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学复习资料网络版

市政学复习资料网络版

市政学复习资料网络版
市政学复习资料网络版

第一章绪论

一、对市政这个概念进行分析和定义,主要有:

1.城市政权说:即把市政看作是城市政权,看作是国家整个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2.城市行政说:即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3.城市政治说:即从政治学角度强调政府活动的政治性,强调政治与行政

的密切关系,把市政界定为城市中的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

活动。

4.城市事务说:即是将市政简单理解为道路交通、卫生教育、供水供电、

林园绿化等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城市公用事业及其管理。

5.城市政策说:即从政策学角度言市政,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策,包括城

市公共下政策的形式、过程、选择等。

二、市政主体有广义、狭义之分:

1.从广义上说,市政主体为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

①城市中的政党组织。

②各种国家机构。

③现代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非国家权力组织,如:居民委员会。

④广大直接或间接参加市政管理的市民。

2.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包括:

①市人民政府。

②市辖区人民政府。

③市、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

④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三、市政客体或市政对象,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从广义上说,市政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内容,既包括市辖区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管理活动。

2.从狭义上说,市政管理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管理活动。

四、市政:就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

1.广义的市政: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

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

其过程。

2.狭义的市政: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域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

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五、研究当代中国的市政,应考虑以下一些特殊情况或重要因素:(简答)

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坚持、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的原则,即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市政职能要转变,市政客体会发生重大变化。

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因为我国的市政府都管辖一定的农村地区。

六、市政:指在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的领导下,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其执行机关即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市辖区域范围内实现其各项职能与目标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七、市政的特征(简答)

1.政治性。

2.历史性。

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

5.动态性。

八、从市政管理的内容看,既包括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又包括对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对市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指导和协调等。

九、市政学即研究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1.市政学首先要研究市政主体。

2.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

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

十、市政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边缘学科,它同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行政学与市政学的联系最为密切)

十一、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恐天下不乱物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政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指导科学。为我们研究这门科学提供了根本性的方法论。

1.系统的研究方法。

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十二、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简答)

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

2.加强市政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

十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1997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0%,设市城市增到668个,建制镇已达18000个。

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二、就一般认识而言,城市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综合性区域,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组织系统,因此,城市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地理学,地理学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形成

了城市地理学。

2.城市经济学。

3.城市社会学。

4.政治学。

三、城市的特点。(简答)

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人口的高度聚集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显著特征

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四、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是什么?(简答)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

2.城市形成的历史条件:①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产生。

②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比“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③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出现了部落制城堡向“城邦”(City—State,奴隶制城市)的过渡。

五、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千至六千年间(公元前3500年),

主要分布在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

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

六、城市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论述)

1.古代城市阶段。历史背景是:奴隶社会。有以下特征:

①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

②城市成为国家或地方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

③城市政治统治功能突出而经济功能较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历史背景是:封建社会。有以下特征:

①城市分布的范围更为广泛;

②城市作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上升;

③城市成为文化活动的集中地;

④城市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有以下特征:

①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增;

②城市成为惟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

③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

④城市亦是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历史背景是:三个世界共存的时代。有以下特征:(简答)

①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②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③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④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成的基本构成;

⑤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更为重要。

七、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A·Sreda)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一词。

八、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即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

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

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的扩

散过程。

九、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是城市化的起点。

十、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简答)

1.增长迅速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

十一、英国在1850年成为第一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十二、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

十三、城市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初期阶段;

2.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阶段;

3.高度城市化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十四、城市化的类型及其含义(论述)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有两种城市化状态:

①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

②消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消极型的城市化又有两种类型:

a.过度城市化:又称过量城市化,其主要表现在于:

㈠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失控;

㈡城乡发展失调。

b.低度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

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

低度城市化或称后滞型城市化,主要包括两方面政策:

㈠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投资政策;

㈡社会管理领域的人口控制政策。

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有两种方向的城市化状态:

①向心型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初期的基本方式,因此被称为城市化的低级阶段。

②离心型城市化: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燕尾服中后期出现的方式,亦被称为城市化的中级阶段。

离心型城市化又有两种类型:

a.郊区城市化:又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这是人口、就业岗

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

程。

b.逆城市化: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

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又被称为

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十五、逆城市化现象的构成原因主要包括:

1.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自然化倾向的追求,而引起的居住地域的变化。

2.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找廉价土地和劳力,形成新的劳动空间分工,因此引起的的发达国家生产地理格局的变化。

3.交通和通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便利于经济活动的分散和人口的扩散,因此引起的企业选址条件与限制的变化。

十六、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只是城市由高密度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

十七、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简答)

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而且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实现前提。从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2.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市场化又能是城市化的直接导因)

十八、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1.城市化水平指标: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可比性最强,因而也是最

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国家或地区)的比

重。

2.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

二是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对城市化速度的衡

量采用的是第一方面的指标。

3.城市化质量指标:一般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十九、鸦片战争后,在沿海、沿江、沿线(铁路)相继出现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化的工商业城市,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开启。

二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真正起步。(政治意义上起步)

二十一、中国城市化的特点(论述)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为主导型,这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尖锐对立而展开的。

中国城市化选择的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这是吕国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表现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乡村城镇化”的双重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主要表现为“民工现象”及“离土不离乡现象”。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化进程有直接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是通过影响社会剩余农产品的数量、社会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资源、城市就业岗位的数量这三个途径制约着城市化进程。

二十二、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年)

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文革)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十三、调整阶段中逐步形成政策措施:

1.户口管制;

2.限制人口流动;

3.知识青年回乡;

4.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

5.取消城市规划。

二十四、中国城市化方针(论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中国城市化方针有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

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性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

②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③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④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3.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中等城市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

③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内涵式和外延式)

4.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三方面:

①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

②利于农村社会转型。

③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

二十五、小城市是城市序列的最末一位,是农村区域转变为城市区域的初始阶段,其中的建制镇又是“乡村之首”。

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

一、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帅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二、城市功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整体性。(总体)

2.结构性。(横向)

3.层次性。(纵向)

4.开放性。(外部)

三、城市功能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共同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

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城市的共同功能主要包括:

①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功能,如城市基础设施;

②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功能,如城市居住区和商业服务区;

③为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如城市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娱乐等。2.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他影

响左右着城市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

向。

3.特殊功能:指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而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

城市所特有的功能。它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

间的界限。

4.综合功能: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

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一般来说,作为首都、

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

四、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化有哪些途径(论述)

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结构优化的重点必须放在重建城市的市场中心功能。

②城市必须坚持走多功能发展的道路。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①城市政府应该把培育和优化城市主导功能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②城市主导功能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城市支柱产业的优化上。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①优化城市功能的重点是增强城市外部功能。

