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学参考资料

市政学参考资料

名词解释
1广义的市政: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2狭义的市政: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域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3市政学:研究市政现象,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
4城市: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和一定层次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5狭义的城市化:在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中,居住于城市区的居民数之比重的增加过程
6向心型的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初期的基本方式。
7离心型的城市化:人口由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
8逆城市化: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区甚至非城区迁移的散化过程。
9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10城市主导功能:是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它影响或左右着城市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11支柱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主要推动作用,有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部门,它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装备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有较大的收入弹性和发展余地。
12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化组成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
13城市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作用组成的有机城市群体组织。
14经济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经济布局,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自然形成的网状式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15城市社会结构(狭义):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16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之间的区别特征。
17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18市政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
19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城市的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0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居民。
21市民素质:即市民的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复合而成的一 种集体人格状态。
22市政职能: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 功能的总称,是城市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
23市政绩效:是城市政府实现市

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
24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主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高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25城市环境:是与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作用的,由动植,水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等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26生态平衡: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群体依生物链进行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27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是城市政府组织和管理城市经济的具体制度,具体方式和具体方法的总结。
29复式预算:是将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两者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30城市税收:是城市政府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向城市纳税人征税的税收。
31城市市场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国家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对市场要素及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32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占有分配使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
33城市人口:是相对于农村人口而言的,它广泛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
34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常住人口户籍和人口变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以及对城市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流动人口等的管理。
35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为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
36城市常住人口:是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
37城市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剥削的家庭保障功能,通过组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福利制度。
38城市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39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为了有效的建立和维护城市治安秩序,保障城市经济建设事业和城市社会成员工作,生活正常进行,城市政府及其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处理。
40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是指国家政权体系中依法行使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职权的专门机关。
41城市教育管理:指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部管理过程,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
42城市卫生 :指城市范围内个人和群体的生活卫生,生产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总称,其实质是人民健康。









二简述
1简述市政学的具体

研究方法?
1系统的研究方法
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2研究当代中国的市政,应考虑哪些重要问题?
第一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第二从政治体制上说本国按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利充分统一的原则,即由人民大会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力。
第三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而且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第五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
3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研究市政主体
2客体
3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
4什么是广义的市政主体,狭义的市政主体?
广义市政主体,为城市全部的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市政府,市委,法院,检察院,市政组织。市人大,市协,市民。狭义的市政主体,只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5简述城市的特点?
1人口与物质的高聚集性
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6简述现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节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重要。
7简述城市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2中世纪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阶段
8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1增长迅速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从20实际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




9农业发展对城市化推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
2为人口向城市化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
3农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5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10工业化作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工业化让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2打破农村自然经济
3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11市场化作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劳动力市场化让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到实现
2土地资源市场让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建设得到实现
3产品市场化让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到实现。
12简述城市化的类型?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一类是积极型的城市化,一是消极型的城市花。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 ,一是向心型城市化。二是

离心型城市化三是逆心型城市化。
13中国政府主导型城市化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城市的建立和发展要政府控制,形成政治,经济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体系。
2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受到政府控制
3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4城市化速度的政府调空。
14简述城市功能的特征?
整体性,结构性 层次性 开放性
15简述城市功能的几种类型?
1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
16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域。
17简述城市功能发展的规律?
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主导功能进化规律。功能开放增量规律。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实现城市主导功能的优化?
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19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因素有哪些,选择和建立合理城市空间结构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经济发展 企业行为 居民行为。
20简述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作用?
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城市之间的关系。1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2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好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全国各类城市的有机组合。
作用:1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2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3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4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5是建立社会主义城市体系的基础。
21符合什么条件的城市才能成为中心城市?
1只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才能成为中的城市
2中心城市必须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3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
22简述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影响及其作用的因素?
作用: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 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
影响系因素:1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2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有关3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23简述经济区运行原则?
1经济开发,横向联合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5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24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1自然资源和资源2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
3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4城市的性质和结构。
25简述城市分类的原则?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

状相结合的原则。
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结合的原则。
26简述中国市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1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的比较统一。2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3市政府市法院,检察院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4市委和市政国家机构全面地领导区县委和区县及的国家机构的工作。5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7市民构成主要有哪几个层次?
市民的人格构成 市民的社团构成 市民的文化构成或价值构成
28市民参政有什么意义?
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2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3是廉正建设的推进器。
29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1人工环境的扩大和自然环境的后退
2自然环境的各种因素被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使他们的物理和化学的性质发生不 同程度的变异3自然环境对城市居民的积极作用有所削弱,而消极作用正在扩大。
30市场在配置城市资源方面有哪些弱点?
1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2市场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3市场很难提供公共产品
4总之市场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市场失灵。



