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体图形综合训练

立体图形综合训练

立体图形综合训练
立体图形综合训练

立体图形综合训练

理解记忆理论部分——☆星级

基本概念:

圆柱:以矩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底面是面积相等两个圆。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圆锥的底面是圆,从圆锥的顶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写出关于圆柱及圆锥的所有公式。

思维方法巩固训练部分——☆星级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1.5倍,宽是高的2倍,棱长总和96厘米,求它的体积。

2、如图是由18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几何图,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3、已知横截面直径为2分米的一根圆木。截成两段后,两段的表面之和为75.36平方分米,求原圆木的体积。(π取3.14)

4、已知:在正方体中H、G、F分别是棱AB、AD、AA1的中点,现在沿ΔGFH所在平面锯掉一个角,锯掉的这块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

5、将表面积为54、9

6、150平方厘米的三个铁质正方体熔成一个大正方体(不计损耗),求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6、用长4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正方体,至少用多少个这样的长方体木块?

7、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1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长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图所示),这60块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米?

8、把一块长19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铝块和一棱长为7厘米的正方体铝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周长为31.4厘米的圆柱形铝块,求铝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9、用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2100个堆成一个实心的长方体,它的高为10厘米,长和宽都大于高,他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0、有大、中、小三个正方形水池,它们的边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中、小水池的水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

11、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圆锥的高是6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12、一个高10厘米的直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了240平方厘米,这个直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3、把一段体积是301.44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4、有大小两个正方体,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小正方体体积的多少倍?

15、把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这个正方体体积的多少倍?

16、一个直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17、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木块,把它锯成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若干块,小正方体的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18、一个正方体的纸盒中,恰好能放入一个体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体,纸盒的容积有多大?

19、在一块平坦的水泥地上,用砖和水泥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水泥池,如图所示,墙厚为10厘米,底面利用原有的水泥地,求这个水泥池的体积。

思维方法拓展训练部分——☆☆星级

20、将高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为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21、从长为13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的四角去掉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沿虚线折叠成长方体容器,这个容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2、这里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如下图示),它们的高和底面直径都标在图上,单位是厘米。请回答: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比是多少?

23、一个正方形的纸盒中,恰好放入一个体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体,纸盒的容积有多大?

24、圆柱形售报亭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如图所示,开有一个边长等于底面半径的正方形售报窗口,问窗口挖去的圆柱部分的侧面积占圆柱侧面积的几分之几?

25、张大爷去年用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苇席围成容积最大的圆柱形粮囤,今年改用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苇席围成容积最大的圆柱形粮囤,问:今年粮囤的容积是去年粮囤容积的多少倍?

26、如图所示,在棱长为3的立方体中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有三个底面积是1的正方形,高为3的长方体的洞,所得形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7、用铁皮制成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周长是9.42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油桶至少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每立方米汽油约重0.7千克,那么,这个油桶能装汽油多少千克?

28、把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高3.14厘米的长方形铅块铸成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的圆柱体,高是多少厘米?

29、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底面直径0.4米,高0.8米,在它的内、外都涂上防锈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

30、水管内圆周长9.42厘米,水在管中以每秒3米的速度流动,5分钟流过的水有多少千克?(每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31、有三堆底面周长都是15.7厘米的圆锥形小麦堆,高都是1.2米,每立方米按740千克计算,这些小麦共重多少吨?

32、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0.75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75吨,这个粮囤小麦大约有多少吨?(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3、一个稻谷围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圆柱的底面周长9.42米,高2米,圆锥高0.6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550千克,这囤稻谷约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百千克)

圆柱与圆锥

1. 一个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高是底面半径的多少倍?

2. 把一个直圆柱体沿着它上底圆的直径从上到下劈成两半,这两部分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劈开后中间就出现了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长和宽的长度正好一样长。这个直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周长与它的高的比是多少?

