孔子政治思想的差异 (1)孔子提倡仁,仁的思想即以唯心主义先验论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爱无差等,注重从经验中的实际效果判断行为的善恶,实际上反对孔子爱有差等的仁。 (2)孔子提倡举贤才,“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主张尚贤,要求“官无常贵,而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中国服装史复习题

一、单选20 1.<易。系辞下>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的记载,说明了当时可能较典型的服式是( A )。 A上衣下裳制B冕服制度C深衣制D 女着男装 2.中国古装种类中最重要的礼服(D) A常服B公服C背子D冕服 3.下图所绘制的是何人(C) A秦始皇B司马炎C朱元璋D 忽必烈 4.皇帝冕冠中冕旒可为(C)冕旒 A九B七C十二D 五 5.皇帝冕冠中共用珠(B)颗. A 204 B 288 C 120 D164 6. (D)属于十二章纹之一。

A.麒麟 B.梅花鹿 C.鼎 D.星辰 7. 冕綖尺寸多为长( A ) A、一尺六寸 B、一尺五寸 C、一尺四寸 D、一尺三寸 8.方形领、圆形袖、下摆不开衩,“续衽沟边”是(C)的特点 A冕服B 玄端C深衣D 胡服 9 深衣水平的下摆线表明(B) A 做人要正直 B 处事要公平 C 要尊祖承古 D 要遵守规矩 10秦汉时期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 B )' b+ t4 x9 |3 a& v A、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后221年止 B、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止 C、公元前222年到公元222止 D、都不是( 11.(C)铠甲一般用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筩状的甲身。 A 纸甲B裲裆铠C筩袖铠D明光铠 12.至少在(A)年前就有了质量较好的丝织物 A 4700 B 3000 C2500 D1800 13.(C)被誉为“织中之圣”。 A 蚕丝B丝麻C缂丝D 网衣 14服装按照用途分( D ), |4 t3 D# K3 o$ E3 O A、工作服、 B、居家服 C、运动服 D、都是 15.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A)时期的繁荣兴旺景象。 A北宋B唐C明D清 16.下图那种是元代女子首服“顾姑冠”。(C)

北京大学849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49中国哲学史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onad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8213241852.html,

【资料说明】 北大哲学系《849中国哲学史》近年来一般有三种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注重全面,考察考生知识面的广度,个别考题在教材上没有直接涉及,本资料从典型工具书中尽可能收集罗列、查漏补缺;简答题要求对学科的熟悉程度,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适当展开;论述题注重深度,强调考生对于本学科的融会贯通与领悟、表达能力。 北大哲学系专业课近几年不再指定参考书,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学科重点。对于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重要命题,甚至会连续重复命题,所以熟练掌握历年真题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去年的题或许就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在要点方面,第一,宋明理学几大思想家:张载、朱熹、王阳明最为重点,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直接看出。第二,先秦时期重要思想家的重要概念也是频繁出题。第三:魏晋玄学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争论,也常常可能出高分值题。第四,佛教方面一般每年都会有一道简答题或者论述题。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目录 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4) 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中国哲学史》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服装概论05333 -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高自考考试大纲格式内容与相关说明课程名称:服装概论课程代码:0533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服装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服装专业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学中一门非常基础性的课程。服装概论是一门学习和研究服装的基础性、框架性的专业理论教村,也是各类服装类专业学校的重点课程。 本课程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服装的诸领域进行概括介绍和简要分析,涉及服装的起源形制、文化理念、研究创意以及设计、工艺、生产、营销、理论研究等各个相关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考生对服装概论有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搞清楚服装的历史、设计、生产、销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等,为后续其它服装专业课程学习和从事与服装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材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每一章后有课后习题,它们可以起到提示重点、帮助回顾和总结本章的知识点的作用。本教材配有光盘,可供考生自学使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能够对服装专业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使考生掌握服装及与服装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使考生建立一个有关“服装”的理论知识系统,检验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全面掌握了服装概论的基本知识,是否能以所学知识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便培养服装知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服装的形制与分类、服装设计、结构、工艺、产业、生产、管理、营销、品牌与服饰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熟练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服装的发展、构成、设计的基础内容,并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并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服装概论》是服装专业中非常基础性的课程。本课程对服装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材料》,《服装心理学》,《服装结构》及服装设计类课程之前的必修课程。服装概论也是各类服装类专业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服装与服装意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服装及其相关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对服装以及它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民俗意义有一定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服装的相关概念(重点)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章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而老子认为,“慧智出,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研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无名 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古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

