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泄泻』湿热伤中型泄泻

『泄泻』湿热伤中型泄泻

『泄泻』湿热伤中型泄泻

湿热伤中型泄泻

治疗方法:葛根芩连汤加减。

证候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则治法:清热利湿

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三章脾胃系病证(卷)·第七节泄泻(篇)原文:湿热伤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证机概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加减。本方有解表清里、升清止泻的作用。常用于胃肠湿热,表邪未解,以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口渴为主症者。常用药:葛根解肌清热,煨用且能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木香理气化湿;甘草甘缓和中;车前草、苦参清热除湿,利水止泻。若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加用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若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湿邪偏重者,加藿香、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若在夏暑之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表里同治,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脾胃第七节泄泻

脾胃第七节泄泻 泄泻 【概说】 一、概念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泻。 二、名词解释 (一)濡泄: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的泄演。 (二)飧泄:泻下完谷不化,脾胃气虚阳弱,或内伤七情,或风寒、湿、热诸邪客犯肠胃皆可导致。 (三)大肠泄:泄泻的一种。《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四)溏泄:指泻下清稀垢秽。 (五)骛泄:指泻五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小便清,脉沉迟。 (六)滑泄:久泻不禁谓之滑泄。 三、沿革 (一)《内经》中关于本证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溏泄”、“骛泄”等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泻,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二)《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宋朝以后本病始统称为“泄泻”。 (三)《医宗必读》为本病治疗设有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

固涩。 四、讨论范围 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按本篇内容辨证治疗。其他疾病过程中伴见泄泻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常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寒湿邪 侵袭皮毛肺卫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泄泻 暑湿热 (二)饮食所伤 误食不洁之物 饮食过 量脾运失职 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升降失调泄泻 恣食肥甘清浊不分 恣啖生冷 (三)情志失调 忧郁恼 怒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泄泻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 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 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 症状施护 腹痛、腹泻 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中医特色治疗

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 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日1-2 次。 (三)特色技术 1.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 艾灸(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注意乳儿饮食及餐具卫生,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合理安排饮食。 3、推荐适宜饮食,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在夏季断奶。 4、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随气候变化增添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二)饮食指导 1、饮食以素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等,哺乳患儿应减少乳量

名医珍言录——泄泻

名医珍言录——泄泻 发表者:郭兆安 暴泄而肛门迸迫,此属火化;若暴泄而肛门不禁,即属阴寒,久泄而肛门不禁,又属阳虚。(清·张石顽《张氏医通·泄泻》) 泄泻,一般认为暴泻属实,久泻属虚。但属实的暴泄中,又有寒热之分,久泄多属阳虚。其辨证时,除临床表现不同外,肛门的自我感觉,亦是辨别的重要依据。如暴泻泻下粪色黄褐而臭,肛门急迫(迸迫)者属湿热伤中。泻下多水,或便如骛溏,肛门失禁者,多因寒湿困脾,若久泄而肛门失禁者,多属脾肾阳虚,失于固摄。故临床问诊时,除问大便外,还应问及肛门。由于以上三种泄泻的病因不同,治法亦异,如湿热者,当清热利湿,常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寒湿者,当散寒化湿,常用藿香正气馓加减;阳虚者,当温补脾肾,固涩下焦,常用附于理中汤台四神丸加减。 水泻腹不痛者,湿也。痛甚而泻,泻而痛减者,食积也。泻水腹痛肠鸣,痛一阵泻一阵,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完谷不化者,气虚也。(清·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引戴氏语) 泄泻证型较多,在辨证上腹痛与不痛实是重要一环。属湿、属气虚、属痰者,腹不痛。属食积、属火者,都有腹痛。但腹痛的情况有不同,在问诊时切须分辨。汪氏辨之颇细,宜予熟记。其中属痰者,除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外,更有形肥,脉滑、不食亦不饥等,亦是辨证时须注意的。泻下完备不化者,固多属于脾气虚,运化无权而致者,但亦有属胃滞和阳弱者(见下条),临床又当鉴别。 飧泄不由乎胃滞,即系乎阳弱。(清·曹仁伯《柳选四家医案》,继志堂医案下卷,泄泻门) 飧泄是以泻下粪便夹有不消化食物为主要特征。由于胃滞者,是因胃气虚,腐熟无能,故饮食易于停滞于胃,或饮食过饱,积滞内停,常致脾胃两伤,运化失健,形成飧泄。再有素体虚弱,或慢性久病,脾肾(阳)不足,运化无权,亦使完谷不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泻而痛不止,故责之土败木贼也。(明·龚延贤《寿世保元·泄泻》) 腹痛泄泻,泻而痛不止者,当责之于脾虚肝旺,肝气乘脾,正如吴昆所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医方考·泄泻门》)。若腹痛得泻痛减者,则属伤食,此二者的区别点主要在于泻后痛减与否。对于痛泻的治疗当补脾泻肝,常用痛泻要方。伤食则参用保和丸。 寅卯泻作响,名肝泄。(清·用子干《慎斋遗书·自下门》) 泄泻时间呈规律性的亦是辨证的依据之一。若泄泻每在寅卯(5~7时)者,则为肝泄。以寅卯时属木,《内经》有“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之说,其时有助于肝气萌动,故肝旺者,易使肝升太过,过则克伐脾土而泄;若肝气郁结,则不能疏泄脾土而泄。腹中作响,乃肝气失疏所致。在治疗上前者当抑肝扶脾,后者当疏肝理陴。此外,肝泄与五更泄最需明辨,辨之有肾阳虚衰证者便属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即所谓“火不生士”之候,治之当温肾暖脾,常以四神丸加味。 治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引《见闻录》)

