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5课全)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5课全)

【2020出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

目录

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本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L形管里的运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υ形管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活动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

3.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

量和形式

2.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

3.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

2.能积极地域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珠、U形管、《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问题:U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沿着U 形轨道多次往复运动?

交流:学生尝试对现象进行解释。

任务:用小钢珠和U形管模拟U形滑板和轨道,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情况。

二、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

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仍能沿着U 形轨道往复运动几次。这是什么原因呢?

尝试用小钢珠和U形管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小钢珠在U形管理的运动情况。

学生思考,提出实验想法。

预设:

方法1:把透明软管玩去成U字形模拟U形轨道,小钢珠模拟U 形滑板,把小钢珠放在U形透明软管里,观察小钢珠在U形透明软管里的运动情况。

方法2:把玻璃球放在有弧度的塑料盆里,观察玻璃球的运动情况。

方法3:用瓦楞纸板制作一条U形轨道,玻璃球模拟U形滑板,把玻璃球放入轨道中,模拟U形滑板。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无论是小球还是U形滑板,它们总是从最高点落到最低点,再由最低点回到最高点。它们之所以这样往复运动着,是因为它们有能量。

U形轨道里滚动的小球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引出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能量总是一个核心概念。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是标量,不是矢量,没有方向。至于正物质与反物质并不是说质量有正负,而是原子核的电性相反,相遇后质量转化为能量。任何运动都需要能量。能量的形式有许多种,例如光能、声能、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

三、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

能量无处不在,像U形管里滚动的小钢珠、移动的推土机、转动的风车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动能等机械能以外,能量还有哪些表现形式?游乐场里有很多游乐设施,说说它们

是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的。

活动:找出游乐场里具有能量的游乐设施,说说这些游乐设施具有哪些形式的能量,把发现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分组交流:学生描述游乐场里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以及它们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整理与小结:游乐场里有热气球、旋转木马、过山车、碰碰车和肌瘤冲浪等游乐设施。期中,热气球具有热能和机械能;旋转木马、过山车和碰碰车具有机械能和电能;激流冲浪具有机械能。

四、拓展延伸

就像游乐设施一样,时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电动机转动需要电能,把水烧开需要热能,绿色植物制作养分需要光能等等请大家距离说说身边还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有机械能。燃料、食物、化学物质中储存的是化学能。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能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水能、风能、化学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源于太阳。新能源有地热、风能、水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模拟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的运动规律,明白了能量的形式与表现,那么不同能量之间会不会相互转化呢?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能量的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第9课《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及其转换”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课用小魔术来引入。魔术同时具有疑惑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学生展开关于能量的探索,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1“神奇的扭扭蛇”通过探索扭扭蛇扭动的原因,解开魔术中留下的疑惑。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能量可以转换活动2“能量的相互转换”,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能量转换现象,二是引导学生去注意生活中能量的转换现象。实践“钻木取火”引导学生通过钻木取火的实践活动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2.能量的特点是以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和形式的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扭扭蛇实验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2.通过列举生活现象,了解能量转换的普遍应用。

3.通过钻木取火实践操作,亲自体验能量间的转换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能量转化和我们生活中之间的紧密关系,乐于用所学知识来改善生活,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扭扭蛇在转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声能转换而来的。

教学难点:

知道能量可以相互转换,能举出能量转化的例子。

课前准备:

PPT课件、剪刀、植被、扭扭棒、能量转换的资料、《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波波和彬彬在学校科技节上看到一个小魔术——扭扭蛇随着音乐转动起来。任务:重演一次小魔术,让扭扭蛇转动起来,并分析扭扭蛇的转动与什么有关?

二、活动1:神奇的扭扭蛇

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探究扭扭蛇动起来的原因吧。

实验工具:剪刀、纸杯、扭扭棒。

实验过程:

1.用剪刀在纸杯上剪个小口;

2.纸杯倒扣在平滑的桌面上;

3.扭扭蛇放到杯子底上;

4.对着纸杯剪口处连续大喊。

注意事项:

1.桌面要平整;

2.纸杯口语桌面接触严密;

3.讲究发音卫生,不要喊破嗓子;

4.鼓励合作完成,也可独立完成。

思考问题:

1.从能量的角度思考一下,扭扭蛇为什么会动起来呢?

