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Plasmodium)属于顶端复合门、孢子纲、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血孢子亚目、疟原虫科。目前已知疟原虫种类有130余种。主要寄生在人和哺乳类,少数在鸟类、爬虫类等动物。疟原虫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如人体的疟原虫不能寄生其他动物,但极少数灵长类疟原虫偶可自然感染与其亲缘相近的人体。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及卵形疟等疟疾。疟疾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分布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温带和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有一半人口受到威胁。目前在我国,间日疟原虫分布较广,南自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东为沿海各省,西至新疆;恶性疟原虫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及云南、贵州某些地区;三日疟原虫已很少见。现将我国危害较严重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生活史、主要危害和防治原则作如下简介。

疟原虫的生活史

自1880年法国医生在疟疾患者血中发现疟原虫以后,诸多科学家历经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的探索研究,迄今基本查明疟原虫的发育过程。疟原虫生活史具有宿主交替(脊椎动物与吸血昆虫)和世代交替(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特点。人体疟原虫需要在人体内和按蚊体内发育而完成其生活史。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

1.肝细胞内发育,又称红细胞外期。当受染疟原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时,子孢子可随按蚊的涎液进入人体末梢血液,约经30分钟随血流侵入肝细胞。最近从电镜观察证实,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前须通过血窦,经内皮细胞层侵入内皮细胞,或经枯氏细胞,再转移肝细胞内寄生;近年研究证明,人体寄生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环子孢子蛋白的某些氨基酸序列可与肝细胞特异性结合,从而对疟原虫子孢子寄生于肝细胞的机理提出有启发性意义的论证。子孢子在肝实质细胞内虫体变圆形,核开始分裂,即进行无性的裂体增殖,此时核多次分裂,形成裂殖体(schizont)。裂殖体逐渐增大,不断进行核分裂,到一定程度,细胞质也分裂,并包绕核周围形成裂殖子(merozoite)。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完成裂体增殖的时间分别约8天和6天,各形成约10000余个和40000个裂殖子。裂殖子呈圆形或椭圆,大小为0.3—0.7μm。肝细胞破裂后,裂殖子进入血窦、血流中,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掉,一部分侵入红细胞内进行红细胞内期的发育。肖特(Shortt)及加纳姆(Garnham)(1948)在用与间日疟原虫类似的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猕猴时,除了在8天后于肝脏切片中找到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外,三个半月后又在肝脏切片中找到了裂殖体。当时他们认为疟原虫经过一代红细胞外

期裂体增殖后,其裂殖子除能进入血流并侵犯红细胞外,还能再次侵入肝细胞,反复不断地在肝脏内发育繁殖,形成一个循环。而将疟原虫第一次在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时期称为红细胞前期(或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将所谓再次侵入肝细胞继续进行裂体增殖的时期称为红细胞外期(或继发性红细胞外期)。这一学说流传20余年,经大量实验研究均未能证实,于197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否定。之后李森科(Lysenko)等(1977)援引莫什科夫斯基(Moshkovsky)(1973)的学说提出,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在进入肝细胞后,在发育繁殖的速度上可能是多态的(polymorphism),发育快者称为速发型子孢子(tachysporozoites),慢者称为迟发型子孢子(bradysporozoites)。直到1980年克罗托夫斯基(Krotoski)等研究证实了在间日型的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 bastianellii)子孢子侵入猕猴肝细胞内存在部分不发育的、呈休眠状态的疟原虫,称之为“休眠子”。多数学者认为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具有遗传学上不同的两个型,两型子孢子同时进入肝细胞内,速发型子孢子在7—8天完成红外期裂体增殖发育,迟发型子孢子须经或长(可达300余天)或短的休眠状态后,休眠子才完成红外期裂体增殖发育。目前国内外学者也证实食蟹猴疟原虫的间日疟原虫有休眠子期。休眠子的发现对疟疾复发的机理提供了新的解释。

2.红细胞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称红细胞内期)及配子体形成,即有性期开始。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分滋养体和裂殖体两阶段。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须作血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液染色,染色后胞质为蓝色,核为紫红色或红色,疟色素不着色,保持其原来的棕褐色。

早期滋养体的细胞质呈纤细的环状,核位于胞质的一侧,疟原虫似指环状,故称“环状体”。随着滋养体发育,虫体增大,胞质形状不规则,且出现空泡和疟色素,同时受染红细胞胀大,在其表面出现染成红色的薛氏小点(Schuffner′s dots)。约经40小时,滋养体变圆,胞质内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但胞质未分裂,称之为未成熟裂殖体;在48小时左右,裂殖体形成12—24个裂殖子,其大小约1×1.5μm。间日疟原虫完成红内期发育周期为48小时。受染红细胞破裂,裂殖子被释出,再侵入正常红细胞继续其裂体增殖。经过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雌性配子体或雄性配子体。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无空泡,核1个,疟色素均匀分布,受染红细胞胀大,出现较多薛氏小点。雌配子体较大,核位于虫体一侧;雄配子体胞质染色较浅,核位于虫体中央、核质较疏松,呈浅红色。成熟配子体如未被按蚊宿主吸入,经一定时间即变性,被吞噬细胞消灭。

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较小,约等于红细胞直径的1/5,虫体常位于红细胞边缘;成熟裂殖体含8—36个裂殖子;雌、雄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核位于虫体中央,疟色素多散在分布于核周围。受染的红细胞不胀大,

出现较粗大的紫色的茂氏小点(Maurer′s dots)。红细胞内期发育周期为36—48小时。

根据显微电镜观察显示,当裂殖体成熟时,红细胞出现泡状隆起且胀大,由于裂殖子的运动,红细胞突然破裂,裂殖子逸出,此过程约需1

分钟。据研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是按下列顺序进行:裂殖子前端类锥体接触红细胞表面一红细胞在接触面出现凹陷一裂殖子从内陷口进入红细胞一红细胞将入口封闭并恢复正常状态。此过程约经10—15分钟。

