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更是泄泻的多发季节,了解相关常识,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降低泄泻对健康的损害,尤为重要。

泄泻的中医辨治

主要内容:泄泻经行泄泻五更泻治泄九法(《医宗必读》明·李忠梓著)附:辨治要点、痛泻要方、便秘

一. 治泄九法

读《医宗必读》学习李中梓治泄九法

【摘要】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卷之七在总结前人治疗泄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准确地应用各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的病证[1]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脾虚湿盛为其主要病因,脾为主脏,湿为主因,但往往挟风、挟寒、挟热、挟积、挟痰、挟瘀等,病变脏腑亦可涉及肝、肾等,而且常常与其他病证相关联,导致多重病因病机夹杂,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 [2]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强调的是治病求本。李中梓对泄泻治疗的基本认识遵循了《内经》的这一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治泄九法

1.1 渗利法

李中梓云:“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

竭之是也。”即利小便以实大便。本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李氏据此将“渗利”之法列为治泄第一项,以六一散、五苓散、胃苓散等渗利小便,而使湿从小便而去,以实大便,常用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大腹皮等药物。

1.2 升提法

李中梓云:“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李氏所论升提包括 2 层意思,一是升腾鼓舞胃气,二是以风胜湿。升提法临床多与健脾、渗湿诸法配合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或脾胃之气为寒湿所困,谷气下流之证。李氏主张升提中气,用升麻、羌活、葛根、防风之类,取生发阳气、又风能胜湿之意。临床常用益气举陷、健脾升提止泻之法,方如升阳除湿汤、补中益气汤等。

1.3 清凉法

李中梓云:“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熇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湿热之邪侵犯胃肠,而成暴注下迫 , 若用苦寒之品,更伤其阳,故用清凉之剂。本法适用于热淫湿邪或夏令暑湿蕴结肠胃,邪热交蒸,热迫肠道之热泻。李氏善用清凉之剂,药如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马齿苋等,方用黄芩芍药汤、薷苓汤等。

1.4 疏利法

李中梓云:“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痰凝、气滞、食积、水停,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所谓疏利就是针对痰、食、气、水留滞的病机,通过疏利祛邪即燥湿化痰、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攻逐水饮、活血化瘀等以使泻止的方法,邪气不同,用药各异。本法适用于因实因滞引起的腹满泄泻之证。

1.5 甘缓法

李中梓云:“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

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泄利急迫,泄泻不止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急施甘味药以缓之。甘缓,就是以味甘补中之品,急固中焦,以缓下趋暴注之势。方用大断下丸、浆水散。

1.6 酸收法

李中梓云:“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用酸收之品,以止泄泻。酸收法,临床意义有二:一是收敛正气,复其统摄之权;二是病延过久,速以断下,收关门之功。此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甚至虚实难分、寒热莫辨之反复腹泻下痢,方用固肠丸、乌梅丸、真人养脏汤、五味子散,常用药物有诃子、乌梅、石榴皮、五倍子、五味子、肉豆蔻等。

1.7 燥脾法

李中梓云:“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浊清不分而致泄泻,当补脾祛湿而止泄。此法适用于脾虚湿胜之泄泻,治以燥湿健脾之品,临床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

1.8 温肾法

李中梓云:“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曰:寒者温之是也。”本法主要用于脾肾虚寒证。虚寒证有新久之别,猝然而发,下利清谷者为寒邪直中,阳气暴伤,治当温阳散寒,多用干姜、附子之类,方如四逆汤、真武汤、茱萸断下丸等。李氏认为:“久泻常属下元无火”,治当温补脾肾、补火生土,常用干姜、乌药、肉桂等温补肾阳的药物达到治本的目的,方如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八味丸等。

1.9 固涩法

李中梓云:“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固涩法主要针

对泄泻日久,脾肾虚寒,邪少虚多,关门不固,滑脱不禁之证,临床常与燥脾法、温肾法配合运用,常用赤石脂、禹余粮、炒诃子、石榴皮、肉豆蔻、粟壳等药物,方如赤石脂粮丸、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若久痢而脾肾虚寒甚之证,宜加入人参、附子;滑泄不禁者,酌加肉豆蔻、诃子肉、五倍子、乌梅。

2 学习体会

2.1 治病求本

泄泻与肝、脾、肾三脏病变相联系。三脏功能正常对泄泻的发生与转归起着关键作用。针对脾虚、肝郁、肾虚 3 个主要病因,李中梓提出了升提、燥脾、温肾 3 法以治本。升提法主要通过益气提升、补益脾气、提升中气达到升阳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泄泻脱肛、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苔白腻、脉濡缓者;另外也可条达肝气,用于临床症见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舌质淡红、脉弦,每因情绪变化而诱发之肝郁乘脾者。燥脾法通过应用燥湿健脾的药物培土祛湿达到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苔白腻厚、脉缓者,温肾法应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治病求源,治疗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而泄,症见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2 祛除标实