2.扭扭蛇能转动,它转动时多具有的机械能是由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的?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汇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小结: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声能。能量可以互相转换,扭扭蛇能动起来是因为声音的声能转化成了扭扭蛇的机械能。

三、活动2:能量的互相转换

PPT播放视频:能量的相互转换。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了一些物体把能量转换的方式。

例如:电视机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和声能,熨斗可以把电能转换成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热能,发声烧水壶可以把热能转换成声能。

小组交流:你能找到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吗?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

电灯——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摩擦生热——动能转化成热能

电钻工作时的火花——动能转化成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电风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

发电机——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电饭锅——电能转化成热能

人的运动——糖原氧化的化学能转化为人运动的机械能和热能

汽车——汽油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广播喇叭——电能转化为喇叭震动的机械能。

出示《科学活动册》中的图片,分析图中由太阳能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并把发现记录在《科学活动册》中。

小结: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能量转换是指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四、实践:钻木取火

大家都知道打火机、煤气灶等取火设备都是近代以来出现的,那么你们知道古人怎样取火吗?

大约6000多年以前,娃人氏偶然发现啄木鸟用又长又尖的嘴,在树木身上的小窟窿里找虫子吃。由于虫子钻的深,啄木鸟嘴巴够不上,只好用坚硬的嘴去钻,不料却钻出浓烟火种。燧人氏受到这个启发,就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的钻,并钻出火星来。为此,人类就掌握了一种取火的方法

古人常用钻木的方式获取火种。尝试钻木取火,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换。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做汇报。

教师小结:钻木的时候因为摩擦会产生热量,当这种热量积累到一定的温度,就会达到木屑的燃点,因为大气中本来就有足够的氧气,

所以就形成了火苗。因此,钻木取火的实质就是摩擦生热。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钻木取火的过程就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量可以互相转换它是以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实验了解能量转换过程:通过列举生活现象,了解能量转换的普遍应用:通过实践操作,亲自体验能量间的转换过程,培养了我们联系实际,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能力。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能量转换的资料,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10课《转动的风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3课。本课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认识风具有能量,人们可以利用风的能量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继而认识到风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本课在情境导入环节通过主题人物的疑问“山顶上装这么多风车是用来干什么的?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了解风具有能量:“活动1风能的利用”是从能量的角度让学生再次认识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如帆船利用风能推动自身前进、风车利用风能来工作等,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风作为一种能量来使用:“活动2风能小吊车”则是通过引导学生亲手制作风能小吊车,在探究中发现利用风能可以让吊车提起重物,认识风能可以转换成机械能:最后的“阅读材料”,则是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利用风能进行发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有时风也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风具有能量,风的能量有强度大小的区别;

2.风能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风俗大小是如何影响小吊车工作”的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目标:

善于留意生活中风能的利用,乐于思考怎样利用风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制作风能小吊车并把物体提起来的过程中,体会风能的作用以及能量间的转换。

教学难点:

探究风俗大小是如何影响小吊车工作的。

课前准备:

PPT课件、吊篮、砝码(重物)、塑料棒、塑料瓶、电风扇、《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出示图片

情境:琪琪和彬彬站在山脚下,他们看着山顶上的风车。

问题:山顶上装这么多风车是用来干什么的?

交流:学生讨论风车的作用。

任务: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风能。

二、活动1:风能的利用

在之前的科学课中我们学习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风可以驱动帆船航行,能使风车转动等,这说明风具有能量。

风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风能?

学生分组交流。(预设:帆船航行利用了风能;放风筝利用了风能,风车转动利用了风能。)

教师小结: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风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我国人民就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埃及尼罗河上的风帆船、中国的木帆船,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记载。唐代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可见那时风帆船已广泛用于江河航运。到了宋代更是我国应用风车的全盛时代,当时流行的垂直轴风车,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风力发电和风力制热也逐步普及到每个家庭。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发电已越来越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最快。

风力制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能中热能的需要越来越大,特别是在高纬度的欧洲、北美取暖,煮水是耗能大户。为了解决家庭及低品位工业热能的需要,风力制热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活动2:风能小吊车

在古代时,人们就知道了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把风能转换成机械能,比如风车提水、磨面等。

制作风能小吊车

制作材料:

塑料瓶、小木棍、坠子、纸盒、细绳、风轮等。

制作过程:

1在塑料瓶的上部钻两个孔;

2.将一根小棒穿过小孔,使小棒能自由转动;

3.然后再小棒的一端固定风轮,另一端系上吊篮,制成风能小吊车。

注意事项:

1.矿泉水瓶要装一多半的水,保持一定的重量;

2.吊篮上的细绳要在木棍的同侧;

3.钻孔时注意安全。

利用风能小吊车实验

(1)实验任务

①研究风能是否可以把重物提起来。

②如果改变风速,会出现什么现象?

