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1)木屑培养基:

阔叶树木屑(竹屑)78%、麸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1%。适用于木腐菌的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如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猴头、灵芝生产。

(2)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适用于金针菇、平菇、凤尾菇、草菇、银耳、木耳、猴头。

(3)甘蔗渣培养基:

甘蔗渣75%、麸皮或米糠24%、石膏粉1%。用于平菇、凤尾菇、金针菇、草菇、木耳、白灵菇。

(4)谷粒培养基:

以小麦、高粱、玉米等为主料制作的培养基。

①麦粒10㎏、石膏粉或蘑菇专用肥0.05㎏、生石灰

0.1㎏、菌糠1~2㎏。适用于多种菌生产,特别是双孢菇。

②小麦98%、碳酸钙2%。除银耳外,其它木生菌、粪草菌均适合。

③稻草50%、棉籽壳40%、麸皮8%、石膏粉2%。适用于平菇、凤尾菇。

注意:用煮熟但不胀破种皮的麦粒,将菌糠、专用肥、石灰等料加水拌匀,含水量调至60%~65%,然后与麦粒混合均匀即可。

(5)粪草培养基:

干稻草63%、干牛粪25%、玉米粉4%、过磷酸钙3%、

大豆粉3%、硫酸镁2%。用于蘑菇、草菇。

注意:将稻草切成3㎝长的小段,浸透捞起,沥干不滴水;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堆制20天,中间翻堆3~4次。

(6)木块木条培养基:

木条10㎏、蔗糖0.1㎏、麸皮或米糠2㎏、碳酸钙0.05㎏。适用于多种木腐菌的原种、栽培种的培养。

注意:将木条在1%的蔗糖水中浸泡12~24小时或煮沸30分钟,捞出后与其它料拌匀,装瓶即可。

香菇的菌种制作

香菇的菌种制作 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香菇菌种根据来源和生产目的分为母种(原始种称一级种)、原种(母种繁育而成称二级种)和栽培种(母种繁育用于生产栽培的种,称三级种)。 母种直接用于栽培造价高,自己生产母种需要设备和技术,成本太高。自己繁育原种和栽培种,可以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成本,并能得到优质的菌源。 1 原种制作 1.1 培养基的配制 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硬杂木细木屑55%、麦麸20%、棉籽壳20%、玉米面3%、石膏2%、料水比1∶1.1,均匀搅拌,装入15厘米×30厘米聚乙稀原种袋。装袋松紧适宜,松装料少,紧装不透气,均影响质量和产量。 1.2 常压蒸汽灭菌 条件具备用高压锅灭菌(在0.015兆帕压力下保持2小时)。一般采用常压高温灭菌,少量可采用农村大锅蒸,要求升温快,升到100 ℃时保持12小时,闷锅8小时。假如效果不好,可换间歇式灭菌法,将料袋在蒸锅内100 ℃条件下蒸3次,每次2小时,每次之间间歇24小时,虽耗时、麻烦,但效果好。 工厂化生产,采用常压蒸汽罩灭菌。选耐高温、寿命长的塑料膜两层和一层花格布,组成一个密封的大空间,空间内摆放料袋,一次放4 500个,罩外用重物压严,以免漏气,在蒸汽罩底部放置排气管,管上用砖盖平,以免通气不匀造成死角,放气管与锅炉相连,温度上升至100 ℃时,蒸24小时,焖12小时。然后将灭菌后的料袋运至灭过菌的房间,以备接种。 1.3 接种 选通风良好的房间,将接种钩、铲、试管架放入接种箱,用必洁士或克霉灵烟雾剂对房间和接种箱消毒灭菌,经12小时烟雾自然散尽后,再开窗通风以备接种。接种前用75%酒精浸泡的毛巾或棉球擦拭手,接种工具,点燃酒精灯使火焰周围为无菌区,并将接种铲、钩和母种的试管口经火焰烧灼,待凉后立即将试管中母种切成三块,将原种料袋口解开,放入一块菌种,立即系好袋口,动作要快,接种完毕后贴上标签,将接过种的袋移至消过毒的地方。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一、菌种制备 菌种制备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猴头菌培养基。黄豆芽2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汁,补足失水至1000毫升。加入葡萄糖30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1克、琼脂20克,加热溶化,然后分装。适用于猴头母种培养。 (3)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30克左右,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0.5克。玉米粉煮至7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加上其余的成分。 2、原种培养基的制作。常用配方: (1)棉耔壳培养基。棉耔壳100斤,麦麸15斤,石膏粉1.5斤,料水比1:1.1~1.2。该培养基适合于大多数食用菌品种。 (2)木屑培养基。干木屑100斤,麦麸20斤,蔗糖1斤,石膏粉1.5斤,硫酸镁0.5斤,料水比按1:1.1~1.2。该培养基适合于银耳、黑木耳、猴头、金针菇、平菇等原种培养。 (3)粪草培养基。稻草63斤,玉米粉4斤,大豆粉3斤,干牛粪25斤,过磷酸钙3斤,硫酸镁2斤,料水比1:1.1~1.3。适合于双孢菇原种培养。其中牛粪也可以鸡粪等等畜粪来代替,只是所加的量根据其所含氮量而定。 (4)谷粒培养基。选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粒均可),淘洗干净,按1:2.0比例加水,煮沸30分钟,闷4~6个小时,沥去水分,标准是“煮透晾干”,再加入干料1%的石膏粉,0.5%的石灰拌匀、装瓶。适用于平菇、双孢菇原种培养。该种培养基发菌快,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用此培养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3、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主要用于母种,灭菌的条件是0.11~0.12千帕。原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参考) PDA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PSA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一、香菇: 母种配方: 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 2)PSA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配方: 1)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 1)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碳酸钙1%、PH6.0-6.5、料水比1:1~1:1.2。 2)杂木屑78%、麸皮16%、玉米粉2%、食糖1.2%、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水比1.1:1. 二、平菇: 母种配方: 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或玉米粉30克。2)PSA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配方: 2)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 1)玉米芯96%、石灰粉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3,麸皮5-10%。 2)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粉2%、过磷酸钙1%、糖1%,含水量60-65% 以上配方中需加0.1多菌灵,PH8 三、秀珍菇:

母种配方: PDA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配方: 杂木屑40%、棉籽壳36%、麸皮23%、石灰粉1%,含水61-63% 出菇包配方: 1)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2%、玉米粉2%、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2)木屑49%、棉籽壳40%、麸皮7%、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含水61-63%,PH6.5左右。 四、金针菇: 母种配方: PDA或玉米粉40克、蔗糖1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原种、栽培种配方: 1)木屑78%、麸皮20%、石膏、糖各1%。 2)棉籽壳35%、杂木屑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3)小麦100kg,碳酸钙0.5kg,石膏1.5kg。 以上配方含水量为60-63%。 出菇包配方: 1)棉籽壳38%、麸皮32%、淋水陈积杂木屑25%、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 1.5%、过磷酸钙0.5、PH自然,含水63-65%。 2)杂木屑39%、玉米芯39%、麸皮20%、贝壳粉2%。 3)木屑70%、麸皮25%、玉米粉3%、糖、石膏粉各1%。 4)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糖、碳酸钙各1%。 5)木屑、棉籽壳各35%、麸皮23%、玉米粉5%、糖、石膏粉各1%。 以上配方含水63-65%。 五、杏鲍菇: 母种配方: 1)PDA。 2)PDA+蛋白胨。 3)PDA+麸皮50克,玉米粉50克,蛋白胨5克,硫酸镁1.5克。 原种、栽培种配方: 1)小麦粒或玉米粒97%,碳酸钙3%。 2)木屑73%、麸皮25%、糖、碳酸钙各1%。

香菇的养殖方法_最简单的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的养殖方法_最简单的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香菇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菇的养殖方法 香菇的养殖方法: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目前,多数菇农是从菌种生产厂家购进母种,然后自己生产原种和栽培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配制方法是一致的,但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很多,下面仅介绍常用的几种: 1.谷粒(麦粒、玉米粒)培养基配方为谷粒50公斤加石膏0.5公斤。先将谷粒用清水洗净,浸泡12小时左右,使其充分吸水。谷粒泡好后放人锅内煮,以熟而不烂为度,捞出控水后,把石膏粉与谷粒拌匀。这样培养基适用于做原种培养基。 2.木屑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白糖l%、石膏l%。制作方法是把选用的木屑筛去木块和树皮,先将木屑、麦麸、石膏搅拌均匀,再用溶化的糖水拌料。配制好的培养基用手紧握时,手指间有水溢出而不下滴为宜(含水量约为60%)。这种培养基对原种和栽培种生产都是适宜的。 上述培养基配好后,即可进行装瓶(500毫升装的罐头瓶或酒瓶),装入量至瓶肩。如果是木屑培养基需要培养料在瓶中达到上紧下松程度,瓶中间用锥形木棒扎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洞,直通瓶底,以增加氧气,利于菌丝蔓延。瓶口内外擦净,罐头瓶用聚乙烯膜常压灭菌或聚丙烯膜封口,酒瓶可用棉塞封口。 用瓶子制种,成品率高,但瓶易碎,成本也高,大规模生产和运输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用塑料袋制作栽培种的菇农越来越多,具有轻便、价廉等优点。塑料袋有聚乙烯和聚丙烯两种,聚乙烯袋只能用于常压灭菌,聚丙烯袋常压、高压灭菌均可。塑料袋规格以17×30×0.005厘米较为合适。 香菇的养殖方法:菌种培养基的灭菌