3. 一个直圆柱体,它的底面积不变,高增加2厘米,这个直圆柱体的表面积就增加了62.8平方厘米,这个直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 把一个高10厘米的直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240平方厘米,这个直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 把三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柱体铁块熔铸成一个等底的圆锥体铸件,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6.有一种饮料瓶,瓶身的容积是1250毫升,现在它里面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的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厘米,瓶内有饮料多少毫升?

7.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94.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8农民伯伯用一张长1.884米,宽1.256米的长方形席子围成一个圆柱形粮囤,怎样围装的粮食最多?

9.把一个高为7.2厘米的圆锥体切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块后,表面积增加86.4平方厘米,求这个圆锥体的体积?

10. 做一副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分米,底面直径4分米,至少要用多少铁皮?

11.把一根圆柱体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应削去这根木头几分之几?

12. 把一个长3.5米的圆柱,按4:3截成两部分,截得后表面积增加25.12平方厘米,求截得较长一段的表面积和体积?

13.. 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它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现将一石块放入容器内,这时水面上升了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14.. 工厂要挖一个底面直径30米,深2.5米的蓄水池。

(1)这个蓄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在侧面和底面抹水泥,每平方米用水泥12千克,一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3)如果每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蓄水池最多蓄水多少吨?

15.一个直圆锥的高是一个直圆柱的高的2倍,这个直圆柱体的半径与这个直圆锥体的直径相等,这个直圆柱是这个直圆锥体积的多少倍?

16. 把三个完全相等的小直圆柱体(每个小直圆柱体的高5厘米),拼成一个大直圆柱体,这个大直圆柱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小直圆柱体的表面积多188.4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小直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7. 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它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现将一石块放入容器中,这时水面上升了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19.把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这个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

20.把一段体积是301.44立方厘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导语:今天开始学习图形。(出示课件)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图形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 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立体图形的拼组

立体图形的拼组 制作:杭州市学军小学蔡雯丽 2009年12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等操作,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 系,培养空间观念。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在图形拼组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模型,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若干 学生自备:长方体、正方体学具,其中有一个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五、设计意图 1.尊重学生起点,把握教学方向。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并在上节课已经经历了平面图形的拼组,感受了图形的奇妙性。我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拼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感知两者间的关系。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图形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本课的教学分三个层次完成:第一层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各个面的特点,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第二层用立体图形大胆尝试拼组,从中感悟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第三层用长方形纸做圆柱体,再一次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巧取操作材料,帮助建立表象。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在脑海中构建立体图形的特征,选取有两个正方形面的长方体,通过这个材料,引导孩子发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体的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在拼组长方体的过程中,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 教案一:《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2 教案二:《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知道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数学小升专题三十三 组合立体图形

专题三十三 组合立体图形 【知识概述】 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是小学生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而立体图形的学习对培养这种能力十分有效。本节课主要复习简单的空间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我们在课本上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有关立体图形的概念还可以深化,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提高。将空间的位置关系转化成平面的位置关系来处理,是解决立体图形问题的一种常用思路。 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 【典型例题】 1、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中盛有水,水面高2.5cm ,玻璃杯内侧的底面积是72cm 2 ,在这个杯中放进棱长6cm 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没有淹没铁块,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形体 表面积公式(S) 体积公式(V) 备注 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S =(a ×b+a ×h+b ×h)×2 长×宽×高 V =a ×b ×h 用字母“a ”、“b ”、“h ” 分别表示长、宽、高。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即:S =a ×a ×6 棱长×棱长×棱长 V =a ×a ×a 用字母“a ”表示上棱长 圆柱 底面积×2+侧面积 S =2×Л×r2+Л×r2×h 底面积×高 V =S ×h h r ?=2 π 用字母“r ”、“h ”分别表示半径、高。 圆锥 底面积×2+侧面积 即:S =rh r ππ222+ V =?3 1 S ×h 用字母“r ”、“h ”分别表示半径、高。

2、下图表示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为4cm,在它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正中位置各挖去一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问:此图的表面积是多少? 3、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0.5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5吨,这个粮囤的小麦大约有多少吨? 4、雨哗哗地不停地下着,如在雨地里放一个如右图那样的长方体的容器(单位:厘米),雨水将它下满要用1时。有下列(1)~(5)不同的容器,雨水下满各需多长时间? 5、如图,圆锥形容器中装有3升水,水面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水?