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夕L邪,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 [病因病理]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故《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而下降,而泄泻作矣。” 感受外邪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湿、热邪均可致泻,唯无燥邪致泻之说,盖因脾喜燥而恶湿。其他外邪则常与湿邪相合而致泻,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由于气候的因素,一般冬春多为风寒(湿)致泻,夏秋多暑湿(热)致泻。小儿暴泻以湿热泻最为多见。 内伤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泻既可单独发生,更多于其他泄泻证候中兼见。 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皆可导致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失职,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泻。亦有暴泻实证,失治误治,迁延不愈,损伤脾胃,而由实证转为虚证泄泻者。 脾肾阳虚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肾阳不足,火不暖土,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彻清冷,洞泄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由于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以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且小儿泄泻病情较重时,利下过度,又易于损伤气液,出现气阴两伤,甚至阴伤及阳,导致阴竭阳脱的危重变证。若久泻不止,土虚木旺,肝木无制而生风,可出现慢惊风;脾虚失运,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以荣养脏腑肌肤,久则可致疳证。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治泄泻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泄泻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21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一.寒湿证: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痠痛。苔白腻,脉濡缓。 1.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9克白芷9克大腹皮9克紫苏9克茯苓9克陈皮6克白术6克厚朴6克半夏曲6克桔梗6克甘草3克生姜15片红枣15 加减 1.如表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用香薷,或加重苏叶的用量,以增强祛风解表之力; 2.若兼食滞,胸闷腹胀,可去甘草、红枣之腻滞,加神曲、莱菔子、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3.若偏湿重,苔厚垢腻,可用苍术易白术,以增强化湿作用; 4.如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泄泻证加减: 1. 表邪偏重荆芥、防风以增其疏风散寒之力。 2. 腹部腹痛,肠鸣加砂仁、炮姜发温中散寒。 加减2: 1. 有发热恶寒表证者,加防风、荆芥; 2. 便如泻水、次数多、小便不利者,加薏苡仁、车前子、砂仁; 3. 畏寒者,加草豆蔻、吴茱萸、砂仁。 本证切勿妄投收涩、补益之剂。若以水泻为主者,改用胃苓汤加减。 【辨证加减】 1.如恶寒发热等症甚者,为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等以增疏风

