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8条模拟、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58条模拟、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1、HC为COMS电平,HCT为TTL电平

2、LS输入开路为高电平,HC输入不允许开路,HC一般都要求有上下拉电阻来确定输入端无效时的电平。LS 却没有这个要求

3、LS输出下拉强上拉弱,HC上拉下拉相同

4、工作电压:LS只能用5V,而HC一般为2V到6V

5、CMOS可以驱动TTL,但反过来是不行的。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需要加上拉电阻,将2.4V~3.6V之间的电压上拉起来,让CMOS检测到高电平输入

6、驱动能力不同,LS一般高电平的驱动能力为5mA,低电平为20mA;而CMOS的高低电平均为5mA

7、RS232电平为+12V为逻辑负,-12为逻辑正

8、74系列为商用,54为军用

9、TTL高电平>2.4V,TTL低电平<0.4V, 噪声容限0.4V

10、OC门,即集电极开路门电路(为什么会有OC门?因为要实现“线与”逻辑),OD门,即漏极开路门电路,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能将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否则它一般只作为开关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并且只能吸收电流,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才能对外输出电流

11、COMS的输入电流超过1mA,就有可能烧坏COMS

12、当接长信号传输线时,在COMS电路端接匹配电阻

13、在门电路输入端串联10K电阻后再输入低电平,输入端出呈现的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

14、如果电路中出现3.3V的COMS电路去驱动5V CMOS电路的情况,如3.3V单片机去驱动74HC,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将74HC换成74HCT的芯片,因为3.3VCMOS 可以直接驱动5V的TTL电路;或者加电压转换芯片;还有就是把单片机的I/O口设为开漏,然后加上拉电阻到5V,这种情况下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阻的大小,以保证信号的上升沿时间。

15、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16、由于漏级开路,所以后级电路必须接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就可以决定输出电平。这样漏极开路形式就可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用于电平转换。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上升沿的时候通过外部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进行充电,所以上升沿的时间可能不够迅速,尽量使用下降沿

17、几种电平转换方法:

(1) 晶体管+上拉电阻法

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OC/OD 的场合。

(3) 74xHCT系列芯片升压(3.3V→5V)

凡是输入与5V TTL 电平兼容的5V CMOS 器件都可以用作3.3V→5V 电平转换。这是由于3.3V CMOS 的电平刚好和5VTTL电平兼容(巧合),而CMOS 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廉价的选择如74xHCT(HCT/AHCT/VHCT/AHCT1G/VHCT1G/...) 系列(那个字母T 就表示TTL 兼容)。

(4) 超限输入降压法(5V→3.3V,3.3V→1.8V, ...)

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的逻辑器件,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这里的"超限"是指超过电源,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例如,74AHC/VHC 系列芯片,其datasheets 明确注明"输入电压范围为0~5.5V",如果采用3.3V 供电,就可以实现5V→3.3V 电平转换。

(5) 专用电平转换芯片

最著名的就是164245,不仅可以用作升压/降压,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但是也是很昂贵的(俺前不久买还是¥45/片,虽是零售,也贵的吓人),因此若非必要,最好用前两个方案。

(6) 电阻分压法

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5V电平,经1.6k+3.3k电阻分压,就是3.3V。

(7) 限流电阻法

18、无极性电容和有极性电容:前者的封装基本为0805,0603。后者用的最多为铝电解电容,好一点的钽电容

19、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 塑料四边引出扁平封装), 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 球栅阵列封装), PGA(Pin Grid Array Package, 针栅阵列封装),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塑料有引线芯片载体), SOP(Small Outline Package, 小尺寸封装), TOS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薄小外形封装), SOIC(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小外形集成电路封装)

20、集成电路常见的封装形式

QFP(quad flat package) 四面有鸥翼型脚(封装) 见图一

BGA(ball grid array) 球栅阵列(封装) 见图二

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四边有内勾型脚(封装) 见图三

SOJ(small outline junction) 两边有内勾型脚(封装) 见图四

SOIC(small 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两面有鸥翼型脚(封装) 见图五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21、屏蔽线对静电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双绞线对电磁感应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22、模拟信号采样抗干扰技术:可以采用具有差动输入的测量放大器,采用屏蔽双胶线传输测量信号,或将电压信号改变为电流信号,以及采用阻容滤波等技术

23、闲置不用的IC管脚不要悬空以避免干扰引入。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接输出。单片机不用的I/O口定义成输出。单片机上有一个以上电源、接地端,每个都要接上,不要悬空

24、电阻阻值色环表示法:普通的色环电阻器用4环表示,精密电阻器用5环表示

25、电阻的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26、电容的作用:隔直流,旁路,耦合,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等

27、一般电容的数字表示法单位为pF,电解电容一般为uF

28、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容器的容量(即储存电荷的容量), 耐压值(指在额定温度范围内电容能长时间可靠工作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耐温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

29、电感器的作用:滤波,陷波,振荡,储存磁能等

30、电感器的分类:空芯电感和磁芯电感.磁芯电感又可称为铁芯电感和铜芯电感等

31、半导体二极管的分类

a) 按材质分: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b) 按用途分: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