②城市内部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五、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简答)

1.可以说,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②工业社会时期,决定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③后工业社会时期,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决定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2.在城市功能一般发展规律的支配下,城市功能还有三个具体发展规律:

①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会使城市诸葛亮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整体的非加和性的特点极大地增强城市功能的能量,产生出倍增效应。

②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新的主导功能会替代城市已有的主导功能,从而使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城市性质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③功能升级增量规律:首先表现为城市功能由简单变为复杂;其次,从城市功能的能量而言,城市功能升级增量表现为城市功能由低级变为高级。

六、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论述)

1.城市的产业结构。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以下规律性:

①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②在整个工业内部,重工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轻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加工工业所占比重日趋增大,基础工业日趋下降。

③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2.城市的企业结构。主要包括:

①企业的技术结构。

②企业的规模结构。

3.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①从满足需要的次序来看,城市消费结构是指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②从满足需要的方式看,城市消费结构是指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③从满足需要的行为看,城市消费结构指的是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劳务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④人满足需要的消费品的价值来看,城市消费结构是指低档消费资料、中档消费资料、高档

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七、城市结构: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是城市结构的主要内容。

八、从狭义上看,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的政治结构。

2.城市的文化结构。

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主要包括:①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

②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根据联合国的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4%以下的为年轻型城市人口;以例为4%~7%的为成年型城市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城市人口。

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

②城市人口的就业结构。

③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还包括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家庭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等内容。

九、城市人口的增长有:

1.自然增长:指城市常住人口的再生产。

2.机械增长: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

十、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

十一、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开关和外瞻的表现。一般分为城市内部形态和城市总体形态两部分。

十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有:

1.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2.企业行为。

3.居民行为。

十三、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论述)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平衡。

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

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4.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5.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6.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

十四、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和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的城市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十五、城市体系有以下特点:

1.整体性。

2.动态性。

3.开放性。

4.层次性。

5.重叠性。一个城市可以成为不同层级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

十六、城市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

式。

十七、中心地理论是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的。

十八、克里斯泰勒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照一定的功能控制关系和数量关系构成一个等级体系,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市场原则。(K=3原则,适用于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

2.交通原则。(K=4原则,适用于新开发区)

3.行政原则。(K=7原则,适用于封闭偏僻地区)

十九、城市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心城市的数量多寡和组合形式,城市体系的类型有:1.金字塔型:它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

不同的距离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

2.多核型:特点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有多个,它们的规模、引力和影响

范围相当,区域内的城市间的关系比较松散。

3.网络型:指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

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

4.带状型:指在交通干线、江河流域的沿线地区,形成的在空间上一字

排列、首尾衔接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

二十、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

二十一、城市与区域的密切联系具有哪些作用(简答)

1.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2.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

3.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

4.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

5.它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

二十二、经济区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中心:这是经济区赖以形成的核心。

2.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流通渠道:这是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

运行的前提。

3.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4.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二十三、经济区的特点:

1.经济区是建立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的。

2.经济区是建立在平等协作、等价交换、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

3.经济区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经济区之间往往犬牙交织,重叠复合。

4.经济区在组织形式上以网络的形式存在和维持。

二十四、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哪些原则(简答)

1.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

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

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

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

5.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二十五、经济区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依据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将中国划分为三个带状的经济区,即东部沿海经济区、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

2.按经济区的规模,可划分为省(区、市)际的大经济区,跨省(区)经济区,省(区)内经济区。

3.按经济区的经济特点可分为单一性经济区和综合性经济区。

二十六、中心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二十七、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的区别:

1.经济中心可以是特大城市,也可心是一个镇,而中心城市必须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2.经济中心未必都是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一定是经济中心。

二十八、中心城市的作用(简答)

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

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

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

二十九、中心城市作用的强度受哪些因素影响(简答)

1.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

2.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

3.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四章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一、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互相区别的基本特征。是城市订书机职能的集中反映。

二、城市主要职能是指那些不可能为每个城市必备的、体现城市特征的职能。城市辅助职能是每一个城市必备的、并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三、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在于:

1.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而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

2.在多职能的城市,城市性质的范畴里有城市职能的部分,但城市职能只构成城市性质的一部分。

3.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四、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论述)

1.确定城市性质,能为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城市性质,能为确定城市的合理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3.确定城市性质,能明确城市部门结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确定城市性质,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五、确定城市性质的原则有哪些(简答)

1.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一个城市首先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2.区域内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形成区域社会经济技术优势,取得最佳

的城市组合效益。

3.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借以决定城市性D

的条件总是要发生变化的,这些条件一

般是:原有矿产资源的枯竭、新的矿产

资源的发现、行政中心的变动、交通运

输条件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等。

4.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六、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有哪些(简答)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规划。

2.区域自然及历史条件。

3.城市发展现状。

4.城市发展远景。

5.城市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七、广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生产力规模、消费力规模等。

狭义的城市规模仅仅指城市人口规模。

八、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城市人口数量、占用地面积和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是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标准。

九、城市规模包括两个内容:

1.城市总规模:指一个国家城市的数量、城市人口总量及占全国总人口的

比重,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2.单个城市规模:指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和社会经济实力。

十、城市规模分布有两重含义:

1.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

2.指不同规模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布局形式。

十一、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因国土面积和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的历史、人口规模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如德国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中中等城市占主体;日本受国土面积狭小的制约,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中大城市人口和大城市数量占较大比重。

十二、城市规模分布的规律:

1.规模—位序分布规律。

2.城市规模等级分布规律。

3.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十三、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简答)

1.自然资源和能源。

2.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交通是城市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手段)3.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

4.城市的性质和结构。

5.一国的体制、国土面积以及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构成、素质等。

十四、规模容量: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决定的能够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十五、城市规模成本主要内容:

1.外部成本:是一些企业或家庭为了克服其他企业或家庭的生产、生活活

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需要支出的费用或承担的福利

损失。

2.“门槛”成本:城市规模是一个变量,城市设施必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

大而不断增加和改善。

3.疏解成本:当城市发展的“门槛”难以逾越时,就会有部分企业和人口从市区迁到市郊或卫星城。疏解成本就是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

十六、城市规模效益的特点:

1.规模性。

2.空间性。

3.外在性。是一些企业或家庭的活动能给其他企业或家庭带来的利益。

十七、英国经济学家K·J·巴顿从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衡量最佳城市

规模的指标。

十八、尽管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智谋和合理可以有许多指标,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指标是社会经济效益。

