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

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

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
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

X线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期末考试

班级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

1.超加合作用:

2.定影:

3.质量控制:

4.余辉现象:

5.增感率:

二、填空题:

1.显影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构成。

2.暗室面积一般不小于________平方米,高度不低于________米。

3.影响定影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线胶片特性曲线由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部组成。

5.干燥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 。

6.照片密度过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等原因造成。

三、选择题:

1.X线胶片中的感光物质最常用的是:

A.氟化银

B.氯化银

C.溴化银

D.碘化银

E. 溴化银+微量碘化银

2.潜影形成的正确机理是:

A.产生于乳剂制备过程中

B.存在于显影后照片影像中

C.是由许多感光中心组成的

D.是感光中心的银原子经显影后产生的

E.以上均不是

四、简答题:

1.简述中间处理的方法?

2.槽式显影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简述X线胶片保存的注意事项。

4.定影液配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5.暗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 7. 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臵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和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臵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臵: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臵投照,如遇特殊病例,

X线摄影技术篇

X线摄影技术篇(1) 第Ⅰ章概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C·Rontgen)发现了X射线,当年12月22日伦琴利用X线拍摄了夫人手的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揭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1896年X线就开始应用于医学,至今它经历X线的医学应用、X线诊断学的建立以及医学影像学的逐步形成三个阶段。 1.X线的产生 1.1 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当X线管两极间加有高电压时,阴极灯丝发散出的电子就获得了能量,以高速运动冲向阳极。由于阳极的阻止,使电子骤然减速,约98%的动能产生热量,2%动能转换为X线。 1.2 X线产生的条件 X线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电子源: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放散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灯丝周围形成空间电荷,即电子云。 ·高速电子的产生:灯丝发散出来的电子能以其高速冲击阳极,其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施以高电压,两极间的电位差使电子向阳极加速;二是为防止电子与空间分子冲击而减弱,X线管必须是高真空。 ·电子的骤然减速:高速电子的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电子撞击阳极的范围称靶面,靶面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阳极作用有两个,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2.X线产生的原理 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X线的产生是利用了靶物质的三个特性:即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诊断使用的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即连续放射和特性放射。 2.1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又称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作用的结果。当高速电子接近原子核时,受核电场(正电荷)的吸引,偏离原有方向,失去能量而减速。此时电子所丢失的能量直接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这种放射叫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产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线,其X线光子的能量取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和核电荷。 如果一个电子与原子核相撞,其全部动能丢失转换为X线光子,其最短波长(λmin)为 λmin=hc/kVp=1.24/kVp(nm)(1) 可见连续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 2.2特征放射 特征放射又称标识放射,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方式。一个常态的原子经常处于最低能级状态,它永远保持其内层轨道电子是满员的。当靶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时,K层电子的空缺将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外层电子能级高,内层电子能级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多余的能量作为X线光子释放出来,产生K系特性放射。若是L层发生电子空缺,外层电子跃迁时释放的X线,称L系特性放射。 特征放射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能量无关,只服从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同种靶物质的K系特性放射波长为一定数值。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 线。特征X线是叠加在连续X线能谱内的。 3.X线的本质与特性 3.1 X线的本质 X线是一种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微粒辐射,二是电磁辐射。X线属电磁辐射的一种,具有二象性、微粒性和波动性,这是X线的本质。 ·X线的微粒性:把X线看作是一个个的微粒—光子组成的,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动质量,但无静止质量。X线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微粒性,每个光子具有一定能量,能产生光电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等现象。 ·X线的波动性:X线具有波动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它以波动方式传播,是一钟横波。X线在传播时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并有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3.2 X线特性 X线特性指的是X线本身的性能,它具有以下特性: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之上肢X线摄影 1肘关节——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 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肘横纹中点)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 -170 ° (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 【质控要点】 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上髁。 肘关节 ---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肘关节间隙,垂直射人暗盒。 【注意事项】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评价标准】 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 【质控要点】 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肩关节 -- 前后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3.使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注意事项】 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评价标准】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迭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n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 【质控要点】 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3.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