(二)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需经过在蚊胃腔内进行有性生殖,即配子生殖;及在蚊胃壁进行无性生殖,即孢子增殖(上图)。

当雌性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时,红细胞内发育各期的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胃腔,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无性期疟原虫均被消灭或死亡,仅雌、雄配子体能存活并继续发育。雌、雄配子体到达蚊胃腔后几分钟内即开始形成雌、雄配子。雌配子脱离受染红细胞,形态酷似雌配子体,但较小;雄配子体的核先分裂为4—8块,形成4—8个丝状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圆球形的合子(Zygote),随后合子体渐伸长,形成香蕉状和能活动的动合子(ookinete)。至此,完成了配子生殖(李慧珠,等1980;高兴政,等1987)。在蚊吸血后约12—24小时,动合子可穿过蚊胃壁组织并停留于其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球形的卵囊(oocyst),而进入孢子增殖阶段。约在吸血后3天,孵囊内的核开始分裂,6天左右分裂的核和囊内细胞质可形成1个或多个成孢子细胞(sporoblast)。成孢子细胞体呈圆球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从成孢子细胞体表面长出子孢子芽,分裂的核逐渐移入子孢子芽内(陈佩惠,等;1985、1987、1990)。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按蚊吸带配子体者血之后10天左右发育为子孢子。1个蚊胃壁上的卵囊数量可由数个到千余个;1个卵囊内可含千余个到成万个子孢子。子孢子呈长形、稍弯曲,长约10—15μm,虫体前部较细,顶端平齐,后部稍粗。可主动从卵囊壁钻出,或因卵囊破裂而被释放出来,游离于蚊血腔的血淋巴中,并随蚊血淋巴到达蚊涎腺内。1只蚊虫的涎腺内含子孢子数量多达20万个,此时,子孢子可随蚊虫吸血再传播给人。疟原虫又开始其人体内的发育。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配子体的感染性,人体的免疫力,蚊虫宿主的易感性,以及外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配子体的感染性取决于患者血液中的配子体的数量,必需达一定的阈限水平(如间日疟原虫为10个/mm3血液,恶性疟原虫为42个/mm3),才能感染成功;雌雄配子体的数量比例合适,雌配子体应多于雄配子体(4∶1或5—20∶1);配子体的成熟程度及其活性,如果配子体未成熟或衰老者,均不能使蚊虫感染。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降低配子体的感染力起一定的作用,随血液进入蚊胃内的人体内各类白血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在蚊胃腔内的部分配子体,因而影响蚊虫感染率。但并非各种按蚊均能作为疟原虫的宿主,不同种疟原虫的易感蚊虫宿主种类也不同。在我国对上述二种疟原虫敏感较高的按蚊种类为嗜入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而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有一定敏感性,对恶性疟原虫敏感性

则很低;晚近研究表明,嗜人按蚊的传疟能量比中华按蚊高达20.8倍(王诃,等1987)。人体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所需相对湿度为80%—90%;至于温度,间日疟原虫以25℃为宜,恶性疟原虫为27—30℃。

疟原虫的危害性与防治

引起疟疾的病原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红细胞内无性增殖期的裂殖体。当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时,释放出裂殖子、疟原虫的代谢产物,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起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物质被巨噬细胞及多形核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后者和疟原虫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疟疾的发作,是达到一定数量的红细胞内无性期(裂体增殖期)疟原虫对机体的刺激引起的,如间日疟原虫为每mm3血液10—500个,恶性疟原虫为500—1300个。疟疾发作周期和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因此,间日疟为隔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初期发作通常隔日一次,其后则发作不规则。间日疟有复发(relapse)现象,即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经数月至年余,未经蚊媒叮咬,仍又出现疟疾发作。这是由于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存在休眠子。

典型的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随着疟疾发作几次后,患者继之出现贫血、脾肿大及凶险型疟疾等。贫血症状以恶性疟尤为严重,因为恶性疟原虫侵犯各种红细胞,繁殖数量大,破坏红细胞较严重。疟疾贫血的原因,除了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外,还可由于:脾功能亢进,牌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加强,可吞噬受染及正常的红细胞;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障碍;以及免疫病理的原因,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引起红细胞溶解。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充血与淋巴样-巨噬细胞增生。反复发作或多次感染,则脾肿大更明显。此外,在恶性疟暴发流行时,有时也见于严重的间日疟患者,发生凶险型疟疾症状,如脑型疟疾、肾功能衰竭、重疟贫血、严重水泻等;其中常见的是脑型疟疾,患者高烧、昏迷,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凶险型疟疾的发病机理,诸家学说不一,但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支持机械性阻塞学说,即由于内脏(包括脑)微细血管被疟原虫所寄生的红细胞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及细胞变性坏死,而至全身性的功能紊乱。

疟疾防治原则,应根据疟原虫生活史和流行区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用抗疟药杀灭人体内发育各阶段的疟原虫,防止疟疾发作及控制传染源:一方面积极开展防制媒介蚊虫,以控制疟疾的传播。