32、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33、Socket是一种插座封装形式,是一种矩型的插座;Slot是一种插槽封装形式,是一种长方形的插槽

34、晶振的测量方法:用万用表RX10K档测量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应为无穷大.若测得石英晶体振荡器有一定的阻值或为零,则说明该石英晶体振荡器已漏电或击穿损坏

35、IO口输出高电平时,驱动能力最低,对外显示为推电流;IO口输出低电平时,驱动能力最大,对外显示为拉电流

36、外围集成数字驱动电路如果驱动的是感性负载,必须加限流电阻或钳住二极管

37、9013提供的驱动电流有300mA

38、输出数据应该锁存(外围速度跟不上,所以需要锁存),输入数据应该有三态缓冲(加入了高阻状态,不至于对内部的数据总线产生影响)

39、8位并行输出口(必须带有锁存功能):74LS377,74LS273.8位并行输入口(必须是三态门):74LS373,74LS244

40、串行口扩展并行口,并行输入口:74LS165。并行输出口:74LS164

41、键盘工作方式有三种:

l 编程扫描方式

l 定时扫描方式

l 中断方式。还可以专门设计一个IO口用来进行双功能键的设计(上档键和下档键)

42、对于TTL负载,主要应考虑直流负载特性,因为TTL的电流大,分布电容小。对于MOS 型负载,主要应考虑交流负载特性,因为MOS型负载的输入电流小,主要考虑分布电容

43、特别注意总线负载平衡的概念!

44、上拉电阻的好处:

l 提高信号电平

l 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电磁信号通过DB进入CPU)

l 抑制静电干扰(CMOS芯片)

l 反射波干扰(长远距离传输)

45、稳压时,采用两级集成稳压芯片稳压效果更好

46、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l 终端并联阻抗匹配(高电平下降)

l 始端串联匹配(低电平抬高)

l 终端并联隔直流匹配(RC串联接地)

l 终端接钳位二极管

47、接地分两种:外壳接地(真正的接地)和工作接地(浮地)

48、在单片机中地的种类:数字地,模拟地,功率地(电流大,地线粗),信号地,交流地,屏蔽地

49、一点接地:低频电路(1MHZ以下)。多点接地:高频电路(10MHZ以上)

50、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公用,数字地和模拟地最好分开,然后在一点相连

51、揩振回路:可以选用云母、高频陶瓷电容,隔直流:可以选用纸介、涤纶、云母、电解、陶瓷等电容,滤波:可以选用电解电容,旁路:可以选用涤纶、纸介、陶瓷、电解等电容

52、二极管应用电路

(1) 限幅电路---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导通后两端电压基本不变的特点组成,将信号限定

在某一范围中变化,分为单限幅和双限幅电路。多用于信号处理电路中。

(2) 箝位电路---将输出电压箝位在一定数值上。

(3) 开关电路---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以接通和断开电路,广泛用于数字电路中。

(4) 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将交流信号变为直流信号,广泛用于直流稳压电源中。

(5) 低电压稳压电路---利用二极管导通后两端电压基本不变的特点,采用几只二极管串联,获得3V以下输出电压

53、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F或者更大

54、上拉电阻总结:

l 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l 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l 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l 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l 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l 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l 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55、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56、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57、旁路电容:产生一个交流分路,从而消去进入易感区的那些不需要的能量。去耦电容: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电源给有源器件,以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和将噪声引导到地(他的取值大约为旁路电容的1/100到1/1000)

58、有源蜂鸣器:内部有振荡电路,通电就可以响。无源蜂鸣器:内部没有振荡电路,需要外加2K-5K的方波信号才能响

58条模拟、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1、HC为COMS电平,HCT为TTL电平 2、LS输入开路为高电平,HC输入不允许开路,HC一般都要求有上下拉电阻来确定输入端无效时的电平。LS 却没有这个要求 3、LS输出下拉强上拉弱,HC上拉下拉相同 4、工作电压:LS只能用5V,而HC一般为2V到6V 5、CMOS可以驱动TTL,但反过来是不行的。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需要加上拉电阻,将2.4V~3.6V之间的电压上拉起来,让CMOS检测到高电平输入 6、驱动能力不同,LS一般高电平的驱动能力为5mA,低电平为20mA;而CMOS的高低电平均为5mA 7、RS232电平为+12V为逻辑负,-12为逻辑正 8、74系列为商用,54为军用 9、TTL高电平>2.4V,TTL低电平<0.4V, 噪声容限0.4V 10、OC门,即集电极开路门电路(为什么会有OC门?因为要实现“线与”逻辑),OD门,即漏极开路门电路,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能将开关电平作为高低电平用。否则它一般只作为开关大电压和大电流负载,所以又叫做驱动门电路。并且只能吸收电流,必须外界上拉电阻和电源才才能对外输出电流 11、COMS的输入电流超过1mA,就有可能烧坏COMS 12、当接长信号传输线时,在COMS电路端接匹配电阻 13、在门电路输入端串联10K电阻后再输入低电平,输入端出呈现的是高电平而不是低电平