十九、城市适度规模的目标模式应符合哪些要求(简答)

1.既能在宏观上满足全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在微观上促进城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能使企业以比较少的投入获得比较多的产出。

3.能给居民提供比较多的就业机会。

4.能建设和有效地经营各种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5.城市环境优美,成为一个花园城市。

二十、城市分类:指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的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

二十一、城市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3.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二十二、国外城市分类的方法主要有:

1.奥罗索分类法:(1921年英国)以城市的专门职能作为分类依据,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一般性描述分类法。

2.哈里斯分类法:(1943年美国)实际上是主导职能分类法,以就业资料和职业资料作为城市分类的依据。

3.纳尔逊分类法:(1955年美国)依据城市的对外服务职能进行分类。

4.莫塞和斯科特分类法:(英国)是一种比较早的多变量分析法。

5.马克斯韦尔分类法:(1965年加拿大)采用了最低需要量分析法。也是多变量分析法。

二十三、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

1.按照城市性质或功能分类:

①综合性城市。

②工业城市。

③矿业城市。

④交通港口城市。

⑤商业金融城市。

⑥风景旅游城市。

⑦科学文化城市。

2.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

①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②副省级市。相对于准直辖市,在不改变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具有省级计划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

③地级市。

④县级市。县级市是不设区的市。

3.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

①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城市。

②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城市。

③中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的城市。

④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的城市。

⑤镇。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以下。

4.根据城市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分类:

①沿海城市。如:烟台、连云港。

②内地城市。如:宜昌、九江。

③边境城市。如:凭祥、满州里、二连浩特。

5.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

①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

②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

③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6.按照城市辐射范围和辐射力的强度分类:

①国际性城市。

②全国性城市。

③地区性城市。

7.按照城市发展历史的长短分类:

①新兴城市。

②古老城市。

8.按照城市外观形态的不同分类:

①团状城市。

②带状城市。

③环状城市。

④放射状城市。

⑤组团状城市。

⑥星座状城市。

第五章市政体制

一、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二、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市人民代表大会。

四、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的权力配置。

五、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在城市的商会,尤其在商会的少数头面人物手中。

六、我国城市权力的中心在中共市委,尤其在市常委会。

七、市政体制的内容:

1.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2.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八、在市政体制的内容中,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

九、市政体制必须法制化。

十、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1.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因此,国家政体的内容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内容。2.市政体制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是由于市政体制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主要取决于国家政体,但也受制于其他多种因素,诸如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风俗和文化心理等具体的国情和市情。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十一、市政体制的作用(简答)

1.市政体制通过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市政体制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3.市政体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4.市政体制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结构,适应城市政权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5.市政体制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行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生产力的发展。

十二、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

1.市议会制。

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英国各城市普遍实行这种市政体制,加拿大多数城市和德国也采用市议会制。

市议会制的优点:有利于维护市议会的权威性;有利于市议会对城市管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矛盾,提高管理效率。

市议会制的缺点:缺乏一个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有实权的市长。

2.议会市长制。

主要特征: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日本各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美国部分小城市和少数大城市,德国也采用此制,称其为“弱市长制”。

议会市长制的优点:有利于市面上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在西方国家的市政管理中是比较独特的。

议会市长制的缺点: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会降低行政效率。

3.市长议会制。

主要特征: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长在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法国的城市和美国多数的大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在美国,它被称为“强市长制”。

市长议会制的优点:有强有力的行政首长的统一指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市长议会制的缺点:由于市长大权在握,市议会的制约较弱,容易引起市长专权;如果市长不尊重市议会,二者容易产生矛盾。

4.市委员会制。

主要特征: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它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美国较多的中等城市和少数大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市委员会制的优点:有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有利于议决权和行政权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市委员会制的缺点:缺乏一位行政首长统一指挥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

5.市经理制。

主要特征: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美国一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都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市经理制的优点: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更大范围招聘城市管理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把市政府和城市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益;有利于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相对分开。

市经理制的缺点:当市议会处理政治矛盾、而它又与城市管理交织在一起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

十三、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简答)

1.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形式多样化。

2.政党在城市的组织通过竞选,在市议会拥有多数议席,主导城市的议决权;当选市长,主导城市的行政权。

3.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一般分别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并且相互制衡。

4.城市一般不辖区和县,市和县、乡、镇的政府是独立平等的地方政府,都直接受省、州政府的领导。

5.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

十四、在单一制国家,由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市政体制改革,因而全国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而在联邦制国家,由州或省的宪法和法律规定市政体制,因而全国的市政体制呈现多样性。

十五、市议会的委员会相当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委员会的类型有:

1.常设委员会,行使传统的职能;

2.临时委员会,负责临时性事务;

3.法定委员会,依法成立,处理特定事务;

4.联合委员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议地为了处理跨地区的共同性事务而设立。

十六、属于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的特别行政机关对市和市议会双重负责。特别行政机关包括教育委员会、人事委员会、公安委员会、固定资产评价审查委员会、选举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

十七、法国市长在执行市议会的决议方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来源于市长的双重身份,即他一方面是市政府的首长,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代表。

十八、西方国家从下列三个途径,改革大都市地区的管理体制(简答)

1.极少数大城市市辖区、市、区的政府分工协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

2.大城市兼并周围的中小城镇,即大城市在行政区域上包含县乡镇,导致大城市政府与县乡镇政府具有不同程度的上下级关系。

3.大都市地区多数县乡镇的居民不愿意所在地区被并入大城市的行政区域,而是支持县乡镇政府在适宜由大城市政府统一管理和提供服务的领域,与大城市政府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十九、在美国,这种大都市地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几种形式:

1.大城市兼并周围的郊区。

2.市县合并。

3.多功能都市行政区。(也叫市乡镇合并)

二十、大城市政府与周围的县乡镇政府在行使一部分职能中开展合作,成为大都市地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

1.合作行使职能的协议。

2.职能转移。

3.都市政府联合会。

二十一、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简答)

1.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比较统一。

2.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3.市政府、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对市人在及其常委会负责。

4.中共市委和市级国家机构全面地领导中共区、县委和区县级国家机构的工作。

5.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是我国市政体制主要的法律依据。

二十三、从城市国家机构上下级关系看,市人大指导区、县人大的工作,市政府领导区、县政府的工作,市法院监督区、县法院的工作,市检察院领导区、县检察院的工作。

二十四、市街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市与市辖区、街道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

二十五、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的行政法规,设置市辖区的标准是:

1.直辖市设市辖区;

2.较大的市设市辖区;(这里较大的市,指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和其他大部分的地级市)3.人口在20万以上的市,如确有设区的必要,可以设市辖区;