疟原虫

疟原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1890]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罕见。 形态 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环状体以后各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疟色素。血片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天蓝至深蓝色,疟色素呈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褐色。四种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发育各期的形态又各有不同,可资鉴别。除了疟原虫本身的形态特征不同之外,被寄生的红细胞在形态上也可发生变化。被寄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变化以及变化的特点,对鉴别疟原虫种类很有帮助。 1.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各期的形态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 (1)滋养体(trophozoite):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食和生长、发育的阶段。按发育先后,滋养体有早、晚期之分。早期滋养体胞核小,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虫体多呈环状,故又称之为环状体(ring form)。以后虫体长大,胞核亦增大,胞质增多,有时伸出伪足,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以变大、变形,颜色变浅,常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Schuffner’s dots);被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点(Maurer’s dots);被三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可有齐氏点(Ziemann’s dots)。此时称为晚期滋养体,亦称大滋养体。 (2)裂殖体(schizont):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核开始分裂后即称为裂殖体。核经反复分裂,最后胞质随之分裂,每一个核都被部分胞质包裹,成为裂殖子(merozoite),早期的裂殖体称为未成熟裂殖体,晚期含有一定数量的裂殖子且疟色素已经集中成团的裂殖体称为成熟裂殖体。 (3)配子体(gametocyte):疟原虫经过数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中发育长大,核增大而不再分裂,胞质增多而无伪足,最后发育成为圆形、卵圆形或新月形的个体,称为配子体;配子体有雌、雄(或大小)之分:雌(大)配子体虫体较大,胞质致密,疟色素多而粗大,核致密而偏于虫体一侧或居中;雄(小)配子体虫体较小,胞质稀薄,疟色素少而细小,核质疏松、 寄生于人体的4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二个宿主。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schizogony)。在红细胞内,除进行裂体增殖外,部分裂殖子形成配子体,开始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蚊体内,完成配子生殖(gametogony),继而进行孢子增 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期。致病力强弱与侵入的虫种、数量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包括红细胞外期原虫发育的时间和红细胞内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所需的时间。潜伏期的长短与进入人体的原虫种株、子孢子

人体疟原虫红内期形态

人体疟原虫红内期形态 涂制于玻片上的红内期疟原虫,经吉氏染色后核呈红色,胞质呈蓝色,疟色素呈黄褐色或深褐色,不着色部分为空泡。 一、薄血膜中疟原虫形态 薄血膜涂制均匀时疟原虫着色良好,结构清晰,便于观察形态和鉴别虫种。薄血膜上各期红内期疟原虫的形态见表1。 表1 薄血膜4种疟原虫形态(吉氏染剂染色)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被寄生红细胞大小 形状 颜色 斑点 胀大 褪色 薛氏点,红色,细 小数多 正常 正常或稍紫 茂氏点,红色, 粗大数少 正常或缩小 正常 齐氏点淡红色, 微细 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 褪色 薛氏点,粗大数多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大小 核 胞质 色素 较大,约占红细胞 直径的1/3 1个 较薄 无 较小,约占 红细胞直径的1/6 1或2个 纤细 无 中等 1个 较粗厚 偶见细小褐色颗粒 中等 1个 较粗厚 无 大滋养体大小 核 胞质 色素 较大 1个 阿米巴样,常含空泡 黄褐色,细小,杆状, 散在分布 较小 1或2个 圆形,空泡不显著 黄褐色,细小,结成 团块后,呈黑褐色 较小 1个 带状,空泡不显著 深褐色,粗大,沿边 缘分布 较小 1个 圆形,空泡不显著 棕黄色,较粗大 未成熟裂殖体大小 核 胞质 色素 较大 2个以上 圆形或不规则,空泡 消失 黄褐色,分布不匀 较小 2个以上 圆形,空泡消失 黑褐色团块状 较小 2个以上 圆形,空泡消失 深褐色,分布不匀 较小 2个以上 圆形或卵圆形,空泡 消失 棕黄色,分布不匀 成熟裂殖体 大小 裂殖子 色素 大于正常红细胞 12~24个,常为16~18 个,排列不规则,较大 黄褐色,常聚集一侧 小于正常红细胞 8~32个,常为8~18 个,排列不规则,较小 黑褐色团块 小于正常红细胞 6~12个,常为8个, 常排列如菊花状, 较大 深褐色,常聚集中央 小于正常红细胞 6~12个,常为8个, 排列不规则,较大 棕黄色,聚集中央或一 侧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寄生虫总结完整版

寄生虫总结 寄生现象:1.互利互生:共同受益; 2.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 3.寄生关系: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钩虫只需一个宿主;华枝睾吸虫需多个宿主;蛔虫仅有有性生殖;溶组织内阿米巴仅有无性生殖;疟原虫兼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称为世代交替。 寄生虫的实验诊断: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其中病原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措施。 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其中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医学蠕虫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即幼虫移行症是指: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伤害。第一章:线虫纲——治疗药物-阿苯达唑 一、蛔虫: 1.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虫卵卵壳厚而透明外附有一层蛋白质膜。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有:蛔虫、鞭虫。 2.致病性:受损最重的是肺、大量虫体由肺毛细血管移入肺泡,引起蛔蚴性肺炎。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3.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 二、鞭虫:成虫寄生于人回盲部,虫卵呈腰鼓形。 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三、钩虫: 1.成虫寄生人小肠上段引起钩虫病,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卵内含4-8个卵细胞。 2.丝状蚴经皮肤钻入人体,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寄生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的有:十二指肠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 感染阶段是幼虫的有:钩虫、丝虫。 3.致病性:幼虫可引起钩蚴性皮炎、丘疹,钩蚴性肺炎;成虫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4.实验诊断:虫卵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高;钩蚴培养可鉴定虫种。 四、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1.寄生于回盲部(同鞭虫),引起蛲虫病。 2.实验诊断:虫卵检查:清晨起床前用透明胶纸法(牛带绦虫孕节)在肛周查虫卵。 3.传染方式:主要是肛门-手-口直接感染。 五、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1.成虫寄生于人淋巴系统,引起丝虫病。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重要资料考点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 (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 (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 【生活史】成虫多寄生在牛、羊等食草动物和人肝胆管内,人因生食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而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媒介植物为水田芹等。