散寒之功。 2.如舌苔厚腻,胸脘痞闷,肢体倦怠者,为湿邪偏重,以苍术易白术,加白蔻仁、佩兰等以增芳香化湿之力。 3.如腹痛肠鸣甚者,为寒滞肠胃,加砂仁、炮姜等以温中散寒。 4.兼脘闷腹胀,纳呆厌食者,为食滞肠胃,去炙甘草、大枣之甘壅,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导滞。 5.兼小便短少、腹胀者,为湿阻气滞,加泽泻、车前子、木通等,或改用胃苓汤,以渗湿利水。 6.兼恶心呕吐者,为胃气上逆,重用半夏、生姜,加砂仁等以降逆止呕。 【按语】 1.本方气味芳香,应武火急煎,否则易耗散药性、降低疗效。药后宜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2.本方为辛香温燥之剂,内热较盛以及素体阴虚者慎用。 3.目前本方已制成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冲剂等中成药,临床可选用。 1.寒重于湿,损及脾阳证:症见大便泻下,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而迟。治宜温中健脾,方用 2.理中汤加味。 人参9克甘草9克白术9克干姜9克 加减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虚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细辛、五味子以温中化饮止嗽;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泄 泻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要点一概述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素问·宣明五气》谓:“大肠小肠为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泄泻的病因 1.感受外邪 生理——脾喜燥恶湿 病理——外感湿邪→易困脾土→升降失职,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泄泻 “无湿不成泄”;“湿多成五泄” 寒邪兼湿——寒湿→寒湿泄泻 暑邪兼湿——暑湿→暑湿泄泻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食滞 咨食辛辣肥甘→湿热内蕴→湿热→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泄泻 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寒湿升降失调 误食馊腐不洁之物→损伤脾胃 3.情志失调 忧郁恼怒,精神紧张→肝气郁结→横逆克脾 忧思伤脾→土虚木贼→脾失健运→泄泻 素体脾虚湿盛,逢怒时进食→脾伤失运升降失调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

泄泻的中医名词解释 导言 泄泻作为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症,是指肠道功能失调,导致大便次数增多, 质地稀薄,并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本文将对泄泻的中医名词、病因与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解释与分析。 中医名词解释 在中医学中,泄泻被称为“利”,其病机主要涉及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肝 郁气滞等。从病症表现上看,泄泻可分为实利和虚利两种类型。 实利,又称为湿热泄泻,是指肠道内湿热郁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烂,呈黄色或黄中带腥气。患者常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治疗实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清热解毒、健脾燥湿的中药药物,如黄连、黄芩、白术等。 虚利,又称为脾虚泄泻,是指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大便稀薄,甚至难以控制。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舌苔薄白等症状。治疗虚利类型的泄泻,常采用健脾温中、益气固表的中药药物,如人参、黄精、山药等。 病因与诊断 泄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包括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湿内侵、饮食过敏等 因素。因此,在中医诊断泄泻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及舌脉等,以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根据中医理论,泄泻主要与脾胃失调有关。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 其功能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湿热郁积,造成湿热泄泻;若脾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减弱,便会出现脾虚泄泻。

此外,情志失调也是泄泻的重要病因之一。情志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过度的情绪波动,如长期忧愁、急躁、焦虑等,会导致脾胃失调,进而引发泄泻。 治疗方法 中医对泄泻的治疗注重调整脾胃功能,消除湿热积聚,平衡情志等方面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饮食调理、针灸等。 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 具适合的中药方剂,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或健脾温中、益气固表为主要治疗方向。中药的疗效温和,且常常能改善整体脾胃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泄泻的治疗中。 饮食调理在治疗泄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喜温散,忌寒凉。 因此,在饮食中,患者应尽量避免生冷、油腻之物,多食新鲜、温热的食物,如粥、面食、熟肉等。此外,饮食中应注重平衡,避免过量或不足,并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酸甜等。 针灸是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脾胃 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此外,针灸还可以调整情志,舒缓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走出负面情绪的困扰。 结语 泄泻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症,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名词解释与治疗方法。通过 深入解析其病因与诊断、治疗方法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泄泻的中医学理念,并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当然,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症状各有不同,治疗泄泻时,还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关于“泄泻”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泄泻”的证治分类 一、暴泻 (一)寒湿内盛 1.临床表现: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2.证机概要:寒湿之邪,困脾伤肠。 3.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4.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5.常用药: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 若表邪较重,周身困重而骨节酸楚者,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湿邪偏重,胸闷腹长,肢体倦息,苔白腻者,用胃苓汤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二)湿热中阻 1.临床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 3.治法:清热利湿,分消止泻。 4.代表方:葛根芩连汤。 5.常用药:葛根解表清热,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

