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定稿)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定稿)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定稿)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双刃剑( 定稿)

“隐性采访”——新闻记者的一把双刃剑

摘要: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每天都涌现出大量的问题,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和惩治不法行为,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隐性采访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然而,这样一把锋利的舆论之剑并不是所向披靡的,隐性采访近年“被虚假”和“被泛滥”导致其公信力的下降让人感到痛心。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运用理论阐述的方式,总结前人的理论来探讨隐性采访的两面性,结合对隐性采访现状的分析,思考如何在隐性采访中趋利避害。

Abstrat: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 large number of problems emergence everyday.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punish wrongdoing, our societ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public opin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ffective conduct of public opinion as a news report in the form of tacit interview authenticity and objectivity of its prominence in the popular press. However, such a sharp sword of public opinion is not invincible, in recent years hidden interviews "being false" and "being spread", lead to a decline in the credibility of peop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he way the main use of theory, summed up the theory to explore the hidden previous interview with the two sides, combined wit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hidden interview, think about how the interview in the hidden gains and avoid losses.

关键词:隐性采访双刃剑新闻真实性隐性采访侵权传播规范

Key words:Recessive Interview Double-edged sword News authenticity

Hidden interview infringement Communication specifications

正文: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期,这里每天都涌现出大量的问题,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和惩治不法行为,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对于媒体来说,不能否认,这还算是个不错的时代。

而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隐性采访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然而,隐性采访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记者能采集到必要的新闻信息,揭露社会的丑恶面;另一方面,它对每个信息传播环节的主体都难以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受众。

在隐性采访中要做到有意识的扬长避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回到隐性采访的现状中,提炼并分析出隐性采访的优点,最重要是指出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从中找出最适当的趋利避害的方法。

一、隐性采访的现状

(一)调查性报道地位愈重,舆论监督对隐性采访需求增大

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每天都涌现出大量的问题,调查性报道从而脱颖而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即使我们的调查性报道不排斥现象剖析一类的中性选题,但也不可避免进行大量的对负面问题的调查报道。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舆论监督,而当新闻媒体在公开采访并不能满足“揭丑”需要时,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能很大程度上加强舆论监督的效力,而且一方面满足受众对事实真相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受众好奇、冒险的心理,使之更为受众接受。

(二)受众“审丑疲劳”

从中国最早的隐性采访——1994年的“无极假阿胶”事件至今已经十多个年头,以央视《焦点访谈》为首的全国各地各种新闻媒体每年都推出数量不少的揭黑报道。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隐性报道已经让我们的受众有了审丑疲劳。这来源于隐性采访过多地被滥用,动不动就偷拍、偷录;另一方面也因为新闻暗访策划、炒作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要数2007年7月9日央视“纸馅儿包子”事件。报道称从1997年开始,北京大街小巷制作早点的有照和无照的摊贩们中,就已经开始有人用废纸掺杂在猪肉馅中,用来做包子用,买美其名曰“降低成本”。节目播出后,北京市公安局立专案小组对此案立案调查,案件最终告破。原来是该栏目制作人自编自演自导,自己乔装为消费者,又聘用民工、邀请朋友一起“演出”了这一出“纸馅儿包子事件”,编造了“肉和纸的比例”、“火碱”等台词以增加视觉、听觉效果[1]。

这样欺骗受众的的偷拍暗访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更降低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给正常的舆论监督工作带来了阻力。

(三)隐性采访的未来:“媒体黑名单”?

国家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在2011年6月13日举行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座谈会上说,为打击或者遏制极个别媒体有意污染传播环境、误导信息,我们要加强检索,建立黑名单制度。“比如说一个影响很大的误导公众的信息,通过检索就可以发现这个信息最早是由哪个媒体传播的。将来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也将建立黑名单制度。”

这个做法跟隐性采访的关系,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误导公众的信息”。是不是没有官方认定的说法就是误导呢?还是让领导丢面子的做法就是“误导”?但无论是哪一种,通过隐性采访所得的新闻素材都极易成为官方认定的“误导信息”,那么诸如新快报2005年《无良酒楼黑幕大起底》等关于食品环境安全的隐性采访报道都有可能触及这一制度。

不能否认媒体报道的确存在一些错误的信息,比如最近的“毒菊花”事件,有媒体报道称“每年200吨毒菊花入市”,这后来被证明夸大了事实,而被硫磺熏过的菊花多是用来泡脚,而并非如报道中所称的泡茶[2]。但是这样的黑名单制度如果真的确立了,不得不让人担忧的是,真正减低的不是“误导信息”的传播,而是对食品安全这一范畴的报道(特别是利用隐性采访的报道)大大的打击,使得这一方面的舆论监督变得愈发无力。更不能想象的是,如果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模仿这个做法,那么中国的舆论监督将面临一片昏暗。

二、隐性采访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优点

1、隐性采访对新闻信息的“保真度”高

在调查性报道当中,获取真实的、独家的新闻信息往往成为一个报道成功的关键。但现实告诉我们,公开采访很难获取受访者的支持,获取新闻素材容易受阻,尤其是揭丑类型的调查报道。所以要获得信息,就不得不借助隐性采访。

而从信息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公开采访和隐性采访在采访流程上有一个主要的区别。在公开采访中,必然要经过信息到目击人、当事人,再到记者,最后到受众这个过程,可见记者所得到的信息已经是“第二手资料”。而相比之下,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可以直接在新闻现场获取信息,传播到受众,使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减低了信息在传递环节中的消耗,使受众更贴近新闻事实,也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3]。

2、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与保证

知情权一般认为主要是指公民有知证权、社会信息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法人知情权和法定知情权。新闻媒体的责任就是负责传递信息,隐性采访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自然有权利满足受众的知情权[4]。然而,社会的丑恶面通常都是隐埋在外表的真善美之下。