泄泻外邪多为风、寒、湿、热等,而以湿邪为主,故临床常应用淡渗法淡渗利湿以治泻;湿多夹热,清凉法以清热利湿的药物为主,治疗湿热并存的泄泻之症;疏利法主要用于实邪留滞引起的泄泻,使用理气、导滞、消导、化瘀等药物为主,用于食滞肠胃者、肝气犯胃者、痰凝气滞者、气血瘀滞者。

2.3 急则治标

甘缓、酸收、固涩 3 法主要是泄泻发生的某个病症阶段的治疗法则,以治标为主。甘缓法在急病之时使用甘缓的药物达到“急者缓之”的目的,缓解泄泻急迫的症状。酸收法用于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症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酸收之品以收敛正气而止泄泻。固涩法更多地应用于久泄不愈、滑

脱不禁的病症。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 46 岁,诉腹泻半年余,晨起腹痛肠鸣,大便急迫,便前腹痛,便后缓解,大便溏泻,每日 3~4 次,饮凉后加重,乏力,时有胸闷气短,纳呆,舌淡红少苔,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治宜温肾健脾,补益中气,运用燥脾、温肾、升提、固涩、疏利之法。处方:补骨脂 30 g ,肉豆蔻 12 g ,吴茱萸 12 g ,五味子 10

g ,炒白术 30 g ,石榴皮 30 g ,炙甘草 15 g,炙升麻 10 g ,柴胡

10 g ,生黄芪 30 g ,大枣 10 g ,焦三仙30 g ,淮山药 20 g ,白扁豆 15 g 。服药 7 剂,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晨起腹痛肠鸣减轻,时有呕恶,加生姜 3 片温中止呕,再服7 剂,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 1~2 次,成形,无明显腹痛。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 . 中医内科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 151.

[2] 李永乐 .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J]. 河南中医,

2007 , 21 ( 11 ): 21-22.

二.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一般根据病因病机运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方法治疗。

英文名称 diarrhea

就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常见病因感受外淫,饮食所伤,情志不舒,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中气下陷

常见症状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

疾病概况

目录

1病因病机

2辨证施治

3其他疗法

4预防调护

1.病因病机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1. 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1.2. 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1.3. 情志不舒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1.4.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脾肾阳虚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1.6. 中气下陷

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中气被损伤引起中气下陷,不能提升阳气,故而不能温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为泄泻。

2. 辨证施治

2.1. 寒湿停滞

(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3)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2. 湿热壅滞

(1)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治则清热利湿。

(3)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2.3. 暑湿壅滞

(1)证候发于盛夏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见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2)治则清热化湿。

(3)主方黄连香薷饮加减。

2.4. 饮食停滞

(1)证候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伴见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2)治则消食导滞。

(3)方药保和丸加减。

2.5. 肝气乘脾

(1)证候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2)治则抑肝扶脾。

(3)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2.6. 脾胃虚弱

(1)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多,夹见不化水谷,伴见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2)治则健脾益胃。

(3)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7. 肾阳虚衰

(1)证候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2)治则温肾键脾,固涩止泻。

(3)主方四神丸加减。

2.8. 中气下陷

(1)证候多由久泻或大病或久病导致的久泻不止,甚者脱肛,伴见小腹坠胀,纳呆,少气懒言,体倦肢软,渴喜温饮,消瘦等。

(2)治则升阳举陷止泻。

(3)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2.9. 上热下寒

(1)证候肠鸣下利,干呕呕吐,伴见心下痞满,口渴喜饮,偶有口苦,心中烦闷,小腹喜温等。

(2)治则和胃开脾止泻。

(3)主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3. 其他疗法

3.1. 针灸分型治疗

(1)急性泄泻

①治则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②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中脘。

③配穴寒湿者,加神阙;湿热者,加内庭、曲池;食滞者,加中脘、梁门。

④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

(2)慢性泄泻

①治则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②主穴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

③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关元。④操作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3.2. 穴位注射法

选天枢、上巨虚。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3.3. 耳针法

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以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4. 拔火罐

(1)取穴天枢关元大肠俞小肠俞。

(2)方法留罐10分钟,日二次。

4.预防调护

4.1. 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冷水等;泄泻病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甜、冷、肥腻的食物;某些食物进食后会引起泄泻者,应忌食。

4.2. 增强体质

慢性泄泻病人,应加强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如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4.3. 预防

平素注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物以防外感引起泄泻。

泄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在中医治疗上应明确证型,正确的辨证论治从而选方用药,针灸治疗急慢性泄泻效果较好,但对严重失水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泄泻,则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本文完·

附1:泄泻辨治九种(2013-07-16 12:41:04)转载▼标签:杂谈·宏仁堂·

1.寒湿泄泻(肠呜便腥)一藿香正气散.

2.湿热泄泻(灼热泻急)一葛根芩连汤.

3.食滞泄泻(便酸臭粘)一木香槟榔丸、保和丸.

4.肝郁泄泻(腹痛即泻)一痛泻要方.

5.脾虚泄泻(时溏时泻)一参苓白朮散.