暗室处理

我们知道射线检测不仅仅只是拍片,还有洗片和评片。如果出来的片子不理想,则直接影响我们的评片,从而对缺陷进行误判。更槽糕的是片子一旦洗坏就要重新拍片,射线检测对人身体伤害很大,重拍的代价挺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布置好暗室且按规程洗片,以保证一次成功。 洗片共有5个步骤:显影、停显、定影、水洗以及干燥。 为保证射线检测底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射线照相底片的手工暗室处理或自动冲洗。 一、进行胶片暗室处理的人员必须持有射线I级以上证书或在二级人员指导下完成。 二、装卸片、显影、停显影、定影等暗室处理过程中,除安全红灯外,不能开启其他照明灯。 三、要有良好的工作习惯:装胶片前应注意胶片是否过期、增感屏是否光洁完好、暗袋是否漏光、手和工作台面是否干净、显影液温度是否正常;装拿胶片要小心,防止粘搭、划伤;装拿胶片时一定要戴干净的薄纱手套。 四、对暗室环境和暗室处理设备的要求: 1) 暗室环境要求:暗室内应保持整齐清洁,器具布置恰当,干、湿操作区分开,使操作方便,减少化学污染的机会。暗室应密闭不漏光,需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还应考虑射线屏蔽问题。暗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3±5摄氏度,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20%。显、定影药水保存得当,防止药水泄漏造成人员受到腐蚀伤害或环境污染。 2) 暗室处理设备应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处理底片前至少应检查以下设施:工作台(用于装换胶片)、安全红灯、裁纸刀、温度计、显影槽及温控器、停显影槽、定影槽、冲洗水槽、洗片架等,确保工作台干燥整洁,暗室红灯不影响底片处理质量以及盛装化学药品的容器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五、胶片处理:胶片曝光后,应尽快处理,放置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4小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范 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与各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围。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器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就是否有障碍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按钮固定。 7、X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使用。 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流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合中心就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mA值与曝光时间,在调节仟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

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与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影,以提高胶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量缩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应适当增加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通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 5、虑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仟伏时,一般需加虑线板、虑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侧放在胶片同一侧。 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与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情况加照其她位置,如切线、轴位等。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处理是射线照相检验的一道重要工序,被射线曝光的带有潜影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后变为带有可见影象的底片。底片质量好坏与暗室工作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作为射线检测人员,应熟练掌握暗室操作技术以及有关知识。 5.1 暗室基本知识 5.1.1 暗室布局知识 暗室的布局应注意以下几点: 1.暗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不宜过小、过窄。 2.暗室应分为干区和湿区两个部分。其中干区用于摆放胶片、暗盒、增感屏等器材并用来进行切片、装片等工作。而湿区用来进行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工作。干区和湿区应尽可能相距远一些。(图5.1) 3.各种设备器材摆放位置应适当。以利于工作,例如冲洗胶片的设备的摆放次序应与操作次序一致。 4.暗室要完全遮光,进口处应设置过渡间和双重门,以保证出入不漏光,为减少人员出入次数,应设置传递口,用于传送胶片和底片。 5.如暗室附近有射线源,要注意屏蔽问题。 6.暗室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排水系统。应有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设施。 7.暗室地面和工作台应保持干燥、清洁,墙壁、工作台应有防水和防化学腐蚀的能 力。 5.1.2 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 暗室常用的设备器材包括安全灯、温度计、天平、洗片槽、烘片箱等,有的还配有自动洗片机。 洗片机等设备的使用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其他设备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灯用于胶片冲洗过程中的照明。不同种类胶片具有不同的感光波长范围,此特性称为感色性。工业射线胶片对可见光的兰色部分最敏感,而对红色或橙色部分不敏感,因此,用于射线胶片处理的安全灯采用暗红色或暗橙色。为保证安全,对新购置的安全灯应进行测试,对长期使用的安全灯也应作定期测试。测试方法为:在工作位置放置胶片,上盖黑纸,打开安全灯,每隔数分钟移动一下黑纸,使胶片不同部位在安全灯下经受不同时间的曝光,然后进行标准显影处理,将曝光部分与未曝光部分比较,以黑度不明显增大为安全,据此可确定安全灯的性能以及允许工作时间和工作距离。 温度计用于配液和显影操作时测量药液温度,可使用量程大于50℃,刻度为1℃或0.5℃的酒精玻璃温度计,也可使用半导体温度计。