由于隐性采访的独特性,它可以使很多不为人知的黑幕被推到阳光底下。隐性采访能最大限度的逼近事实的真相,在丑恶面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突破,将事实以最真实和客观的姿态呈现给受众,而又因为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与受众息息相关的,所以隐性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

3、隐性采访一定程度上保护记者人身安全

“保护记者委员会2004年曾公布了一组统计数字:2003年全球共有36名记者因工作的缘故被枪杀……在伊拉克之外的地区,很多记者死于蓄意谋杀,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批评性报道招致的报复……”。在中国,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也因为他的揭黑报道得罪很多人,“曾有黑社会组织悬赏500万要他的人头” [5]。

调查性报道的可贵之处体现在采写的困难和艰巨。但如果一个记者不懂得保护自己,适当的隐匿自己的记者身份,或者在新闻事实还没有获取完整的时候曝露了记者身份,结果有时不仅仅是失去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报道,更有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二)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

1、隐性采访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1)隐形采访与名誉权的冲突

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在2007年3月24日的节目播出名为《都是染料惹的祸》的暗访节目,报道指出晋州海龙棉织厂出产的“劣质毛巾暗藏强致癌物”,随后大量媒体据此报道海龙长毛巾致癌,导致该厂产品被押,执照被扣而关闭。业主孟林茂因此诉至法院,要求央视等媒体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虽然经过一审二审后央视胜诉了,但是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央视虽以“劣质毛巾暗藏强致癌物”为主题报道却一直未对毛巾进行鉴定,央视代理人和记者也一直提交不出鉴定报告的过程[6]。

在此案中,从信息来往的双方来看,记者和受访单位显然处于两个不平等的地位:一方主动、一方被动;一方了解底细,一方不明就里;一方有备而来,一方防不胜防。受访单位与记者相比完全处于劣势。从这个角度来说,隐性采访的“欺骗”本质违背了新闻媒介的真实性原则,而且在一般意义上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未对毛巾进行鉴定则大肆报道其致癌,就是“未问诊先断症”,是对受访者名誉权的侵犯,而且给受访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2)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冲突

顾里平在《隐性采访论》中说道,“新闻公开隐私权,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他人

隐私而使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2008年7月24日下午,王菲、李亚鹏一家在曼谷机场准备返京,他们的女儿李嫣由李亚鹏妈妈抱在怀里。一名香港记者为了拍得李嫣特写刻意上前,近距离贴近其脸庞拍摄,李亚鹏爱女心切,上前护实母亲和女儿。据悉,李亚鹏当时怒喝记者停止拍摄无果后,以右脚怒踢该记者屁股并阻止他继续拍摄。此次“李亚鹏打记者”的事件引起媒体一片哗然,随后李亚鹏在博客公开道歉,同时希望媒体不要再拍自己女儿。我们必须看到,“打记者”事件中的香港男记者为了满足观众的“知情权”,企图通过近距离的拍照骚扰,公开李亚鹏女儿隐私,显然违反了他人的隐私权。

除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普罗大众的隐私权也容易因为偷拍、偷录而被侵犯。比如要揭露一些黄色场所,虽然色情交易这一行为是违法的,需要被曝光的,但是卖淫女、嫖客的个人资料、肖像都没有被公开的必要,而隐性采访此时很容易不小心就侵犯了人权。

2、隐性采访引发的是非争议

(1)隐性采访方式的争议

通常隐性采访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叫介入式(或称参与其中式,又分打工式或体验式,消费式等),主要是记者主动伪装并进入事件中的其中一个环节,通过参与到这个环节中展开对事件的调查。在介入式采访中我们担忧有“诱导事件”和“设置陷阱”的嫌疑,但有的书却将“陷阱取证”作为隐性采访的一种技巧介绍给读者,违背了作为“西方新闻学最重要的价值观”的新闻客观性[7]。

另一种是旁观式(或称观察式、旁观记录式等),在新闻事件中只作为第三方、旁观者,不参与事件。为了保证新闻的客观性,采取“袖手旁观”的方式进行观察采访,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不道德的。比如2000年沸沸扬扬的嘉禾高考集体舞弊事件,记者事先已经知道嘉禾一中极有可能发生舞弊案,但是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而是选择继续拍摄“精彩”的作弊场面,这样出来的报道让人怀疑其目的,而且最后真正的受害者还是考生。

隐性采访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或该事件的专题小组)一般只能通过对事件的主观判断来决定是采用介入式采访还是旁观式的采访,但这样左右为难的窘况,致使很多进行隐性采访的记者蒙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道德质疑。

(2)隐性采访与“以骗制骗”

2011年6月13日羊城晚报《本报记者卧底暗访广州最大美容美发连锁企业起底“天懿”》中,记者以学徒工的身份进行暗访。在报道中看出,记者的学徒身份让他成功打入该企业的内部,得到了机密的价目单,一些店员“不能公开的秘诀”也大胆的告诉了“学徒”,这种通过他人的信任来获取情报的手法,回归情感层面还是让人有点

胆战心惊。

报道见报后,广州市工商局当即派出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记者卧底暗访的美发店进行查处。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暗访,最终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分子绳之于法,从结果上来看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但是回到道德层面,这种“以骗制骗”的手段所引发的道德恐慌,一定程度上也令受众(包括广大的消费者)感到捏一把冷汗。

3、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违法现象

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发生违法行为的情况,要区分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无意的违法行为大都是源于记者的法律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身份的违法(如,假扮公职人员等)、行为的违法(如,假扮盗墓者进行暗访等)和工具的违法(如,使用间谍工具等)。但隐性采访并不会成为进行违法行为的借口,所以如果记者因为缺乏法律常识而导致无意中触犯了法律,法官是不会因为记者是在进行隐性采访而网开一面的,增强记者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成为预防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触犯法律的首要任务。

