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急救处理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急救处理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急救处理

刺激性气体中毒,病情都比较快,且变化比较快。因此,抢救必须及时、准确。关键是及时处理局部烧、灼伤和预防肺水肿发生。具体抢救措施是:

A.应将患者立即移出现场,放置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被污染的衣服,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可用中和剂,如为酸性气体中毒,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为碱性气体中毒,可用2-4%的硼酸或5%的醋酸溶液冲洗。某些无机氯化物遇水可产生氯化氢和大量热而加重灼烧伤,应在用清水冲洗前可先用纱布吸去毒液。眼烧伤应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滴1%的地卡因溶液止痛,再滴抗菌素眼药水消炎;呼吸道烧灼伤,可采用中和剂雾化吸入。如吸入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可用5%碳酸氢钠液3-5毫升雾化吸入治疗,能缓解呼吸困难。

B.及早应用皮质激素,给予吸氧,以预防肺水肿的发生。一旦发生了肺水肿应尽快地送医院抢救。

几种火灾中有毒气体的急救方法

几种火灾中有毒气体的急救方法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 火灾烟熏后或在室内使用炉、煤气灶、火墙、炕等,感到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眼花、胸闷时,应立即打开门窗,或到通风过道门口停留片刻。千万不能以“感冒”等症状来解释头晕、头痛,坚持在有一氧化碳存在的环境内活动。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当出现全身瘫软、乏力时,即使意识到中毒,但也无能为力起身开门、开窗,因而中毒时往往一个家庭的成员均遭到灭顶之灾。发现中毒伤员,除迅速打开门窗外,将伤员抬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静息,尽量远离火源。同时解开衣服、裤带,放低头部,冬天注意保暖。若伤员呼吸停止,应毫不犹豫地作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以复苏心肺功能。也可采用针刺、掐压人中、十宣等穴位促醒。有条件的立即给氧吸入,以高压氧气为最好。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较轻的伤员,可喝少量食醋或泡菜水,让其迅速清醒。迅速与医生联系送往医院救治,进行高压氧舱内治疗。室内安装有害气体报警器,当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准时,能及时报警预防中毒。 二、二氧化碳吸入过多的急救 进入火场应戴湿口罩或口衔湿毛巾,防止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平时,由于电焊操作能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合成二氧化碳。所以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进行电焊作业,应戴通风式面罩以免中毒。急性二氧化碳吸入者,必须静卧休息吸氧,即使无症状也应观察24小时。同时应预防肺水肿的发生,如口服地塞米松等药物。 除火灾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外,平时在菜窖、水果窖、腌菜池、发酵罐、煤窖及货船底舱中均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发现中毒者,应在通风口送风后抢救者才能进入上述环境,以免抢救者中毒。将病人置于空气新鲜流通外,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开始给予小流量吸氧(1~2升/分),随病人呼吸好转后增大吸氧量(4~5升/分)。有条件的送至高压氧舱治疗。在现场可采取呼吸兴奋剂交替、联合应用,如洛贝林3~10毫克/次,皮下或肌肉注射;可拉明0.25~0.5克/次,肌肉或静脉注射。 三、氧化物中毒的急救

急性中毒急救的措施

急性中毒急救的措施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之后,引起急性病理反应。如果不及时进行急救,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以下是急性中毒急救的措施。 一、保护现场 在急性中毒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护现场,尽量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和继续伤害其他人。需要尽快打开窗户和通风口,让空气流通。 二、紧急处理 1.病人逃离现场时,应立即脱离有害物质,找到新鲜空气。如有呼吸困 难,应卧位休息。 2.筛选毒物,尝试了解其成分和性质,从而为随后的治疗提供依据。 3.呼叫急救车或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三、切断毒源 切断毒源是急救的一项必要措施。如果中毒的原因是口服了毒物,需要立即让病人呕吐,并大量饮水或牛奶;如果中毒的原因是吸入毒物,则需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之处,让其深呼吸;如果中毒的原因是皮肤接触毒物,则需将病人衣物脱下,用大量凉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病人皮肤,减轻毒物侵害。 四、实施急救措施 根据毒物的类型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 1.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中毒:立即给予口服活性炭,并转送医院治疗。 2.刺激性气体中毒:将病人立即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呼吸到新 鲜空气。 3.烧碱或烧酸灼伤:立刻将病人受伤部位浸泡于大量流动的自来水中, 至少冲洗20分钟。 4.苯、甲醛中毒:给予高浓度氧气供氧,并尽量减小病人的活动量。 五、医院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应将病人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一般治疗中包括: 1.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并恢复生命体征; 2.补充元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对症处理,加速毒物分解和排出。