菌种制备

《秸秆四季栽培食用菌指南》 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技术 一、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大体相同。’ (一)培养基常用配方。‘ 1.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88%,麸皮或米糠10%,碳酸钙2%,料水比1:(1.2—1.4)。 2.甘蔗渣培养基甘蔗渣79%,麸皮或米糠20%,碳酸钙1%,料水比1:(1.1—1.3)。 3.稻草培养基干稻草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料水比1:(1.3—1.5)。 4.玉米芯培养基玉米芯78%,鼓皮20%,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1:(1.3—1.5) 5.谷粒培养基谷粒(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等)98%,碳酸钙1%,蔗糖1%,含水量50%—55%。 6.粪竿培养基于粪草如%,款皮或米糠8%,蔗糖1%,碳酸钙1%,含水量62%。近年来,生产上除银耳、金耳外,原种培养基多采用谷粒培养基。 (二)培养基制作方法 1.原料的预处理稻草、玉米芯、谷粒、粪草用前均应进行处理。稻草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浸于水中24小时,捞出沥至不滴水(含水量约65%);玉米芯先碾碎成花生米大小,然后置于pH值为10—11的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并沥至不滴水;谷粒先放入水中浸泡(浸水时间因气温而异,一般气温高时浸16小时,气温低时浸24小时),然后捞出置沸水锅中煮沸15—20分(以谷粒煮至透心又不破皮为度),煮好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粪草则是将稻草、干粪按6:4的比例堆积发酵15—20天(这期间翻堆2—3次),发酵后将其晒干备用。 2.称量配制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易溶物质溶形量水中,再将其他不易溶的物质进行混合,拌匀后将二者搅拌在一起,要求充分拌均匀,干湿—致;含水适中(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65%)。 3.装瓶(装袋) 原种多采用瓶装。装瓶前必须将空瓶洗干净,并且要晾干。分装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稻草培养基时,边装边震动,并用木棒压紧,使装入的培养基上下均匀一致,当装至瓶肩时,用扁钩将料面压平,并用圆锥形捣木在培养基中问扎1个洞(接种后有利于菌丝沿洞穴向下蔓延),然后用清水将瓶口内外及瓶身外鼓附的培养基洗干净,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瓶内的长度要求棉塞内不触料,外不开花)。分装谷粒培养基只需将谷粒装至瓶肩,稍震动几下瓶身即可,然后用干布将瓶口内壁抹干净,塞上棉塞,即可装锅灭菌。分装粪草培养基,要求装入的培养基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且紧不可有层叠印,松不能见蜂窝眼。 栽培种多用塑料袋作为容器,塑料袋有聚丙烯塑料袋和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袋口擦净后套上塑料环,用棉花塞住袋口,最外层裹上一层牛皮纸,以防棉塞在灭菌时受潮。 4. 灭菌原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栽培种用聚丙烯塑料袋装的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用聚乙烯塑料袋装的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灭菌所需时间应根据灭菌方法和培养基原料而定。高压灭菌,当压力达到0.137兆帕时,以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保持60—90分,粪草培养基保持120分,谷粒培养基保持120分。常压灭菌,在100℃的温度下,以棉子壳、甘蔗渣、稻草、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需保持10—12小时,粪草、谷粒培养基需保持12—14小时。一般停火后再闷2—3小时趁热(温度不低于60℃)出锅。

