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混凝土用骨料实验

————————————————————————————————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骨料孔隙、空隙的概念.

2、学会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3、了解骨料的(1)石子的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

(2)轻骨料的桶压强度

二、实验内容

1、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2、砂筛分析试验

3、砂表观密度测定

4、石子的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演示)

5、轻骨料的桶压强度(演示)

6、砂的含泥量(演示)

三、实验具体内容

1、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1)实验说明

a)通过对两种单粒级石子不同比例的搭配,观察其捣实密度的变化,画出石子比例和捣实密度的曲线,并进行分析;

b)实验使用的石子是石灰岩碎石,粒径分别为5—10mm,10-20mm单粒级;

c)所用容积升体积为10L;

d)石子的称量总质量为20Kg。

(2)实验仪器

台秤(量程:50kg,精度50g);

容量筒:容积为10升

(3)实验步骤

以“骨料粒径5~10mm:骨料粒径10~20mm=3:7”为例进行说明:

(1) 称取容量筒自身的质量m1

(2) 分别称量6Kg粒径为5~10mm的骨料,及14Kg粒径为10~20mm的骨料。

(3) 将两种骨料放入大体积容器,进行搅拌,尽量将其搅拌均匀。

(4) 取搅拌均匀的骨料混合物,加入容量筒(10L)。用木槌敲打容量筒,将石子捣实。最后除去高处桶口表面的颗粒,使桶口平面凹陷与凸起面积基本相等。

(5) 将容积升置于电子称上,读出电子称示数m2.

(6) 由容量筒中试样的质量(m2-m1)和容量筒的体积(V)计算捣实密度。

(4)实验结果及分析

数据表格如下

细骨料5-10mm0 3 4 5 6 7 10 粗骨料10-20mm10 7 6 5 4 3 0 捣实密度(Kg/m3)1605 1720 1795 1745 1680 1745 1610

曲线图如下

结果分析: (一)观察图像

由图像可知,细骨料5~10mm 、粗骨料10~20mm 两种骨料混合后,随着细骨料5~10mm 所占比例的增大,捣实密度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细骨料质量占40%时,捣实密度达到最大值峰值接近1800 Kg/m3,在细骨料质量比例60%时,曲线出现波动。 (二)相关现象的解释

(1)对混合石子捣实密度先增后减的理解和解释:

① 由单个粒径的石子组成的石子之间空隙比较大,通常我们以均匀球体进行假设,则不难想到,如果由粒径较小的石子填充到粒径较大的石子的空隙中时,在石子的表观体积不变的前提下,石子的质量会有所增加,这就直接导致石子的捣实密度的增加。当较小粒径石子过多时,多出来的较小粒径石子自己堆积,堆积密度小于2种碎石掺合的堆积密度。当较大粒径石子过多时,较小粒径石子不能完全填充较大粒径石子孔隙,捣实密度也会降低。

② 在我们的实验中石子有两种粒径的石子组成,根据上述原理,单粒径时捣实密度最小,混合粒径时捣实密度有所增加,和实验结果相符。

③ 理论上混合石子捣实密度应随着细石的含量变化连续变化,此函数关系为一个单峰上凸函数,存在唯一的最大值点,但是由于实验中的实验数据较少,而且实验人员的称量手段不同等原因,实验的曲线体现出一定的不规律性,但是不影响我们对实验结论的验证。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可以明显看出,60%这一组数据为异常点,舍去60%一组数据,那么实验结果将如下图所示。

1550

16001650170017501800

18500

20

40

60

80

100

120

密度(k g /m 3)

5-10mm 骨料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不同粒径石子比例与捣实密度曲线图

1850

1800

1750

1700

1650

1600

1550

024681012

我们可以较清晰的看到单峰性质。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捣实密度和细石含量的关系,具体实际的工程中还要通过具体实验和经验进行控制。(2) 根据混合石子理论猜想决定最佳细石含量的因素:

首先,假定较细的石子粒径足够小,则该小粒径的石子可以将大粒径的空隙填满,这样,孔隙率减小,填充率高,就使得混合石子的捣实密度大大增加,如果小粒径的石子不足够小,则不能将较大粒径的石子的空隙填满,捣实密度的增加程度就不如小粒径石子。所以大小粒径的粒径比例可能是一个影响因子。

其次,由于实际石子中并非我们假定的均匀球体,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可以想见如果石子的形状比较规则可以重复排列,则很有可能使得在一定的振捣条件下达到较大的捣实密度,即达到较小的孔隙率,较大的填充率,因此可以想见,石子的形状也是一个影响因子。

再次,大小石子的密度不同也可能影响混合石子的捣实密度。

(3) 对实验误差的思考与分析

通过对上述的实验进行分析,本实验中存在着较大误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曲线并非单峰函数,且去掉一个显然错误的结果后仍然有误差过大的嫌疑。

②实验数据过少,测得的点不足以描画一个较清晰曲线。

分析原因如下:

①整体上,不同小组对实验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导致测得的捣实密度具有不可避免的类似于“起点不同”的系统误差。这可能是实验误差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②鉴于时间原因和实验条件所限,各小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混合不均匀的情况,这使得实验的各组在进行自己组的测量的时候不能保证准确测量。各组测出的数据其可比较性本身较低。

参考资料:

(1)骨料

在混凝土中,骨料占其总重量的80%以上。骨料所占的体积越多,水泥的

用量就越少,混凝土的经济性也就越好。骨料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

砂石骨料有粗、细之分。一般把石子叫做粗骨料,砂子叫做细骨料。细骨料的粒径范围为0.5~5mm,大于5mm的叫粗骨料。为了组成良好的级配,减少转运、搅拌、浇筑时分离,粗骨料要分成几个粒径级。在150~5mm的粒径范围内,习惯上把骨料分成四个粒径级,即150~80、80~40、40~20和20~5mm。为了简化称呼,分别把这四级骨料叫做大石、中石、小石和细石。

(2)粗骨料的级配

粗骨料的级配原理和细骨料基本相同,即要求大小石子组配适当,以使粗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比较小,这样拌制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少,密实度也较好,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易产生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还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尤其对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级配尤为重要。反之,级配不合理,不仅增大了水泥用量,而且拌和物中的各种骨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层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或是造成管道的堵塞。

粗骨料的级配有两种,一种是连续级配,一种是间断级配。连续级配是石子由小到大各粒级相连的级配,适合配制各种流动性混凝土。间断级配是指石子用小颗粒的粒级直接和大颗粒的粒级相配,中间为不连续的级配,这时大颗粒的空隙直接由比它小得多的颗粒去填充。这种级配可以获得更小的空隙率,从而可以节约水泥,但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离析现象,增加施工困难,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少。

(3)骨料捣实密度

骨料捣实密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级配是否合理。捣实密度越大,说明其空隙率越小,可以更好的发挥集料的附加作用而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了,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见效混凝土变形。

2、砂筛分析试验

(1)实验原理

砂中含有不同粒径的颗粒,将砂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可将砂按照不同颗粒范围分离开来。通过筛分析,可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实验中用到筛孔径(单位:mm)分别为5.00、2.50、1.25、0.630、0.315、0.16。

按下式计算细度模数:

1

1 6

5

4

3

2

100

5 )

(

A

A A

A

A

A

A

M

x-

-+

+

+

+

=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以Mx=3.7~3.1为粗砂,Mx=3.0~2.3为中砂,Mx=2.2~1.6为细砂,Mx=1.5~0.7为特细砂来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根据0.630mm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画出砂子所在级配曲线,并画出所在区间的上下限.并判断级配是否合格。

砂的级配区曲线

(2)实验步骤

a)称取砂500g。将筛子按筛孔由大到小叠合起来,附上筛底。将砂样倒入最上层(孔径为5mm)筛中。

b)用手筛动筛子,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c)称取各号筛上上的筛余量。

d)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精确至0.1%)。

e)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孔径大于和等于该筛孔径的各筛上的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并绘制砂的筛分曲线。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数据记录如下