6.肾虚久泻(五更泻)一四神丸.附子理中丸.

7.急痢(阿米巴痢)一白头翁汤.

8.痢疾腹痛一黄芩汤.

9.急痢(菌痢)一芍药汤、小檗碱片。

附2:痛泻要方·百度百科·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提供内容。

痛泻要方,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肝旺之泄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于肝旺脾虚者。

中文名痛泻要方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泄泻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出处《丹溪心法》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重要文献摘要

1. 歌诀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之痛,治在泻肝又补脾。

2. 组成陈皮、白术、白芍、防风。

3. 用量陈皮45g,白术 90g,白芍 60g,防风30g。

4. 用法上四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6. 主治

脾虚肝旺之泄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7. 方义

本证多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所致。治疗以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为主。《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则之实,脾则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1]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方中白术苦温,补脾燥湿,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配伍,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燥湿以助止泻,为脾经引经药,故为佐使药。

8. 配伍特点

白术补脾,白芍柔肝缓急,二者相配,土中泻木,共奏补脾柔肝之功,防风具有升散之性,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

9. 运用

本方用于脾虚肝旺之泄泻。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左弦右缓为辨证要点。

10. 加减化裁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11.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2] [3-4]

参考资料

1.吴昆.《医方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

2.汪昂.《医方集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11月.3.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9月.4.汪昂.《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9月.· 本文完·

三. 经行泄泻的中医辨治 --中国中医药报社· 伏新顺青海省中医院·

妇人每值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经来泄泻”。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以下三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脾胃虚寒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冷痛,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补脾温中,除湿止泻,方用理中丸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等。

肝郁脾虚型

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要方化裁。药用炒白术、炒白芍、陈皮、炒防风、益母草等。

脾肾阳虚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平时带下量多,质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肾健脾,除湿止泻。方用四神丸出入。药用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等。

四. 五更泄·百度知道·

概述

病证名。清晨五更时即泄。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肾虚所致。《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

病因

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

症状

病人腹泄具有明确的时间性,也就是在上午的五更,也叫五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候。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漆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鉴别

1. 急性泄泻

主症发病势急,病程短,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小便减少。

兼见· 大便清稀,水谷相混,肠鸣胀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舌淡,苔白滑,脉迟者,为感受寒湿之邪;

· 便稀有粘液,肛门灼热,腹痛,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感受湿热之邪;

· 腹痛肠鸣,大便恶臭,泻后痛减,伴有未消化的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者,为饮食停滞。

2. 慢性泄泻

主症发病势缓,病程较长,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便泻次数较少。

兼见· 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萎黄,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细弱者,为脾虚;

· 嗳气食少,腹痛泄泻与情志有关,伴有胸胁胀闷,舌淡红,脉弦者,为肝郁;

· 黎明之前腹中微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者,为肾虚。

治疗

1.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五更泻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西医认为,五更泻只是老年慢性腹泻的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是病因,可以由其他多种病因引起,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因此,患了五更泻,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

有许多五更泻患者各项检查都正常,没有细菌性感染因素,多数为肠功能紊乱,西医叫功能性腹泻。对于这种腹泻,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

中药治五更泻的首选药物是“四神丸”,这种中成药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6味中药组成。不仅善补命门之火,而且具有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功效。每天中午晚上各服6g,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食疗法

①取3~5个核桃的果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数日后,晨间腹鸣、腹痛及泄泻会逐渐好转,连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此方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尤为适宜。

②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③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时加少许食盐调味;或用荔枝肉50g,山药、莲子各10g,三者混和捣碎加水煎至烂熟后,再取大米50g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经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泻之效。

④取补骨脂60g,浸泡在500ml白酒中,约一周后,每晚可饮用一小盅;或用补骨脂10g,猪腰子一对(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煎煮一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连用数次,对止泻也有一定疗效。

4.艾灸法

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艾叶性味辛温,能回阳救逆、通行经脉、调理气血、祛除阴寒。在点燃时气味芳香,热力温和,善于窜透,能使热力达到深部。由于艾叶性热,不宜多用,每次灸半根或一根艾条即可,每穴5~10分钟,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艾条火焰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出现烫伤、起泡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大便成形或出现便秘应停用。

· 本文完·

附:便秘

便秘辨治七种(2013-07-16 11:56:36)转载▼标签:杂谈·宏仁

堂·

1.热秘(口臭唇疮)一麻仁丸.

2.气秘(欲便不得)一六磨汤.

3.冷秘(便涩肢冷)一济川煎、温脾汤.

4.气虚便秘(排无力)一补中益气汤.

5.血虚便秘(便结如粟)一润肠丸,

6.脾阳虚便秘一温脾汤.

