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公式均为含税:

一、毛利额:

公式: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

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

=1—(成本 / 售价)*100%

=1—(成本/销售额)*100%

案例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7.5元/支,零售价为9.8元/支,那么它的毛利率为多少, .

计算结果:毛利率=1—(7.5/9.8)*100%

=23.5%

案例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万元(平均成本为,,(,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

计算结果:毛利率=1—(,,(,/,,)*100%

,,,(,,

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以零售店某类产品现在的销售速度,所有库存全部

(假设在此期间无库存补充)。) 销售完所需的天数。

1、商品周转率=月营业额 / 月平均库存额

2、库存周转天数=30(31)/商品周转率

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

4、公司目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2007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 案例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

四、销售占比、交叉比率、贡献度

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

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

公式:贡献度=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单品毛利率)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六、价格带

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计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

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

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代号部门周转天数

18生鲜部

1015蔬果

1025水产

1032肉类

1040熟食

1050面包

10615日配

222食品部

20114酒饮

20230休闲

20330冲调

20415粮油

335百货部

30121洗化

30245日杂

30335家纺

30430服饰

30545家电

30645文教

30总门店

部门销售库存周转天数行业标准差异生鲜 218 73 10 (10) 食品 450 826 55 (55) 服装 526 231 13 (13) 家电 235 1106 141 (141) 其它 413 1075 78 (78) 全店 1842 3311 54 (54) 分析:

2、存销比分析

业态存销比行业周转天数

18 大卖场 1:1.7

21 综合超市 1:1.4

30 标准超市 1:1.0

43 便利店 1:0.7

3、零库存分析

, 零库存不仅指系统数据,实际库存也为零

, 零库存商品绝大部分是畅销商品

, 没有零库存并不意味着销售就好,但有零库存一定意味着销售有问题。

4、零销售分析

, 零销售参数的确定

, 零销售商品往往是滞销商品

, 零销售意味为库存积压问题

, 零销售时间越长,系统库存问题就越大

5、动滞销率商品分析

八、缺货控制;

1、明确20商品,确保20商品不断货。

2、适当扩宽20商品的排面。

3、确保中仓内存放的商品为20商品。

4、利用电子订单系统。

七、 DM渗透率计算与分析

目的:了解DM的实效性,对销售的拉动的程度。提升方法:商品部的选品正确、定价有冲击力,营运部发放DM的合理性(核心消费者),

可以有效提升渗透率。

公式:渗透率=DM响应人数 / 被调查人数八、商品促销效果分析

促销的目的:希望在特定期间内提高来店顾客数、客单价以增加营业额之外,更重要的是促

使顾客日后继续光临。

超市常用计算公式

超市常用计算方式 考核项目:缺货率 考核对象:门店 公式:缺货率= ⅹ100% 备注:1、缺货品种数指部门(类别)无库存品种数 2、核定总品种数指本部门(类别)核定有销售品项数 考核项目:配送达成率 考核对象:配送中心 公式:配送达成率= ⅹ100% 备注:1、到货数指本批次要货单实际配送到货的商品数量 2、要货数量指本批次要货单商品总数量(含电脑补货和手工要货单) 考核项目:到货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 公式: 到货率= ⅹ100% 备注:1、到货数量指供应商按坚强订单送达指定地点,并经坚强公司验收确认的商品数量 2、订货数量指总部和门店向供应商所下订单的订货总数量 考核项目:动销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动销率= ⅹ100% 缺货品种数 核定总品种数 到货数量 要货数量 到货数量 订货数量 核定品项数—有库存无销售品项数核定品项数

备注:1、有库存无销售品项数指本类别有库存30天无销售商品品种数量 考核项目:库存可销天数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配送中心 公式:库存可销天数= ⅹ30天 考核项目:年库存周转次数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配送中心 公式::年库存周转次数= 考核项目:毛利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1: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100% 小规模纳税人 公式2:毛利率%= ⅹ100% 一般纳税人 考核项目:客单价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客单价=品单价ⅹ客品数 备注:1、品单价指本商场每个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 2、客品数指本商场每个顾客购买平均商品数量 考核项目:费用率 考核对象:各部门 公式: 费用率= ⅹ100% (期初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2 月销售成本 365天 库存天数 不含税售价 - 不含税进价 不含税售价 费用额 销售额