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5.00 14 2.8 2.8

2.50 32 6.4 9.2

计算细度模数Mx

A 1=2.8,A 2=9.2,A 3=16.4,A 4=32.4,A 5=74.0,A 6=92.0。则有

234561

1

()5 2.16100x A A A A A A M A ++++-=

=-

由于1.6<2.16<2.2,属于细砂。

在筛孔尺寸=0.630mm 时,测得曲线累计筛余量值为32.4%,落在3区范围内。其级配曲线为:

由级配曲线可以看出该样本的级配合格.

参考资料:

(1)砂的粗细程度对配制混凝土的影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砂子通常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等几种。在配制混凝土时,

当相同用砂量条件下,

1.25 36 7.2 16.4 0.630 80 16.0 3

2.4 0.315 208 41.6 74.0 0.16 90 18.0 92.0 筛底

42 8.4 100.4

采用细砂则其表面积较大,而用粗砂其总表面积较小。砂的总表面积愈大,则在混凝土中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越多,当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要求一定时,显然用较粗的砂拌制混凝土比用较细的砂所需的水泥浆量为省。但若砂子过粗,易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因此,用作配制混凝土的砂,不宜过细,也不宜过粗。

(2)砂的颗粒级配对配制混凝土的影响: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配情况。如果砂的粒径相同,则其空隙率很大,在混凝土中填充砂子空隙的水泥浆用量就多;当用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就减少了;而用三种粒径的砂组配,空隙就更小。由此可知,当砂中含有较多的颗粒,并以适量的中粗颗粒及少量的细颗粒填充其空隙,即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则可达到使砂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这种砂是比较理想的。不仅所需水泥浆量较少,经济性好,而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度和强度。

(3)补充: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当采用Ⅰ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并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用砂应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若某些地区的砂料出现过细、过粗或自然级配不良时,可采用人工级配,即将粗、细两种砂掺配使用,以调整其粗细程度和改善颗粒级配,直到复合要求为止。

3、砂表观密度测定

(1)实验原理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2)实验内容

a)称取烘干试样300g(m0) ,将砂子装入预先装有少量水的500mL容量饼中,加水到与刻度线平齐,称其质量m1g。

b)倒出瓶中的水和砂,清洗瓶内外,再装水至瓶颈500mL刻度线。称其质量m2g:

c)按下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ρ0(精确至0.01g/cm3)

(3)实验结果及分析测得数据:

021

m

m m m ρ=

+-

m0=300g,m1=837g,m2=651g。

由公式计算得,砂的表观密度ρ0=2.63g/cm3。

根据建筑用砂国家标准5.5条规定,建筑用砂的表观密度应大于2500kg/m3,即2.50g/cm3。故试验砂样表观密度达到国家建筑用砂标准。

4、演示实验(查找资料)

(1)石子的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

(2)轻骨料的桶压强度;

(3)砂的含泥量

<1>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测定

(1)实验仪器:

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2)实验步骤:

--依据石子的最大粒径,按下表进行有代表性取样并筛

分;

--用规准仪按下表对试样逐粒进行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

针状规准仪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

宽者为片状颗粒;

<2>石子压碎指标测定

(1)实验仪器:

压碎指标测定仪;

压力试验机;

2.5mm筛子;

电子秤。

(2)试样制备:标准试样应采用10-20mm的颗粒,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3)实验步骤:

--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整平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

021

m

m m m

ρ=

+-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 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 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

表中值乘以系数0.80

5.3.3 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5.1.2-1) 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 f —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cu,k 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 (MPa) 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 3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轻骨料混凝土解析