菌种培养基

(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 原种和栽培种的营养条件基本相似,制作方法也相同,故一并 加以介绍。食用菌的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一般腐生菌(蘑菇、草 菇)用粪、草原料配制;木腐菌(香菇、平菇、黑木耳、银耳、灵芝、 猴头、茯苓等)都可用木屑、米糠、种木或棉壳作为菌种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方繁多,现主要介绍如下: 1.粪草培养基是以畜粪和稻草为主料的培养基,主要的配方 有以下几种: 配方(一)干稻草 80% 麸 皮 19% 石膏粉 1% 将干稻草切成2cm~3cm长,浸水1—2天,使其吸足水分后捞 起沥至不滴水,加入辅料拌匀,含水量在65%左右。此培养基适于 培养草菇、平菇和风尾菇等菌种。 配方(二)粪草(经发酵) 90% 糖 l% 麸皮或米糠 8% 碳酸钙 1% 将干牛粪与稻草(麦草)以6:4之比,按蘑菇堆肥制作工艺进行堆积发酵15~20天,在这过程中要翻堆2~3次,然后挑出半腐熟的稻草,切成2cm~3cm长,晒干即为粪草备用。 制培养基时,按比例取粪草与其他辅料混匀,用糖水拌料,含水量约60%。此培养基适于制作蘑菇菌种。 配方(三)干稻草 63% 玉米粉 4% 过磷酸钙 3% 牛粪 25% 大豆粉 3% 硫酸镁 2% 将稻草切成约3cra长,浸透水后捞起,沥至不滴水,不经发酵直接加辅料拌匀,含水量约60%。此培养基适于制作蘑菇、草菇等菌种。 配方(四)厩肥 42% 废棉 42% 碎稻草 11% 米糠 2% 石灰 3% 先将厩肥、废棉、碎稻草浸湿,再与米糠、石灰拌匀,堆积发酵约20天,这期间翻堆3~4次,含水量为65%。此配方适于制作草菇菌种。 2.木屑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配方很多,现举例如下: (1)阔叶树木屑 78% 麸皮或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粉 1% 适于制作香菇、平菇类、黑木耳、金针菇、滑菇、灵芝、猴头菇等木腐型菌种。 (2)阔叶树木屑 77% 麸皮 20% 蔗糖 1.5% 石膏粉 l% 尿素 0.5% 适于制作平菇、凤尾菇和金针菇等菌种。 (3)阔叶树木屑 98% 麸皮 1% 尿素 0.4% 碳酸钙 0.3% 磷酸二氢钾 0.2% 硫酸镁 0.05% 高锰酸钾 0.05% 适于制作香菇、侧耳类等菌种。 (4)阔叶树木屑 75% 麸皮 22% 蔗糖 1.5% 石膏粉 1.4%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料的制作实验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料的制作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接种和培养技术。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优质小麦、棉籽壳、木屑、稻草、玉米面、葡萄糖或蔗糖、右膏粉、碳酸钙等。 (2)用具:电户、大铝锅、大盆、菌种瓶、12cm x 12cm x0.02cm高压聚丙烯塑料膜、线绳、接种箱、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等。 三、内容与方法 (一)培养基的制作 1.麦粒原种培养基制作 谷粒(如麦粒,玉米粒)南种培养基制作难度较大,但优点很多。谷粒营养丰富,大小适中,是绝大多数种类食用菌原种制作的最佳原料。现以小麦原种培养基制作为例,介绍如下。 (1)麦粒培养基配方:常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小麦99%、石膏粉1%。 (2)制作方法 ①泡小麦:冬天浸泡24 ~ 48h,隔夜换水;夏天浸泡10~12h,隔友换水,可加人1%石灰浸泡。泡好后,小麦粒饱胀,用清水漂洗干净,除去杂质。 ②煮小麦:煮至充分吸水,无白心,切忌煮开花。 ③木腐生菌类一般添加一定量木屑(10%左右)效果更好:木屑可用煮小麦的水拌料,料:水以1:0.5的比例拌和,或酌情处理;可添加木屑干重0. 5%的蔗糖、

0. 5%的尿素、1% 的石灰。 ④装瓶:将小麦粒捞出后,趁热滩平,使表面多余水分蒸发,然后加人石膏粉或其他辅料拌匀,再将料装至瓶肩处即可。 ⑤封瓶口:用两层完整的塑料膜封瓶口并套好皮筋。 ⑥灭菌:麦粒菌种一般采用高压灭菌方式。高压灭黄于126℃左右维持2h即可。其排冷气,开锅方法同斜面培养基制作。 2.其他原料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1)粪草培养基(适于制作双孢磨菇菌种) 配方:粪草(粪:草=6:4, 堆积发酵15 -20d) 90g,,米桃或麸皮8g,碳酸钙1kg,糖1Kg,水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粪草堆积发酵,发酵时间18d左右,其间加人米糠等辅料,翻准2-3次,晒干,切碎,装瓶,灭菌。灭菌方法同麦粒培养基。 (2)木屑-米糠培养基(适宜各种木腐生食用菌) 配方:阔叶树木屑70%~ 80%,米糠或麸皮20%~28%,碳酸钙1%,蔗糖1%,石膏1%,水调至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蔗糖溶于清水中,然后与杂木屑、米糠(或麸皮)等材料拌和。培养含水量以60% ~ 65%为宜。加水量依木屑种类而异,-殷每100kg干料加水120~ 140kg,手培养基,指间有水泌出而又不下滴为度。培养基配好后,装人菌种瓶中,用直径 1. 5cm尖棒在培养基中间钻直通瓶底的洞孔,使灭菌更彻底,也有利于菌丝的蔓延。瓶内外洗擦干,塞上棉塞,瓶口用牛皮纸包扎,灭菌后备用。灭菌方法同粪草培养基。 (3)棉籽壳培养基(适于平菇、凤尾菇)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1)平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4)香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1.营养物质基本配方 - 水:1000 ml - 蛋白胨(Peptone):10 g - 水解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 -NaCl:5g 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这个基本配方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微生物。 2. 大肠杆菌(E. coli)菌种培养基 - 水:900 ml -蛋白胨:10g -水解酵母提取物:5g -NaCl:5g -葡萄糖:1g -K2HPO4:2g 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然后添加100 ml的5倍浓度的M9盐基液(以下配方): -Na2HPO4:15g -KH2PO4:6g