③尝试调整风速大小,观察并描述现象

(2)器材准备

台风扇和若干回形针

(3)实验过程

让风能小电车找准平衝,打开电扇电源,分别调到1档、2档和3档。每次都试着往吊篮中加回形针,直到提不起为止。记录每档回形针最多数量。

(4)利用风能小吊车实验记录

教师小结:风速越大,风能就越大,提起的重物就越多。

四、风的危害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或供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有时风也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1、着火的时候风会增长火势。

2、台风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带来的暴雨和海啸威力巨大,破坏性强。

3、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其破坏性极强。

4、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很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伤亡。

5、在风的长期作用下,会侵蚀山峰或山脉,使地变得支离破碎,高低不平,有呈针状、锥状、塔状、蘑菇状等,外貌奇特,这都是风蚀地貌。沙流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对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五、拓展阅读:海上风能

海上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广阔平坦的区域,使得近海风力发电技术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多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在近海风力发电场的商业化运行是国内外风能利用的新趋势。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陆地上的风机总数已经趋于饱和,海上风力发电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海上发电是国际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是“方向中的方向”。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远大于陆地风能,储量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超过7亿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上海已开始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上海的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300兆瓦。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第一座长距离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两侧将建成中国内地首个海上风力发电场。

海上风力发电在未来30年内将会得到大力发展,中国计划在距离海岸大约30英里的地方大规模建造水上风力发电站,这些发电站可能建在巨大的浮体上,也可能深入水下120英尺建在大陆架上。鉴于海面上风力通常比地面上大,因此海上风力发电更具有发展前景。未来20年内海上风力发电量将能够达到750亿瓦,几乎达到中国所有发电站装机容量的70%。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风具有能量,风能有强度大小的区别,风能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了“风速大小是如何影响小吊车工作”的实验探究,让我们要善于留意生活中风能的利用,要乐于思考怎样利用风能。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精编版5课全)

【2020出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能量及其转换》全单元教案 目录

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本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L形管里的运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υ形管模拟实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活动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 3.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

量和形式 2.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 3.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 2.能积极地域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动的原因。 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珠、U形管、《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 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8 课《游乐场里的能量》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游乐场里的能量》是《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及其转换”单元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以及寻找游乐场里的能量,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风能、电能、磁能等。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U 形滑板的秘密”利用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 运动模拟U 形滑板的运动,观察小钢珠的运动情况,了解机械能;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知道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能量”并不陌生,在他们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形 式的能量。学生知道一些能量的形式,如电能、太阳能、光能,但他们较难把物体的运动、变化与能量联系起来。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 2. 知道能量有不同的形式,机械能、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不同 表现形式。 3. 能举例说出身边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4. 对身边的能量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 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游乐设施,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 动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小钢珠、U 形管、能量的相关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 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问题:U 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沿着U 形轨道多次 往复运动? 交流:学生尝试对现象进行解释。 任务:用小钢珠和U 形管模拟U 形滑板和轨道,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

2019版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第12课《神奇的电磁铁》教案设计

2019版新教材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 第12课《神奇的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神奇的电磁铁》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能量及其转换”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让学生认识能量的另一种转换形式一一电能转换为磁能。 本课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1激趣引思,驱动学生探究起重机吸盘吸起钢铁的秘密。活动2模拟起重起吸盘的结构,制作电磁铁,并探究它的特征。活动3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更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安排由递进到发散,兼顾深度及广度的探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2.电磁铁的板是可以改变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磁起动机吸盘内部结构,探究其能吸引钢铁的原因。 2.通过实验了解电磁铁除了磁性之外的其他性质。 3.通过拆开电动玩具观察电磁铁结构,阅读资料,进而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说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而且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 电磁铁性质的实验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PPT课件、铁钉、导线、电池、双面胶、回形针若干、指南针、条形磁铁、《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上课前,我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出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有回形针,提问:大家知道回形针是由什么材质制作得吗?(铁)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转移到另一个盒子里呢?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学生回答:用磁铁。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发现问题:回形针被磁铁吸引住了,但是无法取下来。 看来磁铁虽然能吸引铁,但是它的吸力是永远不变的,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工具,让它吸引回形针它就吸,让它放它就放,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这种工具?