而有意的违法行为,即进行有不良动机的隐性采访,主要有以下几种:公报私仇,记者利用隐性采访之名,通过媒体曝光这一手段达到解决私人恩怨的目的,这个做法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新闻工作者和隐性采访的形象;明知故犯,以隐性采访作为手段谋利,比如在港台十分猖獗的“狗仔队”,通过偷拍明星、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来谋得利益,这样的隐性采访在公正性和真实性上都大可置疑;盲目追求运用隐形采访,也就是前文所述的隐性采访的滥用、炒作等,对隐性采访作舆论监督工具的新闻媒体造成了很多方面影响[8]。

三、在隐性采访当中如何扬长避短

(一)隐性采访应当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目前新闻界业内对隐性采访的态度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完全赞同新闻界使用暗访这一方式,一种是坚决反对记者使用暗访,最后一种是中立的态度,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考虑使用[9]。

可见,新闻业界总的来说对隐性采访的使用还是偏向谨慎的,因为如前文所述,滥用隐性采访只会让受众产生审丑疲劳,使隐性采访的舆论监督效力下降。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以“不得已而为之”为前提使用隐性采访,才能使得隐性采访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为了判断一个新闻是否能通过公开采访完成信息的取证,应该以是否站在公众利益的角度进行判断。如果明知道通过公开采访只能得到冠冕堂皇的“官方答复”,或者显然受访者会拒绝接受采访,而大众的知情权和实际利益依然遭到严重侵害,对这样的新闻事件媒体记者应该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度以及媒体责任感,将之公诸于世。但进行

以公众利益为先的思考并非罔顾专家、政府部门的意见和规定,隐性采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只有新闻媒体时刻把公众利益必须放在首位考虑,将隐性采访作为正当的舆论监督手段督使政府部门的决策对公众利益负责,才能确保隐性采访继续朝健康的、有强而有力舆论监督作用的、为受众欢迎的方向发展。

(二)隐性采访报道质量的提高

1、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尤其是介入式的隐性采访,最容易遇到突发的状况,这个时候具备良好的素质不但能获取到需要的新闻信息,还能保护自己。

2000年《重庆晚报》记者张少科乔装成流浪汉进入重庆市收容遣送站卧底。他在报道中写道,当他好不容易从一个地方遣送站进入到市收容遣送站,就在将要进门之前的搜身之时,藏在饼干盒里的记者证被搜了出来。所幸的是,张少科灵机一动,谎称记者证是在火车站捡到的,才能顺利进入市遣送站。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的应变能力,这时候整个采访就会功亏一篑。

通过张少科《调查收容站报告》的报道,可以总结出,记者在暗访之前首先要做好事前的资料搜集,在暗访的过程中,还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而且必须融入到自己乔装的角色当中,尽量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隐性采访成功另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保密,周全的保密工作应该贯穿隐性采访的始终。除了在暗访时要隐秘好自己,做好身份的保密工作以外,在暗访前后的保密也不可疏忽。比如事前要预防暗访走漏风声,暗访结束后要预防稿件被曝光对象拦截,或者被曝光对象打击报复等。

2、隐性采访后的“善后工作”

(1)发展线人网络,与线人保持合作关系

通常新闻记者发现新闻点都有多个来源,其中一个就是线人的举报。线人并不都是主动出现,或者记者守株待兔就能等到的,更多的是记者有意发展和挖掘的。假设当记者曝光了一家制假企业之后,不要曝光完就走人,因为这家制假企业的高层实际上就掌握着这个制假行业的内幕,他们对自己从事的之家行业了如指掌,知道如何造假,如何取证,甚至知道如何对付监察部门[10]。

一个优秀的揭黑记者,要懂得把他们作为新闻源,发展成为最好的线人或卧底,从而掌握该行业的动态和内幕,随时获得这个行业的新闻线索。这样做有利于获得准确和丰富的内部信息,从传播效果上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隐性采访的舆论监督力度以及在受众中的公信力。

(2)对进行暗访的记者的保护

我国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在采访中回忆当初发表《山西疫苗报告》时说道:“那天我们的总编辑和我们的副总编辑,包月阳和车海刚做出了一个决定。包总说,‘为了更多中国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战斗到底。’”[11]

可以发现,王克勤之所以能够在揭黑方面有如此大的建树,离不开一个支持他、敢于保护他的报社。所以,在记者决定要刊发一份隐性采访的报道时候,应该衡量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

对暗访记者的支持和保护,可以使记者更安全、士气更高涨,使隐性采访的报道得到顺利发表。所以,从信息传播的主体上看,不仅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得到增益,信息损耗降低,还能使受众的知情权得到保证。

(三)法律规范与自律之心:杜绝隐性采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和惩治不法行为,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应该充分得到利用。而隐性采访作为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较好的方式,需要得到宽容和理解,当然这种宽容和理解是建立在隐性采访合法合理的基础上的。隐性采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建立和完善新闻法规体系以及媒体自律体系。

在新闻法规体系方面,既然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新闻采访行为,接受《新闻法》的规范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加速《新闻法》的立法工作,为隐性采访“讨个说法”应当成为当务之急[12]。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法律法规都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能使隐性采访成为记者的“法律避弹衣”。然而,由于隐性采访记者工作的特殊性,在隐性采访中记者不得不进行一些铤而走险的行为,所以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注意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在媒体自律方面,我认为应该制定一套清晰的行为索引,让进行隐性采访的记者不至于有意无意地走上歪道。而该行为索引应该包括进行隐性采访的条件,该向哪一个机构进行申请,暗访结束后、节目或报道播出前又应向哪一方进行申报等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新闻实践中慎重运用隐性采访,并且要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注释:

[1] 李艺著:《论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223-224

[2] 陈方,《有一种姿态比建“黑名单”更优雅》,《中国青年报》,2011-06-15 02版

[3] 李艺著:《论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7

[4] 顾里平著:《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 段勃著:《调查性报告概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16