医学寄生虫学题库要点

医学寄生虫学试题库 (供临床医学、麻醉、护理专业本科生用) 测试题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研究感染人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科学叫医学寄生虫学。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定的热带病研究培训特 别规划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种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均属寄生虫病。 3.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生物叫宿主。 4.寄生在宿主体内组织、器官或细胞内的寄生虫叫体内寄生虫。 5.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兼性寄生虫。 6.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 7.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称生活史。 8.寄生虫生活史类型主要以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划分。 9.寄生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有夺取营养、机械性损害和毒素作用免疫病理。 10.寄生虫可诱导宿主产生变态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型抗体介导细胞毒性型抗 原抗体复合物型细胞介导的迟发性反应型变态反应、 11.医学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经口、经皮肤感染、经媒介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性接触、经胎盘。 12.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免疫应答。 13.宿主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稳固的免疫力,这种获得性免疫类型称消除性免疫。 14.抗体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受体封闭和封闭细胞的粘合作用、限制寄 生虫侵入宿主细胞抗体依赖细胞杀伤作用和由经典的补体途径介导抗体杀伤寄生虫。 15.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寄生虫机理包括淋巴因子活化效应细胞、细胞毒淋巴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杀伤寄生虫。 16.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流行因素为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8.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结果为消除寄生虫、患寄生虫病和带虫状态。 19.按寄生虫抗原的来源分表面抗原、代谢抗原和虫体抗原。 20.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称免疫逃避 二、单项选择题 1.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叫 B A.体外寄生虫 B.体内寄生虫 C.兼性寄生虫 D.永久性寄生虫 E.暂时性寄生虫 2.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A A.终宿主 B.第一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第二中间宿主 E.转续宿主 3.可诱导变态反应的寄生虫抗原有 E A.表面和虫体抗原 B.代谢产物抗原 C.绦虫的囊液和线虫的蜕皮液

寄生虫复习重点

寄生虫复习重点

————————————————————————————————作者:————————————————————————————————日期:

寄生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寄生虫:一些无脊椎低等动物长期或暂时依附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伤害。 2寄生虫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3机会致病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人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则大量增殖并引起疾病,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4伴随免疫:指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没有影响,可继续存活但对新侵入的同种幼虫有一定抵抗力。 5带虫免疫:指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寄生虫但残存少量寄生虫,对同种再感染具有一定抵抗力,一旦用药物完全清除体内寄生虫,宿主所获的免疫力逐渐消失。6滋养体:具有运动、摄食、繁殖能力的原虫生活期,是多数寄生虫的基本造型。 7包囊:许多原虫滋养体在不良环境下分泌外壁,形成不活动的包囊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 8棘球蚴砂:由从囊壁脱落并悬浮于棘球蚴野中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组成。

9疟疾再燃:指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经数周到数月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再燃。 10疟疾复发: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经药物治疗或人体免疫杀伤作用被彻底消灭后,无再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作复发。 11疟疾典型发作: 二简答题 1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 答:①虫体自身的吸血,血液迅速经其消化道排到宿主肠道造成失血 ②虫体分泌抗凝素使其咬附部位肠粘膜伤口不断渗出血液。 ③虫体运动损伤组织、血管导致血液流失引起贫血。 ●每日失血量 0.02~0.10mL(美洲钩虫) 6~7倍(十二指肠钩虫)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范文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整理 (主要从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流行、防治上分析) 一、绪论 1、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 2、寄生:两种生物一起生活,其中一方从中获利,而另一方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一方称寄生物,受害一方称宿主。宿主分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的成虫能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被感染的动物可成为寄生虫病的传染源,这些动物起着储存和保护宿主的作用,称保虫宿主。 6、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和必要的条件。寄生虫发育到某个特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体,并完成其生活史,此阶段称感染期。 7、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作用(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作用、免疫病理损伤。 8、寄生虫病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传染源:指体内有寄生虫生长、繁殖并能排出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即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 10、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医学蠕虫 第一章:线虫: 1、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胆道蛔虫及肠梗阻。 ①形态:成虫呈长圆柱形,前段钝,后端尖细,形似蚯蚓,前端有三个突起的唇瓣,呈品字形,唇瓣内缘具细齿,咬附肠粘膜造成阶段性腹痛。雌虫长20-35cm,尾端尖直;雄虫长15-31cm,尾部向腹面弯曲。受精虫卵呈宽椭圆形,表面有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壳厚,无色透明,内含一椭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较受精卵大,蛋白质膜及卵壳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屈光颗粒。 ②生活史:成虫→虫卵→(温、湿、暗土中)→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 ↓ 成虫←小肠←胃←咽喉←气管←肺←右心←肝←小肠壁静脉/淋巴管←小肠 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③致病作用:幼虫移行至肺部,穿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引起肺组织损伤,称蛔蚴

疟原虫的病例 2016-1-21

马山县医院罗晓成病例(来自CDC的考核片)2016-1-21 阿米巴样大滋养体环状体多重感染,红细胞巨大红细胞皱缩明显,陈旧血标本

环状体多重感染,红细胞巨大 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都大未成熟裂殖体,大于红细胞