客单价计算公式

客单价的计算公式是:客单价=销售总额(除去打折等优惠之后的算下来的钱)÷顾客总数,或者是客单价=销售总额÷成交总笔数(五个人买10笔算五笔)。一般是使用前面的。 客单价的本质是:在一定时期内,每位顾客消费的平均价格,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范围,客单价这个指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零售术语又称ATV,即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金额。 (1)客单价=商品平均单价×每一顾客平均购买商品个数(算法不同差异在小数点之后) (2)客单价=动线长度×停留率×注目率×购买率×购买个数×商品单价 与其相关的还有“客单量(UPT)”,“件单价”。 门店的销售额是由客单价和顾客数(客流量)所决定的,因此,要提升门店的销售额,除了尽可能多地吸引进店客流,增加顾客交易次数以外,提高客单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商场(超市)的日常经营中,影响入店人流量、交易次数和客单价的因素有很多,如店容店貌、店堂环境卫生、色彩和整体布局、商品储备、补货能力、促销活动方案设计、员工服务态度、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推销技巧、商品质量与价格、休闲设施,还有天气、竞争对手等。

关联营销 在卖场中,将关联的、可以搭配的商品集中陈列或组合陈列,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包括在帮顾客试衣的时候,往往很多导购是顾客拿一件外套,就给他试一件外套,其实完全可以同时帮顾客搭配裤子或衬衣等一起试穿,这样整套搭配,试出来的效果会更好,而且也从侧面推动了整套产品的销售。 方法一:关联商品 当顾客选中某款单件衣服时,优秀的导购员应该马上想到这件衣服可以搭配其他什么商品效果会更好。这时导购需要做的就是主动、热情、快速上前为客人进行搭配,让客人体验整套的效果。例如,如果顾客选中的是单裙,那我们可以帮她搭配合适的上衣、衬衣、毛衫等;如果客人选择的是毛衣,也可以帮她搭配外套、裤装或裙子,甚至还可以为她搭配上精致的毛衣项链、皮包、胸针、皮带等。 方法二:巧用促销 终端门店经常会有一些促销活动,例如满300元送100元,买二送一,买200元抵80元等等,这些促销活动一方面带动人气,提升店铺业绩,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提升客单价。这时,导购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促销机会,用兴奋的语气提醒客人:“这件衣服是268元,

百货常用公式

营运销售管理常用公式 1、营业额=交易笔数*客单价=坪效*坪数=每人劳动生产力 *平均工作人数=每小时营业额*营业时间*营业日数 2、来客数=通行客数*入店率*购买率 3、通行客数=立地条件、都市计划、广告、促销 4、入店率=店铺招牌、POP、商品知名度、商品忠诚度、 商品特色、促销等 5、客单价=连带销售、级距促销、品项单价 6、商品力=品牌*品牌数(商品宽度)=品项*量*花色*材 质*尺寸*价格(商品深度) 7、贩卖力=服务年资+商品知识+销售技巧 8、品单价=定价政策=通路成本(人员+租金)+物流成本+ 利息+直接成本+利润+广告+管理成本 9、毛利率=销售毛利额/营业额 10、毛利额=营业额—销售成本=营业额—(期初库存额+本 期库存额—期末库存额) 11、营业净利率=营业净利/营业额 12、营业净利=销售毛利额—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营业 外收入 13、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额