总之,这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经过科学的急救和治疗,多数中毒者可以康复。但是在实际急救过程中,人们应该不断学习各种化学品的伤害性和应对措施,提高对危险的认识,做到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化学中毒事件的发生。

常见剌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急救及防治

常见剌激性气体急性中毒的急救及防治 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中毒控制中心王莹 一、概述 刺激性气体引起呼吸系统中毒性疾患较多见,危害最大的是化学性肺水肿。这些物质在空间扩散造成对人体皮肤、粘膜、呼 吸道的刺激损害,也能同时引起全身症状,某些有害因素(甲苯二异氰酸酯、氯、氨等)亦可引起职业性哮喘。 刺激性气体种类繁多,但其理化特性不同,所表现的毒性大小,中毒症状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水溶性较大的化学毒物, 如氯、盐酸、氨等,在接触当时就出现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高浓度大量接触时,有强烈的粘膜腐蚀作用,短时间内可出现严重 的肺水肿,而水溶性较小的化学毒物,如光气、氮氧化物、有机氟,在接触当时无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长时间的吸入,毒物渗 透入肺泡中,在肺内逐步转化为对肺有破坏性的毒物,经过几小时~几十小时的潜伏期后出现肺水肿。 工业生产中,尤以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中,经常生产和应用各种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入侵人体的主要和常见途径是 呼吸道,出现中毒性呼吸系统病损,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重者出现喉头水 肿、喉痉挛等呼吸道阻塞、中毒性肺炎、肺水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时可损伤脑、心、肾、肝等实质性脏器并 出现气胸、肺大泡、纵隔气肿、肺纤维化等并发症。 发生液氨外泄事件数十人中毒 二、临床分类及特征 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才可进行及时的救治。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救治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症状较轻”的患者,及时进行预防治疗非常重要,请仔细阅读文章。 1 临床病变轻重程度与毒物理化特性有关 (1) 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氨、三氯氧磷、氯甲酸甲酯、氟化氢等,人体接触由上、下呼吸道吸入后,较快出现粘膜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咽痛、咳嗽、胸闷等,易引起接触者的警惕。常可获得预防性治疗的机会。 (2) 水溶性小的化学物:如光气、有机氟裂解气、热解物、残液气、氮氧化合物,硫酸二甲酯等,人体接触由上、下呼吸道吸入者,较缓慢出现刺激反应,首见症状是头昏、头痛、鼻塞、咽部不适或声音嘶哑、胸闷等感冒样症状,不易引起接触者的警惕和重视。若不与毒物接触史相联系,未及时进行预防治疗常出现误诊误治会使病变加重危险性较大。一般刺激性气体中毒以肺为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分为刺激反应,轻、中、重度中毒。 刺激反应,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的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比较请进这里 2 不同理化特性亦造成不同的临床特征(1) 喉痉挛、喉头水肿

