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泄泻讲稿

泄泻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教材: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章节:各论P210(泄泻)上课时间:2007年9月

一、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见。

“骛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下利”、“溏糜”皆为本病的别名。

(二)源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素问风论》:“食寒则泄”

《医宗必读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

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寒湿泄泻

症状:

●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

●兼次症:腹痛肠鸣,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

●舌象:苔薄自或白腻。

●脉象: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藿香¡ª辛温散寒,芳香化湿;

白术、茯苓、陈皮、半夏¡ª健脾除湿;

厚朴、大腹皮¡ª理气除满;

紫苏、白芷¡ª解表散寒。

临床应用:

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湿邪偏重:胃苓汤;寒重于湿:理中丸加味。

2. 湿热泄泻

症状:

●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

●兼次症: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

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甘草—甘缓和中。

3.暑湿泄泻

●主症: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

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

●兼次症: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

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而腻。

●脉象:濡数。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黄连——苦寒清热,兼能燥湿为君

香薷、厚朴——祛化湿,行气除满

可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苍术、泽泻健脾燥湿,分利二便。

4.食滞肠胃

症状:

●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

●兼次症: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象: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象:滑大。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

半夏、陈皮—和胃降逆;

茯苓—健脾祛湿;

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摈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呕吐甚者加法半夏、豆蔻仁和胃降逆止呕。

5.肝气乘脾

●主症: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

●兼次症: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腻。

●脉象:细弦。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

白术¡ª¡ª健脾补虚;白芍¡ª¡ª养血柔肝;

陈皮¡ª¡ª理气醒脾;防风¡ª¡ª升清止泻。

还可配伍枳壳、乌药、玫瑰花等疏肝健脾理气之品。

临床应用

若夹有湿热,大便夹有粘液,可加黄连、黄芩等清肠化湿。反复发作不已者,可适当加人酸涩收敛之品,如乌梅、木瓜、诃子等。若脾气虚弱者,可加服参苓白术丸。证情平稳时,可服逍遥丸以善后。

6.胃虚弱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增多,夹见水谷不化。

●兼次症: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弱。

治法:健脾益胃。

方药: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ª¡ª平补脾胃之气为主;

扁豆、苡仁、山药、莲子¡ª¡ª和胃理气渗湿之品;

砂仁¡ª¡ª芳香醒脾,助四君促进中焦运化,畅通气机。

临床应用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伴见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以温中散寒止泻。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伴见滑脱不禁甚或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若泄泻日久,脾虚夹湿,肠鸣辘辘,大便溏粘者,舌苔厚腻难化,或食已即泻者,应于健脾止泻药中加入升阳化湿的药物,原方去白术,酌加防风、羌活、苍术、厚朴,或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以升清阳,化湿浊。

7.肾阳虚衰

●主症: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兼次症: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九。

补骨脂¡ª¡ª温肾助阳;

吴萸、肉豆蔻¡ª¡ª温中散寒;

五味子¡ª¡ª涩肠止泻。

七、转归预后

1.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其转归依急性暴泻和慢性久泻的不同而有别。一般而言,急性暴泻病情较轻者,多能治愈,部分病人不经治疗,仅予饮食调养,亦可自愈;若病情较重,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无度者,极易发生亡阴亡阳之险证,甚至导致死亡。

2. 少数急性暴泻患者,治不及时或未进行彻底治疗,迁延日久,易由实转虚,变为慢性久泻。慢性久泻脏气亏虚,病情缠绵,难取速效,疗程较长,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可获愈,少数病人反复泄泻,导致脾虚中气下陷,可见纳呆、小腹坠胀、消

瘦,甚至脱肛等症;若久泻脾虚及肾,脾肾阳虚,则泄泻无度,病情趋向重笃。

八、预防调摄

(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不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二)居处冷暖适宜

(三)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四)急性患者当注意肛门要擦拭轻柔,温水清洗。

(五)重度患者,及时补液

(六)病愈后注意饮食、精神调养及体育锻炼。

九、结语

(一)泄泻有暴泻久泻之分。暴泻属实,有寒湿、湿热、伤食之类;久泻属虚,有脾虚、肾虚之别;肝旺乘僻,多数属虚实夹杂。

(二)治疗以运脾祛湿为主。暴泻祛邪为主:风寒束表重疏解,暑热侵袭重清化;饮食积滞重消导;水湿内盛重分利。久泻扶正为主;脾虚重健脾益气;肾虚重温肾固涩;肝旺脾弱重抑肝扶脾;虚实相兼以补脾祛邪兼施。

十、近年研究进展

(一)病因:与饮食不节关系最大

(二)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患者最多

(三)中医药在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方面

有重要作用

(四)脾虚泄泻证患者血清必需脂肪酸代谢失

常,用药物治疗可以调整

十一、复习思考题

(一)泄泻的定义。

(二)泄泻的病因病机如何?