7.湿性便秘一升阳除湿防风汤。

·全文完·

泄泻(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泄泻(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脾 胃 疾 病 中医内科学 考点精要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统称“泄泻”。 概述 1.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 2.鉴别诊断 泄泻与痢疾、霍乱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 3.预后转归: ①预后一般良好; ②暴泻日久则为久泻。 病因病机 泄泻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及年老体弱、大病久病,引起脏腑虚弱,脾虚湿盛,传化失司而为病。 1.病因: ①感受外邪(湿邪易困脾土,以湿邪最为多见); ②饮食所伤(饮食不洁或不节,脾不升清,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司); ③情志失调(抑郁恼怒,则肝气郁结,横逆克脾;忧思伤脾,则脾失健运); ④禀赋不足,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不能腐熟水谷、运化水湿)。

2.病位:脾,与肝、肾相关。 3.基本病机:脾虚湿盛,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肠道清浊不分,传化失司。 辨证论治 1.暴泻 暴泻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2.久泻 久泻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3.辨证要点 辨虚实(点击看大图) 辨缓急(点击看大图) 辨大便(点击看大图) 必备经典 1.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生气通天论》 2.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素问·金匮真言论》 3.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本文PDF 关注公众号 / 公众号 / 青笋医社 / / 中医大学生成长平台 /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范围】 西医学中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湿邪,或汗出入水,或坐卧湿地,则寒湿内侵,困遏脾阳,脾失健运,或感受暑湿、湿热之邪,壅遏脾胃,下迫大肠,均可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小肠泌别失司,大肠传导功能紊乱,以致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并入大肠而发为本病。 2.饮食因素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3.情志因素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病。 4.脏腑虚衰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升

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外邪致病和饮食因素引起的泄泻多起病急,呈急性发病,而情志因素和脏腑虚衰引起的泄泻多起病缓,呈慢性发病。 2.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 3.病性急性泄泻为实证,包括寒湿、湿热、食滞;慢性泄泻属本虚标实证及虚证,脾胃不足、命门火衰为本虚,湿邪为患是标,并夹它邪。 4.病势急性期属实证,以湿邪为主,久不愈由急转慢,慢性期属虚实夹杂及虚证,以脾胃虚弱、命门火衰为主,兼夹湿邪及其它邪。 5.病机转化泄泻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脾胃功能的强盛与否和湿邪的程度。急性泄泻属实,慢性泄泻属虚或虚实夹杂。虚实之间常因脾虚与否及湿盛程度而转化,如急性泄泻失治或停药过早,病未根治,可使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病机由实转虚,形成慢性泄泻,久泻脾虚,则易感湿邪,或被饮食所伤,而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中医治疗泄泻

中医治疗泄泻 1.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而尤以寒湿暑热等因为著。脾喜燥而恶湿,湿邪犯脾是 泄泻的基本病因。其他病邪亦常与湿邪夹杂,伤犯脾胃,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 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3.情志失调平素脾胃虚弱,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病机分析 1.泄泻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冈 与湿邪关系密切,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邪可单独侵入,亦可与风、寒、湿、暑、热相夹 为患,困遏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混而成泄泻,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湿盛则濡泻”;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虚失运,可导致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肝主疏泄, 调节脾运,若情志不畅,肝失调达,横逆犯脾,也可引起泄泻;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肾阳不足,火不暖土,亦可导致泄泻;肝肾所引起的泄泻,多在脾胃的基础上发生。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急性泄泻多为实证,有寒湿内盛证,湿热伤中证,食滞肠胃证之 不同;久泻多属虚证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常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等 证型,病久脾肝肾三脏相互影响,可致三脏同病。 3.病程中常见兼夹转化寒湿内盛证可因脾胃阳气受损转成脾胃虚寒证;湿热伤中证由于热伤 阴液,.转成脾胃阴虚证:脾胃虚弱证感受外邪又可兼夹湿热或寒湿证,也可在脾虚基础上出 现肝木乘土,脾病及肾的病理变化。 辨证要点 1.辨缓急急性泄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 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泄,腰酸,畏寒,是命门火衰,脾肾同病。 2.辨轻重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症,预后良好。若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泻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致使津液耗竭,则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症。 3.辨寒热虚实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 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按,畏寒,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如粪便黄褐,味臭较重,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多属热证。 4.辨兼夹证泻而兼有恶寒自汗,发热头痛,脉浮,为夹风;泄泻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症见 身热烦渴,头重自汗,脉濡数,为夹暑;泄泻而兼有脘腹痞闷,嗳腐酸臭,为兼伤食。 常见证候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二)辨证分型 1 寒湿困脾 证候表现;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是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护治法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治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2020年泄泻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2020年泄泻中医辨证论治(课 件)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

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感谢聆听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感谢聆听 (二)辨证分型 1寒湿困脾

每天学中医——泄泻

每天学中医——泄泻 每天学中医——泄泻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西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均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泄泻治疗的诊断要点 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常伴有腹痛、肠鸣、食减等。 急性暴泻,起病急骤,病程短。大多有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有毒食物,或冒雨、腹部受凉的病史。 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每因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或进食过多,或起居失宜等有关。 泄泻治疗的辨证分析 泄泻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脾肾虚弱等。其病机主要为脾虚湿胜。肝与肾亦与泄泻有关,但均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 临床辨证首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本病治疗应运脾化湿为主要原则,实证当祛湿为主,虚证则着重补虚扶正。 泄泻治疗的辨证论治 寒湿型 【证见】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风寒表证。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药】