14、营业费用=人件费+租金+折旧+水电+摊提+电话+办公费 用 15、商品回转率=营业额/期初库存额+期末存货额/2(愈高 愈好) 16、交叉比率=商品回转率*商品毛利率 17、损益平衡点(BEP)与经营安全率 BEP=固定费用/(1—变动成本率)=固定费用/(1—销 货成本/营业额)=固定费用/毛利率 18、经营安全率=1-(BEP/营业额)(愈高愈好) 19、平均毛利率: 业种(品牌)*毛利率*业绩占比之相乘比累加 20、品牌A、B、C表制作: 1、柜台按业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2、营业额A、B、C说明 3、坪效A、B、C说明 (A)表示整体销售额累计约为75%(A)表示单柜坪效≧1.3倍业种实际坪效 (B)表示整体销售额累计约为90%(B)业种实际坪效≦表示单柜坪效﹤1.3倍业种实际坪(C)表示整体销售额累计约为100%(C)表示单柜坪效﹤业种实际坪效 营业额ABC与坪效ABC组合的含义 A-A 会成长的品牌 A-B 希望成长的品牌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大衣暖暖发表于:2012/1/30 10:33:25 举报(1)顶(0)踩(0)回复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公式均为含税: 一、毛利额: 公式: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 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 =1—(成本/ 售价)*100% =1—(成本/销售额)*100% **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7.5元/支,零售价为9.8元/支,那么它的毛利率为多少? . 计算结果:毛利率=1—(7.5/9.8)*100% =23.5% **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38万元.平均成本为32.5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 计算结果:毛利率=1—(32.5/38)*100% =14.5% 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以零售店某类产品现在的销售速度,所有库存全部销售完所需的天数。(假设在此期间无库存补充)。) 1、商品周转率=月营业额/ 月平均库存额 2、库存周转天数=30(31)/商品周转率 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 4、公司目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2007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 **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 四、销售占比、交叉比率、贡献度 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 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

公式:贡献度=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单品毛利率)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D:\韦融丹\S商品部报表\2007年报表\2007年商品动销率分析表.xls 六、价格带 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商品品类梳理表格(男袜).xls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计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部门销售库存周转天数行业标准差异 生鲜218 73 10 (10) 食品450 826 55 (55) 服装526 231 13 (13) 家电235 1106 141 (141) 其它413 1075 78 (78) 全店1842 3311 54 (54) 分析:

超市数据分析计算公式大全(管理者必看)

超市数据分析计算公式大全(管理者必看) 超市的数据管理是验证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超市管理人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数据也是零售行业互相沟通的语言,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分享一下各种数据的计算公式。 毛利额= 销售额 - 成本 毛利率= 毛利额÷销售额或是(售价-成本)÷售价 那么假如我们新进一批康师傅冰红茶,供货成本为2.5元,毛利率我准备定为15%,请问售价应该是多少? 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大超市善用一种毛利率与售价“倒扣”算法,公式为: 加价率=预计毛利率+费用 售价=进价÷(1-加价率)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是顺加法,公式为: 售价=进价×(1+加价率)

根据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假设本次送货产生费用率是1%,那么加价率就是15%+1%=16% 那么康师傅冰红茶的售价就是 2.5元×(1+16%)=2.9元 那么进价与成本是有所差异的,进价只是供应商给我们供货的价格,其中不包含税率和产生的费用,进价是: 1、进价:商品的买价,包括正常买价、促销买价。 2、成本:去税成本,通过平均移动法计算而来:(本次收货时的库存×上次成本+本次收货数量×进价)÷(本次收货时的库存+本次收货数量)=不含税成本 进价分为两种,分别是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加上税率后才成为含税进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税率)

那么一般生鲜及散称商品税率为13%,食品与百货商品一般税率为17%。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引进供应商时一定要供应商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原因。 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库存周转天数=平均库存÷平均销售成本 那么假如酒水课本期平均库存是616282元,本期平均销售成本是11330元,请算出酒水课的库存周转率与库存周转天数。 正确答案: 库存周转率是1.83%, 库存周转天数是54.39天。 达成率=实际销售÷销售预算 进步率=(本期销售-上期销售)÷上期销售 假如商厦店3月销售预算是1,643,000元,实际销售是1,345,853元,请各位算出我店3月实际达成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81.91%