(三)暴泻三个证型的治法、代表方药是什么?

(四)久泻三个证型的治法、代表方药是什么?

泄泻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教材: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章节:各论P210(泄泻)上课时间:2007年9月 一、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见。 “骛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下利”、“溏糜”皆为本病的别名。 (二)源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素问风论》:“食寒则泄” 《医宗必读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凶险。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 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

泄泻.ppt

第一节泄泻概述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虽有轻重之分,但总属脾胃受伤,湿邪无从分消,以致分利无权,并走大便所致,所以常混称泄泻。《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七情不和,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多端,不离乎脾胃。李中梓有治泻九法曰: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已将治泻诸法,囊括其中。临床若能随证配合使用,则治泻之要领,思过半矣 第二节泄泻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二、乔仰先医案 三、蒲辅周医案 四、施今墨医案 一、秦伯未医案 1 医者简介 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上海人。早年继承家学,就读于上海 中医专门学校,从师丁甘仁,悬壶沪上,曾与章次公等创办中国医学院,掌管教务。并主编《中医世界》,组织秦氏同学会,创立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函授中医学。1938年起主持中医疗养院,设病床百余张。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兼北京中医学院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医卫组副组长等职。主张博取前贤精华,发扬光大。临床上宗法丁甘仁,以治内科杂病见长。晚年致力于撰写中医门径书。著作多达五六十种,主要有《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等。 2 验案 男,41岁,1961年10月以来,每日腹泄,有时失禁遗裤,初为水泄,一天20多次。近变为鹜泄,一天4—7次不等。便前肠鸣漉漉,无腹疼感,纳食尚佳。脉细带弦,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诊断为脾阳不运而湿不化,直趋大肠为泄,泻久伤阴,阴虚生热,且现水不涵木现象。治法仍宜以温养中焦为主。稍佐升清,如果因舌红而用苦寒,势必脾阳更伤而下陷。方药:党参,黄芪,山药,诃子,炮生姜,炙甘草,红枣,葛根,升麻。服4剂后,苔腻化薄,舌质不红,肠鸣减少,原方去升、葛加破故纸。又服8剂。自觉周身有力,粪便转厚,但1天仍有4~5次。接用附子理中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复方。 3 评析 本案为秦伯未治疗泄泻验案之一。本案为脾虚湿泄,患者肠鸣水泄无腹疼感,为湿气下注。而舌红,苔黄白厚腻,则是因久泄伤阴,阴虚生热,热与湿合,内生湿热所致。但病变主要矛盾乃是脾阳不升,湿邪下注。治疗不能因见其舌红苔腻便用苦寒,宜用李东垣补中益气、升阳健脾法。处方即为补中益气汤的变方,以参、芪、山药、炮姜、炙草、大枣温中健脾,换升、柴为升、葛,升举阳气。葛根又能益胃阴而止泄泻。可见,换一味葛根,大有妙意。因治疗抓准重心,4剂便见显效。再以附子理中汤温脾肾之阳,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止泻,促进大肠恢复其正常功能。 二、乔仰先医案 1 医者简介 乔仰先,1914年生。江苏建湖县人。1935年悬壶,1954年起在上海曙光医 院工作,曾任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等。1991年被选为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乔老临床擅治内科杂病、老年病。在学术上提倡“诸病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讲到消食剂,消食剂的消食化滞,后来讨论到消食健脾的概述。 健脾丸 下面我们讲消食健脾的一张重点方,健脾丸。健脾丸是Ⅰ类方,重点方,是临床常用的方。健脾丸的主治证候病机是脾虚食积证,也就是说,从正气来讲,有脾虚的基础,食积是这种邪实的表现,这两者的一个比例上,是以脾虚为主,食积为次。这类病人往往是由于长期的、或者慢性病、或者反复饮食积滞,伤损脾胃之气,而造成了脾虚,脾虚以后,运化能力更差了,更容易食积,所以这类病人往往跟正常人比较,他稍微多吃一口,饮食就停滞了,并不见得吃很多。所以在治疗方面,健脾消食是主要治法,而且是以健脾为主。脾虚食积证这个证候表现,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部分。脾虚实际上就是一组相当于四君子汤证的脾胃气虚证,我们这个表上,有的教材主治里边,用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脉虚弱作为代表。那平时面色萎白、面色萎黄,发语声低,四肢乏力,这种状况,应该说平素就存在,一旦有饮食不慎,就产生食积的表现。所以食积表现,食少难消,这类病人本身饮食就吃得较少,食少,稍微多一点就难于消化;那稍微吃多一点,饮食就积滞,积滞造成阻滞气机,脘腹痞闷;饮食积滞之后,就会郁而化热,苔腻是食积的表现,微黄是饮食化热的象征。所以从主治证候来讲,这两个方面,一个脾虚,一个食积,同时出现。 这个证候脾虚为主,所以我们在治法方面是消补兼施,补重于消,所以健脾是主要的,帮助脾胃运化是主要的,消食是次要的,这两者结合,以健脾为主的。 这个方从方义分析来看,我们这个表上按照教材以君臣佐使这样排列的。实际上方义分析,可以按照复方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先看看以复方的角度分析。人参、白术、茯苓和后面的甘草,就是个完整的四君子汤,就是一个健脾益气的基础方,治疗脾虚的基础方,这样来理解,不一定拆开,因为它是个复方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神农本草经》 本草源头之作(讲稿)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和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对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到了东汉时期,一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一《神农本草经》问世了。 “本草”是中药的代称,虽然在药物中,动物类和矿物类以及其他种类的药物也很多,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是草木之属。植物的种类繁多,采撷方便,所以常用“本草”来指代全部中药。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了,名借“神农”,也是象《黄帝内经》一样,托.占人之名的方法。《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对于药物及药事(采摘、炮制及使用方法等)的论述,到了今天,仍是医药工作者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该书在记载药物的时候,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下、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主要是一些无毒药,以滋补营养为主,既能祛病又可长服强身延年;中品120种,一般无毒或有小毒,多数具补养和祛疾的双重功效,但不须久服;下品125种,是以祛除病邪为主的药物,多数有毒或药性峻猛,容易克伐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全书共记载了365种药物,而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便于选择和使用可以轻身延年及养生保健的药品,同时提供了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范围。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并不能明确分出药性和主治病证的特点,不太方便于从医者的学习和整理,现在已不常用了。 另外,《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成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并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都很了解,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甚至操纵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一分半亳。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者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书中对于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到今天,也仍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现代的中医临床,《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这两部巨著,是中医药的百川之源,前者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融汇了多家经验理论的著述。成书年代大约在汉代,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神农被请去托名,领衔主编了《神农本草经》;黄帝被请去托名,领衔主编了《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也是中药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以神农为代表的药学文化。《神农本草经》最初的版本虽已亡佚,但其内容已被保存在后世多本著作中。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都是明清之后的辑夏本,说明这部开山之作、源头之作,影响了千秋万代。 灿若北斗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约13000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序录,类似现代药学著作的总论。短短几百字,涉及中药的基础理论,如四气五味、七情配伍、君臣佐使等,药材生长环境、采收加工、调剂剂型、服药时间、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都可以追溯于此。 以四气五味为例,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这是一个中药的基本定位,关键属性。恰好似经纬度一样,明确了定位与方向。