早期阿米巴样大滋养体裂殖体2个核 李素娟上林中医 疟原虫 马红萍(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恶性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还有个小的象配子体? 郭彩茹扶风人民 虫体量很多,各阶段形态均有,很好的片子,谢谢老师分享 李华洋宜宾二院 哇!很典型 玉吉昆明附一院 恶性疟原虫 徐莉汶-昭通市一院 恶性虐 黄小华-重庆云阳中医院 没看见配子体,其他阶段都有 鲁冯洋临泉医院 卵型虐吧,感染红细胞有凸起,恶性虐只看到环状体和配子体, 罗艳卲二医院 @鲁冯洋临泉医院对卵型疟来说,是不是虫体太小了点 唐杰—中信中心医院 个人倾向卵形疟,貌似是反复感染,另外制片不好红细胞皱缩也影响判断 何兴娟,河北三院 红细胞中可见多个疟原虫和双核疟原虫,应该很恶,但是恶性疟一般看不到滋养体,只看到环状体和配子体,配子体是腊肠状,你的第一张图似乎不符,这跟前几天陈要朋老师的病例很像啊,那个还怀疑是巴贝虫呢,(这个虫我还不太掌握详细)要做PCR。治疗上两虫基本相同吧。你这个怀疑恶性但有不符。 周峰-泗洪分金亭 红细胞里的疟原虫

吴斌斌(甘肃天水407医院) 图片由柏世玉老师(泰安中心医院)标注。 柏世玉老师点评:间日疟原虫感染。 一、先看整个片子,红细胞皱缩明显,提示陈旧血(CDC的标本都是下边送 去的,再制片细胞形态及原虫形态都不典型)。不要轻易考虑卵形疟,有其他未感染红细胞对比。 二、要熟悉疟原虫发育史,恶性疟一般外周只见环状体及配子体,除非重度 感染可见大滋养体及裂殖体。 三、要熟悉疟原虫感染导致红细胞的体积及外形的变化,非常重要。 四、现在疟疾感染基本是输入性的,患者往往都有抗疟药,随时可以吃药, 所以感染症状、原虫形态及数量大都不会很典型,甚至有的恶性疟感染者也可能薄血膜见不到或偶尔见到。 五、混合感染非常罕见,除非见到两种原虫的典型形态,或有基因鉴定(尤 其只见到环状体时)。 六、重复感染现象不是恶性疟的专利。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一、蛔虫 1.人是唯一终宿主 2.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3.感染期感染性虫卵 4.感染途径经口 5.成虫寿命一年左右 6.在肠腔内孵出的幼虫必须经组织移行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其移行途径为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入血-右心-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7.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四次蜕皮,第一次(卵内)、第二次和第三次(肺泡内)、第四次(小肠内)。 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生活史与蛔虫相似。幼虫无游移。流行与防治基本同蛔虫。 三、钩虫 1.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肠黏膜,以宿主血液、

组织液、肠黏膜为食。 2.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3.感染方式主要经皮肤感染,还可经口和黏膜感染,另外还发现母体内的幼虫通过胎盘侵入胎儿现象,有报道经乳汁感染。 4.幼虫需经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移行途径:皮肤—小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肺微血管、肺泡—支气管—咽—小肠。 5.此外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指十二指肠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犬钩虫也存在上述情况,但未发现美洲钩虫迁延移行现象。 6.还有试验证明某些动物(猪、狮、犬、灵猫、猴、猩猩、犀牛)可作为钩虫的转续宿主。 四、蛲虫 1.寄生部位盲肠 2.感染期感染期卵 3.感染途径经口 4.成虫寿命2~4周 5.感染方式肛门--手--口 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1.成虫和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完成生活

史必须要更换宿主。 2.成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幼虫寄生在宿主的横纹肌内。 3.感染方式经口。 4.感染阶段含幼虫的囊包。 5.人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6.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均可作为本虫的保虫宿主。 美丽筒线虫P166,结膜吸允线虫P194 六、丝虫 1成虫寄生部位:马来丝虫:浅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浅、深部淋巴系统。2感染期:丝状蚴。 3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蚊)传播。 4中间宿主:蚊。 5保虫宿主:班氏丝虫,无;马来丝虫:长尾猴、叶猴、猫、长爪沙鼠等。6微丝蚴在人体的夜现周期性。 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内昼少夜多的现象。它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 七、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内

第二章原虫--疟原虫(DOC)

第五节疟原虫 一.概述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流行遍及全世界,尤以亚非拉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严重。目前已知的疟原虫种类有130多种,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少数可寄生于鸟类、爬行类。 但能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仅有四种:间日疟原虫常见恶性疟原虫常见三日疟原少见虫卵形疟原虫几例 二.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需要二个宿主:人和蚊。 因而其发育过程可分成二个阶段:在人体内发育和在蚊体内发育。 在人体内发育又可分为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 ㈠在人体内发育: 感染阶段是子孢子,子孢子是在蚊体内发育成熟并存在于蚊涎腺管中,当蚊叮咬时即可随涎液进入人体。 红外期: 子孢子进入人体后,约在血液中停留30分钟左右,然后陆续进入肝脏,并侵入肝细胞内发育,这过程即为红细胞外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间日疟原虫的子孢子具有遗传学上不同的二个类型:速发型和迟发型。 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虫体由长形变成圆形,核开始分裂而形成一个红外期裂殖体,约经8天裂殖体分裂成许许多多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即裂殖子。最后使肝细胞破裂,裂殖子逸出并进入肝血窦,其中有部分被吞噬细胞消灭,而另一部分可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开始红细胞内期发育。 相反,迟发型子孢子在进入肝细胞后却不马上发育,而是进入休眠状态,休眠时间长短视疟原虫种株不同而不同,然后才完成红外期裂体增殖。 这也是作为感染不同种株疟原虫潜伏期不同以及复发间隔时间不同的原因。 红内期: 红外期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在红细胞内发育经由环状体(早期滋养体)、