着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5.离坚白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北大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专业)

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 老子: 老子集解(奚侗)老子校诂(马叙伦) 老子古本考(劳健)老子正诂(高亨) 老子校释(朱谦之) 论语 论语集注(朱熹)论语正义(刘宝楠) 论语集释(程树德)论语译注(杨伯峻) 管子 管子集校(郭沫若)管子学(张佩纶) 商君书 商君书注译(高亨) 孟子 孟子集注(朱熹)孟子译注(杨伯峻) 墨子 墨子间诂(孙诒让)墨子校注(吴毓江) 墨辩发微(谭戒甫)墨经校注(高亨) 庄子 庄子集释(郭庆藩)庄子集解(王先谦) 庄子义证(马叙伦)庄子补正(刘文典) 南华经解(宣颖) 周易 周易注疏(王弼、孔颖达)周易程氏传(程颐) 周易集解(李鼎祚)周易本义(朱熹)周易述(惠栋)

周易姚氏学(姚配中)周易费氏学(马其昶) 周易古经新注(高亨)周易古经通说(高亨)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论(陈澧)公孙龙子形名发微(谭戒甫) 公孙龙子集解(陈柱)公孙龙子译注(庞朴) 孙子兵法 孙子十家注孙子兵法新注 荀子 荀子集解(王先谦)荀子简释(梁启雄)荀子选注韩非子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韩非子浅解(梁启雄) 贾谊 贾谊集 董仲舒 春秋繁露注(凌曙)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王充 论衡集解(刘盼遂) 论衡校释(黄晖)论衡选注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弘明集 韩愈 昌黎集

柳宗元 河东集 周敦颐 太极图说通书 张载 正蒙横渠易説 程颢程颐 程氏遗书 朱熹 朱子语类朱文公集朱子全书 陆九渊 象山集 叶适 习学记言 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 王廷相 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 方以智 物理小识 黄宗羲 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王夫之 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

诗广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 思问录黄书老子衍庄子解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魏源 魏源集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谭嗣同 谭嗣同全集 章炳麟 訄书章氏丛书章太炎政论选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 一、夏、商、周时期服装(祭祀占卜、甲骨文诞生、好玉、曲裾服饰形成) 1、夏:冕冠服制度确立,上一下裳形成。服色多样(上玄下黄)且有纹饰,可用朱砂染色。“鼎”青铜文化王权的象征,贵族佩戴玉器。服饰特点: 衣:短衣齐膝、后裾齐足、前衣短、斜裙绕襟、领袖脚口宽沿边。形成“曲裾服”。 领:矩领、圆领、翻领、对襟。 腰带:束细腰、系宽腰带或用丝绸织物系蝴蝶结。 袖:小口大袖“琵琶袖”、袖长而小(袖头另附装饰如“长袖”,舞者袖管奇长)。有袖口为“袍”,无袖口为“衫”,男女不分。2、商:冕冠、玄衣、熏裳、赤舄(古代女子穿的鞋,赤色重底)、上衣下裳;配有黻、大带、革带、佩绶十二。 服饰特点: 玄衣:交领、右衽、大袖垂弧、袂、领口有缘、腰有大带、下裳熏色、前韨(蔽膝)、裳下有裙裾、符合“衣作绣,锦为缘”的古代制衣。 3、腰腹下系一片“斧”式装饰品即: a韦鞸:使用皮革涂朱或彩绘称之 b黻、韨亦作芾:以丝绸绘、织、绣、画、称之 c汉后期又称蔽膝(汉以前用皮革,魏晋后用丝罗)。

d用途:商至元朝是一种祭服系腰间为跪拜所用。加工精美,附有政治意义和权力的象征。天子: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候:菱形、用黄、朱色,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章。 e形状:东汉“”状,汉代误认为“U”状 f绣纹:为“”唐用于大袖,宋、明用于袍服中与龙旁或领口,金多用两龙、两兽对峙或相蟠,即为“蟠虺虯形象”。 4、面料; a全身着不同花纹,能织极薄的精细丝绸和提花织物。 b花纹:“”状纹、绮袔纹、云氣纹、龙兽相对或者相蟠图样、满地云纹、散点云纹、小簇花。 c工艺:印、绘、绣 5、胡服: 可能是商、周劳动人民以及战士一般的穿着。 6、珮: 成组列珮玉也于这个时期形成。 7、着衣分季节: 夏:着轻巧、长裙拽地、衣裳为黑白衫、多种领、袖、帽、结带领下。冬:领袖露白处面积大,丰厚蒙茸“皮毛出峰”。 8、衣服样式分类: 分大衣、中衣、小衣。小衣和中衣款式相似,但面料和工艺不同。如小衣素纱,中衣绣花等。 9、衣服按袖形分类:

[北大中国哲学试卷--集合]

北京大学 1996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名词解释: 六府三事、 天爵、 四法界、 德性之知、 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2000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与性成 5、体用一 简答 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 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 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 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1、三理 2、三张伪法 3、三世说 4、圆成实性 5、质测即藏通几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 分) 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2、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

3、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 4、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 三、论述题(20 分) 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及其对朱熹、王阳明知行观的批评 200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伦理学专业 名词解释[不全] 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5 分x4 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 二简答 8 分x5 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 三问答 35 分x2 国内考生前3 题选2,外国考生4 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 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 3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4 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 20 分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 简答题 1,《道德经》 2,公孙龙 3,天命之谓性 4,斗莦之性 5,裴頠 6,天人交相胜 7,四法界 8,《传习录》 9,严复 10,《虺书》 二、论述题 1,试分析孔子“仁”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同异。

中国服装史资料

1 简述东西方服饰的异同。 (1)西方服饰形态在早年是与东方相近的,但在中世纪以后,欧洲采用窄衣文化,从而形成与东方不同的服饰形态与审美观念。形成这种差异有其各自民族、文化、心理的因素,也有历史、地理、气候等形成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是服装实用功能的必然选择。(2)服装材料上也必须满足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需要。东方普遍采用丝绸、麻、棉、这类吸湿性、透气性强的纤维材料,而西方则更多采用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不同的地域差距造成了不同材料的选用,如厚挺的羊毛织物与飘逸的丝绸织物导致服装形态上产生较大差异。(3)在服装裁剪技术上,东西方的服装由于功能审美的不同取向,所以在技术上发展了各自不同的结构、裁剪、装饰等工艺手段。自公元13世纪以后,西方服装越来越趋向贴身、合体,在裁剪上采用“省道”技术。反之东方服饰一直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保持东方服装的宽松、飘逸。(4)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而东方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长期的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故在服饰中有意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异,这种植根于两大文明深层的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差别使两种服饰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今天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 1简述骨针、纺论的特点以及在中国服装史上的意义。 骨针:大约在1.8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长8.2厘米,最大直径0.33厘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骨针的发现可以证实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来缝合兽皮,作衣物。沈从文在那本重要著作《中国国代服饰研究》中高度骨针的发现:“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在服装史上的重要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证实我国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初,北方先民们,已经创造出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中华服饰文化史可以看做由此开端。纺论:石制和陶制的纺论标志着原始手工纺织业的开始。在已经发掘的百数以上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几乎都有纺论出土,纺论的出现证明当时人类的原始衣料除兽皮以外,已开始有麻。葛和其他植物所织成的衣料。 2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形制在何时出现?为何种形制? 上衣下裳为我国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成形与历史上的夏朝。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变革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1)周代末年,处在西北的赵国与东胡、楼兰接界,这两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善于骑马矢射。春秋之前汉人作战主要采用战车,车战不利于崎岖山谷之地。进入战国以后,有其北方地区的战场从平原扩展到山区,这时,地处西北的赵国赵武灵王为适应军事发展的要求,以弓箭为主要武器,全军上下,皆习骑射。(2)他的改革使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并使赵国迅速成为强国。赵武灵王所改变的服饰形制是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库,所谓上褶下裤说。赵武灵王变履而改着靴。冠也采用北方民族的貂皮冠。(3)赵武灵王发起胡服的目的是为了骑射,范围也只涉及军中及统治阶层的军戒之服。但这是中华服装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第一次非汉民族的服饰大举进入中原的事件,而这种服饰上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意义甚为深远,所以周锡保先生称:“中国服装历史上的五次变革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其中的第一次变革。” 1 襦裙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制之一。汉代时期的女子日常装束为上衣下裙:上衣为襦,一种短衣,长至腰间,有里,除交领外也有直领出现;下裙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丝两端缝有系带。 2 简述丝绸之路的影响。 (1)作为中西方大规模文化和经济交往象征的“丝绸之路”源于汉代张骞的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与西域诸国交往的通道后,诸国的使者商人便为了丝绸这种轻薄华贵的面料纷至沓来,使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大大加强,并促进了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