暗室处理技术20页

第5章暗室处理技术 5.1 暗室的基本知识 5.1.1 暗室布局知识 一、暗室的重要性 (1)射线照相的暗室兼有科学实验室的特点,因此,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管 理。 (2)为增强暗室确实是科学实验室的观念,即使它处在黑暗之中,我们也要认 真的考虑两点:①冲洗出清晰度很高的射线底片;②冲洗是一种很细微的手段,它要求将曝光形成的影像(潜影)变成有用的可见影像。 二、暗室设计的基本原则: (1)方便,安全; (2)使暗室操作人员省时省工,因为暗室工作效率与射线照相检测的工作效率 直接相关 三、暗室布局的基本要求: ⑴暗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太小、太窄。

⑵暗室应分为干区和湿区两部分,并应尽可能使两部分相隔远一些。其中干区 用于摆放胶片、暗盒、增感屏和洗片夹等器材,并用来进行切片和装片等工作。湿区用来进行冲洗过程中的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作。 ⑶各种器材的摆放位置应进行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以利于工作。 ⑷暗室应完全遮光,进出口处应设置过渡间和双重门,以保证人员出入时不漏 光,为减少人员出入次数,设置传递口,用于传递胶片或底片。 ⑸暗室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给排水系统,应有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措施。 ⑹暗室地面和工作台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墙壁、工作台应有防水和防化学腐蚀 的能力。 ⑺暗室附近如有射线源,应注意屏蔽问题。 四、暗室的环境要求 暗室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 (1)室温控制特别在采用手工处理时,要求室温能控制在20℃±5℃; (2)湿度控制切装胶片工作室应控制湿度在适当范围,经常要求相对湿度为40%~60%; (3)通风暗室应具有排风设备,其换气量应能达到5~10次/h; (4)照明暗室应有两种照明方式——白炽灯、安全红灯; (5)墙壁与地面应反光少,地面和局部墙壁应防水、防化学腐蚀。 (6)暗室不得有任何外部光线进入室内。 暗室漏光与散射射线一样对胶片时非常有害的,必须设法清除。漏光可能来自门窗、钥匙孔、通风口、墙壁或隔板接缝等。要每月检查漏光,方法是:进入暗室,先是眼睛适应15分钟,然后环顾上下左右四周,寻找有无漏光,如有漏光,应立即将漏洞或缝隙堵赛后再作检查。

X线摄影技术模拟试题(3)

X线摄影技术模拟试题(3) 1. 与X线的产生条件无关的因素是 A. 电子源 B. 高真空度 C. 高压电场 D. 电子的骤然减速 E. 阳极散热 正确答案:E 2. 在管电压与管电流相同时,与连续X线强度有关的是 A. 靶面的倾角 B. 管内真空程度 C. 靶物质的厚度 D. 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 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距离 正确答案:D 3. 决定X线性质的是 A. 管电压 B. 管电流 C. 毫安秒 D. 曝光时间 E. 摄影距离 正确答案:A 4. 又被称为“散射效应”的是 A. 相干散射 B. 光电效应 C. 康普顿效应 D. 电子对效应 E. 光核反应 正确答案:C 5. X线摄影中,使胶片产生灰雾的主要原因是 A. 相干散射 B. 光电效应 C. 光核反应 D. 电子对效应 E. 康普顿效应 正确答案:E 6. 关于X线强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X线管电压增高,X线波长变短 B. 高压波形不影响X线强度 C. X线质是由管电压决定 D. X线量用管电流量mAs表示 E. X线质也可用HVL表示 正确答案:B 7. 导致X线行进中衰减的原因是 A. X线频率 B. X线波长 C. X线能量 D. 物质和距离 E. X线是电磁波 正确答案:D 8. 腹部X线摄影能显示肾轮廓的原因,与下列组织有关的是 A. 尿 B. 空气 C. 血液 D. 肌肉 E. 脂肪 正确答案:E 9.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阶段是 A. 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 B. X线透过被照体照射到屏/片体系之后 C. X线光学密度影像经看片灯光线照射之后 D. X线→被照体→屏/片体系→显影加工之后 E. X线影像在视网膜形成视觉影像之后正确答案:D 10. 关于被照体本身因素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越高,射线对比度越高 B. 组织密度越大,造成的对比越明显 C. 原子序数、密度相同,对比度受厚度支配 D. 被照体组织的形状与对比度相关