滋养体、裂殖体前期,发育到成熟裂殖体(内含12~24个裂殖子),最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逸出,又侵入新的红细胞,又继续上面由环状体到裂殖体的发育过程。 每循环发育一次称为一次生殖周期(或发育周期)。不同种的疟原虫生殖周期的长短是基本固定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约需48小时,即隔天; 三日疟原虫需72小时,隔2天。一般认为人类红内期疟原虫不可能再回到肝脏细胞内发育。 配子体形成: 在经几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则不再发育成环状体,而是沿着另一种形式——有性生殖世代发育成有性别区分的有性生殖前体,即雌雄配子母体。雌雄配子母体成熟后存留于血液中,在体内约可生存30~60天。在这期间如有机会被合适的蚊媒吸入,则可在蚊体内继续发育,否则将在血液中退化变性而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 另外,四种判寄生的红细胞时期不同,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主要寄生于幼稚红细胞即网织红细胞。三日疟原虫多寄生于较衰老的红细胞,而恶性疟原虫则不分老幼寄生于各期红细胞。 ㈡在蚊体内发育 血液中各期疟原虫随蚊叮咬进入蚊胃后,其他各期被消化,仅雌雄配子母体能存活并继续发育。雄配子体在几分钟内核即分裂成4~8块,发育成4~8个雄配子(也称小配子)。雌配子体的核进行染色体的减数分裂,发育成为不活动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雌配子(大配子)。雌雄配子即结合成合子,即所谓受精。合子在几小时内又形成香蕉状或腊肠状能活动的动合子。动合子可穿过蚊胃上皮细胞,在蚊胃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圆形的囊合子,或称卵囊。虫体核迅速分裂增殖,在卵囊内分化成为孢子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的子孢子。 每个卵囊可含成千上万个子孢子,每个蚊胃可形成数个至数十个卵囊。成熟的子孢子可从卵囊壁微孔逸出或由于卵囊破裂而进入蚊体腔,最后集中于涎腺内。当蚊子重新叮咬人时,子孢子即可随涎液而侵入新宿主,重又开始上面的循环过程。 从上面生活史过程还可看到: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猪带绦虫 人为其终宿主,也可为其中间宿主。 猪为其中间宿主。 感染期:囊尾蚴(绦虫病);虫卵(囊虫病)。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的组织内。 牛带绦虫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牛(羊、驼、鹿等)。 感染期:牛囊尾蚴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形态:弓形虫发育过程中共有5种形态,既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在终宿主体内,5种形态均可存在;在中间宿主体内仅有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生活史: 猫科动物为终宿主,人为中间宿主之一。 感染期: 卵囊。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等。 寄生部位:有核细胞内 钩虫生活史 人体为其唯一宿主 两种钩虫生活史基本相同 感染期:丝状蚴 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人体 体内移行:同蛔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 大小8----13 mm 7----19mm

体态“c” 形“s”形 口囊两对钩齿一对板齿 交合伞略圆扇形 背辐肋远分二再分三近分二再分二 交合刺长鬃状两刺末段一刺有倒钩末段 分开相交 肝吸虫病 生活史复杂,共需3个宿主。 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动物猫、犬、鼠、猪等(保虫宿主)。人兽共患寄生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 感染期: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食入含囊蚴的鱼、虾 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内。 疥螨生活史分为卵、幼虫、前若虫、后若虫和成虫五个时期。寄生于皮肤表皮的角质层。 卵:呈椭圆形,乳黄色,壳很薄,大小为180 μm×80 μm。雌螨产卵于宿主皮内的隧道中。卵期一般为3~4 d。卵对外界环境变化有一定的耐受性,离开宿主后10~30 d尚能发育。 疟原虫生活史 四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终宿主:雌性按蚊 中间宿主:人 感染阶段:子孢子期 传播方式:经媒介节肢动物 寄生部位:红细胞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基本生活史过程是: 包囊-小滋养体-包囊。 感染期: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小滋养体、包囊--肠腔(结肠); 大滋养体--肠粘膜或肝、肺、脑等部位。 致病期:大滋养体 蛲虫生活史 宿主:人为唯一宿主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由4种不同的疟原虫引起,即:间日疟(vivax malaria,benign tertian),病原为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三日疟(quartan malaria,malariae malaria),病原为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卵形疟(ovale malaria),病原为卵型疟原虫(P.ovale);恶性疟(faleiparuma mlaria,malignant tertian),病原为恶性疟原虫(P.faleiparu-m)。 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所以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而外地人由于无免疫力,进入全疟区后容易被感染。疟区的婴儿,降生后一个月内,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 1957年泰国发现抗氯喹的疟疾病人。1960年哥伦比亚正式报告了此类患者。[1]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疟原虫在红细胞中增殖成裂殖子,使红细胞胀大破裂时,大量的裂殖子和疟原虫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引起异性蛋白反应,机体肌肉收缩产热,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故可引起肝、脾肿大,多次发作可致贫血等。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成熟所需时间不同,间日疟和卵形疟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恶性疟为24~48小时,故临床上出现周期性发作。 [2] 编辑本段病原学 分类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形态及生活史 疟原虫生活史比较复杂。一个完整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生长及繁殖(肝细胞内一红外期,及红细胞内一红内期)及在按蚊体内生长及繁殖两个阶段。4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⑴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2] ①红细胞外期:按蚊吸人血时唾液中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的末梢血液中,约经30分钟,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内发育,进行裂体增殖,此时期称红细胞外期,简称红外期,亦称肝内期或组织期。红外期裂殖体增殖时间为:间日疟原虫8天,恶性疟原虫5.5~6天,卵形疟9天,三日疟原虫11~12天。当红外期裂殖体发育成熟时,被寄生的肝细胞破裂,裂殖子散出,释放至周围血循环中,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另一部分则侵入红细胞内发育。⑵红细胞内期:红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便开始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该期称红细胞内期,简称红内期。 在红内期,各种疟原虫完成裂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有所不同。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为48小时,恶性疟原虫为36~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 ⑵在蚊体内发育:雌雄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和繁殖包括配子生殖和孢子增殖两个阶段。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为按蚊(Anopheles)。按蚊共200种左右,但传疟者并不多,只有吸人血、对疟原虫易感、群体的数量大、生活期较长、子孢子可在其体内发育成熟的蚊种才可成为媒介。而且一种按蚊在甲地起传疟作用,而在乙地则不一定。 3、传播方式绝大多数为,被有传染性的按蚊叮咬后而受染。罕见的情况下经胎盘的先天性感染、输血、麻醉药成瘾的人打麻醉针时针头或注射器消毒不良等均可传染。 4、易感者所有人对4种疟原虫均易感。但黑种人对间日疟敏感性差。原因不明。 人感染疟原虫后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免疫,所以在疟区,当地人由于早年多患过疟疾,均获得相当程度的免疫力。而外地人由于无免疫力,进入全疟区后,不被感染者极少。 疟区的婴儿,降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受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一个月后,疟疾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 5.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