4.人口在20万以下的市,一般不应设市辖区,如具有特殊情况,须经省级政府审批;5.工矿基地,规模小、人口不多,在市的附近,而且在经济上与市的联系密切,可划为市辖区;

6.县级市不设市辖区。

二十六、根据我国有关的行政法规,设置街道办事处的标准是:

1.10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应当设立街道办事处;

2.10万人口以下5万人口以上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确实需要,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3.5万人口以下的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一般不设立街道办事处,如情况特殊,须经上级政府审批。

二十七、市辖区和街道有本质的区别:

1.市辖区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种行政区域,市辖区政府是直辖市和地级市在市区的基层政府。街道是我国单行法律规定的一种行政管理区域,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政府的派出机关。

2.市辖区政府是一级政府,而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关。

3.市辖区有一级财政,街道只有市级或区级的财政授予的财政自主权。

二十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市街体制从哪三方面经历着改革(简答)

1.适当合并市辖区和街道,从而扩大它们的范围。

2.市政府向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向街道办事处适当下放权力。

3.使市政府、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权划分法制化、制度化。

二十九、我国市领导县的含义、条件、形成类型和作用(论述)

1.市领导县,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直辖市、地级市与周围的县、县级市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它的核心是发挥城市在经济上带动农村的作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2.1986年,国家民政部颁布了市领导县的条件: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3.从原来的地区行署管县,改为地级市领导县,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地市合并型。多数的地改市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是划县入市型。第三种是升市领导县型。

4.市领导县,基本适合我国目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符合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有利于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的作用,介理市领导县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行政体制,市领导县瑟地区行署管县相比较,最大的不足是增加了行政层次,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从长远看,市和县宜平等,都直接受省级政府领导。

第六章市政管理机关

一、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党组织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其市级组织机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市党代表大会(最高领导机关):市党代表大会是党的市级领导机关,直辖市、市、直辖

区的党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2.市委员会(中共城市领导作用的主要反映):市委员会是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

3.市委常委:市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由常务委员、副书记和书记组成的市委常委会。4.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专门机关,在市委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市委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政治领导是首要的、核心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和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保证。

三、中国目前共有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四、各民主党派的市委员会由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一般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五、市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

1.凡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的义务,也有声明退出的自由。

2.政协市委员会与政协上级委员会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对于政协上级委员会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决议,政协市委员必须遵守和履行。

3.政协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的议案,需经各自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

4.政协市委员会各参加单位在市政协会议上,有通过会议决议的权利,有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市的重大事务的权利,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严重违反政协章程和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决议,由市政协常委会根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者是撤销基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资格。

六、城市民主党派组织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

2.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出力。

3.协助城市有关部门开展统战工作。

七、市政协的性质:

1.城市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城市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实现党派合作的形式。

八、政协市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

九、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市政协的基本职能。

十、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

十一、直辖市和设区的市面上的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

十二、市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地方立法权。

十三、市人大选举和罢免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选举和罢免市长、副市长;选举和罢免市人民法院院长;选举和罢免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选举和罢免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十四、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比较大的

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十五、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过五分之一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市人大会议。

十六、市人民代表大会议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十七、市人大常委会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十八、市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十九、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名额为:直辖市35~65人;设区的市15~35人。

二十、市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主任会议。

二十一、市人大常委会可以设立以下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简答)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1/5以上的常务委

员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

3.工作委员会。

4.综合性办事机构。

5.研究机构。

二十二、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立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上述各专门委员会是直辖市的常设工作机构。

二十三、各专门委员会受市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二十四、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

二十五、市人民政府具有双重性质和地位。

二十六、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

二十七、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即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二十八、市长召集和主持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由市长集中正确意见书,最后作出决定。

二十九、市人民政府设有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全体会议由市人民政府全体成员组成。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组成。

三十、市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

1.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三十一、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案例)

1.需要原则。

2.精干原则。

3.法制原则。

4.效能原则。

三十二、按管理的领域与性质,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简答)

1.综合经济管理机构:如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

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或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2.专业经济管理机构:如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外经贸委、市交通局、

市轻工局、市机械局、市贸易局、市农林局、

市旅游局、市邮电局、市土地局等。

3.监督管理机构:如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物价

局、市标准计量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统计局、

市地税局、市国税局等。

4.社会管理机构:如市民政局、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市科委、市教委(教

育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体委、市广播电视局、

市劳动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

5.安全司法机构:如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司法局等。

6.内务管理机构:如办公厅(室)、机关事务管理局、档案局以及人事、

财务等机构。

三十三、现有城市政府职能和机构存在的弊端主有要:

1.政企不分。

2.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

3.机构庞大、人浮于事。

三十四、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是:

1.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

3.深化城市人事制度改革。

4.调整城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责权限。

5.按照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三十五、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既要考虑城市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

3.弱化微观管理,强化宏观管理。

4.加强服务,提高效率。

三十六、市人民法院是市面上的审判机关。

三十七、审判权:指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三十八、市人民法院根据城市的行政地位设置。

1.直辖市设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2.设区的市设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3.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设基层人民法院。

三十九、各级人民法院由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组成。

四十、市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简答)

1.独立行使审判权。

2.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3.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4.一律公开进行。

5.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四十一、市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

四十二、市人民检察院是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四十三、市人民检察院根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分别设置:

1.直辖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分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2.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

3.不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

四十四、市各级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1人,副检察长和检察员若干人。

四十五、市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简答)

1.实事求是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检察独立原则。

4.法制原则。

5.双重领导原则。市各级人民检察院既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员的领导,

又受上给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6.互相配合原则。

第七章市民与市民参政

一、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

二、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要件依次是:具有城市户口(身份)、居住在市区内(地域)、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职业)的全法公民。

三、户籍制度改革已戍边我国市民概念创新的关键。

四、我国的市民概念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可以把市民看做是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的全法公民。

五、现代城市社会中,对市民行为和市政管理影响较大的市民构成有哪些(简答)

主要有三个层次,即人格构成、社团构成和文化构成。

1.市民的人格构成。市民在人格上具有异质性,具有个人广义和平等主义

倾向。(市民的人格构成是市民素质的内核)

2.市民的社团构成。现代城市的市民生活环境中,社团结构虽有历史的传

承,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作为传统社会初级集团

的血缘关系集团和地缘关系集团,已发展了“学缘关系”

集团和“事缘关系”集团等。

3.市中的文化构成或价值构成:我国的市民文化构成异常复杂,其中除了

在构成方式上有传统型、现代型和移民型等

类型处,还隐含着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埠

的矛盾与冲突。

六、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是从古典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的社团结构,提出的诸如阶层分析等方法,后来成为近代研究城市社团结构的主要方法。