(整理)摄影与暗室技术

实验24 摄影与暗室技术 摄影既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技术,它涉及光学、化学和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它能真实、迅速地记录实物的瞬间图像或人眼不便观察的运动过程。在高能粒子的径迹分析、爆炸过程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航空测量、空间技术、生物及医学技术等研究工作中,摄影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的与要求】 (1)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拍摄、冲洗和放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仪器与器材】 照相机、放大机、上光机、胶卷、相纸、显影液、定影液及冲洗盘等暗室工具。 (一)照相机 目前照相机的种类款式很多,数字照相机用电子芯片存储影像,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观看、储存或加工处理、传输,还可通过打印机或数码扩印机印出彩色照片,发展非常迅速。传统(胶片)照相机的清晰度目前一般比数字照相机要高。传统(胶片)照相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感光胶片尺寸可分为:135照相机、120照相机、127照相机、110照相机、超小型照相机、大画幅照相机等。 本实验使用传统(胶片)135照相机。它的像幅尺寸为24×36mm ,传统(胶片)135照相机中又有平视取景器式(图24-1)和单镜头反光式(图24-2)。不管何种款式,都是由远处物体经镜头在感光胶片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胶片上留下潜影(图24-3)。 图24-1 图24-2 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机 身等构成 1. 镜头 是照相机上最主要的光学部 件,也称物镜。一般由多片、多组透镜组合 而成的复杂光学系统,它经过精心设计,减 少像差,提高分辨能力,是摄影成像的最关 键部位。拍照时常说的“聚焦”,就是调节镜 头的前后位置(如图24—1中水平箭头所示), 以使物距u 、像距v 、焦距f 三者满足1/f =1/u +1/v 的关系,使像A ′B ′清晰。镜头上常标出镜头的焦距和口径,如东方S-4型135照相机的镜头上标有f=50mm 和1:2.8,这表示镜头的焦距为50mm ,镜头的口径与焦距之比为1:2.8,即镜头的口径为18mm 。镜头口径越大,有利于在弱光下获得较大的像面照度。 镜头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们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远摄镜头、近摄镜头、微距镜头、变焦镜头等。 图24-3