14、如果电路中出现3.3V的COMS电路去驱动5V CMOS电路的情况,如3.3V单片机去驱动74HC,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最简单的就是直接将74HC换成74HCT的芯片,因为3.3VCMOS 可以直接驱动5V的TTL电路;或者加电压转换芯片;还有就是把单片机的I/O口设为开漏,然后加上拉电阻到5V,这种情况下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阻的大小,以保证信号的上升沿时间。 15、逻辑门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拉电流),逻辑门输出为低电平时的负载电流(为灌电流) 16、由于漏级开路,所以后级电路必须接一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就可以决定输出电平。这样漏极开路形式就可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用于电平转换。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上升沿的时候通过外部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进行充电,所以上升沿的时间可能不够迅速,尽量使用下降沿 17、几种电平转换方法: (1) 晶体管+上拉电阻法 就是一个双极型三极管或MOSFET,C/D极接一个上拉电阻到正电源,输入电平很灵活,输出电平大致就是正电源电平。 (2) OC/OD 器件+上拉电阻法 跟(1) 类似。适用于器件输出刚好为OC/OD 的场合。 (3) 74xHCT系列芯片升压(3.3V→5V) 凡是输入与5V TTL 电平兼容的5V CMOS 器件都可以用作3.3V→5V 电平转换。这是由于3.3V CMOS 的电平刚好和5VTTL电平兼容(巧合),而CMOS 的输出电平总是接近电源电平的。廉价的选择如74xHCT(HCT/AHCT/VHCT/AHCT1G/VHCT1G/...) 系列(那个字母T 就表示TTL 兼容)。 (4) 超限输入降压法(5V→3.3V,3.3V→1.8V, ...) 凡是允许输入电平超过电源的逻辑器件,都可以用作降低电平。这里的"超限"是指超过电源,许多较古老的器件都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电源,但越来越多的新器件取消了这个限制(改变了输入级保护电路)。例如,74AHC/VHC 系列芯片,其datasheets 明确注明"输入电压范围为0~5.5V",如果采用3.3V 供电,就可以实现5V→3.3V 电平转换。 (5) 专用电平转换芯片 最著名的就是164245,不仅可以用作升压/降压,而且允许两边电源不同步。这是最通用的电平转换方案,但是也是很昂贵的(俺前不久买还是¥45/片,虽是零售,也贵的吓人),因此若非必要,最好用前两个方案。 (6) 电阻分压法 最简单的降低电平的方法。5V电平,经1.6k+3.3k电阻分压,就是3.3V。 (7) 限流电阻法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数字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等领域。它用二进制表示信号状态,通过逻辑门实现逻辑运算,从而实现各种功能。下面是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总结。 1.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是用离散的数值表示的信号,如二进制数,可以表示逻辑状态;而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变化的信号,可以表示各种物理量。 2. 二进制表示: 二进制是一种只包含0和1两个数的数字系统,适合数字电路表示。二进制数的位权是2的次幂,最高位是最高次幂。 3. 逻辑门: 逻辑门是用来实现逻辑运算的基本电路单元。包括与门(AND gate)、或门(OR gate)、非门(NOT gate)、异或门(XOR gate)等。逻辑门接受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信号。 4. 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包括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与运算表示所有输入信号都为1时输出为1,否则为0;或运算表示有一个输入信号为1时输出为1,否则为0;非运算表示输入信号为0时输出为1,为1时输出为0。 5. 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构成的电路,在任意时刻,根据输 入信号的不同组合,产生不同的输出信号。组合逻辑电路根据布尔代数的原理设计,可以实现各种逻辑功能。 6. 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是一种处理逻辑运算的代数系统,它定义了逻辑运 算的数学规则。包括与运算的性质、或运算的性质、非运算的性质等。 7. 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不仅依赖于输入信号的组合,还依赖于时钟信号。时序逻辑电路包含存储器单元,可以存储上一时刻的输出,从而实现存储和反馈。 8. 编码器和解码器: 编码器将一组输入信号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码,解码器则将 二进制码转换为对应的输出信号。编码器和解码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数码显示等领域。 9. 多路选择器: 多路选择器是一种能够根据选择信号选择多个输入中的一个 输出。多路选择器可以用于数据选择、地址选择等。 10. 计数器: 计数器是一种可以根据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进行计数的电路。计数器广泛应用于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中,如频率分频、计时等。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第一节数制与码制 一几种常用数制 1.十进制 基数为10,数码为:0~9; 运算规律:逢十进一,即:9+1=10。 十进制数的权展开式:任意一个十进制数都可以表示为各个数位上的数码与其对应的权的乘积之和,称为位权展开式。如:(5555)10=5×103+5×102+5×101+5×100又如:(209.04)10= 2×102+0×101+9×100+0×10-1+4 ×10-2 二进制 基数为2,数码为:0、1; 运算规律:逢二进一,即:1+1=10。 二进制数的权展开式: 如:(101.01)2=1×22+0×21+1×20+0×2-1+1 ×2-2=(5.25)10 2.八进制 基数为8,数码为:0~7; 运算规律:逢八进一。 八进制数的权展开式: 如:(207.04)10=2×82+0×81+7×80+0×8-1+4 ×8-2 =(135.0625)10 十六进制 基数为十六,数码为:0~9、A~F; 运算规律:逢十六进一。 十六进制数的权展开式: 如:(D8.A)2=13×161+8×160+10 ×16-1=(216.625)10二不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方法:把二进制数按位权展开式展开 (2)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整数部分采用基数连除法,先得到的余数为低位,后得到的余数为高位。小数部分采用基数连乘法,先得到的整数为高位,后得到的整数为低位。例:

所以:(44.375)10=(101100.011)2 2. 八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方法:整数部分除八取余,小数部分乘八取整。 3. 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方法:整数部分除十六取余,小数部分乘十六取整。 4. 八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将二进制数由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3位分成一组,不够3位补零,则每组二进制数便是一位八进制数。 (2)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 5. 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按照每4位二进制数对应于一位十六进制数进行转换。 三 码制 码制即骗码方式,编码即用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二进制码去表示数或字符等. 1.二-十进制编码(BCD 码) 为使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转换更方便,常使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代码,这种代码称为二-十进制码,简称 BCD 码. 由于去掉六种多余状态的方法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BCD 码,如去掉最后六种状态得到的是8421码,去掉最前和最后三种状态得到的是余3码,另外还有格雷码,它是在任意相邻的两组代码中只有一位码不同,这样可使当连续变化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小,可靠性高。格雷码又称反射码,一个N 位的格雷码可由N-1位格雷码按一定规律写出。 常用的BCD 码见P10表1-2,其中前三种为有权码,后两种为无权码. 3. 海明码 二进制信息在传送时,可能会发生错误,利用海明码不但可以发现错误,还能校正错误,下面以8421海明校验码为例来说明. 8421海明校验码是由8421码作信息位,再加3位校验位组成,它是一个七位代码,编码方式见P11表1-3. 表中B1——B4是8421码的信息位,P1——P3是3位校验位,8421海明码可以检

数字电路知识点总结

数字电路知识点总结 数字电路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计算 机基础架构的基础,贯穿着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深入了解数字电路 的知识点对于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设计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都 非常有帮助。本文将对数字电路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简要介绍。 1. 逻辑门 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件,用来实现布尔逻辑运算。常见的逻 辑门有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异或门(XOR)等。它们的输入和输出通过0和1表示,0代表低电平,1代表高电平。逻辑门可以通过组合方式实现复杂的功能,例如加法器、多路选择器等。 2. 触发器 触发器是用来存储和记忆信息的元件,常见的有SR触发器、D触 发器、JK触发器等。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可以由输入和触发器的当前状 态决定,从而实现存储功能。在数字电路中,触发器常用来实现寄存 器和计数器等重要电路。 3. 编码器和解码器 编码器和解码器是数字电路中用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转换的重要元件。编码器将多个输入信号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代码,而解码器则将二进

制代码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显示驱动、通信系统等领域。 4. 半加器和全加器 半加器是用来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的电路。它可以处理两个输入位的加法,同时还能输出一个和位和一个进位位。全加器是由两个半加器组成的,可以实现三个二进制数位的加法运算。半加器和全加器是数字电路中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内部的运算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 5. 数制转换 数字电路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常见的数制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在计算机系统中,二进制是最常用的数制。数制转换电路可以实现不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使得数字电路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 6. 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 数字电路可以分为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两大类。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只与当前输入有关,不受过去的输入或状态的影响。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受当前输入和过去输入及状态的影响。理解和应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对于设计和实现数字电路非常重要。 7. 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数字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逻辑功能、性能优化、布局规划、时序分析等方面。设计数字电路需要从需求出发,明确功能和性能要求,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考试要点总结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考试要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模拟电路:能够处理连续信号并输出连续信号的电路。 数字电路:能够处理离散信号并输出离散信号的电路。 模拟信号:连续可变物理量的信号。 数字信号: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 示波器:用于观察波形的仪器,可用于测量电压和时间。 逻辑门:基本的数字电路部件,是实现布尔代数运算的基础。 二、模拟电路 1. 基本电路单元 1.1 电阻 电阻是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用来限制电流大小。 1.2 电容 电容用来存储电能,能够使电压随时间变化,而电流保持恒定。 1.3 电感 电感是存储磁能的元件,可以使电流随时间变化,而电压保持恒定。 2. 放大器 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的电路。 2.1 运放 运放是从模拟电路中最常见而又重要的放大器。它具有很高的电压增益、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等一系列优点。 2.2 三极管放大器 三极管具有放大和开关的双重功能,其放大性能比运放要差,但价格便宜、体积小。