五年级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综合.doc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填表。 2、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m),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5 4、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5、一个长方形的铁板,从短边的中点到两个长的中点分别连一条线,沿这两条线剪下来两个角。 (1)求剩下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若在这块铁板的两面涂色,每平方分米要用100克油漆,涂完一共要多少油漆? 6、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①已知S平=48dm2,求S阴。 ②已知:直角梯形的面积为38平方厘米,求S阴。 知识要点: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7、用6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比6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减少了56平方厘米。求小正方体的体积。 8.将一个长方体木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2米,表面积增加了120平方厘米。问这跟木条原来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9.一个铁丝围成的长方体,长15分米,宽8分米,高7分米,如果还用这根铁丝改围成一个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分米? 10.有一个空长方体容器A和一个水深24厘米的长方体容器B。现将容器B中的水倒一部分倒容器A中,使得两容器中水的高度相同,这时两个容器的水深为几厘米? 11.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5厘米,则体积增加15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4厘米,则体积增加16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3厘米,则体积增加144立方厘米。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2.在一个长24分米,宽9分米,高8分米的水槽中注入高4分米的水,然后放入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铁块,问水位上升了多少分米? 作业: 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8厘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6米,下底是24米,高30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3、一堆钢管,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13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钢管一共有()根。

【K12学习】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教案怎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一】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创设情景 师:今天,小兔子想跟来考考大家,他说把你认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快,四人小组合作得最好!现在请四人小组一起来试试看! 2. 教学互动活动设计 活动一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师:跟他一样分的同学举手。 师:那么摸摸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乒乓球。

师:我们把像乒乓球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大家把球拿出来,摸摸看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球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一推,它能滚动吗? 生:能。 师:球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把球放回盒子里。 师:现在把球放回盒子里。除了球你还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是立体的,所以这个叫长方体。请大家从盒子里拿出长方体。摸摸看长方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1:长长方方的。 生2:这里又是尖尖的。 师:大家摸摸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生:平平的。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这里尖尖的,表面平平的。长方体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师: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自己试试看。 生:不能。 师:现在请大家把长方体放回盒子里。这个是什么图形

立体图形的综合练习

立体图形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三十一的第10—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简要说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口算练习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计时,统计有多少学生在4分 内完成。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一 说他们的经验。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1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对有错误 的学生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错了。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2—16题。 用20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12题,让学生想一想:表面积为什么增加了?

第14题,计算油漆大圆柱的面积时,要注意油漆的是侧面积,不油漆上、下底面。 第15题。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压路机的工作情况。压路机直线前进时压出的路面是一 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轮子滚过的长,宽是轮子 的宽。因此求1分时间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必须要先求 出压路机1分时间前进了多少米。 第16题,是一组圆和圆柱的综合练习题。解答这组题时,要让学生弄清每一小题求的是什么。第(1)小题求的是圆的面积,第(2)小题求的是圆柱的体积,第(3)小 题求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三十一的第18。、19*题, 及思考题。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在巡视时进行适当 辅导。 第19*题,求表面积时.要使学生弄清这半根木材 的表面积指的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它的表面积除了有 原来圆柱表面积的一半以外,还多了一个纵截面的面积。这个纵截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直径。 思考题,解答的关键是弄清每秒时间放出水的体积 是多少。根据题意,出水管直径2分米,水流速度为每 秒2米。这就是说每秒放出水的体积应该相当于一个直

《图形创意》教案(1)

长沙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案(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图形创意设计 授课班级2015视觉传达 教研室视传教研室 主讲教师阎彦 职称讲师