硫化氢泄露应急处理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当硫化氢中毒事故或泄漏事故发生时,污染区的人员应迅速撤离至上风侧,并应立即呼叫或报告,不能个人贸然去处理。 一、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救处理 (一)在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安置患者,脱去患者污染的衣物,同时注意保暖并且保持安静;供氧——积极供氧是改善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鼻导管、面罩等给氧方法纠正缺氧。现场呼吸停止时,即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及早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实行体外心脏按压术。 (二)现场局部急救治疗:眼部损害可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用激素软膏点眼。接触的皮肤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后期按化学性烧伤处理)。 (三)在能维持呼吸、心跳的情况下,就近送往医院进进一步治疗。 二、现场救援及人员防护安全 (一)严格按防护要求进行,注意防止救援人员中毒。绝对禁止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多人无谓牺牲! (二)向沟、池、井等事故现场鼓入新鲜空气(或氧气);设有事故通风的场所先打开风机通风。在通风换气后实施救援。 (三)呼吸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戴空气(氧气)呼吸防护器才能进入中毒现场救助中毒者(无关人员从中毒现场逃生可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配相应的滤毒罐)。 (四)朝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移离中毒者和疏散现场人员,疏散地确保空气新鲜,不要安置在低洼处;有条件时疏散范围和距离依据空气中硫化氢气体浓度测定结果,并考虑气体扩散趋势确定。 三、防范硫化氢中毒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建立防中毒事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应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现场管理。 (二)加强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工作场所的生产密闭化管理,配备通风设施,经常测定现场硫化氢浓度。

五种有毒气体的急救方法

五种有毒气体的急救方法 毒气体的急救:氯气及光气中毒 氯乙烯树脂、阻燃塑料、氟化塑料在自由燃烧条件下可产生氯气及微量光气。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它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人体眼、 上呼吸道粘膜、肺组织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消防人员到达氯气扩散现场时必 须加强个人防护,对泄漏扩散的氯气用雾状水稀释中和,不要对漏气的氯气瓶直接射水, 以免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继续危害人体。 氯气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的流泪、喷嚏、咳嗽、咳痰、咽部疼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现场急救应立即将伤员运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并用湿毛 巾擦拭身体,但应注意保暖。氯气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时不宜采用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因 为这种呼吸方式会使伤员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治疗上以西地兰等强心利尿为根本,有 条件可现场鼻滴1—2%麻黄素并吸入稀碱性溶液如2-3%温湿小苏打液后送医院处理。 光气即二氯化碳基COCL2,是一种无色透明或白色液体,极易挥发。其中毒表现及现 场处理原则基本与氯气相同,但因其毒性较氯气强15-16倍,在空气中含量达50PPm时短 时间内可致人死亡,故在抢救过程中更应慎重。 毒气体的急救:氨气中毒 氨气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三氯氢胺、尼龙、脲醛树脂、绢类、羊毛制品在 自由燃烧条件下可产生氨气。液氨广泛用于冷藏业,极易挥发。 氨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对眼、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如流涕、流泪、咳嗽、胸闷、 呼吸困难等。氨气还有一大特点是它的对呼吸中枢的强抑制作用,可使伤员出现中枢性呼 吸停止,危及生命。液氨尚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冻伤。 进入氨气泄露区可立即用喷雾水枪掩护。这样亦可避免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进入灾区前应佩带防毒面具及防毒衣,扎紧袖口、裤角。出现中毒后应迅速撤离现场,脱 去衣服,以免加重中毒症状,但亦应注意保暖,给予吸氧、注射可拉明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及强心利尿剂。 毒气体的急救:二氧化硫中毒 橡胶及聚硫橡胶制品燃烧可产生SO2毒气。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空气中 含量达400一500ppm时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它对人体的主要毒性表现在对眼、上呼吸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理措施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一旦发 生硫化氢中毒,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现场救援 1.立即撤离 如果发现有人中毒或者疑似中毒,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并避免接 触空气中的硫化氢。同时,要确保自己和其他人都已经远离危险区域。 2.呼叫急救电话 在撤离过程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接线员事发地 点和相关情况。同时,要告知接线员是否有其他人受到影响,并尽可 能提供详细信息。 3.进行紧急救治

如果遇到昏迷或者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如果自己具备相关医疗知识和技能,则可以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操作;否则,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二、个人防护 1.佩戴呼吸器 在撤离过程中,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呼吸器,以防止吸入空气中的硫化氢。如果没有呼吸器,则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2.更换衣物 如果身上沾染了硫化氢,应立即更换衣物,并将污染的衣物放入密闭袋中。同时,要注意洗手和洗脸,以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3.使用防护眼镜 在处理有关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以避免硫化氢对眼睛造成伤害。

