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首先,在古代汉语中,短语的顺序不像现代汉语那样严格。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山尽”和“入海流”可以换位。另外,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例如,

“白马”可以被解释为“白色的马”,也可以被解释为“纯白色的马”。

其次,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更为灵活。例如,“我喜欢吃面条”可以被表达成“我对面条有好感”或“我心中有面条”的意思。此外,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较少,而现

代汉语中则很常见。

最后,在语法结构方面,古代汉语更注重短语和词的平衡和韵律感。这是由于在古代诗歌和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更加重要。而现代汉语则注重实用性和表达准确性,语法更加规范和严格。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深入

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注意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特点,并且要结合

具体语言使用情境进行理解和应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常见类型: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四、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文言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何不同?

文言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有何不同?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其语法结构相对于现 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一些特点。以下是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 不同之处: 1. 字词顺序:文言文的字词顺序通常为主谓宾的顺序,与现代 汉语的主谓宾或主谓宾补的顺序有所不同。 2. 语气助词:文言文中使用的语气助词较多,例如“之”、“乎”、“兮”等,这些助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3. 动词变化:文言文中的动词变化丰富,包括时态、语气等的 变化,这与现代汉语的动词变化有所不同。 4. 合词现象:文言文中常出现合词现象,将两个或多个字合在 一起形成新的词语,这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现代汉语是当代中国人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其语法结构相对简洁明了。以下是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特点: 1. 主谓宾结构:现代汉语主要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宾语在后。 2. 语序灵活:现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强调不同的信息。 3. 语气助词少: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相对较少,使用较为简洁明确的词汇来表达语气。 4. 时态语态: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变化主要包括时态和语态,使用简单的词尾或助词来表示。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许多差异。以下是古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特点: 1. 字词顺序:古代汉语的字词顺序相对灵活,可通过调整顺序来实现修饰、强调的效果。

2. 语助词:古代汉语中的语助词较多,如“乎”、“者”、“耶”等,这些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少。 3. 语气助词和拟声词:古代汉语中使用丰富的语气助词和拟声 词来表达感情色彩,这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 4. 动词变化: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变化较为复杂,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的变化,与现代汉语的动词变化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文言文、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一 些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这些不同形式的汉语表达 方式。

05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代词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代词 代词是指具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代词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它的指代作用,跟它所指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其句法功能也跟它所指代的词基本相同。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一般分为下面三类:1.第一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予、吾、我。它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女)、尔、而、乃、若。“汝(女)”、“若”主要作主语、宾语;“而”、“乃”多作定语;“尔”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夫。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其中,“之”多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厥”作定语,“彼”、“夫”可以作主语。 除以上三种人称代词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两个反身代词“自”、“己”。这两个代词相当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加“自己”,即“我(们)自己”或“他(们)自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最初既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也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若表多数,便在代词下加数量词。如:“夫

子欲之,吾二臣 ...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后来,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等”、“曹”、“属”、“辈”、“徒”等,它们黏附在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部分尊称与谦称以及人名之后,如:“不者, 若属 ..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二)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 1.代人的主要有“谁”、“孰”。二者都可以作主语,“谁”还可以作宾语、谓语和定语。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2.代事物的主要有“何”、“胡”、“奚”、“曷”。“何”主要代事物,有时也代人,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相当于“什么”;“胡”、“奚”、“曷”一般只用于代事物,多充当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代处所的主要有“安”、“焉”、“恶”。它们通常作状语,用于反问,相当于“哪里”、“在哪里”、“怎么”等;也可以充当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等。如:“若不厥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将焉取之”即“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三)指示代词 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部分】 一概论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 1,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 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 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 (1)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 13DC成熟 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 (二),现代汉语 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 (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