新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2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精品含反思) 班级:任课教师:

1.《巧妙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 1 课。本单元共 7 课,均以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为学习设计的素材,引导学生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一系列关于设计的自主探究活动,学习关于设计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设计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旨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用品的设计,发现设计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隐含在日常用品背后的设计产生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强,也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能力和推理思维。他们对教科书中的回形针、衣架、拉链等探究素材很熟悉,但也可能过于熟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大部分学生不曾留意到这些物品隐含着的巧妙设计,也不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些日常用品的发明史。对于一些物品,如,拉链、圆珠笔等物品的结构,学生也曾对其作用原理感兴趣,也可能曾对此进行过探究。但这些物品的结构较复杂或原理过于抽象,六年级的学生还不能自主探究出来而体验不到其中设计的巧妙之处。因此,本课的教学应尽量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或原理抽象的日常用品,还需通过一些结构图或动画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体会各种物品设计的巧妙。 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日常用品的设计意图。 2.知道许多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品,其实都经过了人们的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和完善才得以推广。 3.了解一些发明家的设计和发明过程。 4.知道巧妙的设计可以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制作等活动,体验回形针的设计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知道许多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品,其实都经过了人们的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和完善才得以推广。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回形针、铁夹、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分组带拉链、指甲钳、圆珠笔等日常用品;课前收集相关日常用品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能量的转换》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课《能量的转换》,主要介绍能量的转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能量的转换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b. 掌握能量的转换过程; c. 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2. 能力目标: a. 能够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 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a.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b. 能量的转换过程; c. 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教学难点: a. 能量的转换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b. 能够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对于能量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能量转换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能量转换的过程及其深层次的理解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换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a. 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能量的概念和种类。 -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能量? - 学生回答: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发光、发热等的能力,有机械能、热能、光能等种类。

b.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能量转换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能量转换的探索欲望。 - 老师:请看这个视频,我们一起观察一下,你们能发现视频中有哪些能量转换的现象? 2. 知识讲解 a. 讲解能量的转换过程: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能量的转换过程,包括能量的输入、转换和输出。 -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能量的转换过程。首先,能量的输入是指能量从外部进入物体或系统,比如我们吃的食物中的能量就是输入的能量。然后,能量转换是指能量在物体或系统内部的转移或转换形式,比如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体的机械能。最后,能量的输出是指能量从物体或系统中释放出来,比如人体通过运动产生的热能。 b. 讲解能量的种类:介绍常见的能量种类,如热能、光能、电能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 老师:能量有很多种类,比如热能,就是物体内部的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光能,就是太阳、灯光等所释放出的能量;电能,就是电流所具有的能量。请你们举出一些其他的能量种类。 3. 实验探究 a.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幼儿资料、教案大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笔记、说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nes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children’s materials, lesson plans,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案设计 (I)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下《能量的转换》教案设计 (I)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能量转换就是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3 、知道模式图、卡通图是用来结实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方法揭示能量转换的过程。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2 、愿意合作与交流。 3 、体验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知道能量转换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火柴、缝衣针、花生、水(50毫升)、温度计、小烧杯、软木塞、 纽扣、线、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谈话:首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什么是能量? 举例说说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2)揭题:回答的很好。看来呀,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能量的知识。 2、认识什么是能量转换。 (1)游戏研究:搓手。 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哪些能 量的存在?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思考。 (2)学生游戏思考,学生汇报。 板书:食物的化学能—人运动的机械能—摩擦产生的热能(3)通过简单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我们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节课呢,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

六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能量的教案

六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能量的教案 教案标题:六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目标: 1. 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各种常见的能量形式及其特点。 3. 理解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课本、实验器材、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能量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能量吗?能举例说明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有哪些能量形式?” 二、探究能量形式(15分钟) 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探究一种能量形式(机械能、光能、热能、声能等)。 2. 每组选择一种能量形式,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总结该能量形式的特点和 表现形式,并记录在小组板书上。 3. 各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三、能量的转化和传递(20分钟) 1. 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并解释相关概念。 2. 利用课本或实验演示,展示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和传递过程(如机械能转化 为热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和记录能量转化和传递的现象,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设计任务,例如设计一个能量转化装置或模型,并向全班展示。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课堂反思(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或小组研究的方式,了解更多能量形式和能量转化的实 际应用。 2. 学生可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与能量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可再生能源、 能源转换等。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2.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能量形式和能量转化的理解 程度。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化知识点