幻灯片1 轻骨料混凝土 幻灯片2 第一节概述 定义:容重小于1900kg/m3的混凝土称作轻混凝土。 作用:轻混凝土主要用作保温隔热材料,也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一般情况下,容重较小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低,但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容重较大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高,可以用作结构材料。 幻灯片3 第一节概述 分类: (1)轻集料混凝土。这是一种以容重较小的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成的混凝土。制成的轻集料混凝土容重为700~l900kg/m3,强度可达5~50MPa。 (2)多孔混凝土。该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砂浆或净浆中引入大量气泡而制得的混凝土。根据引气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两种。多孔混凝土的干容重为300~800kg/m3,是轻混凝土中容重最小的混凝土。但由于其强度也较低,一般干态强度为5.0~7.0MPa,主要用于墙体或屋面的保温。 幻灯片4 第一节概述 (3)轻集料多孔混凝土。是在轻集料混凝土和多孔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混凝土,即在多孔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轻集料.该混凝土干容重在950~1000kg/m3时,强度可达7.5~10.0MPa。 幻灯片5 第一节概述 (4)大孔混凝土(或无砂大孔混凝土)。这是一种由粒径相近的粗集料、水泥和水为原料配制成的混凝土。由于粗集料粒径相近而又无细集料(砂),或仅有很少细集料对粗集料起粘结作用而无多余的水泥浆填充空隙,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很多大孔,从而降低容重,增加保温隔热性能。无砂大孔混凝土根据所用的集料是轻集料还是普通集料,容重可在1000~1900 kg/m3之间,强度一般为5.0~15.0MPa。 幻灯片6

【2019年整理】第三章混凝土骨料实验

第三章混凝土骨料 第一节砂子颗粒级配的检测 一、检测依据 本方法依据《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测定砂料颗粒级配。依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评定级配的优劣。 二、主要仪器设备 1.架盘天平:称量1kg、感量1g。 2.筛:砂料标准筛一套,包括孔径为10mm、5mm、2.5mm的圆孔筛和孔径为1.25mm、0.63mm、0.315mm、0.16mm的方孔筛,以及底盘和盖。 3.摇筛机。 4.烘箱:能控制温度在(105±5)℃。 5.搪瓷盘、毛刷等。 三、检测步骤 1.用于颗粒级配试验的砂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取样前,应先将砂样通过10mm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取经在潮湿状态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砂样两份,在105±5℃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试验。 注:恒量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以下同). 2.称取砂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5mm 筛)上,加盖,将整套筛安装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搪瓷盘上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砂样总量的0.1%(0.5g)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砂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砂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200g,超过时应将该筛余砂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4.筛完后,将各筛上遗留的砂粒用毛刷轻轻刷净,称出每号筛上的筛余量。 四、结果处理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准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准至0.1%)。 3.细度模数按下式(1)计算: 1 1 6 5 4 3 2 100 5 ) ( A A A A A A A M x- -+ + + + = (1)

04混凝土用骨料

4混凝土用骨料 4.1概述 4.1.1骨料的分类及成因 骨料也称集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由于骨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分布范围广,取材容易,加工方便,价格低廉,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配制混凝土采用的骨料通常有砂、碎石或卵石。骨料的分类如下: 按粒径区分,粒径在0.l5mm至4.75mm之间为细骨料,如砂;粒径大于4.75mm为粗骨料,如碎石和卵石。 按密度区分,绝干密度2.3t/m3以下,烧成的人造轻骨料与火山渣为轻骨料;绝干密度在2.3-2.8t/m3左右,通常混凝土用的天然骨料及人造骨料为普通骨料;绝干密度2.9 t/m3以上,多者达4.0 t/m3以上为重骨料。 按成因区分为:天然骨料,象砂、卵石;人造骨料,象机制砂、碎石、碎卵石、高炉矿渣等。 生成骨料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三大类。火成岩中常用的有花岗岩,沉积岩中常用的有凝灰岩、石灰岩,变质岩中常用的有大理岩。骨料中常见有害作用的矿物有云母、泥及泥块等,云母吸水率高,强度及抗磨性差。 4.1.2骨料的强度 骨料的强度来自岩石母体,在我国JGJ53-92中规定,采用50mm的立方体试件或φ50mm×H50mm 圆柱体,在饱和状态下测定其抗压强度。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揽岩,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称为压碎指标值,骨料在生产过程中用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来测压碎值,以间接反映岩石的强度。 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同品种、不同强度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小,但对高强混凝土,骨料的差别对强度的影响很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试验。岩石抗压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1.5倍以上。 混凝土的强度受水泥浆与骨料黏结强度的影响。骨料具有足够的强度时,混凝土强度不受骨料强度的影响。碎石与水泥浆的黏结面积大,黏结强度高,故比用河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1