燥湿;金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通草、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 若湿重于热,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者,合平胃散;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数等,是暑湿入侵,表里同病,用新加香饮合六一散。 (三)食滞肠胃 1.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2.证机概要:宿食阻滞肠胃,脾胃运化失司。 4.代表方:保和丸。 5.常用药:山楂、神曲、莱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黄芩;呕吐甚者,加生姜、刀豆子、竹茹和胃降逆止呕。 二、久泻 (一)肝气乘脾 1.临床表现: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泄泻,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攻窜,肠鸣矢气,舌淡红,脉弦。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泄泻.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多由脾胃失健,湿邪内盛而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病属实证。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其他如肝气乘虚脾或肾阳虚衰所引起的泄泻,缤纷属虚实夹杂证或许证。而湿盛与脾又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故暴泻迁延日久,每可从实转虚;久泻复因外感、饮食所伤、可引起急性发作,表现虚中夹实的实证候。本病与西医的腹泻含义相同,亦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统病变。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 泻下完谷不化。常先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1.1.2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1.2鉴别诊断 1.2.1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 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便下赤白黏液为主症。泄泻亦可有腹痛, 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 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1.2.2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 泻同时并作的并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 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 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写之物多为夹有大便 的黄色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溴,常伴恶寒、发热, 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 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 陷、指螺皱瘪、汗出肢冷等阴液将亡之危象。而泄泻 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便稀溏、便次频多,其 发生有急有缓,且不伴有呕吐。 2辨证论治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同时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采用湿、清热之法,结合健运脾胃。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 2.1寒湿困阻证 证候: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 缓。 病机:寒湿侵袭,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广藿香

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

泄泻6种证型及用药 秋季是泄泻的高发季节,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 那么,药店常销售对应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泄泻的分类 中医一般将泄泻分为食滞胃肠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寒湿停滞型、湿热壅滞型、肝气乘脾型等六种。药店人在介绍相关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病证,对症介绍。 1.食滞胃肠型 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胃立康片等。 两者区别: 保和丸: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主要有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对小儿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满、腹痛、腹泻等症有一定疗效。 胃立康片:健胃和中,顺气化滞。消除胃酸,胃胀,胃痛,修复胃肠粘膜,综合调理胃肠内环境。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肠道腹泻等疾病。 2.脾胃虚弱型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尿少,面色萎黄,身重胸满,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渗湿止泻。 常用中成药:补脾益肠丸、健脾丸等。 两者区别: 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肠止泻。主治各种慢性腹泻证。本品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肠管运动,解除肠管痉挛等。

健脾丸:健脾开胃,具有抗胃溃疡、促进消化液分泌等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脾虚食积证者。 3.脾肾阳虚型 症状:黎明之前,肚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性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黎黑,舌淡苔白。 治则: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常用中成药:四神丸、肠胃宁胶囊、固本益肠片等。 三者区别: 四神丸: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本品主要有抑制肠蠕动、调整肠道菌群等作用,临床治疗慢性腹泻、非特异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合并顽固性腹泻、虚寒便秘、五更泄泻、遗尿症、滑精等。 肠胃宁胶囊:用于脾肾阳虚泄泻日久,大便不调,五更泄泻,主要治疗结肠炎,以长期或反复腹泻为主要表现。 固本益肠片: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症见慢性腹痛腹泻、大便清稀、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本品有一定的抗菌、消炎、镇痛和促进血凝的作用。 4.寒湿停滞型 症状: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丸、调胃消滞丸等。 两者区别: 藿香正气丸: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纳呆,伴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西医的急性肠炎而见上述表现者。本药为暑天之常用药物。 调胃消滞丸:用于感冒风寒夹湿,内伤食滞证,症见恶寒发热,腹痛泄泻。临床指征为:发热头痛,嗳腐吞酸,消化不良,腹痛泄泻,