▲训练目的: 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的思维的能力。 示范图: 三元素:△□○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教学要求: 1.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2.作业量及尺寸:A4.至少12个相关图形。 ▲训练目的: 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示范图: 眼球 ▲课题内容:眼的联想 ▲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眼的功能是什么?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熟悉的物

体进行拟人化的思考能力,提问会使学生得到一系列的答案。在学生做作业前,解剖眼球体并介绍画法。 ▲教学要求: 1.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2.作业量及尺寸:要求在A4纸上作出20个图形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某一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如:蛇、蜗牛。 示范图: 条码 ▲课题内容:条码的联想 ▲教学方式: 1.提问:直线的意义?提示:从心理学、美学、哲学、形态学角度考虑。 2.用15分钟的时间每人画出3个自然界和生活中与直线有关的物体。 3.点评后再每人画出与条码元素相结合、或相互取代的完整的形图。 ▲教学要求: 抓住条码规范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并予以取代。要求结合自然。 作业量及尺寸:10个图形,A4 ▲训练目的: 1.直线是设计中广为采用的元素,富有个性。以直线为切入点,增加学生对各 种成型特性的理解。 2.设计不是单纯的在平面上再现原物,而是要将各式无形的东西归纳为有形的 的东西,并表现为观众易接受与理解的画面。 3.从最单纯的直线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引导逻辑思维的能力。 示范图: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下半年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主要培养。 1、第一周没有正式上课,专门训练养成习惯与常规。 2、课余时间多让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比如:饭后,阅读活动课等),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课间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4、一周安排两次看故事片或动画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模范故事中有感情的朗读。

5、训练幼儿礼貌用语,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6、对行队列的训练及健身操的加强。 7、午休时间的作息要严格遵守,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二)、卫生保育管理 1、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教室及宿舍的通风对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2、做好每天的晨检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随时注意幼儿的玩具用品,检查看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有无玩具用品损坏导致不安全的情况。 4、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能当老师的小帮手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比如:擦桌子,洗毛巾及扫地。要求幼儿每周回去帮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周一向老师汇报。 5、用餐能够安静且保持桌面及地板干净。 6、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比如:不乱玩火、不触摸电、不搞危险动作等。 7、体育活动多让孩子锻炼身体或散步晒晒太阳。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数学: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4.3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渗透多侧面观察分析的思维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逐渐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能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法学法: ①发现式教学法②动手实践与思考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看录像; 2. 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观察庐山;房屋的房型图. 二、观察体验、探索结论 活动1:观察一组图片,找出结论. 活动2:观察图片,注意这些图片的拍摄角度,你能挑出一组三视图的图片吗? 活动3:猜猜看:通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来猜测实物是什么? 活动4:观察下图 如果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着三个几何体,分别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三.学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给出由4个小正方体形成的组合图形, 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并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如: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用6个小立方体块搭出不 同的几何体,然后根据搭建的几何体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验证,看谁 画的图最标准.而后,全班同学根据某小组画的三视图来组合立体图形. 四、小结与反思: 1.本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节课数学知识对平时的学习生活有何作用? 五、练习与作业: 1.能力作业:画出我校教学楼的三视图(以面向南为“从正面看”),或者画出你家的房屋(或设计)的平面图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综合测试

立体图形 一、 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一个长方体有( )个棱,( )个顶点,( )个面。 2、圆柱体的上、下底都是( )形,而且它们面积的大小 (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 )。 3、把5块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块排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立方分米,表面积是 ( )平方分米。 4、某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36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6、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是18.84厘米,宽是10厘米,那么圆柱体底面半径是( ),圆柱体的高是( ) 7、圆锥体底面直径是6米,高3米,它的底面积是( ),体积是 ( ) 8、把一个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柱沿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 )。 9、将45立方分米的水倒入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水箱内,水面离箱口还有( )分米。 10、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高相等,圆柱的直径是6厘米,圆锥的半径是6厘米,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的最简比是( ) 11、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共8分)。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 ) 2、做一节圆柱形的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 ( ) 3、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体组成。 ( ) 4、求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圆柱形容器的体积。 ( ) 5、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后,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正方体的 2 1。 ( ) 6、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 ( ) 7、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d ,高是πd ,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 ) 8、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 )