寄生虫重点知识小结 (1)

1.出芽生殖:先从母细胞边缘分裂出一个小的子个体,逐渐变大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体是锥虫科,锥虫属的伊氏锥虫,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消瘦、贫血、黏膜出血、黄疸、高热、心机能衰退、伴发水肿和神经症状。 2.包囊:许多原虫可以分泌一种保护性外膜,并进入静止阶段,这种静止期虫体称作包囊。 3.孢子生殖:无性生殖方式的一种,是在有性生殖的配子生殖阶段形成合子后,合子所进行的复分裂,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 4.保虫宿主:某些惯常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可寄生于其它一些宿主,但寄生不普遍,无明显危害,把这种不惯常寄生的宿主称 5.不完全变态:在虫体的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若虫期的发育方式,这几个时期在生活习性和形态上彼此相同。 6.成节:在幼节之后,节片内的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具有生殖能力的雄性和雌性两性生殖器官。 7.传播媒介: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8.带虫宿主: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留一定数量虫体的宿主。贮藏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 9.二分裂法:核先分为两部分,然后细胞质纵向或横向分为两部分。 10.二宿主蜱:幼蜱吸血,蜕变为若蜱以及若蜱吸血均在同一宿主上进行,若蜱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到地面上蜕变为成蜱,然后成蜱再寻找另一宿主吸血,一生需要2个宿主。(囊形扇头蜱) 11.感染性幼虫:能使动物机体感染的幼虫阶段,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 12.黑头病:又称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疾病,多发于火鸡临床特征病禽呆立,翅下垂、步态蹒跚,畏寒,下痢,疾病末期,有些病禽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肉鬓发绀,呈暗黑色,因此称黑头病。 13.寄生:一种生物暂时或永久的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对后者造成不同程度损害。 14.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寄居的动物。 15.寄生虫病的危害:夺取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继发感染。 16.寄生虫类型:内与外、单宿主与多宿主(土源性与生物源性)、永久性与暂时性、专性与兼性、专一与非专一。 17.寄生生活类型: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 18.接合生殖:两个虫体并排结合,进行核质交换,核重组后分离,成为两个含有新核的虫体。 19.梨形器:莫尼茨绦虫的虫卵为三角形、方形或圆形,卵内有一个含有六钩蚴的梨形器。 20.裂殖生殖:细胞核和其基本细胞器先分裂数次,而后细胞质分裂,同时产生大量子代细胞。 21.六钩蚴:排出体外时对中间宿主不具有感染性,只有经过在水中发育后才能形成成熟的~。~外面有密布纤毛的胚膜。 22.媒介:在寄生虫与宿主的寄生关系中,任何能传播病原的生物称。 23.囊尾蚴:为一个半透明的囊体,囊内含有液体,并有头节凹入。似囊尾蚴:为一个含有凹入头节的双层囊状体,并一端有尾巴样的构造。 24.配子生殖:虫体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一部分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一部分形成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发育成熟后,形成许多大配子和小配子,大小配子结合成为合子。 25.驱虫的原则:诊断准确、合理给药、严防污染、谨防中毒、客观评价。 26.三宿主蜱:幼蜱在一宿主上吸血,饱血后离开宿主掉在地上蜕变为若蜱。若蜱再爬到另一宿主上吸血,饱血后又离开宿主掉到地上蜕变为成蜱,成蜱再寻找第三个宿主进行吸血。一生中需要3个宿主。(草原革蜱) 27.生物源性寄生虫:多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的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单宿主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 28.胎生:雌虫产出的是早期幼虫。卵胎生:雌虫产出的卵内已处于蝌蚪期阶段,即已形成胚胎。卵生:在线虫的生殖方式中,雌虫产出的卵尚未卵裂,处于单细胞期;或雌虫产出的卵处于桑葚期,此两种情况称为卵生。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留在卵壳内不孵化出来的线虫第三期虫卵。 29.完全变态:在虫体的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蛹期的发育方式,这几个时期在生活习性和形态上彼此不同。 30.尾蚴:吸虫幼虫阶段的一种,从雷蚴产孔产出,由体部和尾部构成。 31.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抵抗机制主要包括:自然抵抗力、恢复力和获得性抵抗力。 32.宿主类型:终末、中间、补充、贮藏、保虫、带虫、超寄生、传播媒介。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夺取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继发感染。 33.一宿主蜱:蜱的生活史各期均在一个宿主上渡过,即从幼蜱开始在宿主体上吸血,后蜕变为若蜱继续吸血,再蜕变为成蜱,直到成蜱饱血后再离开宿主。(微小牛蜱) 34.孕节:随着成节的继续发育,节片的子宫内充满虫卵,而其它的生殖器官逐渐退化、消失。 35.致病作用:机械性损伤、吸取宿主的营养和血液、毒素的毒害作用、引入其他病原体。 36.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37.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体。 38.自愈现象:一种非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发生于同一虫体的第二次感染,其机理是初次感染的抗体和再次感染的抗原物质结合引起的过敏反应。 39.寄生虫抗原分类:按抗感染的功能分——非功能抗原:不能引起明显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抗原叫非功能抗原,多为体抗原;

