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族建筑_一_蒋博光

满族建筑_一_蒋博光

满族建筑_一_蒋博光
满族建筑_一_蒋博光

满族建筑(一)

蒋博光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溯古追源,古代的肃慎,魏晋时代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易吉,隋唐时期的,金初的完颜部都是满族的远祖。满族的先祖世代居住在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朝初年,当时的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和东海三大部。建州女真在牡丹江上游和长白山一带聚居。1403年(明永乐元年)明中央政权在建州女真聚居区设立卫所,充任明朝东北地区的地方官吏,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1412年(明永乐十年)增设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儿(即猛特穆,清建国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为指挥使,猛死后,其部几经周折南迁。1438年(明正统三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所率之众,以及1440年斡朵里部首领童仓(猛特穆次子即董山)与其叔凡察先后定居浑河支流苏子河上游灶突山(烟囱山)下(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构筑营寨,明人称“虎城”或“建州老营”。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各部逐渐发展。至觉昌安(叫场,努尔哈赤的祖父)和其子塔克世(他失)时期,部众人口增多,地域开拓,逐渐形成“围”和“城”。

1559年(明嘉靖38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奴隶主家庭,为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20岁时投到明辽东大将李成梁部下,屡立战功。1583年(明万历11年)建州苏克苏浒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引导明军镇压阿台,努尔哈赤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觉昌安,和父亲建州左卫指挥塔克世也随军前往,在明军攻破阿台的古埒城时,觉昌安被烧死,塔克世遭误杀,明廷为了报偿优抚家属,授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籍报父、祖之仇,归罪于尼堪外兰,他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的图伦城,尼弃城逃走。从此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事业。1584年他攻占了兆佳城和玛尔墩寨,降服了董鄂部; 1585年进攻界凡寨,击败界凡、马尔达、萨尔浒、加哈、托漠河五寨联军八百人,征服了浑河部,同年攻破安土瓜尔佳城,杀城主诺莫泥; 1586年攻克鄂勒珲城,杀尼堪外兰,控制了苏克苏浒部,1587和1588年又收服哲陈部,完颜部。经过五年的征战,基本上把分散对立的各部势力统一起来,一跃成为女真族中最强大力量。随着各部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采猎业、商业等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更为显著。努尔哈赤又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创建“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又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二、兴筑城池。三、选人才、设议政、理诉讼。四、创制满文。这些措施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加强各族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着积极作用。1616年(明万历44年)努尔哈赤遂称汗登位,建立“大金”(历史上称为后金),改元天命。

1587年(时万历15年)努尔哈赤于呼兰哈达岗营建楼台,筑佛阿拉城,史称“旧老城”为第一座根据地,出于年事和战略的需要,曾在关外三易都城,即后来定名的赫图阿拉兴京城,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的盛京城,历史上称关外“三京”。

“旧老城”是筑在灶突山下,硕里口至嘉哈河两河之间的山岗上,修筑了有三重城墙的城堡,并建造了办事的衙署和居住的楼台。朝鲜申忠一所写《建州纪程图录》中记有“外城周仅十里,内城周二马场许”;“外城先以石筑,上

?

39

?

数三尺许,次布木椽,如是而终。高可十余丈,内外皆以粘泥涂之,无雉堞、射台,壕子”。城门“仅以木板为之,又无锁钥,门闭后,以木横张,如我国(指朝鲜)将军木之制,上设敌楼,盖之以草”。而且“内城与外城筑法相同,只是有雉堞和隔台,东、西、南三门上设板屋,但无上盖,仅设楼梯上下通行。在内城内又设木栅,栅内奴酋(系指努尔哈赤)居之”。又“外城下底,广可四五尺,上可一二尺,内城下底广可七八尺,上广同”。又有关于居所记载,旧老城木栅内有两处居所,一为努尔哈赤者,一为其弟舒尔哈齐的。努尔哈赤居所占据台地正中的最高处,有二门,大门朝东,小门西向偏南。在栅城正中有一道砖墙分成东西两院,中间有门相通。东院有房屋六所,20余间,多数为丹青盖瓦,也有草房。作为处理政务、宴客、祀神祭祖之处的“客厅”也就是五间草房。在“客厅”东北的八间“行廊”和“客厅”及正前方的三间“行廊”均以草盖顶,并作为“召集臣属,议事宴饮”之处。东院显然是“殿堂”。砖墙的西院,有九所建筑,房舍楼阁20余间,为努尔哈赤常居之宫,也不过三间草房而已。楼阁皆建在高台上,上盖丹青鸳鸯瓦,墙涂石灰,柱椽饰以彩画,为游乐之所,有“观花楼”之称。此西院为努尔哈赤及其福晋子女的“后宫”。努尔哈赤曾在此居住了十六年之久,由于当时经济力量有限,城防、宫室殿宇的修筑都很简陋。

1603年,努尔哈赤开始兴建的第一座都城赫图阿拉(兴京)位于今永陵镇东南八里处,苏子河南,灶突山之西,它的正南为羊鼻子山,正北隔河与头道堡山相对。城东西510m,南北宽465m,外城为圆角方城,内城墙高为4m,底宽10m。东、南、北三面有门,西面为断崖。又在全城最高处南端的高台上建“汗宫大衙门”、“尊号台”俗称“金銮殿”。只是一座长仅20m,进深7m的青砖瓦房,砖是很粗糙,瓦当、筒瓦、滴水的纹饰为牡丹花纹富贵图案,这就是努尔哈赤登宝座称“汗”建立大金国的地方,城西北四里许有一片可容数十万人的练兵场。

城墙内外两侧用石块垒砌,中间夯筑,在每一夯土层上横布木杆,大约每35cm左右加夯土一次,放一层圆木杆,每杆间距15~20cm 左右。城周长5000m,高4m,全城木杆数量约需四、五十万根,当时该地山林茂密,盛产木材,所以因地制宜,既加快筑城进度,又很坚固。