[6] 李艺著:《论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81-82

[7] 骆汉城等著:《行走在火上: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82-84

[8] 顾里平著:《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132-136

[9] 骆汉城等著:《行走在火上: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63-77

[10] 张少科著:《暗访调查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7-70

[11] 吕卫红、杨迪,《“为了更多孩子的生命安全”——就山西疫苗事件对话王克勤》,正义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12105223.html,/jxsw/201003/t20100320_334392.html

[12] 蒋晓玲著:《论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参考文献:

[1] 骆汉城等著:《行走在火上: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 李艺著:《论隐性采访的法治成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 顾理平著:《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 张少科著:《暗访调查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段勃著:《调查性报告概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 新快报《深度阳光》编辑委员会编:《深度阳光——新快报调查性新闻十大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 蒋晓玲著:《论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记者面试问答题及答案资料-共10页

记者编辑问答题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答: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做一名新闻工作者,1有责任心。2敢于对自己的发表负责。3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特点有好有坏:1可以和各色人接触,长见识。2采访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3可以去很多地方。4发稿是一定要做到一字不错。 2、你认为一名新闻战线的记者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答:新闻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实质性含义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信息传播员,也是党的宣传员,人民的宣传员,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鼓与呼,这是我国新闻记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3.结合你喜欢看的新闻栏目包括时政和民生新闻,你如何理解一个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所担负的责任意识? 答:具体来说,新闻记者有如下主要社会责任:1、报道事实与意见,为社会公众服务。2、提供知识,教育人民。大众传播媒介不

仅能提供各种信息,同时也提供知识,担负起教育大众的责任。3、介绍和阐明社会美好的东西。⒋开展社会批评、扶正祛邪这是新闻记者的又一重大社会责任 4、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5、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新闻侵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侵权主要指民事侵权,即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一般权利的侵害,广义的侵权则是包括因新闻报道引起的所有侵害。我们在此讲的新闻侵权是指狭义的新闻侵权。新闻侵权的类型 1.侵犯隐私权。新闻侵犯隐私权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第一,记者未经当事人许可通过他人进行隐私方面的调查或采访并擅自予以发表;第二,编辑在采选稿件时把关不严,把涉及他人隐私的稿件予以发表;第三,捏造事实,使公众对当事人的私生活产生误解。 2.侵犯姓名权或名称权。新闻侵犯姓名权或名称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在发表(含转载)新闻稿件时,因失误把作者的姓名或名称遗漏、误写,或故意不予标明、在他人稿件上擅自加上自己的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借鉴材料]

隐性采访——新闻报道的双刃剑 一:什么是隐性采访 偷拍应当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用专业化、文学化一点的词说应该是叫隐性采访。 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指出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就叫做隐性采访。而在《隐性采访论》一书中则认为:“i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两本书的观点稍有出入,但是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性采访应当具备一前提,三条件。首先,前提是隐性采访的当事人必须是在媒体供职的新闻记者,或者是受媒体委托的采访人。三个条件则是:第一,记者隐藏了职业身份而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第二,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第三,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舆论监督中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二:隐性采访的历史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ii而真正具有纪念性的隐性报道是1880年美国《纽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 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 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 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 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

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 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 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 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

我校校报记者团招新——面试提问汇总

提问: 1、为什么要来记者团? 2、你对你将要做的工作了解吗? 3、你以前有学生工作的经验吗? 4、你的特长是什么?能在校报记者团得到发挥吗? 5、如果记者团工作和学习有冲突,你如何处理? 6、新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7、在1分钟内列举这瓶水的用途。 8、由你自己选一个话题阐述新闻要点。 个性化问题: 1、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2、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聘用你? 4、你进了记者团有哪些作为(具体的) 5、上大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总结以下你对大学的认识,你对大学的印象。(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总结能力。) 6、大学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例如:协会、学生会、艺术团、团工委,你都加入了那些?如果没有为什么不加入?如果加入了一些,谈谈你对这些活动的认识。(考察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程度,如果什么都没有参加的学生要好好考虑了。) 7、谈谈大学你有什么目标,什么计划?(考察学生做事的目标感) 8、认识我吗?知道我是那个部的吗?谈谈你对我的认识!(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对待领导的态度) 9、简单地谈一下你是怎么过完过去的那个暑假的,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想做的事吗?(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看出学生的活泼程度) 10、进入新闻社你觉得你有那些优势?(很经典的学生会面试问题) 11、当过班干吗?团支书或班长?你在做学生工作中碰到的令你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很多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都说自己是班干,这是一个很好的验证问题) 12、以前组织过什么活动吗?你是怎么做的?(经典的学生会面试问题) 13、现在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很保险的固定工资的工作,另外一份是风险很大的工作但如果做好了对自己很有发展前途,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 14、迎新晚会你看了吗?当时你们走的时候地面很脏,有很多新生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你留了吗?如果没有你想过留吗?为什么没留下来?(考察学生的诚实态度,很少有新生会想到) 15、你进入新闻社后的第一件事情会做什么?对于新闻社你有什么想法?"

(新)记者团招新面试问题

I.TEEN广播台记者团 招新面试题目 记者团是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爱听广播台下设的采访部门;鉴于本部门的报道形式多样,包括稿件、摄影、录音及DV报道的形式,又加上本部门是新成立的部门,一切的工作都需要从零开始,因此我们除了需要分别熟悉各个方面的人才之外,更注重的是面试者对于工作的热情与好奇心。热情能基本上保证新人对于工作的热忱,好奇心能驱使新人对工作有更多个人创新的想法,也能使新人对工作有持续的探索热情。坚决拒绝懒散、对待工作不真诚、人品有问题的新人加入。

面试开始要求面试者准备1分钟左右的个人表现时间,形式不定(突出:简洁明了、有个人特色)

基础性问题(必答): 1、简述一下你对记者团的了解及你选择加入记者团的理由。(考察面试者加入部门的动机及真诚) 2、简述一下你觉得能被我们录取的理由。(考察面试者的自信心及闪光点)