1.主方藿香正气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藿香12克,紫苏叶10克,白芷9克,厚朴10克,大腹皮9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湿邪偏重者,可加苍术12克、薏苡仁20克、泽泻12克。 2.中成药 (1)藿香正气丸,每次1瓶,每日3次。 (2)腹可安,每次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水泻速效茶(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粳米、绿茶、干姜、食盐各14克,用开水250毫升冲煽,待温后取上清液服。每日3次。 湿热型 【证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1.主方葛根芩连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葛根2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金银花15克,茯苓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泄 泻

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要点一概述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指出风、寒、湿、热皆可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同时指出病变部位,如《素问·宣明五气》谓:“大肠小肠为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泄泻的病因 1.感受外邪 生理——脾喜燥恶湿 病理——外感湿邪→易困脾土→升降失职,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泄泻 “无湿不成泄”;“湿多成五泄” 寒邪兼湿——寒湿→寒湿泄泻 暑邪兼湿——暑湿→暑湿泄泻 《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饮食过量→宿食内停食滞 咨食辛辣肥甘→湿热内蕴→湿热→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泄泻 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寒湿升降失调 误食馊腐不洁之物→损伤脾胃 3.情志失调 忧郁恼怒,精神紧张→肝气郁结→横逆克脾 忧思伤脾→土虚木贼→脾失健运→泄泻 素体脾虚湿盛,逢怒时进食→脾伤失运升降失调

中医将小儿腹泻分为五类型,不同类型还需辨证施治!

中医将小儿腹泻分为五类型,不同类型还需辨证施治! 中医把小儿腹泻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脾虚型、脾肾阳虚型。我国著名的老中医专家廖佐芹教授表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不同的腹泻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其中小儿腹泻调整饮食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得好,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或止泻,促使脾胃肠道早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机体较快康复。 1.寒湿型 寒湿型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色淡,清浠有泡沫,臭气不重,或伴有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此症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后吹风、或过食生冷,或食物属性过寒引起。饮食上应避免再进食属性寒凉的食品和难消化的食物。廖佐芹教授说,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2.湿热型 湿热型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天数次或达10 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燥等症状。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饮食应忌刺激性食品、乳食及助湿生热的食物。廖佐芹教授说,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3.食滞型 食滞型腹泻主要是因患儿喂养不当伤食后停滞不化,腐浊之物壅积胃肠,致使脘腹胀满疼痛,哭闹不安,厌食,痛则欲泻,泻后痛减,腹胀呕吐,或嗳气酸馊,纳差少食,腹痛拒按,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此类泄泻必须控制饮食,轻症可减少饮食的次数、数量、质量,以清淡有营养的为好;重症需禁食6~8小时。患儿不想吃东西时,切忌勉强喂食,可以喂水。廖佐芹教授说,治以消食化滞、去积止泻,方选木香槟榔丸、保和丸化裁:神曲、山楂、木香、槟榔、青皮、陈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出了著名的治 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以泄泻进行辨证论治。 二、西医诊断 (一)临床表现 除少数患者起病急骤外,一般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便后可获缓解。轻型患者症状较轻微,每日腹泻不足5次。重型每日腹泻在5次

以上,为水泻或血便,腹痛较重,有发热症状,体温可超过38.5℃,脉率大于90次/分。暴发型较少见。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腹泻量大,经常便血。体温升高可达40℃,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疾病日久不愈,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障碍、衰弱等。部分患者有肠道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虹膜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小胆管周围炎等。 (二)辅助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 (2)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三、中医诊断 1.湿热伤中证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药物: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茯苓。加减:若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加用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若夹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消食导滞;若湿邪偏重者,加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健脾祛湿;气机不畅者加柴胡、枳实疏肝理气。 可配合连草泻痢胶囊 1.5克,日三次口服。