1618年(明万历46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缴文,向明王朝宣战,分兵两路向明军发动进攻,很快夺取了抚顺、马根单、清河等地大小城堡五百余座,俘获人口三十余万,掠获的财物牲畜不计其数。翌年又获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为便于指挥作战,努尔哈赤又将都城前移到界藩地区。居住一年多,又于1620年迁到萨尔浒。这二处是因战争需要而临时构筑的军事“行营”建筑规模狭小并十分简陋。1621年夺取沈阳、辽阳等处之后,便将都城迁至辽阳,遂将此处房屋烧毁。

辽阳当时是东北的著名古城,辽东的首府。努尔哈赤提出另建新城——东京城。即清入关前的第二都城。《清太宗实录》记载“清初都城在太子河东,距城五里余,天命六年筑城,同时建宫殿,城周六里零十步,高三丈五尺,东西广二百八十丈,南北长二百六十二丈五尺”。城是沿地势修建的,城南面长975m,西面长945m,北面长970m,东面长924m,城周长3840m。从天命六年六月开工,至七年三月竣工。此城在今辽阳市以东八华里的东京陵乡新城村。城墙内填夯土,底为石砌,夯土中夹有碎石,城表皮砌青砖,城底宽8~10m,城门宽4.6m,进深17.6m,共有八个城门。在筑城时还建了殿堂宫室。努尔哈赤的办事“大衙门”为八角形,俗称“八角殿”;内外有柱十六根,柱径四十五厘米,殿顶瓦黄琉璃瓦绿剪边,勾头为蕃莲纹,压条黄琉璃钉上衬江牙纹。殿内和丹墀上满铺六角形绿釉砖。殿后高下面对新城的天门。皇宫位距八角殿西一百余米处的全城制高点人工修建的土台上。台高约7m,约十六米的正方形,用土夯筑,外部砌砖。所用砖瓦均由新建立的海州黄瓦窑烧制。由于琉璃匠

?

40?

侯振举归降后金,经营管理、建筑设计材料质量都有了提高,并有龙凤图案纹饰。天命九年并将景、显二祖及努尔哈赤后叶赫纳喇氏遗骨移葬于城东四里许的杨鲁山。

由于后金国内民族矛盾的尖锐和四境逼处的形势所迫,努尔哈赤于1625年(天命十年三月)匆匆决定迁都沈阳。在明建砖城的基础上增拓其制,扩建沈阳城,工程浩大,历时七年之久才竣工。《盛京通志》记载:“天命十年迁沈阳,天聪五年因旧城增拓其治,内外砖石高三丈五尺,阔三丈八尺,女墙七尺五寸,周围九里三十二步。四面垛口六百五十一,敌楼八座,角楼四座。改旧门为八:东之天东门曰抚近,小东门曰内治;南之大南门曰德胜;小南门曰天佑;西之大西门曰怀远;小西门曰外攘;北之大北门曰福胜;小北门曰地载。池阔十四丈五尺,周围十里二百四步。钟楼一,在福胜门内大街;鼓楼一,在地载门内大街。遂创天坛、太庙,建宫殿,置内阁六部、都察、理藩院等衙门,京阙之规模大备,于是遂更名曰盛京”。满语“盛京”为“谋克敦”即是“兴盛之意”。新建沈阳八门的名称,都是辽阳东京城八门之名,因迁都沈阳后,辽阳东京城之都城已废,遂将八门名称移到沈阳。沈阳城在明城址上增高加固,原城高二丈五尺,现增高至三丈五尺,另筑女墙七尺五寸,城内外皆用砖石砌成。明城原四门改为八门。原四门中的三门均已拆除。只有镇远门(镇边门即北门)没有拆除,是用砖石将门堵死封闭,外筑瓮城,努尔哈赤在此建了“汗宫”。同时修建了办事衙署“大衙门”与“八旗亭”。也就是现在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现在沈阳故宫的大政殿,最早称“大衙门”,在清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为“衙门”,就是办事的衙署。将“宫室”寝所居处称“房子”或“家”。在康熙以后才借用汉语,改称“殿”和“宫”。大政殿平面八角形,象征“八旗”之意。建在1.5m高的须弥座上,台基上绕以石栏杆,雕刻荷叶净瓶。殿周围廊,外檐为五足西双下昂斗木共,殿顶为八角重檐攒尖式,

黄琉璃瓦绿剪边。各间为隔扇门,油饰彩画。大政殿是作为皇宫内最重大的活动场所,如皇帝继位、颁布军事、大赦等政令,举行国宴等重要仪式皆在此殿举行。殿东西两侧,依序排列着十座亭子,靠近殿而向前突出的左、右两座亭,为左、右翼王亭。其余八亭披八旗旗序呈燕翅形排开。殿东侧为左翼王和镶黄、正白、镶白、正兰四旗;西为右翼王和正黄、正红、镶红、镶兰四旗王亭,称“十王亭”或“八旗亭”。这种建筑形式是清初建立的八旗制度,确立以八和硕贝勒共治国体的具体反映,在中国宫廷建筑史上是独特的。但当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和削弱八旗王贝勒的权势,将八旗亭改成了八旗各署办事和值班的地方。当设立“内三院”(即内国史馆、内秘韦院、内弘文院),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理藩院之后,八旗王公势力更为削弱,“八旗亭”仅起到八旗值班官员听候传唤的“值房”作用了。

现在进入沈阳故宫东门,空旷纵深的大院,当中一条青石的甬道,直通大政殿,甬路南端的两侧是东、西奏乐亭,建于砖砌的台基上,周围绕以栏杆,四角攒尖黄琉璃瓦顶绿剪边,为举行朝会典礼时奏乐处。北为“十王亭”,各亭平面为正方形,三面砌墙,正面为隔扇门,周围廊,内部梁架为月梁卷棚式,但外观则为起脊式的歇山顶,黑布瓦。北端南向是大政殿,是清初皇太极于一六三七年(崇德二年)依照努尔哈赤原建的八角殿形式改建的。殿平面八角形,在东、西、南、北四方向,各间有踏跺,南间为“御路”步阶较长。改建在高一?五米的须弥座台基上,绕以雕刻荷叶净瓶的石栏板。周围出廊,各间为隔扇门,室内“彻上明造”,顶上有精致斗木共藻井天花。外檐为五足西双下昂斗木共,大木是和玺彩画,屋顶是八角攒尖重檐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北为“銮驾库”,硬山前出廊布瓦顶。东部与中部隔以红墙,但有大月牙门可以通行。

关于“汗宫”和王府建筑,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盛京城阙图》可以看出沈阳城

?