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化 1.能量有: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水能、太阳能、热能、生能。 2.游乐场里的U型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仍能沿着U型轨道往复运动几次,这是动能在起作用。 3.能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式。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4.能量无处不在,向U型管里滚动的小钢珠、移动的推土机、转动的风车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5.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6.电动机转动需要电能,把水烧开需要热能,绿色植物制造养分需要光能。 7.很多游乐设施都要用电才能开动,电也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8.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是声能,如果扭扭蛇能转动它,转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由声能转化而来的 9.能量可以相互转换,风能发电装置把风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10.古人常用钻木的方法获取火种,是由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11.自古人们就把风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例如,风车就是一种利用风能来工作的装置 12.风能小吊车,人们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把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实验。在塑料瓶的上部钻两个孔,将一根小棒穿过小孔,使小棒能自由转动,然后在小棒的一端固定风轮,另一端系上吊篮,制成风能小吊车 13.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 14.风越大,风能就越大,提起的重物就越多。 15.手摇式发动机是利用动能转换成电能。 16.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是由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的 17.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推动发电机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了电能。 18.电池是生活中常见的电源。与水能发电机和风力发电机不同,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19.电磁起重机是搬动钢铁物品的机器 20.电磁起重机能吸起这么多钢铁,与吸盘里面的结构有关 21.模拟电磁起重机吸引钢铁,①将导线沿一个方向传绕在铁钉上;(缠导线)②将导线的两端与电池相连;(连导线)③观察实验记录数据;(观察记录) 22.铁钉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将铁质回形针吸引起来。 23.电磁铁与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电磁铁是具有磁铁的其它性质

粤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能量及其转换(含答案)

粤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能量及其转 换(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们每天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转换而来。 A.机械能B.热能C.化学能 2.水力发电站是()。 A.水流的电能转化动能B.水流的电能转化其他能量C.水流的动能转化电能3.()就是利用风能来工作的装置。 A.汽车B.风车C.电动车 4.蹦床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在有弹性的蹦床上上下弹跳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乐趣。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分析小朋友弹跳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A.动能和势能互相转换B.太阳能转换成动能C.势能转换成动能 5.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年在上海诞生。 A.2003B.2008C.2013 6.电动玩具能运转,是因为电动机提供了动力。电动机的转动,是因为()在起作用。A.电磁铁B.电动机C.磁铁 7.下列哪种不是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A.电源接入的正负极B.电池的个数C.线圈的匝数D.铁钉的粗细 8.我们每天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转换而来。 A.机械能B.热能C.化学能 9.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________。 A.不能相互转换B.可以相互转换C.只能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换,不能逆转

10.生活中()没有利用磁。 A.电冰箱门封B.门吸C.陶瓷D.铅笔盒盒盖 二、填空题 11.风能是一种清洁的( )。利用风能进行( )或供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有时风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例如,龙卷风具有很大的能量,能( )车辆,( )建筑物,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 12.能量无处不在。像U形管里滚动的( )、移动的( )、转动的( )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 )。 13.能量可以相互转换,风力发电装置把风能转换成( ),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转换成( )。这些电能被输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家用电器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在生活中,电能转换成( ),可以用来( );电能转换成( ),可以用来( )。14.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______叫做能量,能量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比如,打开电视机,______能就转换成了______能和______能。15.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是由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各种形式的( )转换而来的。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推动( )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了( )。16.电磁起重机是( )钢铁物品的机器。接通电源时,电磁起重机的吸盘能把铁钢物品牢牢( )。当运到指定地点时,断开电源,钢铁物品就会被( )。 17.影响( )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 )、( )等。如果要确定电池个数对( )大小是否有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作为变量进行研究。 三、判断题 18.不同的能量能通过能量转换器转换。( ) 19.电熨斗是将电能转化为了热能。( ) 20.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太阳能。( ) 21.将生活垃圾中可燃烧的部分分离出来,送到发电厂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发电。( ) 22.钻木取火是利用能量互相转化的原理。( ) 四、连线题 23.将物品与能量转化连接起来。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能够相互转化。 (2)明白水能能够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能简单解释能量的转换过程、 (3)能制作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实验演示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制作、观察、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 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怀新事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明白一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探究,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教学准备: 1、能量转换的多媒体课件。 2、小水轮材料六套,用于学生制作小玩具的材料。