2018年细骨料试验试题

姓名:分数: 细骨料试验检测试题 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界粒径是。 2、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3、砂的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的颗粒的质量。 4、在细骨料的试验中,采用细度模数对砂子进行粗、中、细的划分,粗砂的细度模数为、中砂为,细砂为 5、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组成一组样品。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试验项目中,()不属于砂子的常规试验项目。 A、筛分析; B、含泥量; C、压碎指标; D、云母含量 2、砂浆的保水性是采用()来表示的。 A.稠度 B.塌落度 C.维勃稠度 D.分层度 3、人工砂的亚甲蓝试验中,判定石粉含量是以石粉为主还是以粘土

为主的MB值为()。 A、1.2 B、1.3 C、1.4 D、1.5 4、两份质量为500g的烘干砂子试样,进行含泥量试验,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分别为485.0g和486.0g,其含泥量为() A 2.9% B 3.0% C 3.1% D 2.8% 5、由细度模数为3.25的天然砂改为细度模数为1.95的天然砂,为保持水泥混凝土强度不变和坍落度不变,则最合适的办法是哪一项()。 A、增加砂率 B、减小砂率 C、增加拌和用水量 D、减小水泥用量 6、细集料含水率试验要求的烘箱温度以下哪个温度是符合要求的( )。 A. 60℃ B. 80℃ C.95℃ D.105℃ 7、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试样置于容器中后,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超过砂面约( )mm。 A.100mm B.150mm C.200mm D.300mm 8、细集料堆积密度所用容量筒体积为( ) A.容量筒体积约为500mL B.容量筒体积约为1L C.容量筒体积约为2L D.容量筒体积约为5L 9、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所用的筛孔尺寸分别为多少( ) A.4.75mm和0.075mm B.2.36mm和0.075mm C.1.18mm和0.075mm D.0.6mm和0.075mm 10、筛分试验中用摇筛机摇筛后,还应手工逐个手筛,直到筛出量达到多少时为止( )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规定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资料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色。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上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镇江科创园三期-丁卯精英公寓配套用房项目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2) 三、施工工艺 (2) 1、施工准备 (2) 2、施工方法 (2) 3、施工工艺 (3) 四、质量保证措施 (4) 1、质量保证措施 (4) 2、安全保证措施 (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27338.5㎡,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5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 本工程质量目标位确保镇江市“金山杯”和江苏省:“扬子杯”。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本工程屋面采用150mm厚轻质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地下室底板采用100mm 厚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 本工程共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1285m3。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主要材料、设备及人员准备。 1.1.1主要材料:3 2.5水泥、HF30型发泡剂、水。 1.1.2主要设备:YT-40型发泡搅拌机、YT-30型泡沫混凝土输送泵、手推车、皮卷尺。 1.1.3人员准备:混凝土工8人、其他人员4人。 2、施工方法 2.1配制泡沫浆体 根据MLC泡沫混凝土配比和生产工艺,配制发泡浆体。 配制浆料过程发泡剂发泡过程 2.2拌制水泥浆