超市常用采购计算公式【最新版】

超市常用采购计算公式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 =销售金额-销售成本 =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 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10、营业毛利=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资产租金、水电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劳动保险、财产保险、业务招待费等等)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零售行业中,常见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应用包括零售价计算、折扣计算、利润率计算、销售额计算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及其应用。1.零售价计算: 零售价是指商品在销售时的售价。常见的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成本价+毛利润 成本价是指商品的进货价,毛利润是指商品的销售价减去成本价。这个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商品的售价,确保商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2.折扣计算: 折扣是指商品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的降价销售。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折扣金额计算和折扣率计算。 折扣金额=零售价×折扣率 折扣率=折扣金额/零售价 零售商可以使用这些公式来确定商品的折扣金额或折扣率,从而吸引顾客进行购买。 3.利润率计算: 利润率是指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占零售额的比例。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毛利润率=(零售价-成本价)/零售价×100%

净利润率=(净利润/零售额)×100%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评估其利润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如调 整售价、供应商选择等。 4.销售额计算: 销售额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总额。常见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额=单价×销售数量 单价是指商品的售价,销售数量是指该商品的销售数量。这个公式可 以帮助零售商计算出每个商品的销售额,进而计算整个零售商的总销售额。 5.库存周转率计算: 库存周转率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销售额与平均库存额之比,衡量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平均库存额=(期初库存额+期末库存额)/2 期初库存额是指时期开始时的库存额,期末库存额是指时期结束时的 库存额。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零售商可以评估商品的销售速度,并作出 相应的库存管理决策。 6.单个商品利润计算: 单个商品的利润是指该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单个商品利润=销售额-成本额

零售销售额的计算公式

超市销售数据公式大全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 2、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3、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 4、销售占比:某单品或某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本类或本店的销售额的比例 5、毛利贡献率=销售占比*毛利率 6、平地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7、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8、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9、周转天数=30/月周转次=平地均库存/日均售 10、交叉率=毛利率*周转率=(毛利率/销售额)*(销售额/平均库存) 1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12、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3、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14、库存周转天数=30/库存周转率 15、坪效(经营面积使用效率)=平均销售额(含税)/经营面积/360 16、人效=年销售额/年平均人/360 17、增长率=(本期销售-上周销售)/上周销售 18、成本=期初销售+本期销售-库存 19、毛利额=销售-成本 20、毛利率=毛利额/销售 2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

22、单品效率=本月销售/单品总数 23、差额=目标销售/本月销售 24、达成率=本月销售/目标销售 25、增长率=(本月-上月)/上月 26、本月占比=课销售/处总计 27、加价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00% 28、加价率=〈13%+1%〉*1.2=16.8%(平均毛利率≠平均加价率) 29、顺加:进价*〈1+加价率〉 30、倒扣:进价/〈1-加价率〉或:进价*倒扣系数(沃尔玛,家乐福均用倒扣法——提升毛利)

会计实务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

会计实务零售行业会计常用计算公式在零售行业的会计实务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计算公式来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下面是几个零售行业常用的计算公式: 1. 零售利润率(Retail Profit Margin): 零售利润率用来衡量零售产品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零售利润率=(零售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 客户平均购买金额(Average Purchase Amount): 客户平均购买金额用来衡量零售业的客户购买能力,计算公式为:客户平均购买金额=销售收入/客户数量 3.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库存周转率用来衡量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计算公式为: 库存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库存 4. 平均销售周期(Average Sales Cycle): 平均销售周期用来衡量零售业的销售速度,计算公式为: 平均销售周期=(期末库存金额/平均每日销售额)×365 5.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 盈亏平衡点用于计算需要达到的销售额才能覆盖全部成本,计算公式为: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可变成本/销售收入))