针对性问题: 1、你觉得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你觉得你身上有哪些特质是符合 你之前提到的记者的专业素养的(或者是你身上有什么样的缺点是有悖于记者的这些专业素养的,你是怎样看待的)?(考察面试者对于工作本身的理解及面试者对于自己本身的了解) 2、选择最近发生的一件时事进行1分钟的简述,并对此发表个人的看法。(考察 面试者对于新闻的概括能力及个人思考) 3、如果你能加入记者团,你觉得你个人比较适合哪项工作?(考察面试者对于 个人的认知及了解面试者的特长) 4、你觉得记者团这个部门的工作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收获?(考察面试者加入部 门的动机及对部门的进一步理解) 5、你还打算加入什么其他的学生组织?(了解面试者的专一性及服从紧急任务 调动的可能性) 6、之前你有参加过类似的工作吗?(考察面试者的经验) 7、本来这周你被分配到的任务只有一个,但是有突发任务找到你,而你对工作 有所厌倦,你会怎样做?(考察面试者的诚实、合作能力、责任心及对于紧急任务调配的反应) 8、加入在工作中,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同伴的任务还没完成,你会怎样做? (考察面试者的合作能力) 9、如果你在某次采访任务中出错了,并对记者团造成一定影响的,你会怎样做 (+理由)?(考察面试者的责任担当) 10、说说你不喜欢和怎样的人共事,理由?如果某次任务要求你一定要和那 个你不怎么喜欢的同事共事,你会怎样应对?(考察面试者的为人处事及进一步的合作能力) 11、如果在同一场的报道工作中,你遇到其他学生组织的成员问你拿某方面 的报道资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考察面试者的为人处事及关于其对与其他学生组织合作的看法) 12、有人说性格内向的人在面试中比性格外向的人吃亏,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你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内向:用一件事情说服我们你能承担记者团的工作;外向:说一个外向的性格可能在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并说出其中一种解决方法@(考察面试者的性格、对个人的了解及解决困难的能力)

情景化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情景化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2) (需要单独对面试者进行提问及听取答案) 如果你是本公司的业务员,你在一辆载着一车过期的面包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卡车上,准备到偏远的地区把这些面包销毁,但在半路遇见了一群难民,他们十分的饥饿,难民把路给堵住了,当场还有刚刚赶来的记者,那些难民知道车里有吃的。请问你,你会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既不让记者报导我们公司把过期的面包给人吃,又让难民可以吃掉这些不会影响身体的救命面包。 注:车不可以回去,车上只有面包,不可以贿赂记者。 这种面试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回答还是有优劣之分的,下面给出几个回答并作点评。 【答复一】“不劳者无食”,临时决定雇佣难民到山区为公司销毁过期面包,并告知他们:1、过期面包不会影响身体;2、公司将支付一定的金钱或为难民申请救济以作为他们为公司销毁过期面包的报酬。将上述决定告知记者,并通过记者向社会呼吁:关注难民,关注失业人员。 【点评】85分。答题者有急智,很灵活,有一定创意,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不足之处:“组织难民销毁面包”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另外,题目中明确指明要“让难民可以吃掉这些不会影响身体的救命面包”,答题者明显疏忽了这一点。这说明答题者的信息管理能力方面有欠缺。总的说,此人很适合外部环境变动较大的工作,建议在公关部、企划部工作。 【答复二】先让记者拍难民,然后再让记者拍我们销毁面包的场面,(当然只是销毁小部分面包,然后倒在路边其余的大部分面包),然后我用车子把记者全部拖回去,得,剩下的就难民自己看着办吧。 【点评】50分。答题者缺乏社会经验,喜欢想当然,记者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作假活动。另外,用作假的手段欺骗公众说明此人价值观有问题,不可聘用。 【答复三】我会把面包给难民吃。我还要问记者:如果你是难民你吃吗?如果你是我你会看着他们挨饿吗?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是永远不过时的。 【点评】60分。答题者很果断,有较强的道义感正义感,观察问题也比较全面,但是很难保证不会把记者不把“可口可乐公司把过期的面包给人吃”这件事报道出去。给60分是因为答题者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质,可以进一步培养。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摘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之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被中外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然而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正当性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争议。在实践中,常出现隐性采访导致的新闻侵权、新闻诉讼等法律纠纷,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规范隐性采访的问题上,同样应从记者、新闻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规范 一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一般而言,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意思: (1)、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采访手段之一; (2)、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3)、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其他采访的自身特点。 隐性采访在新闻史上存在由来已久,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掏粪运动”中,隐性采访就曾被大量使用,而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也同样是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中国而言,央视老牌节目《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以及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其中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带回的大量新闻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2010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案件,南方周末记者就是以一名普通求职者的身份,深入到富士康公司的内部,切身体验富士康员工的每日工作和生活,从更为真实、全面的角度来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系列深入报道,从而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 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地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然而,在充分肯定隐性采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隐性采访从出现的最开始就饱受社会争议。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于隐性采访存在合法性的问题,社会各界的争论愈演愈烈。 就目前而言,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新闻采访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法律未对“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新闻采访方式进行明文制止。而且,我国《宪法》第35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0条规定了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 此外,隐性采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闻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介又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而言,隐性采访对于公众的知情权、舆论监督权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隐性采访采取支持态度正是以上述几方面为主要理由。 对隐性采访持否定态度者则认为:新闻采访应该以一种公开、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自身的本质要求,而隐性采访采取的偷拍、暗访等手段显然是有悖公开、正当的要求的。再者,在受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拍摄,对公民的个人隐私权产生很大威胁。此外,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采取改换身份、独自行动的方式,这无疑将记者自身置于一种十分险的境地,这对于记者的人身安全同样构成很大威胁。