按设计选用的泡沫混凝土型号,先将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再将称量好的水泥添加料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将预发泡沫倒入水泥浆体的搅拌机,搅拌约6分钟,使水泥泡沫浆料达到均质化要求,即可进行现场直接浇筑或泵送浇筑。预拌好的水泥泡沫浆料应在4小时内用完。 MLC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表 成品干密度kg/m3500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kg/m3450 水kg/m3100 植物性溶解发泡剂kg/m320 3、施工工艺 3.1基层处理 基层面清扫干净、无积水、无垃圾现象。 3.2浇捣泡沫混凝土 3.2.1将泡沫混凝土中预埋件、预留孔(水管、排水孔等)在浇筑泡沫混凝土前做好,严禁在浇筑后在保温隔热层上凿孔打洞。 3.2.2按设计选定的保温层厚度,设定浇筑面标高线,有找坡要求的尚应设定找坡线。 3.2.3在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时,同时保证底板泡沫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屋面厚度不得小于150mm。 底板浇筑屋面浇筑

混凝土细骨料试验

混凝土细骨料试验 一、砂的筛分析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二)主要仪器 1.标准筛:4.75、2.36、1.18、0.60、0.30、0.15mm、方孔筛及筛底、盖各一个; 2.天平:称量1kg,感量1g; 3.烘箱:能恒温105±5 ℃,; 4.摇振机、大小浅盘、毛刷、容器等。 (三)试验所需材料 砂子:500g。 (四)试验步骤 1.取回试样,用四分法缩取约5kg作为分析检验的试样(其余约25kg留作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定用)。先将试样筛除大于9.5mm颗粒,并记录其含量百分率。如试样中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机净,然后于自然湿润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将两份试样分别于温度为105±5 0 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精确至1g。 3.将孔径为4.75mm、2.36 mm、1.18 mm、0.60 mm、0.30 mm、0.15 mm的标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叠置,孔径最大的放在最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4.75mm筛内,加盖后,置于捣筛机上摇筛约10min(可用手筛)。 4.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用手于洁净的盘上进行筛分。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重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当全部筛分完毕时,各号筛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200g,如超过此数,应将该筛余试样分为两份,分别继续筛分,并以其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的筛余试样重量(精确至1g)。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重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五)试验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余百分率,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4.按下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Mx(精确至0.01%): 式中:A1……A6 依次为4.75mm、2.36、1.18、0.60、0.30、0.15mm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筛分析试验应用两份试样检验两次,并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即砂颗粒本身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为计算砂的空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标准2020版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符号 (1) 4 分类与等级 (3) 5 要求 (3) 6 试验方法 (6) 7 检验规则 (8) 8 标志、贮存和运输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不规则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2)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石粉亚甲蓝值试验 (14)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石粉流动度比试验 (16)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需水量比试验 (18)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的氯化物含量试验 (19)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的术语和符号、分类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中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的骨料,不包括轻骨料和重骨料等特殊骨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5073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JG/T 223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 3.1.1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预拌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 3.1.2骨料aggregate 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和稳定体积作用的岩石颗粒等粒状松散材料。 3.1.3粗骨料(石)coarse aggregate 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卵石和碎石。 3.1.4卵石pebble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细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粗骨料之间的空隙是由细骨料填充的。水泥同细骨料混合,形成坚硬的水泥石,它们粘裹在粗骨料的表面上,与粗骨料一起共同承担承受荷载的重任。选用的砂子如果过细,会使水泥石强度大大的降低,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所使用的砂,应选用粗砂或中砂。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μf来表示,它是由2.5、1.25、0.63、0.315和0.16等五种孔径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经计算而得,砂子按细度模数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三个等级,三级中每一级的范围是这样确定的:粗砂:μf=3.7~3.1 中砂:μf=3.0~2.3 细砂:μf=2.2~1.6 这样的确定使我们得知建筑工程用砂的粗细程度是怎样划分的,联想到建筑工程选择配制混凝土使用的砂,它的细度模数至少应在2.3以上,这是对细骨料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要求是尽管砂的细度模数满足要求,如果砂中的含泥量过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谓砂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80mm的颗粒含量,特别是当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对砂中含泥量的要求越发严格。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0%。强度等级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中的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可以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予以放宽。 砂中泥块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泥块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渗、