3. 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从混杂的信号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信号。 3.1 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能够滤掉高频信号,保留低频信号。 3.2 高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能够滤掉低频信号,保留高频信号。 3.3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能够通过选择性地滤除非希望的频率而保留一定范围的频率。 4. 振荡器 振荡器是将电能转化为振动能的电路。 4.1 电容振荡器 电容振荡器基于电容和电感的振荡原理。 4.2 晶体振荡器 晶体振荡器使用了晶体的石英共振效应,生成非常稳定的振荡信号。 三、数字电路 1. 基本逻辑门 1.1 与门 与门的输出信号为1的条件是所有输入信号都为1。 1.2 或门 或门的输出信号为0的条件是所有输入信号都为0。 1.3 非门 非门只有一个输入,其输出正好与输入相反。 1.4 异或门 异或门的输出信号在有且仅有一个输入信号为1时为1,否则为0。

数电模电基础知识总结

数电模电基础知识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数电模电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数电模电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数电基础知识 1. 二进制 二进制是数电领域最为基础的概念之一。它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进位制。在二进制中,每一位的权值是2的幂,例如1表示2^0,2表示2^1,4表示2^2,以此类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用于表示和处理数据,是研究数电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石。 2. 逻辑门 逻辑门是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电子器件,用于实现逻辑运算。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与门接受两个输入,当两个输入同时为1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或门接受两个输入,当两个输入中至少有一个为1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非门只有一个输入,当输入为1时,输出为0;当输入为0时,输出为1。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逻辑门,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 3. 翻转器和触发器 翻转器和触发器是将电路的输出状态保持在某个时间点的器件。翻转器是一种双稳态电路,有两个互逆的输出状态,常见的翻转器有RS翻转器、JK翻转器等。触发器是一种带有时钟输入的翻转器,常用

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二、模电基础知识 1. 电阻、电容和电感 电阻、电容和电感是模电领域中最基础的电路元件。电阻用于限制电流大小,电容用于存储电荷和能量,电感用于存储磁能和抵抗电流变化。它们在电路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对电路性质有重要影响。 2. 放大器 放大器是模电领域中常见的电路元件,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常见的放大器包括运放放大器、功放等。运放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增益的差模放大器,广泛应用于模拟电路设计中。功放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常见于音响设备中。 3. 滤波器 滤波器用于将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将其他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抑制。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滤波器在电子设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音频设备中用于剔除噪音和杂音。 三、数模混合电路 1.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结合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是电子技术中两种不同的电路类型。数字电路处理离散的逻辑信号,使用二进制表示信息;而模拟电路处理连续的信号,使用模拟量表示信息。数模混合电路将这两种电路结合在一

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是电子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基本电路原理、模拟信号处理和电子设备的设计与调试等方面。在本文中,我们将对 一些常见的模拟电路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基本电路原理 1.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Voltage)表示电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电流(Current)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量,电阻(Resistance)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力。 2. 电路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和电压分压定律等是电 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应用这些定律可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3. 电容和电感:电容(Capacitance)是指电路中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电感(Inductance)是指电路中的线圈等能够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元件,它们对电路的频率有不同的响应。 二、放大电路 1. 放大器类型:放大器按照输入和输出信号类型的特点可以分为电 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2. 放大器参数和特性:增益(Gain)、频率响应、输入电阻和输出 电阻是评价放大器性能的重要参数。

3. 放大器的工作点和偏置:为了使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设置适当的工作点和偏置,可以通过直流耦合、交流耦合和电容耦合等方式实现。 三、滤波电路 1. RC滤波器: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滤波器能够实现对特定频率信号的滤波作用,常见的有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2. LC滤波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LC滤波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信号进行滤波,常见的有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3. 滤波器参数和设计: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衰减率和相位延迟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和信号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四、振荡电路 1. 振荡器类型:振荡器可以按照输出波形分为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和脉冲波振荡器等,按照工作原理又可分为LC振荡器和RC振荡器等。 2. 反馈和稳定性:振荡器的稳定性和正反馈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合适的反馈回路可以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输出。 五、运算放大器 1. 运放基本特点:运放是一种重要的放大器元件,具有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中。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电路是指电流在一定路径上流动的方式。了解基础的电路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子设备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路的基础知识。 1. 电流:电子通过导体(如金属线)流动时形成的电流。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 2. 电压: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的势能差。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压可以通过电压表来测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可以通过电阻表来测量。 4. 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和线条表示电路的图示。电路图中通常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5. 并联和串联:在电路中,元件可以连接成并联或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元件是平行连接的,电流会在元件之间分流。在串联电路中,元件是依次连接的,电流会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6. Ohm定律:Ohm定律是电路学最基本的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Ohm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根据Ohm定律,电阻越大,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越大。

7. 电容: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它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电容可以在电子设备 中用来储存电荷、滤波和调节电压。 8. 电感:电感是电流产生感应电压的元件。它由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电感 可以用来过滤、滤波和储存能量。 9.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处理逻辑运算的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门可以用来构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电子设备。 10.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处理连续的信号,例如声音和光线。数字电路处理离散的信号,例如数字音频和图像。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通常在电子设备中同时存在。 以上是电路知识的基础知识介绍。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这些知识。电路知识对电子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它们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子设备。