附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复习卷

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B ) A.受表扬 B.好奇心 C.学本领 D.活动身体 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B ) A 2-3 B 3-4 C 4-5 D 5-6 3.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 A 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B 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 C 他在自然角观察了20分钟 D 他今天带来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 4.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 D ) A 儿童学到科学知识 B 儿童探索中的发现 C 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 D 儿童在科学探索中所产生的变化和发展 5.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观察的是(B ) A 观察彩虹 B 观察春蚕 C 观察水果 D 观察石头 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 ) A 2-3 B 3-4 C 4-5 D 5-6 7.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B ) A 科学教育的依据 B 科学教育的方向 C 科学教育的任务 D 科学教育的结果 8.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 A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9.“关心、爱护动植物好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B )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小、中、大班 1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A) A 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 科学回答的“是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 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 D 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

11.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活动的是(B) A 植物的生长 B 摩擦起电 C 生命现象 D 水的流动 12.认识“太阳、月亮、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问题(A) A天文现象 B 自然生态 C 物理现象 D 气候现象 不属于 ...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 )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 14.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13..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14.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B )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 15.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 D ) A.个别物体的观察 B.个别现象的观察 C.比较观察 D.长期系统观察 17.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D ) A.“你发现了什么?” B.“它是什么样的?” C.“你有什么办法?” D.“它们一样吗?” 16.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D ) A.沙、石 B.土 C.水 D.空气 1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 ...是( B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6年级-6-立体图形与旋转体综合-难版

第6讲 立体图形与旋转体综合 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学习平面图形外,还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直圆柱体,直圆锥体、球体等,并且知道了它们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归纳如下.见下图. 在数学竞赛中,有许多几何趣题,解答这些趣题的关键在于精巧的构思和恰当的设计,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例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高缩短了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典型例题 知识梳理

【解析】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说明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底周长.根据条件:高缩短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用右图表示,从图中不难看出阴影部分就是圆柱体表面积减少部分,值是12.56平方厘米,所以底面周长C =12.56÷2=6.28(厘米).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答过程:底面周长(也是圆柱体的高):12.56÷2=6.28(厘米). 侧面积:6.28×6.28=39.4384(平方厘米) 两个底面积(取π=3.14): 表面积:39.4384+6.28=45.7184(平方厘米) 【例2】★★如图1,ABCD 是直角梯形(单位:厘米,3π=) , (1)以AB 为轴并将梯形绕这个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旋转体,它的体积是多少? (2)如果以CD 为轴,并将梯形绕这个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旋转体体积是多少? 【解析】(1)如图2所示,所求体积可看作BCDE 绕AB 的旋转体与△AED 绕AB 的旋转体之和,即221 33361083 πππ?+?? ==(立方厘米). (2)如图3所示,所求体积可看作ABCE 绕EC 的旋转体与△ADE 绕EC 的旋转体之差,即 221 363451353 πππ??-??==(立方厘米).

第15讲 立体图形的综合运用

第十三讲 立体图形的综合运用 知识要点 完全浸没 升(降) 物v v = 升(降) 容升(降)h s =v 2、不完全浸没 )(物容水现s -s ÷=v h 原现升h h h -= 例1 有一个底面积是300平方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体容器,里面盛有5厘米深的水。现在把一块石头完全浸没在水里,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跟踪训练1: 1、一个圆柱玻璃杯容器中盛有水,玻璃杯内半径是5厘米,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小石头后水面上升了1厘米,已知小石头完全浸没水中,这块小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鱼缸中水深25厘米。放入几条金鱼后,水面上升了3厘米。这几条金鱼的体积和是多少立方厘米?