暗室技术练习题

摄影化学及暗室技术练习题 1、影响安全灯安全度的因素包括光源亮度、照射时间和照射距离。 2、安全灯与操作台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50cm 。 3、暗室面积一般不小于 12m2 ,高度不低于 3.5m 。 4、暗室温度应保持在 15-20℃。 5、X线胶片盲色光为红光。 6、医用X线胶片由内向外的组成是①片基、②结合膜、③乳剂膜、④保护膜。 7、X线胶片特性曲线由①趾部、②直线部、③肩部及④反转部组成。 8、潜影的实质是银集团Agn 。 9、增感屏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①基层、②反射层、③荧光体层、④保护层。 10、钨酸钙增感屏受X线照射可发出蓝紫色光。稀土增感屏受X线照射可发出蓝紫色 光和黄绿色光。 11、显影液由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抑制剂、溶剂构成。 12、显影液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显影液配方②PH值③抑制剂。 13、P-Q型显影液的主要特点有(1)菲尼酮用量少成本低(2)超加合作用强(3)受溴化 钾的抑制作用小(4)受PH值影响小(5)显影液稳定性好(6)保存性良好(7)不污染照片。 14、显影液配制时的水温为 50-52 ℃。显影液呈现最佳性能的温度为 18-20 ℃。 15、定影液由定影剂、保护剂、中和剂、坚膜剂、溶剂构成。 16、影响定影速度的因素有乳剂的性质、定影剂的浓度、定影液的温度、药液的疲劳度、搅 动情况等五个方面。 17、定影液配制时的水温为 55-60 ℃。定影液呈现最佳性能的温度为 16-24 ℃。 18、定影液疲劳度的测试方法有计数法、目测法、脱膜法、银量法和滴定法等五种方法。 19、影响照片水洗速度的因素有①定影液②水温③水流速度④水中含盐类。 20、照片水洗的最佳温度为10-20℃。 21、照片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两种。 22、X线照片密度过高是由于曝光过度、显影过度等原因造成。 23、X线照片对比度过低是由于摄影条件不当、曝光量小、显影不当、显影液特 性不符等原因造成。 24、自动洗片机的工作程序分为①显影②定影③水洗④干燥等四部分。 25、自动洗片机的结构有输片系统、循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补充系统、干燥系统和时间 控制系统等六个部分。 26、名词解释 (1)潜影:是由无数个显影中心所组成的银粒子群。 (2)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 (3)感光中心:亦称灰雾中心,是在胶片乳剂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微量银质点。 (4)胶片γ值:是指照片影像表现出来的反差与原景物反差的比值;即照片影像的密度差与X线透过被检体后形成的射线对比度的比值。 (5)增感率:在胶片上产生同一密度(1.0),不用增感屏与使用增感屏所需曝光时间的比值,称为增感率。 (6)最大密度:对某种胶片来说,其密度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因照射量的增加而上升,这个密度值称为最大密度。 (7)定影:用定影液将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使影像固定下来的过程称为定影。 (8)显影:是将胶片上已感光的溴化银还原成金属银,以形成可见的黑色银影的氧化-还原

射线探伤暗室处理中常见缺陷及避免方法

射线探伤暗室处理中常见缺陷及避免方法 在正式评定底片之前,先得判明底片本身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即底片有效评定区内是否有妨碍或干扰真缺陷评定的伪象存在。这些伪象主要是由于胶片操作不当或处理不当,或由于胶片、增感屏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射线照相人员必须通过观察、分析、对照、思索,熟练地识别。 5.6 自动洗片机 自动洗片机采用连续冲洗方式,能自动完成显影、定影、水洗、烘干整个暗室处理过程,它与手工处理胶片相比有以下优点:速度快——自动洗片机能在约12分钟内提供干燥好的可供评定的射线照相底片。效率高——每小时约可处理360×100mm胶片100张。质量好——只要摄片条件正确,通过自动洗片机处理的底片表面光洁、性能稳定、象质好。劳动强度低——操作者只需将胶片逐张输入自动洗片机即可,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要求不高。 自动洗片机由下列五大机构组成: 1.送片机构:送片机构是由一百多个滚筒及其传动部件组成,它能使胶片从输入口进入,按一定速率移动,完成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各项胶片处理工作,最后将底片送入受片箱。送片滚筒分为几组,可以方便地从洗片机中取出,进行清洗、维修工作。 2.温度控制机构:自动洗片机内显影、定影、水洗、干燥温度要求严格,温度的自动控制通过自动电加热器及热交换器来完成,使各项温度达到恒定。 3.干燥机构:由电加热器和鼓风机组成,使水洗后的底片在热风中迅速烘干。 4.补充机构:显影液、定影液在与胶片多次作用后药力会下降,然而自动洗片机显影、定影的时间和温度是一定的,所以要求药液的浓度不能变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自动洗片机配置了显影液、定影液补充筒。每次进片自动洗片机都能给出一个进片信号,使溶液泵自动向机内补充一定数量的显影液、定影液,与此同时机内排出相应数量的溶液。每处理1m3的胶片约需补充1000C.C显影液和1000C.C定影液。 5.搅拌装置:为了使机构内药液温度、浓度均匀,并使胶片表面不断与溶液充分接触,自动洗片机设有搅拌机构