-NaCl:0.5g -NH4Cl:1g 3. 真菌菌种培养基(Sabouraud培养基) -磷酸钠二氢物(NaH2PO4):3g -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g - 细脂粉(Tweens 20):1 ml -葡萄糖:40g -酵母提取物:5g - 洗涤剂(Polysorbate 80):1 ml - 蓖麻油(Castor oil):5 ml - 蒸馏水:1000 ml 将以上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调整pH至5.6-6.2、这个培养基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4. 下面是适用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培养基配方: - 水:900 ml -柠檬酸二钠(Na2C6H6O7):20g -磷酸氢二钾(KH2PO4):7.5g -葡萄糖:20g

-氯化镁(MgCl2):4.5g -氯化钾(KCl):0.5g 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5.0。 5. 适用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种培养基配方: - 水:900 ml -蛋白胨:10g - 混合谷氨酸(Glycine-Glutamic acid):10 g -氯化钠(NaCl):4g -磷酸一钠二水(Na2HPO4·2H2O):12.5g -磷酸二氢钾(KH2PO4):2.5g 将以上成分溶解在水中,调整pH至7.0。 6. 牛肉膏培养基(Brain Heart Infusion,BHI) -牛肉膏:45g - 羊血浆(Sheep Blood):100 ml - 蒸馏水:1000 ml 将牛肉膏和水煮沸,煮沸后冷却至室温,并过滤除渣。将羊血浆加入到煮沸的培养基中,混合均匀。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原种是培育高品质食用菌的开始,其制作方法关系到菌种的品质和生长效果。下面将介绍10种关于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并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优缺点。 1. 伏击法制种法 伏击法制种法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原种制作方法,其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原种制作。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原料。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尽量选用种粒外形完整、表面干净、无病害的菌盖和菌蒂。 步骤二:将菌盖和菌蒂归并,放到70%酒精中清洗30秒,然后取出沥干。 步骤三:将菌盖和菌蒂放到滤纸上,擦干表面水分,放到蒸汽锅中蒸10分钟,杀灭病菌和杂菌。 步骤四:将蒸好的菌盖和菌蒂拿出来,再次擦干表面水分,放到培养基上。 步骤五:放到恒温摇床上培养,震荡180rpm,28℃,恒温培养7-14天,即可获得食用菌原种。 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菌株易保存。 缺点:成活率较低,制作时间较长。 2. 含砂蒸法制种法 含砂蒸法制种法是应用含石英砂的菌种培养基来制作食用菌原种,能提高种粒触蒸面积,提高出菌率和菌株的品质。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含砂菌种培养基。将玉米粉、蔗糖、石英砂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含砂菌种培养基。 步骤二:准备原料。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按照比例加入含砂菌种培养基中。 步骤三:将含菌培养基放在琼脂板上,在30℃下反复震动震荡搅拌。 步骤四:将培养好的固体菌种放在75%-80%的相对湿度内,保持湿润并置于通风且恒温保持在22℃下。

步骤五:待菌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将其移植到适宜的菌床中。 优点:出菌率高,菌株品质好。 缺点:制备过程中需掌握好配方和稠度。 3. 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 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是利用电极辐射灯产生的热量来使制种容器内的培养液升降温,低温使菌体沉积在液表面,高温则使其下沉到液底,实现制种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食用菌种子与蔓茎切片、米糠混合后,加入到恒温恒湿的发酵箱内。 步骤二:待发酵箱内达到一定温度(一般为26-28°C)时,在制种容器内加入含氮源、磷酸盐、硫酸铵、麦芽糖及微量元素的菌种培养基。 步骤三:打开电极辐射灯,使培养液循环升温、降温,实现菌体沉降。 步骤四:将制种容器置于发芽箱内,等待食用菌原种发芽生长。 优点:操作简单,出菌时间短,菌株品质保证。 缺点: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制作成本较高。 4. 堆菜法制种法 堆菜法制种法是将菜叶、青菜、玉米芯等含有易滋生菌类物质的物料进行混合沉淀, 基于原材料产生大量菌丝体来进行制种。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混合好的含水量在60%左右的物料放在制种容器内。 步骤二:将镊子取出食用菌菌丝体放到混合物料表面。 步骤三:将整个容器放在恒温箱内,进行霉菌自然扩散。 步骤四: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加水调节。霉菌扩散后,便会形成食用菌原 种。 优点:制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易受到外界污染,制备效果较为不稳定。 5. 缆绳法制种法 缆绳法制种法是将制作好的菌种培养液和粗毛绳混合,通过缆绳表面的菌液粘附到菌 丝上,形成原种菌丝。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的原种制备。具体方法如下: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一、母种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 1.母种培养基的种类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要求纯度高,不能混生杂菌,同时母种的菌丝体较为纤细,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弱。因此,母种菌丝体需要培养在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表面光滑易于鉴别有无杂菌感染的琼脂培养基上。适合母种菌丝生长的琼脂培养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 糖)20克水1000毫升 (2)麦芽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 干麦芽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10 克水 1000毫升 (3)胡萝卜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 胡萝卜1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 1000毫升 (4)蘑菇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适用于蘑菇) 鲜蘑菇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 克水 1000毫升 (5)蛋白胨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2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维生素B1 (硫胺素)0.5毫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8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 2.母种培养基的制法 以最常用的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的制法为例介绍如下: 先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取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入琼脂和葡萄糖(或蔗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分,使其容量仍为1000 毫升。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装管时要注意不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壁和试管口。试管口塞上大小合适的棉花塞,塞入试管口内的长度为棉塞总长的3/5。塞好棉塞后,每10 支作一捆,用牛皮纸包扎好后,置铁丝网笼中,然后进行高压灭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 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及处理 一、培养基主料及处理 原则上凡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和特殊异味的农林副产品都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一些富含木质纤维素的野生材料也可作为培养料。农副产品如稻草、麦秸、玉米芯、玉米秸、高粱秸、棉籽壳、废棉、棉秸、豆秸、花生秸、花生壳、甘蔗渣、麦麸、稻糠、高粱壳、果园剪枝枝条、玉米皮、豆饼、花生饼、油菜饼、芝麻饼、棉仁饼等;林业副产品如树枝、树杈、树墩、树根、刨花、木屑等;野生材料如类芦、象草、皇竹草等。另外,轻工业生产的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如糠醛渣、酒糟、醋糟、废纸浆等。 1、棉籽壳 棉籽壳成本较高,但棉籽壳栽培食用菌,明显具有容易操作、发菌保险、产量稳定等优势,相比而言,尤其对于初次栽培者来说,效益稳定,让人放心。 基本配方:棉籽壳25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尿素1千克,石膏粉3.5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完成发酵后再加入并拌匀,下同);4〜9月份播种时,加入石灰粉5千克。