41

?

阙、宫殿、十一座亲、郡王府等的位置。努尔哈赤的“汗宫”系由海州黄瓦窑侯振举所属工匠所建,努仅在此宫居住一年余即逝世。此宫是一座长方形两进院组成,但比其他王府大。汗宫南向,正南为大门,入门第一进院落,东西均无建筑。第二进院落的建筑是建在高台上,大门与第二院落的正门中间有御路相连,沿石阶上,进二进院落的正门,是一座三间的正殿,屋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东、西各有配殿三间,

绿琉璃瓦。为硬山式高台建筑,墙、门均用绿琉璃瓦。是以辽阳东京城宫殿为兰本,迁都沈阳前所草创的“汗宫”。后来皇太极继建皇宫时,将东华门(文德坊)立在故宫东路以西,而将大政殿与十王亭一廓撇在了皇宫大内以外。

《盛京城阙图》十一座王府;西北起地载门,东北到福胜门,就是旧城内“井”字形大街把市区分成九个方块形区域中;正中最北的一个方形区域内,有三座王府。以通天街为界,西有豫王府(即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的府),距“汗宫”最近,相距约三百余米,是一座长方形两进院落,正门南向,府门三间为硬山式,

小青瓦,檐椽均为粗圆木油红色,门楣上有花草鱼虫等彩画,进门后,东西厢房各三间,与第二进门中间一座石雕影壁,石质为“红小豆石”,宽四百一十厘米,高二百厘米。双面透雕,走兽、昆虫、树木、仙人、飞禽、山石等谐音寓意吉祥。壁身上部雕脊顶,有脊,兽面形瓦当,海棠叶形滴水等,下部为雕缠技牡丹花纹的壁座。第二进院正中为正殿,东西各有配殿三间,均为青砖瓦。占地面积南北长约三十余米,东西仅十余米。

在通天街以东,南临中街毗连着两座王府,东为太祖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巴图鲁郡王府;西为太祖第十四子多尔衮的睿亲王府。这两座王府规模大小基本相同,都是两进院落与豫亲王府的建筑规模大小基本相同,只是睿亲王府第一进院落大门两侧没有东西配房。以上都有很多附属建筑,高台上建筑均未绘出。

在西起外攘门,东到鼓楼和西南到怀远门,及西南侧到武功坊外的长方形区域内;在怀远门到武功坊,有两座王府,其西为饶余郡王府(太祖第七子阿巴泰,初封贝勒,顺治元年晋郡王),其东为肃亲王府(太宗文皇帝长子豪格,太祖孙,崇德元年赐封亲王),这二府建筑格局规模大小和其它王府相同。

故宫崇政殿后,凤凰楼前院落西墙外,南向为庄亲王府。乃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一六○七年曾赐号达尔汉巴图鲁,一六一一年死,顺治十年追封为和硕庄亲王。舒死后家人随努尔哈赤迁沈阳,特建一小府,规模较小。

在大政殿与十王亭一廓建筑的东墙外为礼亲王府(代善,太祖第二子)。在东起内治门,东南到抚远门,西到文德坊外大街及西北到钟楼的一块方形地区内,有二座王府,居中偏东为颖亲王府(为代善第三子)。另一座为成亲王府(为代善长子)。在西起怀远门,南到城根,东自武功坊外路南的兵部,东南到天门的长方形地域内,有郑亲王府(太祖侄,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初封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亲王)。在东北起自抚近门,南到城根,西南到德胜门,北到文德场前大街的地区内,有敬谨郡王府。(努尔哈赤孙,诸英第六子尼堪,先封贝子晋贝勒,晋敬谨郡王)。

以上各王府,建筑虽不如清入关后所建王府规模宏大豪华。但在当时人力财力等条件所限,汗宫本身规模就不很大,王府建筑自然要逊色了。但因有汉族工匠参与建造,也达到了较高水平。(未完待续)

?

42?

56个民族的建筑

56个民族的建筑 蒙古族 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 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蒙古语称“蒙古 勒格尔”。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 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 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 散,定居安装。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不大,但是包内的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回族 清真寺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作“麦斯吉德” (薏为礼拜安拉的场所)。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区, 体现了回族人“围寺而居”特点。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 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 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也是回族建筑艺术的 代表。 在回民数量较多的大中城市都有历史悠久、规模较大 的清真寺:如北京的牛街清真寺,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真 教寺,泉州圣友寺,南京净觉寺,郑州清真寺,西宁东关 清真寺等。 回族清真寺一般可分为宫院型(即四周围墙、走廊)或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两大类,都以其庄严、神圣、肃穆、幽静为总的审美特征。均由礼拜大殿、讲经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 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为圆顶式,即阿拉伯式。明代以后,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藏族农区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和牛毛帐篷两种,有方形和椭圆形,迁移方便,结实耐用。