例2底面半径为10cm的圆锥,全部浸在直径为60cm的圆柱中,水面上升1.5cm,求圆锥的高是多少? 跟踪训练2: 1、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cm的圆锥,放在一个半径为10cm,高为10cm的圆柱中,水面上升了多少? 2、把一个体积为8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底面积为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度为10厘米,如果把铁块捞出水面后,水面高多少厘米? 例3一个底面积是72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高2.5cm深的水,当把棱长6cm 的正方体铁块放入容器中,并没有完全浸没,现在水深多少cm? 想一想:现在的水深就是正方体的()。

跟踪训练3: 1.一个底面半径10cm,高20cm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8cm深的水,放入长8cm、宽8cm、高15cm的长方体铁块,使它与容器底面接触,现在水深多少cm? 2.一个从里面量底面半径是9cm、高50cm的圆柱体容器内装有20cm高的水,当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cm、高30cm的圆柱形铁棒垂直放入容器中时,并没有完全浸没,现在水深多少cm? 例4在一个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玻璃杯中装入高3厘米的水,现在把一个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柱形铁块垂直放入玻璃杯的水中,问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π取3) 跟踪训练4: 1、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面内半径为5厘米,深20厘米,水深15厘米,现在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17厘米的铁圆柱垂直放入容器中,那么这时容器内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数字图形创意设计、在线作业

数字图形创意设计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 单选. (共 9 小题,63 分) 1. 下列文件类型中,不属于点阵图格式的是()。 A .*. Jpg B .*. bmp C .*.ai D .*. tif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2. 查看绘图时,显示全部对象的快捷键是()。 A .F2 B .F9 C .F3 D .F4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7 得分:7 3. 点阵图的分辩率常用单位为ppi,它是指每个()长度单位内所包含的像素数值。 A .毫米 B .英寸 C .厘米 D .米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7 得分:7 4. 如果您打开的文件中正缺少某几种字体,CorelDRAW会()。 A .自动替换 B .出现对话框让您选择 C .空出字体 D .临时替换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7 得分:7 5. 属性栏、泊坞窗、工具栏和工具箱在屏幕上可以随时打开、关闭、移动吗()。 A .可以 B .不可以 C .属性栏可以 D .工具栏可以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7 得分:7 6. 以下关于页面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是位图 B .只能是纯色

C .可以嵌入文档 D .不能被打印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7. 将矢量图转换为位图后,其文件可能会()。 A .体积变大 B .体积变小 C .体积不变 D .可以再原样转为矢量图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7 得分:7 8. 位图的最小单位是()。 A .1/2个像素 B .1/4个像素 C .1 个像素 D .1/8个像素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7 得分:7 9. CorelDRAW可以生成的图像类型是()。

小升初数学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综合练习

圆的应用题。 1、一座大钟的时针长30厘米,分针长40厘米。一昼夜时针和分针的针尖经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2、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5.42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半圆的弧长为31.4cm,与这个半圆半径相等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半圆的周长是51.4cm,与这个半圆半径相等的圆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边长是31.4cm的正方形内可容下多少个半径为5cm的圆? 6、在一个边长是12cm的正方形内放入4个尽量大且相等的圆形,每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7、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15分米,宽是2米。如果每分钟滚动5圈,它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路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一个养鱼池周长是100.48米,中间有一个圆形小岛,半径是6米,这个养鱼池的水域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9、如果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那么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面积比是()。 10、一根长31.4米的绳子,用它先围成正方形,再围成圆形,面积相差多少平方米? 11、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增加到6厘米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12、猫和老鼠在一个半径是50米的圆周上的同一点向相反方向运动,猫每分钟走18.84米,老鼠每分钟走12.56米,当猫和老鼠相遇时,猫比老鼠多走了多少米?

多边形的面积应用题 1、一个梯形,下底长14厘米,高12厘米,如果下底减少6厘米,它就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275米,高60米,共收小麦19.8吨。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3、一堆水泥电线杆堆成一个梯形,最上层有4根,最下层有12根,一共有5层,2堆这样的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 4、刘店乡有一块长方形的牧地,长是宽的2倍,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绕牧场一周需要0.5小时,这个牧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5、一个三角形的底长3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增加1.2平方米,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其中一边利用房屋墙壁。已知篱笆长80m,求养鸡场的占地面积。 7、一个梯形的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把上底延长8厘米,组成一个面积是288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一块三角形地,底150m,高50m,共收油菜籽1762.5千克,平均每公顷产油菜籽多少千克?