泄泻讲稿

病案1: 苏x,男,1岁5个月。 主诉:腹泻、发热2天。 现病史:患者三天前始有流涕,继而腹泻,排蛋花水样便,7-8次/日,曾呕吐胃内容物两次,伴有发热。经治疗,现体温38.5℃,呕吐止,大便减至4-5次/日,仍呈蛋花样,每次量少-中等,纳呆微渴,小便黄短。 既往史:平素胃纳欠佳,有反复感冒史。 望、闻、切诊:精神疲乏,形体消瘦,面色黄白,皮肤弹性稍差,前囟未闭、稍凹陷,双眼眶凹陷不明显,哭时少泪,腹软不胀,肠鸣亢进,肛周潮红,舌质淡舌尖红,苔薄黄略干,指纹紫滞达气关。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粘液少许,脂肪球+,白细胞2-3个,潜血试验(-)。 问题: 1.此患儿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 2.综合四诊,应辨属泄泻什么证?如何治疗? 3.作为门诊病人还需要做什么实验室检查? 4.病史中提示平素胃纳欠佳、反复感冒有什么意义? 5.病儿经补液和中药治疗两天,泄泻已止,体温正常,胃纳增加,第二天午后迭进三碗粥,次日复又泻下糊状大便3次,气味酸腐,阵阵哭闹,腹胀,脐周压痛,肠鸣音活跃,舌苔白厚。请分析其辨证及依据,拟出治法方药。 1.通过此病例分析,你对小儿泄泻证治有什么进一步认识? 病案2:

叶x ,男,10月。 主诉:发热、腹泻、呕吐3天,烦躁、肢冷4小时。 现病史:患儿三天前始发热,腹泻蛋花水样大便20次/日,量中等,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状,在市儿童医院治疗未效,昨晚至今天泻下无度,四小时前始烦躁不安,曾呕吐咖啡样液一次,量少,四肢冰冷,遂来本院急诊,收入院。起病以来无抽搐,二天来未进食,昨晚至今仅小便二次,量少色黄,入院时见频频大便,呈黄色水样,无粘液或脓血,烦渴引饮,时有恶心,无呕吐。 既往病史,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T 36℃ P 0次/分 R 20次/分 Bp 0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发育正常,营养较差,形体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呈网状花纹,弹性较差,前囟未闭、凹陷,双侧眼眶凹陷,啼哭无泪,呼吸深长,口中酮味,唇周青紫,腹部膨胀,四肢湿冷,指甲苍白。舌质淡红,舌苔薄。脉微欲绝,指纹紫滞达气关。 问题: 1.此例病人应辨属泄泻什么证?请拟治法方药。 2.结合所学过的西医知识,其西医诊断是什么? 3.其西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4.此患儿还需作什么实验室检查?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内经选读讲稿第二单元:阴阳应象 阴阳,有名而无形,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才能体现出来。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道理,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其象相应,故曰阴阳应象。正如马莳所言:“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原文】201 【提示】论述了阴阳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规律的观点,并将阴阳理论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校注】( 1 )本:指阴阳。吴觉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秀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 2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互文。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长藏之本。阳既能生万物,亦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 4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张介宾注:“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 5 )月真胀:此指胸隔胀满。 6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受阳热的蒸腾上升为云,天气受阴寒而凝聚下降为雨,而云变为天气,雨成为地气。可见天气的云来源于地气的水,地气的水产生于天气的云。通过云雨互变的自然现象,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阴升阳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道理。 (7)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吸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之气化生的清阳出于头面官窍,产生声音和嗅、视、听觉等功能。产生的浊阴变为粪、尿由前后二阴排出体外。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

中医诊断学授课讲稿(精华)

绪 论 一、概说 1.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中医诊断学的学科重要性 (1)正确的诊断是正确的治疗的前提; (2)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 (3)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过渡性桥梁课程。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辨病的依据。 望诊——察看病体的外观(神、色、形、态、舌象)及分泌物、排出物等以发现异 常表现,了解病情。 闻诊——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 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 问诊——询问病人或陪诊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诊疗经过等以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 切诊 脉诊——测知脉象的变化, 按诊——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了解异常体征 (三)辨证: 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 分析 归纳 病人的临床资料 判断 诊断 完整的证名 辨证的方法有: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是分析疾病共性的方法。 病性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以脏腑辨证为基础, 脏腑辨证 是临床各科的辨证基础。 经络辨证——主要用于针灸学 六经辨证——主要用于中医伤寒病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辨别病情

三焦辨证 各种辨证方法的教学顺序与关系: 六经辨证 病因辨证经络辨证 气血津液阴阳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附:症、证、证候、证型、病的区别与联系 1.症:是病体对疾病客观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症状之间、体征之间可有或无联系,是病人 的“愁诉”。 2.证:是医生对致病因素作用于病体,病体所反应出的证候的概括,是对疾病当前阶段本质 (病位、病因、病性、病势)所作的结论,以“证名”表示。 3.证候: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病理联系的症状、体征。证候为证的外候。 4.证型:临床较为常见的、典型的、证名规范的、被中医学术界公认的证的名称。 5.病:具有特定的病变规律与临床表现的病种、包含特定的病因病机与代表性症状、证型、 证候及治疗规则。 (四)病案 又称病历、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是回顾性总结的重要资料、评估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体表器官四肢症状体征“有诸内者 人体以脏腑经络皮、肉、脉神色形态必形诸外” 为中心连属筋骨舌脉(朱丹溪) 2.见微知著 (1)通过微小的变化,测知整体病变。 (2)机体某些局部,含有整体的生、病理信息。 3.以常衡变 认识正常生理,发现异常病理,揭示疾病本质。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讲课稿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指导讲课稿 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进行传统中医保健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预后,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体质以及患病特点,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特色,制定了老年人社区中医保健规范。在本规范中,老年人的传统中医的保健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二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和保健要点,其中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简单的穴位疗法、饮食疗法及推拿疗法。 对于社区老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结合其中医体质特点和健康状态给予中医保健的处方和健康教育指导,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 一、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应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 (一)心理调摄 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老年 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缓解疲劳、平稳血压和心律,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尤为明显,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调摄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湿度适宜、生活起居

方便为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器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 老年人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延缓衰老,并可产生一种良性心理刺激,使人精神焕发,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如果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锻炼3个月以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 二、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要点 (一)平和质 1.特征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保健要点 ①饮食保健 对于阴阳平和的老年人应丰富饮食的种类,形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建议选择具有健脾、滋肾作用的饮食,如小麦、黄豆、山药、豆腐、木耳、苹果等。 推荐食疗方:山药扁豆粥——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制作: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切片,白扁豆洗净; 将粳米、白扁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讲课稿