泄泻大全:寒泻、热泻、虚泻、湿泻、食泻、风泻

泄泻大全:寒泻、热泻、虚泻、湿泻、食泻、风泻 2022-07-07 19:53·中医世家吴生雄 泄泻一症,有寒泻、热泻、虚泻、湿泻、湿泻、风泻之别。 1.寒泻。泻出白沫,或清水,或腹痛,或肠鸣,或下利清谷,脉迟弱者用附子理中汤。 组成:制附子,人参,炒白术,炙甘草,干姜。 2.热泻。内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凡湿热内蕴,必泄泻无度,与洞泻寒中无异。须辨其脉之洪数,证之身热口渴,小便赤涩,肛门觉热者,用大橘皮汤。 组成:赤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甘草,陈皮,木香,槟榔,生姜。 3.虚泻。有脾虚、肾虚之分。脾虚者,身体疲倦,饮食减少,右脉沉细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肉豆蔻。 补中益气汤组成:陈皮,白术,黄芪,升麻,柴胡,甘草,人参,当归。 肾虚者,腰膝酸软,五更时更甚,尺脉虚者,用四神丸加制首乌,山药,茯苓。 四神丸组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4.湿泻。有寒湿、湿热之分。寒湿之证,身重肢冷,面色㿠白,小便清饮食少,脉迟涩者,用胃苓汤加炮姜。 胃苓汤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湿热之证,身重肢酸,骨节烦疼,口渴、口干,小便赤涩,用六一散合四苓散。 组成:滑石,甘草,猪苓,茯苓,泽泻,白术。 5.食泻。食积阻滞胃脘,中焦失泌清别浊之司,致旁流清水而作泻。证见脘腹胀满,恶食吞酸嗳腐,右关脉滑,治用保和丸。 组成: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 6.风泻。凡感受风邪,必入于肝,乃同类相求。盖风入于肝,则

肝木太盛,而横克脾土。脾土被克,不能泌清别浊,运化水湿,而作泻。证见形寒,便前腹痛,泄泻清水,左脉浮弦。治用痛泻要方,甚效。 组成:陈皮,白芍,白术,防风。

中医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泄泻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伤及脾胃,均可引起泄泻。因湿邪易困脾土,以湿邪最为多见,《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饮食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辛辣肥甘,使脾失健运,脾不升清,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司,发生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易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克脾,或忧思伤脾,均可致脾失健运,发生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或长期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水谷不化,从而发生本病。

4.体虚久病 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失治误治,脾肾阳气受损,水谷失于运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指出五更泻与肾阳虚有关。 二、病机 1.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 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位在脾胃、大小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也有着密切关系。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司泌浊、大肠主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温脾助运化水湿,暖胃助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水谷不化,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化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杂而下,则发生泄泻。 2.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所以《医宗必读·泄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但湿邪为病,更可夹寒、夹热、夹滞,变化多端。泄泻的病理性质,初起以邪实为主,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暴泻多属实证,久泻多属虚证。暴泻多湿盛,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不能运,脾胃不和,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LT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病症。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病症。慢性泄泻 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 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泼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 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二〕其他中医疗法: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九法及对应用药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量少、呈稀水状,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中医学对泄泻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治疗方法。下面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泄泻类型及相应的用药方法。 1. 脾虚泄泻:该类型的泄泻常见于脾气虚弱的人群,主要症状是大便稀软、色黄、量多,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益气健脾的药物,如参、黄精、参等。 2. 肝郁泄泻:肝气郁结、不舒畅时易导致泄泻。此类泄泻伴有腹胀、烦躁、胸闷等症状,多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烦躁易怒的人群。可采用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如柴胡、青皮等。 3. 湿热泄泻:多见于中暑、饮食不洁等引起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质地、口渴、尿黄等。治疗时可使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 4. 肾虚泄泻:肾脏功能不足导致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不稳定、夜尿频繁、腰酸、畏寒等。治疗时可采用补益肾气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肾气丸等。 5. 气滞泄泻:气滞不畅时易出现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黏液质、腹胀、肚脐周围疼痛。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香附、柴胡疏肝丸等。