腹泻的中医药辨治体会

腹泻的中医药辨治体会 关键词:腹泻;中医药疗法 腹泻又称泄泻。“泄”如水之泄,其势缓慢,“泻”指暴注下迫,发病急,是粪便次数多,便稀薄,甚重如水样便的疾病。腹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胃的运化失职,肾阳温运障碍,小肠受盛和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常见证型如下: 1辨证分型 1.1脾虚泄泻型 腹泻每天数次,稀水便为主,甚至完谷不化,食后腹胀,神萎纳差,舌淡苔白腻,脉弱。反复发作,食后脘闷不舒,腹胀隐痛,四肢乏困,气短头晕,面色苍白。证多因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导致脾阳虚弱,脾土运化无力,不能腐熟和运化水谷,使之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一并走于大肠而成。治宜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药组成:党参15g,白术15g,黄芪20g,砂仁15g,薏苡仁10g,桂枝5g,泽泻10g,茯苓15g,山药15g,扁豆10g,莲子肉10g,陈皮15g。水煎服,每日2次。饮食不振可加鸡内金5g,滑泄不止加诃子15g,肉豆蔻10g,见脱肛加升麻10g,阳虚寒盛者可见肠鸣水泻,四肢欠温加干姜10g,附5g。 1.2湿热泄泻型 腹痛,腹泻,大便频数,痛时即泻,便色气秽,身热,口干而黏,小便短赤,心烦,口渴,苔黄腻,脉濡而数。此证因外感湿热之邪,邪伤脾胃,又因脾胃相表里,脾被湿热之邪所困,运化失职,水湿停留而成。治宜清热利湿,健脾止泻。方药组成:苍术10g,薏苡仁15g,陈皮10g,葛根15g,黄芩10g,黄连5g,滑石15g,竹叶2g,甘草5g腹痛甚者加白芍10g,木香5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5g。 1.3伤食泄泻型 腹痛,痛时即泻,泻后痛减,泻下粪便酸腐,脘腹胀满,倦怠懒食,嗳气酸

泄泻(腹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腹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泄泻,又称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或泻下物如水样为特征。就西医学来说,凡因消化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结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病,均可隶属本证的范围。 辨证当分久泻、暴泻,治疗应以健脾运脾化湿为原则。暴泻者重用化湿,参以谈渗,分别寒热的不同,采用温、清等法,夹表者佐以疏解,夹食者兼予消导,久泻当予健脾,或脾肾同治,或肝脾同调。 按语: (1)泄泻是一个症状,可因多种疾病引起,因此除辨证施治外,必须结合辨病,明确诊断。 (2)急性腹泻多属实证,慢性腹泻多属虚证。急性暴泻不可妄投补涩,慢性久泻不宜漫施分利。清热不可过于苦寒,太苦则易伤脾;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易生湿。一般说来,暴泻易治,久泻难疗。对反复发作的患者,还当做到饮食有节,寒温适度,以配合药物治疗。 (3)我临床治疗腹泻,必让患者配合饮食疗法,不吃生冷油腻食品,不吃大肉,不喝纯奶,不吃生冷瓜果。多喝小米粥加铁棍山药、红莲子。白面炒黄打粥喝。多吃乌梅果脯,喝纯藕粉。 (4)我临床发明秘方乌梅止泻散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效果突出,基本上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泄泻的辨证分型 暴泻: (1)寒湿证。 病机:寒湿困脾,清浊不分。 症状:粪质稀薄多水、腹中胀痛、肠鸣,脘闷食少、口淡不渴、或有寒热、头痛身楚证,舌苔白,脉濡。 治法:疏表散寒、芳化湿浊。 例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药物:藿香、厚朴、苏叶、陈皮、苍术、六曲、木香、茯苓。 加减: 表寒偏重加荆芥、防风、白芷。 里寒较甚,腹冷痛无力者,加炮姜、肉桂; 湿浊内盛,苔腻加草豆蔻、薏苡仁、半夏。 如果尿少,加泽泻、茯苓、车前子。 (2)湿热证。 病机:湿热伤中,传化失常。 症状:泻下急迫、势如 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或兼身热、头痛等表证,舌苔黄腻、脉濡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例方:葛根芩连汤。 常用药物:葛根、黄连、黄芩、银花、木香、茯苓、六一散、马齿苋。 加减: 湿偏重加苍术、厚朴、草果仁; 热重加连翘、地锦、凤 尾草; 挟滞加焦山楂、六曲、炒鸡内金; 兼见暑湿在表,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 (3)伤食证。 病机:食滞胃肠,运化失常。 症状:腹痛拒按、下物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而不畅,脘痞厌食、嗳气酸腐,舌苔垢浊、脉滑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例方:保和丸。 常用药物:炒山楂、神曲、谷麦芽、炒莱菔子、茯苓、陈皮、炒鸡金。 加减:

熊继柏教授辨治泄泻经验

熊继柏教授辨治泄泻经验 泄泻的辨治要领 首先要辨清泄泻的病变部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不向上升,反而下坠,则生飧泻,这个“清气”是指脾的清气,这里指的病变部位为脾。《素问·脉要精微论》讲:“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很明显指的病变部位为胃。《素问·宣明五气篇》里讲“大肠、小肠为泄”。大肠、小肠是指哪儿呢?《伤寒论》阳明病的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包括胃、大肠、小肠。《灵枢·本输》有原文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讲:“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太阴在哪?太阴,脾也。从上得知:泄泻病主要与脾胃有关。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作出结论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以肯定,泄泻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 其次要辨清泄泻的病证性质外感六淫可伤脾胃导致泄泻,饮食积滞也可伤脾胃导致泄泻,但重点是湿邪。因为湿邪最易伤脾,脾虚还可生湿。所以湿邪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因。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讲过:“湿气胜,五泻成”。 泄泻的临床辨治泄泻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包括4种:①寒湿泄泻;②湿热泄泻;③食积泄泻;④肝气乘脾泄泻。虚证包括2种:①脾虚泄泻;②肾虚泄泻。其中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积泄泻为实证,肝气乘脾泄泻为虚实夹杂证,脾虚泄泻、肾虚泄泻为虚证。 寒湿泄泻寒湿泄泻的特点是泻下清稀,或泻下如水,伴矢气、肠鸣,兼以畏寒。舌苔薄白或白滑或白腻,脉缓或细缓。寒湿泄泻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外受寒邪之证。外受寒邪或寒湿之邪,内有湿邪,与上面所说寒湿泄泻有点区别,那就是有外感的症状:形寒畏冷或恶寒发热,甚至有头痛,有胸脘痞闷的症状。 治疗:宜利湿,利小便。《金匮要略》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文:“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下利气指下利与矢气并见,这是因为湿郁气滞,必须要利其小便。后世对这条原文作了绝妙的解释:“急开