6. 销售增长率(Sales Growth Rate): 销售增长率用来衡量销售额的年度变化率,计算公式为: 销售增长率=(当前年度销售额-上一年度销售额)/上一年度销售额×100% 7. 客户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客户满意度指数用来衡量零售业的客户满意程度,计算公式为: 客户满意度指数=(满意客户数量/总客户数量)×100% 8.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应收账款周转率用来衡量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数据调整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计算结果。因此,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零售业是经济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它涉及到商品的销售和交易。在零售业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计算可以帮助 零售商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库存、销售和盈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零售基本计算公式的汇总: 1. 销售总额(Total Sales):销售总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销售 的产品的总价值。这个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每个产品的销售价格 相加即可。例如,如果你卖出了三个商品,分别售价为100元、200元和300元,那么销售总额为600元。 2. 净销售额(Net Sales):净销售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扣除了退货 和折扣后的销售总额。这个计算公式可以用来帮助零售商了解实际销售的 情况。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有20元的退货和10元的折扣,那么净销售额为570元。 3. 毛利润(Gross Profit):毛利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售额与成 本之间的差额。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的销售利润。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成本为400元,那么毛利润为200元。 4.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是指毛利润占销售总额 的百分比。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每笔销售中的利润比例。例如,如果你的毛利润为200元,销售总额为600元,那么毛利率为 33.33%。 5.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库存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 间内销售额与平均库存之间的比率。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

们的库存管理效率。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平均库存为200元,那么库存周转率为3倍。 6. 平均销售额(Average Sales):平均销售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销 售总额除以销售天数的值。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每天的 平均销售情况。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销售天数为10天, 那么平均销售额为60元。 7. 单位成本(Unit Cost):单位成本是指每个产品的成本。这个计 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每个产品的盈利情况。例如,如果你购买 了10个产品,总成本为200元,那么单位成本为20元。 8. 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盈利能力是指销售额与成本之间的 差额。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的总体盈利水平。例如,如 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成本为400元,那么盈利能力为200元。 9. 客流量(Traffic Count):客流量是指进入零售店的消费者数量。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他们的顾客数量。例如,如果你在一天 内有100个顾客进入你的店铺,那么客流量为100人。 10. 客单价(Average Transaction Value):客单价是指每个顾客 平均消费的金额。这个计算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了解每个顾客的平均购买力。例如,如果你的销售总额为600元,客流量为100人,那么客单价为 6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零售基本计算公式的荟萃。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零售 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销售和盈利情况,并且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有利于经营 的决策。

零售业常用公式表

零售业常用公式表 零售业是指将商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的行业。在零售业中,运营和经营者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以便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本文将介绍一些零售业常用的公式,并提供相应的解释和计算方法。以下是零售业常用公式表: 1. 毛利润率(Gross Profit Margin) 毛利润率表示每一单位销售额中的毛利润占比,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公式:毛利润率 = (销售收入 - 成本)/ 销售收入 2. 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库存周转率衡量了企业经营效率,即库存商品被销售和补充的频率。 公式:库存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 3. 客流量(Footfall) 客流量是指一段时间内进入零售店的顾客数量,是评估店铺流量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公式:客流量 = 进店顾客数量 4. 客单价(Average Transaction Value) 客单价表示每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

公式:客单价 = 销售额 / 客流量 5. 销售增长率(Sales Growth Rate) 销售增长率表示销售额相对于前一期的增长百分比,用于评估企业的销售增长速度。 公式:销售增长率 = (本期销售额 - 上期销售额)/ 上期销售额 6. 顾客流失率(Customer Churn Rate) 顾客流失率衡量了顾客离开店铺或不再购买的百分比,是评估顾客忠诚度的重要指标。 公式:顾客流失率 = 流失顾客数量 / 起始顾客数量 7. 每平方米销售额(Sales per Square Meter) 每平方米销售额表示店铺每平方米的销售额,用于评估店铺的空间利用效率。 公式:每平方米销售额 = 销售额 / 店铺面积 8. 现金流量(Cash Flow)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进出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净额,用于评估企业的现金状况和偿债能力。 9. 利润总额(Net Profit) 利润总额表示扣除所有费用和税收后的净利润,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公式均为含税: 一、毛利额: 公式: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 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 =1—(成本 / 售价)*100% =1—(成本/销售额)*100% 案例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7.5元/支,零售价为9.8元/支,那么它的毛利率为多少, . 计算结果:毛利率=1—(7.5/9.8)*100% =23.5% 案例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万元(平均成本为,,(,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 计算结果:毛利率=1—(,,(,/,,)*100% ,,,(,, 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以零售店某类产品现在的销售速度,所有库存全部 (假设在此期间无库存补充)。) 销售完所需的天数。 1、商品周转率=月营业额 / 月平均库存额 2、库存周转天数=30(31)/商品周转率 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