X线摄影技术篇

X线摄影技术篇 第Ⅰ章概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W·C·Rontgen)发现了X射线,当年12月22日伦琴利用X线拍摄了夫人手的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揭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1896年X线就开始应用于医学,至今它经历X线的医学应用、X线诊断学的建立以及医学影像学的逐步形成三个阶段。 1.X线的产生 1.1 X线的产生 X线的产生是能量转换的结果。当X线管两极间加有高电压时,阴极灯丝发散出的电子就获得了能量,以高速运动冲向阳极。由于阳极的阻止,使电子骤然减速,约98%的动能产生热量,2%动能转换为X线。 1.2 X线产生的条件 X线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电子源:X线管灯丝通过电流加热后放散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灯丝周围形成空间电荷,即电子云。 ·高速电子的产生:灯丝发散出来的电子能以其高速冲击阳极,其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X线管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施以高电压,两极间的电位差使电子向阳极加速;二是为防止电子与空间分子冲击而减弱,X线管必须是高真空。 ·电子的骤然减速:高速电子的骤然减速是阳极阻止的结果。电子撞击阳极的范围称靶面,靶面一般用高原子序数、高熔点的钨制成。阳极作用有两个,一是阻止高速电子产生X线;二是形成高压电路的回路。 2.X线产生的原理 X线的产生是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相互作用中能量转换的结果。X线的产生是利用了靶物质的三个特性:即核电场、轨道电子结合能和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诊断使用的X线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方式,即连续放射和特性放射。 2.1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又称韧致放射,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作用的结果。当高速电子接近原子核时,受核电场(正电荷)的吸引,偏离原有方向,失去能量而减速。此时电子所丢失的能量直接以光子的形式放射出来,这种放射叫连续放射。 连续放射产的X线是一束波长不等的混合线,其X线光子的能量取定于:电子接近核的情况;电子的能量和核电荷。 如果一个电子与原子核相撞,其全部动能丢失转换为X线光子,其最短波长(λ min)为 λ min=hc/kVp=1.24/kVp(nm)(1) 可见连续X线波长仅与管电压有关,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 2.2特征放射 特征放射又称标识放射,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的内层轨道电子,而产生的一种放射方式。一个常态的原子经常处于最低能级状态,它永远保持其内层轨道电子是满员的。当靶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被高速电子击脱时,K层电子的空缺将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外层电子能级高,内层电子能级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多余的能量作为X线光子释放出来,产生K系特性放射。若是L层发生电子空缺,外层电子跃迁时释放的X 线,称L系特性放射。 特征放射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能量无关,只服从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同种靶物质的K系特性放射波长为一定数值。管电压在70kVp以上,钨靶才能产生特征X线。特征X线是叠加在连续X线能谱内的。 3.X线的本质与特性 3.1 X线的本质 X线是一种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微粒辐射,二是电磁辐射。X线属电磁辐射的一种,具有二象性、微粒性和波动性,这是X线的本质。 ·X线的微粒性:把X线看作是一个个的微粒—光子组成的,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动质量,但无静止质量。X线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微粒性,每个光子具有一定能量,能产生光电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等现象。 ·X线的波动性:X线具有波动特有的现象—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它以波动方式传播,是一钟横波。X线在传播时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并有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3.2 X线特性