满族故事系列

满族说部经典故事汇介绍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满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渊源。本套丛书收录的24个满族故事,是从满族各氏族故事中精选的,是满族历史文化的写照。故事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和代表性,是民间文学宝库中光华四射的珍珠。 本套丛书用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彩泥人物、道具,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故事内容,展现了故事的精髓,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爱国爱族、粗犷豪放、骁勇坚韧的民族精神,对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有深远的意义。 本系列满族民间故事集收选了包括人物传奇(8篇)、神话传说(6篇)、民间故事(10篇)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满族说部的概貌。 人物传奇篇,选择了一些在满族发展历史上做出贡献或具有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人物,如随阔、大将军萨布素、清代著名作家文康……将他们的精彩故事艺术再现,表现出满族人民智慧勇敢的魅力。 神话传说篇,是一些地名和景物的传说以优美的故事重现,让人们触摸到灵动、鲜活的满族文明。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了解冰灯的来历、二龙泉、饮马池等在满族历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景物的来历。 民间故事篇,选取了10篇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反映出满族人民谦虚淳朴、勇敢善良的优良品质。例如《吐元宝的泥人》,讲述善良的弟弟偶遇一位老人,宁可自己挨饿,把饼送给老人,得到老人送的神奇小泥人。哥哥模仿弟弟的做法,却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一无所获。这则小故事给人们讲述了深刻的大道理,引起人们的深思,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人物传奇类

1.有志向的随阔 故事梗概: 随阔很淘气,父亲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家门。随阔就在树林里捏出各种泥人和小房子,搞起了自己的创作模型,他希望创造出像海龙王住的那种只有一根横梁的房子。可是父亲知道了,很不理解,就把所有的泥人和泥房子踩碎了,只剩下一个完整的泥人。但是,随阔继续和泥人、海东青(鹰的一种)为伴,更加努力地盖房子,最终搭起了女真族第一座有火炕的房子。松树爷爷的孙女附身在随阔捏出的泥人身上,化身为美丽的少女和随阔结为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又盖起了更好的房子。后来,整个女真部落都搬到这个地方定居了,而随阔建造的房子也被推广开来。 人物设定: 随阔:聪明好学,对待事物有认真钻研的劲儿,志向远大且意志坚决。 父亲:严肃且仁慈,对儿子寄予厚望。 知识点: 通过讲述随阔离家,独自一人创作心中的家园模型,并最终推广到整个女真部落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心中的信念并为之付出努力,肯定会有所作为。 2.勇敢的萨布素 故事梗概: 萨布素很聪明,他从小就跟爷爷学习知识和武艺,小有所成。一次,萨布素跟随父亲上山打猎,从黑熊手里救下一位老者。老者看萨布素聪明好学,就打算收他为徒,但是需要萨布素去买一匹好马。到了马市,萨布素就相中了一匹大黑马,可是这匹大黑马性子很烈,见人就又踢又咬,根本没人敢买。卖马的人说只要驯服了这匹马,一两银子就可以牵走。萨布素听了,就走到大黑马前边,和大黑马周旋起来,最终将马驯服,牵回了家。 人物设定: 萨布素:能文能武,聪明而有智谋。 知识点: 这是一则关于大将军萨布素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理想才会变成现实。 3.神奇的画师

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探究_赵伟

2012年1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Nov.2012第18卷第6期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U niversity for N ationalities Vo l.18N o.6 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探究* 赵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1摘要2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狩猎为生。满族人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其本民族对神的崇拜以及祭祀活动都需要一个场所。因此,满族人民根据自身特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住宅。满族先民 的民间传统建筑最初是由他们的生活区域以及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应得到更进 一步的探究。 1关键词2满族;传统文化;建筑形式 1中图分类号2T U-09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8-5149(2012)06-0167-02 一、满族文化起源以及/萨满0教 明代/女真0为满族的直系先民。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后建立/后金0,/八旗制度0就此诞生,这也是努尔哈赤在军事上所创建的满族特有制度。又进一步创建了满族自身的文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女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在民族意识形态上,女真民族的特征不断增强。其后,皇太极登基后,1635年正式将/女真0改为/满洲0,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称/满洲0族为/满族0。 满族先民所信奉的则是萨满教,极力推崇萨满文化的传承。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内容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仪式等,将萨满看作人和神之间的媒介。随着时代的推移,/满洲0族日益强势崛起,直到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后,满族的萨满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满族实现大一统之后,萨满文化得到了汉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在此环境下,萨满文化与汉文化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出现了新的文化模式被传承。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但在民间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宫廷中也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 二、满族传统民居发展史及概况 满族传统民居的乡间宅屋多为草顶土墙,房顶则是使用茅草铺垫而成,居室多为开敞宽阔为主,其形状态势犹如口袋,因此俗称为/口袋房0。在传统满族室内布局中,北、西、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炕,室内的被褥以及家具皆靠西北墙放置。其窗门多用高丽纸在外封糊用以抵挡雪雨。整体住房多采用三间构造,中室设有开门,并安置厨灶,其门均采用向外开,以便防止野兽闯入。在山墙两侧外的一米处搭建有/满洲烟囱0。基本不设院墙和东西厢房,仅用木栅或秫秸围起,并饲养牲畜,如猪、羊、牛、狗等。以此可以看出满族房屋的典型特征是:口袋放、万字炕、外置烟囱。 在先秦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先民被称之为肃慎人,时至汉朝被称之为挹娄人。在当时,满族先民的文化水平相比中原地区比较低下,所以建筑技术以及构建水平能力十分有限,并且结合其地域气候等因素,建筑能力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地穴以及洞穴多为挹娄人过冬的首选居住场所。在夏季,生擒猛兽出没十分频繁,满族先民则将房屋构架在树干之上,这种/巢居0的方式也是当地人们的在夏季的首选,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躲避猛兽的袭击,也可避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扰。 随着满族先民文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建筑形式也逐渐有了长足进步。女真族日益强盛,从区域竞争中优势凸显,最终建立了金国。此时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当时的满族先民已将居所移至地面之上,房屋的正门面朝东向,这样能更好地吸收阳光。房屋整体采取木构架形式进行建造,外墙面则用树皮包裹,再用木板增加墙体厚度,在树皮和木板之间灌入泥草混合物质,从而形成墙体内部夹层,并留出空隙用以隔绝外界空气,这样可以起到室内保温作用。在整体房屋的内部构造中,满族先民最先发明了/火炕0,以此来抵御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气温。/火炕0的主体材料则是泥土,用土坯垒砌,下面留出烟道用以取火。/火炕0的出现是满族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地域环境中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 # 167 # *1基金项目2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3)。