通许县中医院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手册 (2013版) 通许县中医院药剂科

目录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的区别 菊花主要可分为哪几种,功效有何异同? 哪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儿食积的常用哪些中药? 小儿呕吐常用哪些中药? 如何看待中药不良反应? 哪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哪些中药可能造成肝损害? 哪些中药服用后可能造成肾损害 如何解救乌头碱类药物中毒? 使用中药注射剂应该注意哪些间题? 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阴药及应用补阴药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补阳药以及应用补阳药应注意的问题 家庭药品如何保管? 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证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痛、高血压等不良后果。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拘祀皆是砒霜。”因此使用中药应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服用霍香正气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1、霍香正气水含有酒精,对酒精敏感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出现醉酒的表现。特别是大量 服用后可能出现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因此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宜服用,可使用其 他不含酒精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滴丸等。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药物的中成药约有100 余种。主要分布在补阳药类、祛寒止痛等类中成药中,如海马补肾丸、大活络丹、健步壮骨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木瓜丸、痹通药酒、长春红药片、创伤散、跌打风湿药酒、二仙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寒痛片、风湿酒、复方蛤青片、复方夏天无片、复方小活络丸、复方羊角胶囊、骨刺丸、骨刺消痛液、固肾定喘丸、寒热痹胶囊、寒湿痹颗粒、和合丸、回天再造丸、活心丸、活血舒筋配、济生肾气丸、接骨片、筋骨疼痛酒、救急散、橘核病气丸、灵仙跌打片、女宝胶囊、盘龙七片、前列舒丸、人参再造丸、参桂理中丸、参茸黑锡丸、参茸酒、参茸木瓜药酒、参茸三鞭丸、参茸壮骨丸、参茸追风酒、参三七伤药散(片)、参赓活络丸、肾炎温阳片、疏风再造丸、舒筋活络丸、四逆汤、痰饮丸、通痹片、透骨镇风丸、厄痹颗粒、温经丸、温脾止泻丸、温胃舒胶囊(颗粒)、乌梅丸、五加皮酒、消肿片、小儿泄泻停颗粒、小金丸、肖金丹(丸)、心宝丸、雪莲药酒、血宝胶囊、腰息痛胶囊、腰椎痹痛丸、益肾灵颗粒、益心丸、右归丸、玉龙油、愈风丹、云南红药胶囊、止痛风湿丸、中风再造丸、中华跌打丸(酒)、壮骨木瓜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 ------------------------------------------作者xxxx ------------------------------------------日期xxxx

中内讲稿-脾胃系病证.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概述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生理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与脾相表里。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赖以养 生理特点:胃主纳,脾主化。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一纳一化,一升一降→生化气血 脾喜燥而恶湿,为太阴湿土之脏 胃喜润而恶燥,为多气多血之腑 二、脾胃的病理特征 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机体运化吸收功能失常→便溏、腹胀、倦怠、消瘦运化水湿功能减退→水湿内停→湿、痰、饮→泄泻→ 胃收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食欲不振 →中气不能运行→胃痛、痞满、便秘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三、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肾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滋养 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 肝生理:肝木疏土,助其运化 脾土营木,利其疏泄 病理:肝郁气滞→乘脾犯胃→胃痛、腹痛 四、治疗要点 1.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组方遣药常用甘凉滋润之剂 ①生理胃为阳土,喜润恶燥病理燥热易伤胃阴慎用辛香燥热之药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易伤脾——多用醒脾化湿之剂 少用甘润滋腻之品 ②生理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病理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之品 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多用和中、益胃、降逆之药 ③实则阳明——胃病多实、多热——多用消导、和胃、泄热之品 虚则太阴——脾病多虚、多寒——常用健脾、行气温中之品 ④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治疗胃肠病证,常以通为主法 2.久病注意活血通络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脘腹久痛、噎膈——注意活血通络、散结消瘀 3.注意整体治疗 由他脏病变引起之脾胃病证——全面考虑,注意整体治疗 肝郁克脾——疏肝扶脾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