暗室要求

暗室要求: 1. 暗室布局知识 暗室是射线照相进行暗室处理的特殊房屋,是工业射线照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施。 暗室设计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显定影方式以及设施水平等具体条件统筹安排,但必须满足防辐射、不漏光、安全灯的安全可靠、室内机具布局合理、室内通风以及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原则。对手工暗室操作的暗室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下几点: (1)防辐射 暗室不得有任何射线的辐射线(包括散射线),射线不仅使胶片感光,同时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无法远离射线源的暗室(包括暗室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遮光性良好 胶片在显影及装片时暗室是不允许任何室外光透入的,以免胶片感光,影响底片质量。暗室一般不开窗户,设有前室或迷路口的暗室门,可有效地防止暗室门漏光,而工作人员出入也很方便。此外,暗室的排风装置、空调机、供水管线穿墙等也是漏光点,应采取适当措施堵实,以防漏光。 (3)暗室应有适当空间,器具布局合理 暗室主要用来装片和处理已摄胶片,若有条件宜分室进行。共用一室的平面布置应分成干燥和潮湿部分,干燥区用来布置存放暗盒、增感屏以及胶片的橱柜及工作台,潮湿区布置成显影—停显—定影一水洗作业。 (4)要有通风设施 暗室不仅潮湿,而且常有醋酸气体,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容易引起电器设备漏电,同时对材料器具使用寿命也不利,故应有通风设施。一般可以装排风扇或自然排风管解决。(5)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温度15-20℃,湿度50%-60%(相对湿度)保证显、定影工作质量和胶片的有效期。(6)注意用电安全 暗室潮湿,容易产生电器设施漏电,且一般暗室操作人员又少,能见度低,一般应在总线路上加装触电保护器,保障人身安全。 (7)室内应易于保持清洁。 手工冲洗的暗室

无损检测射线照相检测暗室处理操作工艺规程(通用)

暗室操作规程 1目的 暗室处理是保证底片质量的重要工序,应指定专人进行。该项操作规程,对无损检测的射线底片暗室安全操作做出规定,以确保底片合格率。 2适用范围 暗室处理包括切片、装袋、显影、定影、水冲洗和底片烘干等。本程序适用于射线底片暗室安全操作。 3暗室安全操作规程 3.1胶片的切装与保管 3.1.1胶片应与光线完全隔离,距暖气不少于1m的阴凉干燥处立放。 3.1.2胶片盒应在暗室开封,外包装纸余量要折回盖严,以防露光。 3.1.3按每次用量带衬纸取出胶片,单张按规格切,多余片衬纸放回胶片盒内保存,以防划伤。 3.1.4装胶片要避免乳剂与衬纸或增感屏或其它粗物磨擦,以防静电感光;拿胶片只能触及边或角,以防留下指印;胶片不得折叠和弯曲,以防折迹感光。 3.1.5操作人员接触胶片时,应将手洗净,胶片处理前不得粘上显、定影液。 3.1.6暗室安全灯应在距胶片0.5m以外安放,第一次使用时须测试,以防胶片感光。3.1.7当对胶片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曝光前用显、定液影分析,问题严重时应停用。 3.2暗室处理更多资料:无损检测招聘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1049256.html,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e21049256.html, 中国焊接论坛 https://www.doczj.com/doc/e21049256.html, 3.2.1手工冲洗规程 3.2.1.1显影:其温度为18~21℃,显影时间为4~8分钟,显影之初和显影过程中要使胶片上下移动,以保证显影液新鲜性。显影夹之间要有一定距离,防止胶片相粘。 3.2.1.2显影后水冲洗10~15秒,切勿将显影液带入定影槽内。 3.2.1.3定影:胶片浸入定影液1分钟内上下移动,定影时间为通透时间的两倍,一般为15分钟。 3.2.1.4水冲洗:在流动的清水(流速2立升/分)中进行,一般为15~20分钟。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乳剂膜泡涨粘附污物。 3.2.1.5底片干燥:在底片清洗后进行。自然干燥时,应在无尘及干燥通风处晾干;需烘干时,应用去水剂或自然干燥至无水滴时进行,烘干温度≤50℃。 3.3责任:对暗室处理不当造成的底片不合格负责。

X线摄影技术

X线投照技术 手正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

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 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 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 腕关节侧位 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手和前臂侧放,将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尺骨茎突放于暗盒中心。