三、环境处理 1.通风换气 在发现有硫化氢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并尽可能远 离泄漏源。如果有条件,则可以使用通风设备进行排风换气。 2.隔离污染区域 在发现有硫化氢泄漏时,应立即隔离污染区域,并采取措施防止硫化 氢扩散。如果有条件,则可以使用防爆隔离板等设备进行隔离。 3.清除泄漏物 在发现有硫化氢泄漏时,应立即清除泄漏物,并尽可能将其密闭储存。如果有条件,则可以使用吸附剂等设备进行清除。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 在工作中,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要定期 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正丁烷中毒急救措施

正丁烷中毒急救措施 1.正丁烷的性质 正丁烷(C4H10),又称为丁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易燃、不溶于水等特性,是一种常见的烷烃类化合物。 2.正丁烷中毒的表现 正丁烷是一种常见的中毒原因,其中毒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呼吸系统表现 正丁烷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和伤害,导致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2.2 神经系统表现 正丁烷的毒性作用主要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上,可以导致头痛、眩晕、失眠、抽搐等症状。 2.3 消化系统表现 正丁烷中毒还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4 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表现 长期接触正丁烷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症状。 3.正丁烷中毒的急救措施 一旦出现正丁烷中毒的症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3.1 停止接触源 立即将受害人从中毒源处移开,防止继续接触正丁烷。 3.2 鼓励呼吸 对于有呼吸困难的受害人,应该鼓励他们进行深呼吸,以增加血氧供应。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受害人失去意识、呼吸不畅等情况,应迅速采取呼吸道通畅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等。

3.4 就医治疗 中毒情况较重的受害人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预防正丁烷中毒的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正丁烷中毒的发生,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强管理 在生产、储存等环节中,要加强对正丁烷的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储存。 4.2 加强防护 对于潜在的接触正丁烷的人员,要进行防护措施,例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4.3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对正丁烷中毒的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5.结语 正丁烷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容易造成中毒。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 加强对化学品的认识和防护,尽量避免其造成危害。如果不慎中毒,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技术方案的说明

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技术方案的说明 1.1当发生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群发性突发事件时,应首先考虑有刺激性中毒可能。 1.2肺水肿是吸入刺激性气体后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由于它的发生需一定的演进时间,临床称之为肺水肿的潜优期。潜伏期的长短与刺激性气体本身的理化性质、作用强度及吸入浓度与时间,有直接关系,毒性越强或强度越大,潜伏期越短,肺水肿也越严重。除此还除体质差异、治疗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潜伏期数小时〜48小时,短者可不明显,长者则达72小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最常于刺激性化学物的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的意外事故,但也有因环境污染、造成中毒报道,如因在自来水中加漂白粉过量导致地下恒温室、游泳池人员发生氯气中毒。在现代建筑材料、家具、室内装潢等火灾烟雾中也常会大量具有刺激性的热解物。 1.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刺激性化学物的生产、储运、运输、槽罐及其它容器进行综合管理和日常监测,在处理此类中毒事件时要注意及时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沟通。 1.4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的最终确认必须有国家认定的实验室空气浓度测定结果支持。对于出现死亡病例,或中毒人数在IOO人以上,或发生在特殊场合和人群的此类事件必须有两家同时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实验室相同结果的检测报告才可确

认。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不能作为确认依据。 1.5现场救治工作中,立即脱离现场环境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予以糖皮质激素,有条件的可给予中性或碱性溶液雾化吸入或必可酮、喘乐宁等气雾剂喷入。 1.6红标患者有随时出现呼吸窘迫、心跳骤停的可能,应当尽快进行转运。所有负责转运的救护车辆必须有随车医生和护士,并配有氧气、气管切开、药物等抢救用品。 1.7呼吸机在重度中毒患者抢救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接诊医院必须具备的条件。 1.8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分级诊断是为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便于掌握及有针对性地救治。 1.9刺激反应为接触急性刺激性气体后的一过性反应,尚未达到中毒程度,故不作为中毒处理。但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迟发性病变,避免由于处理不当而加重病情,对具有刺激反应的患者必需进行医学观察,积极对症处理。 1.10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后,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等皆可导致心脏损害,心电图检查可有相应的改变,故抢救中应重视这一检查。 111及早纠正缺氧,控制病情进展,是防止发生治疗矛盾的重要环节。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客观条件采取给氧方式,并防止吸入高浓度氧发生氧中毒,血气分析可作为监护指标。原则是用最