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国 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 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 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展趋 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 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 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 (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读音)代替了“官话”。(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 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 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语音最突出,词汇次之,语法最小 1,北方话:北京话为代表,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在汉语各方言中分布地区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约汉族人口总数70% 包括四个次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徐州,蚌埠) (2),西北方言 (3),西南方言 (4),江淮方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2,吴方言(江浙话):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多万,占汉族人口8.4%,第二大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不 包括镇江)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

谈谈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谈谈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 谈谈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15分)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古白话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不同: 词的古义和今义 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 (1)词义变化显著的 (2)词义变化微殊的 2.词义范围上的差异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3.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 (1)词义褒贬的差异 (2)词义轻重差异 语音: 单音词和复音词 1.古代汉语单音词居多数 2.古代汉语单音词与现代汉语复音词的对应关系 单纯词 (1)叠音词 (2)联绵词 (3)音译外来词 复合词 (1)同义复词 (2)偏义复词 语法: 虚词和实词 虚词部分 一、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二、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一)之、其、者、所、或、莫、焉、诸(二)曾、且、乃、非、勿、毋、弗(三)于、以、为、与、因(四)而、则、虽、然 (五)唯(惟)、盖、夫;也、矣、乎、焉、哉;欤(与)邪(耶)、耳 实词部分 古今汉语实词用法基本相同,但古代汉语一些实词在句中可以临时具有其它词类 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比较突出。1.名词或名词性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特殊的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状态 2.表示行为的处所 3.表示行为的凭依 4.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的处所 2.表示行为的方向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频数和时间的持续等。 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 与古汉语比较,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7个特点: 1、量词越来越丰富; 2、介词、语气词基本上已完全更换; 3、代词系统明显简化; 4、词类活用现象显著减少; 5、先秦时代没有的动态助词成为常用的词类,动结式动补短语、被字句、把字句等成为基本的句法结构和句式; 6、代词宾语在否定句、疑问句中的位置有了改变; 7、句子的连带成分增多,结构趋于复杂,表意更为准确、精密。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

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 一、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 和文字、词汇等相比,古今汉语语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同的地方很多。从词类方面看,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可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够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或者能够和别的词组合短语的词就是实词;反之,只表示句子中多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表示句子的语气的词就是虚词。实词大多通过词汇意义起作用。虚词大多是通过语法意义起作用。当然,实词和虚词都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只是虚词以表现语法意义为主。这些特征,在古今汉语中都得以鲜明的表现。所谓词的语法意义,指的是词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意义。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一般把他们的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态词、代词、数量词等,把虚词分为连词、助词、介词、叹词等。《马氏文通》中把“词”成为“字”,还有其他许多学者也是这样称谓的,如清代学者袁仁林《虚字说》,刘淇《助字辨略》中都是这样称谓的。把“词”看作“字”,和汉语的特点密不可分。作为表意文字,字既是表音单位,又是表意单位,有些字有数个不同的读音,每个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只能读一个音。字有不同的写法,但在一种场合,只能写一种字体。大多数字有独立的表意功能。古代汉语中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中虽然多音节词不断增多,但字和词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句子成分方面来看,现代汉语句子中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枝叶成分定语、补语、状语,在古代汉语中都存在。因此文言文的句子成分,与白话文一样,也分为基本成分、附加成分和独立成分三大类。这些成分的特点和划分,古今汉语中大同小异。 总体上看,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但语言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编辑。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言的组合都不能缺少一定的规则,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伴随着时间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从时间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在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 一、古今汉语词法上的差异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除了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代词,每类虚词的构成成分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不同。除此之外,古今汉语中的实词活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法上的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其一,词类活用上的不同。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上也并不严格,存在词类分工不细、不明的状况,词类活用的使用较为复杂。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范围则相对广阔许多。例如: (1)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或者直接作状语。"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即为名词作动词使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王";为"使称王";的意思,属于使动用法。在此不赘述详例。 (2)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词。如"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中的"宿";指"歇宿的鸟";,动词当作名词。"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或者使动词。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指"坚硬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再如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则是典型的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4)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的"一";是"使一致起来";的意思。 可以看出,词类活用在古今汉语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代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用于语法表意,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其二,数量表示法上的不同。由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使用并不发达,动量词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当表示数量的时候,数词直接放置在名词或动词之前。" 三、 五、九";等定数往往表示虚数,或者在数词前加上"将、几、且";等字来表示概数。另外,在表示分数时,分子分母连用。 二、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动词301形容词141数词1176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介词650连词782助词1644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补语101 、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6、兼语式 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摘要: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文言和古白话。虽然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本文主要是简单地讨论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以及运用中的作用。本文认为要想学好古代汉语,我们必须要多念古文,做到字、词、句落实,并逐步升华到理性上去理解。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 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相对,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从时间上说,“五四”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是它的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所谓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中的语言,也指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文言写成的作品称为文言文。所谓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这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也指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称为古白话文。 现代汉语,这里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在,古代汉语已被现代汉语取代了,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专门跟古籍打交道的人自不必说,因为他们需要借助古代汉语写成的典籍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我们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批判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这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 也许有人会间: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