模电知识点总结pdf手写

模电知识点总结pdf手写 模电知识点总结PDF手写 一、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作为电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电子技术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主要研究电子电路中的模拟信号的处理与传输,包括模拟电路的设计、分析与测试等内容。对于学习和掌握模电知识,一个全面的知识点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结合PDF手写的方式,对模电知识点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二、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1.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数字电路处理的是离散的数字信号。 2.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信号处理元件(如电容、电感、二极管等)、放大器、滤波器等。 3.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参数及相关计算方法。 4.电路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超节点定理、等效电路等。 三、放大器设计与分析 1.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放大器用于增大信号的幅度,常见的放大器有共射极放大器、共集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等。 2.放大器的频率特性:通频带、增益带宽积、低频响应、高频响应等。 3.放大器参数的计算方法: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4.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极点与零点分布、稳定性判据、稳定性设计等。

四、滤波器设计与分析 1.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滤波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2.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频率响应曲线、通频带、阻带、滤波器的增益等。 3.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积分法、微分法、频率转换法、电流増强法等。 4.滤波器的实际应用:音频滤波器、图像滤波器、通信系统中的滤波器等。 五、运算放大器 1.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与模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电源端及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性。 2.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比较电路、求和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等。 3.运算放大器的常用应用电路:反馈放大器、积分放大器、微分放大器等。 4.运算放大器的理想运算:虚短法、虚断法、理想运算法、实际运算法等方法。 六、电源与电路稳定性 1.电源的稳定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开关稳压器等。 2.电路的稳定性分析:负反馈、正反馈、干扰响应等。 七、实验与测试技术 1.模电实验基础: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电路的搭建、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 2.信号源与信号测量技术: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仪器的使用。 3.数据转换技术:数模转换、模数转换等技术的应用。

数电模电基础知识总结

数电模电基础知识总结 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支重要分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数电模电基础知识是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电子技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数电模电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数电基础知识 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是电子系统中常用的两种信号形式。数字信号是以离散的、有限个数的数值表示的信号,是通过对连续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的。数字信号具有离散性、可编程性、可靠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中。而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可以取无限个数的数值,用于传输和处理连续的实时信号。 2.二进制系统 二进制系统是一种数学计数系统,它只使用两个数字0和1表示数值。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和指令都是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和处理的。二进制系统有简单、直观、易于计算等优点,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3.逻辑门电路 逻辑门电路是电子系统中常用的一类组合逻辑电路,根据输入信号经过门电路的逻辑运算,最终得到输出信号。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布尔代数中的逻辑

运算,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基础。 4.计数器和寄存器 计数器和寄存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存储器件。计数器是一种能 够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计数的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时序电路设计和计 数问题的解决。寄存器是一种能够暂时存储二进制数据的电子装置, 常用于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等。 二、模电基础知识 1.放大器 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放大信号的幅度。放大器可以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以便于处理和传输。常见的 放大器有分立元件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和集成放大器等。 2.滤波器 滤波器是模拟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改变信号频率的 分布特性。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频率的要求实现对特定频段的放大或 衰减。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 滤波器等。 3.振荡器 振荡器是模拟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电子器件,用于产生稳定的周期 性信号。振荡器可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广泛应用于时钟源、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等电子设备中。 4.芯片和集成电路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作为一位硬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就是两个基本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模拟电路(电子电路) 模拟信号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 3.初级模拟电路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1放大、2信号源。 4、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 数字电路(开展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 数字信号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开展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1、同时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根底,使用二进制数字

信号,既能开展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开展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2、实现简单,系统可靠 以二进制作为根底的数字逻辑电路,可靠性较强。电源电压的小的波动对其没有影响,温度和工艺偏差对其工作的可靠性影响也比模拟电路小得多。 3、集成度高,功能实现容易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导读:作为一位硬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就是两个基本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个电路的基本知识。 二、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之间的区别 模拟电路是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 模拟信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量。因为所有的电子系统都是要以具体的电子器件,

模拟与数字电路基础期末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因此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确实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操纵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操纵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大),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别离是(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固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纳(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固交流输出电流采纳(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关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fl ), (1+AF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排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纳(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1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因此经常使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因此它普遍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波),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流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 ) 1、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因此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4、三极管是(电流)操纵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操纵元件。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增大),发射结压降UBE(减小)。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历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固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纳(直流)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纳(电压)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 ),关于深度负反馈Af= (1/F )。 10、共模信号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 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交越)失真,能够利用(甲乙)类互补功放来克服。 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调频),低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载波)。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极输入信号控制发射结电流,从 而控制集电极电流,实现信号放大。 3.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共发射极放大倍数最大,共集电极 放大倍数最小。 三.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 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的作用。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跟随和电流跟随的作用。 3.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的作用,输入电阻较低。 4.三极管的偏置电路---通过对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进行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区,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四.三极管的应用 1.放大器---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 2.开关---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3.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4.稳压电源---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实现稳定的 输出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复资料总结

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半导体具有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载流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是半 导体中的两种主要载流体。 5.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包括载流子的浓度、体电阻和转型等。 7.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结,具有单 向导电性和接触电位差等特性。 8.PN结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不同电压下,PN结的电流和电 压之间的关系。 二.半导体二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是由PN结组成的单向导电器件。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有在正向电压作用 下才能导通,反向电压下截止。