管理岗位面试题目

2.有一个资格比你老的人,总是抢着做事,但是每次做不完又交给你,导致每次领导都批评你。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在工作上受到领导批评是很正常的,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承担错误与责任的勇气,针对问题积极解决,保证以后不出现类似错误。 资格比我老的同事,总是抢着做事,他这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是值得我学习的。老同事中途把自己负责的工作交给我,有可能是因为老同事临时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这种同事间交接工作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现象。老同事把工作交给我,一方面是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给予我更多的锻炼机会,我可以在新工作的尝试中不断积累经验,锻炼和培养独自承担工作的能力。 但是,这也反映出我与老同事间职责分配不明的问题,长此下去,很有可能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进程,也无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为人民服务,构建效率型政府的要求。因此,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征询上级领导的意见,为我们做出更加清晰的工作划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对老同事本着尊敬的态度,积极配合、谦虚谨慎、任劳任怨;虚心接受各方的批评,认真反思、积极改正;同时加强与领导、同事的沟通,虚心向他们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同事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 【中公点睛】解答人际关系题一定要有阳光心态,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尊重老同事是根本,但是也要对此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团队关系的和谐和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3.现在很多人从车窗扔垃圾,一个人扔可能垃圾并不多,人多了垃圾也就扔多了。你如何解决车窗扔垃圾的问题? 【参考答案】 这种从车窗扔垃圾的现象让我想到了破窗理论。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跟风现象,它本质上反映出人们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的欠缺。向车窗外扔垃圾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而应该综合思想、制度、监督等手段多管齐下。 首先,加强全民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大力普及、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素养,倡导文明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多方面结合起来,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环境、文明守法的意识。思想意识的提高,是解决车窗扔垃圾问题的关键。 其次,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可以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效制约。比如在车上粘贴制度条例进行规范,通过车媒播放公益广告,乘务员也可以通过喇叭宣讲制度,相应的对违纪人员进行提醒。对于乱扔垃圾现象严重的,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相应惩罚。 再次,加强群众的监督和举报,一经发现有乱扔垃圾的情况,可将车牌号向监督部门举报,经摄像头核实,对被举报人进行处罚。 最后,在车上可以多安放垃圾桶等公共设备,方便乘客丢垃圾。设备损坏的要及时维修和补给。 相信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乘客往车窗外扔垃圾的不文明现象。 【中公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来解决从车窗乱扔垃圾的现象。考生可以按照传统的结构,从思想、制度、监督三个维度有条不紊地提出改进措施。 4.台湾有位作家说了句有名的话:冷静的脑,温暖的心。请按照这个说一段话。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温暖的心”是情感认同的真挚展现,“冷静的脑”则是对现实实事求是的认识和了解。“温暖的心”和“冷静的脑”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个人才能成长,社会才能进步。 “冷静的脑”可以使我们更加明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都需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制约,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规律,不盲目、不冲动。拥有“冷静的脑”,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和理性的取舍,才能够实事求是,按照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采取符合客观实际和长远要求的决断。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冷静的脑”能帮助我们抵抗各种诱惑,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简议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摘要: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隐性采访的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些地方正在发生适宜进行隐性采访的事件或者经常发生适宜隐性采访的事件后,会有意识地进行隐性采访。第二,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对象若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新闻记者的注视关心之下,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规避自己错误言行的方法,新闻记者也就无法获知所需要的新闻素材。隐性采访能否顺利完成,与是否能做到让“被采访者未知”密切相关。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隐瞒身份。记者身份就其从事的具体工作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而采访新闻事

实,当然是这种特殊性中间最为关键的一条。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有人愿意侃侃而谈,有人却表示“无可奉告”,而新闻工作的职业要求,使记者们不仅要从“侃侃而谈者”那里采获新闻,还要从“无可奉告者”那里采获新闻。而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采获的。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隐瞒身份,才可能更方便地采获到有价值的新闻。 二是隐藏目的。记者以某种社会角色(不是记者角色)面对不愿接受采访的对象,他们必须隐藏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否则,既达不到隐瞒身份的目的,也无法实现自己报道新闻的目的。 不可否认,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确实有许多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隐性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获取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事实真相:有助于提高采访材料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也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揭露违法违纪现象。虽然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常常存在显性采访无法达到的采访成果,作为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担负起了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探求真相的新闻欲望,但如果使用不当,不仅可能触碰道德红线,还可能因记者的违规操作闯入法律禁区,造成违法。因而,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也应注意其法律的限制。就目前新闻实践中常见的情况而言,具体来说,隐性采访应注意的法律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隐性采访工具方面的限制 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记者在隐性采访使用工具方面应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国家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也有相应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这方面记者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器材越来越先进,要注意避免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鲜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特点,直观迅速、真实可信的优势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接受,赢得了越来越多一线记者的青睐。同时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一度引起争议,本文就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伦理道德新闻法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直观、信息量巨大、更能够吸引读受众眼球的特点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一线记者所青睐。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通过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乱纪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的很多名报道,如《山西疫苗乱象调查》,都是通过隐性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源。 然而,当今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再度引起争议。不少人反对隐性采访,是因为即使报道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带有的欺骗性。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素材,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人身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法律道德素质不高,,为了便捷地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规定和道德界限,滥用隐性采访。因而,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一、隐性采访的概念 隐性采访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采访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受访者通常是躲闪回避。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于常规采访的秘密采访方式,即隐性采访。 通俗地讲,隐性采访是指隐藏身份的新闻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晓的前提下,利用摄、录设备秘密采集新闻事实的一种方法。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积极意义 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通过隐性采访,新闻媒体可以获得公开采访难以取得的新闻事实,完成一些高难度的采访任务;隐性采访具有无可辩驳的实证性,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实真相,使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其对新闻事实深层次了解的欲望;隐性采访也可以使新闻材料更加完美。由于隐性采访功能的渗透性,能够获得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与原因结果,从而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的定义:记者隐去了记者身份而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的特征:新闻事实周详、社会参与程度较高、隐瞒身份、隐藏目的、隐蔽手段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好处: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深受群众欢迎。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 作为新闻采访的重要手段之一,隐性采访的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和丑恶现象,批评性报道具有强有力的抨击作用。在进行批评报道时,如果记者采取显性采访,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是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的。因此,把隐性采访用得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隐性采访应遵守的原则:1、正确导向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否则,就会走偏方向。在重视政治性导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审美导向等等,要让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2、遵纪守法原则。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社会的道德要求,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新闻记者更应做出表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大力提倡隐性采访,因为在隐性采访的条件下,谈不上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的问题。而我国的法律条文对新闻媒体报道是设立有禁区的,包括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这对于各种报道方式(包括隐性采访)都适用。因此,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遵守这些规定。 3、满足大众需求原则。作为大众传媒,我们的新闻报道是满足大众需求,还是满足少数人的口味?是为了记者个人的一夜成名或报纸的一炮而红,还是要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答案显而易见。美国有关专家认为,记者在暗访中存在以下原因是“不能容忍”的:为了赢得奖项;可以借此打击竞争对手;以更少的时间和资料获得新闻故事情节;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别人已经这样做了;采访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可见,只有真正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大众需求,才是记者采访报道的根本。 4、适度介入原则。目前,记者隐性采访的操作方式根据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