抗冻及抗收缩等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包裹型的泥块更为严重,泥块遇水后会形成浆状,胶结在一颗或数颗砂子的表面,影响水泥石的黏结力,需要做出限制。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对于C10和C10以下的混凝土用砂,应根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其泥块含量可予以放宽。 仅有上述的认识还是不够的,混凝土工程用砂,还有另外的要求,砂的坚固性就可以说明在气候、外力或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抵抗破碎的能力,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地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重量损失应小于或等于8%,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严寒或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只有在其他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重量损失要求小于或等于10%。砂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涵盖了云母、轻物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和有机物等成分的含量,在一般混凝土结构中要求云母含量应在2%以下;对于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1%。砂中如发现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的检验,确认能够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一般情况下砂中硫化物、硫酸盐和轻物质含量应小于或等于1%。此外,对于重要工程使用的砂,还应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害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够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掺合料,如果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水泥标号 1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1、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容重增加约30 Kg/m3。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2010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2011.11.16 实验者:陈伟 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 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 实验原理 1、 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单位:g/cm 3 ),如果两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 3 ,应重新进行实验。 2、 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 x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 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 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 x =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 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1165432 1005)(A A A A A A A M x --++++=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

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细骨料试题及答案

细骨料培训试题 姓名:职务:成绩: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细砂、中砂、粗砂。 2.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3.轻物质是指砂中相对密度小于的物质。 4.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的混凝土;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为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5.检测细骨料的云母含量时,根据砂的粗细程度不同应称取试样克。计算的结果应精确至。 6.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级细骨料。当采用粗级细骨料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 的 ________________ 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宜适当降低, 泵送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宜选用中细骨料。 7.我国混凝土质量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的不够重视和骨料的质量较差。 8.采用钻芯法对单个构件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时,钻取的芯样直径一般不宜小于构件骨料最大粒径的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粒径倍。根据构件的环境状态,可分为自然干燥状态和潮湿状态,按自然干燥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在受压前应在市内自然干燥天;按潮湿状态进行试验时,芯样试件应在的清水中浸泡小时,从水中取出后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 9.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外加剂;骨料;拌合用水。 10.铁路混凝土标准规定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时,压碎指标值应小于。 二. 单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建筑用砂标准中规定了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A.10℃~25℃ B.15℃~30℃ C.18℃~22℃ D.15℃~25℃ 2.细骨料应采用砂浆棒检验其碱活性,砂浆棒的膨胀率应小于()%,否则应按补充标准要求采取技术措施。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6. 2. 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酸盐含量 (折算为 50,按质量 计)/ %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的为针状颗粒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 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

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m x 5cm X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G53—92 规定不应小于 1. 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 b),用孔径为2. 5 mm 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 ( m1) 。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6.2.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 2.4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1.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 2.5m m 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轻骨料混凝土

2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 (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 1)水胶比(W/B )≤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 max ≤25mm,采用15~25mm 和5~15mm 二级配合,饱和吸水率<2.0%,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σ645.1,,+k cu o cu f f > 式中:o cu 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 σ——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 。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 B W /≤%3.3883.5?? ? ??+?t a C

式中:W/B——水胶比; C——钢筋保护层厚度(cm); 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 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 ①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性指数k;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②抗盐害的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盐害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b)抗Cl-的渗透性、扩散性,应以56d龄期,6h总导电量(库仑)确定,一般情况下,氯离子渗透性应属非常低范围(≤800库仑);c)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③抗硫酸盐腐蚀的耐久性要求:a)用于硫酸盐侵蚀较为严重的环境,水泥中的C3A<5%;C3S<50%;b)根据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c)胶砂试件的膨胀率<0.34%。 ④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的要求:a)混凝土中碱含量<3.0㎏/m3;b)在含碱环境下,要采用非碱活性骨料。 2.技术指标 (1)工作性 坍落度≥200mm;扩展度≥550mm;倒筒时间≤15s;无离析泌水现象;黏聚性良好;2h 坍落度损失小于30%,具有良好的充填模板和钢筋通过性能。 (2)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等级≥C40;体积稳定高,收缩小,弹性模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3)耐久性 按主要技术内容中的耐久性技术指标控制,结合工程情况也可参照《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中提出的指标进行控制;耐久性试验方法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方法,主要有: 盐冻试验方法;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抗硫酸盐腐蚀试验方法;