2、玉米芯 玉米芯由于该原料可作为木糖醇、糠醛等工业原料,故其近年来身价倍增,较之棉籽壳相差不大,其生物学效率也不相上下。其质地疏松,粉碎后粒度较均匀、合适,富含糖分,非常适合菌类生产,用来生产常规菌类,其转化率可达100%〜150%。玉米芯的营养很丰富,据测定,干玉米芯含粗脂肪0.7%, 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58.4%,灰分2.0%,钙0.1%,磷0.03%,是栽培平菇等食用菇的极好原料。 基本配方: (1)玉米芯250千克,豆饼粉5千克,石灰粉5千克,石膏粉2千克,过磷酸钙6千克,尿素1千克,菇病消5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2)玉米芯250公斤、豆饼粉10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2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 (3)玉米芯150公斤,豆秸粉100公斤,豆饼粉5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1 公斤,草木灰5公斤,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120克。 (4)选无霉的干玉米芯粉碎成小粒(比黄豆小),晒2天,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捞出沥干后分别加入1 %的石膏粉、硫酸胺、过磷酸钙和0.1%多菌灵(加入水中)拌匀,PH为 5.4〜7,含水量60%〜70% (手握料指缝有水而不滴下)。

食用菌的土壤和培养基配制方法

食用菌的土壤和培养基配制方法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品,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有效地培育食用菌,合适的土壤和培养基配制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的土壤和培养基配制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 和应用于食用菌的种植。 一、土壤配制方法 土壤是食用菌生长的基础,合适的土壤配制是保证食用菌生长的重 要环节。 1.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因此首先要根据所种植的食 用菌种类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一般来说,食用菌适合生长的土壤包 括腐殖质土壤、沙壤土壤、壤土壤等。 2.优化土壤pH值 食用菌对土壤的pH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5.5-7之间为宜。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者硫酸铵等物质来调节土壤的pH值,以满足食用菌的 生长需求。 3.控制土壤湿度 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土壤湿度一般在60%-70%左右为宜。可以通过增加水分或者借助灌溉设备来保持土壤湿度的稳定。 4.注意土壤通气性

食用菌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土壤的通气性非常重要。可以在土壤中加入腐叶土、蛭石等材料,以增强土壤的通气性。 二、培养基配制方法 培养基是食用菌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来源,科学合理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1.选择基础成分 培养基的基础成分主要包括碳源、氮源、矿质盐和维生素等。常用的碳源有葡萄糖、麦芽糖等,氮源可以选用蛋白胨、酵母粉等。矿质盐和维生素可以根据需要来添加。 2.添加辅助成分 为了提高培养基的效果,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辅助成分,如酵母提取物、维生素B等。这些辅助成分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 3.调节培养基的pH值 培养基的pH值对于食用菌的生长和繁殖有影响,一般在5.5-7之间为宜。可以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节培养基的pH值。 4.控制培养基的湿度 与土壤一样,培养基的湿度对于食用菌的生长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增加水分或者借助培养皿的覆盖来保持培养基的湿度稳定。 总结:

食用菌栽培种的制作与培养-实验三

实验三、食用菌栽培种的制作与培养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栽培种培养料的配制原理与过程; 2、掌握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与药品材料: 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铁铲、电子称、绣花针、水桶、聚丙烯菌种袋〔12厘米×24厘米〕、耐高温皮筋、接种铲、75%酒精、石灰粉、石膏粉、玉米芯颗粒、棉籽皮、玉米粉、平菇原种〔夏福2号〕、香菇原种〔丰产1号〕.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培养基的制作 1 配方 平菇:玉米芯87%、玉米粉10%、石灰粉3%.〔料水比:1:1.5〕. 香菇:棉籽皮88%、玉米粉10%、石膏粉2%.〔料水比:1:1.2〕. 2.培养基的配制 〔1〕拌料.按配方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配比称量各种原料,并混合在一起.称取自来水,泼洒到干料中,搅拌均匀.堆闷24小时. 〔2〕测培养料含水量.培养料拌好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握在手中,攥紧,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不下滴,含水量为60%-65%,若含水量不足,可再加少量的水, 充分搅拌均匀,再检测,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 〔3〕测培养料PH值.用PH试纸测定两种培养料的PH值.平菇栽培种培养料PH值为8-9,香菇栽培种培养料PH值为6.5. 〔4〕装袋. 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边装边压实,注意装袋松紧适度,用手指按压有弹性.用耐高温皮筋系紧袋口. (5)灭菌.121℃,2小时,灭菌结束后,培养料冷却至30℃以下待用. ②接种与培养 1.接种.将接种袋放入紫外灯灭菌的无菌操作台.将平菇和香菇原种 瓶放入5%的石灰水中消毒.两人合作接种,一人以无菌操作方法用 接种铲捣碎平菇或香菇原种,另一人在酒精灯火焰旁打开栽培种袋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培养基配方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平菇的生产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平菇的培养 基配方则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之一。 一、基础培养基配方 1. 糖蜜培养基 糖蜜培养基是平菇的基础培养基之一。其配方如下: 糖蜜 20g 酵母提取物 10g 葡萄糖 10g 琼脂 15g 蒸馏水 1L 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 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麦芽汁培养基

麦芽汁培养基也是平菇的常用培养基之一。其配方如下: 麦芽粉 20g 琼脂 15g 蒸馏水 1L 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二、改良培养基配方 为了提高平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人们对基础培养基进行了改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改良培养基配方。 1. 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 菜籽油-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富含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其配方如下: 麦芽粉 20g 琼脂 15g 蒸馏水 1L

菜籽油 10mL 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2. 椰子水-糖蜜培养基 椰子水-糖蜜培养基是一种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发育。其配方如下: 糖蜜 20g 酵母提取物 10g 葡萄糖 10g 琼脂 15g 椰子水 500mL 蒸馏水 500mL 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后加热至沸腾,再加入琼脂并搅拌均匀,然后倒入培养皿中进行灭菌处理。 三、总结 平菇的培养基配方对其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础培养基

羊肚菌菌种制作

羊肚菌的菌种制作 羊肚菌的菌种制作并不复杂,它和其它食用菌制作基本相似, 现将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 1 .黄豆芬5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肝菌基脚土50克, 水1000毫升; 2 .黄豆芬5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KH2POI克,Mg2SO1克,水1000毫升; 3 .木屑5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4 .马铃薯2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脂0.5克,牛肉膏 0.5克,水1000毫升; 5 .蛋白质1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酯母膏1克,KH2POI 克,Mg2SO1克,VB11克,水1000毫升。 以上pH均为自然。 操作过程:将上述配方任选一组,按共它母种制作常规操作方法分装于试管中,塞上棉塞进行灭菌。灭菌在121c下维持30分钟,放成斜面备用。

接种:待斜面培养基表面余水干后才能使用,否则被感染细菌, 接种要求在接种箱内通过药物灭菌进行,将原分离的纯母种挑 取黄豆大一块带菌丝的培养基,放入空白斜面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10-15支,母种只能扩一次,不能多接或多扩,更不能传代,否则会影响子实体生长。 培养:接种后放在22-27C条件下避光培养,2—3天菌丝开始萌发,7天左右可长满斜面培养基,如不及时使用需放入冰箱0—3C保存,但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年。 (二)原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 1 .木屑50%棉籽壳30%麦萩15%白糖1%石膏1%过磷酸钙1%±2% 2 .木屑75%米糠或麦萩20%,自糖1%石膏1%,过磷酸钙1%,土2%; 3 .稻草粉70%麦萩25%ff膏1.5%,过磷酸钙1.5%,±2%; 4 .棉籽壳90%木屑8%±2% 5 .玉米芯50%木屑30%,米糠15%,石膏1%过磷酸钙1%±3%o操作过程:将配方混合均匀后,加入清水,使含水量达65%时即可装瓶,装瓶要求松紧一致,装至瓶肩为宜,再将表面压平,洗去瓶壁内外沽染的培养基,然后塞上棉塞,或者用塑料薄膜封口都行。 灭菌:高压灭菌在1.5磅压力下维持1小时,常压灭菌在100c保持4—6小时,注意灭菌时间不能过长或压力过高,否则会破坏其中养分。 接种与培养:接种在接种箱内经消毒后,每支母种可接原种5一 10瓶传接种后放在18―22c条件下培养,3天后菌丝开始荫发吃料,10