中医补脾胃讲稿

胡老师下午好,大家下午好!很感谢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经过之前慧慧所讲的中医基础知识、段丹讲的中医如何补阴阳,凯丽的补气血、梦莹的中医补心脑,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很多的中医养生与保健的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医中关于脾胃的养生与康复。 首先,提到脾胃我们会想到哪一位历史上补土派著名的医师?。。 对,就是李东垣,他是近代脾胃内伤学说创始人,他在其所著《脾胃论》中提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也就是说,如果伤到了脾胃,那么百病就会滋生。然后看下一句话:养生当以脾胃为先,那么这句话就出自明代的张介宾在其《景岳全书》中所说的:“盖人自有生以来,惟脾胃以立命之本,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这段话足以说明了脾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脾胃这么重要呢?它有哪些生理功能和特征呢?如何用中医的方法进行养生康复? 那么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一部分,脾胃基础知识!它主要包括脾胃系统的概念,脾的生理病理现象,胃的生理病理现象。 首先:中医脾胃系统的组成!中医所说脾胃系统它不是单单包括脾脏和胃腑,它还包括其所属经络,口、唇、肌肉!那我问一下大家,为什么口唇肌肉也包括在脾胃系统中?圣洁? 对,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饮食水谷从口而入,都是经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化成精微物质以濡养全身,所以才肌肉丰富,四肢健壮。在《素问》中说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味”。也就是说口唇的形色及功能、饮食口味与脾有密切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脾、胃、经络的解剖。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它的形态是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软膏。胃的解剖,胃在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同小肠。为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即上脘、中脘和下脘。 脾胃系统的经络主要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是循行足大指,下肢内侧、腹里,舌根。当我们在进行脾胃病的穴位按摩,艾灸或其他疗法的选穴时很多都是在脾经和胃经上选,比如阴陵泉穴、三阴交、公孙穴、隐白穴。还有胃经的足三里。足阳明胃经是循行前额、鼻、口唇、上牙、喉咙、脘腹、下肢内侧、足背、组、足次趾。 了解脾胃系统的组成后,接下来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肾胃先天之本,那脾胃是什么之本?,对后天之本,我们刚刚再讲脾胃系统还包括四肢和肌肉中说到饮食水谷从口而入,是经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化为水谷精微,濡养全身,通过心肺化为气血,气血生化有源,使肉有所养,才肌肉丰厚。所以说呢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即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灵枢》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那么脾胃是如何将食物水饮化为水谷精微的呢?这就是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脾主运化,他还有其他功能,主要有脾主统血、脾主肌肉、脾开窍一口、其华在唇、脾益气主为卫,脾主意志、脾的特征:脾主生清‘喜燥恶湿它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精液,并将其吸收、传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它主要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运化水谷是指脾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其精微的功能。

《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

《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 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 大家要我谈谈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我认为很需要。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不过这题目的范围太广泛,只能谈些概况作为提要,细节方面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了。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外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营血。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这里不再多引文献来说明,只举一个浅近的具体例子。比如说,感受风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职司清肃,常用麻黄、紫苏疏散,杏仁、象贝化痰止咳,即使邪在鼻腔、喉头,出现鼻塞流涕,喉痒音嗄,治疗上也从“肺开窍于鼻”和“喉为肺系”来考虑,用辛夷、苍耳子通窍和蝉衣、胖大海等润喉。这些药物都是走肺经的,也就是都通过肺脏来治疗。再说,感受风寒后出现腹痛泄泻,饮食呆减,则因胃肠主受纳、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苏、木香、乌药、生姜等温中散寒的胃肠药。其中紫苏入肺脾两经,故既用于表、又用于里,象麻黄就不用了。再比如说,咳嗽痰多,不因于风寒而因于湿浊,便从脾恶湿,用半夏、陈皮、茯苓等治疗,或者腹痛泄泻,不因于风寒而由于虚弱,便从脾主中气,用党参、白术、扁豆、砂仁,补中健运了。这是经常遇见的病证。可以看到无论是外感和内伤,外因和内因,都是通过脏腑后发生变化,药物的功效也是通过脏腑后才起作用。倘然只知道感受风寒用发散,或者只知道某些药用于发散, ,显然是不够的。而不从脏腑考虑 脏腑的功能各有特点,病邪的性质也各有特点。一个脏由于本身变化和所受病邪不同,出现的证状就不一样,一种病邪由于侵犯的脏腑不同,发病也不一样。总的说,所有病证包括病因,病机在内,都是脏腑生理、病理变化的反映。为此,研究脏腑发病不能离开生理,也不能离开病因,病机。同样地,研究用药法则不能离开气味、升降

近现代名医验案---泄泻

近现代名医验案---泄泻 泄泻 例一房XX,男,39岁,病历号:2566,初诊日期:1963年7月。患者二年来经常腹泻,便前腹部坠痛,大便稀,每日3~5次,甚者日达十数次。食纳欠佳,小便正常。明显消瘦,体重减轻20市斤。大便常规检查:红细胞40—50个/高倍视野,人肠毛滴虫满视野。曾服中西药未效。诊为人肠毛滴虫性肠炎。舌苔白腻,脉象沉弦滑。辨证;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肠胃不和。治法:清热利湿,调和肠胃,导滞杀虫。方药:酒军、秦皮、香附、赤白芍、六一散(包)各9克白头翁、马齿苋、银花各15克五倍子4.5克紫蔻、木香、生姜、乌梅各3克另以鸦胆子20粒(去皮)装胶囊,分早晚二次,随汤药同时分吞。服上方20剂,诸症基本消失,大便检查:外观无粘液,镜检:红、白细胞均为0~1个/高倍视野,未见滴虫。以后数次大便检查均属正常。(关幼波主治,钱英整理:临床应用鸦胆子一得,《新医药杂志》7:23,1978) 例二邢X,男,33岁,初诊日期:1975年4月。自述腹痛已半年有余,其症环脐腹痛,喜按喜温,常屈身以缓之。痛则即有便意,但又不能爽下,下重如痢,多夹粘液,日便多则七、八次,少亦二、三次。诊为结肠炎,结肠过敏。服中西药未效。脉沉细而弦,舌质淡红,苔薄腻,两年前有急性痢疾史,宿疾有支气管炎,时咳,动则心悸,余则眠食尚可,体亦未衰,每日午睡后,全身似觉冷气四彻,啬啬恶寒,且必待汗出后其症乃止。辨证;阳为阴郁,不能宣达。治法:疏达表里,周旋内外。方药:柴胡15克白芍24克枳实9克甘草6克薤白18克附片(先煎)6克海螵蛸粉4.5克上方服3剂后,腹痛顿缓,便次渐少,下重亦轻,守方不更,连进十数剂,腹痛已微,粘液亦净,大便初硬后溏,诸症亦均向安。(魏龙骧;续医话四则,《新医药杂志》12,14,1978)