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

满族“窝车库乌勒本”辨析 高荷红 (本文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内容提要:“窝车库乌勒本”为满族说部四类中的一类,在满族民间亦将神本子称为“窝车库乌勒本”,而神本子、神歌、神谕与满族神话亦有某种关联,其间关系如何,还需辨析。 关键词:窝车库乌勒本,满族神话,满族说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窝车库乌勒本”是作为满族说部的一类,但是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神本子、神谕、神歌、神话等,它们之间有何关联,笔者将逐一分析。 一、与“窝车库乌勒本”有关的概念 萨满神歌(抑或称为萨满歌、神歌)、神本子、神谕中都有神话的内容,而很多神话的讲述是在萨满祭祀时完成的。满族神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神话论之代表为富育光,他认为“满族神话的源流恰恰应该追溯到满族先世——女真祖先所创造和流传下来的神话遗产。满族神话正是满族先世神话的承继和延续……满族神话就是满族先世神话。满族神话的广义内涵,系指女真时期流传下来的北方民族神话。而且其具体含义则应是包括了北方诸民族在内的通古斯语族所沿续、传承、保留下来的诸神神话。因而可以说,满族神话其外延是很广阔的。包容了北方神话的源流与演化。”1狭义的满族神话,指满族及其先世神话,包括在零星出版的神话集子和各种《满族故事选》中见到的神话,以及作为神话集出版的乌拉熙春搜集翻译整理的《满族古神话》、傅英仁讲述的《满族神话故事》和《傅英仁满族萨满神话》,马亚川讲述的《女真萨满神话》等。详尽的研究见富育光的《满族萨满教和神话》、富育光和王宏刚合著的《萨满教女神》,关于满族神话研究的论文也不少。本文中,我们所指的神话为狭义的满族神话。 萨满神歌是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祝辞、祷词和神词。广义来讲,神歌还包括开天辟地、万物起源、民族溯源以及各种神灵的故事。广义的神歌其实包含了神话的主要内容。而神本子是满族民间的称呼,它记述了萨满神歌、神灵、祭祀仪式,乃至本氏族、部落的神话传说。在此,前辈学者认为神歌、神本子在内容上有相同的地方。如富育光认为神谕就是神本子,“神谕满语叫渥车库乌勒奔,意为神龛上的传说。神谕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常称之为比特合本子。比特合,满语书意,本子为汉语,这是一个满汉合璧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神本子,也称神谕、古谕。”2神本子与神谕有密切的关系,满族神本源于满族口传神谕,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神本是口传神谕的发展形态。神本子主要记述人们遵从的行为,如祭仪、祭种、祭时、祭器、禁忌、卜择等,精神信仰方面神本记载极为简略。神谕的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宇宙神话,族源族史,还包括萨满教起源故事,本姓萨满故事等。3笔者认为神歌是历代萨满祭祀表演的“音声文本”,神本子就是萨满祭祀时依仗的“文字文本”。满族神话的范畴比神歌、神本子、神谕更为广泛;在表现形式上神歌主要是韵体的,神本子散韵都有,神谕主要是散体的叙事。

满族说部

满族说部 满族民间说部,渊源于历史更为悠久的民间讲述形式——“讲古”。讲古,满语称为“乌勒奔/ ulabun”,是家族传程的故事的意思,即流传于满族各大家族内部,讲述本民族的特别是本宗族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在入主中原以前,满族几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的习惯,当时人们记录历史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有谚曰:“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讲古,就是利用大家最为喜闻乐见的说书形式,去追念祖先,教育后人,籍此增强民族抑或宗族的凝聚力。在这里,讲古已经不是一种单纯性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进行民族教育、英雄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传统满族社会中,人们经常举行讲古比赛,清中叶满族八角鼓、清音子弟书异军突起,便是这一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裂变。历史上,满族社会在部落酋长、族长、萨满的选定过程中,都要求当选人必须要有一张“金子一样的嘴”——即必须要有讲古才能。讲古习俗的倡导,客观上为满族民间故事家及具有杰出讲述才能的民间说书艺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现已出版的部分满族说部 满族民间说部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便是受汉族传统说书的影响。历史上,满族曾两次问鼎中原,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另一方面,在满族与汉族的长期交往过程中,满族也吸收了大量中原优秀文化,民间说书,就是典型的一例。 在中国文学史上,说书这种表演形式至少可追溯到唐宋时代,此后一直常盛不衰。到了清代,随着满族入关,这种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更显出勃勃生机。当时的说书,内容多取自汉族文学史上著名的讲史、公案及武侠类小说,如《三国演义》、《大八义》、《小八义》、《施公案》、《忠义水浒传》、《杨家将》等等,通过说书这种特殊传媒,这些作品不但成为当时满族社会中家喻户晓的故事,同时也为后来满族自己的民间说书艺人表演风格的养成,提供了借鉴。听过或读过满族长篇说部的人都会明显感悟到,在满族长篇说部中,无论是讲述内容的选取,还是表演风格的定位,均与汉族的民间说书有着借然不同的风格。如故事的主人公多为侠肝义胆、扶弱济贫、保家卫国的铁骨英雄,情节展开过程中常常采用设置悬念的手法,以及开篇及结尾处的技术处理,起承转合过程中的套话借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明显的共通性。 编辑本段口碑文化 满族说部艺术,满语称为乌勒本(uleben),是满族传统的民间口碑文化遗产,其主要包容两大宗内容:即广藏在满族民众中之口碑民间文学传说故事和谣谚以及具有独立情节、自成完整结构体系、内容浑宏的长篇说部艺术。后者,即长篇说部故事,它是满族口碑文学