浅析 “隐性采访”(一)

浅析“隐性采访”(一) 论文关键词:隐性采访表现形式角色把握解决措施 论文提要:本文从“隐性采访”的表现形式入手,思考和研究了在当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各个新闻媒介是采用何种采访方式在新闻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媒体在选择“隐性采访”的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环节以及新闻记者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 《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已谱写了十几年的光辉历史,在这十几年里,一直都能保持央视王牌的地位,源于它的取材。一个成功的栏目,必有吸引人的地方,简单来说,必有它能满足广大受众某种需要的能力,比如说隐性采访,它就能满足人本性里无法涤除的窥私欲。越是关于别人的不好的一面,越是通过正常渠道得不来的消息越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级媒体,隐性采访被广泛的应用,尤其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影响最大,备受观众瞩目。从较早期的记者躲进装有特制玻璃的货车内偷拍公路的“三乱”情况,到对南京冠生园月饼使用陈馅的暗访与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到底是什么引起新闻媒体排除千难万阻去追求非正常渠道的信息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隐性采访的起因: 现在,新闻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求新,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不可避免的使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作为现今大多数媒体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其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些内在的原因: 第一,采访到真实性材料越来越难。 第二,正常的采访受到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的阻挠。由于利益相关,地方各级主管的保护使得公开采访更为困难;特别是我国行政机关实行问责制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及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许多妨碍新闻采访的措施,各单位各部门只对正面的新闻报道感兴趣。第三,社会公众赞成、认可隐性采访。在现代社会中,公众急切需要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以端正党风,净化社会空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隐性采访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这种需要,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第四,新闻媒体受利益的驱使。由于受众对于各种新、奇、特的报道情有独忠,而各新闻媒体也感到了这一“卖点”所来的可观的效益,作为两全其美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当事的记者们接连不断地采用暗访和偷拍的方法,即使有些受众感到不妥,也会谅解。 从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采访是一种新闻采访中的一种畸形成长,目前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它现在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两害相比,揭露坏事明显更重要;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太强,我国的管理体制和各种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一旦其他监督机制健全了,公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媒体普遍采用这种采访方式将会被关注并受到广泛批评。所以,我们的立法部门与其让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不如早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多总结和推广些公开采访的技巧,提高记者的采访水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争端。 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下,隐性采访被过度使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媒体不断加大隐性采访的使用力度,从而导致滥用的可能性急剧加大。滥用隐性采访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诱导式采访。在隐性采访中,因诱导而致的新闻结论的模糊性不仅会混淆事实,而且采访者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例如,记者为了获取某软件公司盗版销售其他知名软件公司软件的确凿证据,假扮成一般用户咨询该软件公司要求购买,并给出购买的可观数额和总报价。此种做法可能会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但是却陷入了“陷阱取证”的模式中:或许该软件公司之前根本就没有销售过该盗版软件,而正是由于此次“买主”的主动上门要货,且有暴利可图,

记者笔试面试参考题目及答案

记者专业题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答: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做一名新闻工作者,1有责任心。2敢于对自己的发表负责。3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特点有好有坏:1可以和各色人接触,长见识。2采访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3可以去很多地方。4发稿是一定要做到一字不错。 2、你认为一名新闻战线的记者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 答:新闻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实质性含义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新闻事业是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记者既是新闻信息传播员,也是党的宣传员,人民的宣传员,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鼓与呼,这是我国新闻记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3.结合你喜欢看的新闻栏目包括时政和民生新闻,你如何理解一个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所担负的责任意识? 答:具体来说,新闻记者有如下主要社会责任:1、报道事实与意见,为社会公众服务。2、提供知识,教育人民。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能提供各种信息,同时也提供知识,担负起教育大众的责任。3、介绍和阐明社会美好的东西。⒋开展社会批评、扶正祛邪这是新闻记者的又一重大社会责任 4、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c)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e)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f)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5、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新闻侵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侵权主要指民事侵权,即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一般权利的侵害,广义的侵权则是包括因新闻报道引起的所有侵害。我们在此讲的新闻侵权是指狭义的新闻侵权。新闻侵权的类型 1.侵犯隐私权。新闻侵犯隐私权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形:第一,记者未经当事人许可通过他人进行隐私方面的调查或采访并擅自予以发表;第二,编辑在采选稿件时把关不严,把涉及他人隐私的稿件予以发表;第三,捏造事实,使公众对当事人的私生活产生误解。 2.侵犯姓名权或名称权。新闻侵犯姓名权或名称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在发表(含转载)新闻稿件时,因失误把作者的姓名或名称遗漏、误写,或故意不予标明、在他人稿件上擅自加上自己的姓名等。这种侵权形式同时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并往往伴随着因不注明来源而同时侵犯新闻源相关权利的情形。第二,在所发表的稿件(尤其是批评稿件)中将姓名或名称误写、张冠李戴,从而侵犯了第三人的姓名权或名称权。 3.侵犯肖像权。新闻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记者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制作其肖像并予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隐性采访最新案例2018【论隐性采访权的限制】 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从形式上分为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由于隐性采访权的实现常常采取隐瞒身份、意图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进行采访,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往往引起侵权和法律纠纷,为了保护新闻媒体及其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双方的权利,从理论上理清隐性采访的权利限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隐性采访权的法理基础法律依据 隐性采访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和目的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知情权理论是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的理论依据。知情权理论是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珀提出的,它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含义就是公民有权知道其应当知道的事情,国家应当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由于公众的知情权不可能由分散的个人来行使,所以媒介就成为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媒体和记者也就成为向公众传递所获得消息的天然承担者,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来源于公众的知情权。 在我国,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显性采访权和隐性采访权)直接来源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这条规定表明,人民有权获得国家及社会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及管理情况,有权