3、手摇发电机七个,用于演示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及其各种各样的形式,事实上能量不仅能够以各种形式存在,而且还能够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2、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打开电视,能量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出示课件,生观察) (生答,师板书:打开电视:电能→ 光能+声能(有一部分也转换成了热能)) 3、现在请大伙儿搓一搓手,有什么感受(热)?能量又是从什么形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生答,师板书:搓手:机械能→ 热能+ 声能) 4、老师在前面走,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通过学生回答,加深对机械能、动能、势能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体会能量如何转换 1、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种的能量,那究竟一种形式的能量是如何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了解一下能量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2、老师介绍学生桌面上的实验材料。请大伙儿再依照老师的步骤,利用桌子上提供的材料进行组装一台小水轮玩具,使得小水轮转起来。 教师说明安装步骤: ①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 ②把轴穿过轮轴中间小孔,如此就做好了小水轮、 完成小水车后,想方法用水流让小水车转动起来。

【苏教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下配套教案《5.2.能量的转换》 (2)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能量的转换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电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使人类社会有了极大的进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的方式,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能制作“蛙声筒”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及能量转化的兴趣;初步体验能量守衡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手摇发电机;瘪了的乒乓球、铁丝、绳子、开水等。制作“蛙声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线、筷子、松香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那么你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1.提问: 说说家里有哪些用电的器具,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讨: 家用电器都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输入的电能变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输出来。(教师出示灯泡边亮灭电灯边说)如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我们现在用填表的形式来分析一下各种家用电器输出什么能量,能为我们做什么。 教师出示记录表(如教材所示),以电灯为例,做记录示范。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能量及其转换含答案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能量及其 转换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___________。 A.停止B.维续C.转换 2.关于风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风能不污染环境B.风能很稳定C.风能利用起来很简单3.对于下列能量转换装置描述错误的是()。 A.风车是一种利用电能来工作的装置 B.水能发电机是将水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太阳能发电站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D.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4.蹦床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在有弹性的蹦床上上下弹跳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乐趣。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分析小朋友弹跳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 A.动能和势能互相转换B.太阳能转换成动能C.势能转换成动能5.下列哪种不是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A.电源接入的正负极B.电池的个数C.线圈的匝数D.铁钉的粗细6.生活中()没有利用磁。 A.电冰箱门封B.门吸C.陶瓷D.铅笔盒盒盖7.水力发电站是()。 A.水流的电能转化动能B.水流的电能转化其他能量C.水流的动能转化电能8.我们每天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从()转换而来。 A.机械能B.热能C.化学能 9.电动玩具能运转,是因为电动机提供了动力。电动机的转动,是因为()在起作

用。 A.电磁铁B.电动机C.磁铁 10.用水果做的电池是将_______转换成电能。 A.核能B.太阳能C.化学能D.机械能 1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________。 A.不能相互转换B.可以相互转换C.只能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换,不能逆转 12.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年在上海诞生。 A.2003B.2008C.2013 二、填空题 13.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是由发电站里的发电机将各种形式的( )转换而来的。水力发电站利用水流推动( )转动,水流具有的能量经过一番转换后变成了( )。 14.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______叫做能量,能量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比如,打开电视机,______能就转换成了______能和______能。 15.能量无处不在。像U形管里滚动的( )、移动的( )、转动的( )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 )。 16.石油的主要产品是__________,它是大多数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的__________。17.能量可以相互转换,风力发电装置把风能转换成( ),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转换成( )。这些电能被输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家用电器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在生活中,电能转换成( ),可以用来( );电能转换成( ),可以用来( )。 18.影响( )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如( )、( )等。如果要确定电池个数对( )大小是否有影响,我们可以选择( )作为变量进行研究。 19.风能是一种清洁的( )。利用风能进行( )或供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有时风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例如,龙卷风具有很大的能量,能( )车辆,( )建筑物,威胁人畜的生命安全。 三、判断题

【精品】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三单元能量及其转换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7各种各样的能量 2生物生存的环境18来自太阳的能量 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9设计与制作:简易太阳灶 4隐藏在环境中20声音的能量 5生物间的食物关系21风的能量 6相互联系的食物网22 神奇的电磁铁 7专题探究:生态瓶的秘密23探究技能:控制变量 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24电能的转换 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第四单元守护家园 9设计师怎样工作25保护空气 10不一样的饮水瓶26保护水资源 11功能的组合27珍惜土地资源 12材料的选择28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13雨伞的改进29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14大自然的启示30网络课堂:保护生物多样性15巧改废弃物31变废为宝 16技术进步与设计创新32绿色生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 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它是吃松子的吗?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新授课 探究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 1、教师: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