31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
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
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
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
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32简述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33我国原有城市人口管理制度存在哪些弊端?
1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
2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延缓了人口城市化进程
4城市人口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34简述城市社区的特点?
1城市中被道路所环绕的居住地段为其地域,这一地域边界较为确定,范围较小。
2社区的人群规模很大,密度较高,异质性较强
3公共设施较齐全能够承担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4社区内社会组织结构复杂,经济文化发达,人们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
35简述城市教育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和公共性2集聚性
3综合性4先进性
36简述我国城市教育的基本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
2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
4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
5教育管理制度
37简述城市科技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战略的关


2科学技术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动力
3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支柱
38简述城市文化的特性?
1构成的多元性
2形式的多样性
3作用的广泛性




39从活动方式看,城市文化有哪三种文化行为?简述各自的主要特点?
1群众性文化行为
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普及性和日常性等特点
2专业性文化行为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引导性,感染性和竞技性等特点
3商业性文化行为
具有交换性,利益性,投机性和契约性等特点
40简述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3坚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41简述市政协的基本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42如何理解人民政府的性质?
1市政府作为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和监督。2市政府对上及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并服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三论述
1试述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2历史性,市政也是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
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从市政管理内容看具有综合性。
5动态性,市政不但是组织制度体制方面的静态结构,也是一个有序运动的动态过程。
2原始居民点是怎样演变成为城市的?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农业产生。第二次社会发分工,手工业的出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形成。2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战争性的变化。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
3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是如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
农业方面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为人口向城市化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工业化方面1工业化让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2打破农村自然经济3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市场化方面?1劳动力市场化让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到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让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建设得到实现3产品市场化让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到实现。
4论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发动与发展以政府引导为主2城市化不足伴随着农村经济破

产和城乡之间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地域转换5人口的增长量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5论述中国城市化的方针?1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应。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性优势。
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有利于发展中间,保住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3有利于城市化的两种方式(内涵和外延)的协调。4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
6怎样实现城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前者要在后者中进行。4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目的,相互促进,不可偏离。5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6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城市结构是影响城市功能发挥的决定性客观因素。
7论述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的关系?
联系;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较为集中的地方2市场体系的枢纽点3经济中心是中心城市的功能,中心城市是经济中心的实体。
区别:1经济中心可以是一个特大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而中心城市必须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2经济中心未必都是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一定是经济中心。
8分析中国人口现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会影响城市发展,包括一是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一是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2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城市人口的就业结构。3中国人口的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大致的主要因素。
9结合扬州的城市历史分析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10分析这样确定的依据。
扬州的城市性质规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适宜人居的生态园林城市,长江三角洲北翼的中心城市。
性质意义:能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确定城市的理想规模提供科学依据。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确定城市性质,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远景规划和区域规划。2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国防及历史条件。3城市发展现状。4城市发展远景。5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11论述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1市政体制的形式必然与国家政体的形式相统。
2市政体制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12我国城市政府职能和机构存在的弊端主要又哪些?如何改革?
弊端1政企不分2主要依靠行政段管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本分3现有城市政府机构叠加庞大,人员太多。
改革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3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4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城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5依法治市,依法行政。
13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要见基本有哪些?这种概念有哪些问题?
具有城市户口 居住在市区内 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概念存在的问题:从身份上看,城市居民的首要条件是持有有效的城市户籍。从地域上看市民是指居住和生活在市辖区或城市范围内的居民。从职业上看,市民是指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职业的人。
14社会学角度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主要区别?
1在职业上,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以非农业生产为主。
2环境方面,乡村以自然环境为主,城市以人造环境为主。
3在人口密度和规模上,乡村规模小,人口密度低,城市大,高。
4在居民构成上,乡村具有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城市异质性和变动性为特点。
5在社会关系发面,农村交往空间相对较小,人均社会关系系数少于市民。
6农民交往直接,情感连续,内向的方式。市民间接理性,断续的外向方式进行交往。
15市民素质状况一般取决于哪些因素?谈谈如何提高市民素质。
1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对城市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2市民素质状况取决于市民的语言地理历史和传统的情感与意识特征。3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的文化价值知识能力组织状况。4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的道德水平和城市精神的制造。
16论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创新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个人联系渠道 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集团参与渠道 市民监督渠道
17论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狭义的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有赖于城市经济发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有赖于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
4按照城市经济

建设的计划分步骤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建设周期的调节手段,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增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启动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