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知悉政情、经情和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宪法第二章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人身权利与自由、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人员的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些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新闻媒体的充分发展,它必然要求赋予媒体及其记者采访的权利。在我国,新闻媒体的性质属于事业法人,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可以说,媒体及其记者的采访权包括隐性采访权都来源于宪法的规定,基于人民的授权。 隐性采访权的构成条件 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权的构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隐性采访的主体必须是媒体及其记者。采访权是人民和国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赋予媒体及其记者的专有权利。除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外,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进行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采访意图、采访的记录工具的新闻采集活动。隐性采访的“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瞒真实身份,即“隐”去媒体和记者的真实身份,或者编造冒充其他身份;二是隐瞒真实目的,即“隐”去采访所要揭露的事情真相,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隐性采访者往往隐瞒采访的真实意图,使被访者放松警惕,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三是采用偷拍、偷录手段。三者只要具备其一,就具有了“隐”的性质。 隐性采访的目的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隐性采访的目的必须严格限定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隐性采访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道德基础。因为隐性采访采取的“隐瞒、欺骗、引诱、偷拍偷听”的方式方法是与社会的诚信准则相冲突的,或多或少地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甚至会“诱导出”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如果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或私利而侵犯他人利益,

记者面试问题

小记者社团面试问题 1、请做一下自我介绍。 2、为什么要加入我们“小记者社团”? 3、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对你的工作会有什么影响? 4、你希望从工作中(我们团中)得到的最大回报是什么? 摄影记者面试 1、新闻摄影的定义是什么? 答:新闻摄影就是主要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 在广义上讲,指的是一项事业或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摄影的采编活动,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 2、新闻摄影的特征是什么? 答: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就是用照片和文字说明的结合去报道新闻。 一是形象性。新闻摄影是图片化的新闻,新闻摄影的新闻性与其它传播媒介具有相同的共性,而视觉额形象性,则是新闻摄影的特殊性。 二是纪实性。新闻摄影是利用摄影技术来记录新闻的,而照相机的镜头则能真实地记录客观世界,所以纪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又一个特点。 三是瞬间性。新闻摄影是捕捉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瞬间,如果拍摄的瞬间不能充分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拍摄出的画面“词不达意”、“模棱两可”,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 四是新闻性。新闻摄影是新闻,新闻照片反映的试试必须是事态的最新发展。 五是思想性。拍摄的新闻照片应该传达某种思想和含义,新闻照片的思想性实际上就是主题的思想意义。 六是社会性。新闻摄影是报道新闻,反映社会、传播知识的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 3、摄影术和摄影艺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摄影术是拍摄影的技术,任何人都可以用照相机摄影,这就是摄影术,没有任何个人的创作思维过程。 摄影艺术是拍摄影家由认识生活到艺术构思到表现生活的全部过程。摄影艺术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摄影艺术是摄影家以客观的社会活动为创作的基础进行主观创作的艺术活动。 4、传统影像和数字影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传统影像和数字影像的根别区别是:一个是用胶卷或胶片记录影像,是采用化学感光材料,用化学药业冲洗获得影像;一个是物理成像。 5、简述摄影术的诞生过程。 答: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和美术学院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会上,法国

浅谈隐性采访

浅谈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虽然得到了法律的许可,也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敏感的观众势必会考虑这些内容是如何来的,就会联想到那些身上藏有偷拍偷录器材的新闻记者如果接近自己时将何以自处?长期以往,公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和尊重就会大大降低。如果群众对于新闻媒介和记者敬而远之的话,那么我们的新闻媒介和记者该怎么生存呢? “媒介为了追逐新闻的轰动效应而刻意地侵犯隐私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也是对人类尊严的蔑视”。个人隐私不容侵犯,每个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都要牢记,这是我们采访权利的底线。 美国《新闻周刊》说过:“每一个记者必须掂量一下,他所寻求的事实的重要性是否值得他采取下策去把它弄到手。但是这样做既有道德的也有实际的限度。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新闻工作毕竟不能建立在习以为常的欺骗手段之上”。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传播活动全面介入现代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从它诞生之日起,隐性采访就在法律和道德伦理层面一直倍受争议。由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积极介入和隐去真实身份的角色扮演行为,很容易超越适度的界限,因此更需要慎重地把握。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 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以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采访。 所谓偷拍偷录,是指未经他人知晓和同意,对他人的活动进行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的行为。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主要运用于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以暴力抵制正当采访的特殊情况,由于这种行为是在他人没有戒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因而内容比较接近客观事实。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需要新闻媒体提供的是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隐性采访可以给受众以最大程度的”可信度”。隐性采访中获得的声音、图像更好地客观再现新闻真实,发挥了电视的优势,真实的记录了事件的发生和过程。但是,隐性采访从道义上来讲,毕竟是一种欺骗,随着法治的完善,个人的权利意识越发需要得到尊重。人们对于电视新闻中经常出现偷拍录的声像就会感到不安,虽然揭露的是不法现象,但是只要依据记者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