《泄泻的中成药证治》

《泄泻的中成药证治》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感受外邪,湿阻脾阳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肝郁犯脾,运化失常,或脏腑亏虚,摄纳失调所为,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及大小肠,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因而调理脾胃,使之功能正常为治疗要点,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之物。中医辨证选用中成药,一般分为以下几型。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不止,腹痛加重,或发热不退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1.风寒或寒湿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当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浊为治,可选用藿香正气类口服,如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藿香正气水每次1支、藿香正气丸每次9克(1丸)、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粒、藿香正气颗粒每次1袋、藿香正气片每次4片,均每日3次口服。六和定中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保济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2.湿热或暑湿型: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当以清化湿热为治,可选用六一散,每次30克,每日3次口服,水煎服;时疫止泄丸(时疫救急丹),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香连丸,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紫金锭(玉枢丹),每次1~1.5克,每 日3次口服;蒲可欣(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抗菌消炎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芩连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3.饮食积滞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秽,泻后腹痛减轻,常伴有不消化物,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当以消食导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江中健胃消食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山楂丸(片),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70泄泻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70泄泻 疏利肝胆、健脾温肾法治疗泄泻 叶某,女,45岁。7月23日初诊。 主诉:腹泻伴胸脘部疼痛半年余。 初诊:半年前因饮食生冷后引起腹泻,水样便,伴腹痛,无下坠,日行七八次,不伴脓血,服黄连素片后,减至每日五六次,后逐渐出现下坠,大便伴白色黏液,胸脘部疼痛、纳差、消瘦、乏力气短,结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多方求治无效(曾用激素),近日加重。现症:腹泻,水样便,伴腹痛下坠,日行七八次,不伴脓血,伴白色黏液,胸脘部疼痛、纳差、消瘦、乏力气短。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细沉。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中医辨证:泄泻(肝脾肾功能失调)。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治法:疏利肝胆,健脾温肾。 处方:方拟小柴胡汤合黄土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0g,党参20g,半夏20g,陈皮20g,木香15g,生地黄20g,阿胶2g,白术12g,附子12g,罂粟壳4g,炙甘草10g,灶心土30g。6剂,水煎服。医嘱:忌食辛辣。 二诊:7月30日。病人服上方6剂,大便减为每日4次,精神好转,胸脘部疼痛减轻,但仍食欲不振,乏力,气短,余无特殊不适。舌质暗,苔薄白腻,脉弦细。证属肝经郁热,脾湿肾寒,治仍宜清疏肝胆,健脾祛湿,温肾祛寒。上方加延胡索20g。6剂,水煎服。 三诊:8月6日。病人目前精神好,气短及乏力现象均减轻,胸脘部疼痛消失,大便每日2次,为成形稀便,不伴白色黏液,病情大为减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罂粟壳。6剂,水煎服。 四诊:8月13日。病人因食生冷(食生黄瓜及卤牛肉后)引起腹泻,日行七八次之多,伴胸腹部疼痛,乏力纳差,口干口苦。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数。以上方加葛根30g,黄连15g,延胡索20g。3剂,水煎服。

中医解读腹泻的六大辨证分型及治则

中医解读腹泻的六大辨证分型及治则 展开全文 中医解读腹泻的六大辨证分型及治则 说起腹泻,可能很多人觉得只是拉肚子,简单处理一下就好了。其实不然…… 在中医的世界里,有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影响人的五脏六腑。同时人的身体里又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生克。所以腹泻这一症看似简单,实则错综复杂,唯有辨证论治,才能厘清其中分别。 该如何辨证论治呢?我们从腹泻的六大辨证分型及治则开始入手。 风寒泻 风寒泻是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腹泻。通常是由于不注意保暖,外感风寒,或是过食寒凉,寒气伤脾,脾失健运所造成的。气虚、阳虚体质的人尤为容易感染风寒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风寒腹泻的人往往腹中引痛,喜温喜按,大便清稀,重者如水样,同时腹痛食少,舌苔白腻。甚则出现身体酸痛,发热头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 治疗风寒腹泻,要以疏风散寒,化湿和中为主要治则。疏风散寒解决腹泻的主要症状,化湿避免寒湿错杂滞留脾胃,健脾和中来帮助脾胃功能恢复。 湿热泻 湿热泻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又缺乏运动,导致湿气聚集,同时又饮食不调,就造成了消化不良,邪气郁积而化热,湿热交杂而下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湿热腹泻的人大多都腹中热痛,泻下急迫,同时大便黏腻不尽,泻后肛门灼热,小便黄,苔黄腻。湿热泻通常会维持较长时间,如果患者本身就是痰湿体质,湿气重浊,就更加难以痊愈。 处理湿热腹泻,要清利湿热,利水祛湿来帮助脾胃功能恢复,清