氯气的急救措施

氯气的急救措施 氯气是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体,有窒息性臭味。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氯、氧和氯酸。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氯气的急救方面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氯气中毒急救措施 一、中毒机理 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有细胞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二、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 1.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 2.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重症者尚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呈进行性呼吸加快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 4.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鸣音。 5.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窒息死亡。 6.眼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 7.皮肤损害: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 8.并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9.心电图检查:中毒后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导致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 10.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两侧肺纹理增强、点状或片状边界模糊阴影或云雾状、蝶翼状阴影。 血气分析:病情较重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 三、急救措施 1.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保持安静及保暖。 2.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3.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 4.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 5.抢救有呼吸困难的氯中毒病人时,不应采用徒手式胸外心脏按压等人工心肺复苏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按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氯气中毒症状及急救措施 (一)理化特性与中毒原因 氯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有窒息臭味,许多工业和农药生产上都离不开氯。氯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二)中毒症状 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如每升空气中氯的含量超过2毫克~3毫克时,即可出现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往往仅数分钟至1小时,称为“闪电样死亡”。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剧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发辣、呼吸急促困难、颜面青紫、气喘。当出现

刺激性气体中毒急救处理方法

刺激性气体中毒急救处理方法 按照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可分为两类: 在生产环境现场发病 病因是水溶度大的毒物如氨、氯、二氧化氯、氯化氢、三氯氢硅、三氯化磷、氯磺酸、氯化苦、氯甲甲醚、二氧化硫、三乙基铝、溴、溴化氢、甲醛、硒化氢、甲胺类等。在吸入当时就发病而就诊。主要症状是剧烈咳嗽、多痰、气急、胸闷。轻者主要是上呼吸道刺激性炎症或支气管周围炎,重者则迅速出现化学性肺水肿(多见)或化学性肺炎。部分病例合并皮肤或眼睛灼伤。 脱离生产环境后发病 病因是水溶度很小或不溶的毒物,如氮氧化物、光气、臭氧、硫酸二甲酯、三氯硫磷、氧化镉烟尘、羰基镍气体、溴甲烷、汞的烟尘、五氟化硫、有机氟裂解气及残液气等。在吸入当时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刺激感,经过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的潜伏期,患者感觉有逐步加重的胸闷、气急、咳痰量显著增加等,大多见在下班后或第二天才就诊。这时已有明显的化学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 现场急救 1.脱离中毒环境,如果皮肤有毒物污染(如氮、甲胺,氯磺酸、三

氯硫磷、硫酸二甲酯等),应把污染的衣服全部脱去,并用大量流动的自来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杜绝毒物的继续侵入,眼睛有污染时应优先冲洗。 2.绝对休息:患者不能再作体力活动,以免加速肺水肿。 为此,医生要对中毒者作卫生宣教。 3.解毒:对吸入酸性或成酸类毒物如氯化氢、氯、氯磺酸、氮氧化物、硫酸二甲酯等,可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对吸入碱性毒物如氨、甲胺类等,可雾化吸入3%~5%的硼酸液。 4.禁止不必要的补液,特别是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液,以免促成肺水肿。 5.激素:对于曾大量吸入刺激性气体而患肺水肿者,可作预防性治疗。即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50%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6.消除过多的泡沫痰。由高浓度氯、氨等刺激性气体引起的暴发型肺水肿,短时间内有大量泡沫痰由口鼻涌出,阻塞气道。应立即吸去泡沫痰,并雾化吸入消泡净(二甲基硅油)。

氯化氢中毒应急事故处理方案

氯化氢中毒应急事故处理方案 氯化氢,别名盐酸。分子式:HCl,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遇水时有强腐蚀性。可能存在场所:生产或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导致氯化氢泄漏。 一、急性中毒表现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 二、现场检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 三、实验室监测方法:①离子色谱法:见GBZ/T160.37-2004。②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见GBZ/T160.37-2004。 四、应急处理方法 1.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2)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2.现场处理措施: ⑴快速切断毒源。 出现氯化氢大范围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