红托竹荪种植技术

红托竹荪种植技术 【红托竹荪种植技术】红托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现将红托竹荪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红托竹荪种植技术1、菌种制作 竹荪母种专用培养基配方:竹荪栽培种煮出液1000mL,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碳酸钙3g,pH值调节为5.0~5.5。 竹荪原种麦粒培养基配方:以小麦粒质量为100%,碳酸钙占麦粒质量的2.5%,葡萄糖占2.5%,含水量60%,每瓶干样质量150g。 竹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阔叶树)53%,竹屑15%,糖1%,石膏1%,麸皮30%,KH2PO4为0.2%,MgSO4为0.05%,1%柠檬酸调pH为5.0,含水量65%,每瓶干样质量150g左右。 2、栽培方法 (1)场地选择红托竹荪栽培应选择高海拔(500~800m)的竹林地。土质要求肥沃酸性,砂质壤土。高海拔气候凉爽,湿度大,能避免夏季高温天气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生的不良影响,出菇时间长,有利于提高产量。 (2)培养料选择与处理培养料宜选择经过半年左右自然发酵的竹类材料,如竹鞭、竹根、竹枝、腐竹等,经碱化处理后使用效果更好。培养料宜粗不宜细,其间要有一定的空隙度,并使之处于饱和水汽状态下,以利于发菌和有机物的分解、吸收和利用。 (3)栽培季节的确定竹荪是一种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据播期试验,2~3月播种,6月出菇,出菇期间温度为20~30℃,湿度80%~90%,较适宜于子实体生长发育和开伞,与

自然状况下的野生竹荪生长时期基本一致。而4月接种,出菇期正好遇到高温炎热的7月,易伴有大量烂菇、烂蕾而影响产量。5~6月播种,则要到秋季形成子实体,由于9月以后气温下降,天气干燥,不能满足子实体开伞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出菇时间将延期到翌年6月前后。 (4)上料播种上料前土壤要求湿润,太干可用清水喷洒,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培养料铺上。每平方米2.5kg,待料稍干喷洒酸性营养液,料的表面未干时即行播种。每平方米需栽培种8~9瓶,将种瓶打破后取出菌种,整体夹在栽培料中间,另用1~2瓶栽培种,挖出后均匀撒于料的表面,随后覆土3~4cm,以不见料和菌种为度,再加盖1层竹叶、树叶、稻草等覆盖物,以保温保湿,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5)播种后管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严防积水。夏季高温干燥时,注意降温、防旱,早晚向空间喷水降温,切忌将过多水分喷于菌床上。冬季气温下降时,要注意保温防冻,在畦床上加厚竹叶层等。随着菌丝生长菌蕾发育,菌蛋破口,子实体开伞,要不断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菌蕾期85%,破口期90%,子实体开伞期95%左右。此外还要注意预防病虫害,尤其要注意预防蛞蝓的为害,可于夜间人工捕捉或利用菌盖的特殊气味,放置沟内集中诱杀。 (6)采收与加工当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裙完全张开,孢子液尚未流下时采收。采收方法:用小刀割断菌索,切忌用手向上拉断,以避免损坏尚未成熟的菌蕾和菌蛋,然后摘除菌盖和菌托,晒干或烘干,装在塑料袋内,放入避光、装有生石灰的缸里,以防受潮变质。 经过3年的竹林地栽培试验,红托竹荪当年平均每平方米可采收干竹荪100克余。按市场价格每千克800元计算,经济效益十分明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 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 1.制作母种(一级种) 1.1菌种采集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母种培养基制作 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 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

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制作原种(二级种) 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 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3.制作栽培种(三级种) 栽培种就是将原种扩大繁殖,栽培种培养基制作和原种培养基制作一样,装瓶方法一样,但是因为栽培种菌种数量远远大于原种数量,生产上栽培种灭菌需利用室外专门的常压灭菌室灭菌,即盖一个两米见方的灭菌室,里面支一口大铁锅注满水,锅上放木板,将装入瓶中的培养基整整齐齐码在木板上方,点火加热至100℃,保持10-12h,待自然冷却至不烫手转入室内,到培养基降温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一瓶750ml的原种可接70-75瓶左右的栽培种,接种后在25℃恒温环境中培养30天菌丝长满,即可作为栽培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