七、市民素质:市民的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复合而成的一种集体人格状态。市民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即一个城市的居民,在其人格构成、社团构成和文化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形成的整体人格倾向。

八、市民素质状况取决于哪些因素(简答)

1.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对城市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

2.市民素质状况取决于市民的语言、地理、历史和传统的情感与意志特征。

3.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的文化、价值、知识和能力素质状况。(市民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市民素质和内核或同在构成)

4.市民素质取决于市民的道德水平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九、随着城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市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环境的变化,市民素质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十、市民素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简答)

1.市民素质具有整合性特点。

开学第一课2020完整版 5

开学第一课2020完整版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位我非常喜爱、尊敬的著名摄影家解海龙老师,他就“农村孩子的教育”这一话题展开了真诚、亲切的演讲。解海龙爷爷在摄影的过程中,被那些乡村少年的好学、淳朴、善良深深地打动了,从而下定决心要努力帮助这些孩子读上书。解爷爷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之一《大眼睛》,拍摄的就是一位求知若渴的农村小女孩,还有《小光头》、《大鼻涕》等都是表现出了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这些照片中的主人公们都被解爷爷的照片改变了命运,当年,是解爷爷看到了看到了这些孩子眼中的梦想,是解爷爷成为了他们逐梦路上的一盏明灯。解爷爷说到这番话时,眼中闪烁着自豪又幸福的光芒。 解爷爷的一番话,也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我们青少年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再过年,我们就会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肩负如此重担的我们,应该把这几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发挥到极致,踏踏实实的学习,用我们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以期将来做事半功倍。当一些同学因学习的辛苦而抱怨、不满时,一些农村的孩子们却是一边种地一边憧憬着课堂。学习是城市孩子的压力,却是农村孩子最大的愿望。在城市,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而农村孩子是近几年才开始普遍接受教育。我们上学前,父母就早早买好了学区房,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多睡一会,少走一点路。但农村孩子呢?他们天刚亮就得起床,

翻山越岭走去破旧不堪的学校,夏天酷热难耐没有电风扇,冬天在四面漏风的土墙教室里与风雪抗争。我们都有稚嫩的小手,我们的是柔软的,但是他们的是冻裂的,红肿的,密密麻麻布满了冻疮的。我们有经历过这些吗?没有。既然现在,我们有了这样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就必须好好利用,带着那些农村孩子的梦想一起奋斗,终有一天让中国所有未成年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梦。 在解爷爷饱含深情的演讲之后,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姐姐 出场给大家上了一堂有趣的数学课。主持人介绍说王桐晶姐姐是“世界珠心算个人全能三连冠”,这让在场的同学敬佩不已。现 场她表演了她的绝活:在大屏幕上将六组闪现的不规则六位数迅 速捕捉并计算它们的和。当这位年轻的姐姐胸有成竹地写下正确 答案时,我简直惊掉了下巴,这太厉害了!何老师随即讲述了这自信背后的不易,这位姐姐从小学习珠心算,做了无数张卷子,牺 牲了无数休息时间才换来满身金光闪闪的奖章。 课程暂告一段落时,何老师和撒老师带着现场的小朋友们去 第二演播室的著名景区“白洋淀"与四位帅气的大哥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戏。“白洋淀”里的物质是由大量过期淀粉和水混合 而成的。这个有趣的游戏就是红蓝两队在“白洋淀”上对决,比 赛谁先捏爆对方身上的气球。游戏进行得如火如荼,最终蓝队不 负众望获得了胜利。结尾时,“流星四子”也向同学们表达了美 好的祝愿。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市政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市政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 A.第三产业大发展B.工业化 C.市场化D.农业发展 2.一般来说,城市的主导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出现新的主导功能替代城市已有的主导功能的现象。这属于城市功能发展的() A.叠加倍增效应规律B.主导功能叠加性发展规律 C.升级增量规律D.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3.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的城市体系类型是() A.网络型B.金字塔型 C.带状型D.多核型 4.按照英国地理学家奥罗索的城市分类体系,税收关卡城市属于() A.防御城市B.行政城市 C.文化城市D.交通运输城市 5.“一个城市的规模与它在国家所有城市中按人口排列所处的位序之间有密切关系”指的是城市规模分布的()A.等级分布规律B.叠加性发展规律 C.规模—位序分布规律D.规模—中心地分布规律 6.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 A.行政权和审判权B.司法权和检察权 C.立法权和监督权D.议决权和行政权 7.美国多数的大都市地区的都市政府联合会的职能是() A.立法和监督B.协商和咨询 C.议决和行政D.决策和执行 8.我国直辖市、市、市辖区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为() 1

A.2年B.3年 C.4年D.5年 9.在我国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城市司法机关B.市人民代表大会 C.城市行政机关D.市政治协商会议 10.我国市民概念创新的关键是() A.户籍制度改革B.司法制度改革 C.身份制度改革D.职业制度改革 11.市民利益表达的最传统的方式是() A.集团参与渠道B.市民监督渠道 C.个人联系渠道D.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12.市政职能划分为防御职能与建设职能的依据是() A.市政职能产生的先后顺序B.市政职能的性质和实现方式C.市政职能的发展和消长趋势D.现代城市事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3.城市政府经济与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是() A.一般职能B.社会职能 C.公共服务职能D.行政指导职能 14.下列著作中被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之一的是() A.《建筑十书》B.《理想的城市》 C.《明日的花园城市》D.《进化中的城市》 15.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10年B.15年 C.20年D.25年 1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A.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B.国有企业集团投资 C.银行贷款D.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17.我国城市中的市政管理委员会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中的()A.综合机构B.协调机构 C.专业机构D.临时机构 18.以下属于我国环境管理法律中的专门法的是() A.《大气污染防治法》B.《环境保护法》 2

《市政学》作业--答案

1.第 1 题 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2.第 2 题 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是() A.市人大与市政府的关系 B.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 C.市与区县的关系 D.市委与区县委之间的关系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3.第 3 题 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您的答案: C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4.第 4 题 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是()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0.0 5.第 5 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A.积极型城市 B.消极型城市 C.向心型城市 D.离心型城市 您的答案: B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6.第 6 题 社会保障目标是() A.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B.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C.达到城市社会稳定 D.发展城市经济 您的答案: A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7.第 10 题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 A.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B.国家财力 C.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D.户籍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 D 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8.第 11 题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 A.公众 B.市民 C.市委

市政学复习题及答案(选择题)