习、研究古代汉语呢?一方面,在某些场合,我们还很有读写古文的必要,例如游览名胜古迹,常常接触到文言,写对联,常常要用到古代汉语。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借鉴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包括中国古代人的研究成就,这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研究古代典籍,从而也就需要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再者,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有继承,有发展。要想高效率地学习和运用好现代汉语,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要想深人研究现代汉语,也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 一、语音 现代汉语语音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当我们对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有清晰的了解时,才谈得上对它的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 中古时代有一部韵书,叫《广韵》。《广韵》代表了隋唐时代的读书音系统。中古的人声韵包含三个塞音韵尾收尾,今天的广州话还保留这三种韵尾。中古的人声韵变到北京音系中,全部派入了阴声韵中,事实上,跟中古比起来,北京音系中鼻音韵尾也在减少。历史上有一种通过音节中声调的变化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的现象。这种构词现象构造出的新词,有些还成对地保留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例如:好hao美好,好hao爱好。 古代的假借字有些沿用到现代汉语,对这种假借用法不能望文生义,应联系古音读出本字。例如“雕虫小技”的“雕”,从字形结构来分析,它从隹,周声,是个形声字,从隹,说明它跟鸟有关。雕是一种猛禽,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但“雕虫小技”的“雕”不能按这个词义来理解。《汉语成语小词典》:“雕,雕刻。虫:指鸟虫书,我国古代篆字的一种,笔画形状像虫鸟。雕虫:雕刻鸟虫书。比喻小技或微不足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汇总 一、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有什么区别? 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的以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例:古代汉语“赵氏求救于齐”,现代汉语则为“赵国向齐国求救”,由补语改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可以作定语,如:朝南的房子冬天暖和,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却不作定语。 2.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却可以前置。例如:何以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一般名词作宾语也前置却是介词结构所特有的。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二、连词“而”的用法 “而”主要用来连接谓词、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主语和谓语。1.表示并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又…又……”、“而又”等。例如:“美而艳”、“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译为“就、便”等。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表示递进: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

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來,叫做“古韵”,他們所谓的“古韵”指的就是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 四、归纳古韵部的方法 1.系联法 系联绳引法。《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得、服、侧”三字押韵,在上古同部;《伐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中“辐、直、侧、特、食、亿”同部。故可推“得、服、侧、辐、直、特、食、亿”均同部。 2.谐声法: 同声者必同部,一般地说,同一谐声偏旁也就同属同一個韵部。如果有些字在《诗经》或在上古韵文中从来没有做过韵脚字,我们根据谐声偏旁相通归类。如“侧”与“测”同部。当然,后起的形声字就不一定能够类推。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_1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6、兼语式 例如:请你参加(“你”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 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坚韧和刚强 2、偏正式 例如:非常生动 3、形补:漂亮极了 D、主谓短语 例如:春天来了 E、介宾短语 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表方向,处所,时间,方式,目的,原因,对象等。一般充当状语或补语。 例如: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补语) 我们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坐着(状语) F、固定短语 包括:主要是成语 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汇总 一、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有什么区别? 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的以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例:古代汉语“赵氏求救于齐”,现代汉语则为“赵国向齐国求救”,由补语改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可以作定语,如:朝南的房子冬天暖和,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却不作定语。 2.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却可以前置。例如:何以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一般名词作宾语也前置却是介词结构所特有的。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二、连词“而”的用法 “而”主要用来连接谓词、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主语和谓语。1.表示并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又…又……”、“而又”等。例如:“美而艳”、“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译为“就、便”等。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表示递进: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