处,并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放,从加工过程的废气中回收氯化氢。 ⑵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首先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和吸氧。注意防治肺水肿,并给予祛痰、解痉、消炎等对症处理。 出现眼睛刺激症状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刺激性气体过量吸入可引起以呼吸道刺激、炎症乃至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状态,称为刺激性气体中毒。 (一)主要毒物 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酸类和成酸化合物,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酸雾;又如成酸氧化物(酸酐)一一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五氧化二氮、五氧化二磷等;又如成酸氢化物一一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硫化氢等。 (2)氨和胺类化合物,如氨、甲胺、乙胺、乙二胺、乙烯胺等。 (3)卤素及卤素化合物,以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如光气)最为常见。近年有机氟化物中毒亦有增多,如八氟异丁烯、二氟一氯甲烷裂解气、氟里昂、聚四氟乙烯热裂解气等。 (4)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如氧化镉、袒基镍、五氧化二钒、硒等。 (5)酯、醛、酮、醚等有机化合物,前二者刺激性尤强,如硫酸二甲酯、甲醛等。

(6)化学武器,如刺激性毒剂(苯氯乙酮、亚当气等)、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氮芥气)等。 (7)其他,如臭氧(03)也为一重要病因,它常被用做消毒剂、漂白剂、强氧化剂,空气中的氧在高温或短波紫外线照射下也可转化为臭氧,最常见于氩弧焊、X 线机、紫外线灯管、复印设备等工作。现代建筑材料、家具、室内装饰中已广泛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故其失火烟雾中常含大量具有刺激性的热解物,如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光气、氨气等,应引起注意。 (二)刺激性气体的毒性作用 刺激性气体主要毒性在于它们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及损伤作用,这是因为它们可在黏膜表面形成具有强烈腐蚀作用的物质,如酸类物质或成酸化合物、氨或胺类化合物、酯类、光气等。 有的刺激性气体本身就是强氧化剂,如臭氧,可直接引起过氧化损伤。 上述损伤作用发生在呼吸道则可引起刺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化学性炎症、水肿、充血、出血,甚至黏膜坏死;发生在肺泡,则可引起化学性肺水肿。化学物的刺激性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可导致肺水肿。 (三)刺激性气体中毒症状 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存在三种中毒症状。 1.化学性(或称中毒性)呼吸道炎

常见有毒气体中毒症状及急救

常见有毒气体中毒症状及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 凡是含碳的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而且不易解离。一氧化碳的浓度高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而中毒。 (一)诊断要点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伤员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状体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为三度:①轻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或短暂昏厥,脱离环境可迅速消除。②中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常有昏迷或虚脱,及时抢救的日后可完全恢复。③重度血碳氧血红蛋白在5O%以上。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继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损害,高热惊厥、肺水肿、脑水肿等,一般可产生后遗症。 (二)现场急救 立即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肌注呼吸兴奋剂,山梗菜硷或回苏灵等,同时给氧.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复后方可送医院。 若有条件时,可做一般性后续治疗:①纠正缺氧改善组织代谢,可采用面罩鼻管或高压给氧,应用细胞色素C15毫克(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辅酶A50单位,ATP20毫克,静滴以改善组织代谢。②减轻组织反应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静滴,每日1次。③高热或抽搐者用冬眠疗法,脑水肿者用甘露醇或高渗糖进行脱水等.④严重者可考虑输血或换血,使组织能得到氧合血红蛋白,尽早纠正缺氧状态。 地下建筑内窒息 一些建筑设计不合理的地下室、防空洞、贮藏室等由于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离地面越远、通风越差,加上其中的贮藏物发生腐烂或火灾时,其空气的变化也就越大。地下建筑中的气体成分、比例的改变,基本上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①氧气含量显著降低;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③其他有毒气体的产生. 人若进入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地下建筑内就可能引起缺氧窒息,如果里面还含有其他有毒气体,则危害更大。 (一)中毒表现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逐渐急促,变得快而浅.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处呈现明显的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病人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二)急救处理 首先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做其他有关处理。 在消防人员需要深入到地下建筑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若在紧急情况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