市政学复习题及答案(选择题) 1、狭义的市政主体指城市政权机关中的城市各级( A ) A.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权力机关D.政党组织 2、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C )的对象和内容 A.经济管理B.社会管理C.行政管理D.司法管理 3、我国的中等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C )的城市。 A.100万以上B.50-100万C.20—50万D.20万以下 4、我国的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B )的城市。 A.100万以上B.50-100万C.20—50万D.20万以下 5、我国的特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D )的城市 300万以上. B.200万以上C.150万以上D.100万以上 6、我国的小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D )的城市 A.10万以下B.5万以下C.25万以下D.20万以下 7、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人口收入水平C.城市劳动力构成D.城市人口教育水平 8、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B ) A.积极型城市B.消极型城市C.向心型城市D.离心型城市 9、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A )A.低度城市化B.过度城市化C.过量城市化D.积极性城市化 10、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 A ) A.逆城市化B.过量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D.低度城市化 11、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B ) A.郊区城市化B.逆城市化C.向心型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12、城市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称为( A ) A.城市结构B.经济结构C.社会结构D.空间结构 13、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的城市体系称为( A )的城市体系 A.金字塔型B.多核型C.网络型D.带状型 14、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A ) A.中心城市B.经济区C.城市区域D.城市功能 15、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C ) A.全国性中心城市B.国际性中心城市C.地区性中心城市D.省区中心城市 16、决定城市整体功能的是( D ) A.城市的经济结构B.城市的社会结构C.城市的空间结构D.城市的内在结构 17、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功能是(B ) A.城市的共同功能B.城市主导功能C.城市的特殊功能D.城市的综合功能 18、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 ) A.叠加性发展规律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D.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19、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 B )

最新市政学试题及答案

市政管理学试题及答 案

市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对象和内 容 1.经济管理 2.社会管理 3.行政管理 4.司法管理 2: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取决于() 1.人口规模 2.产业规模 3.城市经济建设的规模 4.教育规模 3:我国国家环境管理的基本法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水污染防治法》 3.《城市绿化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城市规模扩大引起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从而影响企业的营运效率,提高企业单位产品的成本,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1.内部成本 2.外部成本

3.门槛成本 4.疏解成本 5: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 1.全国性中心城市 2.国际性中心城市 3.地区性中心城市 4.省区中心城市 6:西方发达国家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是() 1.经济职能 2.规划职能 3.公共服务职能 4.管理职能 7: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 1.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3.向心型城市化 4.过度城市化 8: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1.社会救助 2.社会优抚 3.社会保险 4.社会互助

9:我国的小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1.10万以下 2.5万以下 3.25万以下 4.20万以下 10:由于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称为() 1.法定社区 2.自然社区 3.功能社区 4.公共社区 11: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是() 1.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 2.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 3.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 4.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 12:我国的大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1.100万以上 2.50-100万 3.20?50万 4.20万以下

现代市政复习知识点

现代市政学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 1、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2、1909年晚晴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3、1911年,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 4、1954我国又颁布《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5、1982年,我国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制度,实行地市合并,采取市领 导县体制。 6、市政的内涵: (1)市政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 (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7、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1912年设“市政厅”,1925年设“市”,拉开 了中国设市城市(建设市)设置和发展的序幕。 8、(1)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0万以下的城市。 (2)2010年新的划分标准: 50万以下小城市 50---100万中等城市 100---300万大城市 300—1000万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巨型城市 9、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市长——议会制 (2)议会——市长制 (3)市议会制 (4)市委员会制 (5)市经理制 10、我国基层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到以街居制为主再向社区制转变 的历史过程。 11、在规划实践中,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经历了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转变。 12、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Y.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 13、1902年,英国记者霍华德修订并再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理论。 14、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受“田园城市”理论的启示,提 出了“卫星城市”理论。 15、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出版了《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一书, 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开学第一课2020完整版_1

开学第一课2020完整版 《开学第一课》一直如同饕餮大餐吸引着我,每每播出,我都期待着与女儿一同观看。 全文结束》》的《开学第一课》如期登场,虽然我和女儿各处一方,但此时心系一处。我们享受着一场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的精神大餐,从“梦想”“奋斗”“探索”“未来”中走出的一个个成功知名人士,他们成功圆梦的故事和坚持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趁热打铁,我想通过校方平台,把从《开学第一课》中的感悟,与孩子们一同分享,希望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有所启发。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领悟到,做好一件事或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人,必有来自三方面的力量:愿力、眼力和定力。 所谓愿力,就是个人的心愿,即有没有打定主意把这件事做好。我想它应该是做好一切事的基础。今天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从干农活的孩子蜕变成北大生,就是因为他两次高考落榜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英语由第一次高考的33分提高到第二次高考的55分,因英语差5分未上大专。他仍不放弃,丢下农活,克服万难,全力以赴。决定报名参加专门针对外语高考的辅导班,认真分析学习英语的方法,找窍门,不断地反思总结。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的高考中,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完卷英语,最终获95分的高分。他以越挫越勇,不懈的拼搏精神

圆梦北京大学,从此人生大转折。后来既成了北大优秀老师,又创办了新东方。俞敏洪的这种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高三学子所要具备的吗?面对高考长远目标,无需在一次次月考,一回回小测试中诚惶诚恐、焦躁不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能暴露你的问题所在,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宝贵财富。以积极心态认真分析总结每一次的失分原因,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贵在得法!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功才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所谓眼力,是指能把书读得透,抓住要害,产生想法、思想,有创造力。我觉得读书的眼力决定将来成就的高低,这需要不断地磨炼。怎样才能做到呢?学习中,要宽,主要是多读;要高,起点要高;最后是细,眼光要细,善于发现书里的偏颇,理清文本逻辑,理解字句,所以读书需要细心。c919,国产大飞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在近年磨剑的漫长岁月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几万人的研发团队,实现了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在c919飞机试验关键的时刻,吴光辉表现出的是淡定与自信。这份淡定和自信,其实都来自吴光辉平时的一丝不苟,与他对飞机研制的每个专业抓得很细和工作极为严谨分不开的。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不妨学学吴光辉院士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学习中从宽、高、细上下功夫,不断磨炼自己的眼力。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理实班学生,我们要有至高的眼力。志存高远,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 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 (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 (1.)市政问题复杂化(2)市政职能的变化 (3)政府的角色改变(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 (3)近代城市阶(4)现代城市阶段 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 济、地理概念。 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 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 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 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 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 现实支撑 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主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9.城乡一体化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 10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1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2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3).注重城市化内涵发展、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4).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化原则