4、公司目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2007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 案例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 四、销售占比、交叉比率、贡献度 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 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 公式:贡献度=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单品毛利率)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六、价格带 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计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 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 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代号部门周转天数 18生鲜部 1015蔬果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D:\韦融丹\S商品部报表\2007年报表\2007年商品动销率分析表.xls 六、价格带 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商品品类梳理表格(男袜).xls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计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部门销售库存周转天数行业标准差异 生鲜218 73 10 (10) 食品450 826 55 (55) 服装526 231 13 (13) 家电235 1106 141 (141) 其它413 1075 78 (78) 全店1842 3311 54 (54) 分析: 2、存销比分析

业态存销比行业周转天数 大卖场 1:1.7 18 综合超市 1:1.4 21 标准超市 1:1.0 30 便利店 1:0.7 43 3、零库存分析 零库存不仅指系统数据,实际库存也为零ν ν零库存商品绝大部分是畅销商品 没有零库存并不意味着销售就好,但有零库存一定意味着销售有问题。ν4、零销售分析 ν零销售参数的确定 零销售商品往往是滞销商品ν 零销售意味为库存积压问题ν ν零销售时间越长,系统库存问题就越大 5、动滞销率商品分析 八、缺货控制; 1、明确20商品,确保20商品不断货。 2、适当扩宽20商品的排面。 3、确保中仓内存放的商品为20商品。 4、利用电子订单系统。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及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本钱)/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可以知道哪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哪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上下也是衡量当地购置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 =销售额 *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本钱=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开展的根底。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那么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 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 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根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展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10、营业毛利=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资产租金、水电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劳动保险、财产保险、业务招待费等等〕 营业毛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利润。是对门店店长考核的最主要指标,是店长能力的考核。营业毛利表示:门店为公司创造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公司开展前景,及各位息息相关。 11、单位面积销售=销售/面积 是衡量门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说明你的面积利用是否合理。是对门店根底能力的考核。要求门店店长对这个基数加大提升。 12、单位面积毛利=毛利/面积 是衡量门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说明你的门店面积是否值钱,店长是否一直在让你门店面积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教材]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大衣暖暖发表于:2012/1/30 10:33:25举报(1)顶(0)踩(0)回复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公式均为含税: 一、毛利额: 公式:毛利额二销售额*毛利率 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二平均毛利率二毛利额/销售额 =1—(成本/售价)*100% 二1—(成本/销售额)*100% 桂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7. 5元/支,零售价为9. 8元/支,那么它的毛利率为 多少,.计算结果:毛利率=1—(7. 5/9. 8)*100% =23.5% 材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万元(平均成本为,,(,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 计算结果:毛利率=1-(,, (,/,,)*100% ,,,(,, 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以零售店某类产品现在的销售速度,所有 库存全部销售完所需的天数。(假设在此期间无库存补充)。) 1、商品周转率二月营业额/月平均库存额 2、库存周转天数二30(31)/商品周转率

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二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

4、公司口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2007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林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 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 四、销售占比、交义比率、贡献度 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义比率二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 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公式:贡献度二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单品毛利率)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二有销售的单品数/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D:\韦融丹\S商品部报表\2007年报表\2007年商品动销率分析表.xls 六、价格带 概念:是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商品品类梳理表格(男袜).xls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讣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荟萃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成本=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 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10、营业毛利=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资产租金、水电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劳动保险、财产保险、业务招待费等等) 营业毛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利润。是对门店店长考核的最主要指标,是店长能力的考核。营业毛利表示:门店为公司创造的盈利情况,直接关系公司发展前景,与各位息息相关。 11、单位面积销售=销售/面积 是衡量门店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说明你的面积利用是否合理。是对门店基础能力的考核。要求门店店长对这个基数加大提升。 12、单位面积毛利=毛利/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