凉除热能够避免郁热在里,同时排出肠胃里的邪气和积滞,可谓一举两得。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脾虚泻 脾虚泻是由于脾气虚所导致的。脾气虚会让水谷运化不利,无法及时消化的食物和没有及时代谢掉的水液滞留在体内,就会形成湿邪,最终导致腹泻。如果长期如此,很可能因为痰湿过度淤积而形成痰湿体质,影响正常生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脾虚腹泻的主要症状集中在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等类似于营养不良的症状上。这时候不了解情况的人如果盲目进补,就会造成“越补越虚”情况的发生。 这个时候的治疗方法,自然以益气健脾为主,祛湿止泻为辅,恢复脾胃功能是治本,除湿止泻是治标。双管齐下,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肾虚泻 肾虚腹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起另一个词,“五更泻”,或许就会有印象了。五更泻就是肾虚腹泻的一个典型表现。患者由于肾阳虚而无法推动脾胃阳气的运化,导致每天在早晨三到五点,寒气最盛的时候腹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肾虚腹泻的人除了清晨腹泻之外,往往还兼有手足冰凉,小腹冷痛,腰膝酸软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这些都是阳虚体质的表现。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治疗肾虚腹泻要以扶阳固本为主,温肾阳的同时健运脾气,提升身体整体的阳气,摆脱阳虚体质,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治疗肾虚腹泻。 肝郁泻 肝郁腹泻也是腹泻症型里较为常见的一种,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存在。这是由于肝气郁滞,克制脾土导致人在生气或是情绪波动之时出现腹泻的症状。而很多人认为只是单纯的消化问题,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病症。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泼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二〕其他中医疗法:

中医辨证治疗5种类型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5种类型腹泻 1、伤食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伤食泻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粘液,嗳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 治以消食化滞,和中止泻。 方选保和丸加减,药用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麦芽、莱菔子。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若以伤乳为主者,重用炒麦芽、炒谷芽、砂仁(后下);伤于肉食积者,重用焦山楂;伤于面食积者,重用莱菔子;伤于谷食积者,重用神曲;病情较重者,加鸡内金、莪术。 大便多水者,加泽泻、车前子(包煎);兼有呕吐者,加藿香、生姜汁;脾胃本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者,加白术、生谷芽、薏苡仁。 2、风寒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风寒泻临床表现:腹部胀痛,喜温喜按,泻下泡沫状稀便,色淡黄,无味,肠鸣漉漉,口渴但不喜饮,或有恶寒、发热,舌质淡苔薄白。 治以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药用藿香、苏叶、白芷、腹皮、厚朴、陈

皮、半夏、生姜、茯苓、苍术。水煎,日1剂,分3次服。 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包煎);腰腹部痛剧、肠鸣者,加煨姜、砂仁(后下)、草豆蔻。 3、湿热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湿热泻临床表现:腹泻急迫,便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夹有粘液,肛门灼红,腹痛阵作,烦闹不安,口渴喜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 治以清热利湿,和中止渴。 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药用葛根、黄芩、黄连、车前子(包煎)、苍术、木香。水煎,日1剂,分3次服。 若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先煎)、寒水石(先煎);小便色赤而短者,加六一散;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呕吐频繁者,加藿香、半夏、竹茹。 若舌苔厚腻,渴不欲饮,泻下稀薄如蛋花汤样,淡黄不臭,发热不高,恶心欲呕者,宜芳香化浊,燥脾渗湿,忌用苦寒之品,以免湿蕴难化,用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加减。 4、脾胃虚弱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脾胃虚弱泻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 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5、脾肾阳虚泻如何辨证与治疗 脾肾阳虚泻临床表现:久泻不止,缠绵不愈,大便清稀,无味,

中医治疗腹泻的10种方法(建议收藏)

中医治疗腹泻的10种方法(建议收藏) 中医治疗腹泻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施治。明代李士材曾总结出治泻九法,先生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1、渗利法: 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胀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 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 《苏沈良方》有这样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 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很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了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这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 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欧阳修讲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用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最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方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6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明朝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名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 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治疗水泻的秘诀,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革薜。萆薜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 2、升提法: 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搏可能见浮脉。

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 《邵氏闻见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证,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 李延昱《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得了腹泻证,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的更加利害。 后来李延星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证,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李延是的药。可是越停病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 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也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证表脉,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3、清凉法: 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古方治热泻,用黄芩汤,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