寄生虫复习重点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终宿主 2、转续宿主 3、中间宿主 4、保虫宿主 5、机会致病寄生虫 6、带虫者 7、隐性感染8、寄生虫生活史9、感染期 10、共生现象11、互利共生12、共栖 13、寄生14、寄生虫传染源15、自身重复感染 16、动物源性疾病17、自然疫源性18、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19、异位寄生20、幼虫移行症21、非消除性免疫 22、伴随免疫23、带虫免疫24、免疫逃避 25、夜现周期性26、雌雄同体27、组织性虫卵 28、血吸虫虫卵肉芽肿29、幼体增殖30、世代交替 31、土源性线虫32、生物源性线虫33、迁延移行 34、游走性皮下包块35、生殖营养周期36、变态 37、全变态38、半变态39生物性传播 二.问答题 总论 1.我国曾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哪几种? 2.人体寄生虫学由哪三部分组成? 3.寄生虫的学名包括哪二部分组成?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包括哪些? 5.寄生虫免疫特点有哪些? 6.寄生虫感染宿主的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几种类型? 7.寄生虫病的流行有哪些特点? 8.寄生虫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哪几个方面? 9.寄生虫病防治原则是什么? 10.寄生虫的生活史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线虫 1.线虫的形态有哪些特征? 2.蛔虫卵在外界怎样发育?怎样感染人体?幼虫移行经过哪些脏器? 3.蛔虫的幼虫、成虫各对人体有哪些致病作用?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便后不洗手污染了蛔虫卵再经口食入会不会引起蛔虫感染? 5.蛔虫感染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什么?粪检阴性能否排除蛔虫感染? 6.根据蛔虫形态和生活史特点,说明为什么蛔虫会成为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并分析 蛔虫生活史中对防治的不利和有利之处。防治蛔虫病主要有哪些措施? 7.试比较四种常见肠道线虫的生活史有何异同? 8.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主要鉴别点有哪些?区别二种钩虫有何意义? 9.蛔虫和钩虫的生活史有何异同? 两者在防治原则有什么不同? 10.根据生活史过程说明感染钩虫后可能会引起人体哪些部位的损害? 各有哪一阶段引起的? 11.感染钩虫为什么会出现贫血,其严重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12.为什么粪便检查钩虫卵常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而不用直接涂片法? 13.钩虫病常流行于哪些地区?为什么? 14.蛲虫对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5.蛲虫的外形与钩虫有何不同? 16.蛲虫的生活史过程有何特点? 17.检查蛲虫患者为何不用粪便检查,而只用肛门拭子法?何时检查为佳? 18.蛲虫感染为何在集居儿童更为常见? 19.治疗蛲虫患者,用哪些药物?

疟原虫的故事

疟原虫的故事 一、学名:疟原虫(原生生物界孢子虫纲疟原虫科) 二、种类:疟原虫有50余种,寄生在人体的主要有4种: 间日疟原虫(P. vivax) 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 卵形疟原虫(P. ovale) 三、生活史:疟原虫有两个宿主:人与按蚊。有世代交替现象。 (1.)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前期(外期):按蚊叮咬人类红细胞内期:裂殖子疟原虫的长梭形子 经唾液进入血液 侵入肝细胞 以胞口摄取肝细胞物质 滋养体 复分裂 裂体生殖 裂殖体 以胞口摄取肝细胞物质细胞质随核分裂裂殖体 & 潜隐体 涨破肝细胞 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 部分侵入红细胞 体积渐大 环状体 增大 细胞质变活跃, 伸出伪足 阿米巴样体 &大滋养体 摄取血色素 不能利用产物形成虐色体裂殖体 成熟后形成多 个裂殖子 红细胞破裂 裂殖体散到血浆中,各自侵入红 细胞,重复进行裂体生殖 进过几次裂体生殖 或机体内环境对疟原虫不利大、小配子母细胞

(2.)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四、形态。 五、危害:疟原虫对于人的危害很大,它能大量地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近些年来发现间日疟原虫也能损害脑组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人体内的大小配子母细胞被按蚊吸去 有性生殖 大配子母细胞成熟后称大配子(或雌配子) 小配子母细胞的核分裂成几小块移至细胞周缘,同时胞质活动,由边缘突出4~68条活动力很强的毛状细丝,每个核进入到一个细丝体内,之后鞭毛状细丝脱离形成小配子(或雄配子) 大配子 小配子 在蚊胃腔 合子,逐渐变长能蠕动,称为动合子 穿过蚊的胃壁,定居在胃壁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体积变圆 外层分泌囊壁 卵囊 多次分裂 子孢子,成熟后,子孢子出来,到体腔,穿过各种组织,最多是到蚊的唾液腔 随按蚊叮人,子孢子进入人体 1.滋养体: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食和生长、发育的阶段。体胞核小,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虫体多呈环状,故又称之为环状体。以后虫体长大,胞核亦增大,胞质增多,有时伸出伪足,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 2.裂殖体:滋养体发育成熟,核开始分裂后即称为裂殖体。核经反复分裂,最后胞质随之分裂,每一个核都被部分胞质包裹,成为裂殖子。 3.配子体:疟原虫经过数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中发育长大,核增大而不再分裂,胞质增多而无伪足,最后发育成为圆形、卵圆形或新月形的个体,称为配子体。 发育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