满族文化&满族建筑

满族文化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探析满族说部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满族说部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说部;博物馆;文化空间;传承;发展 一、概念内涵阐释 满族说部,源于民间的“讲古”。讲古满语称为“乌勒本”,是满族先民流传久远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以氏族祖先的历史、著名英雄人物的业绩为主线还包含了大量的萨满神话、萨满祭礼、婚丧礼仪、天祭海祭等,原汁原味而又浓墨重彩地展示满族先民在治理北疆,保家卫国过程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 满族说部原为满族民众用满语讲唱,所讲唱内容全凭记忆,口耳相传,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长篇叙事诗等方式被民众保留下来,早期多用满语说唱,清中叶之后满语渐废,因此多用汉语讲唱,其中夹杂一些满语。传承人傅英仁提到:满族说部在民间称为“乌勒本”和“朱本西”等,它是说唱艺术,又唱又说,有的说唱兼用,有的只说不唱。通常叙说部分以口语讲述,伴随以韵文体的吟诵,或散文体的演讲,在说唱时,多喜用满族传统的蛇、鸟、鱼、狍等皮蒙的小花抓鼓和小扎板儿伴奏。而讲唱说部不仅是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更被全族视为族规祖训。 满族说部在搜集整理之后以书写的形式传承下来。从文本类型而言,有口述记录本、录音整理本、手抄本、异文综合本、手写本的再整理等。从文本的长度来看,有长篇还有短篇,但绝大部分是长篇。 二、满族说部在博物馆进行保护传承的必要性 满族说部是满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生活形态,蕴藏丰富的内涵,经过千百年的民间创作和口述传承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表现空间和形式。如今,满族说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本应以口头传承为主,但传承者人数不多,大部分以文本形式出现。满族说部既是民间文学又是说唱艺术,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这正是“活”

清代满族房屋建筑的取暖及其文化

建筑的发展首先是从居住建筑开始的,而居住建筑的设施和布局则取于建筑功能与建筑环境。这在建筑学领域已是一个被认同的理论。现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夫人林徽音在梁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中指出:“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但是这三个条件都不是绝对的标准的。因为任何建筑皆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时代和环境来讲的;其实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的,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谓适用者,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而讲。”这些论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我们还不能不注意到,这些在考虑诸葛亮多环境与功能需求基础上所形成的建筑,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人们形成怎样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以及它被置于怎样的文化范畴之中。 本文以清代满族房屋的聚暖为题,试从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来说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建筑环境与功能给予建筑的影响及人们在一特定的建筑空间内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一、适应于自然的取暖方式 满族在关外时,文化和生活习俗与汉人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为他们提供了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机遇。满族及其祖先世代生活在东北,其寒冷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在房屋建筑中创造出独具特色取暖方式。只是,他们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据《后汉书·挹娄传》记载:“挹类(满族先民),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晋书·四夷传》云:挹娄“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魏书·勿吉传》亦云:勿吉(满族在南北朝时称勿吉)“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至《新唐书·北狄传》,仍有对这个民族“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如丘冢然”的记载。可见,满族的先世在寒冷的气候下,其最初的御寒方式是穴居。直到宋代,才出现其在地面上居住的记载。《三朝北盟会编》曰:“其俗以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火炕,以取暖。”①火炕成为满族先民走出穴居、走上地面的重要条件,并开始其生活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火炕在人们战胜自然环境过程中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到19世纪初叶,满族人仍然以火炕作为摆脱穴居,改善生存环境的首先选择。 据日本人间宫林藏的记载,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他受日本幕府的派遣,来到库页岛及黑龙江下游,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他以其亲身经历记录下这一带的地理、民族以及其地的民人生活与习俗。他记载说:“此种夷人据当地气候寒暖,有穴居者,亦有不穴居者。其不穴居者之住房,大抵有五六间见方至八间许见方(亦有纵长横短者),用方木制成,四面留有门窗,用以取光,并作出入用。”“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饮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从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② 但是,火炕并非满族的发明,因为,在北方的汉族民居中,很早便有使用火炕的记载,“燕书曰:公孙凤隐昌黎九城寝于土床。又唐书高丽传:冬月皆作长炕,下然(燃)熳火以取暖。可见,东省之炕自古已然。事物原会云:北方暖床曰炕,而未祥所始,失之眉睫矣。”③辽、金时期,宫友鹿作《暖炕诗》三十二韵,朱弁作《炕暖诗》三十韵。 ④到了明代,有关火炕的记载则更多。如明人史玄说:“京都妇人不治女红中馈,家家御夫严整。夫出,妇人坐火炕上煤炉边,弓足盘盘,便可竟日。”⑤说明火炕早已成为北方民人赖以生存的取暖设施。对于火炕使用之广泛与普及,清人更有记载曰:“北方