6.15形态各异——立体图形综合

15 立体图形综合 学习目标: 1、熟悉各立体图形相关概念,会熟练地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公式解决有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问题。 2、能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2008年,我国举办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有名的运动场馆吗? 生1:鸟巢,水立方等。 师:好的,同学们说的都不错!看到这幅图片,这就是非常漂亮的建筑水立方,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立体图形吗?对,它可以抽象的看为一个大大的长方体。谁能说说你对长方体了解多少呢? 生2: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12条棱,包括长、宽、高各四条,每相对两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2,体积为:长×宽×高的积。 师:非常好!那么,同学们还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呢?你都知道它们的哪些有关知识呢? 生3:正方体,正方体也有6个面,12条棱,每个面的面积和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边长×边长×6,体积为:边长×边长×边长。 生4:还学习了圆柱体,圆柱体是由上下两个圆形和中间的侧面组成的,中间的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地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 生5:还学习了圆锥。圆锥包括一个底和一个侧面,底是一个圆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只用分别求出这两个部分的面积再求和就可以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 师:同学们表述的都很好!(课件PPT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与立体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挑战一下吗?(愿意)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问题,小心哦,难度会慢慢增大哦!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题 例1:把长10cm,宽8cm,高6cm的长方形木块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切成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多少? 师:先思考一下,将一个立体图形切成两个图形,它的表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1:表面积会增大,并且增大了两个切面面积。 师:那么在我们的这个数学问题中,是将一个长方体切成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同学们想一想有几种切法呢?问题要求的是表面积和最大的一种情况,那么哪一种切法增加的表面积是最大的呢? 生2:共有三种切法,分别是从长、宽、高的中点位置水平切割,分别增加的面积是宽×高×2,长×高×2,长×宽×2。其中长×宽×2的面积最大。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课件PPT演示切割示意图)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算一下。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 板书:结论:立体图形切割,表面积会增加,增加的面积是切割面面积的两倍。 展示例题 例2:把下图的长方形ABCD,以AB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 师:在这个数学问题中,我们先要知道以AB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较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

《较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教学反思 类维汉2013年 《较复杂立体图形的组合》是在学生学习《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和三年级学过的观察由三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画一画)、观察等活动,体验到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拼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须有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本节课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利用手中的小正方体完成摆一摆的游戏。体验到所搭的物体形状当需要满足的条件一步步增多时,物体形状一步步减少,当满足老师所提的三个要求时,物体形状就只有一种,并得出摆这个立体图形需要3 个小正方体。接着让学生增多一个小正方体的基本上再根据老师的要求继续玩搭小正方体的游戏(分小组合作,保留所搭的每一个立体图形组合),然后对自己小组内搭成的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同时利用多媒体把学生搭车的三个立体图形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从上面和侧面观察这三个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但是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练习时,通过“连一连、选一选、摆一摆、画一画”等形式,巩固本节课所学。 在“摆一摆、画一画”练习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由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先根据图形进行拼搭,然后根据自己搭成的立体图形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平面图形。同时让一位学生到白板上画出他所看到的图形,并让他说出是怎么观察的。这部分的练习,设计时是想的很好的。可是当实际操作时,然后颜色不同很直观,但是拖动一个个小正方形来画出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时,白板笔的反应不是很好,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这也间接导致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练习没有完成。 另外,在本节课自己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1.复习引入部分的搭小正方体的游戏和新知学习中的搭小正方体差不多,只 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可以设计成复习上一节课所学之后,立即进入到搭4个小正方体的游戏,以此节约时间,完成最后一个练习。 2.练习时,练习题目出示的顺序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先出示“摆一摆,画一 画”,让学生先完成根据由颜色不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组合的搭和画,形成直观的印象。再呈现“连一连、选一选”中,颜色都一样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中选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视图,从直观形象到抽象的,会更好一点。 3.“摆一摆,画一画”环节中,拖动小正方形,可以改成先画好没有颜色的 小正方形,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平面视图颜色,选择用喷桶工具喷颜色,可能会更好一些。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 版) A good work plan can analyze in advance the changes that may occur or will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work and make a plan in advance.