6. 寒湿泄泻:多见于寒湿郁结所致的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稀糊、腹冷、腹泻等。治疗时可使用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理中丸、温中纳气丸等。 7. 食积泄泻:多因饮食不当、过食油腻等导致食积积聚而引发泄泻。治疗时可使用理气和中的药物,如瞿麦、草果等。 8. 寒凉泄泻:寒凉体质的人容易患上此类泄泻,主要症状是大便清稀、伴有腹痛、畏寒等。治疗时可采用温经驱寒的药物,如炮姜、肉桂等。 9. 药物泄泻: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泄泻。治疗时需要停药或减量,并辅以调理肠道功能的药物,如蒲地蓝消炎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泄泻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在用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使用,避免滥用药物或选错药物导致病情加重。此外,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治疗泄泻的关键,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总而言之,泄泻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不同的泄泻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和调理方法是关键。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并调整生活习惯,以达到康复的效果。

通用中医全科模拟题2021年(90)_真题-无答案(7)

通用中医全科模拟题2021年(90) (总分97.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最早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的著作是 A. 《证治准绳》 B. 《景岳全书》 C. 《医学入门》 D. 《河间六书》 E. 《脾胃论》 2. 湿热伤中型泄泻,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藿香正气散加减 B. 葛根芩连汤加减 C. 参苓白术散加减 D. 四神丸加减 E. 痛泻要方加减 3. 脾胃阳虚型呕吐的治法是 A. 芳香化浊,降逆和胃 B. 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C. 益气生津,降逆止吐 D. 暖脾温肾,降逆和胃 E.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4. 患者,女,53岁,呕吐吞酸,嗳气频频,胸胁胀满,舌边红,苔薄腻,脉弦,宜选何方治疗 A. 藿香正气散 B. 保和丸 C.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D.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E. 理中丸 5. 下列各项,不属肺痨的主要常见症状是 A. 咳嗽 B. 胸痛 C. 咳血 D. 潮热 E. 盗汗 6. 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首选方剂是真武汤合用 A. 二陈汤 B. 桑菊饮 C. 苓桂术甘汤

E. 葶苈大枣泻肺汤 7. 患者李某,男性,40岁。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血丝,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其咳嗽的辨证为 A. 痰热郁肺 B. 肺肾阴虚 C. 阴虚火旺 D. 风燥伤肺 E. 肺阴亏虚 8. 患者李某,男性,82岁。哮喘病史40余年,现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腰酸腿软,伴有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哮病,其辨证分型是 A. 肺脾气虚证 B. 脾肾阳虚证 C. 肝肾阴虚证 D. 肺肾气虚证 E. 肺肾两虚证 9. 最早强调腹痛"痛则不通"病理学说的是 A. 张仲景 B. 巢元方 C. 孙思邈 D. 李东垣 E. 刘河间 10. 患者李某,男性,60岁。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质黏,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黯,苔薄腻,脉小滑。其首选方剂是苏子降气汤合 A. 涤痰汤 B. 三拗汤 C. 黄连温胆汤 D. 平喘固本汤 E. 三子养亲汤 11. 痰热郁肺咳嗽主症为 A. 久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 B. 久咳气逆,干咳少痰,咳引胸胁痛 C. 久咳痰多,痰白易出,胸脘痞闷 D. 咳嗽新起,咳声粗亢,痰稠色黄 E. 咳嗽新起,咽干鼻燥,咳声嘶哑,痰少黏稠,难以咳出 12. 治疗咳嗽阵作,面赤咽干口苦,每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者,应首选 A. 千金苇茎汤 B. 清金化痰汤 C. 加减泻白散 D. 定喘汤 E. 加味桔梗汤 13. 哮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是 A. 情志不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