东北地区满族建筑特色探析_李珠

除了汉族,满族便是我国的最大民族,大多数的满族人民居住在东北地区,由于地势、环境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首先便是气候问题,东北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所以建筑风格延续的是北方建筑风格的特点,一切为了保暖,由于大陆性气候,春季雨水要多,昼夜温差更是大。呈现的满族建筑群的风格在大小、颜色、风格、格局等方面独树一帜,同于其他的古典的建筑风格模式,以宏伟壮大著称。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极好的交融之时,相互吸收,相互影响。满族文化习俗和中原汉族的文化习俗相互结合、融合,将建筑的格局和装饰即与中原相联系有区别于中原而独具特色。对于不同的宫殿所形成的建筑群特色鲜明。 “口袋房”便是很好的描述,满族人的房间要多,为了方便采光,一般都是坐北朝南,一般房门开在房间的东侧,整座房间看起来就像一个口袋,这也是满族建筑风格中的“口袋房”。各个房间的设置也都按满族风俗。在东边的房间内设置有炕,因为东北气候的影响,火炕便是很好的取暖工具,家家户户在家设置火炕,取暖效果佳,这种做法也延续至今。在房间里,南、北、西三面都著有炕,其他方向也都有房间,再加上门房,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四合院了。对于房屋,多用的是起脊砖,称之为“海青房”。房间的门向南开,空间比较大,看起来很宽敞的样子,房间正对着的就叫做堂屋,就是我们所称的客厅或者外物。对于火炕的设置需要将灶通向各个房间,这样在厨房的灶口的火才能够通达到各个房间以保证取暖。火炕是满族建筑的一大特点,做饭烧水时可以保证炕总是暖呼呼的,不至于在寒冷的东北在古代由于技术的落后而不能保暖。对于一些人,他们还会将室内的地面修造成烟道,所以即使在非常寒冷的时候,也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达到取暖灯的目的。 满族居民建设的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跨海式烟道”,对于北方的人来说一般是将烟道设置在房脊上面的,但是满族的居民却不喜欢将烟道设置在屋顶上面,更喜欢将烟道设置在房屋的一侧,将烟道的孔道和火炕连接在一起,所以烟道在地面上,可以演唱室内烟道的长度,帮助火炕提供保暖的能力。 对于地势特点,东北地区的满族所在的地方多为丘陵地带,而且满族的居民也更喜欢居住在山区的谷底,所以满族居民的建筑特色便是将房子建造在山坡之上,为了更好的采取阳光,一般都会在向阳的 山坡上面。对于门窗,居民的房间的外面的门是单扇的,而且还是木板门,但是里面的门便是两扇的,还有插销,窗户不同于汉族的左右两侧,而是分为上下两层,窗户上面所糊的纸,制作材料比较怪,是用破衣服为原料,经过太阳的暴晒再经过一定的加工而成,后来窗户所糊的纸经过改变,在纸上淋上油,对于增加室内的亮度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非常耐用,不易被雨水所淋湿。 满族居民的建筑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比如明朝的时候是以彩画为主,而清朝的满族则是按照以预示着富贵的珠宝为中心,一些北方名族的政权,其实都是喜欢用各种颜色鲜明的颜色,像绿色尤为世人所喜爱。琉璃瓦的装饰也是满族的特点,一般在中原是极少见的。建筑群中的兽面和汉族的建筑风格又有所差异,颜色主要倾向于黄色和绿色,兽面的个数采用的是单数,主要建筑的建筑模式除了兽面还有仙人,对于一般的建筑模式只有兽面没有其他仙人的装饰,还有些会有动物的一些造型,像狗、羊等物种。所以根据我们的了解,这些发展使得满族人民的建筑风格日益显著,我们在维持的情况下,通过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完善,这对于工人来说其实是一件相当大的工程,像一些问题我们都需要及时进行完善,这么多年来,这些工作看起来很自然,其实对于中国现代来说来研究满族的建筑风格却是相当有帮助的。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修缮的地方,对古人的用料进行研究,像一些装饰的风格更是可以近距离进行接触进行研究,学习古人的一些建筑风格的特点,这对我国的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吸取古代的一些精华,和现代的建筑风格相互结合,拓展出新的建筑模式。满族建筑从外部到内部,格局装饰都一一显示着自己的独特,但又和汉族建筑的格局装饰相互融合,建筑的艺术风格相互吸取,汲取精华弥补不足,创造更加实用化,更加美的建筑。妈祖的建筑的装饰具有朴素又庄严的风格,对于材料的用法又及其独特,家具不显张扬。 总而言之,满族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的习俗以及一些生活、政治、思想、文化的特点对清朝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不同的建筑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满足文化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影响也是对建筑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文化、地势和气候也是满族人民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的因素。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的需求,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质朴的生活习惯,生活的追求,这才形成了东北地区的满族人民的建筑风格。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 东北地区满族建筑特色探析 文/李?珠?程超男 在中华名族中,满族一直是一个历史悠久而且勤劳勇敢的民族,生活区域辽阔。本文从满族的自然地势、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历史而谈,从而介绍了满族居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满族名族由于自热地势,建筑风格更多呈现的是北方名族的特点,当然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是满族居民建 筑风格独特的很重要的原因,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满族人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216 艺术空间 / ART SPACE

沈阳故宫建筑图解细说

沈阳故宫建筑图解细说(一)-----满族风格的帝王宫殿群 (2011-10-22 20:07:31) 转载▼ 分类:历史记忆 标签: 沈阳故宫建筑 图解细说 实景拍摄 历史记忆 原创摄影 杂谈

很早就想细拍故宫,不仅仅是因为沈阳故宫是沈阳的一块瑰宝,更因为沈阳故宫有着古老的文化,还有沈阳故宫是一个建筑结构精美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群。金秋十月,这样格外晴朗空气穿透性非常好的天气,我早早地来到故宫门前,忽然天空盘旋着一架直升飞机,我用相机拉近了与天空的距离,很羡慕在飞机上航拍的摄影人。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仅存的满族风格的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内,始建于公元1624—1625年,最终形成于公元1783年前后,经过长达150余年的建造、维修、改建和陆续增建,形成了如今所见到的规模。它占地面积六万余平房米。共包括宫殿斋阁建筑100余座,400余间。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奠基地,1625年,努尔哈赤将“后金”地方政权的首都由辽阳迁至沈阳,并于此营造宫殿。1636年,皇太极在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在清朝入关前定都沈阳的宫殿。清顺治帝于公元1644年进关并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便成为陪都宫殿和皇帝谒陵的盛京皇宫。

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朝皇帝宫11次来沈祭祖谒陵,对其先祖宫殿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这座塞外宫殿愈发完整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沈阳故宫,成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宫殿建筑群。

东路、中路和西路是三条近乎于平行的南北向轴线控制下的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功能性质明确,形成各自相对独立而又有部分横向沟通的整体关系。