2021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通用版) 2017学前班工作计划范文【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光就剩下这最后的一个学期了。在这最后的学期里,我将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目标,计划好各科目的教学。为了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如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本学期班级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班级管理 孩子们这学期是在幼儿园生活中的最后阶段,学前班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为了让幼儿顺利地进入且适应小学的生活,必须培养幼儿的各方面习惯以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学会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主要培养。 1、第一周没有正式上课,专门训练养成习惯与常规。

2、课余时间多让孩子阅读各类书籍(比如:饭后,阅读活动课等),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课间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4、一周安排两次看故事片或动画片,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与模范故事中有感情的朗读。 5、训练幼儿礼貌用语,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6、对行队列的训练及健身操的加强。 7、午休时间的作息要严格遵守,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二)、卫生保育管理 1、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教室及宿舍的通风对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 2、做好每天的晨检检查,做好预防工作。 3、随时注意幼儿的玩具用品,检查看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或有无玩具用品损坏导致不安全的情况。 4、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能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大班数学《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立体图形。 2 知道各种几何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几何立体图形。 3 培养幼儿的辨别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蓝色立体组、神秘袋、各种实物立体、彩色积木、电视图片等。活动过程:一、出示蓝色立体组,认识几何立体图形; 1说出各个几何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1)球体:圆圆的,可以滚动; (2)椭圆体:不像球体那么园,但有点像球体,也可以滚动; (3)卵形体:和椭圆体相似,也可以滚动; (4)正方体:有6个一样的正方形的面; (5)长方体:有两个上下一样的正方形的面,侧面4个长方形的面; (6)…….. 2 出示实物:教师引导语:平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见到 很多像这些几何立体图形的东西,比如:球体。小朋友说一说,什 么样的东西是球体的?(篮球,乒乓球,玻璃珠……)椭圆体的呢? 卵形体的呢?(鸡蛋,鸭蛋,鹌鹑蛋,一切禽类和鸟类下的蛋都是 卵形体)正方体的呢?长方体的呢?……然后出示实物(牙膏盒, 化妆品盒,鸡蛋,柠檬,乒乓球,露露罐,……)今天老师从自己 的家里带来了几样物品,请小朋友仔细的观察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几

何立体图形?(幼儿举手回答) 3 播放图片:有好多物品,在老师家里不方便拿来,或者太大了不好带,我把他们拍成了照片,请小朋友看一下这些照片,这些物品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播放图片,请幼儿一一辨认回答) 二、实物操作: 1 下面我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神秘袋,先不要打开,请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去摸一摸,里面有什么?然后再轻轻的打开袋口,瞧一瞧,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请幼儿摸出老师指定的立体图形。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不要偷看哦!用你的聪明的灵敏的小手仔细的去摸一摸,摸出我说出的立体图形,看谁做的又快又对!依次按照老师的口令摸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然后放到自己面前,请小朋友逐个指认自己跟前的立体图形。 2 搭建彩色泡沫积木,认识所用积木属于什么样的立体图形。老师语:小朋友每天选择工作的时候,都喜欢去益智区工作,因为那儿有小朋友都喜欢的彩色积木,下面我就请小朋友一起玩我们的积木,你可以用它搭成你喜欢的城堡,楼房等等,想不想玩? 搭好积木后,请幼儿一一回答你用积木搭建的什么?这些积木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分组合作搭建) 3从周围的环境中取发现寻找几何立体图形。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我们每天都在这个教室里工作学习,吃饭游戏等等,我们的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