内经选读讲稿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内经选读讲稿第七单元:病之形能(3) 内经选读讲稿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提示】痹证的症状、内因、预后、针刺大法 【校注】 ( l)心下鼓:心下鼓动,即心悸。张琦注:“心主脉而贯肺,以行呼吸,心下跳动,上气而喘,心乘肺也。” (2)中气喘争:指腹中有气攻冲,肠中雷鸣。由于肠痹,大小肠受盛、传导化物的功能失常所致。 ( 3)胞痹:即膀脆痹。胞,通胖,指膀胧。 ( 4 )各随其过,则病廖也:各随其病变部位而治之则病愈。过,指病变。廖,病愈也。 【分析】 1 .五脏痹的形成及临床表现肺痹:由肺气郁闭,故烦满而喘;胃气不降故上逆而呕。心痹:由心气痹阻,邪气内扰于心,故心烦、心悸;干于肺则上气喘息,咽喉干燥;心主隐,心气上逆则暖气;心气逆不与肾相交,肾虚而恐惧。肝痹:肝藏魂,肝气痹阻,魂不安舍,夜卧则惊骇;肝郁化火,消灼津液,故多饮,饮多则搜多;气机郁滞,腹部胀满如怀孕之状。肾痹:肾气闭阻,关门不利,故腹部善胀;肾主骨,肾痹气衰,骨失其养,下肢弯曲不伸,故能坐不能行,脊柱畸形,头项倾俯,脊骨高出于头。脾痹:脾气不荣四肢,故四肢懈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气上逆则呕汁;脾气不能散精于肺,气行不畅,胸中痞塞,发为咳嗽。本节所论述的五脏痹,实际是指痹邪侵扰五脏所致脏腑功能紊乱,从中可以看出,《内经》所论痹证,与后世仅指肢体关节病变有别。 2 .六腑痹的形成及临床表现:六腑痹因饮食不节,肠胃先伤,痹邪内传于腑而成。痹邪犯于小肠,分清别浊失职,故数饮而出不得;痹邪犯于大肠,传导失职,故见泄泻;痹邪犯于膀胧,气化不利,郁而化热,出现少腹病热,小便不爽等。 3 .痹证的预后:从感邪的性质论,风气胜者易愈。从发病部位论,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九节癌病

中医内科学讲稿气血津液第九节癌病 癌症(脑瘤、肺癌、大肠癌、肾膀胱癌) 【概说】 一、概念 癌症是多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它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癌症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疾病后期临床多以体内发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为特征。 二、沿革 (一)《内经》对一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 (二)《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对癌症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诸脏受邪,久则成为“癥瘕”、“积聚”。 (三)唐《晋书》中说:“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为我国手术治疗癌症的最早记载。 (四)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中所说:“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对积聚之治法作了高度概括。 三、讨论范围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节着重介绍脑瘤、肺癌、大肠癌、肾和膀胱癌。此外,肝癌、食道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病分别与积聚、噎膈、胃痛、瘿病等病证有关,可适当参考。 【病因病机】 癌症是发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一类恶性疾病。癌症多由于正气内虚,感受外邪,情志怫郁、饮食损伤,宿有旧疾等因素使脏腑