满族建筑_一_蒋博光

满族建筑(一) 蒋博光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溯古追源,古代的肃慎,魏晋时代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易吉,隋唐时期的,金初的完颜部都是满族的远祖。满族的先祖世代居住在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朝初年,当时的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和东海三大部。建州女真在牡丹江上游和长白山一带聚居。1403年(明永乐元年)明中央政权在建州女真聚居区设立卫所,充任明朝东北地区的地方官吏,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1412年(明永乐十年)增设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儿(即猛特穆,清建国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为指挥使,猛死后,其部几经周折南迁。1438年(明正统三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所率之众,以及1440年斡朵里部首领童仓(猛特穆次子即董山)与其叔凡察先后定居浑河支流苏子河上游灶突山(烟囱山)下(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构筑营寨,明人称“虎城”或“建州老营”。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各部逐渐发展。至觉昌安(叫场,努尔哈赤的祖父)和其子塔克世(他失)时期,部众人口增多,地域开拓,逐渐形成“围”和“城”。 1559年(明嘉靖38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奴隶主家庭,为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20岁时投到明辽东大将李成梁部下,屡立战功。1583年(明万历11年)建州苏克苏浒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引导明军镇压阿台,努尔哈赤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觉昌安,和父亲建州左卫指挥塔克世也随军前往,在明军攻破阿台的古埒城时,觉昌安被烧死,塔克世遭误杀,明廷为了报偿优抚家属,授努尔哈赤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籍报父、祖之仇,归罪于尼堪外兰,他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攻打尼堪外兰的图伦城,尼弃城逃走。从此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事业。1584年他攻占了兆佳城和玛尔墩寨,降服了董鄂部; 1585年进攻界凡寨,击败界凡、马尔达、萨尔浒、加哈、托漠河五寨联军八百人,征服了浑河部,同年攻破安土瓜尔佳城,杀城主诺莫泥; 1586年攻克鄂勒珲城,杀尼堪外兰,控制了苏克苏浒部,1587和1588年又收服哲陈部,完颜部。经过五年的征战,基本上把分散对立的各部势力统一起来,一跃成为女真族中最强大力量。随着各部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采猎业、商业等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更为显著。努尔哈赤又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创建“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又是“出则备战,入则务农”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二、兴筑城池。三、选人才、设议政、理诉讼。四、创制满文。这些措施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加强各族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着积极作用。1616年(明万历44年)努尔哈赤遂称汗登位,建立“大金”(历史上称为后金),改元天命。 1587年(时万历15年)努尔哈赤于呼兰哈达岗营建楼台,筑佛阿拉城,史称“旧老城”为第一座根据地,出于年事和战略的需要,曾在关外三易都城,即后来定名的赫图阿拉兴京城,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的盛京城,历史上称关外“三京”。 “旧老城”是筑在灶突山下,硕里口至嘉哈河两河之间的山岗上,修筑了有三重城墙的城堡,并建造了办事的衙署和居住的楼台。朝鲜申忠一所写《建州纪程图录》中记有“外城周仅十里,内城周二马场许”;“外城先以石筑,上 ? 39 ?

满族、时鲜族民居建筑

满族、朝鲜族民居建筑 满族的先民主要是生活在东北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1635年皇太极才改其名为满。满族非常善于学习,入关后逐渐大量接受了汉族的建筑形式,但在民居中仍保留有一些自己的民族性格。 首先是喜高。由于早期的满族人长期居住在东北山区,方便打猎和居高防守,逐渐养成了居高临下的心理习惯。即便后来向山岗、平原过渡,也仍然要在山岗的高处建房,或者人工夯筑高台,保持一种防卫的优势。这与中原地区 汉族民居选择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风水观念 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满族民居夯筑高台是要把 整个院落抬高,这跟春秋时期单体的高台建筑 也不一样。 第二个特点是大院。因为东北气候寒冷,地多人少,所以满族民居布局上多呈用地宽松的大院形式。 正房、厢房非常独立,之间有较大距离,互不遮挡,可以获得充裕的阳光,

尤其是冬天的光照。 满族民居 因为马车是当地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院落非常开阔,房屋跟四周院墙还相隔一段距离,使马车可以赶到院内或绕院行驶。

院墙与房屋之间的许多空地,可用来种菜、堆放杂物,很适合东北农村自 给自足的家庭生活。 第三个特点是索伦杆,满族大院一般比较 长,两厢之间用二门分成内外院。 由于萨满教祭祀的要求,满族民居需要在 内院东南角设置喂食神鸟的索伦杆。 但后来受到汉族宗法礼制的影响,这个索伦杆就被放到中轴线上了。并且用二门遮挡一下,因为在汉族的方位观念中,神圣的东西应该是在中轴上的。

第四个特点是西屋为主。与汉族以堂屋为核心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是满族民居的生活以西屋为主。室内南北西三面设火炕,称为万字炕,其实就是拐弯炕、转圈炕。西山墙上设祖宗神龛,靠着神龛的西炕最为尊贵的。上面放桌子、茶 具,桌两侧铺红毡,是待客之处。一般人坐南 北炕,为了补充西间炕位的不足,往往向明间 扩大半间,叫做借间。明间堂屋反而成为一个 次要的过渡性门厅,这跟汉族民居的布局很不 一样。东间往往做为一般居室和厨房,堂屋后 面隔出一小间储藏衣物,称为倒闸。里面还设 个小炕,冬天可以温暖衣物,便于随时穿用。 有的民居就没有堂屋,西屋的炕继续延 伸,只在东侧稍间开门,形成了布局像个口袋 一样的口袋房。这主要是为了让室内空间尽少 的接触寒风,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满族民居 的这种布置在清代皇宫的寝殿中得到了延续, 如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和北京故宫的坤宁宫采 用的都是这种口袋房的布局形式。 在建筑形象上满族民居有两坡硬山顶、仰瓦屋面、支摘窗,外檐装修简单,这些都跟北方汉族民居相似。别具特色的是它在山墙两侧或南北砌筑落地式的烟囱与室内火炕相连,这个做法与朝鲜族民居颇为类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