数字和模拟电路笔记积累

概念等 1.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导体: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 绝缘体:有的物质儿乎不导电,称为绝缘体,如橡皮、陶瓷、塑料和石英。 半导体:另有一类物质的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如错、硅、神化稼和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等。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力明显变化。 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会使它的导电能力明显改变。 2•在常温下,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 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 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大特点。 3.N型半导体:自山电子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半导体。 P型半导体:空穴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 4•电子学中放大的U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电压放大电路 电压放大电路可以用有输入口和输岀口的四端网络表示 5•放大电路中 交流通道: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 直流通道: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 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道分析。 6•集成电路的优点:工作稳定、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 集成电路的分类: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 小、中、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将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做在同一个半导体基片上。 7•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的特点: 1.电路元件制作在一个芯片上,元件参数偏差方向一致,温度均一性好 2.电阻元件山硅半导体构成,范圉在儿十到20千欧,精度低。高阻值电阻用三极管有源元件代替或外接。 3•儿十pF以下的小电容用PN结的结电容构成、大电容要外接。 4.二极管一般用三极管的发射结构成。 1•数字量和模拟量 数字量:变化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是不连续的。(存在一个最小数量单位△)模拟量:数字量以外的物理量。 电子电路的作用:处理信息 模拟电路:用连续的模拟电压/电流值来表示信息 数字电路:用一个离散的电压序列来表示信息 2•数字电路中釆用二进制表示数量的大小,每一位只有1和0两种状态。 正逻辑: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负逻辑:低电平为1、高电平为0 3•产生高、低电平的方法:通过控制半导体开关电路的开关状态实现。

模电数电知识总结

1.模电和数电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 参考要点: ①模电主要讲述对模拟信号进行产生、放大和处理的模拟集成电路;数电主要是通过数字逻辑和计算 去分析、处理信号,数字逻辑电路的构成及运用.由于数字电路稳定性高,结果再现性好;易于设计等诸多优点,因此是今后的开展方向.但现实世界中信息都是模拟信息,模电是不可能淘汰的.单就一个系统而言模电局部可能会减少,理想构成为:模拟输入一AD采样〔数字化〕--数字处理一DA转换一模拟输出. ②电力专业学生学习模电数电, 了解常见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掌握简单的电路设计, 对于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弱电限制强电等情况很有帮助.而且目前我国正在建设智能 电网,模电数电的这些知识为电网高速通信网络,智能表计等智能电网核心设备打下了根底. 模电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时间离散、数值也离散的信号称为数 字信号.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电子系统都采用计算机来对信号进行处理, 由于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模拟信号,所以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放大电路的类型和主要性能指标. ①电压放大、电流放大、互阻放大和互导放大.电压放大电路主要考虑电压增益,电流放大电路主要考 虑电流增益,需要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可利用互阻放大电 路,把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相应的电流输出,这种电路为互导放大电路.这四种放大电路模型可实现相互转换. 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增益、频率响应和非线性失真.输入电阻等于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它 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幅值的大小;输出电阻的大小决定了它带负载的水平,在信号源短路和负载开路情况下,在放大电路输出端加一个测试电压,相应产生一测试电流就能求得输出电阻;增益实际上反映了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限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的水平;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指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由于元器件特性的非线性和放大电路工作电源受有限电压的限制而造成的失真为非线性失真.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组成和工作区域. ①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直接耦合放大器,它作为根本的电子器件,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电路,如电 子电路中的比例、求和、求差、积分和微分等模拟运算电路.

模电数电知识总结

1.模电和数电的主要内容,学习目的。 参考要点: ①模电主要讲述对模拟信号进行产生、放大和处理的模拟集成电路;数电主要是通过 数字逻辑和计算去分析、处理信号,数字逻辑电路的构成及运用。由于数字电路稳 定性高,结果再现性好;易于设计等诸多优点,因此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现实世 界中信息都是模拟信息,模电是不可能淘汰的。单就一个系统而言模电部分可能会 减少,理想构成为:模拟输入—AD采样(数字化)--数字处理—DA转换—模拟输出。 ②电力专业学生学习模电数电,了解常见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掌握简单的电路设计, 对于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弱电控制强电等情况很有帮助。而且目前我国正在建设智能 电网,模电数电的这些知识为电网高速通信网络,智能表计等智能电网核心设备打 下了基础。 模电 一、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时间离散、数值也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电子系统都采用计算机来对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模拟信号,所以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二、放大电路的类型和主要性能指标。 ①电压放大、电流放大、互阻放大和互导放大。电压放大电路主要考虑电压增益,电 流放大电路主要考虑电流增益,需要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可利用互阻放大电 路,把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相应的电流输出,这种电路为互导放大电路。这四种放 大电路模型可实现相互转换。 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增益、频率响应和非线性失真。输入电阻等于输入电压与输 入电流的比值,它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幅值的大小;输出电阻 的大小决定了它带负载的能力,在信号源短路和负载开路情况下,在放大电路输出 端加一个测试电压,相应产生一测试电流就能求得输出电阻;增益实际上反映了放 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的能力;放大电路频率 响应指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由于元 器件特性的非线性和放大电路工作电源受有限电压的限制而造成的失真为非线性 失真。