混凝土骨料

第4章骨料 4.1 骨料的作用 骨料(Aggregate)是粒形材料,通常不具备化学活性,分散在整个水泥浆基体中。由于骨料价格远低于水泥,因而主要用于降低混凝土成本。然而,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骨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占去了混凝土体积的2/3~3/4 ,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第15章)和耐久性(第11章)。而且,骨料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很大。 骨料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颗粒形状,实际上骨料是由很多的松散颗粒组成(图4.1)。如果颗粒粒径小于4 ~5mm,则称之为砂(Sand);如果颗粒粒径大于4~5mm,则称之为粗骨料(Coarse Aggregate)。还可以将骨料分为砾石(Gravel,天然骨料)和碎石(Crushed Stone,人工骨料)。砾石通常从河道中开采而得,圆形、表面光滑;破碎骨料由岩石破碎而得,无规则状、表面粗糙。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术语“骨料”包含细骨料(砂)和粗骨料(砾石或碎石)。 图4.1 砂、砾石和碎石 骨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颗粒中存在连通孔隙。骨料的孔隙率影响其吸水特性,进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如强度和抗冻耐久性。 在随后的内容中,首先介绍骨料的选用准则,然后是骨料的级配要求及参数,最后是骨料的吸水特性。 4.2 骨料的选用准则 并不是所有的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的人工骨料)都适用于混凝土 结构。对于骨料,还有很多基本要求,如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即使不是暴露在侵蚀性环境,混凝土也可能劣化。这些要求包括骨料中不能含有会减少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碱-活性硅、黏土及有机杂质。而且,骨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冻耐久性,这点要求骨料中的空隙要少,而隧石、页岩以及一些多孔的石灰岩往往不能满足该要求。 在骨料第一次用于混凝土或者在缺少以往经验时,至少要对骨料中有害物质和抗冻行为进行一次检测。一旦确定该骨料可以用于混凝土中,如果骨料没有其他的问题(例如骨料供应源有了改变),每年还至少要对骨料重复检测两次。 4.2.1 氯化物 骨料中氯化物(Chloride)的含量极限(0.05%)与钢筋腐蚀风险密切相关。在素混凝土(不含增强钢筋)中除非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盐沉积致使表面损伤(风化,Effiorescence),骨料即使含有氯化物也不会存在任何严重劣化风险。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被氯化物污染的骨料―海砂。理论上,海砂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将水溶性盐(如NaCl)除去之后,才能用作混凝土细骨料。 4.2.2 硫酸盐

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题(加下划线)

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题 1、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或者混凝土用量500立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应使用预拌混凝土。 2、三级资质搅拌站只能生产C60及以下混凝土。 3、有多种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年内不批准资质升级和增项申请。 4、生产企业取得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能整改到位的,资质许可机关可以撤回其资质。 5、二级资质企业试验室试验员人数不应少于7人,三级资质企业试验室试验员人员不应少于5人。 6、二级资质企业标准养护室面积不小于50m2,三级资质企业标准养护室面积不小于30m2。 7、能力核定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90天生产企业必须向市质监总站申请延期。生产企业变更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和试验室主任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应在30日内到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8、技术负责人和试验室主任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企业。 9、按照制定的主体,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10、按标准实施约束力划分,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11、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用于测定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维卡仪中标准稠度试杆、初凝针有效长度50±1mm,终凝针有效长度30±1mm,滑动部分质量300±1g。试针距底板4±1mm时,达到初凝状态;环形附件在试体上不留痕迹,达到终凝状态。 12、水泥胶砂搅拌时,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13、水泥胶砂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14、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