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阻、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 一、病因 (一)六淫邪毒 外感六淫邪毒——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致气滞、血瘀、痰浊、热毒,久则可形成结块。 (二)七情怫郁 七情怫郁——气滞血瘀;或气不布津,久则津凝为痰,血瘀、痰浊均可渐结而成块。 (三)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化不足,正气亏虚,气虚血瘀或正气亏虚,客邪久留 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敷布运化水湿,则痰湿内生。 (四)宿有旧疾 宿有旧疾——正气本虚,病邪久羁,加重或诱发气、痰、食、湿、水、血等凝结阻滞,虚实错杂,邪气壅结成块。 (五)久病伤正、年老体衰 久病伤正、年老体衰——气虚血瘀;或劳累过度,气阴耗伤,外邪留滞,气机不畅,终致血行瘀滞,结而成块。 二、病机 (一)病变机理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块。 (二)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明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的实证为主要病机,中晚期由于癌症患者素体多虚,加之癌症病变耗伤人体之气血津液,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变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预后多不良。不同的癌证其病机上又各有特点,脑癌的本虚以肝肾亏虚、气血两亏多见,标实以痰浊、瘀血、热毒多见;肺癌之本虚以阴虚、气阴两虚多见,标实以气阻、瘀血、痰浊多

《方剂学》讲课稿:补益剂

《方剂学》讲课稿:补益剂 上次我们讨论完了温里剂,接下来是第七章补益剂。补益剂是体现了八法中的补法。补法,严格讲,在其它相关的各章里,有时作为合用的方法,有经常兼用。 这一章的方剂,它是以补法为主。在讲总论《医门八法》的时候谈到过,补法的分类,可以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这个思路分类,就是按基础物质,不同的种类的亏虚来补益。也有以脏腑系统来补益,也就是补心、补肺、补肝、补脾、补肾,补五脏这种结构。我们的教材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同时也气血双补,阴阳双补,这样分成六节。各选一些代表性的方剂。包括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作为范例。 第一节补气 因为每一节,它在使用上,配伍上有它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各一节的前面概述,简要的提一下这个特点。 补气的方子是针对气虚证。气虚,气在人体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气蓄积在气海,有上气海,下气海之分。我们这里所讲的补气,主要是以脾肺气虚,特别是脾气虚为中心的后天之气。后天之气,因为后天之气来源是由脾肺化生的水谷精气,和摄入的天阳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它由肾精所化,肾精化生肾气。所以这里涉及到的补气,涉及到相关各脏的话,不在这一节讨论后天之气,这个补益方法之内,那在后面相关的补阳的方里要涉及到。

补气方配伍基本结构 补气方它的配伍基本结构,首先是以补气药为主,像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为主。常配伍除湿药,由于气的源头在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的特点,它是把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津液,如果气不足了,运化功能减弱,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得正常运化,转化为病理产物水湿。所以既然用补气药,是治疗脾气虚为中心的这类证候,那往往伴随脾湿,病理产物挟有脾湿,所以脾就有喜燥恶湿这个特点。用药来说,就要配伍一定的除湿药。根据不同的情况,补气方剂可以用结合开宣肺气,气行则湿化,配桔梗一类的。可以用苦燥的,像苍朮、白朮苦温燥湿的,可以在补气健脾的基础上燥湿。祛除脾湿。可以用一些芳化的药。比如像白蔻、砂仁,芳香化湿。 如果脾湿偏重于中下,特别脾虚以后,脾湿下流,那还要通过淡渗利湿、利水,来祛除病里产物。除湿药是在补气方里应该说配得最多的。它既能兼顾病里产物,又能使得你用的补气药补而不滞,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补气经常配伍行气。行气当然有助于化湿,同时行气也可以使补气药补而不滞,体现通补的方法。 因为气具有升举固摄的作用,所以如果气虚到一定程度,往往可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

中医内科学讲稿脾胃第八节痢疾 痢疾 【概说】 一、概念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二、名词解释 (一)滞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滞不畅而言。 (二)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时肛门处疼痛而言。 (三)大瘕泄:指痢疾,《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大瘕泄多指痢疾而言,部分指似痢之泄泻。 (四)肠氵辟:指痢疾,肠内积滞,排出时氵辟氵辟有声,故名。 (五)蛊痢: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谓之蛊痢。 (六)疫痢: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严重者,多因疫毒过盛,壅滞肠道,气血受伤所致。 (七)噤口痢:指痢疾伴有不能食,或呕不止者。 三、沿革 (一)《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素问[MeMeX1]·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少阴之胜,……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二)《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而圊而不能便”。 (三)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

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四)晋、南北朝方书称“滞下”。 《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五)严用和《济生方》首创“痢疾”病名。 “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四、讨论范围 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部分炎症性肠病(急性血吸虫感染,血吸虫肉芽肿,肠结核,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过敏性结肠炎,肠癌等)表现为类似痢疾的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感时邪 感受湿热之邪湿热郁蒸 侵入肠胃热毒壅盛,气血阻滞,化为脓血,发为痢疾 感受疫毒之邪疫毒弥漫 (二)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湿热 损伤脾胃寒湿——肠中气机壅阻,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痢疾 恣食生冷瓜果食积 二、病机 (一)发病机理为湿热或寒湿与食滞交阻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壅滞,脂络受损,滞下脓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