数字电路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数字电路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数字电路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 一、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与二进制数的转换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二、基本逻辑门电路 第二章逻辑代数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和波形图等。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1.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A + 0 = A,A × 1 = A A + 1 = 1,A × 0 = 0 2.与普通代数相运算规律 a。交换律:A + B = B + A,A × B = B × A b。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B × C) c。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A + B × C = (A + B) × (A + C) 3.逻辑函数的特殊规律 a。同一律:A + A = A b。摩根定律:A + B = A × B,A × B = A + B c。关于否定的性质:A = A' 二、逻辑函数的基本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出现某一变量 A 的地方,都用一个函数 L 表示,则等式仍然成立,这个

规则称为代入规则。例如:A × B ⊕ C + A × B ⊕ C,可令 L = B ⊕ C,则上式变成 A × L + A × L = A ⊕ L = A ⊕ B ⊕ C。 三、逻辑函数的化简——公式化简法 公式化简法就是利用逻辑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通常,我们将逻辑函数化简为最简的与或表达式。 1.合并项法 利用 A + A' = 1 或 A × A' = 0,将二项合并为一项,合并 时可消去一个变量。例如:L = ABC + ABC = AB(C + C) = AB。 2.吸收法 利用公式 A + A × B = A,消去多余的积项,根据代入规 则 A × B 可以是任何一个复杂的逻辑式。例如化简函数 L = AB + AD + BE,先用摩根定理展开:AB = A + B,再用吸收法: L = AB + AD + BE A + B + AD + BE A + AD) + ( B + BE)

模拟电路知识点

模拟电路 全书 知识点 绪论 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时刻持续、幅度持续的信号(图)。 ·数字信号:时刻、幅度离散的信号(图) 2.放大电路的大体知识 ·输入电阻i R :是从放大器输入口视入的等效交流电阻。i R 是信号源的负载,i R 从信号源吸收信号功率。 ·输出电阻o R :放大器在输出口对负载L R 而言,等效为一个新的信号源(这说明放大器向负载L R 输出功率o P ),该信号源的内阻即为输出电阻。 ·放大器各类增益概念如下: 端电压增益:o V i V A V = 源电压增益:o i VS V s s i V R A A V R R ==+ 电流增益:o I i I A I = 互导增益:o G i I A V = 互阻增益:o I i V A I = 负载开路电压增益(内电压增益):0L o V i R V A V →∞ =,00L V V L R A A R R = + 功率增益:0 ||||P V I i P A A A P = = ·V A 、G A 、R A 、I A 的分贝数为20lg A ;p A 的分贝数为20lg p A 。 ·不同放大器增益不同,但任何正常工作的放大器,必需1>P A 。

·任何单向化放大器都能够用模型来等效,可用模型有四种(图)。 ·频率响应及带宽:o () ()() V i V j A j V j ωωω= 或()()V V A A ωϕω=∠ ()V A ω—— 幅频相应(图):电压增益的模与角频率的关系。 ()ϕω—— 相频相应:输出与输入电压相位差与角频率的关系。 BW —— 带宽:幅频相应的两个半功率点间的频率差H L BW f f =-。 ·线性失真:电容和电感引发,包括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图) ·非线性失真:器件的非线性造成。 第二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一、半导体知识 1.本征半导体 ·单质半导体材料是具有4价共价键晶体结构的硅(Si )和锗(Ge )(图),一些金属化 合物也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如砷化镓GaAs 。前者是制造半导体IC 的材料,后者是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器件和IC 的重要材料。 ·本征半导体:纯净且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激发(又称热激发或产生):在必然的温度下,本征激发产生两种带电性质相反的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对。温度越高,本征激发越强。 ·空穴:半导体中的一种等效q +载流子。空穴导电的本质是价电子依次填补本征晶格中的空位,使局部显示q +电荷的空位宏观定向运动(图)。 ·复合:在必然的温度下,自由电子与空穴在热运动中相遇,使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穴消失的现象。复合是产生的相反进程,当产生等于复合时,称载流子处于平稳状态。 2.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硅(或锗)中渗入微量5价(或3价)元素后形成N 型(或P 型)杂质半导体(P 型:图,N 型:图)。 ·电离:在很低的温度下,N 型(P 型)半导体中的杂质会全数,产生自由电子和杂质正离子对(空穴和杂质负离子对)。 ·载流子:由于杂质电离,使N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自由电子,少子是空穴,而P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空穴,少子是自由电子。 ·在常温下,多子>>少子(图1-7)。多子浓度几乎等于杂质浓度,与温度无关;少子浓度是温度的灵敏函数。 ·在相同搀杂和常温下,Si 的少子浓度远小于Ge 的少子浓度。 二、PN 结 在具有完整晶格的P 型和N 型材料的物理界面周围,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PN 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