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兴隆中学七(1)班刘星 9月4日晚上八点钟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每一节课都以一位抗战的英雄或是英雄的后代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几次热泪盈眶。 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透过那铿锵有力的音符,我似乎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为幸福的今天,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左权将军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左权将军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军官,在抗战开始后离开深爱的妻子女儿,一直坚持战斗在抗战第一线,1942年5月25日掩护部队撤离的过程中英勇牺牲,而两天后是他女儿两周岁生日,而他一生只留下十一封家书,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除了左权将军,节目还讲述了许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英勇抗战的故事,比如史林山老爷爷讲述了著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里人物原型“二哥”的故事,现场一些老“英雄”介绍时都在十一二岁就参加革命,奔赴前线……他们都深深的感动了我。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正是有了一个又一个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人物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不屈抗争,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学习英雄先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诚实勇敢,团结奋进,自强不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学好知识,做伟大祖国的接班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市政学作业及答案

单选题第1 题(2.0) 分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 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 ) A、叠加性发展规律 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D 、功能升级增量规律 第 2 题(2.0) 分 城市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进行管理称为( A、城市土地的经济管理 B、城市土地的行政管理 C、城市土地的法制管理 D 、城市土地的规划管 第 3 题(2.0) 分我国实施的退休养老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C 、社会保险 D 、社会互助 第4 题(2.0) 分在城市规模扩大过程中,为克服城市设施的瓶颈所需要的巨额投资称为城市 规模成本中的 () A、内部成本 B 、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 、疏解成本 第 5 题(2.0) 分 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属于(

) A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B 、单一市场制 C 、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 、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第 6 题 (2.0) 分 我国市政职能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A 、 建立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职能体系 B 、 彻底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与社会职能,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职能 C 、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的转变 D 、不断提高城市政府的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能力 第 7 题 (2.0) 分 人们长期共同生产生活或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而形成的聚集区称为( A 、 法定社区 B 、 自然社区 C 、 功能社区 D 、公共社区 第 8 题 (2.0) 分 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A 、 城市的GDP B 、 城市的国民收入 C 、 城市土地面积 D 、城市人口数量 第 9 题 (2.0) 分 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 A 、自然环境污染 B 、城市环境污染 C 、人工环境污染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2015-2016)

市政学复习资料 1、随着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城市管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其发展的依据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市政的科学管理又取决于市政的管理科学,这就是市政学,它也因此被称为城市现代化的“金钥匙”。P10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P10 3、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者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称为城市群。P38 4、市政职能:是指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P68 5、市政职能的主要特征P68 (1)从历史变迁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2)从职能内容和实现方式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3)从城市地位表现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4)从城市发展的要求来看,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6、市政体制内涵的具体理解P81 (1)市政体制的核心是权责配置问题。 (2)市政体制的特点:差异性、多样性、动态性。 (3)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市政体制是处理和规范城市内外各种关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法制化是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是市政体制走向规范和成熟的标志。 7、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P85 (1)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建制性质单一 (2)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拥有自治权力 (3)市政体制类型多样,形式灵活 (4)城市官员一般有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5)大量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8、我国市政体制的特点P91 (1)城乡合治,建制性质双重 (2)不同建制,行政地位不一 (3)组织设置,结构形式同一 (4)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2017年10月自考00292市政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市政学试卷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C A.公元前2500年 B.公元前3000年 C.公元前3500年 D.公元前4000年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B A.行政机关 B.权力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3.各学科对城市定义的表述中,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的是D A.地理学 B.统计学 C.城市社会学 D.城市经济学 4.近代市政发展开端于A A.1688年英国革命 B.1789年法国大革命 C·1835年英国通过《市团法案》D.1888年英国修订《地方政府组织法》 5.下列属于城市人民团体的是 A.市总工会 B.市基金会 C.市志愿者组织 D.市慈善总会 6.市政体制主要为议会市长制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英国 C.法国D.日本 7.下列属于直辖市的城市是B A.深圳 B.重庆 C.广州 D.南京 8.市政职能过程包括 A.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反馈 B.市政决策、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 C.市政协调、市政执行和市政控制 D.市政预测、市政沟通和市政控制 9.城市化概念的提出者是 A.美国规划师佩里 B.西班牙工程师塞德 C.英国记者霍华德 D.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 10.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层面包括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

市政学作业--答案

1.第1题 部分城市企业和人口迁出城市所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 A.内部成本 B.外部成本 C.门槛成本 D.疏解成本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是() A.市人大与市政府的关系 B.共产党市委与xx的国家机构的关系 C.市与区县的关系 D.市委与区县委之间的关系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我国实施的退休xx制度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优抚 C.社会保险 D.社会互助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4题 经济区形成与否的标志和能否顺利运行的前提是() A.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B.经济中心 C.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 D.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被称为() A.积极型xx B.消极型xx C.向心型xx

D.离心型xx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社会保障目标是() A.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需求 B.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 C.达到xx社会稳定 D.发展xx经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10题 xx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 A.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B.国家财力 C.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D.户籍制度改革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11题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是() A.公众 B.市民 C.市委 D.市长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15题 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A.低度城市化 B.过度城市化 C.过量城市化 D.积极性城市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6题

开学第一课直播录像回放完整版

开学第一课 2019 直播录像回放完整版 开学第一课2019 直播什么时候开始?《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小编整理了开学第一课2019 直播视频完整版下载,欢迎阅读! 开学第一课2019直播视频完整版下载_2019 年开学第一课视频直播录像回放下载 节目将于9月1日20:05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 播出。 开学第一课历年主题 2019 年,首届《开学第一课》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 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2] 2009 年,第二届《开学第一课》在新中国成立60 周年背景下,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展示 了一台爱的主题班会。[2] 2019 年,第三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很多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 梦想”、“中国梦”4 个篇章。[2] 2019 年,第四届《开学第一课》,以“幸福在哪里”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 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2019 年,第五届《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向大家介绍身 边美。[3] 2019 年,第六届《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 2019 年,第七届《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 主题。 2019 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 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 2019 年,第九届《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 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将以青少年的 视角,为孩子们讲述长征路上真实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故 事。节目将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 不懈”四节课,在展现长征精神的同时,寻找长征精神与 时代的结合点,给青少年以价值观的启迪和引导,让孩子 们在对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开学第一课主题曲(第一课) - TFBOYS 作曲: 常石磊 作词: 王平久 编曲: 刘佳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市政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历年自考市政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指市政的() A.政治性B.历史性 C.整体性D.综合性 2.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这属于() A.城市政权说B.城市行政说 C.城市事务说D.城市政策说 3.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B.城市就业岗位少 C.人口增长量高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是指() A.特大城市B.大城市 C.中等城市D.小城市 5.根据联合国的规定,老年型城市人口是指65岁以上老人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为()A.4%以下B.4—7% C.7%以上D.12%以上 6.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称为() A.小城市B.中等城市 C.大城市D.特大城市 7.一些企业或家庭为了克服其他企业或家庭的生产、生活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需要支出的费用或承担的福利损失,称为() A.“门槛”成本B.疏解成本 C.信息成本D.外部成本 8.国家政体和市政体制保持统一性的基础是() A.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B.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协调 1