可以译为“并且、而且”。例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4.表示转折: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可以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5.表示目的: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以译为“来、以便”,也可以不译。例如:“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6.表示因果:前项表示原因,后项表示結果,可以译为“因而、所以”。例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7.表示假设: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以译为“假如,如果”。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表示偏正:前项是状语,后项是谓语。例如:“吾尝終日而思矣。” 三、《诗经》古今韵部的不同 1.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雎、洲、逑、流、求”等。 2.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得、服、侧”等。 3.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如《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是看作同“美”押韵。 这是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清代以来,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部分 一概论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二、普通话和方言 (一)汉民族共同语 (二)口语和书面语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四)推广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二语音 一、汉语语音概说 (一)基本概念 1、音素 2、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二)汉语语音的特点 1、辅音的特点 2、元音的特点 3、声调的特点 (三)汉语拼音方案 1、方案的基本内容 2、方案的优点及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三)声母总表 三、韵母(一)单元音韵母发音要领 (二)复元音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三)鼻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 (四)元音α, e , i , u 的发音变化(五)韵母总表 四、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二)普通话的四声 (三)五度标记法 五、音节 (一)汉语音节的结构 (二)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三)汉语音节的拼写规则 六、语流音变和语调 (一)汉语的语流音变 1、轻声 2、儿化 3、变调 3.1 上声的变调 3.2 “一”“不”的变调 4、“啊”的变调 (二)汉语语调 1、重音 2、句调 3、停顿 七、语音规范 (一)语音规范的标准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三词汇 一、汉语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 (二)词汇单位 1、语素 1 . 1 什么是语素

2、词 2 . 1 什么是词 2 . 2 语素、字与词的关系 3、固定词组 3 . 1 专名 3 . 2 熟语 二、汉语词的构造 (一)单音词和复音词 1、单音词 2、复音词 (二)词根和词缀 1、词根 2、词缀 (三)单纯词 1、什么是单纯词 2、单音节单纯词 3、多音节单纯词 (四)合成词 1、什么是合成词 2、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2 . 1 复合式 2 . 2 附加式 2 . 3 重叠式 (五)简称 1、什么是简称 2、简称的方式 三、词义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三)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 2、色彩义 (四)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1、单义词 1 . 1 什么是单义词 1 . 2 单义词的种类 2、多义词 2 . 1 什么是多义词2 . 2 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 3、同音词 3 . 1 什么是同音词 3 . 2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联系与区别 (五)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 1 . 1 什么是同义词 1 . 2 同义词的辨析 2、反义词 2 . 1 什么是反义词 2 . 2 反义词的类型 四、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熟语 1、熟语及构成 2、成语 2 . 1 什么是成语 2 . 2 成语的特点 3、惯用语 3 . 1 惯用语的构成 3 . 2 惯用语的特点 4、歇后语 4 . 1 歇后语的构成 4 . 2 歇后语的特点 (三)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消亡 3、词义的演变 五、词典 (一)词典的种类 (二)词典的使用 六、词汇规范化 (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二)词汇规范化的内容 (三)异形词的整理 四语法 一、汉语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二)语法单位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南召一中翟杰(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与、以与、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中国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第一章词类活用 一概说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那么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那么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X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