暗室技术

暗室技术 1、胶卷经拍摄曝光便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潜影,要把这种潜影转变为可视的影像就须冲洗,冲洗好的底片可能有以下故障(检修方法): 清除气泡:依附在胶片乳剂上的气泡有碍显影液与乳剂的接触。在开始显影时,急速敲击显影罐几次,即可驱赶出气泡。 暗的月牙痕迹:痕是由于显影前鲁莽操作,使胶片明显被折所致。 卷片划痕:脏物或粗砂沾到了照相机内35毫米暗盒的胶片出口处,或在除去多余润湿液时,手指或海绵上沾有脏物或粗砂造成划伤。 污点和化学药品的沉积:这通常是由水洗不充分或润湿液浓度太大引起的,重新水洗和干燥,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不定型的条纹和斑痕:这是干燥后的小面积乳剂偶然再次被水润湿所引起的水迹斑,也可能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残留在胶片上的水滴所致。这种情况一般会在未用润湿剂的情况下发生。 小颗粒嵌入乳剂:这是潮湿乳剂在干燥时沾上了脏物或灰尘所致。重新水洗并把胶片挂在清洁的地方干燥,会使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完全透明的胶片:这是因把定影液错当显影液。首先倒入了显影罐所致,应在容器上明显的标签,以避免显影液和定影液混淆。 仅仅有片边标记的透明胶片:虽然胶片已经过显影,但在照相机内未接受暴光,应检查一下照相机的装片程序及照相机的快门操作。 静电:静电荷会在胶片上产生泛痕,操作未冲洗过的胶片时,应避免胶片的急速运动,例如快速倒片,因为快速倒片会引起摩擦,产生静电,从胶片末端卸下胶片时,也应慢慢操作,特别是在干燥的环境中。 形状不规则的污斑:在片轴上,胶片弯曲折出了片道,使相邻的两层胶片粘在一起,致使冲洗不均匀,产生污斑。 胶片整体发灰:胶片蒙上了一层灰雾,这可能是装片时暗房漏光所致。 看起来密度太大的底片:这或是由于显影液稀释不够,或是显影时间太长,或是显影温度太高,或是搅动过分,或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导致显影过度。也可能是因暴光过度引起的。 反差太小:暴光不足反差太小:显影不足

X线摄影技术

1 在X线的产生中,哪一个是无须具备的条件( )A.电子源 B.高真空 C.阳极旋转 D.电子的高速运动 E.电子的骤然减速 2 在X线管中,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决定于( ) A.管电流大小 B.管电压大小 C.灯丝电压大小 D.靶物质的性质 E.以上都不是 3 只用X线的微粒性不能作出完善解释的现象是( ) A.X线激发荧光现象 B.X线反射现象 C.X线负气体电离现象 D.X线衍射现象 E.X线散射现象 4 X线摄影利用的X线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生物效应 C.感光作用 D.反射作用 E.着色作用 5 X线透视利用的X线特性是( ) A.折射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生物效应 E.着色作用

6 关于X线产生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高速电子和阳极靶物质的相互能量转换的结果 B.利用靶物质轨道电子结合能 C.利用原子存在于最低能级的需要 D.利用阳极靶的几何外形和倾斜角度 E.利用靶物质的核电场 7 关于连续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 A.高速电子在改变方向时因能量增加而增速 B.是高速电子击脱靶物质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的结果 C.只服从靶物质的原子特性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线状分布 E.以上都是错误的 8 关于特性放射,正确的叙述是( ) A.是在靶物质的原子壳层电子的跃迁中产生的 B.产生的X线光子能量与冲击靶物质的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产生的辐射波长呈分布很广的连续X线谱 E.以上都是正确的 9 不属于电磁辐射的是 ( ) A.可见光 B.紫外线 C.X线 D.β射线 E.γ射线 10 诊断用X线的波长范围是( ) A.0.01~0.0008cm B.750~390nm C.390~2n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