C.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D.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民主 9.市政体制实行“强市长制”的代表国家是() A.英国B.日本 C.法国D.加拿大 10.中共市委领导作用的核心是() A.政治领导B.经济领导 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 11.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经济管理机构的是() A.市交通局B.市财政局 C.市地税局D.市审计局 12.市民参政和城市政治与行政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市民的文化构成B.市民的人格构成 C.市民的价值构成D.良好的市民素质 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方式是() A.个人联系渠道B.代理人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D.市民监督渠道 14.以下属于现代市政职能的是() A.治安防御B.道路交通 C.城市规划D.卫生健康 15.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 A.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B.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C.团队精神D.业绩评价 16.第一次打破了城市和农村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对立的旧观念的城市规划理论是 ()A.带形城市理论B.卫星城市理论 C.邻里单位理论D.“田园城市”理论 17.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城市规划和() A.修复性城市规划B.修建性城市规划 C.指导性城市规划D.建造性城市规划 18.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是() 2

现代市政学

现代市政学 1.市政p4:是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P5 ○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机关,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中和性很强的管理活动。○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5双重性。城市的行政建制是整个国家行政层级中的具体环节。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保证政令统一,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和实施辖区内的方针政策,维护本市的正当利益,代表或反映市民利益。 3.城市的含义:P19 从广义的层次来说,在不严密的情况下,城市可以理解为乡村以外的一切大型聚落,是指那些人口稠密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某一个层级的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从市政学的角度看(狭义),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市区域才成为城市。 4.城市的特征:P19 ①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②城市运行的复杂性③城市系统的开放行 ④城市文化构成的异质性⑤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5.城市化:P25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6.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P31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辅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 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7.城市的行政级别(依据城市的行政地位、城市的类别划分):P42 ①直辖市②副省级市③地级市④县级市⑤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直辖市是同省平级的行政单位,受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副省级市:副省级市是在不改变省辖市行政隶属关系的情况下,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全部单列,直接纳入国家计划综合平衡,并在制定和执行计划、管理经济上具有相当于省一级的权限,直接参加全国性的会议的一类城市。地级市:宪法和法律上称“设区的市”,这类城市法律地位在省、县之间,隶属省、自治区领导。县级市:法律上称“不设区的市”,是与县、民族自治县相平行的城市行政区。除此之外,香港和澳门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属于特别行政。 城市文化:是指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 8.市政组织体现的特征、构成:P48 所谓市政组织体制,是指参与市政行政活动的各种组织主体,包括城市政权组织、政党组织、政治社团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等。市政主体是多元的,从存在形式看,既有个体的市民,也有集体形式的组织,这些市政主体共同构成市政体系。其中市政组织体系是市政体系

东北大学《市政学》20秋在线平时作业2答案

1.实行议会市长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答案:D 2.研究城市政治现象的学科,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是指() A.市政学 B.城市政府学 C.城市政治学 D.城市管理学 答案:C 3.符合市经理制的特点的是() A.由市民选举产生市委员,组成市委员会 B.每个市委员兼任一个或几个工作部门的首长 C.市委员会表决任免若干位较重要的行政长官 D.市议会公开招聘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市经理对市议会负责,发须执行市议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答案:D 4.福利国家社会政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左右 B.人均GNP达到8000美元左右 C.人均GNP达到10000美元左右 D.人均GNP达到20000美元左右 答案:B 5.以下不属于市政特征的是:() A.政治性 B.系统性

C.单一性 D.双重性 答案:C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居民委员会的职权:() A.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B.调解民间纠纷 C.讨论本市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D.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答案:C 7.全球化市场经济时期的政府社会政策改革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A.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左右 B.人均GNP达到8000美元左右 C.人均GNP达到10000美元左右 D.人均GNP达到20000美元左右 答案:B 8.世界早期城市的时间是:() A.公元476年前 B.公元476年至西罗马帝国灭亡 C.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1640年至1917年 答案:B 9.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求和心理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属于建设生态城市的哪项原则:() A.因地制宜原则 B.以人为本原则 C.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D.系统性原则 答案:B

现代市政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市政的含义和范围: 市政就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治系统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相互影响的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根据市政的一般含义和我国的际情况,我国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对于市政的范围,无论是市政主体还是市政客体,对其理解都存在着不同的范围。就市政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大市政、中市政、小市政三个层次。 所谓大市政主体,即认为市政主体为城市的整个政治系统,包括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 所谓的中市政主体,是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家政权机关。 所谓的小政府主体,是从行政的角度专指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就市政客体角度来说,可以从大中小三个层面来理解。具体如下: 从大的层面来说,市政管理的客体既包括市辖区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管理活动。 从中的层面来说,市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从小的层面来说,有人把市政客体仅仅理解为市政工程、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的管理,把市政理解为是对城市事务的管理。这种理解显然是过于狭窄,同现代化市政的情况并不完全符合。 市政的特征: 市政的特定含义决定了它固有的一些特征,概括地讲,市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①政治性。市政实际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 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个城市的政治活动。 ②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市政系统、市政要素、市政过程之间 相互渗透、相互维系,围绕着统一的市政目标,发挥出市政的整体功能。 ③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现代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 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④动态性。市政是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事务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它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 结构,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 ⑤双重性。在我国,市政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保证政令统一,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从本 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和实施辖区内的方针政策,维护本市的正当权益,代表和反映市民的利益。 中国市政的特点: 中国的市政建制以城市为依托建立,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自身的特点。 ①市政建制具有双重性和职能的广泛性。我国的市既具有一般地域型行政建制的性质,又具有专门市政型 行政建制的性质。由于市政建制的双重性,使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 ②市政结构的同一性和法律地位的非自治性。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有关法律对市的政权组织形式作了 统一的规定,我国所有的市的政权组织基本都按照这一种模式设置,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同时,又由于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因此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市的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③市政行政地位的等级性和内设层级的混合性。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市的 内部层级大都混合设置。 中国市政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市政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具体说来,市政有以下相互关联的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